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图书
人气:28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阅读这本书只需要24小时,你的孩子将得到精彩的一生! 关于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传奇:他带的一个高中班,10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37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这个班的...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成功案例  
  • 作者:[王金战],[隋永双]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6680791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1
  • 印刷时间:2006-11-01
  • 版次:1
  • 开本:128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阅读这本书只需要24小时,你的孩子将得到精彩的一生!

关于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传奇:他带的一个高中班,10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37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这个班的学生品学兼优,获得校男子足球赛冠军、女子篮球赛季军、运动会总分及时、6个文体竞赛项目冠军,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书记、校音乐社长等职,均来自这个班级。

他在全国举办过数百场讲座,他的讲座,让上百万家长热泪盈眶、为之震动、为之顿悟。一位父亲为了能和他交谈,自费买机票坐在他旁边全程陪同;在新疆,两千名学生在听完讲座后,自发列队站在雪夜里为他送行;经常有家长从全国各地带着孩子不远万里赶来向他当面咨询。

他是成功的父亲,女儿今年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

他是另类的教育者,更是震撼心灵的传奇激励大师、策略大师和学生成才的设计师!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潜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高分和高能可以兼得吗?打开本书,你将找到自己的答案!

编辑推荐

此书团购热线010-51236217 王先生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子午书简》,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等栏目专题报道。

荣登全国五大城市畅销排行榜。

上市仅一年创下重印22次的纪录。

新浪博客一年点击率冲破300万!回复量万余条。

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10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37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

全国教师、家长和孩子都应阅读的好书。著名作家毕淑敏、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北大教授孔庆东四大名家联袂推荐。

他带的一个班,10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37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这样的如何造就的,请看王金战老师现身说法。

英才是这样造就的,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秀的!

王金战既是个很普通的老师,也是个很不平凡的老师,是那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特别希望是教自己的,或者当自己班主任的老师。很多人说他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引人注目的教师,因为他的确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出色的成绩。但是他吸引我的不是这些成绩,而是他用一种特别人性化的方式和学生建立的很让人羡慕的师生关系。很多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很多到国外念牛津剑桥,这些数字很说明问题,他的确是个很神奇的老师。

――著名主持人 陈鲁豫

王金战老师有一根魔棒,让他的学生在成功的天空中翱翔,点石成金削铁如泥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读这本书,犹如打开爱和智慧的天窗,你也许会长出翅膀。

――作家 毕淑敏

尽管中国高考存在许多问题,我本人也不断呼吁高考的改革,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先通过出国留学来“绕开高考马其诺防线”,但在现实生活中,高考是几千万中国高中生不得不投入青春所有力量来正面强攻突破的人生战场。因此,在高考教学领域,任何能够激发学生自信、点燃学生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与思考,对于造成中国学生都是一种福音。王金战老师多年来率领学生奋战于高考战场。他与隋永双合作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使我看到这样一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此也令人热爱和尊敬的老师、以及他那用爱心、责任心和教学智慧铺设的通往名牌大学的金色台阶。本书将给无数在高考战场上苦苦挣扎的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提供开卷有益的启迪和竞争经验丰富的引导。

――新东方副校长 徐小平

在主持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过程中,我才接触到内地的教育实况。不管从牙牙学语的学龄前幼教,到栽培硕才俊彦的硕士生,猛然发现,内地教学方式,教义多于教育,学习变成苦差事。所幸,看到老王的教学过程,重新燃起希望,因为他找到培育桃李的栽种方法,一手硬(刺激向上心),一手软(关怀温柔心),软硬兼施,才能英才桃李满天下。这不是老王卖瓜,而是老虎把甜瓜与全球华人分享。

――凤凰卫视主持人 胡一虎

相关购买:中国英才家庭造――王金战英才教育传奇

作者简介

王金战,全国教师,中国科学院在读博士,美中英才教育合作联盟理事长。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2007年被中国教育协会评为中国网络教育领军人物。出版教学专著八本,在刊物上二十余篇,有三篇论文获全国论文

目录

序言一 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序言二 传奇从何而来――采访王金战老师

及时章 心态:从心态开始

1.心态可以选择

2.中考、高考心态调整

3.走出挫折心理

4.是鼓励出来的

5.心理疏导有方法

第二章 学业: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

1.目标:有台阶就上得去

2.享受学习

3.方法出效率

4.寻找学习的动力

5.如何抵御诱惑

6.是一种习惯

第三章 课外:影响孩子人生的五个关键词

1.特长:始于你的强项

2.活力:运动激发活力

3.恋爱:中学生该如何面对

4.个性:宽容与约束

5.自我管理:成长的阶梯

第四章 孩子与家长:如何应对叛逆青春期的紧张关系

1.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

2.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吗

3.行动消解隔阂

第五章 我送女儿上北大

1.爱好与个性

2.与孩子共同成长

3.特长之路

4.走进北大

结语: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

附录1:12班家长教子篇

――学业、课外项目、社交能力与个性

附录2:12班学习高手论剑

――各学科(数、语、英、理、化、生)学习方法

附录3:“学习可以是快乐的”

――“老王”学生说“老王”

附录4:肖盾同学:《在剑桥的日子里》

在线预览

是鼓励出来的

从何而来?要我说,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所以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学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差生就变成了优生。

让学生感到自己重要

我先说说自己的例子。上高中的时候,我当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化学,因为我觉得化学靠背,就是一个记忆性的学科。对我来讲,耍点小聪明还行,要是硬背就是不感兴趣。所以化学学得也不怎么样。

那时候因为纸张紧张,书不是一个人一本,而是两个人共用一套书。有一次在教室里做作业,化学老师看到我和同桌两人看一本书,就把她上课用的那本书给了我,说:“你先看,上课时再还给我。”

上课了,我用颤抖的双手把书还给老师,说:“老师谢谢你。”

以后,老师不用书的时候,就把书给我用。我就想:这个化学老师对我这么好!都是一个班里的学生,为什么她就给我看,而不给别人呢?看来,老师还是很看重我的!

我对这个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激,就想一定要学好化学。一学下来,我突然发现化学原来是所有学科中好学的。

后来,我的化学越来越好。每当考化学时,我总是希望那个化学老师能站在我旁边。一般来说,学生总是怕老师站在跟前,心里发慌,而我觉得,如果化学老师站在跟前,我的底气就特别足。

我的化学成绩急剧提高,后来高考,化学考了99分(满分100分)。

这么大的转变出于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那个化学老师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重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那么学生焕发出来的那种学习积极性,其潜力将是巨大的。

一句话的力量

我刚调到青岛二中的时候,接了高一一个班的数学课。这个班有个男孩,长得很单纯,很可爱,老是笑眯眯的,但是学习就是不行。

不过,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尽管不是班主任,我还是在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试卷上,写下了一段评语。这个评语看似不重要,但是,当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的时候,这一句评语,就会影响学生在寒假中的学习心态。

通常,我给学生写的每一个评语,都要考虑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性格,仔细琢磨写什么样的话最容易打动他。

因为这位学生的期末考试与平日水平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于是,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在青岛的及时个春节,因为你这次期末考试的成功而快乐。” 就这么一句话。

学生看到这个卷子后,对他父母说:“这个老师对我太好了。他刚调到青岛,及时次在青岛过年,因为我这次考得非常好,他就觉得这个年过得很愉快,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整个寒假,学生带着感恩的心理用功学习,寒假过得很充实。快开学的时候,他父母来到我的办公室,他们说:“王老师,真是难以想像,你写这么一句话,竟然能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这么大的冲击。”

后来,这位同学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终考入山东一所本科高校。那时候考本科不容易,整个青岛的升学率还不到30%。现在,该同学担任了青岛一个外贸公司的总经理。

方法出效率

光看看中学生书包中的课本,就可以知道,中学生要学的东西有多少!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学习没有效率,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将那么多的知识牢牢掌握,从而应对高考呢?

两个小时提高20分

学习是有技巧的。不信,听我“忽悠”你一把。

我外出讲座,跟家长同学讲:高考前,我给同学辅导两个小时,多数同学的数学成绩能提高20分!我说这话你信不信?是不是觉得我在忽悠你?

我告诉你怎么做。首先,我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谈。我先把上年高考题摆在这个学生跟前,一道一道跟他过,然后搞清楚他哪些题是有把握的?哪些题是可以通过努力有把握的?哪些是根本没有把握的?然后,先把那些根本没有把握的题目砍掉,告诉他这是防不胜防的题目,要放弃掉。然后,专项去攻那些通过努力可以拿分的题。我跟他这样一讲,他就觉得问题很简单了,数学也很简单了。

这样在考前,他方向一明确,思路一清晰,再集中优势力量突击一下,成绩提高20分,是神话吗?是忽悠吗?不是的。

当然,你问我,你在高考前,跟学生讲两个小时能提高20分,那么你讲四个小时就能提高40分吗?这次我不忽悠你了,因为这不可能。我试过,20分是一个可提高的空间,而可提高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吗

“你给我……”“你听着……”“我希望……”这是家长对于孩子常用的语气。对于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有的只是要求。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与孩子站在同一角度上,来倾听一下孩子的需求?如果没有,我们又凭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换位思考

有一回在大连讲座后,有一个家长找到我,说:“王老师,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觉得特别难受。”

我当时挺纳闷,我的报告怎么让她难受了呢?我就听她讲,家长没开口就掏出手绢来擦眼泪,我说:“你有什么事儿能不能跟我说一说,需要我帮你吗?”

她说,她的孩子是住校生,在学校学了一周,回到家是星期六的晚上。第二天星期日,孩子还要参加学校一个英语测试,英语测试从上午九点开始,她家离学校并不远。星期日孩子早晨还在睡觉,还不到七点,她妈就把她叫醒了,这个孩子没睡够,起床以后就不乐意。这个家长就说:你看看你,学习那么差,考试成绩那么差,马上就要高考了,你还在那儿睡懒觉,你真不要脸!

这个学生本来就不乐意,一听她妈这么说,就说了:我在学校从星期一学到星期六,我24小时睡几个小时你知道吗?我每天被作业压的,晚上睡得很少,好不容易利用周末的时间来补一补觉,星期天多睡一会儿,有什么罪过?再说上午是九点才考试,你为什么骂我不要脸?

这个孩子说的是内心的一种痛苦、一种呼喊了。结果这个当妈的一听她孩子那样说,更恼火了,说:你考不好你还来理了,有本事你下一次把成绩考上来,你怎么睡我都不管!这个孩子一看她妈这么讲,痛不欲生,恨不得跳楼。她妈一看孩子这样,也不想理这孩子,提起包来就走,就来听我的讲座了。听完我的讲座以后,这位母亲顿时就特难受,感觉到确实太对不起她的孩子了,就含泪把过程说了一下。

我说:“你这个当妈的,不是方法不当,简直是近乎残忍。你想一想,孩子从周一到周五累成那个样子,好不容易利用周末回家多睡一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她睡足了这一觉,这一周她都会轻松的。你看着熟睡的孩子,怎么忍心把她叫醒?再说离考试还有两个小时,你就不能让她多睡一会儿?你把她叫醒不说,还骂她不要脸。你想,她还对你有什么感情?她以后还愿意跟你沟通吗?

我说:我对我的学生要求,包括我的孩子,星期天只要回家,睡觉能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你之所以能睡着,说明你需要,生理上需要。本来,学习之道,一张一驰。如果让孩子周六周日,还像周一到周五一样,每天高度紧张,早晨5、6点钟就起床,晚上12点睡觉,长期这样,哪个孩子能受得了?从孩子情况出发,利用周末回家补一觉,是必要的。

我经常跟家长讲:好多孩子有成功的潜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败在学生手里,而是败在家长手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是好多家长又不注意方法,往往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摧残孩子的心灵,毁坏孩子的前程。所以,家长与孩子需要换位思考。

我看到有不少家长,很容易就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很注意孩子的弱项,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且越看越不顺眼,越不顺眼,就越反感,就越强行去扳。他们把孩子当成了木桶,整天盯着那块最短的木板,结果怎么样?结果常常是把孩子搞得没有了强项,没有了自信,甚至是破罐子破摔了。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时,便会沦为差生。

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一次,我在呼和浩特给家长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些家长领着孩子,跟我咨询和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一般来说,当着众人的面,家长提的问题都比较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可是,这次有位父亲,就当着自己孩子和众人的面,说自己孩子多么多么差,甚至还说孩子偷偷摸摸。

听他说到一半,我就开口说:“请你打住吧!”

有句老话说:“人前教子,人后教妻”,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不管在什么场合,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就更应该给孩子留一点儿尊严。当着那么多家长,那么多学生,那个家长竟然把他的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满身缺点。

我说:“你知道你孩子的缺点,你能不能说出孩子的优点?”

他想了半天,才说:“孩子挺聪明的,可就是不爱学习。”

我说:“我想我们好也来听听孩子对你家长的看法。”

那孩子已是五年级学生了,他就朝他父亲说开了:“及时,你好喝酒,喝完酒以后,你经常回家发酒疯,有时候把我吓得心惊胆战,我都不敢在家里学习,但又没有地方去,我坐在房间里面老是有一种恐惧感。你还经常地打我,而且你打我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就是因为你喝多了酒,你就拿我耍酒疯。你还逼着我随着你的思路来,但是我是有主见的,我不随着你的思路来,你就看我不顺眼,就揍我。第二,你还说谎。有一年你答应我考到哪个名次,就给我买个好礼物,结果我达到这个名次了,你却不兑现。”

孩子说:“你跟我的关系,就是一个猫和老鼠的关系,你是猫,我是老鼠,你从来不听我的意见。好多事情,我在家里想要和你沟通,可你总是劈头盖脸地怎么怎么着,根本没有我说话的权利,所以后来我就不听你的了。你说话我是坐在旁边听,但是我内心是一直抵抗的,我就跟你没有共同语言。”

我说:“好了,你当家长的,觉得孩子说的是不是事实?”

那位父亲低下头,说:“我孩子说的是事实。”

我说:“我们大人不也是有许多缺点吗?孩子更不可能没有缺点,孩子有缺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他们才需要教育,才需要成长。而我们是成人,我们要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榜样,对不对?”

这位父亲就开始跟孩子道歉,说:“孩子我确实对不起你,你说的我原先都不知道,原来我对你造成这么多的伤害。好,我保障,及时,咱们今后是朋友。第二,我今后不喝酒了。第三,我今后保准不再打你。第四,我今后对你的保障我一定要兑现。”

家长很诚恳地跟孩子赔礼道歉,那个孩子也很感动,说:“爸爸,其实你优点挺多的,你也挺不容易的,你工作很累,很能吃苦,咱家之所以能够有今天,与你的吃苦是分不开的。”孩子还说了爸爸的很多优点。

那天,父子之间得以沟通,孩子的自尊心也得以抚慰。

媒体评论

王金战把自己多年教学、育人的经验集腋成裘,以《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面世。研读之下,不时令人热泪盈眶。王金战的教学、育人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生子女时代、信息网络时代、电子产品丰盛时代,产生了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及高难度。如何破解育人高难度的问题,王金战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不错,一般书我都是从当当买的.不知道为什么当当的配送速度慢了很多.以前晚上下单,最快的时候第二天上午就到了.最近几次买都是隔一天.才到.是因为都给一家配送了么? 是就环球一家了么?9号下单,11号到货.

2014-06-11 15:45:24
来自nameihu**的评论:

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被那位可敬而伟大的母亲感动。儿子细读,受益匪浅。连忙买了第二本送朋友。每一位家长都应坚信没有"差生"。"差生"的背后站着不称职的父母,或是不称职的老师。感谢杂志之家!!!!!

2007-09-13 09:08:26
来自huangya**的评论:

已是买第二本了,由于是听了我的介绍,帮单位同事买的。前一本买来,女儿和我抢着看,这次期末考,女儿照着上面的方法,竟然考了99分,女儿今年9月就升初一啦!平时英语挺好的,只是突破98分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这次觉得很有效!是好书,值得推荐!!!

2011-08-21 12:10:18
来自可可见**的评论:

学生阅读这本书能够从中学习到在高中学习和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如何调节心态、如何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本更适合正在读高中的学生的家长、高中教师们阅读,上大学的学生就不合适看了。对家长、老师的启示真的很大。

2008-02-15 17:01: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真的挺好,看了以后对教育孩子很有借鉴的地方。当然,我不能全盘接受,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这本书里有许多的具体教育孩子的操作方法,这是我喜欢看的地方。毕竟不是教育的专家,只能看实例。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

2012-02-18 11:38:03
来自dede248**的评论:

买了之后,几乎是挑灯夜读的,很快就看完了,文字感人至深,实战效果强.马上推荐给要考大学和正在上从初中的2个学生家长,感觉都很实用.是一本很好\很值得临考和即将临考的学生和家长阅读.另外,王金战老师的网站内容也很多,可以经常去浏览.

2010-07-25 08:42: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是听了一个家长做报告时推荐的,她的孩子今年高考理科考了省理科总分第一,704加上奥数一等奖加分20分,被北大提前录取了。她就是通过这书里面介绍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不期望能学那么好,最起码别因为自己耽误了孩子。

2013-07-18 14:48:24
来自祎yiyi**的评论:

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学生就是分为两种:好生和差生。可是,这个世上没有“差?”,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孔子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教法不一样,作为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这本《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确实给到家长和老师许多启发。

2012-02-23 10:31:31
来自DwwSamG**的评论:

这本书其实就是王老师对一次高考的一次汇报!作为一名班主任,其功劳确实很大,这点不用怀疑,但其他老师的成绩在哪?他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的交流又在哪里?我们在此书中找不到。我认为,王老师最大的成就只是在于他没有压抑那些天才学生罢了,他的学生们,哪个不是“龙中龙,凤中凤”?想让这些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所以说,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件放之四海皆准的事。此书,也就看看就可以了,参考价值不少,主要是针对老师的,但绝不是像封面和封底所宣传的那样大,要这样的话,直接任命王老师为教育部长得了,中国的教育也不会这样难…

2009-08-15 09:33:57
来自农民师**的评论:

我是个班主任,这样的书我曾经为之疯狂的寻找,找了很多,买了很多,组建的,我发现,书是书,现实是现实。能够写出这样的书籍的一般都是城市中学什么的有时间有能力研究的教师,我是一个乡村中学教师,这样的书籍这样的案例离我太遥远了,山村里七成的留守学生,13、4岁了,见过父母的次数都是可数的几次,没有父母的教育,老师的教育怎么起得了作用,除非每个老师都做成一个殉道者。所以,我赞成作者说过的一句话:父母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谁也代替不了。哪怕就是他父母的教育是错误的,但是只要有他父母在,他父母愿意帮助老师一起教育,那就是可救的,而留守的学生…

2009-01-01 21:19:55
来自备注123**的评论:

这书主要是说明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其实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要讲究方式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取得成功。王金占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当今社会,老师的压力也很大,不出成绩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所以有时老师也变得急功近利,对孩子没有耐心,批评打击居多,真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象王老师这样的人应当多去全国各地学校去讲座,去各地当个名誉校长,让他的经验理论受益各地学生!

2007-06-18 08:32:06
来自猫里巴**的评论:

这本书一到手开始看泪流满面,内心充满了感动,那一幕幕的仿佛就是自己的经历,可是惋惜自己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发展,老师们也在寻求进步!!王老师是一个有智多年后依然怀念慧的人!我就想到我自己的小学老师!那是家里动荡不安时她也送来问候和关爱!!让我20多年后依然怀念!!感谢这些为教育事业付出青春和贡献的老师们!!同时我觉得这本书不单单适合学生、家长、老师来参考。我是一个创业者、我觉得同样受用,在激励培训和僵硬的成功法则不断充斥的今天!物质生活追求第一的人们也需要心灵的洗礼和感动!我甚至有一种天真的…

2009-02-25 12:33:48
来自开创未**的评论:

作为一名中学生的家长,我一直都很关注王老师得教学方法。就现在得中国教育来说,真的需要当代教师转变自己得角色,已不能再是简简单单得传道授业解惑了。王老师结合多年得教学经验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成功得模式。大量真实事例,让每一位度过《英才》得家长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孩子得影子。我有时在想如果我的孩子能遇到像王老师这样得老师,该是多么幸福得一件事呀!但事与愿违,我只希望有更多得老师和家长能读读王老师得书,让更多得孩子从中受益让中国得教育少走弯路。

2009-03-15 21:47:26
来自dyzbsd**的评论: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一次无意间的网络搜索,来到了王老师的博客,被他的博文深深感动。今年暑假在一次区里组织的读书会上见到了这本书。赶紧借来观阅,一气读完。这本书不像以前读的教育专著,理论满天飞,让人读了头大,觉得乏味,不真实,甚至有卖弄学问的嫌疑。这本书全是王老师的亲身教育经历,而且是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的人都经历过的真实的经历。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位当时不算成功的学生,感受尤为深切。真羡慕王老师的学生们能遇到这么好的一位老师。这本书我不但推荐给学生看,让身在庐山的学生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不再去迷茫彷徨。我也推荐给教育的同行们看,…

2008-09-27 20:57:43
来自小乖猪**的评论:

其实刚看介绍没多大兴趣,因为所谓“最牛高考班”各地都有,无非是学生本身素质很好罢。但仔细看了后才觉得确实不错。这本书不仅可以针对高中生,感觉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挺有针对性的。而且王老师书中说得也很好:能把本身优秀的学生带好的老师只能说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但能帮助一个普通甚至有学习缺陷的学生进行提升的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非书中原话,但就是这意思),真希望多点这种老师!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的老师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2009-11-05 13:24:29
来自江雪怡**的评论:

看了书后,觉得他还是侧重于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能从山东小乡村一直奋斗到北京的人大附中,就说明他非常有本事,真希望这样负责的老师再多些,我们的学生就有指望了!

2007-06-14 09:12: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推荐给了两位有孩子上中学的妈妈。读过之后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实在是非常幸运的事情。王老师应该可以被称为教育家。

2007-06-12 13:24:21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