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世界Ⅴ:欲望与人格心理学图书
人气:40

欲望的世界Ⅴ:欲望与人格心理学

一本解释世界并改变自我的书 本书系将欲望作为具有开端意义的学科门类进行研究,并以物理学为依托,以生理学为基础,以心理学为导向,以认知神经科学为介质,以欲望作为人类主观世界的及时推动力,借助欲望层次理...

内容简介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精神境界、心理品质及行为表现的特殊统合模式。它不是从一个人个别属性而是从整体属性上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基本特征。本书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自我人格的能结构理论,同时借助量子物理学理论的崭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欲望与意识的能量性特征,并对自我人格结构的内部组元以及自我意识的运行机理探赜索隐,条分缕析,为人们更好地解读自我意识、诠释自我人格、探索人性奥秘开创了全新的理论通道,提供了独特的透析平台。

作者简介

张振学,男,1962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编辑,出版过多部社会科学类著作,并多次荣登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后常年从事欲望动力心理学研究工作,围绕欲望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全新而实用的观照视角,提出并创建了欲望层次心理学、欲望场心理学、欲望动力心理学、质能结构主义心理学和现代量子心理学理论,并成为这一理论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目录

前言:一本解释世界并改变自我的书

及时章 我是宇宙的,宇宙也是我的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或许对于人类而言,探索宇宙的奥秘无过乎是一种不自量力的悲怜尝试。宇宙宛若一个十分浩瀚而复杂的迷宫,我们人类或许就生活在这个迷宫之中而不自知。

一、自我认知的“蜗牛困境”

二、宇宙质能结构组合原理

三、人类自我结构的联通、互动与循环

第二章 人类自我人格的质能结构模型

——自我十能结构理论的创立与解读

我们面对的社会,可谓千人千面,各具其能,每一个人从里到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点,就在于十能结构通过各种偶然的组合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个体性差异。

一、形下器能:形而下者为之器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二、外应物能:外在目标对应物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三、生理机能:人体生理组织结构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四、神经智能:人体神经系统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五、鉴知官能:自我外部感觉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六、心理势能:自我心理感受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七、行为动能:自我肢体行为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八、自我意能:自我意识活动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九、外应神能:自我心灵寄托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十、语言联能:自我语言沟通中隐含的能量形态

第三章 人类自我意识形成原理

——关于“我是谁?”的终极答案

人类的后天之能是通过学习和历练而获得的,只有后天之能才能产生并形成意识或自我意识,只有在产生并形成自我意识之后,人类才开始摆脱动物性而进入人性层次。

一、十我结构模型的建立

二、十我结构的内部对立与统一

三、自我十能结构的内在协调机制

第四章 欲望的能量分解式

——自我十能结构对欲望层次的决定作用

每一种能都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因此也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盈满和匮乏现象,这就必然地预示着每一种能在流变过程中,都可能引发欲望性事件。

一、器能欲望:由形下器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二、物能欲望:由外应物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三、机能欲望:由生理机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四、智能欲望:由神经智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五、官能欲望:由鉴知官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六、心能欲望:由心理势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七、动能欲望:由行为动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八、意能欲望:由自我意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九、超能欲望:由外应神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十、言能欲望:由语言联能转化的欲望形式

第五章 关于自我人格的另类解读

——元认知理论模型中的自我意识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孔德当年提出了关于自我意识的内省法存在“自我证明的悖论”,即同一器官无法做到既是观察者的同时又是被观察者。

一、从内省悖论到元认知假设

二、自我意识的残缺性

三、自我意识永远是一个变量

四、自我意识的分解与合成

五、多面的自我

六、真实的自我

七、关于自我人格结构的经典理论描述

八、五位一体的自我意识魔方

第六章 梦与欲望

——梦是欲望的延续和展开

梦是自主神经活动的产物,是自主神经中枢在潜欲望驱动下的表象性激活与呈现。

一、梦的起源

二、梦与欲望的关系

第七章 人类欲望的整体论

——自我人格结构的内部对立与统一

人类的自我意识正是以一种整体性存在的方式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分解或割裂,都不是完整的自我意识形态,都不是纯粹的自我人格本身。

一、宇宙的整体性

二、生理的整体性

三、欲望的整体性

四、人格的整体性

后 记

在线预览

自我意识的残缺性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自我意识实则是自身欲望的自洽状态或通过他洽而实现自洽的整合及其过程。就是说,自我意识绝不是一个冷漠孑然的孤本,绝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艳妇,而必须通过自身生理功能和心理感受的和谐一致实现自洽性的认同,或者通过与外在的他者在欲望系统中有机对接与洽合,并进而实现身心自洽性的认同。

只有被认同的东西才是自我意识中的内容,否则便会被自我意识所拒斥和排除。这同时也是智能杆或意识阈概念所注定了的结论。

自洽体现在自我内在身心的谐和、贯通与匹配,也是自我十能结构的协调一致,是神经智能与自我意能的舒畅顺遂;而他洽则体现在自我与外在的他者或与非人类共性的特征之间所实现的交合与融汇,并通过认同之后而演变为习惯性自洽。比如穷困之人虽每天布衣粗食,却可能也会安常处顺,怡然自得;天生聋哑者虽不具备听说功能,但最终也能正视无声无言的缺陷而产生对自我的习惯性认同感;天生丽质者即便偶患脚疾,也可能为此烦躁不安,哭眼抹泪,极不情愿让这只烂脚长在自己身上。

这说明,同样是缺陷或不好的东西,有的人可能会与之实现了他洽性适应并进而产生自洽性的认同感,有的人则不能与之实现他洽性适应,不能产生自洽性的认同感。

那些对于存在某种缺陷已然认命的人,都是与外在的他者不得已而实现了适应性他洽的交合与融汇,并通过时间的磨合而演变为一种自洽性认同感,而后即成为其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内容。至于好的东西,诸如健康、美貌、智慧、财富、权力、美名等等,如果为自我所拥有,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乐得与之实现他洽的有效交合与融汇,并很快演变为自洽性的认同感,直至将它们视为自我的一部分,在其自我意识中藉此高昂地垫起自信与骄傲的巨擘。

阿Q可以与癞疮疤实现适应性的他洽,并进而演变为自洽性的认同感,从而使一些外在的、后来的、不好的东西也能够成为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内容,当因为癞疮疤而受到羞辱时,阿Q会说:“你还不配……”这时候,“仿佛长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疮疤了”。说明阿Q已经与癞疮疤实现了同一性自洽。

我们已多次论述过,人类从一出生开始便是不完善的,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从外界事物中独立出来,而必须与空气、水、食物、异性以及特定的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等外在的“他者”交融并合成一种连通性、互补性与互动性的动态存在形式,才算是拥有了一个浑圆的、完整的、循环的自我及自我意识。这种天然的抱残守缺的特点,使得人类不可能以其自身的独立而实现一以贯之或一成不变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欠缺的。其所欠缺的部分只能通过外部世界的他者获取补充和完善的可能。自我意识的残缺性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自我意识实则是自身欲望的自洽状态或通过他洽而实现自洽的整合及其过程。就是说,自我意识绝不是一个冷漠孑然的孤本,绝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艳妇,而必须通过自身生理功能和心理感受的和谐一致实现自洽性的认同,或者通过与外在的他者在欲望系统中有机对接与洽合,并进而实现身心自洽性的认同。

只有被认同的东西才是自我意识中的内容,否则便会被自我意识所拒斥和排除。这同时也是智能杆或意识阈概念所注定了的结论。

自洽体现在自我内在身心的谐和、贯通与匹配,也是自我十能结构的协调一致,是神经智能与自我意能的舒畅顺遂;而他洽则体现在自我与外在的他者或与非人类共性的特征之间所实现的交合与融汇,并通过认同之后而演变为习惯性自洽。比如穷困之人虽每天布衣粗食,却可能也会安常处顺,怡然自得;天生聋哑者虽不具备听说功能,但最终也能正视无声无言的缺陷而产生对自我的习惯性认同感;天生丽质者即便偶患脚疾,也可能为此烦躁不安,哭眼抹泪,极不情愿让这只烂脚长在自己身上。

这说明,同样是缺陷或不好的东西,有的人可能会与之实现了他洽性适应并进而产生自洽性的认同感,有的人则不能与之实现他洽性适应,不能产生自洽性的认同感。

那些对于存在某种缺陷已然认命的人,都是与外在的他者不得已而实现了适应性他洽的交合与融汇,并通过时间的磨合而演变为一种自洽性认同感,而后即成为其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内容。至于好的东西,诸如健康、美貌、智慧、财富、权力、美名等等,如果为自我所拥有,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乐得与之实现他洽的有效交合与融汇,并很快演变为自洽性的认同感,直至将它们视为自我的一部分,在其自我意识中藉此高昂地垫起自信与骄傲的巨擘。

阿Q可以与癞疮疤实现适应性的他洽,并进而演变为自洽性的认同感,从而使一些外在的、后来的、不好的东西也能够成为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内容,当因为癞疮疤而受到羞辱时,阿Q会说:“你还不配……”这时候,“仿佛长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疮疤了”。说明阿Q已经与癞疮疤实现了同一性自洽。

我们已多次论述过,人类从一出生开始便是不完善的,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从外界事物中独立出来,而必须与空气、水、食物、异性以及特定的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等外在的“他者”交融并合成一种连通性、互补性与互动性的动态存在形式,才算是拥有了一个浑圆的、完整的、循环的自我及自我意识。这种天然的抱残守缺的特点,使得人类不可能以其自身的独立而实现一以贯之或一成不变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欠缺的。其所欠缺的部分只能通过外部世界的他者获取补充和完善的可能。

这样,每一个不完善的自我,都会为了弥补欠缺而孜孜以求,包括对外在环境中的能量欠缺,对于这种能量的需求与渴望便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异性的天然的欠缺,要弥补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必须得到作为异性的他者的结合、配合与交合。此后,这个异性便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生了孩子之后,这个孩子也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这就是人,包括其他动物,不需提醒,不需嘱咐,不需训练,都天然地爱自己的异性,爱自己的孩子,致使爱人、孩子都是构成自我的一部分。

这时的自我不单单表现为自己的孤立的身体,也包括所缺的那一部分身体——异性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分化出来的孩子的身体。这才是人类个体在性欲或繁殖欲方面的的自我整合,也是通过对他者的认同和肯定而实现意志的统合性自洽过程。

的自我不能缺少另一半,而上帝留下的缺憾使得男人或者女人都无法在自身封闭的世界里找到不需要外在他者给予配合并进而实现其自洽性的、的自我。

人类个体自我只有与外在的另一半实现交合才能感觉到自我的实现。这也是人一看到异性便心动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在没有异性伴侣或伴侣离自己而去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神不宁、魂不守舍的样子。人的自我意识总是在自我辐射而成的欲望场中产生,每一种被有效辐射的他者都将成为其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有生命的事物,也可以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可以是会说话的,也可以是不会说话的,但它们一旦进入自我欲望场,一当被自我欲望所辐射,那么,它们就会不由分说地进入自我意识之中了,并借助主体的神经智能和自我意能而形成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

这时,这些后来进入自我意识层面中的内容不但都会“说话”了,而且还会以自我为中心,为自我服务,为自我效忠,并以语言流的形式说出符合自我意志的话,形成意识流,这种为完善自我而产生的意识流便是自我意识。

因此,人类自我意识必须是一个从他洽到自洽的合成性的产物,且永远无法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的斗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自己是谁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永远也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没有人能够轻松地说出自己到底属于自己还是属于他者。

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必须与其所依赖的所有的他者实现自洽与他洽的整合,这个整合过程,就像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一样,使自己与外在的他者合成为一个新形象、新观念、新构造,这个新形象、新观念、新构造便是自我与外在的他者合成那一刻的自我意识。

人类个体在性欲层面上可以与作为异性的他者合成一个对应于性欲满足面的自我意识;在食欲层面上可以与作为食物的他者合成一个对应于食欲满足面的自我意识;在呼吸欲层面上可以与空气的他者合成一个对应于呼吸欲满足面的自我意识;在控制欲方面可以与被支配的他者合成一个对应于控制欲满足面的自我意识;在归属欲方面可以与社会某个地域或某一人群的他者合成一个对应于归属欲满足面的自我意识。

但我们也会看到,一个人在某方面实现了比较的自我意识,而在其他方面,其自我意识可能仍然是残缺不全的。这说明,一个人实现完整的自我意识只限于某一个欲望层面或者某一个时空节点上,而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和所有时空序列中都能获得完整的自我意识

。从整体的运动的时空意义上而言,人类自我意识永远是残缺的,不完善的。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为什么总是免不了会发生躁动不安的原因,即便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亿万富豪,也会因为存在着其他缺憾而表现出魂不守舍、心神不宁的样子。这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欲望层面上实现了完整的自我意识,而在其他欲望层面上却可能还存在着无能为力的缺憾。

即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老儿,其欲望的满足也不会尽善尽美,尽如人意,也总会有不、不惬意的地方令他不安。而任何一种不安都是由缺欠造成的结果,这种情况下的自我意识也自然不会是无缺的。

鲁滨逊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作为生理性自我的个体,他是完整的;但作为个体的自我或自我意识,也同样不可能是完整无缺的。他的自我意识中也同样离不开外在的他者的补充,包括废弃的船只以及船只上残留的食物与器具,也包括岛上的树木、果实、水中的鱼等等,都会成为他的自我意识的他洽性补充对象,他没有异性相伴,有许多许多方面不能使他满意,这也是他为什么一见到远处驶来的船帆便会异常兴奋,并希望能够立即搭船离开这个孤岛,以便到岛外的大世界中获得更多更全的欲望满足与外在补充,从而与更多的对象性他者实现自我的性洽和。

一切不满的、不安的、不适的、不幸福的感觉的存在,都是自我因缺乏他洽性补充而使自我及自我意识无法实现自洽的结果。人类只能依赖于他洽而实现自洽,没有他洽的动态补充。那么,自洽的自我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自我意识的残缺性是一种常态,人类社会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残缺不全的。个体自我在茫茫世界所追逐的一切,都是为了对自我进行补充与完善。人们表面上在追寻外在的他者,实质上却是在追寻着一个完整的和的自我。

人们在面对外在事物时,认为“这个是我的”,这是自我意识根据大脑中既成的观念或标准而对于他者的需求性认同、圈定、追逐与接纳,他者的补充是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完善与整合。认为“那个是他的”或者“那个不是我的”,则是自我意识根据大脑中既成的观念或标准而对于他者的排除性反应与确认,是对于多余的赘物或不符合既有观念、既有道德和审美标准的事物所做出的剥离与撇清。这种多余的非自我认同的东西一旦施加在自己身上,便不会成为自我意识的适格内容,而会被自我意识排斥出圈外,并以自我结构的反面形式存在于自我意识之中。

但现实生活的残酷性往往会将一部分不符合自我审美标准或既有观念的内容加诸于自我的身体上或生活中,比如丑陋、残疾、羸弱、低能、贫穷、捆缚、暴力等不利的东西,不得已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内容。有时让人无法拒绝、无法剥离、无法撇清,这就使得个体自我意识并非等同于自我满意的理想意识。对于属于自我的不好的内容的认知,虽然不得已而照单全收,却未必代表着能够全部遂意和被全部同一化。

在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中,其自我鉴定、自我评价通常总是良莠参半的。时间久了,这种鉴定或评价便会成为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并形成一种定势和定格的形象、观念、构造。即便腿脚有点瘸,说话有些口吃,也只能被认知为“这是我的”,是构成其自我的一部分。

上文提到阿Q头上有块癞疮疤,阿Q以为那是缺陷,是耻辱,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人们不能在他面前说“光”“亮”之类的词,以至于后来发展到连“灯”都忌讳了,否则,谁当面说这些字眼儿,对于阿Q就是侵犯,在他看来比他弱的,他就动手教训,比他强的就用目光鄙视或者在心里骂一番。但实际上人们说与不说,癞疮疤就在阿Q头上,不增不减。不管阿Q有没有足够的胸襟和勇气面对和包容这块癞疮疤的缺陷,阿Q都没有办法抵赖,而只能把它算作自我的一部分,与其懊恼和自卑,倒不如坦然面对和正视。

一个人自我意识中的内容,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或真或假,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或优或劣,或好或坏,都可能在质和量方面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即便先前不得已而与癞疮疤实现了自洽性的认同感,日后也可以通过整容而发生改变。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当然也包括自我及自我意识的变化。面容娇艳,最终也难以抗拒老态龙钟的沧桑;疾病缠身,也可能会遇见高明的医师妙手回春;脾气暴躁,也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变得温和老成;才疏学浅,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变得满腹经纶;位卑言轻,也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而身居高位,一言九鼎。

这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动格,一个变量,其中的一些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或者减少。以前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等量齐观。或者说,每24小时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也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意识。

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反过来也是如此,一条河流不可能两次被同一个人趟过。换句话说,一个人从时光隧道中一路走来,每一时每一刻露出头来的都不会是雷同的自我。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生理层面新陈代谢的物质性更新,也体现在与诸多他者实现他洽后而演变为自洽的自我意识更新,包括知识的更新、认识的更新、思想的更新、观念的更新、情感的更新、心性的更新。

我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每天都是新的,人的自我意识每天也都是新的。

自我意识既具有通过他洽而实现自洽的单一方面的暂时完整性,也具有无法实现他洽而最终也同样暂时无法实现常态自洽的残缺性,既具有对于他者满足自我的需求性和趋利性,也具有对于他者危及自我的排斥性和逃避性。能否实现他洽与自洽,主要在于个体观念、审美标准或欲望期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衡量尺度和机缘错动。

“是我的”或“不是我的”,“我认可的”或“我不认可的”,在不同人的自我意识中,其认同的标准和界限是不同的,因此其自我意识的变数和水平也是不同的。鉴于自我意识的后天反应性特征、内外合成性特征,使得自我意识必然成为一种动态的和变化着的结构形式。

正如萨特所说的“今天的自我与昨天的自我或未来的自我是不一样的”。原来所形成的是非对错、好坏优劣的观念,到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经历的促动,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改变。这说明,自我意识只能是一个动态形式,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板。

藉此我们可以解读欲望膨胀时的自我意识特点。一个人对于外在他者的欠缺与需求,造成了自我意识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这时就急需补充与满足,欲望残缺的部分越大,其日后膨胀的尺度也越大,所希望获得补充的他者的含量也越大。

随着匮欠在自我意识空间中所占比例的增大或增多,对象性他者的力量也越发变得强大起来和迫切起来。作为自我意识所指向的外在的填充物——他者,就像美艳的侠女,攻克了此前既有的自我意识的旧城,进而登堂入室而成为城中的主人。原来的自我被冲昏了头脑,旧的自我意识可能因此而土崩瓦解,并不得已而退变成被他者降服的臣民,且随他者的诱惑而俯仰与屈伸。

这时一种新的自我意识通过与他者媾和而形成了暂时的自洽,旧的自我意识中的标准与规范随之崩溃,人的行为在这时也自然失去了原有标准与规范的制约。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生诸如杀人越货、偷盗抢劫、贪污受贿等犯罪事件的根本原因。比如,强奸便是性欲发生作用时,作为他者的异性对象不幸而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并随着欲望膨胀而在自我意识空间中钻营并抢占了足够多的意识高地,最终使旧有的自我意识防线被攻克。一种暂时脱离了现实社会规范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魔鬼般粉墨登场唱起了主角,其行为也随之失去原有观念与规范的控制。

这说明,他者作为自我缺欠的外在补充物,可以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内容,由量变而质变,以致后来居上,便在人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和发作出去。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向来忠厚老实的人,突然听说以欺诈罪而锒铛入狱了,或者一个忠诚的朋友突然背叛了自己,此皆为其自我意识发生了变化。其个人欲望在实现他洽性满足过程中,由于自洽性的残缺,旧有的自我意识被排挤、压抑甚至变形,作为补充进来的他者内容,有时并不甘于成为自我意识的附属部分,而且还可能会成为占领意识空间制高点的主宰力量,并进而将旧有的自我意识降为他洽性的他者的奴仆,迫其俯首称臣,为自己效忠尽力。

所以,人的最本质的变化,包括认识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思想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心理的变化、精神的变化、境界的变化、人格的变化、人性的变化,最终总要源自于并落实为后天性的自我意识的变化。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