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智慧箴言图书
人气:5

曾国藩智慧箴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悲剧色彩浓重的晚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颇有影响和争议的风云人物——曾国藩。 他创建了名震一时的湘军,治军有方,有谋有略,可堪比古代著名兵家;他从不拥兵自重,善权变而又懂得谦退;在平步青云之...
  • 所属分类:图书 >成功/励志>名言/格言  
  • 作者:[张振华]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6490948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
  • 印刷时间:2012-11-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曾国藩大量的家书、日记、笔记和文章中,精心遴选了近200条箴言警句,加以翻译,并结合当下生活进行解读,以期对读者在励志、处世、治学、治家、修身等有所启迪和帮助。

编辑推荐

双色印刷,版式精美,封面体现人文情怀,小开本更方便阅读从曾国藩的日记、书信、文章、笔记中精心辑录了200条箴言,启发读者发现人生的大智慧注释精准,评析到位

作者简介

高踪啸,读书人,喜百家之言,好杜康刘玲,无论孔孟之道,老庄之言,皆有所悟,书画医史亦有所猎,自言平生乐事莫过于醇酒下春秋,夜半品周易。及中年,思书悟经之余,提笔寄言,遂成此册。

目录

及时章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励志篇

一、志之强者,能独立不惧/

二、人无恒心,终将一无所成/

三、逆境中磨炼,不退不缩/

四、务实理性,自修求强/

五、无怨无尤,乐观通达/

第二章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处世篇

一、与人交际,诚信为本/

二、刚柔并济,立身之道/

三、隐忍适度,退让有道/

四、忠勇务实,顺势而上/

五、善待他人,不计小节/

六、审时度势,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章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为官篇

一、身居高位,谨慎名利/

二、勤政廉洁,非沽名钓誉之工具/

三、胸襟宏大,将心放宽/

四、不染坏习,踏实肯干/

五、勇于揽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六、善用言辞,沟通有道/

七、处事圆融,注重人脉/

八、精钻谋略,必能成功/

第四章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德行篇

一、处事公正,不可偏袒/

二、谨言慎行,得志不骄/

三、心存敬恕,为他人着想/

四、无视小利,不误大局/

五、坚持操守,爱惜名声/

六、意志坚定,受人尊敬/

第五章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修身篇

一、修身养性,莫难于养心/

二、崇仰平和,减少忿欲/

三、坚守原则,立身之本/

四、反躬自思,吾身不足处/

五、内外兼修,完善自身/

六、养生静心,则身强体健/

第六章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治家篇

一、家之兴衰,断不可忽/

二、和睦则福生,家道可长久/

三、宝货易用尽,忠孝享无穷/

四、严教子女,家运可盛/

五、惜福节俭,福延子孙/

六、远近亲疏,多策略巧避嫌/

第七章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治学篇

一、读书即是立德,多读多学/

二、为学虚心,成就经世之才/

三、勤学研读,求其甚解/

四、脚踏实地,终有所得/

五、求新求变,渐入佳境/

六、对己严苛,刻苦努力/

七、学会读书,不断提升/

第八章择交是及时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交友篇

一、与贵人相交,慎择贤友/

二、亲近良朋,汲取其之优点/

三、选才有法,识人有道/

四、结识谏友,从中受益/

五、广识英才,百人百用/

六、豁达交友,有容乃大/

在线预览

及时章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励志篇 一、志之强者,能独立不惧 1.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君子立下志向,是想让自己有为民请命的器量,有圣人一般的德行,有雄霸天下的功业,然后才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完善的人。 本句源自曾国藩的书信《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在信中,曾国藩以兄长的身份针对每个弟弟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对应的"指导"与"说教",尤其针对了六弟国华。 在大哥眼里,国华是个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人,当时正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成绩并不理想,然而他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大发牢骚。 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六弟"屈于小试",实为胸襟狭窄之缘故,他写道:"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民胞物与"与"内圣外王"分别出自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西铭》以及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之《天下》篇。前者反映了理学的博爱,后者展示出一种儒学思想的理想人格。 深受儒学和理学影响的曾国藩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身为男儿,思想就应该上升到一个高度。他对国华指出,要多想想自己与那些天地完人之间的差距,心里保持有忧虑感,要立志做个强者。曾国藩对弟弟的深深关爱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感慨羡慕不已。 关于立志,曾国藩还曾说过:"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何患不变化气质,超凡入圣?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于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贤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趋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 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为人通达,在平步青云之后仍不忘不断提高自己,鞭策自己不断向上,其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后世之人万分钦佩。 2.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人如果能自己立志,那么圣贤豪杰有什么事可以做不到呢?又何必借助于他人!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致诸弟》。这封信中还写道:"`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曾国藩一直坚信,无论做何事,人都要"立坚卓之志",并且"日夜孜孜",这样才会成功。 古语云:"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当你立下一个大志向,那么也代表你需要用更大的毅力、决心、努力去实现这个志向。假如你没有志向或者空有志向而不去刻苦钻研,那么就算你身边有圣人有豪杰,你也做不到他们那样,甚至更突显出你的平庸来。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他将立志看成一个人"换骨成仙"的灵丹,一个伟大的志向对他来说就像赐予第二次生命。 唐朝有一孤儿名叫陆羽,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佛门,却不爱经文,决定下山求学。智积禅师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学习冲茶。意志坚定的陆羽开始认真钻研茶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一杯茶香满溢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看到陆羽有如此坚定读书的志向,禅师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陆羽著作了流传至今的《茶经》,将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志向决定格局,更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陆羽这种积极进取、坚定志向的精神也正是曾国藩想要几位兄弟领悟的。 曾国藩深知拥有志向并为之勤奋努力的重要性,所以他也给自己树立一些远大志向,正如他说过的:"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曾国藩意识到,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同内圣外王的心灵终究是有很大距离的,因此日后他时时以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座右铭,勉励自己。 3.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男儿大丈夫要想自立成才,性格上必须要具备不屈的倔强气概。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致沅弟》。他在信中向国荃阐述了"倔强"两字对男儿立志的重要性。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字沅浦,号叔纯,湘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曾氏兄弟共五人,除曾国藩是最出名的一个外,曾国荃的功名则要高于另外三人。他对曾国藩的帮助较大。曾国藩曾夸奖曾国荃的才智在其他几个兄弟之上。但也正因如此,曾国藩对曾国荃的要求很高且很严厉。 时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首府天京(今南京),担任主攻重任的正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曾国荃在清军未按原计划出师前,率湘军贸然孤军急进,在连续攻下今安徽境内各府县后,率军驻扎在今南京雨花台,令军队处于孤立无援的险境。曾国藩闻知,写信力劝国荃撤退以保稳妥。然而国荃为求战功,不想退兵。 湘军围攻天京城,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主将曾国荃焦虑异常,如此一折腾,身体也染上了一些疾病,肝火上炎,怒火攻心,彻夜难眠。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兄长的这封信。 曾国藩在信中劝告弟弟一定要"强自禁制",抑制欲望,克制愤怒,肝火自然可以降下来,随后表述了"倔强"两字对男儿立志的重要性。曾国藩所说的"倔强",其实就是"男儿自立",也就是骨子里要不怕输、不服输,拥有一定要成功的意志力。他认为,只要内心拥有这股力量,不管是什么人,都能够取得一定成就。 古人一直都很看重"倔强之气",认为凡是想做事业的人,不怕自己才能和智慧不够,最怕的就是内心软弱,容易服输。相反,那些存有"倔强之气"的人,不仅事业有成,也深受人们敬佩,像身受宫刑仍然冒死进谏、写就《史记》的司马迁,卧薪尝胆十年终报受辱之仇的勾践,"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名家的苏秦…… 立志方能成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百学须先立志",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康有为"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等句,正是表达了立志的重要性。 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男儿当自立,可不惧任何。某种意义上,他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在激励弟弟不可以轻易退却,有志者,事竟成。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