《中国公共法律服务》杂志,季刊,由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卷首语、特稿、融合发展理论、诉讼公共服务、诉讼与公证等。其办刊宗旨聚焦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提炼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理论命题,汇聚法律服务行业的整体力量,关注法律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前沿,聚力公共法律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该杂志在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征程、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进入新阶段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作为综合性政法类刊物,为法律服务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促进法律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对于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卷首语 特稿 融合发展理论 诉讼公共服务 诉讼与公证等
(1)前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应重点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预期结果及意义等,一定要明确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2)来稿请在正文前写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个关键词,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
(3)本刊只发表原创性成果,请勿一稿两投。来稿敬请自留底稿,编辑委员会将在收到稿件三个月之内答复,若未得答复,作者可另行处理。
(4)题名应易于认读,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其他语言、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5)图表在论文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排在正文相应位置。照片需清晰,线图成比例。图像最好单独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编辑、保存。
(6)注释采用脚注,一律置于当页脚下,采取1、2、3……的标号,通篇连续排号。不用尾注、文末参考文献的形式。
(7)参考文献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说明。文中序号应按顺序排列,并与文末参考文献的序号对应,在文中标明如[1]、[2]、[3]。如同一参考文献在文中重复引用,则文中[1][2][3]顺序不变,文末标明。
(8)文章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应标明,以“作者简介:”作为标识,置于篇首页页脚。
(9)标题:正文中标题用一、(一)、1. ……标明,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并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10)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稿件三个月后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2.03
人气 22631
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 2.03
人气 19915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19819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16737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3.44
人气 16641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62
人气 16239
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 0.51
人气 14926
部级期刊
人气 13351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4
人气 12384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1
人气 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