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命:《圣经》和《易经》图书
人气:7

孙命:《圣经》和《易经》

一部探索孙中山“为何”革命并能够坚持到底的佳作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历史随笔  
  • 作者:[黄宇和]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18111346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
  • 印刷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孙文是基督徒,这个街知巷闻;但若说《圣经》启发了孙命,则可谓千古奇闻。世人津津乐道孙文是“番书仔”,肚内的中国墨水不多;但若说《易经》启发了孙命,更是“恕老夫孤陋寡闻”。本书证明两说皆货真价实的今日要闻。

本书所云的《圣经》,泛指西方文化,具体则指《圣经》所传达的高尚精神──“侍人”。本书所言之《易经》,泛指华夏文化,具体则指《易经》原旨所传达的、“天地革而四时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精神,而“革”之目的是“应乎人”。

本书通过客观的实证史学研究方法,试图追寻如下的历史真相:

? 孙文的革命念头与行动决心,跟《圣经》和《易经》有何关系?

? 孙文的三位信奉基督宗教的师友:王煜初、区凤墀及杨襄甫,是如何从熟读《易经》到走向信奉《圣经》,并冒着性命危险在乙未广州起义中保卫孙文脱离险境?

? 在孙文的乙未广州起义失败后,为何大批华人基督徒甘愿用人海战术掩护孙文撤退?洋教徒康德黎及达尼思为何也乐意“护送”孙文到安全的地方?

? 孙文熟读圣贤书,却为何迷信会党,以致多次受骗?孙文后来竟然加入会党,甚至成为“洪棍”(秘密会社“元帅”的代号),为什么?

? 孙文身边先后三位女性:卢慕贞、陈粹芬、宋庆龄,如何先后受到《圣经》原旨“忘我奉献”的“侍人”精神的影响,对孙文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孙文逝世前,对《圣经》和《易经》做出了怎样的反思?并由此而对“两经”的解释做出哪些崭新贡献?

编辑推荐

2016年是孙文诞辰150周年。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黄宇和院士,继五年前出版《三十岁前的孙中山》,跟踪孙文“如何”走上革命的道路之后,决定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孙文“为何”革命并能够坚持到底。作者围绕孙文“为何”革命并坚持到底,通过客观的实证史学研究方法,广泛搜罗中西档案文献,结合实地调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本书认为:孙命的念头和决心,源自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试图融汇中西方文化的思想。本书在资料搜集的广度、文献解读的深度、实地调查的践行、口述历史的实践等方面,是值得国内学者借鉴的。

作者简介

黄宇和(John Y. Wong),1946年11月生于广东省番禺县。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终身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院、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孙中山、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近现代中国国际关系。主要著作有Yeh Ming-ch’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Anglo-Chinese Relations, 1839-1860、The Origins of an Heroic Image: Sun Yatsen in London, 1896-1897、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hina、《两广总督叶名琛》、《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两次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中山先生与英国》、《孙逸仙在伦敦,1896—1897:三民主义思想探源》、《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历史侦探:从鸦片战争到孙中山》等。

目录

(甲)绪

及时部分 以史为鉴,经世致用

及时章 导言:孙命思想的形成与成长历程

一、开宗明义:本书采实证史学方法

二、隐喻《圣经》原旨对孙文的影响

三、隐喻《易经》原旨对孙文的影响

四、“两经”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五、“两经”与孙文从少年到青壮年的思想历程

六、“两经”与孙文从青壮年到中年的思想历程

七、“两经”与孙文从中年到晚年的思想历程

第二章 以史为鉴

一、导言:主观与客观的历史

二、中国大陆的孙文研究

三、台湾的孙文研究

四、西方的孙文研究

五、笔者从海外看孙文研究

六、宏观看中国的内忧外患一环扣一环

七、在一环扣一环的漩涡中“两经”哺育着孙文成长

八、“两经”鼓励着孙文跟阴险暗流与惊涛骇浪搏斗

(乙)从少年到青壮年:

“两经”哺育着孙文成长

第二部分 孙文:从《圣经》到《易经》

第三章 孙文的《圣经》:孙文双重受洗,忘我奉献地“侍人”

一、西学:“在生命上得到新启示”

二、《圣经》:孙文自命为汉人的摩西(Moses)

三、秀才造反?要诛九族的!

四、矢志革命何需誓词?

五、结语:“惟是宗教之力有所穷”

第四章 孙文的《易经》:孙命的华夏文化的根据

一、隐喻地说:孙文追求《易经》,结果取得“宏伟的气魄”

二、孙文打通了《易经》和《圣经》之间的壁垒

三、孙文艰苦自学以《易经》为首的华夏文化

四、孙文对《易经》的忠诚盖过其对《圣经》所衍生的人为的信仰

五、洋人的优越感令他们藐视三民主义暨《易经》所孕育的华夏文化

六、洋人既批评中国士大夫落后,又抨击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孙文

七、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

第三部分 孙文的师友:从《易经》到《圣经》

第五章 《圣经》打后卫:乙未广州起义

一、长期被埋没的民族英雄基督徒

二、重阳拜堂?疯了吗!

三、从《易经》走入《圣经》的王煜初牧师

四、舍身掩护孙文逃生的王煜初父子

五、身在《圣经》而心在《易经》的王煜初牧师

第六章 《圣经》当军师:乙未广州起义的“神经中枢”

一、区凤墀:著名儒士竟然当了宣教师

二、区凤墀的高尚人品

三、区凤墀关键性的转变

四、尹文楷乃何许人?

五、“神经中枢”位于何方?

第七章 孙文的师友:身在《圣经》而心在《易经》

一、继续追查“神经中枢”所在地

二、终于锁定“神经中枢”所在地

三、杨襄甫:卖掉丰厚家产去当清苦宣教师的儒士

四、杨襄甫:华人可不是次等基督徒!

五、众志成城,对付恶势力!

第四部分 《圣经》救《易经》

第八章 出险:华人基督徒掩护孙文落荒而逃

一、识途老马

二、港穗基督徒为孙文打保护伞

三、翻越城墙逃生?

四、金蝉脱壳

五、儒士朱淇出卖革命

第九章 逃亡:基督徒医生与基督徒律师“护送”孙文“安全出境”

一、抵达香港

二、惊弓之鸟赶快躲起来

三、向恩师求救

四、执行引渡法?把孙文递解出境?

五、逃出生天:恩师不但救了孙文性命,也救了他的革命事业

六、乙未不了情

(丙)从青壮年到中年:

“两经”哺育着孙文茁壮成长

第五部分 融会贯通《圣经》和《易经》: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两经”的反思

第十章 融会: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圣经》的反思

一、伦敦蒙难

二、世人对同一史料的不同解读

三、孙文对科学与宗教之争有何看法?

四、孙文的自由主义

五、康德黎医生的宗教观:既科学又虔诚,更身体力行

第十一章 贯通: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易经》的反思

一、一个崭新的概念萌芽了!——从神道入治道

二、孔子、孟子、老子、商鞅的治道

三、“复三代之规”?

四、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中国内政的反思

五、为何当时中国的治道如此糟糕?如何是好?

六、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中国外交的构思

七、孙文1896—1897年间在伦敦时对民族主义的构思

八、民心开发:隐喻地用《圣经》“侍人”的精神弥补《易经》“应乎人”的真谛之不足

九、政教分离

第六部分 《圣经》和《易经》的异端邪说

第十二章 会党——《易经》的异端:不可专以联结椎埋等辈为计!

一、导言:为何孙文长期执迷不悟?

二、首次受骗

三、问号连篇

四、孙文加入洪门

五、为何孙文一厢情愿到如此地步?

六、晚年孙文对洪门的认识

七、终于大彻大悟

八、“现代公民”?

第十三章 风水——《圣经》的邪说:孙文对风水的态度

一、导言:“皇帝田”的预

二、孙家笃信风水的悠久传统

三、孙文的祖父敬贤公的“皇帝田”

四、孙文的父亲达成公追逐风水而迁坟

五、孙文可信风水?

第七部分 《圣经》?《易经》?——君子好逑

第十四章 求《圣经》,得《易经》:孙文与卢慕贞的约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

二、让卢慕贞最受不了的事

三、按序分析,逐一提问

四、卢慕贞的传统美德

五、《圣经》!《圣经》!

第十五章 求《圣经》,得半部:孙文与陈粹芬的情

一、一见钟情

二、誓死追随

三、舍身参与

四、功成身

五、瑞华坊不了情

六、飒爽英姿

第十六章 求《圣经》得《圣经》:孙文与宋庆龄的爱

一、志同道合

二、神魂颠倒

三、终获至宝

四、生死恋

五、誓约俗不可耐

六、结语:孙文的“家事遗嘱”

(丁)从中年到晚年:

“两经”支撑着孙文搏击惊涛骇浪

第八部分 孙文对《圣经》和《易经》的再反思、三反思

第十七章 冒险猛进,有勇如螭:孙文对《圣经》和《易经》的再反思

一、为国还是为己

二、袁世凯的皇帝梦

三、孙文挑战列强

四、济弱扶倾

五、联俄联共

六、孙文对共产主义的评价

七、孙文的民族主义

八、孙文的民权主义

九、孙文的民生主义

第十八章 新解《圣经》和《易经》:孙文对“两经”的反思

一、孙文对《易经》的反思

二、孙文对《圣经》的反思

三、孙文用其亲身经历新解《圣经》

四、孙文对《易经》——华夏文化——的贡献

五、《圣经》《易经》,孰重孰轻?——落叶归根

第十九章 缅怀与沉思:孙文对近代思想的贡献

中外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一、未刊及已刊档案资料

二、英文参考书目

三、中日文参考书目

索引

在线预览

孙文自白曰:“知革命之真理者,大半由教会所得来。”所言教会者,基督宗教之组织也,一切以该教的《圣经》为依归。原来其勇来自基督宗教的精神食粮《圣经》。长期密切注视他一举一动的香港英文报章《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也在其社论中说:“他(孙逸仙)属于人类极为少数的几个人,他们为了一个理念,敢于挑战几乎一切。当最终审判来临的时候,他们是属于天国的人。”所谓“最终审判”,乃《圣经》所言世界末日之时,所有已经死去的人通通复生,排队接受至高无上的“神”的审判,并由“神”判入天国永远享福或降下地狱永远受苦。笔者推测此社论的执笔人极可能是该报的创办人及长期主笔、同样是基督徒的谢缵泰(1872—1938),而谢缵泰像章太炎一样,哪怕出于不同原因但也是长期对孙文有极深成见的,所以其言也太不简单了!不简单之处在于谢缵泰像孙文自己一样,认为孙文的“勇”来自《圣经》。就是说,无论当局者的孙文,或是旁观者兼长期“死对头”的谢缵泰,均认为孙命的念头、勇气与行动的毅力,皆源自《圣经》。

圣经》,用国人熟悉的东方词语说,何来此“无边法力”?——“哪怕‘人的儿子’之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侍人,而非侍于人,并献出他的生命来赎救众人”(笔者意译马可 10:45)。既然“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自然就勇猛无比了,勇猛到鲁莽、盲动的程度。君不见,1895年孙文信心百倍地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只缘看到团防的一些弱点:1883年秋,清朝政府遣派方耀到香山县的濠头乡检阅团防。由于香山官府过去一直虚报兵额,以便中饱私囊,接命后慌忙向各乡招募壮丁冒充兵勇。陆皓东与同村多人应征参加,但更多的应征者是烟鬼、乞丐,以至检阅时队伍不整,放枪时参差不齐,丑态百出。陆皓东回到翠亨村后,将检阅经过告诉孙文,两人皆认为以清朝军队之腐败,只消五六十名健儿便可夺取虎门炮台。虎门炮台可是大清帝国的边防要塞!以此类推,“敢死队三千人”肯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夺取广州。继而在1895年3月16日,孙文与杨衢云等商议起义计划时,孙文说:“发难之人贵精不贵多,人多则倚赖而莫敢先,且易泄漏,事败多由于此。当太平天国时,刘丽川以七人取上海,今广州防兵之众,城垣之大,虽不可与上海同日而语,然以只有敢死者百人奋勇首义,则事便可济。”刘丽川者,上海名“小刀会”的首领。香港的黑社会头目看准孙文这一弱点,于是假称可以提供“敢死队三千人”以骗财,广州的黑社会头目也讹说在起义当天将组织大批绿林散勇配合来自香港的主力部队作战,其实两批人马都是子虚乌有,孙文“扑通”一声就同时掉进两个陷阱!后来在1913年孙文不顾一切地发动“二次革命”试图倒袁,1922年迫不及待地“北伐”以求统一全中国,其中鲁莽、盲动都是部分原因。细细咀嚼章太炎对孙文“有勇如螭”的评价,其中“有勇无谋”的味道可真不少!孙文也有自知之明,坦言自己大半生的行事方式是“冒险猛进”——如此坦率,确实天真烂漫!

天真烂漫得让当代人诸如笔者对孙文有时候说话的态度也难以接受。笔者通读完孙文的全部著作之后,发觉都是他训人的时候多,虚心候教的时候少。一副《圣经》式的救世主姿态,自以为是。这就难怪章太炎对孙中山有如下的评价:“公之天性,伉直自圣。”“自圣”?孙文自以为“献出生命”来“赎救众人”,就难免“自圣”了。章太炎又说孙文“受谏则难,而恶方命”。“恶方命”?怎么这样不谦虚?孙文自以为舍生救人,结果竟然有人拒绝被救!其实,孙文也有不耻下问的时候,最显著的例子是他在著述期间需要地引经据典时,就频频向人请教了(详见本书第四章);关于这一点,总算孙文同样有自知之明。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笔者对孙文的态度是“不以人废言”。窃以为孙文有道理的话值得后人琢磨、参考甚至实践,所以笔者才花这么大的精力研究孙命思想的形成与成熟过程,并借本书公之于世,伫候贤达教正,共同繁荣中国的近代思想研究。

三、隐喻《易经》原旨对孙文的影响

孙文又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就是说,他受到日本人言辞的启发而醒悟,他的造反与《易经》所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不谋而合。从此,他就同时以《易经》作为他革命念头与行动毅力的依归。《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是最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但是,几千年来读过《易经》的中国知识精英不知凡几,为何单独在孙文身上起到如斯作用?这是否因为孙文早已先入为主地内化了《圣经》的原旨,包括“忘我奉献”般的“侍人”精神?

把“侍人”与“应乎人”相比较,窃以为“应乎人”是相对地被动的:夏朝与商朝的末代君王非常残暴,以致民不聊生,汤王和武王才举行革命,救民于水火。但是孙文“侍人”的宗旨则是主动的:他想到革命成功以后,必须采一劳永逸之计,在平时就竭力增进民众福祉,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避免再次发生民不聊生之事而导致又一次革命。关于这一点,孙文在其1912年1月1日就职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就说得很清楚:“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见图1.1)

同样清楚的是,孙文为了避免内战,在争取袁世凯同意支持其共和国政体之后马上让位给他,之后又立即投入全国铁路的建设大业,苦苦构思三民主义。一句话:孙文因应《圣经》原旨“忘我奉献”般“侍人”,结果在行动上超越《易经》那较为被动的“应乎人”而主动地“侍人”。用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来说,“侍人”就是“为民”。孙文“替天行道”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主动地“为民”。

四、“两经”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本书所云的《圣经》,首先是指该经所传达的、“原教旨”的高尚精神——“侍人”。受这种高尚精神启发的人,奉献多姿多彩:优美的西洋音乐、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礼仪、道德标准等等。“侍人”的精神在西方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尤其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两次大瘟疫中,大批教士和教众奋不顾身地救死扶危的不朽功绩。同时,《圣经》也衍生了一些人为的形式:包括神学、教条、教会和教规,以及教士、教徒的行为,包括“用最伟大的犹太人之名义来把犹太人捆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的行为!孙文的一生,从政海汹涛到私人生活,试图实践的正是《圣经》原旨“忘我奉献”的“侍人”精神,所反抗的是《圣经》所衍生的某些人为形式诸如脚镣式的教条和教规。这种实践与反抗,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本书所言之《易经》,首先是指该经原旨所传达的高尚精神。这种精神,同样衍生了多姿多彩的高雅文化,其中令笔者最为叹服的是太极拳——那种真正修心养性以达无欲无求的境界,并能发出强大内劲的太极拳,非坊间的花拳绣腿——以及笔者用作座右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终身受用不尽。孙文则强调《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精神,而“革”之目的是“应乎人”。《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同样地衍生了人为的形式:包括政制、官僚、礼仪、风水、儒士,以及清代盛行的“礼教”——“吃人的礼教”!以及直接或间接设计与执行“礼教”的文化精英!某些只不过是“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的所谓文化精英。孙文对这些文化精英更不客气,狠批他们“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识剥害民权,助桀为虐。是学问反为贼民贼国之根由”。孙文的一生,竭力实践者,是《易经》的“革新”精神,并实行“革新”以“应乎人”。誓死反抗的,甚至并试图推翻的,是《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所衍生的一些人为的形式,尤其是专制政体与“吃人的礼教”,更狠批“贼民贼国”的文化精英。孙文这种实践、反抗与狠批,同样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一本书有两个主旋律?不!孙文融合了《圣经》和《易经》的真谛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他不但融合了“两经”原旨的精神,而且有所超越。盖笔者发现,孙文由于得到《圣经》“侍人”精神的启发后,思想之飞跃,既超出了孔孟、老庄、商鞅等华夏古代思想家的时代局限(见本书第十一章),也超越了当今一些著名的儒家学者(见本书第四章)。如何评价孙文的思想,才能既客观又不至于拔高?

因此,本书取名《孙命:〈圣经〉和〈易经〉》。笔者从实证走入“两经”,日夜战战兢兢。故除了及时部分及时章“导言”属题解性质,第二章略论研究“孙命”的当今意义以外,此后即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按照本书的主旋律追踪孙文一生思想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从少年到青壮年,从青壮年到中年,从中年到晚年。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

2016-11-12 22:51: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11-14 10:19:0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1-15 15:43:48
来自西贝凯**的评论:

很好,搞活动买的

2016-11-18 10:56:23
来自铁楠峰**的评论:

好!

2016-12-03 14:53:1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好的书,值得一看。

2017-01-27 15:53:41
来自p***y(**的评论:

挺好哒,喜欢

2017-02-03 16:25:25
来自y***g(**的评论:

不错的书,值得一读,很好啊。

2017-02-09 13:41: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啊。

2017-02-18 17:28:3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孙中山研究的权威之作

2017-03-15 11:34:43
来自j***u(**的评论:

真的挺好的

2017-03-15 19:43:55
来自赤***安**的评论:

阅读让我很快乐,我很享受阅读给我带来的惬意时光。虽然阅读不能改变我的人生长度,但却可以改变我的人生宽度!这本书装帧精美、内容一流,是物超所值的一本书。谢谢当当提供这么好的读物,你们辛苦了!

2017-03-16 11:33:47
来自孤***部**的评论:

黄教授转向关于孙文学说的思想性论述。

2017-03-18 12:07:4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质量非常好

2017-03-29 15:56:43
来自a***9(**的评论:

内容不错,就是没时间细细阅读

2017-04-01 02:08:00
来自fanli19**的评论:

还行慢慢看

2017-09-20 16:30:18
来自之***9(**的评论:

是一本好书。

2017-11-06 19:59:3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书好书,低价入手,名家名作,必须拜读,但是和港版比删了两小节,比较数目就可了解

2017-07-13 20:34:4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