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图书
人气:41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基础知识+视频讲解+模拟软件+丰富试题等实用资源,衔接考试,过关必备
  • 所属分类:图书 >考试>计算机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  
  • 作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115415790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252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编写,内容设置合理、考点清晰,重难点配有微视频,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配套光盘中含有考试模拟系统,题量丰富,解析详尽,软件功能强大。

本教程严格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新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进行编写,体现了编者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多年研究成果及宝贵的辅导经验,旨在帮助考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学习相关内容,顺利通过考试。

本教程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利用Word 2010高效创建电子文档、使用Excel 2010创建并处理电子表格以及通过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所提供的例题、习题均源自新版无纸化考试题库。此外,教程的重、难点知识旁还提供二维码,考生扫描后可进入“微课堂”,观看该知识的微视频讲解,使学习、练习、听课有机结合,复习时间更灵活、效率更高。

本教程配套光盘提供了“视频讲堂”“模拟考试”“选择题真题训练”“操作题真题训练”“课后习题”和“超值赠送”等内容。其中,“视频讲堂”提供本教程中重、难点知识的视频讲解;“模拟考试”提供真考试题、真考环境,做题,并可智能评分,带领考生“提前”进入考场。教程与光盘的结合,可帮助考生轻松应对无纸化考试。

本教程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用书和自学用书,也可作为学习MS Office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产品策划、研发、销售的高新知识企业。专业研究等考22年,拥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与高等教育、人民邮电、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个大型国家出版社合作,每年累积为数万余名考生服务。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概述(3)

1.1.1 计算机的发展(3)

1.1.2 计算机的特点(6)

1.1.3 计算机的用途(6)

1.1.4 计算机的分类(7)

1.1.5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8)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概述(3)

1.1.1 计算机的发展(3)

1.1.2 计算机的特点(6)

1.1.3 计算机的用途(6)

1.1.4 计算机的分类(7)

1.1.5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8)

1.1.6 电子商务(10)

1.1.7 信息技术的发展(11)

真题演练(11)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2)

1.2.1 数据与信息(12)

1.2.2 计算机中的数据(12)

1.2.3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12)

1.2.4 字符的编码(13)

真题演练(15)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15)

1.3.1 运算器(15)

1.3.2 控制器(17)

1.3.3 存储器(17)

1.3.4 输入/输出设备(20)

1.3.5 计算机的结构(21)

真题演练(22)

1.4 计算机软件系统(23)

1.4.1 软件的概念(23)

1.4.2 软件系统及其组成(24)

真题演练(25)

1.5 多媒体技术简介(26)

1.5.1 多媒体的概念(26)

1.5.2 多媒体的特征(27)

1.5.3 多媒体数字化(28)

1.5.4 多媒体数据压缩(30)

1.5.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32)

真题演练(32)

1.6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32)

1.6.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32)

1.6.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清除(35)

真题演练(35)

1.7 Internet基础及应用(36)

1.7.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36)

1.7.2 Internet的基础(40)

1.7.3 Internet的应用(42)

真题演练(44)

课后总复习(45)

第2章 利用Word 2010 高效创建电子文档(46)

2.1 以任务为导向的应用界面(48)

2.1.1 功能区与选项卡(48)

2.1.2 上下文选项卡(48)

2.1.3 对话框启动器(48)

2.1.4 实时预览(49)

2.1.5 增强的屏幕提示(49)

2.1.6 快速访问工具栏(49)

2.1.7 后台视图(50)

2.1.8 自定义Office功能区(50)

2.2 创建并编辑文档(52)

2.2.1 输入文本(52)

2.2.2 选择并编辑文本(52)

2.2.3 复制与粘贴文本(53)

2.2.4 删除与移动文本(55)

2.2.5 检查文档中文字的拼写与语法(56)

2.2.6 查找、替换文本(56)

2.2.7 文档的保存与打印(57)

2.2.8 使用模板快速创建文档(59)

2.3 美化文档外观(59)

2.3.1 设置文本格式(59)

2.3.2 设置段落格式(62)

2.3.3 设置边框和底纹(63)

2.3.4 调整页面设置(66)

2.3.5 在文档中使用文本框(71)

2.3.6 在文档中使用表格(72)

2.3.7 美化表格(77)

2.3.8 表格的计算与排序(79)

2.3.9 图片处理技术(80)

2.3.10 创建SmartArt图形(84)

2.3.11 使用主题调整文档外观(85)

2.3.12 插入文档封面(85)

2.3.13 设置艺术字(85)

2.4 公式编辑器(87)

2.4.1 进入公式编辑环境(87)

2.4.2 输入公式(87)

2.4.3 将公式添加到常用公式库中或将其删除(88)

2.5 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88)

2.5.1 定义并使用样式(89)

2.5.2 文档分栏(90)

2.5.3 插入分栏符(91)

2.5.4 文档分页及分节(91)

2.5.5 设置文档页眉及页脚(92)

2.5.6 使用编号列表(92)

2.5.7 使用项目符号(94)

2.5.8 创建文档目录(95)

2.5.9 在文档中添加引用内容(96)

2.6 修订及共享文档(98)

2.6.1 快速比较文档(99)

2.6.2 删除文档中的个人信息(99)

2.6.3 标记文档状态(100)

2.6.4 使用文档部件(100)

2.6.5 共享文档(100)

2.7 使用邮件合并技术批量处理文档(101)

2.7.1 认识邮件合并(101)

2.7.2 使用合并技术制作信封(101)

2.7.3 使用合并技术制作邀请函(102)

课后总复习(105)

第3章 使用Excel 2010创建并处理电子表格(106)

3.1 Excel制表基础(108)

3.1.1 在表格中输入数据(108)

3.1.2 整理与修饰表格(112)

3.1.3 格式化工作表高级技巧(118)

3.1.4 工作表的打印输出(121)

3.1.5 在相邻的单元格中填充相同的数据(125)

3.2 工作簿与多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28)

3.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128)

3.2.2 工作簿的编辑(130)

3.2.3 工作簿模板的使用与创建(138)

3.2.4 工作簿的隐藏与保护(139)

3.2.5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40)

3.2.6 保护工作表(145)

3.2.7 对多张工作表同时进行操作(146)

3.2.8 工作窗口的视图控制(147)

3.3 Excel公式和函数(148)

3.3.1 使用公式的基本方法(148)

3.3.2 名称的定义及引用(149)

3.3.3 使用函数的基本方法(150)

3.3.4 Excel中常用函数的应用(150)

3.3.5 公式与函数的常见问题(152)

3.4 在Excel中创建图表(153)

3.4.1 创建及编辑迷你图(153)

3.4.2 创建图表(155)

3.4.3 编辑图表(155)

3.4.4 打印图表(159)

3.5 Excel数据分析及处理(159)

3.5.1 合并计算(159)

3.5.2 数据排序(161)

3.5.3 数据筛选(162)

3.5.4 分级显示及分类汇总(165)

3.5.5 数据透视表(167)

3.5.6 数据透视图(170)

3.5.7 模拟分析及运算(171)

3.6 Excel与其他程序的协同及共享(172)

3.6.1 共享、修订、批注工作簿(172)

3.6.2 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数据(174)

3.6.3 宏的简单应用(176)

课后总复习(176)

第4章 通过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178)

4.1 PowerPoint的基础知识(180)

4.1.1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180)

4.1.2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180)

4.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182)

4.2.1 新建演示文稿(182)

4.2.2 插入和删除幻灯片(182)

4.2.3 编辑幻灯片的信息(183)

4.2.4 编辑文本(185)

4.2.5 复制和移动幻灯片(187)

4.2.6 放映幻灯片(188)

4.3 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192)

4.3.1 普通视图(192)

4.3.2 幻灯片浏览视图(192)

4.3.3 备注页视图(192)

4.3.4 阅读视图(193)

4.4 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193)

4.4.1 主题的设置(193)

4.4.2 背景的设置(196)

4.4.3 幻灯片母版制作(198)

4.5 编辑幻灯片中的对象(207)

4.5.1 形状的使用(208)

4.5.2 图片的使用(208)

4.5.3 图表的使用(209)

4.5.4 表格的使用(210)

4.5.5 SmartArt图形的使用(211)

4.5.6 音频及视频的使用(212)

4.5.7 创建艺术字(214)

4.6 幻灯片交互效果设置(215)

4.6.1 对象动画效果设置(215)

4.6.2 幻灯片切换效果(219)

4.6.3 幻灯片链接操作(221)

4.7 幻灯片的放映和输出(223)

4.7.1 幻灯片放映设置(223)

4.7.2 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225)

4.7.3 演示文稿的打印(226)

课后总复习(228)

附录(229)

附录1 上机指导 (229)

附录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近期版)(232)

附录3 Excel常考函数一览表(234)

附录4 课后总复习参考答案 (236)

附录4 课后总复习参考答案 (236)

在线预览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如图11所示。这台计算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但功能远不及现在的普通微型计算机。

图11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

ENIAC长30.48m,宽1m,占地面积约170m2,有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t,耗电量150kW,造价48万美元。同时,它包含了17468个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数学家冯 诺依曼总结并归纳了以下3点。

●采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存储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程序存储的概念。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ENIAC的诞生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其意义在于它奠定了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开辟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从及时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计算机时代和微型计算机时代。

1.大型计算机时代

人们通常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这4个阶段的计算机分别被称为及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在这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越来越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及时代计算机(1946~1958年)

●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内存容量仅为1000~4000字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处于低阶段,用一串0和1表示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了汇编语言;尚无操作系统出现,操作机器困难。

●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性差,不易掌握,维护困难。

●代表机型为UNIVAC-I。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大量采用磁芯做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做外存储器。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节。

●应用已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少,速度快,性高,工作稳定。

●代表机型为IBM公司的IBM-7094计算机和CDC公司的CDC1604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年)

●主要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

●开始采用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存储器。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及过程控制。

●功耗、体积、价格等进一步下降,而速度及性相应提高。

●代表机型为IBM-360计算机系列。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71年,世界上及时个4位微处理器4004 在Intel公司诞生,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微处理器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物,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通常人们以微处理器为标志来划分微型计算机,如286机、386机、486机、Pentium机、PentiumⅡ机、PentiumⅢ机和Pentium Ⅳ机等。因此,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史。微处理器一直遵循摩尔(Moore)定律,其性能以平均每18个月提高一倍的高速度发展着。Intel公司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直领导着芯片业的潮流,在宏观上可划分为80X86时代和Pentium时代。

1981年,IBM公司首次推出了配置Intel 8088芯片的准16位IBM PC(个人计算机),1983年又推出了IBM PC/XT机,使微型计算机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仅仅20多年的时间,微处理器已发展到Pentium 41/42,与最初的IBM PC相比,其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语。

(1)及时代微型计算机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1979年又推出了Intel 8088,其集成度是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它的内部数据总线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属于准16位微处理器,地址总线为20位,寻址范围为1MB 内存。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1982年,全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286 芯片问世,其集成度为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达到了20MHz,内、外部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4位,寻址范围为16MB内存。1984年,IBM公司以Intel 80286芯片为CPU推出IBM-PC/AT 机。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1985年,Intel公司推出全32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80386,其集成度为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或33MHz,内、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寻址范围为4GB内存。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1989年,Intel 公司研制出新型的个人计算机芯片Intel 80486。它将80386和80387协处理器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它的集成度为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25MHz/33MHz/50MHz。80486机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机提高了4倍。

(5)第五代微型计算机

1993年,Intel 公司推出Pentium(奔腾)芯片,这是一种速度更快的微处理器,被称为586或P5。它的集成度为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60MHz、75MHz、90MHz、100MHz、120MHz和133MHz。1996年,又相继推出了Pentium Pro和Pentium MMX 处理器。其中,Pentium Pro 的集成度为55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50MHz、166MHz、180MHz和200MHz。

(6)第六代微型计算机

1997年5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Ⅱ芯片。可以说,Pentium Ⅱ是将Pentium Pro 的精华与MMX技术结合的产品。

(7)第七代微型计算机

1999年,Intel公司推出新一代产品——Pentium Ⅲ 处理器,它的集成度达到80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50MHz或500MHz。2000年,Intel公司推出了时钟频率为1GHz的PentiumⅢ芯片。同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

时钟频率为1.5GHz的Pentium Ⅳ芯片。以Pentium Ⅳ为CPU的微机早已替代Pentium Ⅲ机而成为第八代微型计算机。目前,微处理器仍在不断发展之中,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媒体评论

未来教育是国内较早致力于NCRE考试研究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自1994年NCRE考试开始,一直在NCRE考试研究领域起着领跑者作用。二十二年风雨,因为引领,所以。二十二年成就,因为专业,成就典范。等考图书,认准未来教育。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