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晋图书
人气:5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晋

序言: 一批年轻的文化人,为了让更多读者体会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魅力,经过艰苦努力,以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将蔡著的"旧白话"——这种"白话"今天已经不大读得懂了——重新译为今人能够轻松理解的...
  • 所属分类:图书 >小说>中国近现代小说   图书 >小说>历史  
  • 作者:([民国])[蔡东藩]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白话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 国际刊号:9787801957818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2
  • 印刷时间:2008-01-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也曾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部。"足见本系列书具有极强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珍藏价值、馈赠价值。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从蔡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活的历史,体验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编辑推荐

当前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一部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人推崇的历史读物,前后印刷多达数百万册。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的传世之作,11位名校博士的精心翻译,造就当前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学者。其中《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有史以来最通俗、最风趣、受欢迎的历史读物,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目录

笨儿当太子

晋武帝被骗

贾女偷香

堕泪碑

东吴的覆亡

羊车轶闻

武帝驾崩

悍后贾南风

人臣的悲

竹林七贤

枉死的皇太子

司马伦篡位

司马同专权

王室内讧

平定荆州

烽火洛阳城

刘渊建汉

司马越起兵

呆皇帝暴死

陈敏败亡

北宫纯平贼

刘聪继位

司马越自误误国

洛阳失陷

怀帝愧死他乡

祖逖渡江

大意失蓟城

陶侃勇破乱贼

西晋亡

愍帝之死

东晋的兴立

石勒建后赵

王敦造反

谯王举义

元帝饮恨

讨伐王敦

明帝早逝

苏峻造反

勇将毛宝

苏峻的败亡

刘曜失洛阳

石勒称帝

石虎擅杀太后

蜀乱

石虎的家乱

李寿篡夺西

庾冰拥立司马岳

功臣的结

桓温平巴

谢艾凉州破敌

石虎怒焚逆子

石氏之乱

后赵亡国

慕容恪灭魏

多疑的殷浩

苻生继任秦位

暴君苻生

慕容俊托孤

张天锡弑君

桓温石门退师

慕容垂奔秦

苻坚灭前燕

奕帝被废

桓温见鬼丧命

张天锡降秦

谢玄退秦

淝水之战

慕容垂建后燕

凤凰入阿房

秦主新城自缢

慕容冲之死

苻秦多烈妇

北魏崛起

姚苌的噩梦

北魏争雄

司马道子专权

张贵人弑君

小人王国宝

三分凉土

慕容宝逃跑

中山变乱

慕容盛复国

王恭受戮

才女谢道韫

殷仲堪自误

后凉吕氏家乱

南燕定都广固

刘裕大胜孙恩

桓玄夺晋位

刘裕入都

晋安帝回都

赫连勃勃建夏

慕容超即位

南燕危矣

慕容超亡国

北魏之变

平定西

南凉国灭

后秦灭亡

刘裕篡晋

在线预览

笨儿当太子

晋朝起源于司马懿,司马懿起家于河内。司马懿曾在汉相曹操旗下任职,在曹丕谋权篡位之际掌握了兵权,并在与吴、蜀的数年对抗中积累起了赫赫战绩。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承父位,任大将军一职,统领各军。司马师位极人臣,飞扬跋扈,竟将魏主曹芳及皇后张氏废黜。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继承了兄长的职位。司马昭比兄长更为大逆不道,居然大摇大摆地穿龙袍、戴龙帽。魏主曹髦忍无可忍,愤恨交加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随即召来后宫的侍卫和宦官,准备亲自讨伐司马昭。

魏主一行人刚走到南阙,就被一个中护军挡住了去路。此人是平怊人贾充,长得面目狰狞,须眉似戟。魏主喝令他退下,贾充不从,反而带着手下与侍卫扭打起来。打了一两个时辰,贾充见寡不敌众,正准备撤退。这时,太子舍人成济带兵过来,质问贾充为何与魏主大起争执。贾充厉声说道:"司马公豢养你们正是为了今日,何必多问!"成济会意,于是举起长矛,突然刺向魏主。魏主猝不及防,竟然被他刺死了。其他人见此情形,立即逃散。

司马昭得知变乱的消息,立即召来群臣商议魏主的后事。尚书仆射陈泰流着泪对司马昭说道:"应当诛杀贾充,向天下人谢罪。"贾充是司马昭的走狗,司马昭怎么舍得杀他?便想了一个李代桃僵的诡计,把责任全推给成济,将成济及其三族全部杀害。司马昭命长子司马炎迎来曹璜继承帝位。曹璜当时年仅十五岁,改名为奂。曹奂仅有帝名而已,一切国政全由司马昭把持。司马昭部署兵马,准备攻打蜀汉。猛将邓艾、钟会兵分两路。一举攻下成都,收降了蜀汉主刘禅。司马昭位居相国,加封晋公,不久又晋爵为晋王。没过多久,司马炎被任命为副相国。父子二人正准备篡取曹家的皇位。司马昭却患了重病,没几天便死了。司马炎继承父位不到两个月,便指使家臣胁迫魏主让位。魏主曹奂本来就是个傀儡。为保全性命只好退位让国。

当时已是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司马炎迫不及待要即位,当即选定吉日在南郊设坛,祭告天地,准备登基。祭礼完毕,返回洛阳宫。在太极殿里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司马炎随即颁发诏书,大赦天下,国号晋,改元泰始;封魏主曹奂为陈留王,将他迁到邺宫居住。曹奂不敢逗留,立即上殿辞行。朝中大臣只有太傅司马孚前来拜别故主,他边哭边说道:"臣已年老,不能再有所作为,但一生只认自己是大魏的臣子。"司马炎受禅时,只有司马孚不赞成。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二弟,即新主司马炎的叔祖父。他官至太傅,生平洁身自爱,从不干预朝政。

第二天,司马炎派遣太仆刘原前往太庙祭祀,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司马师为景皇帝、司马昭为文皇帝,祖母张氏为宣穆皇后、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相传,王太后年幼时聪慧过人,长大后又非常孝顺父母,深得邻人与亲友的喜爱。嫁给司马昭后,相夫有道,教子有方。王太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三子司马兆、四子司马定国、五子司马广德。司马兆、司马定国、司马广德三人先后夭折。司马炎,字安世,相貌出众,传说他发长至地,手长过膝,不是凡夫俗子的模样。司马攸,字大猷,深得司马昭钟爱,少年时饱读诗书,尤其擅长写文章,与司马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便将司马攸过继给他。司马昭曾叹道:"天下是我哥哥的天下,我只不过是依赖他才得以成就大业。我百年之后,天下归于哥哥的继子司马攸,我就放心了。"所以在与大臣商议册立世子时,司马昭力推司马攸。左长史山涛劝阻道:"废长立少,违背礼节,不好。"当时贾充已晋爵列侯,也劝司马昭不要违背礼节。司徒何曾、尚书令裴秀同声附和,请求册立嫡长。司马昭才册封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篡位时正值壮年,春秋鼎盛,大有司为。执政之初,他不但清政廉明,而且非常节俭。有官员上奏说,皇帝的牛绳套已经破旧到不能再用了,司马炎就下令用麻绳替代丝绳。高阳人许允被司马昭杀害,但他的儿子许奇颇有才华。司马炎破例任命许奇为太常丞,不久还升许奇为祠部郎。

史上称司马炎为晋武帝。司马炎篡位之后,大力革除魏朝弊政。他想,魏朝是因为骨肉相残才弄得江山旁落,我今天侥幸得到江山,我的子孙如果也像曹魏那样,岂不是要重蹈覆辙?于是大封宗室。封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仙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彤为梁王,司马伦为琅(王牙)王,皇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其他远房亲戚也被封王晋爵。升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为鲁公,尚二书令裴秀为钜鹿公,侍中荀勖为济北公,太保郑冲为太傅兼寿光公,太尉王祥为太保兼睢陵公,丞相何曾为太尉兼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兼博陵公,司空荀觊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茁阳公。其他文武百官也都加官晋爵。

转眼问便是泰始二年。有官员请求修建七庙,晋武帝担心劳民伤财,只将魏庙神位迁到其他地方,将魏庙改为太庙,所有魏氏诸王都降为侯。不久册立王妃杨氏为皇后。杨氏为弘农郡人,名艳,字琼芝。父亲名叫文宗,曾任魏朝的通事郎,母亲赵氏生下她便死了。杨氏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她姿容美丽,秀外慧中,相士曾说她日后定当大富大贵。司马昭得知后,便将其纳为司马炎的妻子。夫妻二人十分恩爱。杨氏被册封为皇后,念及舅舅家的恩情,请求武帝册封赵俊夫妇,武帝欣然答应。赵俊的哥哥赵虞也得到封官。赵虞有一个女儿名粲,颇有几分姿色。杨皇后召她入宫,让她陪伴自己。武帝退朝回到后宫,与皇后叙谈,赵粲也不回避,有时还与武帝调情作乐。杨皇后劝武帝纳赵粲为嫔嫱,封为夫人。武帝以为杨皇后是一个大度之人,哪里知道杨皇后正是要赵粲做帮手,好把持后宫。武帝为色相所迷,满心欢喜地纳了赵粲。

杨皇后曾经生过一个儿子,取名为轨,不到两岁就夭折了。后来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年长的名衷,年幼的名东。司马衷十分愚钝,七八岁了还不能识字,师傅再三教导也毫无起色。武帝说:"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恐怕不能继承社稷。"偏偏杨皇后钟爱此儿,经常劝说武帝立长子为太子,惹得武帝很不高兴。勉强地拖延了一年,司马衷已经九岁了。杨皇后时不时地在武帝耳边提起册立太子的事,赵夫人也在旁边劝说:"司马衷是大器晚成之人,将来肯定能承继大统。立储事关国家根基,如今主上即位两年却还没有立储,群臣怎么能安心呢?还是速立司马衷为太子吧。"妻妾一唱一和,武帝即使铁石心肠也不禁动摇。泰始三年正月,司马衷被立为太子。

这一年武帝特下诏书,任命蜀汉李密为太子冼马。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当时刘氏快一百岁了,起居服食全由李密一人侍奉。李密于是上表陈情,请求辞官回家,奉养祖母。表文言辞恳切,武帝阅览之后大为感动,感叹道:"如此孝顺,名不虚传啊。"

泰始四年,皇太后王氏驾崩,武帝依照旧礼服丧。葬礼结束后,武帝依旧身披孝服临朝。直到百官再三恳请,武帝才恢复往常的穿着。母亲病丧后,武帝心中悲伤不已,无心处理外政,只将内政稍加整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太平。过了一年多,武帝打算东征灭吴,特任将军羊祜为尚书左仆射,命他处理荆州军事。羊祜没有立刻与吴国交战,而是坐镇襄阳,日日操练士兵,静待时机。羊祜在军营中轻裘缓带,颇有儒将之风。这时候,雍、凉交界处突然出了一个叫秃发树机能的外寇,此人是鲜卑人。以前,鲜卑酋长匹孤集合上千人,从塞北迁居到黄河西面。当时酋长的妻子相掖氏怀有身孕,产期已经后延了一个月。24小时,相掖氏突然要分娩,还没来得及起床,就在被子中生下了孩子。鲜卑人称被子为秃发,于是将秃发两字作为婴儿的姓氏,并取名寿阗。秃发寿阗长大之后,继承父亲遗业,虽没什么壮举,却也招揽了数千部众。秃发树机能是秃发寿阗的儿子,他勇敢果断,多谋善战,经常带领数万人出没在雍、凉一带。当年邓艾攻破蜀国时,秃发树机能及时上表投降,才得以保全族种。不想晋廷养虎为患,泰始六年,秃发树机能居然造反。晋武帝被骗

秃发树机能领兵造反,气焰嚣张,雍、凉边境被他抢掠一空。晋武帝正是因为担心胡人作乱,才将秦州从雍、凉二州分离出来,并任命胡烈为秦州刺史,让他屯兵镇守,严防胡人。胡烈到任一年,秃发树机能就蠢蠢欲动,胡烈当然领兵讨伐。秃发树机能非常狡猾,他先用老弱残兵诱敌,交战了几个回合,便假装失败,仓皇逃去。胡烈三战三胜,不免轻敌。秃发树机能亲自前来叫战。胡烈一出营,秃发树机能就指挥士兵后退,胡烈追一程,他就退一程。等到胡烈想收军回营,秃发树机能又拨转马头,做出一副进攻的样子。就这样挑衅了两三次,激得胡烈向前猛追。大概追了数十里,进了一片乱山冈。秃发树机能的部下都跑进山谷中,不见了踪影。胡烈担心有诈,就按兵不动。谁知一声呼哨,叛旗升起,一个胡人指着晋军辱骂不休。胡烈忍耐不住,驱马向前,进入山中。霎时间叛军四起,把晋军截成数段,胡烈无法突围。伤重身亡,部下将士大多战亡。

扶风王司马亮奉命镇守雍、凉二州,听到消息后,急忙派遣刘旗将军支援胡烈。刘旗得知胡烈战败,不敢前进,在途中一味逗留。一时间,警报频传,朝野震惊。武帝下诏贬司马亮为车骑将军,并命司马亮将刘旗处死。司马亮回复道:"镇守无方罪在司马亮,与刘旗无关。"武帝下诏将司马亮免官,并把他召回京都。任命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掌管秦州军事,讨伐秃发树机能。同时任命前河南尹杜预为秦州刺史,兼任轻车将军。杜预与石鉴向来不合,石鉴想借此机会陷害杜预,于是令杜预孤军出战。杜预知道石鉴是有意为难自己,就回复说:"胡人马肥兵精,不可轻敌。我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又缺乏粮食,应该先养精蓄锐,等来年春天,再攻打敌兵,这样才能取胜。"石鉴大怒,立即弹劾杜预。晋武帝下诏派御史到秦州,将杜预押入京都。幸亏杜预娶了皇帝的姑姑高陆公主为妻,因为是皇亲国戚,才得以免罪。石鉴多次发兵,都被秃发树机能击退。泰始七年,秃发树机能与北边叛军互相联合,一同攻打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被他们杀害。之前高平公陈骞曾说:"胡烈、牵弘有勇无谋,难当大任。"武帝不相信,等到两位将军先后阵亡,武帝后悔已经晚了。

武帝借秋猎之际挑选将帅,特命鲁公兼车骑将军贾充掌管秦、凉二州军事。诏书一下,贾充日夜担忧,不知所措。他本不懂用兵谋略,只是靠着阿谀奉承才得以位列元勋。贾充的长女贾荃是齐王司马攸的妃子。太尉临淮公荀觊、侍中荀勖、越骑校尉冯紞都与贾充狼狈为奸。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刚正不阿,不愿意逢迎贾充。任恺等人担心贾充日后祸乱朝廷,趁机向皇帝建议命贾充负责秦、凉二州的军事。武帝竟然准奏,并且迅速颁下诏书。贾充仔细打探后,才知道是任恺等人推荐了自己。名为举荐,实是排斥。贾充没法,只好以征兵为托词拖延数月。朝廷诏书频频催促,贾充无计可施,只好硬着头皮上阵。

百官前往夕阳亭为贾充饯行。酒至半酣,贾充离席去换衣服。荀勖也起身随他出去。二人密谈许久,贾充皱眉问道:"我实在不想去。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荀勖答道:"我筹划了很久,苦无良策。最近得知宫中消息,确有一隙可乘。如果成功,您就不必远行了。"贾充忙问何事,荀勖回答道:"听说主上正在为太子议婚,您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何不好好谋划?倘若皇帝准奏,大婚之际。皇帝也就不会派您远行了。"贾充讪讪笑道:"恐怕鄙人没这福分。"荀勖靠近贾充,低声道:"事在人为。"然后又低声说了几句。贾充听了喜出望外,连连拜谢,荀勖赶紧答礼。二人随后携手共出,回到酒席上开怀畅饮,直到天色已晚,兴致稍减,才告别离去。

贾充故意缓慢行军,每天只走数里。老天似乎也有意帮他,竟然连夜降雪。贾充立即派使者飞奏京都,说路上积雪甚厚,难以行军,只有等到天晴才可以继续前进。皇上体恤军心,下令贾充返回京都,择日再起程。贾充连忙返回京都。凑巧自己的三女儿竟然被选中,成了太子妃。真是天随人愿。

太子当时年已十二,武帝原本想纳卫瓘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暗地里贿赂宫中的人,让她们在杨皇后面前为自己的女儿说好话。妇道人家耳根子最软,听到身边人提及贾充的女儿,如何有德、如何有才,不由得喜欢起来。于是杨皇后就劝武帝纳贾充之女为太子妃。武帝摇头不允,杨皇后惊问原因,武帝答道:"我打算聘娶卫家之女。卫家人个个贤能,德才兼备,女儿相貌秀美,秀外惠中;贾家人爱嫉妒,无德无才,女儿相貌丑陋,身短面黑。"杨皇后答道:"听说贾充的女很有才华和品德,陛下不该固执己见,错失好儿媳。"武帝仍然不答应。杨皇后又请武帝询问群臣的意见,看看娶贾充之女是否可行。武帝这才点头答应。

武帝召群臣入宴,商议太子婚事。在夜宴上,荀勖力夸贾充之女如何贤惠、如何端庄。

……

媒体评论

知名学者、作家对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评论 一部《二十四史》,分最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顾颉刚(著名历史学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钦灏书**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2-07 10:55: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2-25 11:53:16
来自蓝冰052**的评论:

一般吧,就是流水帐,可读性不强,适合略读

2014-01-23 10:32:31
来自皓玥卿**的评论:

改编过的白话版历史演义,故事情节还不错,推荐!

2014-01-23 11:16:04
来自noworbo**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2-04 20:52:53
来自meizi37**的评论:

帮爸爸买的,不过书里写的小故事感觉就是史记的翻译,并不生动

2014-02-12 23:33: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6-18 19:45: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第一次看就觉得好看,然后就买了

2014-12-11 23:18:21
来自琉june**的评论:

在语文资料上看到了编者的事迹,才来买的,想读读历史,挺不错的

2015-04-30 17:38:11
来自octopus**的评论:

一般

2015-11-23 10:24: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送货速度很快,书也很好。

2016-04-01 19:59:35
来自故巷里**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内容写的不错,挺适合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品读,增长了很多见识,下次还要买别的册。

2016-04-23 21:11:57
来自一白二**的评论:

很好

2016-05-14 22:56: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朋友喜欢

2016-06-07 16:31: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包装很好

2016-12-02 17:54: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般,书挤吧得变型了。质量不好。

2016-12-16 19:09: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我精心挑选的书籍我很喜欢包装也精美当当一个买书的好去处

2016-12-30 14:33:00
来自致一36**的评论: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晋 封面边角有磨损……拿到怀疑自己买了二手书

2017-11-21 21:39:24
来自安安爸**的评论:

以后会逐步收藏齐全这一套。比我想象的好一些

2009-07-26 13:30:53
来自芬芳的**的评论:

数的纸张质量很一般。子偏小,排版有点密费眼睛

2012-07-18 11:27:18
来自许多鱼8**的评论:

看这种书需要做简单的笔记,人名太多了,记不住啊,需要耐下心来,理一理。

2012-11-19 13:56:54
来自octopus**的评论:

不是原著,而是经过翻译成白话文,遗憾!其他很好

2009-08-16 11:49:51
来自pangjin**的评论:

知道点历史,还是比较好的!引用古人的话:一天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哈哈,说的有点夸大了!

2012-10-11 08:30:41
来自暗黑逆**的评论:

16号下的单子,19号拿到的书,当当的送货比较快。书非常好,纸质不错,印刷清晰。文章是白话的,简单易懂。

2008-12-19 15:52:27
来自341r**的评论:

以故事的形式讲诉真实的历史 推荐大家购买全套

2009-06-09 14:28:30
来自ywf2003**的评论:

快递很快,书的内容也不错,看了后对两晋的历史跟清楚了

2014-06-24 16:02: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刚看了一点,觉得果真不负所望,好看,通俗,精彩,用写小说的笔法,述说严谨的历史,偏偏还不会给人以野史戏说的感觉,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好书!!!

2013-05-31 18:44:23
来自***(匿**的评论: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晋 很厚的一本书,本身对两晋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正好买来研读一下。

2017-03-13 09:24:47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