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才子必读书 软精装 金圣叹图书
人气:26

天下才子必读书 软精装 金圣叹

《天下才子必读书》全书共十六卷,352篇。篇目按时代先后排列,分先秦、汉晋、唐宋三大部分。其中先秦部分五卷;汉晋部分四卷,汉代文章又分西汉、东汉、后汉(蜀汉),晋文仅9篇;唐宋部分六卷,唐文和宋文各占三卷...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古代随笔  
  • 作者:(清)[金圣叹] 著,[周锡山] 编校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0304659
  •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1
  • 印刷时间:2009-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天下才子必读书》全书共十六卷,352篇。篇目按时代先后排列,分先秦、汉晋、唐宋三大部分。其中先秦部分五卷;汉晋部分四卷,汉代文章又分西汉、东汉、后汉(蜀汉),晋文仅9篇;唐宋部分六卷,唐文和宋文各占三卷。一卷为补遗,《左传》2篇,《史记》16篇,此外有汉文6篇,唐宋文各1篇。 本书除了作为散文选本外,也还可以作为金圣叹的文艺思想资料来看。 清初著名学者金圣叹编选批注的古代散文选本,多为古代名篇佳作,每篇均有总评,文中夹批、夹评,妙语连珠。疑难词句由研究者详加注释。本书是古文爱好者阅读、收藏的佳作。

目录

卷之一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戒饬守臣

齐伐楚盟召陵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

秦伯不食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重耳历楚至秦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宁武子保身济君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晋败秦师于殽

商臣弑父本末

晋立灵公

季文子讥齐侯不免

子家与赵宣子书

楚子问鼎

楚子不筑京观

士贞子谏杀林父

宾媚人责晋人

楚归晋知

巫臣忧莒城

晋使吕相绝秦

卷之二 左传

穆叔重拜鹿鸣

戎驹支不愿与会

臧武仲不能诘盗

子产论币重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

子围逆女以兵

张趯智在君子后

晏婴叔向相语

叔向许子皮朝楚

司马侯许楚召晋诸侯

吴蹶由对楚子

子革对灵王

穆子不受鼓降

子产不与晋玉环

晏子论梁丘据

吴许越成

子产戎服献捷

卷之三 国语

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襄王弗许晋文公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鲁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季文子俭德

叔仲劝襄公如楚

敬姜述先姑

敬姜以鳖逐文伯

散姜弗应

敬姜教子逸劳

靡笄之役

范文子不欲伐郑

叔向贺贫

范献子自伤不学

董叔得系于范

魏献子悟三叹

邮无正论垒培

窦犨论人化

士茁惧室美

子囊议恭王谥

王孙圉对简子

蓝尹亶告子西修德

诸稽鄄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申胥谏伐齐

句践谋伐吴

范蠡不许吴成

卷之四 战国策

游腾为周谢楚

苏厉说白起勿攻梁

司马错论伐

甘茂自托于苏代

范雎见秦王

唐雎不辱使命

赵良说商君

邹忌谏齐威王

说齐王贵士

田需论轻重

田骈不宦

孟尝君使公孙弘观秦王

赵威后问齐使

触詟说赵太后

楼缓虞卿论秦

或为齐献书赵王

李克论相

吴起不恃河山

魏益公叔赏田

公叔非悖

鲁共公择

徐子谏太子自将

惠公说文王弛葬期

唐雎说信陵君

孟尝君索救燕赵

卷之五 战国策

郭隗说燕昭王

苏代约燕昭王书

乐毅报燕王书

燕王谢乐毅书

申子请仕从兄

申子始合昭侯

美入金

慎子全东地五百里

中射士论伪药

庄辛谓楚王

墨子罢楚云梯

司马喜立阴后

秦文

屈原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驺忌鼓琴

威王臣宝

李斯谏逐客书

韩非初见秦王

韩非说难

赵养卒说归赵王

张耳陈余说诸县豪杰

张耳陈余说陈涉

蒯通说范阳令及武信君

卷之六 西汉文

贾谊

过秦论

治安策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

难蜀父老

喻巴蜀檄

卷之七 史记

司马迁

五帝本纪赞

始皇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高祖本纪赞

吕后本纪赞

孝文本纪赞

孝景本纪赞

吴泰伯世家赞

齐太公世家赞

鲁周公世家赞

燕召公世家赞

曹世家赞

陈杞世家赞

卫康叔世家赞

宋微子世家赞

晋世家赞

楚世家赞

越王旬践世家赞

郑世家赞

赵世家赞

魏世家赞

韩世家赞

田敬仲世家赞

孔子世家赞

楚元王世家赞

荆燕世家赞

齐悼惠王世家赞

萧相国世家赞

曹相国世家赞

留侯世家赞

陈丞相世家赞

绛侯周勃世家赞

梁孝王世家赞

五宗世家赞

三王世家赞

司马穰苴列传赞

孙子吴起列传赞

伍子胥列传赞

仲尼弟子列传赞

商君列传赞

张仪列传赞

樗里子甘茂列传赞

穰侯列传赞

白起王翦列传赞

孟尝君列传赞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

信陵君列传赞

春申君列传赞

廉颇蔺相如列传赞

田单列传赞

鲁仲连邹阳列传赞

刺客列传赞

范雎蔡泽列传赞

乐毅列传赞

屈原贾生列传赞

李斯列传赞

蒙恬列传赞

张耳陈余列传赞

魏豹彭越列传赞

黥布列传赞

淮阴侯列传赞

韩王信卢绾列传赞

田儋列传赞

樊郦滕灌列传赞

傅靳蒯成列传赞

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季布栾布列传赞

袁盎晁错列传赞

张释之冯唐列传赞

万石张叔列传赞

扁鹊仓公列传赞

田叔列传赞

吴王濞列传赞

魏其武安列传赞

韩长孺列传赞

李将军列传赞

卷之八 西汉文

太史公自序

酷吏传序

报任安书

李陵

答苏武书

枚乘

上谏吴王书

主父偃

谏伐匈奴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贾捐之

罢击珠厓对

路温舒

上尚德缓刑书

卷之九 东汉文

班彪

王命论

班固

汉楚异姓诸侯王表

朱浮

与彭宠书

后汉文晋文

渚葛亮

前出师表

羊祜

平吴疏

王浚

自理表

庾亮

让中书监表

杜预

遗令

王羲之

兰亭诗序

潘岳

闲居赋序

嵇康

琴赋序

陶潜

归去来辞

刘伶

酒德颂

卷之十 唐文

韩愈

上宰相书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答李翊书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

与于襄阳书

上张仆射书

与陈给事书

答李秀才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诤臣论

进学解

获麟解

原毁

讳辨

卷之十一 唐文

韩愈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序

送杨少尹序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何坚序

送董邵南序

送浮屠文畅师序

送廖道士序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圬者王承福传

新修滕王阁记

祭十二郎文

祭田横墓文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卷之十二 唐文

柳宗元

上李夷简相公书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启

答廖有方论文书

与韩愈论史官书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送薛存义序

送僧浩初序

梓人传

种树郭橐驼传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谤誉

晋文公问守原议

桐叶封弟辩

书箕子庙碑阴

祭十郎文

杜牧

阿房宫赋

皮日休

孔子庙碑

李翱

答进士王载言书{;

复性书

卷之十三 宋文

欧阳修

梁太祖论

一行传论

宦者论

伶官传论

朋党论

纵囚论

上范司谏书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答吴充秀才书

送杨真序

梅圣俞诗集序

春秋或问

读李翱文

秋声赋

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

真州东园记

祭石曼卿文

卷之十四 宋文

苏洵

苏氏族谱亭记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轼

武王论

荀卿论

乐毅论

战国任侠论

范增论

留侯论

晁错论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答刂)子

上梅直讲书

到惠州谢表

颖州谢到任表

谢兼侍读表

潮州韩文公庙碑

卷之十五 宋文

苏轼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喜雨亭记

超然台记

凌虚台记

三槐堂铭

苏辙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曾巩

战国策目录序

王安石

同学一首别子固

读孟尝君传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钱公辅

义田记

李觏

袁州州学记

李文叔

书《洛阳名园记》后

卷之末补遗

左传

邾文公知命

詹桓伯让晋争阎田

西汉文

汉文帝

赐尉佗书

尉佗

上汉文皇帝去帝号书

司马迁

伯夷列传

匈奴列传赞

卫将军列传赞

平津侯列传赞

东越列传赞

司马相如列传赞

淮南衡山列传赞

循吏列传赞

汲郑列传赞

酷吏列传赞

大宛列传赞

老子韩非列传赞

游侠列传赞

滑稽列传赞

佞幸列传赞

三代世表

贡禹

乞归疏

杜钦

追讼冯奉世疏

谷永

谏验梁王立疏

萧望之

入粟赎罪议

唐文

李华

吊古战场文

宋文

苏洵

心术

附录

柳宗元

祭崔简旅榇归上都文

司马光

谏院题名石记

附录二

唱经堂左传释

唱经堂释孟子四章

在线预览

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之一 左传

导读

金圣叹选评《左传》51篇。其中《天下才子必读书》48篇(正文46篇,补遗2篇),《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左传释》有5篇:《郑伯克段于鄢》、《周郑始恶》、《宋公和卒》、《卫卅吁弑其君完》、《阴饴甥对秦伯》。内《郑伯克段于鄢》和《阴饴甥对秦伯》二篇与《天下才子必读书》所选重复,但批语不同。《左传释》的评批体例与《天下才子必读书》略有不同:前者除有夹批外,每段后有总评;后者每篇正文前有总评,文中有夹批。

1.论人物形象

作为史学经典著作,《左传》记录和描绘了春秋时代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金圣叹又竭力批出《左传》刻画人物的高度成就。

郑伯克段于鄢》为千古名篇。作者仅用几百字的短幅,已精彩绝伦地描绘了三个人物:庄公母子和颖孝叔。郑武公妻姜氏在生庄公时因长子庄公倒生受惊而厌恶他,取名为“寤生”,而偏爱次子共叔段,她建议废寤生而立共叔段,武公未允。圣叹批评姜氏为子取名不当:“庄公闻呼其寤生,那不恼?后又闻呼段为京城太叔,那又不恼?姜氏之为祸首如此。”“有才口妇人,实实有此事。当时亦只是摇弄唇舌,后来便成极大是非,可恨可痛!“(以上《左传释》)又批:“妇人率性,往往遂成家国之祸,如此类甚多。”(《才子书》)待庄公刚即位,姜氏马上要求他将制封给共叔段。圣叹接批:“兄代有国,弟得食邑,足矣,何必有择而请。且兄代有国,弟得食邑,分也,何必代为之请哉?姜氏代为之请者,必欲得制故也。必欲得制者,据其要害,以便图庄公也。咄咄老妪,那复可堪!”又说:“庄公才即位,姜氏便请制,写出老妪眼光射定,刻不能待。”庄公不允,她又请求将京封给次子,于是庄公“使居之”,她呢,又“谓之京城太叔。”圣叹批道:“姜氏既得请京,便为太叔立号,是爱之,是害之?胡可胜叹!”并指出:“‘使居之’,三字,写尽庄公面目不善;‘谓之京城太叔’六字,写出姜氏满心欢喜。母子之仇,至此日而成矣。”(以上《左传释》)以上具体分析姜氏偏爱次子,引起矛盾和祸端,并批评她政治上的短见和性格缺陷。尤其是“易储大事,只为小小爱憎起,女人胡可复与语!”(同上)批评宫廷贵妇识见短浅性格偏狭,偏又爱干涉政事,不免酿成祸殃,从而指出其中的历史教训。

郑庄公是一个极有心机的国君。其母为弟请制,他答道: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圣叹说:“公只急口对付七个字,便以劈面抽刃直戳末。○看他急口相接处,不惟姜氏平日处心积计,即庄公平日亦处心积计,知其必请制也。”其母又为弟请京,渭之“京诚太叔”。此处《才子书》的批语与《左传释》不同,他说:“谁与作此名,定是庄公自作之。盖故若尊宠之,以生其骄心。庄公处心积虑杀其弟,此日便早定计。”后其臣祭仲指出共叔段可能有野心,庄公回答:“姜氏欲之,焉辟害?”圣叹说:“子称母‘姜氏’,是含毒声。”又说:“看他答祭仲,便一口咬定姜氏。”“‘焉辟害’,为言害自外来犹可辟,今自内成胡可辟?非祭仲忧之而庄公不忧,此正极忧之辟也。”祭仲又劝“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庄公对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圣叹认为祭仲所劝之二语“自是处宠弟正论,乃庄公则正欲其滋蔓而后毙之,以见杀之有名,曰‘彼自毙也’。嗟乎!他日伐诸京,又伐诸鄢,为是段自毙,为是公毙段?‘自’之一字,何其为心阴毒惨刻之至于斯也!‘姑待之’,非姑待其自毙,姑待其‘多行不义’也。读书如断狱,务要判得明尽。”《左传》写形势的发展:“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即己。”公子吕劝庄公予以阻止,庄公又答:“无庸,将自及。”圣叹再次强调:“一则曰‘自毙’,再则曰‘自及’,必欲杀之有名,只用一句写出。”又进而批道:“秀才读至‘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句,便谓太叔骄横至此。我窥左氏命笔之意,殊不尔。只看他于西鄙北鄙不敢便收为己邑,而姑先使贰之;先使贰之者,贪二鄙,畏国法,二者交动于心,而姑且试之也。此时只须庄公不许,便令一家母子兄弟,宽然有以得全,乃庄公则特特不肯出此,但低声谓公子吕曰‘无庸,将自及’云云者,盖言不要说破,他渐来了,明明排下虎机,等他亲身踏入。下文便接书云,太叔公又收贰以为己邑,可见全是庄公要他如此。只就二鄙,分作两段写,便作是庄公心地,不是写太叔作孽。写彼人而令此人分外出色,此真千古神奇之笔,非《史记》以下书所得及也。秀才读至此处,便骂太叔痴,吾谓卿痴亦不减太叔也!”原文写子封建议庄公阻止太叔扩地,庄公说:“不义不睡,厚将崩。”仍不予理会。于是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圣叹说:“看他‘不’二字,便明明已有人于太叔之侧,风吹草动,无不备悉,不劳又有第二人为我着急也。下‘缮甲兵,具卒乘’,是实有其事者,若‘将袭郑’、‘将启之’,是尚无其形者,只看左氏连用二‘将’字,便是天大疑狱也。二‘将’字句下便紧接‘公闻其期’句,可见平日已先布置奸细于太叔之侧,其事益明。不尔者,如此机密事,公何从便知?且外庭多人不闻,而深官一人独闻,真必无这事也。至此际,却写庄公陡然于口中漏出两字曰‘可矣’,更无第二句,却宛然天成,便是子封口中之‘可矣’两字。今试思‘可矣’竟是何等语?蚩蚩太叔,久为杌上之肉,读之真令人遍身不乐也!郑庄公“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圣叹批道:“兄责其弟也,一呼即至,奚以车二百乘为?庄公于是乎不遗余力矣!”太叔出逃后,庄公“遂真姜氏于城颖。”圣叹指出:“陡然写出‘遂’字,便于篇初‘遂恶之’‘遂’字,如叫斯应。大冤得报,何止十年!写庄公一生心事,灼然如镜”。又说:“夫姜氏之遂恶郑伯者,偶也;若姜氏这终恶郑伯,则是郑伯自为之。终恶郑伯,郑伯为之;然则姜氏之甚爱叔段,非即郑伯之为之耶?”分析庄公故意恶化关系和事态,蓄意翦灭其弟的初衷。庄公软禁其母后又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圣叹一再指出庄公一系列的语言“含毒如此,人自不觉,”而此誓则“含毒声至此,始尽畅。”“誓文极毒。”圣叹感慨“母子兄弟至此日,真是狼虎相聚。”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的酷烈本质。

郑庄公立誓与母生不相见之后,竟然又“既而悔之。”这个令人意外的念头,圣叹特作长批道:

看他上文如许怨毒,到此忽然有‘悔之’二字,何意寒谷有此一线之春?答日:此见庄公之处叔段与姜氏,已是二十分快畅。凡人于报复之事,只有一分未畅快,他还二十分都是怨毒。只须此一分也畅快了,他便陡然有个不安之心,从中直动出耒。须知此际,正是他二十分都满处,只看左氏笔下,写出一‘既’字便可见。‘既’者,尽也。尽情尽力了,自然不觉生出懊悔耒,此正是人性极好处,然恰是不好已透头了。此‘透头’二字妙绝,世界劫坏更成,地狱尽时反生第三禅天,只是者个道理。但此处,全要一个人扶掖得他正好。○譬如大病后人,初有一个活理,此时全赖有人调养得好,不惟大惊大恼耒不得,即大喜大笑也来不得。

圣叹从心理学角度,精辟地分析郑庄公情绪的转变因由,更从佛学中得到启发,用“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方法作精彩评论,进而指出矛盾的转化除内因外,还要假借适当的外因,这时就需要有一个人出来“扶掖得他正好!”于是便出现了颍孝叔此人。

颖孝叔的及时出现并启发庄公,至为重要,因为圣叹认为“良心之发,其来也至疾,其灭也至易。”颍孝叔“闻之,有献于公。”圣叹认为:“闻之”,闻公悔,非闻公城母也,非闻其诚。庄公赐食时,他故意“舍肉”不食,圣叹指出其用意是“特挑其问”,启发“公先开口,故妙。永为进谏之法矣。”果然,郑庄公问其缘故,他乘机回答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在《才子书》中圣叹批“小人有母”道:“只四字,直刺入耳,从耳直刺入心,下俱羡文耳。”在《左传释》中,圣叹将“小人有母皆”五字作一句读,并作长批道:

五字,字字妙绝。○五字,便写尽孺慕之乐。○五字,字字历入庄公耳根。○五字,在孝叔口中,只如一声小鸟,在庄公耳中,便如百叫清猿,便令寸心一时迸碎。○五字,吾读之,亦欲洒出泪未,何况当时说者、听者。○五字,不知左氏何法炼成,便觉“锦心绣口”四字,亦赞他不得。○五字,吾剔灯思之,三更不能尽其妙,只得且睡,留与世间绝世聪明人,明日共思之。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