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婴儿心理学图书
人气:29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婴儿心理学

《婴儿心理学》可以帮助来自不同专业,带着不同目的、兴趣和需求的人。除了心理学相关学者,其他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少儿卫生、家庭研究、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人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 作者:[古羽]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3641201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
  • 印刷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该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婴儿的生理发育、动作与认知及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同时系统阐述了影响婴儿发展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其体现了以下特点:其一,充分展示本领域理论的多样性及不同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对多姿多彩的婴儿发展过程的解释。其二,婴儿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决定了婴儿研究的深度。该书补充了大量新近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发现婴儿在许多方面比我们过去认为的更有能力。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知道如何能更好地看待和养育孩子。

编辑推荐

本书展示了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以科学的方式对婴儿出生时期的行为、言语、情绪、气质、自我的发展、婴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以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婴儿心理的影响和相应的积极干预,见微知著。书中案例丰富,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目录

及时章婴儿心理学概述

及时节婴儿研究历史

第二节婴儿研究理论

第三节婴儿研究与实践

第二章研究方法

及时节发展研究设计

第二节观察法与父母报告

第三节实验研究

第四节测量与评估

第三章从怀孕到出生

及时节遗传和基因

第二节胎儿发育

第三节新生儿

第四章婴儿的生理发育与营养

及时节大脑的发展

第二节身体发育

第三节营养

第五章婴儿动作与运动的发展

及时节动作发展的理论及意义

第二节婴儿的动作发展特点

第三节动作发展对婴儿的影响

第四节环境与早期动作发展

第六章婴儿的认知发展

及时节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婴儿对物理世界的感知

第三节婴儿的学习、记忆和智力

第七章婴儿的言语发展

及时节婴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婴儿言语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婴儿言语发展的神经机制

第四节言语获得的相关理论

第八章婴儿的情绪、气质与自我

及时节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第二节气质的理论、测量及生理基础

第三节气质和人格发展

第四节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第九章婴儿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认知

及时节社会交往

第二节社会认知

第十章婴儿的成长环境

及时节父母的教养风格与教养行为

第二节父母就业与儿童照看

第三节家庭单元

第四节媒体的影响

第十一章婴儿成长中的问题

及时节婴儿的死亡

第二节孤独症

第三节健康问题

第四节婴儿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积极养育与儿童早期发展

及时节积极养育的概念与理论背景

第二节积极养育与儿童早期发展

第三节积极养育的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预览

及时章婴儿心理学概述婴儿心理学

及时章婴儿心理学概述

1. 历史学家亨德里克(W.Hendrik)曾感叹:“如果说女人是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话,那么儿童则是被历史遗忘的。”你将如何理解该表述?2. 什么对婴儿更有益?拥抱和爱护,还是对他们进行早期独立训练?3. 即便是那些营养良好、无疾病困扰,没有受过虐待的儿童,情感创伤也可能严重阻碍他们的成长,是吗?

婴儿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起始阶段,所以婴儿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依赖于是否被人类发现。早期儿童学、医学将婴儿期认定为0~1岁。心理学家对婴儿期的界定也不一致。普莱尔(W.Preyer)于1882年在《儿童心理学》中对婴儿期的界定为0~3岁,伯克(L.Berk)认为婴儿期是0~2岁。20世纪80年代,朱智贤先生把0~3岁的儿童界定为婴儿,并且将其细分为两部分,0~1岁的儿童属于婴儿早期,1~3岁的儿童为婴儿期。陈帼眉和许政援于1987年依据真实的形成人类的心理特征,将1~3岁认定为先学前期和前幼儿早期。我国学者孟昭兰综合考察婴儿身体与心理结构等发展的8个方面,将婴儿期界定为0~2/3岁。林崇德于2002年在发展心理学著作中将婴儿期界定为0~3岁。总体上,对于婴儿期的划分有三种方式: 0~1岁、0~2岁、0~3岁。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两种划分方式得到大部分发展心理学学者的认同,但是分歧和争论一直存在。但现在更多的研究者根据语言、动作、认知以及社会性的整体发展和连续发展的原则将婴儿期确定为0~3岁。随着各个学科对婴儿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基于心理发展连续性的观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将0~3岁划分为婴儿期是合理的。本书也将以0~3岁作为婴儿期来介绍该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及时节婴儿研究历史在现代人眼中,儿童天真、可爱、弱小、无辜,需要受到精心的呵护与完善的教育,这些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也是这么看待和对待他们的孩子的吗?事实上,在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群体中,父母对待婴儿和儿童的方式是不同的。文化历史蕴含着道德、人权、婚姻与家庭、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等的信念和价值观。因此,不研究文化历史环境,就不能彻底理解婴儿和儿童的发展。正如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所认为的: 婴儿所处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和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婴儿的发展(Bronfenbrenner, 1992)。一、 婴儿研究的历史背景从儿童观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大概了解婴儿研究的历史背景。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观念,具体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力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杨佳(2011)等归纳了西方历史上儿童观的历史演变,他们提出与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同步,儿童观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阶段。把婴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开始进行专门研究起始于近代儿童观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 远古时代原始社会时期,由于艰难的生活条件,人类的平均寿命约为14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杀婴、弃婴或杀婴献祭的习俗,这反映出当时客观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儿童观: 儿童是氏族或父母的公共财产,可以任意处置(杨佳等,2011)。现代人种学家根据对现存原始部落的考察发现,在许多原始部落中,人们不将新生婴儿当作人,而将其视作父母或氏族的隶属品。原始人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将婴儿作为祭品,以杀婴的形式祈求神灵的保佑。考古专家们曾发掘出土了大量被吃掉的幼儿的化石,而专家们通过分析发现,这样的现象至少存在了十几万年。直到公元前4世纪,社会上还流行着杀婴或弃婴(尤其是残疾婴儿)的习俗。(二)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不少历史名人——如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等均诞生在这一时期。在这个时代里,人类的理性遭逢了千载难遇的发展契机,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在中国表现为华夏文明,在西方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生杀予夺之权都在父亲手中。例如,在古罗马,父母被告知不要拥抱和亲吻他们的孩子,只能在睡觉之前亲一下额头,或是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抚摸一下头。母亲的爱是“危险的工具”,这个工具会指向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会给婴儿带来痛苦,给青少年带来噩梦,并会毁掉孩子成人后的职业和婚姻。法国学者内罗杜(J.Neraudau)的《古罗马的儿童》一书也描述了古罗马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被看成是缩小的小大人;儿童与大人的不同,仅仅在于体型;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受古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关于对儿童爱与管教的平衡思想的影响,婴儿被认为是不属于父母的神的附属,教育是为了创造一个最适合于上帝意旨的成年人。虽然当时民众意识里也许并不注重儿童的地位和权利,但是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儿童观念,特别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自由人的观点,他认为“人是自由的”。这也形成了他对儿童的基本看法。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儿童是城邦的未来公民,要用“自由教育”来教育这些未来公民们。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进行了分期,要求遵循自然施教。他说:“显然有一种教育,为父母的应该用以训练其子者,不是因为它有用或必需,而是因为它是自由的和高尚的。”所谓“自由”,就是“不偏狭”“不鄙俗”,适合于自由民的身体和心灵发展之需要(李秀萍,2009)。亚里士多德针对杀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抛弃婴儿(但畸形或残疾者例外)。中国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庄子等无数伟大的思想家,形成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并一直影响着后世。考察当时的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大多是关于成人世界的论述,如“天人关系”“伦理道德”“文治武功”等;而有关儿童的论述则极为少见(徐媛媛,2007)。但是,关于儿童的观点可以从当时的“人性论”的论争中略窥一二。《老子》中多次提到婴儿。老子认为,人在婴儿状态时都曾比较丰厚地拥有“天德”(刘峻杉,2012)。老子提倡人们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将婴儿的身体确立为理想的身体状态,表现出对儿童的“崇拜”之情。在老子看来,婴儿时期是生命的开始,它无知无识、无私无欲、自然天真、纯净质朴,但它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王刚,2008)。正是在婴儿的身上,展现了自然生长的力量,显示了纯粹的境界,表现了生命的宝贵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对婴儿的基本认识,并把其上升到了道德高度。对中国历史具有长久深厚影响的是孔子。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仁”即仁爱。孔子说:“仁者,人也。”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论语 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孝悌是爱人的根本,也是家庭伦理的基础。孔子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达到从“爱亲”到“泛爱众”的目的。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是有区别的,它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爱。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形成了一套以血缘联系和社会政治等级关系密切渗透、交融的宗法制度。战国时期,庄周在《庄子 山木》中记载的“投璧负婴”的故事可能也反映了这种对血缘关系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成人对儿童的重视以及儿童在家中的地位。孔子论性的时候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从性与习的角度认识儿童,将二者分开,强调习的重要性,这正是对儿童观的最初认定(李秀萍,2009)。可以看出,孔子重视儿童与成人的血缘关系,重视习得,重视儿童对家长的依附。孟子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法国儿童史研究学者曾运用历史的心理冲突理论探讨亲子关系的发展史,提出儿童历史前后相继的六个模式。这六个模式是: (1) 弑婴模式(远古~公元4世纪): 弑婴为父母惯用手段;(2) 弃婴模式(公元4世纪~13世纪): 父母接受孩子也有灵魂的观念,以弃婴代替杀婴;(3) 过渡模式(14世纪~17世纪): 父母有关观念充满矛盾的时期;(4) 介入模式(18世纪): 父母更加贴近孩子,发生移情;(5) 社会化模式(19世纪~20世纪中叶):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使其社会化;(6) 帮助模式(从20世纪中叶开始): 父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帮助孩子成长。

三) 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大约公元5世纪~十五十六世纪)公元400年以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基督教逐渐广为传播,进入了中世纪时期的西方。在中世纪,儿童被看作小大人。这种“预成论”观点把儿童看作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阿利埃斯(P.Ariès)在其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奠基之作《儿童的世纪: 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指出: 在中世纪文化中,儿童和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微不足道的差异,只要儿童断奶就会被看作是成年人的自然伙伴。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童工是普遍现象,劳动条件也类似成年人(Koops,2008)。在当时涉及儿童的绘画中,他们大多被画上了成年人才有的肌肉。也就是说,儿童只是小上几号的成年人而已。所以我们看见的中世纪有关耶稣的幼儿期画像无一例外都是“可怕的侏儒”,而不是儿童。这种儿童观不承认儿童有自己的世界,也没有认识到儿童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基督教的观点认为清白和贞洁是通往上帝的途径,而非感觉。但是另一方面,从公元400年开始,在这段时期,基督教会开始对欧洲有关儿童养育行为的观念和实践产生影响。教会根据古代和当时犹太人的经验,建议父母要关爱儿童并保护儿童,避免其夭折、被虐待和杀害。这个时期出现了为婴儿建立的墓碑,也出现了由于错误对待儿童而对父母实施的刑法。这种观点认为,虽然上帝塑造了人的身体,但身体是可以用来享受和展示的。作为一名神父,奥古斯丁(A.Augustinus)在《忏悔录》中最早详细记载了有关婴儿发育和婴儿看护的观点。在他的《忏悔录》自传中,一开始便从发展的视角详细记录了他自己的婴儿期,描述了婴儿如何出生和吮吸乳房以及安静和哭闹的方式。他描述了婴儿的及时次微笑出现在睡觉期间,这算是最早的对婴儿的观察了。时间来到了中世纪末期。这一时期,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人们重新审视“人”的价值,人类的伟大精神获得了再生,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从而实现了“人的发现”(徐媛媛,2007)。夸美纽斯(J.Comenius)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理,试图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一话题。他提出: 要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面激发儿童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改进学校环境和教学方法,把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出来。他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因此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李秀萍,2009)。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在中世纪晚期,一些医学著作提出了新生儿和婴儿早期的照顾方式。例如,12世纪,意大利的女医生建议用蜂蜜唤醒新生儿的味蕾,防止婴儿被强光照射和噪声干扰,用各种颜色和质地的衣服以及“歌曲和温柔的嗓音”刺激儿童的感官(Gies & Gies, 1987)。中国到了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道德成为教育的目标,“二十四孝”是这类教育的典型。“埋儿奉母”“恣蚊饱血”“扇枕温衾”等孝道故事,都提倡孩子要为大人做牺牲;孩子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孩子孝顺父母天经地义。不但如此,父母对孩子甚至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埋儿奉母”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封建社会中“长者为尊”的文化习俗还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对儿童的养育方式。如儿童在初生时所经历的“蜡烛包”、童年时“四书五经”的机械诵读等。(四)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19世纪)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关于人类生命、尊严和自由的新观点开始出现,强调了个体不同于上帝、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洛克(J.Locke)(1632~1704)相信儿童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训练,而非不切实际的鼓励。洛克提出,教育应该提供经过合理选择的所需的技能。他提出:“在我们脆弱的婴儿期,那些看似微小的甚至感觉不到的表现却会有重要且长期的影响(ClarkeStewart,1998)。”教育家卢梭(J.Rousseau)认为,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童年是具有特权的时期。儿童为世界带来美好,教育需要遵从儿童的需要和爱好,尤其是婴儿和幼儿。儿童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教育应该是以儿童为导向的,并且是有年龄阶段的、接近儿童的。教学法和教育的方法要调整以适应儿童,并且只有当儿童表现出需要知识的时候,才必须提供给儿童知识。卢梭建议儿童应该“跑、跳并大声喊出内心的想法”(马文华,孙爱琴,2014)。18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的儿童观念出现了: 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事情和家庭生活都成了值得注意的事情,孩子的将来、现状都需要关注,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文艺复兴运动高歌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要从各种宗教的教义和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现世享乐和欲望的满足,宣扬人生活的价值,提倡人的理性和文明。这就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的儿童“原罪说”,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很快影响了人们的儿童观(杜建一,2010)。在整个19世纪,家庭和工作地点逐渐分离,儿童远离了工作场所。由于文化的改变,用童工被认为是一种剥削,儿童应该被爱、被保护、被安慰、被教育(Synnott,1983),社会开始将母亲的角色定义为家庭的管理者,爱和情感将家庭结合在一起(而非宗教、继承或经济原因),伴随而来的是夫妻之间的感情纽带更加牢固,使得父母对孩子更加爱护、宽容和平等(ClarkeStewart, 1998)。儿童成为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儿童被真正“发现”,童年时期被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些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了整个现代世界,成为不可动摇的价值观。婴儿学校在19世纪是为了防止童年期行为问题和预防城市犯罪为穷人的孩子准备的,主要教孩子阅读并提供给孩子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经济支持(ClarkeStewart, 1998)。婴儿学校后来也对中产阶级开放。1840年,在马萨诸塞州,半数的3岁儿童都进入了婴儿学校。而到了19世纪,婴儿被送到学校是被谴责的,因为给孩子施加了太多压力,孩子应该自然发展,而不是被“推着”发展。关于婴儿教育价值的争论也同样贯穿于20世纪。19世纪,教育领域中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裴斯泰洛齐(J.Pestalozzi)、赫尔巴特(J.Herbart)、福禄贝尔(F.Frobel)。他们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规律为依据,由此来科学地认识儿童。随后一些生物学家、教育家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记录,并发表关于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的著作。19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儿童的观察研究更是大量展开(马文华,孙爱琴,2014)。科学研究在认识世界时所产生的一些具体结论中会蕴含着一种普适的概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解释方式,如,胚胎学中“发展”概念的演变就会对儿童观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科学会以其特有的方法直接研究儿童,而不仅满足于间接地影响儿童观,如,心理学研究对儿童观的形成就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徐媛媛,2007)。在中国,新教育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教育思想启蒙运动,它对于解放儿童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又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有自身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讲道,“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鲁迅认为,儿童是有朝气的、独立的、自由的、可以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他认为,封建主义教育制度下培养的是“奴才”,导致了全体国民的“奴性意识”和“奴性人格”,因此,他呼吁“救救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提出了“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的观点。他认为,儿童是可以自由活动、自由创造的,应该依据儿童的自然天性,启发、解放和促进儿童的自由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具体而言,应该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陈鹤琴在吸取陶行知和杜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曾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等相关著作。当时的中国学者正在奋力摆脱以“父为子纲”为代表的封建思想和以“文以载道”为代表的文学传统的束缚,争取“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总体而言,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婴儿观念发生最彻底的历史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得到重视,人类生命价值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在启蒙运动中,技术、科学和教育的巨大进步为文化意识的重大历史变革创造了条件,“个体”观念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婴儿传记以及对个体婴儿的重视,开启了20世纪的婴儿研究新篇章。二、 婴儿研究的三个阶段《儿童心理学手册》第6卷(2006)中,对发展心理学的三阶段划分同样适用于婴儿研究。这种划分揭示了系统的理论观点在不同阶段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程度。(一) 研究早期(1890~1919)1. 儿童观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促进“科学”原理在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中的运用,儿童研究运动在欧美兴起。以杜威(J.Dewey)为首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标志着“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明确建立。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是有能力的,应该尊重儿童的天赋能力。杜威关注儿童的社会环境,认为儿童在学校的经历将为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做好准备,而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杜威从他的民主主义社会的理想出发,把儿童视为民主主义社会的正式成员。杜威的儿童观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持续至今。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的“拯救儿童”运动大大增加了对儿童福利的社会责任和专业化管理。为追求儿童的社会福利,改革者利用国家的治安权来保护儿童不受虐待、剥削和忽视,建立了大量的孤儿院和挽救失足少年的教养院等社会机构;福利和医疗机构制订了针对婴儿和儿童的政策;进步主义教育家创造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课程。同时,各种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巩固了家庭。例如,儿童疾病的免疫技术和牛奶的巴氏杀菌法的发展应用,降低了儿童死亡率;麻醉的发明以及医疗器具的消毒措施的普及,降低了母亲分娩的死亡率(Greenleaf,1978)。2. 研究主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逐渐取代了宗教,成为当权者制定政策的根据。在这一时间出现了系统关注和研究婴儿心理的婴儿传记和实验研究。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一些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对婴儿的行为和发展产生了兴趣,开始把儿童当成了“研究进化问题的好的自然实验对象”。一些心理学家开始观察、记录和研究新生儿与儿童的行为和发展问题。他们的日志,被称作“婴儿传记”,是婴儿的行为和发展的记录,也是对自然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根据。在这之前,从没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记录个体婴儿。传记法区分出了实证和理论取向的界限。达尔文(C.Darwin)就记录了他儿子威廉的发展历程(Fogel,2010)。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在生物发展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 预成论和渐成论。预成论认为,发展只能使器官外形、器官关系发生变化,而不能使器官具有新的性质。预成论认为,个体的发展转换只是错觉,因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器官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在继续变化,而个体的基本特性则早已在它的发展早期形成或预先确定了。渐成论则认为,在个体的发展转换过程中,会出现新异性,但是不能独立存在。复演论把个体发生学的概念和进化学的概念加以结合。复演论提出把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这两种主要的生成方式整合到一个框架里,胚胎的组织器官会经历该物种在以前进化过程中所经历过的所有物种的成年形式,胚胎器官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该物种进化过程的快速重放。霍尔(G.Hall)的青春期理论、弗洛伊德(S.Freud)的压抑和性发展理论都体现了复演论的思想。生物学家冯 贝尔(K.Von Bear)认为,复演论是以错误的观察和浪漫主义而非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分化与重组的过程,新性质可以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出现,而不是仅出现在一个阶段。该胚胎学原则后来被应用到对结构、动作、思想以及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 贝尔以他在胚胎学和解剖学方面的实证性研究为基础,归纳出个体发展的一般原理。他提出,发展是沿着前后相继的阶段,按照从一般到具体、从相对同质到愈加分化的层级组织结构顺序推进的。冯 贝尔的发展原则确认了渐成论的一个关键特征——从同质经由不断分化发展到异质,然后整合成为新结构。通过他的研究,渐成论才又逐渐受到关注。达尔文进化论对行为遗传和行为倾向进化有重要意义,并通过鲍德温(J.Baldwin)、普莱尔、弗洛伊德三人影响得以不断地发展。普莱尔在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这本书被称为是“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及时部著作”,人们因此把1882年作为现展心理学的开端。受霍尔个体发生学概念和进化学概念的影响,普莱尔认为胚胎学研究的概念与方法用在行为研究中也占有优势。在行为和思想“生命过程”的起源与完善上,他提出关于结构—功能双向关系的预见性假说。普莱尔提出,和人类的祖先物种相比,人类的成熟速度变慢了,相应地,同动物相比,人类在“生命过程”和行为发展中有更大的可塑性。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试图说明婴儿早期发展的规律。在视觉方面,他提供了儿童对光的敏感度的发展特点,对色彩的辨别特点,空间知觉的发展和视觉的概括化、语言化特点的资料。在听觉方面,他不仅提供了儿童最初的对于声音的感觉和知觉的资料,而且论述了儿童听觉与视觉的关系。在触觉方面,他叙述了儿童的温度感觉和痛觉的发展特点,并指出皮肤的神经容易兴奋的原因是在出生前就接受了大量的刺激。在味觉方面,他对比了新生儿和动物的味觉特点,论证了新生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

2016-10-01 02:58:46
来自子不语2**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套丛书,和林崇德教授主编的那套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一脉相承,也展现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体现了问题取向到积极心理取向的转变提升,更兼顾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印刷质量也非常不错,正版无疑,值得推荐。

2016-12-02 11:31:28
来自会***喵**的评论:

这商品不错

2017-04-11 14:27:1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错不错啊

2017-06-08 06:41:2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错的书!!

2017-06-28 08:10: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7 15:30:07
来自g***6(**的评论:

书中阐述了婴儿的生理发育、动作与认知及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值得广大家长一读,为教育孩子提供帮助。

2017-07-16 18:07: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不错的一本书 包装还行 还可以

2017-08-10 15:22: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

2017-09-07 19:51:3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