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增补版图书
人气:14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增补版

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中一个迫切又棘手的课题,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针对当下...

内容简介

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中一个迫切又棘手的课题,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针对当下媒体传播的新特点、新规律,既有针对舆情处置规律的提炼总结,又有对各类舆情现象的剖析归纳,还有对典型舆情案例的梳理分析以及精炼的点评,为舆情工作者提供了一部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范本。

编辑推荐

专家推荐:

舆情理论和舆情实务是舆情形态中相当重要、紧密关联的两个方面。本书紧扣“理论探讨”和“实务研究”两个重要方面,在研讨舆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务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系列对策。无论是研究过程,还是研究结果,都很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助理、荆楚网总编辑 张先国

本书既有针对舆情处置规律的提炼总结,又有对各种类型舆情现象的剖析归纳,还有对典型舆情案例的梳理分析以及精短而泼辣的评论,为舆情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说服力强的经典案例,是一本得心应手的操作宝典。

——《新闻前哨》主编 肖曜

编辑推荐:

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升温的背景下,作者颜陈作为国内首批舆情分析师,注重在长期的舆情观察和分析活动中,有意识地提炼规律性认识并用于指导舆情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战心得。《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一书,契合当前形势发展需求,能够帮助各级社会管理者正视网络的客观存在,进一步掌握网络舆论背景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化解社会矛盾,推动舆情主客体相互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为各级领导干部、网信部门工作人员增强互联网建设管理的能力,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时、度、效的研究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得到了专家、读者和相关部门的广泛好评。

——湖北日报楚天书局副总编辑 苏仙

作者简介

颜陈,国内首批舆情分析师、湖北省公安厅特聘舆情专家。先后受聘为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单位“舆情顾问”,在《中国记者》《领导科学》《网络传播》《公关世界》《新闻前哨》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

颜陈同志多次参与国内舆情处置,实战经验丰富,所带团队为湖北省多家党政机构提供舆情服务,颇受好评。曾对湖北省军区、湖北省网信办、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进行领导干部舆情素养和舆情实战培训,反响热烈。

目录

及时章 理论探讨

地方政府如何走出“中国式危机公关”误区

舆论生态中的“水葫芦”现象透视

“人肉搜索”冲击舆论生态

社会管理中的舆情“下线”防范

舆情危机中的“罗生门”困

新媒体运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微博语言暴力现象解析

官员微博:从“裸靶”到“火把”

舆情智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基于舆情视角的新闻“张力”分析

当前舆论场的几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危机中舆论对冲方法初探

食品安全舆情的类型化特点及其耦合研究

舆情服务在公共决策中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实务研究

1+1<2:政府形象建设“相变”思考

—— 以政府奖励引发“娜”争议为例

网民为何要“复活”周克华

微博“好声音”释放“保钓”正能量

从“其凤跪母”看官员秀的“多棱镜效应”

舆情信息工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从新闻到谣言的传播变异分析

在网络语境中嬗变的政府形象

—— 以河南光山校园伤害案为例

从陈宝成事件看主流网站的“矩阵化”传播

—— 以山东大众网为例

舆情“风险敞口”的规避与控制

—— 以宜昌麻雀死亡事件为例

涉“尸”舆情解读及处置要点

警惕新媒体的“政治杀伤力”

四川什邡事件:回到原点之痛

突发事件向量分析及导控要点

——以天津港“8 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QQ群在舆情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以荆楚舆情预警群为例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

——以荆楚网舆情服务为例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以山西屯留纪委通报教师聚餐事件为例

第三章 舆情典例

步步惊心的“舆情冲击波”

—— 地铁招标、自来水异味、汉宜高铁围观应对得失

多管齐下实现舆情“软着陆”

—— 襄阳老河口校园踩踏事件舆情处置回顾

处警不规范埋下“舆情地雷”

—— 武汉“6 30”案件(午夜来袭)舆情处置分析

勇敢走进舆论场 把握舆情主导权

——黄石“天价制服”事件的回顾和反思

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事件

—— 武汉地铁4号线女子持刀抢劫事件舆情处置分析

以坦诚态度取信舆论场

——关于作家方方质疑人社厅的舆情研判分析

选准突破口 重塑新形象

——汉川系列舆情研判处置建议

舆情处置不能止于新闻通稿

——“巴东协警枪杀村民”舆情处置得失谈

舆情处置应有底线意识

——公安县东港医院产妇死亡处置复盘

及时问责捍卫执法公信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粗暴执法”事件处置报告

第四章 热事微评

地方政府应对舆情面面观

建立网络舆情事后评估机制很有必要

舆情应对“撑过去”就没事了吗

武汉这个“补丁”打得很及时

周黑鸭,别等公众赶“鸭子”下架

博士求职被查三代与“蛤蟆夜哭”

疯狂的“切糕”

网民为何“美化”赵红霞

“小聪明”难以塑造城管“大形象”

呵护正义需要“死磕”精神

“瞎果”,还是“瞎良心”

谁也不能捂住网络的“眼睛”

舆论引导不能“开黄腔”

央视扫黄“尴尬”了谁

新闻报道的“度量衡”

迷失的马航,迷失的媒体

新闻记者应做“狠角色”

浮躁干不好新闻

“挖掘机之问”的传播隐喻

“最美”变“最丑”令人深思

白酒企业为何爱说“醉话”

从疫情处置看舆情应对

洪湖罢课舆情为何没有“浪打浪”

领导干部应对舆情不能“抓瞎”

人民调解是舆情工作的重要支点

适时“调姿”应对舆情

网络舆论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网络曝光,“晒晒”更健康

网络舆论为何爱打“游击战”

武汉的士事件三大“伤不起”

舆情处置应注意“外界”动向

舆情工作要打好“提前量”

政府危机公关不应沦为“诡道”

有关“比基尼女童”的解释更像掩饰

舆情“飞灰”毒性更大

翻坝产业园和一亩三分地思维

砍人谣言:当童话映射现实

草根舆论场是“地雷阵”吗

从“悍匪复活”到“高官自杀”

“天价制服”折射出“媒体躁动症”

如何消除枪响后的“杂音”

“网红鹅”昭示网民向善之心

“鱼”音袅袅带给我们的启示

从春节“段子”看舆情

建筑风水与网络口水

舆情如何与大数据“共舞”

附 录

人才驱动创新发展 张先国

获奖图书是怎样炼成的 苏 仙

夹缝中的舆情分析师 李 爽 文 涛

后 记

网络“堪舆”正当时

增补版后记

在线预览

网络舆论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近日,一段“农民工召开讨薪新闻会”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一位名为“苗翠花”的女子自称农民工,因天津汉沽殡葬管理所欠施工方1400 万元而召开讨薪新闻会,并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辞,对汉沽殡葬管理所的欠款表示强烈不满。翌日,汉沽区民政局回应称,该女子所言不实。(2012 年10 月10 日,人民网)

无独有偶,一封《就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事致湖北通山县政府80 后美女县长的公开信》的帖子近日引起各大论坛网友热议。在这起通城农民工于县政府门前下跪举牌讨薪事件中,民工讨薪事件反复发酵,加之网络推手恶意将事件与“80 后美女县长8 年7 次提拔6 次破格”牵扯在一起,导致舆情烈度不断升级,而涉事舆情单位和个人一直没有正面的回应,任由舆论抹黑,地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到空前的冲击。

无论是召开新闻会讨薪,还是在县政府下跪举牌讨薪,都折射出农民工生存与发展困境,如果不是正常的诉求渠道被淤塞,农民工也不会有这些“创新”之举。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弱势群体的无助往往令人嗟叹。同时,社会快速发展背后也隐藏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旦遇到合适的“爆点”就会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民工以

弱势群体的面目诉求,正好契合了公众反感社会贫富悬殊、贪腐横行、公权私用的心理,此时任何抬升舆论压力,胁迫讨薪对象的行为都将获得正义的外衣。

舆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当我们仔细打量两起讨薪事件的网络舆论演变途径时,不难发现其中制造舆论吸引公众注意力、左右网民情绪以胁迫政府行为的痕迹。以通山为例,县政府真的欠这些农民工工资款吗?民工讨薪与80 后县长破格提拔有无必然联系?在一系列炒作中,所谓“美女县长炫富照”是其本人吗?是谁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负责任地蛊惑视听?在第三方媒体的调查回应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网络舆论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总汇,其虚拟性既可以汇集民意、表达民愿、反映民生,推动思想解放、观点表达及舆论监督,又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注水”,蹿升为炙手可热的网络民意,产生强大的社会冲击波。但是,网络舆论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各利益方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还原真相、阐明道理,而不是以片面极

端的观点来误导舆论、撩拨网民情绪,以期扩大事态好向政府施压要价。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其中强势群体与社会大众的矛盾,腐败官员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呈现激化的趋势,社会心理失衡,群众观感不佳。在推进社会改革,逐步解决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有选择的消息,通过煽动网民情绪裹挟被攻击的对象,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民主监督,但无法利用网络直接伸手进行查处。网民可以

参与舆论讨论,但要警惕那些刻意诱导舆论、以极端手段放大网络舆论“负能量”的做法。

媒体评论

互联网颠覆了多年来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旧舆论格局,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很多热点事件虽然情况各异,但在舆情应对上都有规律可循。《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这本书是作者数年来在舆情一线的研究心得,收录了不少鲜活案例,实操性、针对性极强。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小风浪**的评论:

业务需要,工作需要

2017-09-15 11:35:3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