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虚化与结构式的语法化图书
人气:18

实词虚化与结构式的语法化

选取作者近年来在汉语词汇化、语法化研究方面的12篇论文。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语法/语义词汇  
  • 作者:[杨永龙]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8611653
  •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该书把语法化、词汇化理论运用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对汉语汉语史上的实词虚化和结构式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该书特点是视野开阔,理论色彩浓厚,同时材料扎实,分析深入细致。该书内容除了前言部分简要梳理了语法化研究及相关的概念之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以语气副词“不成”、时间副词“已经”为个案,揭示了跨层结构的凝固成词过程及其后续发展;(二)深入考察了汉语史上与时、体、语气有关的一些虚词的来源和句法语义演变过程;(三)对汉语史上常见结构式的来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细致地考察,对结构式的历时更替、结构式演变与语言接触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编辑推荐

该书把语法化、词汇化理论运用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对汉语汉语史上的实词虚化和结构式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该书特点是视野开阔,理论色彩浓厚,同时材料扎实,分析深入细致。

作者简介

杨永龙,196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龙长期致力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著有《〈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汉语史论稿》、《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与江蓝生合著)等。在《中国语文》、《方言》、《民族语文》、《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等学术刊物四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甘沟话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汉语虚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等。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史、语言接触与方言语法。著有《〈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汉语史论稿》、《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与江蓝生合著)等。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语言科学》等学术刊物数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甘沟话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汉语虚词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杨永龙,196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龙长期致力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著有《〈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汉语史论稿》、《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与江蓝生合著)等。在《中国语文》、《方言》、《民族语文》、《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等学术刊物四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甘沟话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汉语虚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等。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史、语言接触与方言语法。著有《〈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汉语史论稿》、《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与江蓝生合著)等。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语言科学》等学术刊物数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甘沟话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汉语虚词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目录

总序

跨层排列的成词过程

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

“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

虚词的来源与演变

从稳紧义形容词到持续体助词

《朱子语类》中“了”的语法化等级

不同的完成体构式与早期的“了”

汉语方言先时助词“着”的来源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

结构式的来源与演变

试说“连X 都VP”构式的语法化 总序

前言:结构式的语法化与构式演变

跨层排列的成词过程

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

“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

虚词的来源与演变

从稳紧义形容词到持续体助词

《朱子语类》中“了”的语法化等级

不同的完成体构式与早期的“了”

汉语方言先时助词“着”的来源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

结构式的来源与演变

试说“连X 都VP”构式的语法化

从“形 数量”到“数量 形”——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演变

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的关联

从语序类型的角度重新审视“X 相似\似\也似”的来源

后记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