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理性图书
人气:15

优雅的理性

熊秉元说,经济学的要义在于客观、正确、有趣,而非经世济民。本书的出发点正是"如何用经济学眼观看世界"。这里的"世界"包括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经济通俗读物  
  • 作者:[熊秉元]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6065214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
  • 印刷时间:2014-01-13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熊秉元说,经济学的要义在于客观、正确、有趣,而非经世济民。本书的出发点正是"如何用经济学眼观看世界"。这里的"世界"包括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4辑,共71篇美文。

因为作者有一支能够将经济学写的妙趣横生的魔力之笔,因此读本书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基础;因为是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所以读本书可以颠覆很多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常识。

编辑推荐

相关推荐阅读: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熊秉元教授是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早年因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而名扬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成为华人经济学界"四侠"。

在书中作者用一支带有魔力的笔,把本来充满了数字与符号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清楚可亲,让人在看懂生活故事背后经济学逻辑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正如姚先国教授对本书的评价:这是一本"百姓经济学",而要呈现的则是"经济学的理性之美。"

作者简介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著名法律经济学家。台大经济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取得硕博士学位后,返回母校,在台大经济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为浙江大学永谦讲座教授,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并在澳门大学法学院任教。近年来在两岸推展"法律经济学",渐有成果。两岸三地主要大学的法学院里,担任讲座教授的经济学者,他是及时位,也是目前的一位。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及时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获此殊荣的人。著作《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备受好评。

目录

推荐序 感受经济学的理性之美

及时部 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

何不潇洒一些

为人生目标做经济分析

生命的比拟

不同阶段,不同角色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道德情操小论

人比人气死人,是比错了方向!

选择记忆

牺牲谁比较好?

认识世界的过程,形似指鹿为马

海绵、刺猬和傻瓜

人生里的两支鱼竿

伦常关系其实是种工具

为何父不父、子不子?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面对死亡,何不潇洒一些

艰涩道理浅中求

大师的招数

波斯纳的便士

第二部 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

悲剧是无解的吗

"不讨喜"的经济学家

人为财死的逻辑

报应的逻辑

正义的逻辑

正义的刻度

亚当斯密也叹息

纵贯法学

什么是好的理论?

冲突不一定都是坏事

智慧的点线面

蚂蚁和蜜蜂的经济思维

悲剧是无解的吗

"多多"不一定"益善"

读法律以修水管

何谓"自由"

我们都在给别人"贴标签"

生活给的启示

文章是为读者而写,为自己写的是日记

第三部 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

当多数人都是输家时

"半大人"和"二十仔"

重新界定"成年人"的涵意

可以聚众换偶吗?

"驼兽纪"

裁其弛,百年树人

一个拉拉队员之死

艾滋器官的价值

关键时刻的优雅"很贵"

仅靠道德无法建立可长可久之道

谁该承担歧视的重担?

市场经济启示录

"坐在金矿上"而不自知

尔爱其羊,就能求羊得羊?

请"文明"的善后

"商品的市场"和"言论的市场"

台湾地区选举,可能多数人都是输家

为何不投降

"高墙"里外

寻找司法女神的真容

第四部 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

在历史的足迹里迷惘

包罗万象的中国大陆

北京见闻经济基础决定尊严高低

武汉见闻百废待兴

向前看,向钱看

海峡两岸的同与异

大陆法学院见闻发现经济学中的"创造性破坏"

要怎么收获"两岸共赢"

台湾有什么特别

"吻"一下,值两百万

"序"中有"乱"

台北,停滞的宝岛风情画

"关系"在两岸三地的不同地位

化"古老"为神奇

层层审核中的"雁过拔毛"故事

台湾经验停看听

国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在线预览

"关系" 在华人地区的不同地位

当专业化程度提升,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下降,这是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我在台湾出生成长、工作生活,曾在香港客座任教;学期休假间,又曾至中国大陆游学讲课。对于各地之间的种种差异,一直带着兴味和好奇。而且,不只是旁观琢磨而已,总希望站在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立场,思索有所得之后,能发而为文,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思,也为社会科学增添新的智慧。

借着一些具体的数字,当然可以反映各地的不同,譬如收入水平、电话数、汽车数、用电量等等。然而,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不容易传递社会的脉动,也无法反映一种动态的变化。而且,单单是收集这些数据,并没有智识上的兴味,也不容易得到学术上的共鸣。好能别出心裁,见微知著;既能生动刻画三个不同社会的特色,也有智识上的趣味。

具体的做法是,我想设计一份问卷,拟定一些问题;然后,征询各地的学子,在实际生活里,如何处理某些情境,例如:亲友生病,必须住院,找病床需不需要透过人际关系?开车违反交通规则,被开罚单,是否可以透过关系,取消罚单?到银行申请房屋贷款,需不需要托人帮忙?大学入学甄试,请人帮忙是否有用?还有,最近一个月里,在公共场所(地铁、马路、商店)有没有看过陌生人吵架?

这些问题所描绘的情境,都和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对每个人而言,只要反身自问,答案直截了当。在不同的社会里,通常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越有"人情味"的社会,很可能就以人情为工具,周旋因应。至于在公共场合吵架对骂,恰巧是人情味的反面对于人际网络之外的人,可能就以不顾人情(没有人情味)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摩擦和争端。

而且,这些平凡无奇、柴米油盐似的问题,其实和学理上的论述关系密切。具体而言,透过这些问题的比较分析,可以整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里,镶嵌(embeddedness)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发人深省的智慧结晶。

这两个概念,表面上是指不同的现象,其实有相通之处;人际之间,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有某种联系,也有某种价值蓄积其间。相对的,在经济学里,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是重要的分析性概念,也是涉及人际之间的互动。因此,整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本身就有智识上的兴味。这些学理上的概念,还可以和华人社会的特色关系(guanxi)联结在一起。

可是,有了问卷和问题,要怎么测试呢?我觉得,问卷的测试,可以有两个大方向:一方面,以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大学生或在职生为对象,主要目的是比较华人社会里人际网络的差异;另一方面,以大陆不同区域(一二三线等城市)的大学生或在职生为对象,主要目的是测试城乡差距,分析人际网络和都市化的关联。这些比较和对照的兴味所在,是希望能捕捉和描绘华人社会的人际网络;而且,稍作延伸,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各地(乃至于纳入新加坡)在民主程度、法治观念上的差异。

透过这个计划,在理论上可以整合两个学科里重要的分析性概念,并且和实际社会现象作联结。也可以利用镶嵌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关系等广为学界所接受的概念为基础,探讨华人社会之间,以及华人社会之内的差异。因为历史因素使然,各地历经了不同的轨迹,也处于不同的状态。对于现有的差异作比较分析,并且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望发掘出一些关键性因素;在智识上和公共政策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含意。

客观上来看,在二十一世纪初,两岸三地之间,香港的国民所得较高,台湾次之,中国大陆殿后。同样的,就专业化等程度而言,排序也是如此。然而,在观念上,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刚好和收入、专业化等程度颠倒。也就是说,面对各种问题时,在大陆最可能动用各种关系,在台湾比较少,而在香港最少。大陆的大城市和乡村之间,也应该呈现同样的趋势,只是方向刚好相反而已。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社会,专业化的程度也越高,而且两者互为因果;专业化,是以工作上的专业表现,得到报酬和奖励。因此,产品越好,赚的钱越多。人们会花心思气力在自己的专业上,而不是去经营人际关系的网络。有趣的是,当专业化程度提升,人际网络的重要性就会下降,这是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且,这个蜕变的过程,是由下而上,自然而然形成;政府由上而下、三申五令,也许有宣传的效果,但实际帮助不大。

媒体评论

"有人说经济学家是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并让大家自觉得很笨的那种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笔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发端,运用带有魔力的笔,把充满了数字与符号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清楚可亲,让人在享受阅读的趣味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经济学的奇妙世界。"

——《中国经济时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方脸小**的评论:

从一个个的小故事中,分享给我们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

2015-05-16 16:49:34
来自帅哥小**的评论:

起初看到“经济学”这个字眼会让人脑中浮现中各种各样的问号和生涩的数字,看过《优雅的理性:如何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才知道,这是一本“百姓经济学”,原本充满数字和符号的经济学理论,在作者笔下变得简单生动,让人在看懂生活故事的同时,认识到经济学逻辑原理,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确是优雅的理性之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与经济挂钩,说的更通俗一些就是与钱挂钩,除了生意人和经营者外,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雾里看花,而这本书正是从老百姓看得懂的层面为我提示了经济学的奥妙。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71篇颇具经济学概念的故事,都是以经…

2014-02-21 23:52:00
来自崔朔玮**的评论:

优雅的理性 当初,听到熊秉元的名字时,就觉得这经济学家写出一本《优雅的理性》的味道可能与众不同,口味当然也会不一般。事实证明,从第一篇文章开始,就有点不受控制的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了。要问,这样一个经济学家所写的到底是什么啊?正如你看到的关于书本的介绍: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世界。是的,我感觉这个“经济学家”是个特指作者自己吧。看世界也不一样,他的世界也就是咱们平平常常的世界,何谓经济学?古代一说经囯济世,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对熊秉元来说,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东西的思辩,一来二去也就有意思了。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学家的有国…

2014-02-12 22:11:09
来自readord**的评论: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看大家是怎样解读经济的

2015-11-16 22:38:43
来自wangang**的评论:

蛮好,以前觉得理性的人肯定都牛逼冲天的,读完后发现自己真是多年来呗洗脑的书坑餐了,台湾的经济学家确实不一样,怎么感觉咱这的不管什么家都兴说话不让人懂呢

2014-03-03 09:29:39
来自在竹林**的评论:

原来看书名的时候,觉得又是优雅又是理性,跟我们搞销售的有个毛关系啊,一个都不沾边。同事鼎力推荐,读一读觉得还是不错的。部分客户的行为满可以通过在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来分析分析,好书!

2014-03-03 09:35:18
来自ijijiuu**的评论:

霸气来自于底气。秉元浸淫经济学几十年,两根钓鱼竿既钓大鱼,又钓小鱼。经济学学理研究的“大鱼”能钓着,应用分析的“小鱼”自不在话下。霸气、底气又源于经济学的底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被视为经济学的圭皋。过去经济学主要研究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通俗地讲是关于“发财”的学问。《国富论》讲一个国家如何发财,“投资组合理论”等教个人如何发财,《资本论》则是让没有希望发财的人变个法子发财——推翻私有制,剥夺剥削者!所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后来人们发现,不光是经济行为,非经济行为也要耗费资源,也有个成本效益…

2014-03-03 14:11:10
来自目光比**的评论:

这本《优雅的理性:如何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乍一看书名,有种莫名的感触,光从书名来说,似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世界就在我们眼前,大千世界包容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丰富的信息,单从个人观点很难对世界做一个准确的或者是实质性的勾画。因为它原本就是处于一种似有似无的、似虚似实的,甚至是我们似曾相识,有时又是极度陌生的一个复杂的深层空间的外在集合体。 宇宙之中的万物皆起始于创世纪的那次宇宙大爆炸,时至今日,改变的并不多,所以我们仍应理性看待世界。 话说回来,这本由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熊秉元编著的《优雅的理性:如何用经济学…

2014-02-28 00:30:00
来自jack042**的评论:

《优雅的理性:如何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熊秉元台湾著名法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在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值得注意的是熊秉元是经济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散文家,其作品简单易懂颇有散文韵味。本书就是熊秉元的一本经济散文集。全书收录文章77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书内容虽分几个方面,但是写法大体相似,就是利用各种事物或者事件来说事,大有笑谈之意,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化解为简单的道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慢慢渗透进来,教…

2014-01-28 14:15: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优雅的理性P,4与张五常齐名的熊秉元,带您在生活中学习经济学)人的涵意可以聚T众换偶吗?驼兽纪裁其弛,百年树人一个拉拉队员之

2015-09-24 06:58:16
来自悲伤huk**的评论:

《优雅的理性》是“熊巨侠”的新作。一看书名,就知道是用他一贯优雅的文字向读者介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优雅,顾名思义,优美、精致、高雅,这一点,“熊巨侠”可谓文如其人。这位在台湾地区家喻户晓,在华人经济学界被誉为“四侠”之一的“熊老弟”(张五常语),在经济学领域的造诣,仅当年他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一项便可以管窥豹,只不过,为大陆读者所熟知,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法律经济学家。而工作和生活中的“熊巨侠”,其睿智、博学、风趣以及举手投足之间的温文尔雅,更彰显大家风范。“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优雅的理…

2014-03-03 14:07:03
来自zhaolis**的评论:

优雅的理性其实很难和解释的工具相分别,主要在于本书的分析案例不是围绕着经济学的视角展开。

2016-04-23 00:32: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与一般经济学读物相比,本书没有抽象的理论、模型和数据,而是用简单易懂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我们身边的大小故事,让读者在看懂故事背后经济学逻辑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书中“给他人贴标签”、“艾滋病器官捐赠”等篇目,选取的都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但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得出的结论足以颠覆我们的“常识”

2014-01-26 11:08:22
来自爱丁思**的评论:

原来是书单里并不太起眼的一本书,一起下单的另外一本经济学书籍更受我期待。没想到熊老师实现了逆袭,读完这本书不是痛快的感觉,而是发现自己原来知道的那么少,必须要继续好好看书。

2014-03-05 09:06:22
来自洛可可**的评论:

孩子上小学2年级,但是平时很喜欢问我一些经济学类的小知识,在网上搜了很久发现这本书是从身边小事讲述经济学原理,就买来打算给孩子讲故事用,没想到自己也受益匪浅。

2014-03-05 09:01:33
来自循环百**的评论:

散文式的经济学短文拼装,确实有一些有趣的观点,不过毕竟是短文拼装,感觉互相之间有重叠,于是看了一部分就没啥新鲜感不想看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接受了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所以才觉得没必要看完了吧。

2015-07-15 14:24:23
来自起球球**的评论: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企业的运作流程和对人的态度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人就应该给别人贴标签,这样容易形成对一类人的一般认知,能比较快的分清、分析对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收益。

2014-03-05 09:13:11
来自sdzfikh**的评论:

熊老师的文风看上去是春风化雨,其实写出来的东西很犀利,比如艾滋病人的器官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价值的,再比如遇到危险要不要为了救一群人而牺牲掉一个人?这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说法,其实都是有道理可循的。

2014-03-05 09:16:03
来自爱吃麻**的评论:

哈哈哈笑死了,为啥要提任志强那本书,我觉得老任实在和优雅扯不上啥关系啊,虽然我还怪喜欢他的,不过熊秉元令人刮目相看,确实写的不错,心理觉得不爽,大陆的经济学家,咋就跟台湾相比总是差一截呢。

2014-03-03 09:41:33
来自墨尽羽**的评论:

很少买有关经济学的书,之前也没听过熊秉元,这次因为书名好听,才买的。书二百余页,每段都透露出作者的极佳文笔和思想的深度。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资源,达至利益最大化”的学问,一通则百通...

2014-03-17 22:38: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让人在看懂生活故事背后经济学逻辑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想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开展法学研究的同志们,考虑下这本书。

2014-08-26 23:00:15
来自matchvi**的评论:

拿到书觉得好纳闷,原来是朋友送的,这货居然有我的账号密码,晕。一开始拆开有点纳闷,包括被腰封遮住的地方封面上总共有两条鱼,心想莫不是梅贻琦先生说大鱼带小鱼?读了内容才知道为什么有这两条鱼,至少封面和内容扯得上关系。写的也不错,点赞!

2014-03-03 10:42:53
来自钟灵杰**的评论:

这段时间读到的关于经济学的书最喜欢的一本,我本人专业学的并不是经济学,常常觉得那些以“”科普为名的经济学书脊很难读,熊秉元这本相反,语言浅近幽默,半天就读了好多。从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法律经济学这个概念,熊先生讲解的很不错,听说是一个系列的书,后面还有的话应该会再买

2014-03-03 09:04:52
来自澜凌轩**的评论:

最近一直在读台湾经济学家熊秉元著的《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一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经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2014-04-29 09:49: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超级推荐!最初是听罗胖子的节目推荐的,满怀期待的看过之后觉得真心值得推荐!首先是很贴近生活很接地气的一本书,在生活中思考,在思考中生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经济与法律这对有趣的组合在台湾学者的讲述下有另一番味道,新鲜又有营养,值得品评和细细回味。

2016-10-10 14:19: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学了爱情经济学,不一定找得到好老婆。学了金融经济学,也不一定能发财。有些著名经济学家, 投资、炒股都赔得一塌糊涂。学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各位看客, 还是跟着“熊巨侠”在观察真实世界、解读社会现象中感悟吧!能否变得更加理性,更加聪明,就要看各自的悟性了。

2014-02-10 09:52:1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