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心理·战争中的士兵心理图书
人气:7

万千心理·战争中的士兵心理

西点军校心理学教授、历史学者戴夫?格罗斯曼,为您系统剖析战争中士兵进行杀戮的心理过程,现代军队训练士兵克服心理抵抗完成杀戮的有效机制,以及杀戮对士兵个人、所属军队以及整个社会...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 作者:(美)[格罗斯曼] 著,[大同],[徐娟]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8402342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探讨了西方战争中士兵进行杀戮行为的心理社会过程和代价,内容包括:人类对于杀死同类的抗拒心理;因为不得不执行杀戮而带来的战斗创伤;现代军队如何训练士兵以避免精神减员,提高战斗效率;战争中的暴行,以及这些暴行对于军队战斗力的两面性效应;战斗中士兵的情绪反应阶段以及所付出的心理代价;越南战争带给美军士兵深重心理创伤的原因解析以及美国社会为此所付出的相应代价;当今美国社会中泛滥的暴力元素对未成年人的严重负面影响等。

编辑推荐

战争一直令我着迷,但我关心的并不是伟大将领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我注重战争的现实与真实的杀戮。比起奥斯特利茨战役和博罗季诺战役的排兵布阵,我更想知道,军人以怎样的方式,并在怎样的情感影响下,才会互相残杀。

——列夫 托尔斯泰

杀戮因其与死亡密切相联,在公开谈论时往往被人们主动忽视。但客观上,士兵进行杀戮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心理过程,并且在战前、战中、战后对士兵个人、所属军队以及整个社会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书作者戴夫 格罗斯曼,作为服役24年的军人和历史学者,曾任美国西点军校的心理学教授,也为中学生做过心理辅导老师。他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从海量的西方战争史文献中精心筛选出与个体士兵心理有关的信息进行梳理和组织,犀利而系统地剖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杀死同类的强大心理抵抗,现代军队训练士兵克服这种心理抵抗的有效机制,以及这种机制的滥用对于士兵和整个社会的长期负面影响。

本书初版于1995年面世,曾获普利策奖提名。因其主题鲜明、内容稀缺、材料丰富、论述精当,加之作者对士兵心理与社会问题的诚挚关切,在英语世界中至今未有可与之匹敌的作品。

作者简介

戴夫 格罗斯曼中校

历任美军第82空降师中士、第9步兵师排长、第7步兵师参谋官和连长,曾是伞降步兵、游骑兵。他曾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执行任务,也曾被派往中美洲的丛林、北约总部、华约,以及难以计数的山地和沙漠。他毕业于美国第18空降兵军士学院和英国陆军参谋学院,以特优成绩完成了历史和心理学专业课程,后任西点军校心理学教授。1998年退役后,在阿肯色州立大学任军事科学教授和系主任,在教学写作之余,为全美各地退伍军人联合会做巡回演讲,并担任过多桩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案审判中的专家证人和顾问,其研究观点亦获得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引用。

目录

致谢

修订版序

及时编 杀戮与抗拒:一无所知的领域

第1章 战斗或逃跑,威吓或投降

第2章 历史上的“哑火”士兵

第3章 为什么下不了手?

第4章 抗拒的本质与起源

第二编 杀戮与战斗创伤:战斗中的精神减员

第5章 精神减员的本质:战争的心理代价

第6章 言必称恐惧

第7章 耗竭的影响

第8章 愧疚的泥潭

第9章 仇恨的阴云

第10章 承受力之井

第1l章 杀戮的重负

第12章 盲人与大象

第三编 杀戮与物理距离:从远处看,你不像自己人

第13章 距离:质的不同

第14章 超远距离攻击与远距离攻击:无须忏悔

第15章 中距离攻击与手雷攻击:“你无法确定那是你干的”

第16章 近距离攻击:“我知道,我得亲手杀了他”

第17章 白刃攻击:“亲密的残暴”

第18章 徒手攻击

第19章 维度上的杀戮:“原始的攻击欲、释放和高潮”

第四编 解剖杀戮: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第20章 对的需求:米尔格拉姆的启示

第21章 群体脱罪:“个体不是杀戮者,群体才是”

第22章 情感距离:“对我来说,他们连畜生都不如”

第23章 受害者的特征:重要性与利害权衡

第24章 杀戮者的个体素质:复仇者、条件反射与2%的嗜杀者

第25章 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杀戮公式

第五编 杀戮与残暴:“既没有尊敬,也不讲美德。”

第26章 不同程度的残暴

第27章 残暴背后的邪恶力量

第28章 残暴的陷阱

第29章 一项有关残暴的个案分析

第30章 较大的陷阱:一生的重负

第六编 杀戮的情绪反应阶段

第31章 杀戮有什么感觉?

第32章 杀戮反应阶段模型的应用

第七编 越战中的杀戮:我们对士兵都做了些什么

第33章 脱敏与条件反射:克服对杀戮的抗拒

第34章 我们对士兵做了什么?杀戮的合理化与越战

第35章 越战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杀戮的代价

第36章 人类的承受极限与越战的教训

第八编 美国社会中的杀戮:我们在对孩子做什么

第37章 暴力病毒

第38章 电影中的脱敏和巴甫洛夫的狗

第39章 电子游戏室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白鼠

第40章 媒体提供的社会学习与示范效应

第41章 让美国重新敏感化

在线预览

从远距离实施攻击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战争研究》(Battle Studies)

超远距离攻击:“他们可以装作不是在杀人”

让我们先来看超远距离攻击是什么样子。这里所说的超远距离攻击是指,杀戮者必须借助某种形式的辅助手段才能察觉到某一个具体的受害者。这些辅助手段包括望远镜、雷达、潜望镜、远程实时视频等。

对于这一点,格雷说得非常清楚:“很多飞行员和炮兵杀害了数不清的非战斗人员,可他们从不悔恨。”戴尔也支持格雷的观点,他表示,让炮兵、战斗机机组人员和水兵实施杀戮一点也不困难。戴尔说:

其部分原因恰好也是机不停射击的原因,因为战友正在一旁看着他们。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阻挡在中间的机器。他们可以装作不是在杀人。

总的来说,距离提供了足够的缓冲。舰炮手射击的只是“坐标格”,潜水艇里的水兵只是把鱼雷射向“敌舰”(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是敌舰里的人),飞行员也只是把导弹射向“目标”而已。

在这里,戴尔谈到了大多数超远距离攻击形式。炮兵、轰炸机机组人员、舰炮手和导弹兵都拥有相同的有利因素:群体脱罪、观察器距离,以及我们正在讨论的——物理距离。

从远距离实施攻击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战争研究》(Battle Studies)

超远距离攻击:“他们可以装作不是在杀人”

让我们先来看超远距离攻击是什么样子。这里所说的超远距离攻击是指,杀戮者必须借助某种形式的辅助手段才能察觉到某一个具体的受害者。这些辅助手段包括望远镜、雷达、潜望镜、远程实时视频等。

对于这一点,格雷说得非常清楚:“很多飞行员和炮兵杀害了数不清的非战斗人员,可他们从不悔恨。”戴尔也支持格雷的观点,他表示,让炮兵、战斗机机组人员和水兵实施杀戮一点也不困难。戴尔说:

其部分原因恰好也是机不停射击的原因,因为战友正在一旁看着他们。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阻挡在中间的机器。他们可以装作不是在杀人。

总的来说,距离提供了足够的缓冲。舰炮手射击的只是“坐标格”,潜水艇里的水兵只是把鱼雷射向“敌舰”(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是敌舰里的人),飞行员也只是把导弹射向“目标”而已。

在这里,戴尔谈到了大多数超远距离攻击形式。炮兵、轰炸机机组人员、舰炮手和导弹兵都拥有相同的有利因素:群体脱罪、观察器距离,以及我们正在讨论的——物理距离。

多年来,在有关战争杀戮的研究和调查中,我没有碰到过一个不愿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杀戮的士兵,也没听说过任何一个人因为此种形式的杀戮而遭受精神损伤。即便是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也没有出现公众讹传的心理问题。历史记录显示,埃诺拉 盖伊号轰炸机(在广岛投下原子弹)上负责气象侦察的飞行员在实施轰炸前就已经有一系列违规和犯罪记录。退伍后,他继续犯错,才给公众留下了这些机组人员更易自杀和罹患精神疾病的印象。

远距离攻击:“没有面对面的接触和情绪的感染”

这里的远距离攻击是指,尽管士兵能看见敌人,但是他必须借助某种特殊武器才能实施杀戮。比如狙击步枪、反坦克火箭炮和坦克炮。

霍姆斯曾采访一位一战时期的澳大利亚狙击手。这名狙击手回忆道,当他成功地射杀了一名德军炮兵观察员后,“我突然感到一阵紧张,这种感觉很奇怪,与我小时候及时次射杀袋鼠时的感觉不一样。一时间,我感到头晕恶心。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杀戮确实对士兵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狙击手一般分组战斗,所以,他们也拥有超远距离杀戮者所拥有的有利因素:群体脱罪、观察器距离(狙击步枪)和物理距离。在他们对杀戮的描述中,人性的流露少得可怜,这一点与参加近距离战斗的士兵截然不同:

(1969年2月3日)在2109高地,5名越南共产党从树林里来到稻田边,打头的被击中……死了。后面几个人都围拢过去,显然,他们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沃尔德伦中士继续射击,把这几个人一个接一个都打死了。

从1969年1月7日到7月24日,在越南战争中作战的美军狙击手共击毙1245名敌兵(经过确认),每击毙一人平均耗费1.39发子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整个越南战场,每击毙一名敌兵,美军平均要耗费5万发子弹。)而且,这一数字的计算是极为严格的。只有在美军士兵确实能把脚踏在尸体上的情况下,这一次射击才能算作击毙。

尽管这一战法成效卓著,但奇怪的是,这种针对个人的一对一狙击战还是遭到了军方的厌恶和抵制。彼得 斯塔夫在他关于狙击手的书中写道,每次战争结束后,“美国军方都会迅速疏远狙击手。这些响应号召去完成艰巨战斗任务的狙击手很快就发现,在和平时期,他们成为了被抛弃的一群人。无论一战、二战还是朝鲜战争,都是这样。”

二战时期,在战斗机里操作重机枪向敌人射击的飞行员本应属于远距离攻击的范畴,但他们并不拥有群体脱罪条件(身边没有战友),而且,他们能够分辨出射击对象是与自己极为相似的人。美国空军上校巴里 布里杰描述了空战(远距离)和地面战斗(中、近距离)的不同:

空军和地面作战部队有一点不同。空战非常不讲情面,非常干净,它不关注个人感受。你只能看见远处的飞机和地面上的目标,没有面对面的接触和情绪的感染,所以飞行员不需要动感情,也不需要在意他人的感受。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空战更容易些,因为你自己的情绪不会受影响。

然而,即便有上面这些优势,在二战当中,美军1%的飞行员仍然打下了40%的敌机。大多数飞行员一架飞机也没打下来,他们甚至根本不愿意这样做。

媒体评论

本书充满了引人入胜的观察和洞见……将颠覆你对这一领域已有的看法……它提供的解释极其有说服力。

——《纽约时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期待

2016-06-06 14:29:07
来自rrrn**的评论:

东西收到,很满意!!真的是超级好的卖家,解答疑问不厌其烦,细致认真,关键是东西好,而且货物发得超快,包装仔细,值得信赖!

2016-08-11 23:53:58
来自呈见封**的评论:

2016-08-20 13:16: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

2016-09-03 21:10: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11-05 11:04:2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书,学习中

2017-01-08 19:46:1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书,学习中

2017-01-08 19:47:1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当当正品绝对保证书真好

2017-02-19 17:11:1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不错的书,了解了好多道理

2017-03-20 23:38:14
来自风***(**的评论:

万千心理·战争中的士兵心理 发货速度慢

2017-05-27 14:16: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增加视野,扩充知识

2017-06-23 22:34:13
来自***(匿**的评论:

很好,很有用

2017-08-27 07:52:53
来自zhaojin**的评论:

探究,好奇,喜欢

2017-11-18 07:23:4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与其说是战士心理研究,不如说是杀戮同类心理研究,这个角度下的深,研究的全面,恰好是我所需要知道的。人对杀戮同类的抗拒,士兵对杀戮经历的心理过程,士兵受到的心理影响来决定杀戮等等,很出色的一本书。书中举了许多越战的例子,还有美国的其他战争,揭露了许多新闻媒体掩盖的真相。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很容易联想到抗日战争,会发现很多和书中分析的都能对的上,也发现许多我们被告知的事实中忽视了的一面。很有意思,如果想真的了解这个问题,这本书够专业,够深刻,也够全面。

2017-01-24 11:41:0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