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图书
人气:22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附杨绛手写信】鲁迅原配夫人首部传记。历时11载钩沉朱安不为人知的69个春秋,披露鲁迅婚姻家庭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细节。看风云激荡的历史交汇处,知识分子背后传统女性的命运。朱正、止庵、陈漱渝、陈丹青盛赞推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女性人物  
  • 作者:[中国][乔丽华]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0854118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24小时会爬到墙顶的……”

“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作为鲁迅的旧式太太,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她凄风苦雨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回味。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作者乔丽华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编辑推荐

杨绛先生读之哀叹,感动推荐!朱正、陈漱渝、陈丹青、杨光祖等盛赞推荐之作。

披露鲁迅婚姻与生活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细节。

呕心沥血,历时11载,平实、客观,钩沉朱安不为人知的69个春秋。

寥寥数语,多少云烟往事,多少喜乐悲欢,令人体味不尽。

生前孤独,身后寂寥。风云激荡的历史交汇处,一代知识分子背后传统女性的命运写真。

书中多幅作者实地拍摄的照片和手绘布局图,给读者更直观的体验和更强的代入感。

本书刊用的朱安的书信及照片,绝大部分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其中有些从未发表过。

一部不仅需要知识、智慧,更需要勇气和担当之作。

附“朱安家世简表”“1923-1926年鲁迅家用账”“《世界日报》等媒体对救助鲁迅遗族与藏书的报道”等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乔丽华,女,上海人。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研究馆员。多年来从事鲁迅研究及现代作家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美联”与左翼美术运动》(2016年)、《藏家鲁迅》(2004年)等。

目录

推荐序 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文/陈漱渝

再版前

序章:“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母亲的礼物

家世——丁家弄朱宅

婚约——1899年前后

洞房——母亲的礼物

独守——婚后的处境

惜别——举家迁居北京

落地的蜗牛

死寂——名存实亡的家

深渊——落地的蜗牛

家用账——真实的重担

书信——与上海的距离

悲伤——鲁迅去世

苦境——西三条的女主人

尾声——祥林嫂的梦

附录一 朱安家世简表

附录二 鲁迅家用账(自公历1923年8月2日至1926年2月11日)

附录三 抗战后北平《世界日报》“明珠”版有关朱安的报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预览

洞房——母亲的礼物

“养女不过二十六”

自1899年周朱两家订立婚约,婚事拖了又拖。1903年夏,鲁迅也曾回国探亲,但婚礼并没有举行。我们不知道朱安的父亲朱耀庭究竟去世于哪一年,他终年尚不到50岁,从朱安的年纪推算,大概就在这期间。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也给了鲁迅一个拖延的借口。1904年7月,祖父周福清病逝于绍兴,终年68岁,鲁迅并未回国奔丧。1906年,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绍兴向有“养女不过二十六”的规矩,而朱安已经28岁了。

朱家台门的情况我们所知甚少,但朱安的远房叔祖朱霞汀及父亲朱耀庭相继去世,对朱家台门想必是不小的打击。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安姑娘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蹉跎了岁月,在那个年代,到了她这样的年纪还没有出嫁,处境无疑是很尴尬的。

从朱安留下的不多的照片里,可以看到那一对窄而尖的三寸金莲。明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在精美小鞋装饰下的一双缠得很好的双脚,既是女性美,也是阶层区别的标志。”当时一般绍兴女子都缠足,否则就嫁不出去。可以想象,在她大约5岁至7岁的时候,母亲或族中的妇女就为她缠足,以便将来嫁个好人家。却没有想到,有24小时这双小脚会变得不合时宜。

据周冠五回忆,鲁迅曾从日本来信,提出要朱家姑娘另外嫁人,而鲁瑞则叫周冠五写信劝说鲁迅,强调这婚事原是她求亲求来,不能退聘,否则,悔婚于周家朱家名誉都不好,朱家姑娘更没人要娶了。作为让步,鲁迅又提出希望女方放足、进学堂,但朱家拒绝了。

鲁迅在日本时期,并没有特别交往的女性,但可以想见,他见到的日本女性都是天足,即便是下女,也都接受教育,能够阅读,写信。在西方和日本人眼里,留辫子、缠足都是野蛮的土人的习俗,这使许多留日学生深受刺激。实际上,自康梁维新以来,国内也有逐渐形成戒缠足的舆论,放足思想已为很多新派人士所接受,各沿海城市纷纷成立不缠足会或天足会,响应者也很多。但在内地乡野,此种陋习要革除并非易事,清末的绍兴显得相对闭塞,朱家看来也是个保守的家族。应该说,鲁迅劝朱家姑娘放脚读书,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心希望缩短两人之间的差距。如果朱家姑娘能写信,互相通通信,或许多少能培养出一些感情吧?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朱安在这两方面都没能做到。

在当时,朱安的年纪确实很大了,朱家本来已经忧心忡忡,偏偏有传言说鲁迅已经和日本女人结婚,而且还有人亲眼看见他带着儿子在神田散步。这使朱家十分惊慌,也最终促使鲁瑞下决心把鲁迅召回国。多年以后鲁老太太怀着内疚对人说起她把鲁迅骗回国的事情:

……倒是朱家以女儿年纪大了,一再托媒人来催,希望尽快办理婚事。因为他们听到外面有些不三不四的谣言,说大先生已娶了日本老婆,生了孩子……我实在被缠不过,只得托人打电报给大先生,骗他说我病了,叫他速归。大先生果然回来了,我向他说明原因,他倒也不见怪,同意结婚。

因为鲁迅迟迟不归,使得周朱两家的长辈都很焦急。不得已鲁瑞略施小计,托人打电报谎称自己病危,让鲁迅速归。同时开始重修家中的房屋,准备为鲁迅办婚事。

三弟周建人当时18岁,在离家很近的塔子桥边的马神庙里的小学教书,母亲是否曾托他写信或打电报给大哥呢?遗憾的是在他的回忆里全然没有提及。据他回忆,1906年夏初,他从学堂回到家,看见家里来了泥水匠、木匠,在修理房子了。这时他才知道,母亲急于修理房子,是因为准备给大哥办婚事了。修房一事,是家中的大事,周作人也曾有回忆:“为什么荒废了几十年的破房子,在这时候重新来修造的呢?自从房屋被太平天国战役毁坏以来,已经过了四十多年,中间祖父虽点中了翰林,却一直没有修复起来。后来在北京做京官,捐中书内阁,以及纳妾,也只是花钱,没有余力顾到家里。这回却总算修好,可以住人了。这个理由并不是因为有力量修房子,家里还是照旧的困难,实在乃因必要,鲁迅是在那一年里预备回家,就此完姻的。楼上两间乃是新房,这也是在我回家之后才知道的。”

按照周作人的说法:“鲁迅是在那一年里预备回家,就此完姻的。”不过他也声明自己当时在外读书,对重修房屋与鲁迅结婚的事情并不十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周冠五的回忆里也说:“……后来把这情况又告诉鲁迅,结果鲁迅回信很干脆,一口答应了,说几时结婚几时到,于是定局结婚。定了日子,鲁迅果然从日本回国,母亲很诧异,又是高兴又是怀疑,就叫我和鸣山两人当行郎,他穿套袍褂,跪拜非常听话。” 周冠五《我的杂忆》,《鲁迅家庭家族和当年绍兴民俗》,第245页。事情的进程当然不可能像周冠五说的那么简单,但他的说法和通常我们所知道的大相径庭,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孙伏园是鲁迅的学生和好友,与鲁迅一家也有很深的交往,在1939年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会上他也说到这事:“鲁迅先生最初是学医的。他受的是很严格的科学训练,因而他不相信许多精神生活。他常对人说:‘我不知什么叫爱。’但是家中屡次要他回国去结婚,他不愿放弃学业不肯回去。后来家中打电报来了,说母病危,先生回国了,到家一瞧,房已修理好,家具全新,一切结婚的布置都已停当,只等他回来作新郎了。鲁迅先生一生对事奋斗勇猛,待人则非常厚道。他始终不忍对自己最亲切的人予以残酷的待遇,所以他屈服了。”

在清末的中国,包办婚姻是天经地义,悔婚是很严重的事。鲁老太太把鲁迅骗回国,实为无奈之举。其实,这24小时是迟早的事,逃避终究不是办法,鲁迅既然不忍拂逆母亲的意思,那么就只能牺牲掉个人的意志,默默地接受这命运。

假装大脚的新娘

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鲁迅与朱安在周家新台门的大厅举行了婚礼。从1899年与周家少爷订婚到二人举行结婚仪式,朱安等了七年,终于等来了这24小时。她想必也隐约听说了,周家少爷对这桩婚事不太满意。也许,就是在长达七年的近乎绝望的等待中,她记住了长辈们常在她耳边说的那句话:“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按当时绍兴风俗,如果姑娘被男家退聘,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是家族的耻辱。既然和周家少爷订了婚,那么她死也要死在周家,她没有退路。这或许也注定了她日后凄风苦雨的一生。

参加婚礼的有三个台门里的本家,还有其他一些客人,老台门的熊三公公是族长,这天前来主持拜堂。对旧式婚礼种种繁琐的仪式,鲁迅均一一照办,没有任何违抗。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时家里人因为听说我是新派人物,曾担心我可能不拜祖先,反对旧式的婚礼。可我还是默默地按他们说的办了。”鲁迅对鹿地亘私下的谈话,见鹿地亘为日本版《大鲁迅全集》写的《鲁迅传记》。

结婚当天,周家少爷最惹人注目的是他头上的假辫子,对此,鲁迅的从弟周光义曾有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六月初六这24小时,新台门周家办起喜事来。早上,新郎本来是剪掉辫子的,如今戴着一顶罗制的筒帽(有点像后来的拿破仑帽),装着一支拖出在帽下的假辫子,身上的服装用套袍,外面罩上纱套,脚上穿着靴子。礼堂不知道什么道理设在神堂下。新娘从花轿里走出来,看去全身古装,穿着红纱单衫,下边镶有棉做的滚边,下面是黑绸裙。一对新夫妇拜堂过后,被老嫚 旧时越中陋俗,堕民只能从事贱业,不得与四民通婚。女性堕民俗称“老嫚”,从事逢年过节到主人家道道喜,逢有庆吊诸事去帮帮忙之类的营生,从中得到若干赏钱、赏物。等人拥挤的送进楼上的新房。”

周光义出生于1906年,系周椒生长孙、周仲翔长子。周椒生是鲁迅的堂叔祖,曾把鲁迅、周作人等介绍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鲁迅结婚的场面显然是周光义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或者是按照旧式婚礼的通常情况推想出来的。鲁迅装一条假辫子的事,给参加婚礼的族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记得很清楚。鲁迅到日本不久就剪去了辫子,然而在婚礼上却须一切照旧,要装上一条假辫子,戴上红缨大帽。这对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先驱的鲁迅来说,无疑是不堪回首的一幕。

而大家也都注意到,新娘是假装大脚。据鲁老太太回忆,鲁迅曾从日本写信回来,要求朱家姑娘放脚:“大先生不喜欢小脚女人,但他认为这是旧社会造成的,并不以小脚为辞,拒绝这门婚事,只是从日本写信回来,叫家里通知她放脚。”周冠五在《我的杂忆》里也说:“鲁母知道我和鲁迅在通信,就叫我写信劝他,我写信后得到鲁迅回信,他说:要娶朱安姑娘也行,有两个条件:一要放足,二要进学堂。安姑娘思想很古板,回答脚已放不大了,妇女读书不大好,进学堂更不愿意。”从鲁迅这方面来说,最初似乎也试图和未婚妻有所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可是朱家并没有理会他提出的条件。朱安的态度一定令他深感失望。

鲁迅留洋多年,接受了新学的洗礼,不仅自己剪了辫,也很反对女人缠足。这一点朱家也明白,于是这天朱家特意让新娘穿上大一号的鞋子,假装大脚。多年以后鲁老太太回忆婚礼的情景,说了这样一件事:结婚那天,花轿进门,掀开轿帘,从轿里掉出来一只新娘的鞋子。因为她脚小,娘家替她穿了一双较大的绣花鞋,脚小鞋大,人又矮小,坐在轿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鞋子就掉下来了。……当时有些老人说这是“不吉利”的,我倒也不相信这些话,但愿这门亲事顺利。婚后没几天,大先生又回日本去读书。

朱家族人对当年婚礼上一些小小的闪失也始终耿耿于怀:“鲁迅结婚那一次,我家和周家是亲上加亲(周玉田是朱先生朱先生指朱鹿琴。的亲姑夫),我不仅去做了送亲的舅爷,还接连的吃了好几天喜酒。那天晚上,新郎新娘拜过了堂,双双被人送入洞房,当新郎走上楼梯的时候,宾客拥挤,有人踏落了新郎的一只新鞋。又有一个贺客,被招待住在一间装有玻璃的房子里憩夜。第二天早晨他起床以后,讲话欠检点,向我说他在昨夜遇鬼。你想,这人冒失不冒失!”

这是朱安的远房堂叔朱鹿琴多年以后的忆述。在朱家人看来,新郎的新鞋被踏落,以及周家贺客说话欠检点,这都是不祥之兆。而在周家人看来,新娘鞋子掉下来,是很不吉利的。据周光义说,身为新郎的鲁迅,那时看上去是个英俊的青年,脸上生着白白的皮肤,身材比新娘高一点。而新娘显得身材矮小,面孔是长的马脸,别的外表的缺点似乎没有。这样的两个人,在老辈人眼里至少是可以过日子的,他们两个为什么婚后过不到一起?双方的家长都想不通,只好归因于婚礼中一些不好的兆头,互相埋怨,互相责怪。

新婚之夜

鲁迅和朱安婚后感情不和,形同陌路,这在新婚之夜就已经定局。

当晚,鲁迅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进了洞房。周冠五当时20岁,他回忆那天晚上的情形:“结婚的那天晚上,是我和新台门衍太太的儿子明山二人扶新郎上楼的。一座陈旧的楼梯上,一级一级都铺着袋皮。楼上是二间低矮的房子,用木板隔开,新房就设在靠东首的一间,房内放置着一张红漆的木床和新媳妇的嫁妆。当时,鲁迅一句话也没有讲,我们扶他也不推辞。见了新媳妇,他照样一声不响,脸上有些阴郁,很沉闷。”

王鹤照从13岁起就在周家当佣工,前后近30年。1906年鲁迅结婚时,他已经18岁。他是及时次看到这位周家大少爷,据他的回忆:“这年夏天,鲁迅先生从日本回来与朱女士结婚的。这一次时间很短,我与鲁迅先生也没有讲话,他当时的穿著怎样我也记不大清楚了。但有一件事却还记得。鲁迅先生结婚是在楼上,过了一夜,第二夜鲁迅先生就睡到书房里去了,听说印花被的靛青把鲁迅先生的脸也染青了,他很不高兴。当时照老例新婚夫妇是要去老台门拜祠堂的,但鲁迅先生没有去。后来知道是鲁迅先生对这桩包办封建婚姻很不满意,故第二天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睡了。”

鲁迅新婚第二天,表现得很决绝。这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像王鹤照这样一个佣工是不可能知道的,但他透露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细节:鲁迅新婚后的第二天早上,印花被的靛青染青了他的脸,让人想到他那晚很可能把头埋在被子里哭了。

王鹤照的回忆提供了令人回味的细节,只是缺少旁证。有人指出,当时是大夏天,在绍兴根本用不着盖被子。对新婚夜的情景,周光义也曾有追述,似乎没有这么戏剧性。据他说,当时新做阿婆的周伯宜夫人担心着新夫妇的动静,一到夜深,她亲自到新房隔壁去听。发现他俩很少谈话,儿子总爱看书,迟迟才睡。两三天以后,鲁迅住到母亲的房间里了,晚上先看书,然后睡在母亲的床边的一张床里。

王鹤照说因为鲁迅第二天早晨不高兴,“当时照老例新婚夫妇是要去老台门拜祠堂的,但鲁迅先生没有去。”鲁迅即便没有拜老台门,依照老例,新婚第二天也还是有许多繁琐的仪式:

首先是“送子”,天甫破晓,新娘盥洗完毕,吹手站在门外唱吉词,老嫚把一对木制的红衣绿裤的小人儿端进来,摆放在新娘床上,说:“官官来了”,一面向新娘道喜,讨赏封。

接下来是“头箸饭”,新郎新娘及时次一起吃饭,自然也只是一个仪式而已。之后要“上庙”,新夫妇坐着轿,老嫚、吹手跟在轿后,先到当坊“土谷祠”参拜,照例还要再到宗祠去参拜祖先。

当天上午要“拜三朝”,在大厅里供两桌十碗头的羹饭,家中男女老少拜完后,新郎新娘并肩而拜。然后“行相见礼”,依次按辈分拜族中长辈、与平辈彼此行礼,接受小辈的拜礼。

新婚夫妇一般在第三天要“回门”,亦叫“转郎”,新夫妇往女家回门,在老嫚、吹手的簇拥下,坐轿来到女家,至大厅拜女家祖先,参拜岳父岳母等等。之后,还要请新郎进入内房,坐在岳母身旁听她致照例的“八句头”,等八句头说完后新夫妇辞别上轿……

鲁迅“回门”一事,朱家房客陈文焕曾回忆道:“我10岁光景,听一个名叫刘和尚的泥水作讲起,说:‘朱家姑爷来回门,没有辫子的,大家很好奇,我也赶去看热闹。’”《陈文焕谈朱安家母等情况》。刘和尚讲的“朱家姑爷”就是鲁迅,前清时剪掉辫子,简直是特大号新闻,因此引来不少围观者看热闹。

虽然鲁迅像木偶似的走完了这一系列麻烦的仪式,可是新婚燕尔他却做得很决绝,搬出新房,睡到了母亲的房中。我们不知道新婚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鲁迅为什么会这么失望。对此,周建人的解释是因为朱安既不识字,也没有放足:“结婚以后,我大哥发现新娘子既不识字,也没有放足,他以前写来的信,统统都是白写,新娘名叫朱安,是玉田叔祖母的内侄女,媒人又是谦婶,她们婆媳俩和我母亲都是极要好的,总认为媒妁之言靠不住,自己人总是靠得住的,既然答应这样一个极起码的要求,也一定会去做的,而且也不难做到的,谁知会全盘落空呢?”可是按照周冠五的回忆,朱安拒绝读书、放足,这都事先告知过远在日本的鲁迅,他不可能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周作人则说“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从照片来看,朱安的身材确实偏于矮小,但鲁迅不喜欢她,肯定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婚事是母亲安排的,他只能默默承受。结婚后他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这么一句沉痛的话: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的这句表白很著名,曾被许多人引用,以证明他对朱安确实毫无感情,只有供养的义务。其实,这句话更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揭示了朱安可怜的处境。“礼物”,《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为了表示尊敬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泛指赠送的物品。”朱安是一个人,怎么能说她是一件赠送给人的物品呢?然而,事实又的确如此。按照法国人类学者列维 斯特劳斯的说法,在原始社会或者说是野蛮社会中,“婚姻是礼品交换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女人是最珍贵的礼物。”“组成婚姻的交换总关系不是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间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两群男人之间。女人仅仅是扮演了交换中的一件物品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一个伙伴……”在中国两千多年来一夫多妻制的社会里,女性向来只是一件附属品,一件等待被接受的“礼物”,她的命运取决于能否被赠送到一个好人家,能否被接受者喜爱或善待。

因为“母亲”(其实是母亲所代表的社会和家族)的要求,鲁迅被迫成为“礼物”的接受者。据孙伏园说,鲁迅虽然当新郎,穿靴,穿袍,戴红纓帽子,一切都照办。但那时他心中已打好主意:“结婚前一切我听你作主,结婚后一切我自己作主,那时你们可得听我。”很明显,鲁迅将朱安仅仅视为一件礼物,作为接受者,只要接受了礼物,那么就随便他怎么安置这件礼物了。从这一点说,他还是个主动者。婚后没几天,鲁迅就携二弟周作人去了日本,离开了母亲强加给他的女人。 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此次赴日同行者共四人,另两人为邵明之和张午楼。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其时的考虑是这样的:“经过两年的学习,鲁迅已经学完医学校的前期的功课,因思想改变,从救济病苦的医术,改而为从事改造思想的文艺运动了。所以,决心于医校退学之后回家一转,解决多么延搁的结婚问题,再行卷土重来,作《新生》的文学运动。”

可惜的是,作为“礼物”的朱安本人是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的。没有人提到,朱安在这新婚的三四天里是怎么熬过来的。不知她是一动不动呆坐在新房里呢?还是一边垂泪,一边听那些过来人现身说法,教她如何慢慢熬出头?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她想到自己就像一只蜗牛,只要慢慢爬,慢慢熬,总能等到周家少爷回心转意的那24小时。

媒体评论

朱安那一声凄惨的呼号,实在动人怜悯。常言“一双小脚三升泪”,她却为此成了一件无人珍惜的“弃物”!这本书定能成为常销的畅销书。书此为券。

—— 杨绛 (2010年4月13日)

鲁迅研究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却一直冷落了朱安,真是不应该的。回避了她,对鲁迅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了。

—— 朱正

我有一个看上去有点儿过于大胆的想法: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迅体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

——陈丹青

没有死刑判决与长期苦役,无以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父亲的专横狂暴,无以成就卡夫卡,鲁迅对朱安的冷漠,对他自己无疑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这在他那里同样升华为创作热情。——止庵(作家)

有些食物,本来就不太爱吃,放在那里,渐渐有点变质,但因为是看重的人的馈赠,又舍不得扔掉,干脆等坏到不可收拾,心安理得地抛弃,这期间,总还会看到它们,看见它们平静地等待被自己抛弃。有点像鲁迅待朱安。

-------闫红

如果说朱安的悲剧表现为依附性人格,中国的男人们就不依附吗?我们有几个男人真的摆脱了形形色色或主动、或被动的人身依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仅需要女权运动,也需要男权运动。女人的敌人不是男人,男人和女人共同的敌人是枷锁——各式各样的枷锁。

——萧三匝

在近现代史上,胡适和鲁迅互为镜像,因为相同的经历因为不同的过程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而鲁迅和朱安,也互为镜像,从鲁迅的人生可以映照朱安,从朱安的人生,也可以映照鲁迅。读完《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忍不住感叹:这一双可怜人。

——陈远

为朱安立传,当然不能从中品尝什么心灵鸡汤,获取什么励志教诲,但正是朱安这位个性色彩鲜明而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以反映出“无爱情结婚的恶结果”(鲁迅:《随感录 四十》),是研究中国妇女史、伦理史的一个活标本,对于研究鲁迅生平更具有直接的意义。

——陈漱渝

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wei yi的朱安传记,作者尽她所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朱安,一个让人无法再漠视的朱安。文笔旖旎、摇曳,文字美丽到让人不忍释卷,而情感的细腻、婉约,达到了一般女性都罕见的深度。感激她写出了这么好的传记,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有关鲁迅的一些隐秘的故事,了解了为人的不易,了解了人生的艰难。同时感受到了鲁迅的伟大,他的隐忍,他的绝望,他的坚持,他的为他人着想的伟大精神,和他的精神的传承。

——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青年文学评论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左右手2**的评论:

朱安把自己看成是鲁迅的遗物,祈求能够得到一些起码的关注,不至于晚景凄凉;鲁迅把朱安看成一件礼物,他只有供养的义务。

2017-11-19 20:15: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读了一段,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时代赋予我的东西,我无法摆脱,生活不易,爱情更不易,在那个思想冲击的年代,读读朱安吧。放下心情,本书很值得一读。

2017-11-14 21:55:39
来自stefanl**的评论: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关于鲁迅的新婚,后人有许多回忆和猜测,却鲜有人关心朱安是怎么熬过来的。朱安在默默地做着一切,祈求丈夫终有一天可以给她以温暖,却从未如愿。

2017-11-22 15:13:14
来自缺古无**的评论:

时代的缩影,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领导人,军官都会抛弃糟糠之妻,再找一个读过书的女青年,鲁迅也不能幸免!好在鲁迅一直敬重朱安,鲁老太太也视朱安如己出!也算那个时代中的幸运!

2017-11-20 14:54: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以前只听说过许广平不是鲁迅先生的原配,但是不知道原来新时代的大先生竟有个旧时代的原配小脚夫人,很是震撼,书买回来看了两遍,真是本好书,怪不得杨绛先生推荐呢,只有了解了朱安,许广平,周作人,才能完整地理解鲁迅的文章。

2017-11-22 09:21:39
来自lideer**的评论:

大部分人都只知道许广平,而忘记了朱安。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全了鲁迅先生的另外一段生活经历。

2017-11-09 11:49: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朱安在现代文学史上默默无闻,之前只知道她是鲁迅先生的发妻,看了书之后,才知道朱安也是个可怜人

2017-11-16 12:53:10
来自hanpu07**的评论:

看到这个书的标题就被吸引了,作为鲁迅的原配,她的人生令人非常同情,可以肯定的是,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儿媳。

2017-11-09 19:36: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本朱安传记,透过朱安看鲁迅,更清楚的了解一些有关鲁迅隐秘的故事,感受鲁迅的伟大

2017-11-10 09:23:45
来自aurvill**的评论:

书里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2017-11-14 07:10: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鲁迅忍受了漫长的煎熬,最终还是等到了他的“月亮”——许广平;而朱安,却真的“做一世的牺牲”,陪伴她的,只有年迈的鲁老太太

2017-11-15 09:20: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2017-11-10 01:32:3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朱安是被鲁迅的身影遮蔽的女人,本书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她的不幸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2017-11-16 10:27:15
来自设计室**的评论:

知道鲁迅 许广平 但对原配朱安知之甚少 希望能通过此书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面貌,通过朱安,更全面了解一下鲁迅的生活

2017-11-16 11:02:08
来自水桃儿**的评论: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自从知道鲁迅就自然知道他的爱人是许广平,但对于朱安确很陌生,了解到朱安的一生后对鲁迅的一家也有了更详尽的了解

2017-11-13 09:08: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鲁迅多次对友人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2017-11-13 16:56:12
来自pp70145**的评论:

旧时代的炮灰,上辈给你定了,鲁迅反抗不了。离婚追求自己的心爱才是正事,时代的牺牲品,你说两人没共同语言怎么过日子,真是苦得一逼

2017-11-09 02:54: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为鲁迅的旧式太太,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她凄风苦雨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回味。

2017-11-09 15:52: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旧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冷漠,莫过于毁了她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主见,有喜怒哀乐,却也不表达出来,仿佛一尊木偶

2017-11-15 13:49:36
来自xiaojia**的评论:

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鲁迅的文学作品,觉着他这个人特伟大。口诛笔伐、以笔为枪,读了本书以后让我对鲁迅的认识更立体化了,也更深的了解那个时代

2017-11-13 10:58: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

2017-11-14 20:48:50
来自村夫111**的评论:

朱安,使鲁迅体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

2017-11-14 17:18: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描述了鲁迅原配夫人朱安不为人知的69个春秋,鲁迅研究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却回避了她,对鲁迅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了。这本书本书值得拥有

2017-11-09 22:10:24
来自qq50260**的评论:

朱安是周树人的原配夫人,可是鲁迅后来的发达,让他忘记了过往,风华年代鲁迅的万丈光芒让朱安无所适从,只能在寂静的角落里静静守候,孤独终老,朱安传便是这一切

2017-11-09 21:46: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如果朱安不是鲁迅的夫人,也许不会那么孤单。如果朱安不是鲁迅的夫人,在抗战期间也许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关照。不管哪种,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命运都不会太好吧。

2017-11-09 20:37: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喜欢鲁迅的书,从而想了解他的发妻是一个怎样的女人,看了此书,也了解了一个时代女人的悲哀,此书写的不仅仅是朱安,也是那一个时代女人的生活背景,建议大家可以选购了解下

2017-11-16 12:59:18
来自love_pe**的评论:

没有半点过错,却承受了一生的伤害,无所谓怪谁,到头来顶着夫妻之名,却没有夫妻之实,也无人知晓。你口中的大先生,死都无法同穴,感慨这一生如何走下去,一个尽人皆知,一个也应该被人知道。

2017-11-13 16:09: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近代知识分子婚姻的缩影,而朱安是奉父母之命与知识分子结合的传统女性的悲惨代表人物,在鲁迅生前,名为正室却又不是正室,在鲁迅身后,能为证明自己也只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的呐喊。

2017-11-09 03:47:55
来自翌玮**的评论:

朋友推荐看的,看到一半的时候,感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看完后觉得无论作为一个伟大的女人,还是一个卑微的女人,我们都要像蜗牛一样努力的向上向前爬,不轻易抱怨,不轻易放弃,学会从容,方能安稳的度过一生

2017-11-14 22:49:16
来自恋恋三**的评论:

作者乔丽华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2017-11-14 12:01:3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文好多鲁迅先生的文章,但是对本人只有些许的了解。但是从他的夫人的口中才真正了解鲁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值得买,值得读。

2017-11-09 09:57:00
来自suzy_su**的评论: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今年读过的书里给我震动最大的,朱安虽然听说过,一直都不太了解,不觉得会有什么故事,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这种想法。因为朱安,鲁迅才成为鲁迅,而朱安的一生是如此的压抑和悲苦,让人心痛!

2017-11-15 13:47:4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