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图书
人气:39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这个国家会好吗?这个疑问困扰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至今亦如此。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我们终于还是挺了过来,再次崛起于东方。这个文明有着坚韧的毅力,即使遭遇了连年的战乱,即使经...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概况  
  • 作者:[李晓鹏]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2348080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
  • 印刷时间:2012-09-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这个国家会好吗?这个疑问困扰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至今亦如此。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我们终于还是挺了过来,再次崛起于东方。这个文明有着坚韧的毅力,即使遭遇了连年的战乱,即使经历了狂热的信仰,如今,中国人仍然是中国人。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并不认同: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一切向钱看,社会道德沦丧,政府官员腐败,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若干座大山压在民众身上,你还谈什么中华文明、中国崛起?我们并不否认现实的中国存在众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但我们应该从大历史的纵深来看待这一切。每个人都注定是时代的牺牲品,同时也获益于自己的时代。我们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错了哪些事情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当我们放弃单纯的情绪宣泄,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的时候,我们才能负责任地回答这个世纪之问:这个国家会好吗?《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视角入手,力图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书中涉猎内容甚广:贫富分化如何产生、破坏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市场有哪些缺陷、中华文明为什么与众不同、企业家精神怎样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晓鹏博士在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原因时,也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纪之问。《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献给所有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力图改变这个国家的同路人。也许微乎其微,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编辑推荐

iv id="bjtj"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视角入手,力图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书中涉猎内容甚广:贫富分化如何产生、破坏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市场有哪些缺陷、中华文明为什么与众不同、企业家精神怎样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晓鹏博士在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原因时,也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纪之问。也许微乎其微,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作者简介

重庆江津人,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研究员(Research Fellow)、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现在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麦肯锡公司联合组建的"城市中国"研究机构(Urban China Initiative)中负责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目录

及时篇 盛世危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崛起" 第01章 从马克思谈起(代序) 第02章 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 第03章 现代金融资本的"破坏力要素"如何参与分配 第04章 为何这一次经济危机与众不同?——次贷危机的起源与"拯救" 第05章 破坏力的会师:政治权力与资本权力的合流 第06章 经济政策的回顾:里根总统给美国"开挂" 第07章 反思经济危机的四个层次 结语: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崛起"的警示 第二篇 孔孟之道:中国崛起的文化背景 第08章 来自家庭的信仰:中国文化中的现世主义传统 第09章 "大道不绝,天佑中华":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第三篇 庖丁解牛: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10章 微观基础: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 第11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12章 政策工具:对罗斯福新政的再反思 第四篇 政商博弈:中国经济奇迹中的政府与市场 第13章 并不的市场:企业家精神的四方向演变假说 第14章 企业家精神演变的四方向假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5章 带纱窗的改革开放:政治力量与国际资本的博弈 第五篇 红色中国:中国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16章 土地诸侯:作为空间经济资经营者的地方政府 第17章 GDP的战争:城市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机制与中国的特殊优势 第18章 一党执政:中国特色的职业政治家制度 第19章 制度演进:不确定性与结果导向原则 第六篇 改革前景:这个国家会好吗? 第20章 中央政府层面的改革建议 第21章 地方政府层面的改革建议

在线预览

分配不公,是因为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说法出现在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一书里面。他讲得很详细,但主要是借古讽今,说的是古代的事儿。我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你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拿到2000元工资。这是你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结果。你付出了劳动,创造了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用生产函数来说,就是y=f(L,K,G)。这里的y是产品,L是劳动力,K是资本,G是土地。f代表L和K和G的组合方式。它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劳动力跟公司的资本结合起来,占用了一块土地,生产出来了一些产品。这些产品被你的公司卖出去了,赚到了钱,所以要按照你的贡献分一点给你。你拿的是L的部分,公司拿的是K的部分,房东或地主拿的是G的部分。这叫"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但是,你拿着这2000元钱回家,路上遇到一个拦路抢劫的,把刀放在你脖子上,问你:"要钱还是要命?"你肯定还是要命,把钱给他了。这就叫"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强盗掌握的不是L、K、G的生产要素,他也不负责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而是掌握了破坏力:身强力壮、持刀、胆子大……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可以伤害你的生命。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你得给他钱。于是他就参与分配了。按照你生产出来的有用的产品来分配,贡献多少得多少,就是分配公平;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破坏力最强的分得最多,这就是分配不公。这几年治安环境还不错,你兜里的2000元钱被抢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回到家里,发现小孩生病了,感冒发烧,赶紧送医院。医生给你一看,开了一副退烧药,10元钱。这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他提供了服务,这个服务可以改善你孩子的健康状况,这个服务是有正面效用的。然后他从中获得收益,这是分配公正。但如果医生一看,给你开了一大堆药,你也不认识,反正告诉你不吃这些药孩子就好不了。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感冒,但他要了你200元钱。200-10=190。这19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强盗抢钱拿的是刀,医生抢钱拿的是什么?手术刀?不是,他不会把手术刀架在你脖子上。强盗凭的是体力,医生凭的是智力,简单来说就是医学知识。他知道你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但你不知道。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叫医生和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了这个信息不对称,医生就可以把简单的病说得很严重,把只需要10元钱就能治好的病,给你开200元钱的药。如果你真的得了重病,需要开刀。这个时候就真跟强盗把刀放在你脖子上一样,医生的手术刀就伸到你身上了。你是死是活,就掌握在这把刀上。医生凭借高超的技术,手术成功,救了你一命。你付了2000元钱。这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但现实情况是,有个别地方,动手术需要额外给医生塞红包。比如手术本来该给2000元钱的,你还得再给2000元钱。这200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医生动手术的时候,如果手术不成功,你就挂掉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这个病确实没办法。"或者故意在你体内留点内伤,让你这辈子不得安生(注:这是极端情况)。患者家属不服,你能拿出证据来吗?很难,很难。用吴思先生的话来说,这叫"低成本伤害权"。如果一个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你就该给他一笔钱,以避免这种伤害。医生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他在分配中就可以居于有利地位,除了自己医疗服务应该拿的钱以外,还可以额外再要一笔钱。这笔额外再要的钱,就跟强盗抢钱的性质一样,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所以,有人说:"医院在抢钱。"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的医院就是在抢钱。不过医院抢钱的方式跟强盗抢钱比,要复杂一些。因为强盗抢钱是100%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谁都看得出来。所以要严厉打击。但是医院赚的钱,有一部分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收费,是公平的;只有另一部分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由于有了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这件外衣,医院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就很难被清楚地区分。我不是故意要攻击医生,只是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的分配不公平,绝大多数都是有一部分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然后再附带一部分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造成的。二者糅合在一起,很难区分。所以,大家经常从直觉出发,觉得有些人赚了不该赚的钱,但是说不清楚。而赚了不该赚的钱的人,也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市场经济、公平交易,我赚的是我自己努力拿到的。你们这是仇富!"实际情况是,这种人确实是干了事儿的,赚了一些该赚的钱,不是赤裸裸地拿刀抢劫,但也会附带一些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吴思先生算过一笔账,明朝的崇祯皇帝一年的开支大约相当于1亿元,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及时家庭的收人大约是100万元。普京的100万元,(假设)是他作为国家元首向俄罗斯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正常收入,就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那么崇祯多出来的9900万元,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他掌握了军队和专制权力,可以给人民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自己不必付出什么成本,所以,人民必须多拿钱给他,不然他真拿刀砍你。房地产商确实努力修了房子,不仅不能让人家亏本销售,还应该让他赚钱。但有很多开发商利用囤积居奇、虚假广告、一房多卖来哄抬房价,在房屋质量等方面做文章。本来值5000元/平方米的,卖了1万元。这多出来的500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房地产的问题很复杂,后面再说。总之,要实现分配公平,首先,就是要从理论上和制度上,把生产性要素与破坏性要素区分开来。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大家就努力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大家就努力破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而我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也就从这里开始。讲完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概念以后,开始用它来分析中国的现实,先提一道思考题供诸君讨论:2008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沿海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可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大大加强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从主流经济学理论来看,这是个很反常的政策:大家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还加强什么劳动权利保护?不是会加剧失业浪潮吗?不是对经济危机中的企业雪上加霜吗?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中,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但专门批评了这个新《劳动合同法》。但是,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中国安然度过经济危机,底层劳动者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并没有出现失业率剧增、经济下滑的情况,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角度来看。保守派经济学家不仅反对加强对劳动者权利保护,还反对低工资制度。因为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应该是人人平等的,老板和工人的权利应该一样,老板可以随时解雇工人,工人也可以随时"解雇"老板。如果你觉得自己值更多的钱,辞职之后换一家愿意给你更高工资的就行了。你要是找不到更高工资的岗位,低工资就是应该的,是市场竞争给你的劳动力开出的最合理的价格。老板解雇你,是因为你没有为他提供符合他要求的劳务。在这种情况下,诸如低工资、工会组织、高额的补偿金等,都没有道理,都会导致劳动力配置无效率,降低企业效率,劳动力市场不能出清等。这种思路,是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由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思路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思路出发,不要说在经济危机期间加强对劳动权利的保护,就算是在繁荣时期,也不应该这样做。但是,如果把真实世界的交易成本考虑进来,我们就会发现,老板和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仅有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还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时候,保守派经济学家的论调就站不住脚了。劳动力市场存在交易成本。工人"解雇"老板,会给老板造成伤害。因为他必须要花费成本重新招人,招来的人的性格、素质、工作经验都会和原来的不同,可能需要重新培训等。同样,老板解雇工人,也会给工人造成伤害。解雇之后,工人重新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需要交通和通讯成本。虽然双方都能通过自由选择来给对方造成伤害,但是,这种伤害的权力是不对等的。P7-10 分配不公,是因为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 "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说法出现在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一书里面。他讲得很详细,但主要是借古讽今,说的是古代的事儿。我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你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拿到2000元工资。这是你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结果。你付出了劳动,创造了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用生产函数来说,就是y=f(L,K,G)。这里的y是产品,L是劳动力,K 是资本,G是土地。f代表L和K和G的组合方式。它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劳动力跟公司的资本结合起来,占用了一块土地,生产出来了一些产品。这些产品被你的公司卖出去了,赚到了钱,所以要按照你的贡献分一点给你。你拿的是L的部分,公司拿的是K的部分,房东或地主拿的是G的部分。这叫 "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但是,你拿着这2000元钱回家,路上遇到一个拦路抢劫的,把刀放在你脖子上,问你:"要钱还是要命?"你肯定还是要命,把钱给他了。这就叫"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强盗掌握的不是L、K、G的生产要素,他也不负责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而是掌握了破坏力:身强力壮、持刀、胆子大……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可以伤害你的生命。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你得给他钱。于是他就参与分配了。按照你生产出来的有用的产品来分配,贡献多少得多少,就是分配公平;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破坏力最强的分得最多,这就是分配不公。这几年治安环境还不错,你兜里的2000元钱被抢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回到家里,发现小孩生病了,感冒发烧,赶紧送医院。医生给你一看,开了一副退烧药,10元钱。这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他提供了服务,这个服务可以改善你孩子的健康状况,这个服务是有正面效用的。然后他从中获得收益,这是分配公正。但如果医生一看,给你开了一大堆药,你也不认识,反正告诉你不吃这些药孩子就好不了。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感冒,但他要了你200元钱。200-10=190。这19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强盗抢钱拿的是刀,医生抢钱拿的是什么?手术刀?不是,他不会把手术刀架在你脖子上。强盗凭的是体力,医生凭的是智力,简单来说就是医学知识。他知道你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但你不知道。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叫医生和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了这个信息不对称,医生就可以把简单的病说得很严重,把只需要10元钱就能治好的病,给你开200元钱的药。如果你真的得了重病,需要开刀。这个时候就真跟强盗把刀放在你脖子上一样,医生的手术刀就伸到你身上了。你是死是活,就掌握在这把刀上。医生凭借高超的技术,手术成功,救了你一命。你付了2000元钱。这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但现实情况是,有个别地方,动手术需要额外给医生塞红包。比如手术本来该给2000元钱的,你还得再给2000元钱。这 200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医生动手术的时候,如果手术不成功,你就挂掉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这个病确实没办法。"或者故意在你体内留点内伤,让你这辈子不得安生(注:这是极端情况)。患者家属不服,你能拿出证据来吗?很难,很难。用吴思先生的话来说,这叫"低成本伤害权"。如果一个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你就该给他一笔钱,以避免这种伤害。医生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他在分配中就可以居于有利地位,除了自己医疗服务应该拿的钱以外,还可以额外再要一笔钱。这笔额外再要的钱,就跟强盗抢钱的性质一样,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所以,有人说:"医院在抢钱。"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的医院就是在抢钱。 不过医院抢钱的方式跟强盗抢钱比,要复杂一些。因为强盗抢钱是100 %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谁都看得出来。所以要严厉打击。但是医院赚的钱,有一部分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收费,是公平的;只有另一部分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由于有了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这件外衣,医院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就很难被清楚地区分。我不是故意要攻击医生,只是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的分配不公平,绝大多数都是有一部分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然后再附带一部分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造成的。二者糅合在一起,很难区分。所以,大家经常从直觉出发,觉得有些人赚了不该赚的钱,但是说不清楚。而赚了不该赚的钱的人,也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市场经济、公平交易,我赚的是我自己努力拿到的。你们这是仇富!" 实际情况是,这种人确实是干了事儿的,赚了一些该赚的钱,不是赤裸裸地拿刀抢劫,但也会附带一些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吴思先生算过一笔账,明朝的崇祯皇帝一年的开支大约相当于1亿元,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及时家庭的收人大约是100万元。普京的100万元,(假设 )是他作为国家元首向俄罗斯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正常收入,就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那么崇祯多出来的9900万元,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因为他掌握了军队和专制权力,可以给人民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自己不必付出什么成本,所以,人民必须多拿钱给他,不然他真拿刀砍你。房地产商确实努力修了房子,不仅不能让人家亏本销售,还应该让他赚钱。但有很多开发商利用囤积居奇、虚假广告、一房多卖来哄抬房价,在房屋质量等方面做文章。本来值5000元/平方米的,卖了1万元。这多出来的5000元钱,就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房地产的问题很复杂,后面再说。总之,要实现分配公平,首先,就是要从理论上和制度上,把生产性要素与破坏性要素区分开来。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大家就努力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大家就努力破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而我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也就从这里开始。讲完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概念以后,开始用它来分析中国的现实,先提一道思考题供诸君讨论: 2008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沿海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可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大大加强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从主流经济学理论来看,这是个很反常的政策:大家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还加强什么劳动权利保护?不是会加剧失业浪潮吗?不是对经济危机中的企业雪上加霜吗?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中,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但专门批评了这个新《劳动合同法》。但是,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中国安然度过经济危机,底层劳动者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并没有出现失业率剧增、经济下滑的情况,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角度来看。保守派经济学家不仅反对加强对劳动者权利保护,还反对低工资制度。因为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应该是人人平等的,老板和工人的权利应该一样,老板可以随时解雇工人,工人也可以随时"解雇"老板。如果你觉得自己值更多的钱,辞职之后换一家愿意给你更高工资的就行了。你要是找不到更高工资的岗位,低工资就是应该的,是市场竞争给你的劳动力开出的最合理的价格。老板解雇你,是因为你没有为他提供符合他要求的劳务。在这种情况下,诸如低工资、工会组织、高额的补偿金等,都没有道理,都会导致劳动力配置无效率,降低企业效率,劳动力市场不能出清等。这种思路,是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由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思路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思路出发,不要说在经济危机期间加强对劳动权利的保护,就算是在繁荣时期,也不应该这样做。但是,如果把真实世界的交易成本考虑进来,我们就会发现,老板和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仅有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还有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个时候,保守派经济学家的论调就站不住脚了。劳动力市场存在交易成本。工人"解雇"老板,会给老板造成伤害。因为他必须要花费成本重新招人,招来的人的性格、素质、工作经验都会和原来的不同,可能需要重新培训等。同样,老板解雇工人,也会给工人造成伤害。解雇之后,工人重新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需要交通和通讯成本。虽然双方都能通过自由选择来给对方造成伤害,但是,这种伤害的权力是不对等的。P7-10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内容不错,但封面污损,换了一本还如此,当当直营配货怎么搞的?心里不爽!

2014-12-25 17:40: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送人的,看起来至少书本完整没有任何损伤的痕迹。

2015-03-23 20:04:12
来自无漂鱼**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看,真不敢想作者是八二年的。

2015-05-08 21:52:49
来自风一样**的评论:

书非常好,通俗流畅,唯一问题是错别字太多了,并且有些语句明显不通顺,给编辑差评!

2015-01-28 11:32: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从历史文化渊源,揭示了中国过去发展的奇迹,未来发展的潜力。

2015-02-16 22:03:47
来自lofing8**的评论:

观点有些不认同,但文笔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受用

2015-01-07 13:12:11
来自惑之人**的评论:

是在网上看过李老师的文章后才决定买的,好书其实还是人人喜爱的,但要找一本好书谈何容易。

2015-07-26 21:10:27
来自沈心悦_**的评论:

刚看了三章,内容很棒,用平实的语言对社会的经济现象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很有启发性。

2015-04-25 11:33: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在博客上看过李晓鹏文章,看觉观点新颖,内容非常好,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下世界和中国的问题。

2014-01-25 16:31: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参与分配第章为何G这一次经济危机与众I不同?——次贷危6机的起源与

2016-01-20 02:29: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看待中国当代的观点很独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看,去独立思考,尤其是年轻一代

2015-04-27 17:22: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此书内容由浅入深,贴近生活,作者经济理论扎实,视角宽泛,现实例证详实,用以回答客观实际问题!

2015-04-30 20:27: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的理论功底深厚,分析问题深入浅出,一个简单的供给-需求模型,被作者用得出神入化。作者对我国建设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值得一读!

2015-02-01 22:28: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感觉还不错,不知道和一带一路那本比起来如何

2016-10-15 20:00: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参与分配J第章为何这一次经济危机与众不同?——次贷危机的起源与拯救第章破坏

2016-01-19 04:59: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崛起的制度分析第章土地诸侯:作为空间经济资经营者的地方第章的战争:城X市地

2016-01-19 04:54: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的书,更好的理解经济,想通一些想不通的事

2016-08-12 10:36: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研究经济与社会,有时候,需要离人很近,感受他们的呼吸与心跳,看清楚他们对现实利益的算计和争夺,才不至于陷入空洞的迷思;有时候,又需要离人很远,才能够透过繁杂的表象,洞察世事的本源;有时候,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哀生民之艰,作不平之鸣,才能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时候,又要像雪山一样寒冷,以最现实和最冷静的方式来思考,才能得到客观有益的结论。

2015-12-15 20:42:47
来自mbymk**的评论:

好书、经济知识写得一看就懂,所写内容符合生活的常识、感觉与逻辑。不像其它政经类书籍不是作者故意就是作者糊涂,日常生活的事都被整得高等数学一样难懂。

2015-03-31 09:58:0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李晓鹏现在只是在微信公众号写文章,都不出书了吗?

2017-01-03 21:27: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讲经济,很有特点。对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经济问题的起因分析的很透彻!

2016-07-08 09:17: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在天涯上看到这本书的连载和推荐,一时不知道买什么书就随手拍了一本。内容非常好,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下世界和中国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关于中国的文化论述很新颖。值得推荐!

2013-01-25 15:06:39
来自willian**的评论:

买来送人的。我把这本书送了一本给我一个本科的同学。这本书里面对金融投机批评的比较厉害,他是做PE的,原以为他可能会比较反感。谁知他竟然爱不释手,看了之后,第二天就买了十本来送给他的朋友。

2012-08-29 23:50:19
来自taikae**的评论:

庖丁解牛:中国崛起的经D济学分析框架第章微观基础:企业4家精神Y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第章宏观Q基础:总量

2015-12-28 22:18:14
来自杨心琦**的评论:

很好哈!阅读是非常享受的事情,这本书是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次分析,值得仔细研究啊!呵呵

2017-03-30 13:56:1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个人觉得没有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大众不应该读一本本经济学入门书(泛泛而谈的),道理当然有,但读完了也就读完了,留不下什么东西。

2017-08-17 17:19:51
来自taikae**的评论: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崛起的警示第二篇孔孟之道:中10国崛起的文化背景第章来自家庭的信仰:中国文化中的现世主义传统Z

2016-01-05 16:06: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提出公民的实际权利等于经济权利加法律权利的观点,因为受雇佣的人在经济权利上受到破坏性要素的侵扰,所以需要通过法律保障他们的权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在于谁讲了什么,而在于所讲内容的排列顺序优先原则,一些共同价值是都有的的。越是战略性产业,就越要充分竞争,外企有管理技术资金的优势,而中国的本地企业有市场信息优势,在竞争中会倒下一批企业,但是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实事求是,要务实!

2017-08-01 21:57:3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