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务宝典:企业管理、法务人员法律知识必读书图书
人气:39

企业法务宝典:企业管理、法务人员法律知识必读书

本书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分析了资产与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占领、扩张与转移"三大投资战略、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的依据以及各种投资形式及其投资风险等问题,阐述了商务组织...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经济法>公司法  
  • 作者:[张太宇] 主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2265981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1
  • 印刷时间:2006-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574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分析了资产与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占领、扩张与转移"三大投资战略、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的依据以及各种投资形式及其投资风险等问题,阐述了商务组织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清算制度以及竞争意识、知识产权保护、税收策划、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融资咨询、劳动与人事管理、合同事务、国际贸易和诉讼法律知识等问题,其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许多重要方面,旨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法律意识。并有针对性地列举了一系列的典型案例,从经营管理与诉讼策略角度对这些安全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者简介

张太宇,男,重庆市潼南县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执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律师。重庆司法鉴定委员会会计专家鉴定组成员,重庆龙人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目录

第1章 资产与资本

及时节 资产轴心论

第二节 资产定义

第三节 资产权利与资产义务

第四节 资产的分类

第五节 资产风险

第六节 资本

第七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2章 投资战略与决策

及时节 什么是投资

第二节 投资分类

第三节 投资形式

第四节 投资规模化与多元化

第五节 投资策略

第六节 投资决策

第七节 投资收益及分配

第八节 投资风险控制

第九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3章 商务组织机构设立、变更、清算制度

及时节 商务组织机构概况

第二节 商务组织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商务组织机构的法律特征

第四节 商务组织机构设立制度

第五节 商务组织机构变更登记制度

第六节 商务组织机构合并与分立

第七节 商务组织机构财产清算

第八节 法律责任

第九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4章 劳动及安全制度

及时节 《劳动法》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社会保险

第五节 工伤保险制度

第六节 安全生产

第七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5章 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

及时节 会计及会计信息

第二节 会计核算

第三节 会计控制

第四节 融资

第6章 税收法律制度

及时节 税收法律知识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

第三节 营业税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

第六节 税务咨询

第七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7章 市场与竞争

及时节 市场及构成要素

第二节 市场类型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市场法则

第四节 市场竞争

第五节 市场失灵

第六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简介

第七节 国际贸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八节 市场责任

第九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8章 知识产权

及时节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版权法

第三节 商标权

第四节 专利权与非专利技术

第五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第六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9章 合同事务

及时节 合同概论

第二节 如何缔结合同关系

第三节 如何履行合同义务

第四节 几种重要合同知识简介

第五节 合同担保

第六节 合同陷阱和合同诈骗

第七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10章 国际贸易

及时节 国际贸易法简介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第三节 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节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

第五节 国际货物保险

第六节 国际贸易争议及救济渠道

第七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11章 企业诉讼(仲裁)法律知识

及时节 法及法律关系

第二节 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第三节 诉和诉讼基础知识

第四节 诉讼风险分析

第五节 起诉与受理(立案)

第六节 举证与质证

第七节 开庭审理

第八节 仲裁法律知识简介

第九节 生效判决或裁决的执行

第十节 期间

第十一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预览

第1章 资产与资本:

第二节 资产定义:

一、资产的概念:

目前,经济学界与法学界,对资产的定义并不统一。

从财务与会计角度,对资产的界定主要产生于价值定义,即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说明经济学界的一致认识是"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法学界却针对资产的法律特征,将资产分为动产与不动产,并从立法上确立了财产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内容。由于会计学对资产的概念没有考虑法律规范的要求,所以导致含义上产生重大差别。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并非全部是由会计主体实际掌握和控制的实体

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反映并不客观真实,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资产掌握和控制的权利发生转移后,权利主体只是名义上的占有主体,而不是实际的掌握和控制者,对该类情形无法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反映;二是会计报表中反映为资产的项目,有的实际上并不属于资产。对于已经发生支出的费用,会计制度规定按照受益期进行摊销的情形,如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际上已不具备资产的"实际拥有或控制的特征",但在《资产负债表》中仍然作为资产项目反映,与前述定义自相矛盾。

(二)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并非是资产的实际价值

货币计量理论,可称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是会计核算的灵魂。会计学对资产的计价和计量,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的,其中对于债权类资产和股权类资产价值的记载,并不表示是对资产现有价值的计价,这就充分暴露了货币计量理论在会计核算中的缺陷。由于这种缺陷的存在,企业股东、职能主管部门或其他权利人,在阅读会计报表时,误认为《资产负债表》所列的资产数额就是企业的实际资产总额,但其实际价值和报表价值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比如:

一是"应收帐款"类型的资产,警汁核算是对形成应收帐款的成本价值的确认和计量,而不是实际可以实现的价值收入。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