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案例教程图书
人气:12

创新创业案例教程

为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个体或组织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行为描述,它通常涉及个体或者组织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而这一切都可归结于对"问题"的构思与设计,案例中包含的背景材料、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的...

内容简介

本案例集作为《创业学基础》教材的重要补充,建立在对当前中国创新创业案例进行自主开发的基础上。案例所体现的内容涵盖了当代创业理论的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中国学生学习创业基本知识的特点,适用于海内外学子了解当前中国创业的一些基本规律。

本案例教材可广泛用于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学生以及MBA等专业硕士的教学,也可作为EDP、社会培训以及创新型企业高管团队了解创业企业成长机理,适时开展内部培训的辅助参考教材。

本案例教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嵌入集群内的中国非正规经济组织创业成长中的合法性和生存性研究"(71272192);"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创业团队整合机制与新创企业绩效"(71072092);"借以内部创业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70572052);教育部人文基金项目"中国山寨式创业企业合法性与创新性研究"(10YJA630128)之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任荣伟,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山大学创业中心副主任 。男,工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曾在大型国有热力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后在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创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多年。1994~1997进入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并获硕士学位,1997~2000在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攻读并获得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01~2003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完成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山大学创业中心常务副主任,负责对中山大学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工作。

在《管理世界》等各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及报纸上发表有关创业的文章二十多篇,翻译各类专业性资料80多万字,代表性专著《风险投资战略》于2002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曾参与编写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核心教材"《管理学》(周三多主编),参与译校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在21世纪版的《管理学原理》(第三、第五版,东北财大出版社)。

目录

及时篇个体创业案例

个体创业案例简介

案例1.1萍乡花蝴蝶飞天成长案例

案例1.2揭阳市忠香茶业创业成长之路

案例1.3广州齐天下创业案例

案例1.4貌似空间:及时个"吃螃蟹"

案例1.5广州品圣贸易公司的成长

案例1.6埃沃:以创新带动发展

案例1.7许记批发部成长历程

案例1.8港美纸品包装的兴起与失败

第二篇组织创业案例

组织创业案例简介

案例2.1TCL的并购式内部创业成长

案例2.2雷军的再创业神话:小米手机

案例2.3腾讯公司微信业务的内部创业案例

第三篇集群创业案例

集群创业案例简介

案例3.1阳江刀剪产业集群

案例3.2广州长腰岭裘皮产业集群

案例3.3广州中大纺织商圈市场集群

案例3.4南海区西樵纺织产业集群

案例3.5佛山南海"日用五金之都"

案例3.6银鹰公司的认知合法性建设

案例3.7集群中的转型升级--漠海工贸

案例3.8阳江佰伦:打造"文化旗舰"

案例3.9力王实业:自力更生,王者不败

案例3.10永光的自我超越

案例3.11长腰岭冠通服装的升级之路

案例3.12恢弘皮草在创业初期的战斗史

案例3.13聚晟布行的成功之路

案例3.14雅简花边借集聚之力成长

案例3.15花边城汕头小哥的追梦之路

案例3.16借德国品牌,打造中国赛米控

案例3.17隆润纺织厂发展之路

案例3.18南海沃源五金的十年征程

案例3.19华兴纺织的创业案例

案例3.20金沙嘉轩五金拉闸的成长路

案例3.21南海的客人:天隆纺织公司

第四篇综合性案例

综合性创业案例简介

案例4.1公司

案例4.2华为公司

参考文献

在线预览

阳江刀剪产业集群案例3.1一、 引言: 专业悠久,刀剪之都

"阳江刀"作为阳江市目前能发扬光大的传统"三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时间上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即18世纪中叶,"阳江刀"已为南粤数十县客商所识,并成为"一宝"而备受青睐,知名度日渐提高。

到20世纪20年代,阳江的"何全利菜刀"已脱颖而出,其生产的"文武刀"被誉为一绝。30年代后期,使"阳江刀"扬名天下的,当属阳江著名老刀匠梁季芙,其所研制的"季芙小刀"因其造型好、刀刃利、不易生锈、不易卷口而且好使耐用等优点而迅速占领市场,并掀起一股仿制热潮,一时声名远播。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刀剪业的发展,把分散的个体刀剪生产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多个刀具生产合作社。1958年相继成立了阳江地方国营小刀厂、二轻五金小刀厂、五金小刀二厂、江城镇五金制品厂和江城小刀厂以及一批街道刀具合作社等国有、集体企业。此时,阳江刀剪产业开始进入缓慢成长期。其中的阳江国营小刀厂经过30多年的打拼,曾经一度成为国内较大的小刀生产厂家之一,1986年、1988年其产品曾相继被评为"部优"、"国优"。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个体私营等民营刀剪制品企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国有、集体刀剪制品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堪冲击相继停产、倒闭,特别是1997年随着阳江市国营小刀总厂的停产,标志着阳江刀剪工业发展已进入了裂变时期。恰在此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些从国有、集体刀剪制品企业中下岗出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才等纷纷"自立门户"。阳江五金刀剪制造业迅猛发展,不断扩大。年产值从1995年的12亿元猛增到2005年的81亿元,2005年企业(包括个体工业户)达1557家,分别比1995年工业普查增加5.8倍和6.7倍,10年时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21.0%和22.7%。不仅成为阳江较大的工业产业,也是全省较大的刀剪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更是全省乃至全国刀剪制品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大哥"。这标志着阳江刀剪工业发展已进入了成长壮大时期。正因为如此,全国的"菜刀中心"、"剪刀中心"和"小刀中心"相继落户阳江,阳江同时荣获"中国刀剪之都"和"中国五金制品(刀剪工具)出口基地"称号,阳东县也因而被评为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全省15个示范区之一)。而随着一些专业刀剪制品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大,其中的佼佼者如阳江十八子集团、广东永光集团、广东银鹰集团等刀剪企业集团更是相继创下部级、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称号的刀剪企业就有七家。"阳江刀剪"品牌整体效应初步显现。

2002年6月,阳江市政府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自此,阳江每年都在中国刀具城举办国际刀剪博览会,会集五洲商贾,吸引了大[2][4]创新创业案例教程[4][3][1]案例3.1阳江刀剪产业集群批海内外驰名品牌来展销,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五金刀剪制品销售展览中心、信息交流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从整体提升了阳江刀剪业的国内国际形象,使阳江声名鹊起,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二、 发展现状与市场特征[3](一) 发展趋势和特征1. 地区分布高度集中

从阳江五金刀剪制造业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江城区五金刀剪制品企业达796家,占全市五金刀剪制品企业总数的69.6%,其次是阳东县有309家,占27.0%。这一地区分布特征与江城区的地缘、人缘优势有关,该地区的五金刀剪产品制造历史悠久,是阳江刀剪产品最早的发源地。阳东县则由于靠近市区所在地——江城区,得益于地缘和一系列优惠政策,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甚至江城区的许多企业都转到阳东发展,省刀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设在阳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 外向带动特征明显

一直以来,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的出口比重都较大,特别是近几年,产品出口更多,可以说,这几年阳江五金刀剪制造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该产品加工出口发展迅猛使然。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市五金刀剪产品中,有近六成是出口国外的,其中由阳江外贸企业直接出口额达3亿多美元,该产业目前已经成为阳江出口产品最多的产业。

3. 民营企业占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阳江工业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蓬勃发展,特别是以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工业更是迅猛发展,使全市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全市民营五金刀剪企业达600家,国有、集体企业仅有几十家。到2004年,全市民营五金刀剪企业达1092家,占全市五金刀剪企业的95.5%,国有、集体企业只有15家,三资企业也仅有36家。

可见,以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五金刀剪企业近年来已经成为阳江五金刀剪制造业的主流,国有、集体五金刀剪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逐渐退下历史舞台。

4.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全市共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其中刀剪企业约1200家),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其中,刀剪产值14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出货值100亿元。2008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2008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是2004年3.3倍,五年间年均递增30%,呈快速发展态势。

(二) 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扩大

近几年来,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约占全市工业规模的1/4,成为阳江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省级特色产业。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基础好,经济规模大,发展快,已成为阳江市培育和带动地方经济的特色和支柱产业,较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了整体竞争力。经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并综合评审,阳江市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成为2012年全省五个特色产业基地之一,也是阳江市及时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2) 企业数量全国及时。至2004年为止,全市刀剪制造企业达790家,分别占全省的87.1%、全国的48.9%。到了2011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五金刀剪企业1300多家,产品达3600多种。

3) 产业规模全国较大。2011年产值279.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3%,产量约占全国的70%。

4) 出口总量全国最多。2008年阳江刀剪产品企业工业出货值约为100亿元,年出口额占全市出货值约25%,占全国约80%,产品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

2.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几年,阳江市出现了众多五金刀剪制品生产配套企业,至2008年底,这些配套企业达300多家。阳江初步形成了涵盖不锈钢带钢冶炼、刀剪机械制造、模具加工、工件加工、配件加工、热处理和物流配送等的完整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共同发展的产业聚集格局。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拥有一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产业集群日益显现。

3. 产品结构得到调整

近几年,阳江市五金刀剪产品在原来的小刀、剪刀、菜刀、多用小刀、套刀、多用钳、餐具、摩托车链轮、螺丝、工业脚轮等产品种类的基础上,新开发了装饰剑、陶瓷刀具、警用刀具、花园工具、美容用具套、建筑用脚手架、狩猎梯等新品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4.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全行业组建了广东永光刀剪、广东银鹰实业、阳江十八子3家刀剪企业集团,培育了广东永光刀剪集团、广东银鹰实业集团、阳江十八子集团、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这1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五金刀剪企业的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同行前列。至2008年底,全行业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重点企业,有3家企业组建省级五金刀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10家企业组建阳江市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免验企业1家、省百强民营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全行业拥有国家专利2000多项。

5. 实施区域名牌战略

阳江五金刀剪行业荣获一系列部级和省级品牌: 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美容化妆工具中心、中国脚轮中心、中国脚手架中心、中国刀剪机械制造中心等国字号招牌先后落户阳江。阳江市于2001年、2004年、2009年分别被国家机构授予"中国刀剪之都"、"中国五金制品(刀剪工具)出口基地"和"中国刀剪产业基地"称号,阳东县于200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至2012年,阳江已成功举办了11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家,提升阳江刀剪品牌建设。至2008年底,五金刀剪行业共获中国2件、产品3个、商务部出口名牌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4件,有力地提升了"阳江五金刀剪"的含金量和区域品牌,使阳江五金刀剪成为闻名中外的知名品牌。

三、 创新集群内创业模式[3](一) 产业集群: 竞争和学习双驱动首先,阳江的五金刀剪产业是一群相互关联、高端专业化的企业有规律地聚集在阳江这片区域中,具备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模式。基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阳江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通过竞争和学习,产生了创新的拉力和推力。

一方面,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产生了创新的拉力。由于同类企业较多,集群内存在着竞争压力,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员工也会互相"攀比"、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因此集群所产生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与扩散为创新提供了推力,保障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依托于工业园区,阳江当地的刀剪企业地理接近,空间密集,方便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企业较快地学到新知识,并促进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培育了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另外,集群内经验丰富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在调研中发现,在某个领域技术经验丰富的企业对于创新起了带动作用,比如在菜刀技术上经验丰富的"阳江十八子",率先研究女性专用菜刀设计工艺,开发女性菜刀市场,引领了当地的一些菜刀制造企业对于菜刀设计外观、生产工艺的协同创新。

总结来看,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产生了竞争压力,创造了竞争的氛围;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创造了学习的环境。这种竞争与学习的区域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拉力和推力,提高了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学习、成长的能力(如图1所示)。

图1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二) 行业协会: 创建支持模式,诠释服务精神

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成立于2002年,是经原市经贸局批准、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是以阳江市范围内从事五金刀剪生产经营的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题,吸纳部分专家及热心支持五金刀剪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自愿联合组成的,以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维护企业与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为目的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的行业组织。

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为会员在企业管理、政策信息、行业规划、培训服务、会展经济、市场开拓、名牌战略、贸易纠纷、产品设计、集群发展、宣传报道、参谋工作、联谊交流、对外交往、技术交流、出口创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当地企业带来了许多便捷的服务,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经过对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的深入访谈,我们总结出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对阳江刀剪产业的支持主要有: 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培训平台、区域品牌建设、促进政企交流以及规划行业发展。

1) 信息交流平台。行业协会通过企业联谊、交流会议等方式,促进企业高管之间的交流互动。谟海工贸的副总表示,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当地的许多刀剪企业老总有了一个交流信息、建立关系的机会,"企业老板们一起谈论最近大家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会发现问题原来具有普遍性,大家会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一起共享别人的企业是如何应对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样的交流互动平台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获取行业信息、了解行业环境与文化、互相学习知识,进而促进知识的溢出效应,带动企业的学习和发展;另外,信息交流平台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网络强度、维持并强化社会网络中企业间的关系,形成企业之间高度密集、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局面。

2) 学习培训平台。行业协会通过企业参观、出国考察、外出学习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交流、能力培训等服务。受访的许多企业老板通过行业协会提高了管理能力,行业协会还为各会员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如参观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珠三角企业、出国考察访问、参加讲座论坛,等等。谟海工贸的副总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些去到别人工厂参观的活动,确实让我们企业受益匪浅,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那些`内行`的技术人员派出去学习后,看了人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流程,马上就`开窍`了,就会明白回来之后该如何改善自己的工艺……"阳江五金刀剪行业组织的学习培训平台,让外部的知识与技术向集群内部流动,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促进当地的集群产业相互模仿、学习、创新,获取"学习经济"并创造经济效益。

3) 区域品牌建设: 行业协会通过集群交易平台、宣传报道等方式加强了阳江刀剪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创造整个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在协会的程序申报工作下,阳江市已荣获"中国刀剪产业基地"称号,并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协会还协助7家企业申报并荣获"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称号,其中阳江市阳东金辉刀剪制品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五金刀剪行业一家"中国出口免检企业";协会协助申报并荣获部级荣誉的企业还有: "中国菜刀中心"的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剪刀中心"的广东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小刀中心"的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等。另外,行业协会协助政府进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工作,作为主办方或承办单位,积极开展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为当地的刀剪企业创造集群交易平台,通过举办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刀博会等方式为企业产品销售及出口创造条件。

4) 促进政企交流: 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起到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规划行业发展。该协会是"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审核单位,是广东省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同时,协会与市统计局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总结阳江刀剪产业发展情况;协会还为企业提供维权服务协助、协助企业申报专利商标等。

5) 规划行业发展: 协会通过集聚当地刀剪企业代表人,定期开展行业交流会,整合社会资源,同时沟通政府,制定行业协会未来发展方向。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为当地提供企业维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公平性,同时协助政府确定行业标准,为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发展措施和建议。

总体来看,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通过五大作用机制,建立了促进当地产业集群及小微企业发展的独特支持模式,促进了当地小微企业的合法性提升,推动阳江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 政府支持: 重点规划、产业扶持

1. 划分工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

阳江市政府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当地刀剪企业一定的扶持及优惠,通过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阳江市政府通过奖金奖励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投资建厂,加速园区开发建设,促使更多企业及早入园建厂。调研中一位老总提到,在当时公司搬入新厂的时候,政府确实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

2. 搭建贸易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阳江市政府积极搭建各个交易平台,为许多企业提供展示和销售的窗口,同时打造了特色的区域品牌。在阳江市政府、经济贸易局、商会及行业协会等的组织下,阳江市举办了多次刀博会、展销会等,搭建了集群交易平台,促进了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区域品牌的建设。另外,经过调研了解,阳江将建设世界五金刀剪交易中心——"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项目将建成一座集批发经销、展览展示、新品研发、品牌推广、仓储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五金刀剪大型专业市场。阳江市政府将该项目作为市政府重点规划及产业扶持项目,促进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品牌建设的同时,让阳江刀剪产业踏入世界贸易的步伐,促进阳江刀剪产品的全球交易。

3. 建立质检中心,加强质量监督

政府通过质检中心、质检程序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要求企业在产品出口前主动送样检测,符合标准方能出口,以维护阳江刀剪行业整体信誉和利益。在2006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发出的预警通报之后,2006年10月,广东检验检疫局和阳江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建立加强对出口欧盟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验把关扩大出口合作机制备忘录",这是广东检验检疫局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及时份合作备忘录,也是检验检疫部门与地方建立产品质量齐抓共管平台的积极探索。此后,阳江市检查检疫局及阳江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有效监控、提升产品检查标准、利用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提升质量等方式,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安全卫生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了阳江刀剪产业的整体品牌形象。

4. 专项财政扶持,加快转型升级

2012年,阳江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阳江刀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市级财政划出1200万元(2012年开始,每年400万元,一连3年)作为刀剪机械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五金刀剪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中小企业发展、五金刀剪博览会、加快省市共建五金刀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并进一步鼓励市内五金刀剪机械制造骨干企业大力研发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数控刀剪机械产品。

四、 居安思危: 小刀剪能否裁出大蓝图[3](一) 外部环境冲击: 依赖于经济好转,还是率先出击人民币不断升值、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生产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这些问题是近几年来广东制造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阳江也不例外,甚至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紧迫,因为这里的刀剪产品80%以上都是出口的,欧债危机所带来的订单量减少和出口困境,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因此而收益大大减少。

面对外部危机的出现,许多企业一时之间难以调整,发展遇到瓶颈期,这直接体现在2009年之后两三年内的企业财务指标上: 年产值、年营收和利润都在下降。但是,经过两三年的调整期,目前阳江当地的企业明白了一个道理: 依赖于经济好转企业发展只能陷入被动和缓慢,而率先出击却能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和抗打击能力。

在调研中,不少企业提到,近几年的出口有所减少,企业有将市场转移至国内发展的意向。在对选夫人的访谈中,企业的人事处员工黄小姐对此信心满满,认为选夫人是国内首家开辟女性高端菜刀市场的企业,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渠道建设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选夫人是阳江十八子旗下的品牌,有这位一向主攻国内市场的行业老大支撑,必然不担心企业未来的发展。然而,在访谈一部分只做贴牌生产并出口国外的小微企业时,它们对进入国内市场却忧心忡忡。一方面,这些贴牌生产的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即使像谟海工贸这样最近年产值接近1亿元的企业,对于自建品牌仍表示需要"花时间慢慢来",谨慎布局。另一方面,这些长期以外销为主的小企业对于国内的市场格局、销售渠道尚不清楚,需要一段时间去了解、分析国内市场,更需要时间和资金建立分销渠道。

另外,通过调研行业协会发现,阳江刀剪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是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共识,但是行业协会也表示,阳江拥有接近1500家的刀剪企业,这么多企业并不是每一家都能有意识有能力调整自身、转型升级。

因此,面对外部危机,阳江刀剪集群产业应如何调整自身发展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是近几年阳江政府、刀剪产业以及各个企业正在努力探索和思考的难题。

(二) 小微企业何去何从: 资金受阻,只求生存,难展宏图

尽管阳江行刀剪业协会对企业提供了支持与帮助,但是并非大部分企业都加入了行业协会,更多的小微企业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据调查,阳江五金刀剪企业接近1400家,但是加入协会的只有不到200家,然而,年产值1亿以上的大型企业在阳江最多只有20家,年产值1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中型企业也不到600家,剩下的是占大多数的"夫妻档"和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业。调研过程中,从行业协会了解到,有许多小微企业并未加入行业协会,这是因为,许多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认为会费过高而不愿意每年缴纳,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因自身学历不高、企业不大等而形成自卑心理,不敢也不愿意加入行业协会与其他大企业交流。正如在访谈中,一位小微企业老板坦诚,"自己大字都不识几个",担心在协会中地位不高,因此不愿意加入这个集体。如何促进大部分中小型、小微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行业协会非常头疼的问题。

另外,小微企业面临货款回收难、资金周转紧张、企业融资难等资金问题。宝华五金的副总感慨到,企业会遇到一些拖欠货款的商家,货款回收难就会导致企业没有资金周转日常的生产经营。所以,他们宁愿接受一些订单小一点儿的,但货款回收高、能保障资金安全的客户,而对于订单金额大,但货款回收没保障的交易却会再三考虑。信用问题导致小微企业的业务停滞不前,企业发展只能以生存为先,难以开拓市场、布局渠道,更难谈大展商业宏图。

(三) 人力问题最难解: 工人招不到、人才管不住、成本降不了

1) 招人难。近几年广东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在阳江的刀剪产业也得到了体现。许多企业负责人反映,广东之前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但是现在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都回到自己家乡去工作,企业面临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的困境。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很大影响。一位小微企业老板表示,大企业订单不断,这是因为大企业有实力"做得起",但一些中小企业目前不敢接单、或不敢接大单,主要是担心年关将至,很多外地员工要回家过年,现有的人力资源难以完成订单,如期交货,到头来赚不了钱,还要承担违约责任。另外,谈到劳动合同法,他表示,"一些工人不能理解企业购买社保的行为,他们只关心拿到手中的钱有多少,因此,一些不规范企业没有为工人买社保,但稍微提高了工资,一些工人会跳到这些企业去工作,这就导致一些规范的、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反而吃了亏。"

2) 管人难。近几年,随着阳江产业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正在开拓高端市场、电子商务业务等,力求在新的细分市场有所突破。因此,除了制造端的工人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市场与销售、电子商务的人才以及其他管理人员,这就需要一些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吸纳,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高管却表示企业求才若渴,却面临需求员工既难找又难管的问题。一位企业老总说: "现在不比之前的工作环境,大家只是谋求温饱。现在的许多员工是`80后``90后`,他们对于工作有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企业满足不了,他们就会走人。"某刀剪企业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认为,阳江未来的刀剪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才问题,"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管理人才,是促进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

3) 成本高。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同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增加。

(四) "小""乱""散": 不改观念难以做大做强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阳江刀剪产业仍有"小""乱""散"的特点。"小"主要体现在阳江的大部分企业还是年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有些是"夫妻档"或者小加工厂。而"乱"则主要体现在价格战、违规生产的现象仍时有出现。一位企业老板提到,阳江当地仍然存在着相互斗价、恶性竞争的情况,而且那些压低价格的工厂往往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都不过关。"散"则体现在,尽管阳江已经形成了刀剪的产业集群,但社会网络的结构有待优化、密集度仍有待加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10-15 09:25:41
来自十六班**的评论:

不错!

2015-04-12 11:02: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满意的一次购物,赞一个!

2015-09-28 11:23: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受益匪浅!!!

2015-10-13 18:13: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5-11-11 14:41: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Q

2015-12-22 16:09:19
来自奥数黄**的评论:

很不错的资料,峨眉山市奥数黄金老师

2016-03-03 22:52: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继续支持

2016-03-17 10:40:13
来自ljlyly**的评论:

好书!

2016-04-11 19:52:23
来自小海张**的评论:

老婆满意!

2016-04-15 21:22:06
来自武宫**的评论:

以例阐释,易于理解,触类旁通,了解真谛。

2016-04-29 22:27:54
来自lywdavi**的评论:

很好,很快

2016-08-19 15:33:14
来自zhuyan4**的评论:

同事让买的,说是很好

2016-10-27 15:03:19
来自遇见终**的评论:

很不错,6666

2016-11-04 00:07:04
来自不倒翁0**的评论:

不错

2016-11-19 19:27: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行,慢慢看来……

2016-12-19 15:43:5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