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感性·直面脆弱,拥抱不的自己图书
人气:14

活出感性·直面脆弱,拥抱不的自己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作品,*受欢迎的5大TED演讲者、美国**影响力女性之一布琳.布朗

内容简介

研究羞耻和脆弱的专家布琳布朗写的本书,一上市就成为美国2012年商业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及时名。作者根据自己十二年开拓性的研究,消除了"脆弱是弱点"的文化神话,从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夫妻关系、消費观念等面向,提出4个快乐生活的关键步骤,帮助纠结于生活不的男女远离苦恼,更自在快意地迎向新的人生旅程。

编辑推荐

源自一场全球瞩目的演讲,改变你的生活、爱情、家庭与工作的方式 .

美国2012年商业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作品。

作者在网络上拥有超高人气,她在TED网站上的演讲《脆弱的力量》,是全球受瞩目的演讲之一,拥有超过600万次的点击量。

她同时也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拥有忠实的读者群体。如《不的恩赐:放掉我们所设想的自我,拥舞真实的自己》,《我原以为这就是我:关于主义、不完满和力量的真相》等。

源自全球瞩目的演讲"脆弱的力量",美国影响力女作家布琳布朗力作。

每个人都要有袒露脆弱的勇气,与作者一道省视内心,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

作者简介

布林布朗博士,是休斯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的助理研究教授。她的研究课题包括脆弱性、勇气、真实性和羞耻。在PBS、NPR、TED和CNN上都有她的作品。 2010年,布林布朗在TED网站上的演讲《脆弱的力量》,是最受瞩目的演讲之一,拥有超过600万次的点击量。2012年,在TED大会上,布林布朗作了著名的闭幕讲座《解读羞耻》。

目录

敢于担当的含义

引言:我在竞技场的历险

及时章 稀缺性:深入观察我们"永不厌足"的文化

第二章 揭穿脆弱性神话

第三章 理解并战胜羞耻

第四章 脆弱性武器库

第五章 当心缝隙:促成变化并弥合疏离鸿沟

第六章 扰乱性接触:敢于进行复归人性的教育和工作

第七章 全心全意育儿法:敢于成为我们想要自己孩子将来成为的那种家长

结语

附录——正在浮现的信任:扎根理论和我的研究过程

践行感谢

注释和参考文献

索引

关于作者

在线预览

及时章

稀缺性:深入观察我们"永不餍足"的文化

经过过去十二年的研究,以及观察了稀缺性如何肆意践踏我们的家庭、组织和社区,我想说,我们拥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我们不想让自己感到害怕。我们想要敢于担当。我们厌倦了围绕以"我们应当害怕什么?"与"我们应当责备谁?"为中心的国民话题,我们都想做到勇敢。

"你乱扔一只猫,保准会打到一个自恋者。"

诚然,那不是我在讲台上最雄辩的时刻。我也不想去冒犯任何人,但是,当我感到非常愤怒或沮丧的时候,我往往会回想到上面那句话,那是在我之前的祖祖辈辈得克萨斯人灌输给我的。我乱扔东西,事事不顺,经常"注定会精神崩溃。"这些故态复萌的行为通常发生在家里,或者我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但是,偶尔当我脾气不好的时候,这种状态也会在讲台上爆发出来。

我整个一生中都经常听到并使用"乱扔猫"这个短语,从来没有料想到,数以千计的观众中竟然有很多人想象,我真的乱扔一只猫去打败那些妄自尊大的家伙。有些观众成员认为,虐待动物行为与我表达的脆弱性和联系的信息格格不入,他们给我发来无数的电子邮件,作为自我辩护,我给他们一一回复,同时我也确实学到了这个短语与动物毫无关系。这个短语实际上起源于英国海军,他们用来指在船上狭小的空间里很难挥动九尾鞭(译注:又称九尾猫)。我明白了。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这个特定的范例中,当观众中一个女子大声喊道,"当今的孩子都认为自己非常特别。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变成了自恋主义者?"由此触发了我使用"乱扔猫"这个短语。我的回答不尽如人意,近乎自作聪明:"是呀。你乱扔一只猫,保准会打到一个自恋者。"但是,这一点来源于我的沮丧心情,当我听到"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被人挂在嘴边时,我依然有这种感觉。脸书(Facebook)是那么自恋。为什么人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那么重要?当今的孩子都是自恋者。人们总是关注"我、我,我"我的老板就是这样一个自恋者。她认为自己比别人都,总是贬低别人。

虽然外行人把"自恋"当成是一个笼统的术语,用以描述诸如傲慢或粗鲁等各种行为,但是研究者和从事助人行业的人员正在以各种可以想象到的方式检验这个概念的适用性。最近,一组研究人员对三十年间的热门歌曲进行了计算机分析。研究者报告说,根据统计,在流行歌曲中,人们倾向于自恋和敌意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与研究者的假设相一致,他们发现,歌词中使用"我们"做主语和宾语的情形减少,而使用"我"的情形增加。

研究者们还报告说,歌词中与社会联系和积极情感相关的词语减少,而与愤怒和反社会行为的词语增加,例如"憎恶"或"杀死"。这项研究的其中两位研究者是吉恩特温奇(JeanTwenge)和凯斯坎贝尔(KeithCampbell),两人合作著有《自恋流行病》(TheNarcissismEpidemic)。他们认为,在过去十年间,美国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的发病率翻了一番以上。

根据另一句非常贴切的金玉良言,那是我祖母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快速堕入地狱。是这样吗?我们都被自恋者团团围住?我们是否已经堕入了一个由自我沉醉、自以为是的人构成的文化,那些人感兴趣的只有权力、成功、美貌以及标新立异?我们是否有被赋予那样的资格,即便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做出贡献或者取得任何有价值的成果,我们依然相信自己高人一等?我们是否真的缺乏必要的移情,无法做到怜悯他人,与他人保持联系?

如果你像我一样,你可能会皱眉蹙额,陷入沉思:是的。就是这个问题。当然,我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一般而言……这一点听起来很有道理!能够找到一个解释,就会让我们感觉良好,尤其是这个解释可以随手拈来让我们感觉更好,把责任归咎于那些人。事实上,每当我听到人们谈及自恋的话题,总是用带有蔑视、愤怒和指责的口吻来谈论自恋。坦率地说,我在撰写那一段时,甚至也体验到了那些情感。

我们的及时个倾向就是煞煞"自恋者"的威风,治愈他们。无论我交谈的对象是教师、家长、首席执行官,还是我的邻居,他们的回应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这些自恋狂需要知道,他们并无特殊之处,他们没有那么伟大,他们没有资格趾高气扬,他们不应当自以为是。没有人在乎他们。(这是大众的版本)这里恰恰是问题变得非常棘手的地方。而且令人沮丧。甚至可能令人有些伤心。自恋的话题已经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意识之中,大多数人都很有见地地把它与下面一种行为模式联系起来,这些行为包括:自以为是,普遍需要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缺乏移情。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的是,在这个诊断中,每一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是如何由羞耻决定的?这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煞那些人的威风以及提醒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渺小,以此来"搞定这件事"。羞耻更有可能是这些行为的原因,而不是治病良方。

透过脆弱性的视角观察自恋

那些人的奋斗与其说是基因或生物的因素,不如说是环境或后天习得的因素,对此类人群进行诊断并贴上标签,这种做法对于治愈并改变他们不是有所助益,往往更加有害。当我们手头上掌握一种流行病,除非我们谈论某种具有身体感染性的疾病,否则,这种疾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环境因素,而非身体上的因素。我们在给这个问题贴标签时,把它标记为那些人是谁,而不是标记为他们做出什么选择,这种做法让我们摆脱了麻烦:太糟了。那就是我。我坚定认为,人们应当对其行为负责,因此,我这里不是在谈论"责备整个系统"的问题。我谈论的是,我们需要了解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够解决问题。

辨识各种行为模式以及理解这些模式可能暗示什么,这种做法通常很有帮助,但是,这与通过诊断来确定一个人将会如何的做法根本没什么区别,我相信这种做法往往会加剧人们的羞耻感,妨碍他们寻求帮助,而科学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趋势和影响,但是我发现,透过脆弱性的视角观察各种行为的模式,这种做法更有帮助,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具有转化作用。

例如,当我透过脆弱性视角观察自恋时,我发现,人们之所以害怕平庸,是因为他们基于羞耻心理。我发现人们想要被关注、被爱,想要有所归属,或者想要获得一种目的感,他们害怕在这些方面从未得到充分的满足。有时候,对这些问题进行人性化地处理,这个简单的举动就能够给他们以重要的启迪,而一旦他们被贴上了一种羞辱性的标签,这种启迪之光往往即告熄灭。

这个关于自恋的新定义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视角,它阐明了问题的根源,也解释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我能够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奋力挣扎着实现他们认为如何才算充分的目标。我发现,到处流行的文化信息都在说:平庸的生活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我发现,孩子们成长所依赖的稳定"食谱"是电视真人秀、名人文化以及无人监督的社会媒体,他们能够从中吸收这种信息,形成一种扭曲的世界观:我从脸书或Instagram网站得到的"喜欢"数量有多少,我就有多好。

因为我们对驱动这些行为的信息都具有脆弱性,这个新视角拿掉了"我们对那些该死的自恋者"元素。我知道,我们都渴望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重要,而另外一种驱动力是促使我们变得非同凡响,这两者非常容易混淆。我知道,我们很容易使用名人文化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生活的有多么渺小。我还知道,我们寻求自大、权利和他人的仰慕,这些感觉都是非常恰当的方式,可以抚平我们太过平庸和卑微的痛苦。是的,这些想法和行为最终会引起更大的痛苦并导致更大的脱联,但是,当我们感受伤痛,当爱和归属悬而未决,我们就会努力争取我们认为将会给自己提供保护的东西。

当然,有很多范例表明,如果我们发现合适的治疗方案,那么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做出某种诊断,但是,我能够想象,在任何一个范例中,我们还可以透过脆弱性的视角来审视那种奋斗,从中受益。当我们考虑下列问题时,总能够从中学到某些东西:

1.界定我们文化的信息和预期是什么,文化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怎样的影响?

2.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奋斗与行为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3.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脆弱性和想要得到一种很强的价值感的需求,这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如果我们返回到前面那个问题,"我们周围是否充斥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那么我的回答是"否"。当前,一种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正在发挥作用,我认为,害怕平庸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我也认为,问题比这更深刻。想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必须摒弃谩骂和贴标签的做法。

这里,我们已经拉近脆弱性棱镜的镜头仔细观察了一些具体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把镜头尽可能放远,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并非看不见前面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但是我们把这些问题置于一个更大的图景之中,就可以让我们更加地找到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较大文化影响——这个文化环境不仅能够解释大众所谓的自恋流行病,而且能够提供关于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全景视角,这些方面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身份并且改变我们生活、爱情、工作、领导、养育、统治、教育以及与他人联系的方式。我正在谈论的这个环境就是我们的稀缺性文化。

稀缺性文化:永不餍足的问题

我工作的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呈现我收集的资料并且与参与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我知道,如果参与人看上去假装是在参与,或者他们对我的术语和定义做出的回应是"啊哈"或"听起来很有趣",那么我将一无所获。鉴于我研究的话题性质,我知道,当参与者把脸转向一旁,迅速用手掩住颜面,或者回答"哎哟"、"闭嘴"或"一边去",我将会大有收获。当他们听到或看见下面的表述:永远不够,通常会出现这后一种情形。过不了几秒钟,人们就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声音填补那个空白处:

●永远不够完好

●永远不够

●永远不够苗条

●永远不够强大

●永远不够成功

●永远不够聪明

●永远不够肯定

●永远不够安全

●永远不够出众

我们感到稀缺性,因为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是琳特维斯特(LynneTwist),她是全球活跃分子和募捐人。在《金钱的灵魂》(TheSoulofMoney)一书中,她把稀缺性称为"弥天大谎"。她写道:对我以及对我们很多人而言,我们每天醒来的及时个念头就是,"我没有获得充足的睡眠"。下一个念头是,"我没有充足的时间。"无论真假,我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质疑或审视之前,"不够餍足"的想法就已经自动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在生命中,我们花费大部分时日用来倾听、解释、抱怨或焦虑,诉说我们无法拥有足够的……。甚至在我们坐立床上之前,在我们的双脚触到地板之前,我们就已经不足,已经落后,已经失败,已经缺乏某种东西。待到晚上上床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就在翻腾,回想着这24小时我们没有得到什么或者没有完成什么。我们带着这些沉重的负担入眠,醒来又去遐想我们缺乏……这种稀缺性的内心状况,也即这种稀缺性心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活在我们的嫉妒、我们的贪婪、我们的偏见以及我们的争论的最核心处……

稀缺性是"永不餍足"问题。"稀缺"(scarce)这个词来源于古诺曼法语"scars",意为"数量受到限制"(1300年前后)。在稀缺性盛行的文化中,人人都对匮乏极度敏感。安全、爱情、金钱和资源等,人们感到每一样东西都受限或匮乏。我们花费过多的时间计算我们已经拥有多少、还想要多少、还缺乏多少,以及别人拥有、需要、想要多少。

这种不断地评价与攀比让人感到具有自我挫败感,其原因在于:我们往往拿自己的生活、婚姻、家庭和社区与无法实现、媒体鼓噪的形象进行比较,或者我们拿自己的现实与我们对他人的虚构进行比较,假想他人拥有非常了不起的东西。怀旧也是一种危险的比较形式。试想一下,我们是不是频频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与怀旧的记忆相比,而那种记忆却是杜撰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真正存在过:"记得那时……?那些日子……"

稀缺性的根源

稀缺性不是一夜之间就在文化中扎根的。但是,对稀缺性的感觉确实盛行于那些具有羞耻倾向的文化中,那些文化深深地沉浸于比较之中,并且由于疏离而四分五裂。(我所谓的具有羞耻倾向的文化,并非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集体身份感到羞耻,而是意味着我们中间有足够多的人苦苦挣扎于有没有自我价值的问题,而这一点正是塑造该文化的基石。)

在过去十年间,我目睹了我们国家的时代精神(zeitgeist)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我在自己的资料中看到了这一点,说实话,我在自己见到、采访和交谈的人们的脸上看到了这一点。这个世界始终都不是一个舒服之地,在过去十年对那么多人造成了创伤,使得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变化。911事件、多次战争、经济衰退、惨重的自然灾害、突发的暴力和校园枪击案,等等,我们在这些事件中幸存下来并将继续面对各种事件,它们冲击着我们的安全感,其力量之大,即便我们与这些事件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也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当我们谈及现在失业和未充分就业的人数高得惊人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过直接影响,或者我们都与受到直接影响的人密切相关。

担心稀缺性,这是创伤后压力(posttraumaticstress)反映在文化上的表现。这种情形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苦难,我们走到一起不是为了治愈创伤(这需要脆弱性),而是我们都非常愤怒、非常害怕,并且彼此指责。不仅整个社会的大文化正在遭受苦难,而且我发现,同样的情景也在家庭文化、工作文化、学校文化及社区文化中上演。他们都怀有关于羞耻、比较和疏离的相同观念。稀缺性从这些状况中冒出来,并长久存在,除非一定数量的民众开始做出不同的选择,重新塑造他们归属的那些较小的文化环境。

思考稀缺性的三个成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文化,一种方法是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在阅读这些问题的时候,有效的做法是,你需要谨记在心,任何一种文化或社会系统,无论你的教室、你的家庭、你的社区,甚或你的工作小组,你都是其中的一员:

1.羞耻:害怕被取笑、被轻视,这种恐惧心理是否被用来管理民众,以及被用来让他们遵规守纪?自我价值是否与成就、生产力或顺从密切相关?非难和指责是否成为规范?贬损和谩骂是否盛行?偏袒呢?主义是否作为一个问题?

2.比较:健康的竞争能够给我们带来益处,但是,是否存在持续不断地显性或隐性比较和排名?创造性是否被扼制?人们是否恪守一个狭隘的标准,而不是认识到他们各自独特的天赋和贡献?是否有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或一种天赋方式,可以被用来衡量他人的价值?

3.疏离:人们是否害怕承担风险或者尝试新事物?与他人分享你的故事、经历和观点相比,是不是保持缄默更容易?你是否感觉,似乎没有人真正在乎他人或倾听他人?是否每个人都拼命要被他人看见并听见?

当我浏览这些问题并思考我们的大文化环境,即媒体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图景,我的回答为"是"、"是"、"是"!当我把自己的家庭置于这些问题语境中加以思考时,我知道,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丈夫史蒂夫和我每24小时都努力克服的问题。我使用"克服"(overcome)这个词,是因为培养一段关系、抚养一个家庭、创造一种有组织的文化、管理一所学校或者培育一个讲诚信的社区,从本质上而言,这些方面都与稀缺性驱动的文化规范格格不入,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有自觉意识、奉献精神、努力工作……天天如此。大文化环境总是给我们施加压力,除非我们敢于反击,为我们的信仰而战,否则,缺省的形式就是稀缺性状态。每一次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都应当被号召"活出感性",以此挑战整个社会的稀缺性气候。

与稀缺性生活方式相反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充裕。事实上,我认为,充裕和稀缺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永不餍足"的反面不是充裕或"多得超出你的想象"。稀缺性的反面是"足够",或者我把它称为"全心全意"。正如我在引言中解释的那样,全心全意有很多原则,但是,其核心的是脆弱性和价值:直面不确定性、暴露和情感风险,并且知道自己已经足够。

如果你回到我前面刚刚提出的关于稀缺性的三组问题,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愿意在那些价值界定的任何情景中表现脆弱性或者敢于担当,我们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异口同声地"否"。如果你扪心自问,那些条件是否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价值,回答还是"否"。稀缺性文化最致命的敌人在于,我们情愿拥有我们的脆弱性和能力,从一个具有价值的地方做起,与这个世界开战。

经过过去十二年的研究工作,以及观察了稀缺性如何肆意践踏我们的家庭、组织和社区,我想说,我们拥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我们不想让自己感到害怕。我们都想做到勇敢。我们想要敢于担当。我们厌倦了国民对话中围绕着"我们应当害怕什么?"与"我们应当责备谁?"这两个中心话题。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要探讨的是:脆弱性神话给稀缺性火上浇油,我们如何才能鼓足勇气开始展现自己并让自己被他人看见。

第二章

揭穿脆弱性神话

是的,当我们处于脆弱的时候,我们暴露于众。是的,我们都处于被称为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蓝欣xul**的评论:

羞耻感永远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流行病,伴我一生,如影随行。

2015-04-08 03:28: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适合听着音乐,吃着点心看的一本书,越看越哈皮。

2015-04-08 09:16:00
来自笑笑妈g**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日本那匹著名的屡败屡战的赛马。

2015-04-08 19:18:33
来自寂静之**的评论:

读完这本书,看到了面具背后的自己,记忆中的暗部和没长大的孩子。

2015-04-09 20:05:55
来自黎轩小**的评论: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看作者演讲时心里的震动,直到今天它还是能感动到我。

2015-04-09 21:23: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感性和理性打架的时候,我一般会放水让理性赢,但内心其实更痛苦。

2015-04-09 04:14: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认同,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接受别人的帮助,学会敞开心扉地付出。

2015-04-09 03:59:29
来自梁山好**的评论:

在一个需要遵从与伪装的时代,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做回真实的自我。

2015-04-09 20:32: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书,帮助我体验更深刻的生命,开发内在的灵性。

2015-04-08 12:53:41
来自a_mu**的评论:

我想找调节精神紧张的方法,远离忧郁感的方法…….

2015-04-09 02:36:01
来自tiaret**的评论:

no numb no certain no pretend, let yourself to be seen

2015-04-09 06:58:03
来自浮生惊**的评论:

荣誉不属于评论家;也不属于当强者跌倒或者实干家做得不够完美时在一旁指手画脚的人。

2015-04-09 20:16: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和同事相处更融洽了。

2015-04-09 01:47:43
来自智慧树**的评论:

有太多让人放不下的心结,打开这个,又系上了另一个,纠结。

2015-04-08 14:06: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越理解这个世界,就越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与其花精力去隐藏和修饰,不如把精力花在你热爱且光明的地方。

2015-04-08 12:15:39
来自山东天**的评论:

这个世界需要像布朗这样的向导,向我们展示了通往内心世界更加睿智的方法。

2015-04-09 12:26:29
来自一粒沙**的评论:

书写的非常好,但是书名感觉应该改成 战胜羞耻 或 拥抱不完美 更合适?

2015-04-09 11:56:47
来自芒果小**的评论:

当允许看见脆弱,并允许自己如其所示,允许变化的发生,深深的允许,那股力量是巨大的。

2015-04-08 10:13:11
来自那河畔**的评论: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让他们开心的生活才好。

2015-04-09 18:08:06
来自fanny33**的评论:

有时候,放不下负能量,是因为布朗所说的:shame,真正的勇者是看清自己的不够好能够原谅自己依然热爱生活,HOPE SO。

2015-04-08 22:43:21
来自贝贝姑**的评论:

摆脱羞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说出来,羞耻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也会在人与人之间消除。

2015-04-09 17:40: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感性、敏锐、脆弱、联结,尊重自己的特质,会活得更精彩。

2015-04-08 10:00:45
来自本本斯**的评论:

认识作者布林·布朗是在看TED演讲视频的时候,她讲了一集“脆弱的力量”,当时觉得很有点颠覆,这跟我平时所理解的脆弱不一样,原来脆弱有这么多的力量,是很多情感的基础。 其实,脆弱性无所谓好坏:它不是我们所谓的阴暗情感,也不总是一种阳光、积极的经历。我们拒绝脆弱性,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我们把它与阴暗的情感联系起来,男人肩负的重担是“始终强悍,拒绝脆弱”,须不知这样的拒绝给男人们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2015-04-09 07:47: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尼采说所有的文化都只是为了让人远离真相,人也许永远无法直面脆弱的真相吧。

2015-04-08 23:23:36
来自我是哲**的评论:

布朗的书值得一读,感觉比她在TED的演讲《脆弱的力量》更深入细致。

2015-04-08 01:40: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我非常赞同布朗博士的观点,我们应该尊重勇于袒露脆弱感性一面的人,毕竟人生只有一次,真实的才是最舒坦的。

2015-04-09 08:40:53
来自毛豆子**的评论:

值得推荐。一个人该怎样对待我们与生俱来、无法躲藏的脆弱?怎样帮孩子去理解其实“勇敢”和“脆弱”不过是一体的两面?

2015-04-09 10:07:00
来自猫和兔**的评论:

脆弱是真正勇敢的核心,脆弱是人格健康生活完满的内在力量。

2015-04-09 01:04:3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