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十五讲图书
人气:25

欧洲文明十五讲

前言: 2002年9月28日至12月21日,我应约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开了一门《欧洲文明史论》的课。北京大学出版社希望把我的“讲稿”辑印成书。这就是这本书的来由。 现在关于欧洲文明的书已...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世界各国文化>西方文化  
  • 作者:[陈乐民]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国际刊号:9787301066072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01
  • 印刷时间:2008-02-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扬弃,但在批判和扬弃中有创新。

从15世纪以来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自由民主理念的从胚胎孕育到发芽和生成,这条道路在”精神的历史“里可谓历历在目。

编辑推荐

新书推荐:名创优品: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

作者简介

陈乐民,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等。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关于第四次重印的四点说明

及时讲 开场白

第二讲 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

第三讲 罗马兴衰一千年

第四讲 从罗马帝国到封建时期

第五讲 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

第六讲 走向近代——文艺复兴

第七讲 走向近代——宗教改革

第八讲 话说“启蒙”

第九讲 英、法革命

第十讲 欧洲文明的辐射

第十一讲 20世纪的欧洲(一)

第十二讲 20世纪的欧洲(二)

第十三讲 欧洲文明与世界历史

第十四讲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

第十五讲 结束语

在线预览

第二讲 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们主要讲希腊。讲古希腊文化,需要结合上一次讲的。上一次讲的是希腊文明的源泉。希腊文明的根基一个是它本土的远古的传说、神话;地理和人文方面的希腊和古希腊文明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两河流域。从两河流域到尼罗河这一带,给了远古希腊文明以很大的资源。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大迁徙时期,人员流动非常频繁:希腊人向各个地方流动经商,这些地方的人也向希腊流动,进而产生文化上的融合。现在要是看古希腊的艺术雕刻,再看看古埃及的雕刻,有很多是相似的,从中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就是这个原因。文字语言也是从两河流域传过去的,就是从腓尼基字母过去的,腓尼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黎巴嫩,那个地方的字母只有子音字母,被希腊人加上了一些母音,构成了后来的希腊字母,希腊文字实际上也是欧洲文字的祖先。宗教、希伯来语也是从两河流域一带过去的,因此古希腊文化有相当深厚的小亚细亚、北非成分,同时希腊也在向这些地方移民经商,这在早期时就叫做希腊殖民化。希腊人陆陆续续地出走,希腊人不可能不出去,因为希腊都是一些小岛构成的,它有经商的传统。希腊有许许多多的城邦,也就是“城市”,当然这些城市跟我们现在的城市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么小的一块地方,有它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所谓“城邦政治”、“城邦民主”,也就是大家共同选举首席执行官,选举首长,还有他们的元老院,还有参议会。为什么讲欧洲的近代民主、近代文化是源于希腊呢,恐怕这是一个原因。希腊当时的地理历史条件具备了实行“城邦民主”的条件,许多城邦甚至不实行民主也不行。当然,他们这个政治制度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亚里士多德在写他的《政治学》的时候,考察了150个城邦的政治体制,而后写成了《政治学》。城邦制度是古希腊的一个特点,城邦的政治、城邦的历史也就是古希腊的历史,这是一以贯之的。从一开始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希腊、希腊本土的文化以来,也就是说大约从公元前1000年以来,就有了城邦的形态,这是希腊文明的一个极大的特点。统治城邦的有时候是僭主,僭主就是自封的主,实行他的个人统治。还有叫做执行官,或者叫做国王的,但是这个头总是选举出来的,现在我们叫做是奴隶主选举出来的。如果我们用阶级观点来讲,奴隶制度、地主制度,城邦的头能不是奴隶主选举出来的吗?他们确确实实只是奴隶主的民主,但它是民主的一个起源。

这里我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本书,就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是希腊著名的,也可以说是第二著名的历史学家——及时位是希罗多德——他在这本书里转述的公元约前500-400年一位执政官——伯里克利的讲演词。他是我们研究希腊时不能不提的一个人,这本书中全文引述了他在及时年的战争中,也就是雅典同斯巴达的战争中,为了吊唁雅典牺牲的战士所作的一篇悼词——这篇悼词我希望同学们好好看看,有中文本子,而且翻译得很好——他这篇悼词就是说和斯巴达会战的及时年雅典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横尸遍野,据说死了成千上万的人,那个时候死成千上万可不简单,用的是那样原始的武器。在这一年年末的时候,照例根据雅典的风俗习惯,要推举一个人出来向死者作一篇悼词。这一年举行了一个“国葬”仪式,因为雅典打败了比它强悍的斯巴达,一个部落一口大棺材,里面装上尸体,一共是四十几个部落,然后要推举一个人来做悼词,大家就推举伯里克利。这篇悼词相当长,给我的印象,就好像是现在的国家的总统或者是主席所发表的谘文。他把雅典的“民主制度”、“法律”归纳出来,他讲到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是从别人那里模仿出来的,是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只能供别人仿效,而不是雅典仿效别人。悼词里边还讲到了“雅典精神”——“冒险”,我体会这个“冒险”就是“进取”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勇敢的精神、探险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在这篇悼词里还提到了“国家荣誉”,当时雅典是希腊各城邦中较大的一个,而且是模范。雅典和斯巴达的联盟打败了那么大的一个波斯,当时的波斯也是了不起啊,是一个霸权国家。雅典和斯巴达暂时联合起来,打了好几场战争,即希波战争,在打败了波斯的基础之上,雅典发达了起来。斯巴达因为它的文明比较落后,只知道蛮干,文化比较落后,没有民主制度。因此,在伯里克利的这篇悼词里面,没有点名地指出了,雅典是“民主制度”,而另外一个国家,即斯巴达是专制。有过一句话,“不要言必称希腊”。是批评那些复古主义者,可是我们现在在研究欧洲问题,探讨欧洲的文明,包括欧洲文明当中民主成分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到希腊。黑格尔有一句话,只要我们提到希腊,我们欧洲人就有了一种“家园之感”。怎么体会他的这句话,伯里克利的这篇悼词很值得参考,在那个时候,公元前5世纪,能够说出那样的,现在看起来那么具有现实感的话,不能不说是古希腊人的智慧。他在这篇悼词里还提到,希腊人是爱美的,但是绝不娇柔;希腊人是勇敢的,但是绝不蛮干。真是大气磅礴、文辞美妙的一篇悼词。他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慰问死者的父母,死者的家人,向死者致敬,号召雅典人团结起来,进行新的战斗。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有很多这样的悼词,都是比较短的,这篇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西方文论当中的模范,从中可以了解古希腊的精神是什么。黑格尔一再强调希腊的精神是自由,是雄伟的、美丽的,这篇东西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句话。当然希腊的文化也不只是伯里克利讲的这些,伯里克利对它进行了集中的表述。

对于希腊的古文化约定俗成地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及时个时期是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700年,这段时期希腊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明,这之前的历史大体上是以传说为主,还有就是我之前说的大迁徙时代,与在两河流域的希伯来文明的联系等。到公元前1000年,希腊文明有规模了。这一段时期形成了两个较大的城邦,一个是雅典,一个是斯巴达。其他还有很多小城邦,我们现在主要看到的是雅典和斯巴达,一个实行民主,一个实行专制。

第二个时期是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400年,这段时期是希腊文明的辉煌时期,希腊文明走向成熟,出了很多像伯里克利这样杰出的人,哲学家如柏拉图,这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哲学的发展。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的文明进一步的发展、繁荣。在思想界里出现了“诡辩派”,有些老先生不太同意这样的译法,因为诡辩这个词给人的印象就是没理搅三分,所以他们主张把它翻译成“智术之士”。后人为什么把它叫做诡辩派呢?我想这是后人总结的,后人觉得这帮人称不上是哲学家,他们只满足于口头上的舌辩之辞。其实他们也应该算是自然哲学家,希腊文化首先关注的是自然,关注自然是怎样产生的。远古哲学家泰勒斯关注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就是元素论,也就是由元素产生的。诡辩派也是从这里出发的,去研究自然,探讨自然界的问题。那个时候雅典确实已经到了非常自由的时期,思想是自由的,街谈巷议,组织各种讨论会,很随便。逐步地,这些辩者有的就变成了无理搅三分,把真理抛在了一边,专门为了辩论而辩论,所以后来人们就叫他们诡辩者。在这些“智术之士”里面,就出现了我们的及时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同智术之士最不同的一点就是他追求真理,不是为辩论而辩论。当然,在第二个时期,雅典所盛行的这种辩论的风气对于雅典的民主和自由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正是在这种辩论过程当中产生了哲学。在古希腊,哲学和科学是不分的,哲学就是追求知识、寻求智慧的学问,和科学在当时是不可分的。古希腊出现了各种文学和艺术、诗歌、戏剧,戏剧也是在辩论过程中产生的。你们都知道有几大喜剧几大悲剧,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当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还是在哲学方面。和苏格拉底同时期的在中国就是孔子。我觉得苏格拉底和孔子有相通的地方,比如他说你不要把你不知道的东西说成是知道的,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见这些先哲们在探讨一些问题时,是可能有通感的。什么叫正当的辩论,什么叫无理搅三分,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共同的心理的。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留下来的一些话都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下来的。在第二个时期里,在哲学界里有两大人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这个时期里,也有很复杂的现象,比如说雅典民主已经在希腊本土成为一种典范,但是这种民主现在看来是很粗糙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原始的,它是一种“直接民主”。我觉得它是一种没有经过修饰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五百人的公民大会可以决定苏格拉底的生死,而不顾他的意见是不是正确的。到这个时候,雅典的民主已经有点异化了。但就是雅典式的民主,希腊式的民主,它给欧洲文明播种了一颗很好的种子,只是它在希腊时期不可能成长成一个非常的事物。苏格拉底的死是一个悲剧,死于雅典的民主,而民主制度是欧洲文明的源泉之一,这是矛盾的,也是辩证的。

现在我们要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只能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记录。柏拉图写了很多的“对话集”,就是以苏格拉底为主,和他周围的学生、朋友一起谈话,有的是学生提问,苏格拉底回答,有的是苏格拉底请一位学生开讲。然后他加以可长可短的评论。我在读这些书的时候确实觉得这体现了一种很自由的气度,学生要是不同意苏格拉底的话,就说他不同意,他就讲他的道理。柏拉图有一篇东西叫《蒂麦欧》,说的是有一次苏格拉底问蒂麦欧正在想什么,他说他在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在想“梭伦改革”,梭伦是更早的时候,可以说是希腊文明刚刚兴盛的时候,雅典的一位首席执政官。他说梭伦的改革,他是听他祖父的一个朋友讲的,接着他转述他祖父的朋友追述梭伦改革的往事。“梭伦改革”实在是了不起,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对内民主,对外进攻”。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梭伦认为首先应该把我们自己的事情管好,主张解除奴隶的负担。“梭伦改革”是在公元前640年到公元前558年,内容包括以下这些:了一个“解负令”,消除当时奴隶欠奴隶主的债(非常繁重,还不起,当时已经快要暴动了),当时的奴隶欠奴隶主的钱,在他们家的门口都立一个牌子,写上欠了多少钱,叫做“记债牌”。梭伦的及时项改革就是将这些“记债牌”拔掉,还有就是禁止人身奴役、买卖奴隶,废除与土地无关的工商业债务,禁止输出谷物,等等,这是为了发展本国的农业,同时又搞好外贸。外邦人可以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我觉得这在那个时候还是相当有眼力的,在希腊真正的希腊人说不上有多少,很多都是外来人口,从小亚细亚来的。再有一条就是奴隶人身安全,杀人要偿命,把治安的问题提上日程。再有就是废除贵族政治上的世袭特权,而代之以按照财产来分配权力。另外就是设立元老院和400人议事会,400人议事会里提出的东西交给元老院去处理,人们把这两项叫做“梭伦船上的两支锚”,从中可以看出后来代议制的一些雏形。一条十分重要,首创了“陪审法庭”,邀请有公民资格的人陪审。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这一段时间,政治、法律、文学、艺术都日渐发达,所以说这一时期是希腊古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纪元,也就是到罗马占领希腊,把希腊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希腊就等于是亡国一样。这个时期有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是很了不起的。亚历山大是希腊北部的一个比较落后的城邦——马其顿的国王,人民很强悍,在文化文明方面都远远比不上雅典。但是亚历山大凭借他的武力,不但把希腊本土征服了,而且还扩张武力,向东向西扩张,东边打到小亚细亚、波斯,打到现在的北非,往南一直打到印度。我们发现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希腊人已经知道中国人了,但是我们查不到很多的记载,最古老的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在古文献里提到了“seres”这个字,这个词的词根是“丝”的意思,蚕丝、丝之国,这可能是希腊古文献里及时次提到中国。因为他打到印度了,个把人跑到中国是可能的,当然主要是很多稀奇古怪的传说了,说看到“丝之国”里面的羊毛是长在树上的!还有的说“丝之国”的人做买卖非常狡猾。亚历山大有一个非常高明的老师,他就是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武功最盛的时候,也是他的文治非常发达的时候,他继承了古希腊的各种制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在文化教育方面规划了很多东西。本来希腊的教育是自然而然这样下来的,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时候,教育制度就有一点眉目了,把希腊的一种精神继承下来了。亚里士多德说你或者可以做农夫,或者做官,或者去做买卖,但是教育是最需要看重的。也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手里面,教育的分科逐渐有了眉目,比如说文法课、逻辑课、动物学、数学、几何学、气象学等。所以第三个时期的前半部分,公元前三百多年亚历山大东征这段时期,及其以后的一段还是非常繁荣的,雅典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可观的。亚历山大从印度打完仗回来,走到巴比伦突然得病死亡,年仅33岁。后来亚里士多德就继续做他的学问,做他的教育事业去了,成为了一个继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的集大成者。这个时候希腊的国运已经不太行了,我想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是全境的,不是整个希腊都这样。再有就是它的民主制度都是短命的,经常是贵族的民主制度从独裁专制的国王——也就是僭主轮换,一个时期出来一个僭主,变成一个独裁政体。这个僭主搞不下去了,群众造反,贵族又把他推翻,变成一个“民主制度”,它不是一个一贯的东西。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罗马已经起来了,到了公元纪元之前不久,越来越强,后来罗马帝国吞并了希腊,把希腊变成了一个行省,古希腊的历史也就结束了。我这样说是一个非常非常粗线条地讲这个古希腊的历史,现在人们对希腊又开始注意起来了,比如说有写希腊哲学史的,有写希腊思想史的,实际上思想史和哲学史也不大分得开。但是现在还没有人写一个比较全的、整体的、一看就明白的“希腊史”,因为实在是太难写了,从什么时候开头很难找到。一想到那个远古的时候,比如说荷马史诗,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真有荷马这个人呢?还是众说纷纭的。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s***u(**的评论:

还没来得及看,外表不错,排版有点挤,听朋友说内容很精彩~

2017-04-26 11:34:18
来自益之源**的评论:

这套由北大出版的讲座,看着很不错。通俗易懂,可以作为高中生拓宽知识的平台,还可为他们进入大学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很好!

2017-09-25 08:41: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专业书籍不需要华丽的包装,陈乐民的书,通俗易懂,我很满意。

2017-06-04 08:54: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采用讲授的方式,直白且深刻的介绍了欧洲文明,并且附有学生的问题和陈先生的回答,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收获。

2016-03-24 16:40: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比较简略,要有一定世界史基础的人才能有所理解,其他的还好

2017-06-25 10:02:22
来自柯***7(**的评论:

已收到,其实是看到我们系学姐有这本看过才买的,感觉质量不错

2017-06-19 22:14:4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要配合其他书一起看才行,因为只是记录作者的话

2017-08-03 11:20: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将讲课的内容编辑成书的形式出版,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课程,讲的应该是历史轮廓,比较系统,挺好的。

2016-07-19 10:08: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不错,讲解很全面,客观分析问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2017-09-24 11:06:3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挺好的,这通识类的书对普及入门相关知识,特别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太好不过了!

2017-09-20 00:24:43
来自莱克星**的评论:

陈老的书我看过不少,很多都是学术专著,对欧洲文明的研究很有见地。这本书学术气息淡了些,是上课的实录,因此特别口语化,但书中对欧洲文明仍然有自己的心得,也推荐了不少好书,作为欧洲文明的入门书,值得一读。

2010-09-04 07:55:4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棒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值得多读几遍。而且因为是讲课的内容整理出来的,所以读起来很亲切,就像自己也走进了大师的课堂一样。

2017-03-06 15:53: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直在当当买书 还推荐很多人 当当自营是正版又快又便宜。书内容无法评价 几乎都是替孩子买的。不小心多买了一本 书很好 送人了。

2016-11-14 22:16:56
来自曾小胖**的评论:

十五讲系列丛书都是不错的,都是名家写的作品,对于广泛了解各个学科是很好的选择。十五讲基本将所写的学科讲清楚了,很好的,值得推荐,值得拥有。、

2016-11-22 12:38:47
来自西宝宝**的评论:

很不错,讲座似的书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欧洲文明史的烂熟于心。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人读。

2009-01-01 16:13:27
来自fuqy033**的评论:

最早是08年暑假上新东方是李杰老师推荐,后来上大学学的专业也需要此类知识辅读,于是选择了这本。书里的很口语化的讲的内容利于吸收,更重要的是,它能作为一个入门,帮助梳理思路,利于我们读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这方面的书

2009-05-23 00:48:14
来自Sheryll**的评论:

因为掉了图书馆一本03版的书才买的这本。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加了很多图片,比看光是文字的旧版要形象的多。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只是急于还书,书已经不在手上了。诶、内容很好的一本欧洲文明知识普及读物呢。 陈乐民老师就是知识渊博哇、

2010-03-25 10:09:25
来自huashi2**的评论:

看《欧洲文明十五讲》,如同之前迷恋中国古文化一样,再一次沉醉其中。就像陈乐民老先生说的,或许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不如托福来的实用,然而,当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这一片自希腊发源的人类文明之海畅游时,你才发现另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2011-12-01 12:48:54
来自cherryr**的评论:

在没有了解过欧洲文明的情况下,这本书的意义是不能够很好体现出来的。陈乐民老先生对欧洲文化的探索了解,和独到的思维,将欧洲历史更完整的在线于眼前。同时这本书后附带的课堂问答也展现了北大当时的学风特色

2012-10-31 13:11: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欧洲文明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著出版社北B京大8学出版社出版时10间版H次印次10页数字数开本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更多【书摘插画】命第十讲欧洲文明的辐射第十一讲世纪的欧洲(一)第十二讲世纪的R欧洲(二)第十三讲欧洲文明与世界历史

2015-10-16 11:51:05
来自小猫眼**的评论:

语言亲切平和如同对话或课堂听讲。作者底蕴深厚,对欧洲历史的细节以及思想人物大家了解详尽,推荐的课余读物也很好。作者有很深入地思考,对于中国和欧洲的比较、分析以及自强之路的选择和阻碍都有很中肯客观的见解。非常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2014-05-31 00:49:02
来自mufu013**的评论:

陈乐民先生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讲课的课堂录音讲稿整理而成的,口语化程度很强,故可读性高。书中对基本史实、事件的交代介绍很少很简单,更多的是作者的观点看法,要求有一定的欧洲史、世界史的基础。好书。

2016-04-23 00:48:4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