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蔡氏漆线雕图书
人气: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蔡氏漆线雕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
  • 所属分类:图书 >艺术>民间艺术   图书 >艺术>雕塑  
  • 作者:[黄曾恒],[庄南燕]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国际刊号:9787213040917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9
  • 印刷时间:2009-09-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是保持文化发展延续性的前提,同时也为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本土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愿意与各国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寻国际合作的方式,促使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目录

总序

及时章 工艺文化

及时节 释名

第二节 地域

第三节 渊源

第四节 流变

第五节 旁通

第六节 家传

第七节 革新

第八节 价值

第二章 工艺技巧

及时节 塑造

第二节 雕刻

第三节 打磨

第四节 调漆

第五节 制线

第六节 盘结

第七节 安金

第八节 敷彩

第九节 修缮

第三章 造像体式

及时节 佛像

第二节 菩萨

第三节 天王

第四节 妈祖

第五节 真人

第六节 祖师

第七节 法主

第八节 关帝

第九节 文昌

第十节 玄天

第十一节 大圣

第十二节 哪吒

第十三节 土地

第十四节 王爷

第四章 装饰纹样

及时节 龙凤

第二节 祥云

第三节 水波

第四节 缠枝

第五节 团花

第六节 文禽

第七节 瑞兽

第八节 甲胄

第九节 锦绣

第五章 创新探索

及时节 人物

第二节 故事

第三节 器皿

第四节 材质

第五节 艺术

第六节 道路

附录

蔡氏漆线雕发展史上的几次兴衰与工艺名称变革

蔡氏漆线雕艺术馆部分馆藏作品简介

蔡文沛先生的两件遗作

蔡水况大师的"脱胎彩绘贴金漆线雕"作品

漆线雕历史上体量较大的作品

后记

在线预览

及时章 工艺文化

及时节 释名

"漆线雕"这一名称,在今天的厦门市可算是家喻户晓。它是厦门本地的传统工艺,做工精致、形象逼真、风格古朴,广为民众所喜爱,是厦门最有代表性的高级礼品。厦门人将它看做本市的一张金色名片,就其文化艺术含量和社会功效而言,实不为过。

这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其可以考证的历史也已经有300多年。这又是一门全新的手工艺,它在传统的躯壳中实现了脱胎换骨,展示出焕然一新的风貌。这在我国成千上万的工艺美术品种类中是罕见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对传统艺术式样的丰富和发展,而是一种蜕变,即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然而,传统的精神和工艺手法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反而更加纯粹,更加强盛。这一点曾使研究者发生很大的兴趣。

虽然说这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但漆线雕这一个名称却是后起的。这门手工艺原来是用彩绘、金箔和一种很特别的叫做漆线的装饰艺术来制作神佛雕像,一般就叫做妆佛,就是用漆线这种工艺来装饰佛像的意思。它从一开始就是单纯作为神佛偶像的一种装饰技法而存在。自古以来的佛像,无论是印度的、犍陀罗的还是中国的,也无论是北传或南传的佛、菩萨像,身上都有一些装饰,诸如璎珞、饰品或服装的花纹等,在雕塑上需以浮凸的线条来表现。这在早期的金铜或石雕像上面是一体成形的。这些线条也就具有金石的厚重浑朴,并不飘逸,也不轻柔。到了宋元时期,雕像制作得越来越细腻,对细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于是就有了贴塑和沥粉的技术。即将另一种物质附在雕像的表面上,以表现更生动细致的装饰。然而沥粉的线条虽有粗细之分,仍是呆板而缺少弹力和变化。那么,用大漆调和的坚韧而富有弹力的漆线就应运产生了。这种漆线精细到可以任意表现丝绸织品的花纹或错综复杂的铠甲,配合填彩和金箔艺术,表现力就更加丰富了。……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