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山(珍藏版)图书
人气:32

静静的山(珍藏版)

前 跨越巅峰 迈上一步,我站上了8844米的世界之巅。 向前俯瞰,远处是广袤的西藏大地,环顾四周,是一座座峰尖云海。但我却没有想象中的丝毫兴奋,心中有些茫然…… 下方的队友仍在奋力向上挪动,看着他们弯曲...

内容简介

"当你看完这本书时,也许,你能看到我之所以运气好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给了我那么多?"—王静

静静的山》(珍藏版),是传奇女性王静(新浪微博@飞雪静静)及时本书《静静的山》的升级珍藏版。书中不仅讲述她从打工妹到上市公司联合创始人,从香山到珠峰,5年登顶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的攀登故事,还增添了她2013年一周内无氧登顶努子峰后连登珠峰并第二次登顶的经历。

珍藏版内页采用进口轻型纸印刷,雅致轻盈。精装纯白封面烫压出攀登者影像,意在激励所有人生的攀登者,步步。特殊材质的函套上,隐约透着王静在洛子峰上所拍摄的珠峰另一面,那是王静女士献给所有读者的深深祝福。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能否达成目标,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选择向哪个方向移动。每个人,只要脚步不停,距离梦想一定会越来越近。

编辑推荐

当你看完这本书时,也许,你能看到我之所以运气好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给了我那么多?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能否达成目标,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选择向哪个方向移动。每个人,只要脚步不停,距离梦想一定会越来越近。

你可以不登山,但你总会遇到自己的那座"8000米";你可能不知道正确的路,但你总会发现路由心生。

人生就是一种体验,梦想和勇敢,就是一种能力。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作者简介

她是被誉为"高山雪莲"、"商界木兰"、"中国十大正能量女性之一"的奇女子。登顶过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在山上,她遭遇过雪崩,经历过12级风,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出生在四川资阳的小山村,却是中国上市公司户外品牌"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中国登顶8000米山峰最多的女性。登山、创业之外,她更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热衷于环保并从事公益事业。她,就是王静,飞雪静静。《静静的山》是她的及时本书。她是:

及时位登顶海拔8156米玛纳斯鲁峰的中国女性

及时位登顶海拔8012米希夏邦马峰的中国业余登山女性

及时位从南坡登顶海拔8844米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内地女性

及时位登顶海拔8516米洛子峰的中国女性

及时位登顶海拔8051米布洛阿特峰峰的中国女性

及时位登顶7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国女性

王静登山探险历程

2007年3月,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登顶

2007年9月,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登顶

2008年10月,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登顶

2009年4月,PK64个户外项目进入前4名,到达北极

2009年7月,玉珠峰,海拔6178米,跨越

2009年9月,马纳斯鲁峰,海拔8156米,登顶

2010年5月,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南坡登顶

2010年12月,文森峰(南极较高峰),海拔4897米,登顶

2011年1月,徒步115公里到达南极点

2011年5月,洛子峰,海拔8516米,登顶

2012年5月,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登顶

2012年7月,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登顶

2013年4月,努子峰,海拔7861米,无氧登顶

2013年5月,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重返珠峰

2014年1月-6月,历时143天,完成"地球九级"挑战项目

目录

目录

前言:跨越巅峰

Preface:AbovetheSummit

引言我还回得去吗?……

Forward:AmIAbletogoBack?

只缘此山中:2007乞力马扎罗

BecauseoftheMountain:Kilimanjaro2007

风雪夜归人:2007卓奥友

ThroughtheStorm:ChoOyo2007

等我回来:2008希夏邦马

WaitingforMyReturn:Shishapangma2008

生死不负约:2009马纳斯鲁

ThePromise:Manaslu2009

只为站在这里:2010珠穆朗玛

JusttobewithYou:Qomolangma2010

何似在人间:2011南极

Heaven`sHorizon:Antarctica2011

大爱无形:2011洛子峰

HowGreatThouAre:Lhotse2011

速战速决:2012马卡鲁

ASpeedyAscend:Makalu2012

永不言弃:2012布洛阿特

NeverGiveUp:BroadPeak2012

路无止境:2013努子峰珠穆朗玛CloudRoad:NuptseandQomolangma2013后记路由心生

Postscript/TheWaytoReadMind

在线预览

我还回得去吗?……

通往Gorakshep方向的山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出幽冷的光泽……今天是我们登顶珠峰前的一次拉练,也是我没有完成训练任务的24小时。在布满冰雪和坟堆的山脊上,我上升到一半就脱离了队伍,一个人横切到半山腰的坟堆前……

我呆呆地坐在那里,远方在我渐渐模糊的泪眼里突然失去了方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长眠在雪山之中登山者的灵魂,是否栖息在我身边的这些玛尼堆里?他们在生命的一刻,是否也会想到了"回家"?

我为什么要登山?

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我还回得去吗?

回家吧?

此时我已经远离了北京,远离了那个有丈夫有女儿有爸妈有香喷喷饭菜温暖的家,远离了那间温馨明亮可以看见西山风景的顶层办公室,来到这个寂静而让我一直向往的雪山世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在遍布死亡陷阱的冰天雪地里穿行,为的是触摸梦中的雪域之巅——

这里有我的梦。

4月初,我进驻了珠峰南坡大本营。登顶之前,一直是适应性训练和休整。

登山者的眼中,除了山,就是登山的那些人。山在上面,人在身边。所以,平日在大本营,我们关注最多的就是身边的登山者。

攀登后山的一位攀登者受了伤。我从望远镜里看到,他被装进橘红色的急救袋里,被捆在了担架上面。他的伤势应不轻。后来听说,他是多处骨折,不能行走了。

即将攻顶前,传来了一个噩耗。

5月14日一大早,我还没从帐篷里爬起来,就接到一个短信——攀登海拔8167米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的中国队员发生了山难,曾经和我一起攀登过卓奥友峰的队友机长李斌确定遇难。后来又得知,探路者公司的一位7年多的商韩昕和另外一位山友也在遇难名单中,此外还有数人受伤。这个消息一直揪痛着我的心,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队友鲜活的面孔还一直在我眼前晃动。

攀登珠峰前,我和李斌通过一次电话,嘱咐对方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好好活着回来。李斌是飞机机长,家在深圳。那一次我去深圳联系他时,他当班正飞杭州,没有机会见面。他在电话里还埋怨我:"你两次来深圳都不提前告诉我。"

"时间太短,下次来我一定提前告诉你,我还没有见过飞机机舱是什么样?等着坐你开的飞机呢。"

"只要你提前告诉我,坐我开的飞机,我亲自带你到机舱去看看。"

他的话不断在耳边回响,在卓奥友大本营并肩跳舞的情景也浮现在了脑海里。那天,空中飘落着大片雪花,像似与大家一起共舞。机长伸出手让我接唱的场面就在眼前,那张面带笑容的脸一直在眼前挥之不去。我们好像刚刚擦肩而过,可是,今天他却永远留在了雪山上。我整天眼睛哭得红肿,无法面对这个事实、无法相信这是真的!(配跳舞、唱歌图)

我无法接受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下午,我们一起为遇难的山友堆了一个九层玛尼堆,正对着远方他们攀登道拉吉里山峰的方向。

不停地接到家人、朋友的短信和电话,知道我正在珠峰登山的朋友都关心我的安全,家里人更是坐立不安。我叮嘱发强,千万不要让爸妈知道这件事。他劝我:"要不就别登了,回家吧!"

一句"回家吧",让我的心骤然一缩,愈发伤感,眼睛里一直淌着眼泪……

面对一座接一座的玛尼堆,一个又一个献祭给雪山的灵魂,想不出自己为什么要来登山。

内心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我还回得去吗?

……

媒体评论

当你看完这本书时,也许,你能看到我之所以运气好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给了我那么多?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能否达成目标,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选择向哪个方向移动。每个人,只要脚步不停,距离梦想一定会越来越近。

你可以不登山,但你总会遇到自己的那座"8000米";你可能不知道正确的路,但你总会发现路由心生。

人生就是一种体验,梦想和勇敢,就是一种能力。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02-03 22:56:0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