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快繁第I卷:背景(原著第3版)图书
人气:73

植物组培快繁第I卷:背景(原著第3版)

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
  • 所属分类:图书 >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植物学  
  • 作者:[英][E.F.乔治]([Edwin] F. [George]),[M.A.阿尔]([Michael] A. [Hall]),[荷][G.J.De克勒克]([Geert]-Jan De [Klerk])主编,[莽克强]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122179241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
  • 印刷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

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及时版诞生于1986年,第二版的两卷分别出版于1993年和1996年。对于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已成为从事体外植物繁殖研究工作的工具书。本书囊括了相关领域的丰富信息,特别是植物育种、基因工程、植物病理学以及次级代谢物的合成与转化等领域。近期的第三版集中了该领域的多位专家,但仍然保留了前面版本的完整性。

编辑推荐

国际上的植物组培著作,内容新颖,新版本联合了国际上相关领域多位专家编著,是植物育种等相关领域工作者必备的专业书籍。

目录

第1章植物组培程序:背景

1.1引言

1.1.1有组织结构生长

1.1.2无组织结构生长

1.2组织培养

1.2.1有组织结构的培养物

1.2.2无组织结构的培养

1.2.3利用组培进行植物繁殖

1.2.4组培的起始

1.2.5建立培养物的问题

1.2.6生长和分化的方式

1.2.7继代培养

1.2.8继代的危险

1.3组培类型

1.3.1器官培养

1.3.2无组织结构细胞的培养

1.3.3单个细胞起源的培养物

1.4细胞分化

1.4.1愈伤内和细胞培养物内的分化细胞

1.5形态发生

1.5.1性质和诱导

1.6单倍体植物

1.6.1花药和花粉的培养

1.6.2单雌生殖或雌核发育

参考文献

第2章快繁:应用和方法

2.1种子和体细胞两种不同的选择

2.1.1用种子繁殖

2.1.2营养繁殖

2.2体外培养的快繁

2.2.1优点

2.2.2缺点

2.2.3技术

2.2.4快繁的各阶段

2.3快繁方法

2.3.1用腋芽或茎枝繁殖植物

2.3.2通过直接的器官发生来繁殖

2.3.3用间接器官发生来繁殖

2.4储存器官的形成

2.4.1小鳞茎和小球茎的生产

2.5微型嫁接

参考文献

第3章植物组培培养基组成成分Ⅰ:大量和微量营养物

3.1培养基的无机组分

3.1.1无机营养物的摄取

3.1.2非有意的改变

3.2大量营养物

3.2.1氮

3.2.2磷酸盐

3.2.3钾

3.2.4钠

3.2.5镁

3.2.6硫

3.2.7钙

3.2.8氯化物

3.3微量营养物

3.3.1植物组培培养基中的早期应用

3.3.2来自微量不纯物的微量营养物

3.3.3最适微量元素浓度

3.3.4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发生

3.3.5微量营养物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章植物组培培养基成分Ⅱ:有机添加物、渗透势和pH效应以及支撑系统

4.1有机添加物

4.1.1维生素

4.1.2维生素混合物的开发

4.1.3一些特种化合物

4.1.4其他维生素

4.1.5不规范(成分未确定)的补充物

4.1.6酵母提取液

4.1.7马铃薯提取液

4.1.8麦芽提取液

4.1.9香蕉匀浆液

4.1.10滋养胚的汁液

4.1.11椰乳汁/水

4.2有机酸

4.2.1作缓冲剂用

4.3糖类——营养和调控效应

4.3.1糖是能源

4.3.2蔗糖的替代物

4.3.3蔗糖的水解

4.3.4吸取

4.3.5有效浓度

4.3.6淀粉的积累和形态发生

4.4培养基组成成分的渗透效应

4.4.1渗透和水势概论

4.4.2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渗透势

4.4.3组培培养基中渗压剂的使用和效应

4.5组培培养基的pH

4.5.1培养基的pH

4.5.2植物体内pH的调控

4.5.3pH对植物培养物的效应

4.6液体培养基和支撑系统

4.6.1液体培养基

4.6.2用半固相基质支撑

4.6.3有孔的支撑物

4.6.4固定化细胞

参考文献

第5章植物生长调节剂Ⅰ: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和抑制剂

5.1激素、生长物质和生长调节剂

5.2生长素

5.2.1自然存在和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5.2.2生长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3生长素的代谢

5.3.1IAA的自然水平

5.3.2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5.3.3生长素的缀合和降解

5.3.4合成的生长素对IAA水平的影响

5.3.5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

5.4生长素的运输

5.5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5.5.1生长素的信号感知

5.5.2生长素信号传导途径

5.5.3生长素调控基因表达

5.6生长素的生理效应

5.6.1在细胞水平上的效应

5.6.2在组织和整株植物水平上的效应

5.7生长素在组培方面的影响

5.7.1诱发愈伤生长

5.7.2器官培养物

5.7.3胚发生

5.7.4各种人工合成性生长素用于组培的实例

5.7.5生长素混合物

5.7.6生长素的吸取及其在组培过程中的代谢

5.7.7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对茎枝培养的影响

5.7.8抗生长素和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在不定器官形成方面的影响

5.7.9抗生长素和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对胚发生的影响

5.8酚类的生长调节效应

5.8.1与内源水平的相互关系

5.8.2根的形成

5.8.3间苯三酚的效果

5.8.4儿茶酚的效能

5.8.5其他酚类化合物

5.9生长素-乙烯的互作

参考文献

第6章植物生长调节剂Ⅱ:细胞分裂素及其类似物和拮抗物

6.1生物学效应

6.2细胞分裂素的性质及其发现

6.2.1生物活性

6.2.2发现

6.3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

6.3.1生物合成

6.4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6.4.1嘌呤替代物

6.4.2苯脲

6.5作用方式

6.5.1抗生长素效应

6.5.2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6.5.3苯脲化合物

6.6摄取和代谢

6.7在组培和植物器官中的效能

6.7.1刺激细胞分裂

6.7.2不定枝的形成

6.7.3胚的发生

6.7.4应用于茎枝培养

6.7.5作用的特异性

6.7.6细胞分裂素在茎枝培养方面的特异性

6.7.7苯脲

6.7.8温度效应

6.8腺嘌呤

6.8.1胚发生和茎枝发生

6.8.2茎枝培养

6.8.3作用方式

6.8.4抑制效应

6.9细胞分裂素的拮抗剂

6.10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互作

6.10.1轮廓图解又称等值图

6.10.2预处理

6.10.3生长调节剂和细胞周期

参考文献

第7章植物生长调节剂Ⅲ: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它们的类似物和抑制剂及其他各种

化合物

7.1赤霉素

7.1.1天然存在和生理活性

7.1.2GA3对组培的效果

7.1.3用于培养分生组织、茎枝和节

7.1.4抗赤霉素和生长延缓剂

7.2脱落酸

7.2.1脱落酸的存在和活性

7.2.2脱落酸在组培方面的应用

7.3乙烯

7.3.1乙烯的生物合成

7.3.2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7.3.3乙烯作用

7.3.4乙烯溶解度和化学吸附

7.3.5体外组培时乙烯的产生

7.3.6乙烯对培养物的效应

7.3.7其他挥发性物质

7.4其他信息和信使

7.4.1多胺类

7.5类固醇

7.6植物调节剂(素)和壳梭孢菌素

7.7系统素

7.8水杨酸

7.9氧化氮

7.10茉莉酮酸

7.11肌醇

7.12寡糖精和激发子

7.13甾醇

7.14难得的、不常见的调节剂

7.14.1能禁锢茎尖生长的化合物

7.14.2调味酸

7.14.3肉桂酸甲酯和OPE

7.14.4草甘磷

7.14.5活性炭

7.15未被鉴定的生长因子

7.15.1创伤反应

7.16驯化或适应

7.16.1依赖生长因子

7.16.2适应性的诱导

7.16.3产生适应性的原因和效应

7.16.4遗传调控

7.16.5适应性的影响

7.17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7.17.1用生长调节剂处理

7.17.2脉冲处理

7.17.3胚发生

7.18用调节剂过分处理

参考文献

第8章发育生物学

8.1引言

8.2营养茎枝的形态发生

8.2.1营养枝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组成

8.2.2SAM的特性和结构的分子基础

8.2.3叶序和叶发育模式

8.2.4侧生和不定分生组织的发育

8.3生殖的形态发生

8.3.1生殖期SAM在结构上的重排

8.3.2开花时间的控制

8.3.3花和花序分生组织的定型

8.3.4花器官的定型

8.4合子胚的发生

8.4.1从接合子(受精卵)至成熟胚的形成方式

8.4.2控制胚发生的基因

8.4.3植物激素与胚的形成

8.4.4植物界的无性胚发生

8.5根的形态发生

8.5.1根尖分生组织的结构组成

8.5.2与初生根特征和组织结构相关的基因

8.5.3侧根和不定根的形成

8.5.4根和茎定型的问题

8.6次生分生组织和放射状生长

8.6.1维管束形成层的起源和功能

8.6.2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周皮的形成

8.6.3其他类型的径向生长

8.7细胞周期

8.7.1细胞增生、多倍体和发育

8.7.2细胞周期的分子调控

8.7.3细胞周期的激素调控

8.8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9章体细胞胚的发生

9.1引言

9.2植物的胚发生

9.2.1受精

9.2.2胚发育的各阶段

9.2.3接合子/原胚发育的不对称分裂

9.2.4球形期/早期胚发育期中结构的形成

9.2.5根和茎枝分生组织的建立

9.2.6成熟

9.2.7胚柄体系

9.3胚发育的调控

9.3.1胚中细胞命运和结局的确定

9.3.2胚的突变体

9.3.3胚发育期间基因的表达

9.4体细胞胚发生的一般概况

9.4.1胚性培养物的启动

9.4.2胚性培养物的增生

9.4.3成熟前的体细胞胚

9.4.4体细胞胚的成熟

9.4.5植株的再生

9.5调控体细胞胚发生的环境因子

9.5.1胞外蛋白质

9.5.2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

9.5.3脂几丁寡糖

9.6跟踪体细胞胚发生与发展

9.6.1遗传定型流程图的构造

9.6.2被子植物

9.6.3裸子植物

9.6.4体细胞胚发生的模型

参考文献

第10章不定的再生

10.1引言

10.1.1感受态和定向(型)性

10.1.2再生与细胞分化

10.1.3定型的表观遗传学性质

10.2创伤

10.2.1分离过程中的创伤

10.2.2额外受伤

10.2.3根的形成

10.3诱导定向(型)性

10.3.1感受态

10.3.2定向性

10.4直接再生

10.4.1不定芽的起源

10.5间接再生

10.5.1根和茎枝的形成是各自独立的

10.5.2胚发生的出现

10.5.3直接的体细胞胚发生

10.5.4 间接体细胞胚发生

10.5.5体细胞胚的细胞起源

10.5.6单个细胞起源

10.5.7多胚现象

10.5.8多细胞起源

10.5.9胚发生的速率

10.5.10假珠芽和原球茎

10.5.11原-胚发生的定向细胞增殖

10.5.12胚发育的各阶段

10.5.13发芽

10.6基因型的效应

10.6.1基因型的显著效应

10.7基因的调控

10.8外植体

10.8.1外植体组织的年龄

10.8.2个体发育年龄

10.8.3植物或器官的年龄

10.8.4分化程度

10.8.5外植体的年龄

10.8.6培养周期

10.9外植体的性质

10.9.1类型和位置

10.10培养方法

10.10.1接种密度

10.10.2需条件化因子的论据

10.10.3营养供应

10.10.4极性效应

10.10.5外植体在in vitro条件下的位置效应

10.11分生组织间的竞争

10.12发育的调控

参考文献

第11章影响生长和形态发生的母株植物生理因素

11.1引言

11.2表观遗传的表现和细胞定型(向)

11.2.1生长阶段

11.2.2幼年植物的特征

11.2.3阶段发育的进程

11.2.4返老还童

11.2.5自然恢复

11.2.6幼年期的诱导

11.2.7黄化

11.2.8高温

11.2.9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

11.2.10植物生长阶段对组培的影响

11.2.11复壮

11.2.12生根

11.2.13愈伤培养物

11.2.14通过体外培养诱发复壮

11.3斜向性生长

11.4顶端优势

11.5休眠

11.5.1一般规律的例外

11.5.2温室和培植室内的植物

11.5.3多年生温带木本植物茎枝的催生

11.6另外一些处理母株的方法

11.6.1营养

11.6.2病害情况

11.6.3植物的修整

11.6.4光照

11.6.5温度

11.6.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预处理

11.7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2章物理环境的影响

12.1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12.1.1生长调节剂

12.1.2生长调节剂与基因型的互作

12.2培养基的协调

12.2.1使用固相或液体培养基

12.3气体环境

12.3.1氧张力(分压)和氧化还原势

12.4生长调节剂

12.5CO2

12.5.1调控生长

12.6容器的大小

12.6.1推荐有实效的容器大小

12.7物理环境

12.7.1温度

12.7.2低温处理

12.8湿度

12.8.1培养物最适RH

12.8.2冷却容器底部

12.8.3在培养瓶外的存活

12.9光环境的效应

12.9.1光测量单位

12.9.2植物需要的光

12.10光对组培的影响

12.10.1培植室内光照形式

12.10.2波长

12.10.3光合作用

12.10.4光周期

12.10.5光照度和辐射度(光强度)

12.10.6黑暗

参考文献

第13章组培植物的解剖学和形态学

13.1引言

13.2体外培养中根的发育

13.2.1根发育过程中解剖学上的阶段

13.2.2根-茎界面的解剖学

13.3叶片的发育和结构

13.3.1叶肉

13.3.2表皮和角质层结构

13.3.3气孔器

13.4组培植物超度含水性和畸形

13.4.1体外培养的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茎、根、叶在形态发生方面的差别

13.5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植物拉丁学名索引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难得的书,感谢翻译者

2015-02-01 15:09: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

2015-05-08 12:31:06
来自行者为**的评论:

不错,好评!

2015-09-30 16:10: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是实用,有指导性。

2015-11-13 15:40:00
来自忘忧草**的评论:

不错的!很好!很有用的,,,,

2016-04-19 14:38:10
来自tulipar**的评论:

好东西

2016-05-25 20:54: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快递效率很高,不错!

2016-11-09 23:43:47
来自清蕊姐**的评论:

挺好的,谢谢

2016-12-13 14:16:11
来自***(匿**的评论:

组培的Bible

2017-01-27 09:09:45
来自周***A(**的评论:

书已收到,粗略翻看了一下。书不错。

2017-08-14 10:18: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张很好!

2017-09-07 20:50: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2017-09-07 21:06:48
来自雪舟苍**的评论:

我只想说当当你还敢再降点吗 买的时候126 过了几天到七十几块 也是醉了 书还可以

2016-07-21 12:42:40
来自cencicn**的评论:

先生说对想了解的专业知识有帮助,等看一段时间后再来回评。

2017-11-02 23:03:5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活动买的,不错的书,正在阅读中。当当物流也很给力第二天就收到了。

2016-12-25 21:54:38
来自M***a(**的评论:

教材书籍,不多评价!内容细致详细,还需要多记多背!

2017-05-15 13:25:33
来自姜亚南9**的评论:

挺不错的书。但是确实需要很强大的理论基础才能看懂有的小节,好多国际代号有些不一样。但是作为资料完全够格,比大学课本好

2016-08-24 17:10: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所见过的国内的组培书很一般,此书的内容确实比国内的精深很多。在广图看到的,结果不能外借,只能购买了。但是包装确实很一般,你以为是衣服啊,随便一个塑料袋装起就行?就不能用个充气的包起来?已经压弯了一个书角。

2017-10-19 19:07:2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