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图书
人气:80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好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这是一本的阅读技巧训练手册!每天8分钟,让你读得快、记得牢、学得透。林语堂、余秋雨、周国平助你学会阅读

内容简介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介绍基础的、科学的阅读方法之余,力求满足不同读者在阅读上的不同需求。第1章对读书的“3W1H”进行分析,引入正题。第二章主要分析“阅读的层次”,不同的阅读层次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第三章主要介绍“速读法”,从生理、心理、理解、记忆的角度讲述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第四章主要介绍“精读法”,详细讲述识文、解义、评论、应用的阅读过程。第五章主要介绍“主题阅读法”,讲述阅读关于同一主题的多本书籍的过程。第六章从写的角度入手,介绍怎样阅读不同体裁、不同特点的作品。第七章从效用入手,介绍实用型书的阅读方法,并对“杠杆阅读术”和“RIA拆书阅读法”进行简要分析。第八章谈论买书、借书、分享交流等与阅读相关的现实问题,并总结“三条阅读之路”。

编辑推荐

1.读书是一种自我投资,世上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阅读恰似坠入爱河,是场冒险,你得全身心投入进去。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只要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可以避免在书山中毫无头绪地乱转、走弯路。而对于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看了这本书,也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2.阅读习惯是能够影像人生重要的习惯。重建你的阅读习惯,就是重建你的人生。

3.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信息爆炸、出版物和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今天,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帮你将输入转变为输出,实现高质量的阅读效果,进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4.《如何阅读一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文笔灵动,在介绍基础的、科学的阅读方法之余,力求满足不同读者在阅读上的不同需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收录了脍炙人口的作品,还集合了各个大家各自阅读书籍的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抓住重点,培养非凡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可以说,这是一本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阅读指南,它能帮助读者大短时间内就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

5.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就能让读书变得轻松、有效,且更好地感受到读书的愉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本书的精华“拆为已用”。即使再忙,也可以实现一年读上上百本书。

6.现在的人并不缺少阅读的意愿,更多是缺少阅读的能力。想要在更少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你应该学着去更聪明地阅读。

作者简介

轻阅读编写组,由三位爱好文学的编辑组成,致力于研究开发有趣有料的图书作品。

目录

及时章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的“3W1H”

Why:为什么要阅读

What:读什么书

Where:阅读的场所

How: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二章深处种菱浅种稻——阅读的层次

艾德勒: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邹韬奋与分层次阅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

阅读层次与读书四问

“主食”类图书与主题阅读

“美食”类图书与分析阅读

第三章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速读法

我们是否误解了速读

基本要求:视读不声读

阅读时,手和身体做什么

拓宽视野的练习

跳跃视线,摆脱逐字阅读的弊端

视野垂直扩展:尝试一目数行

快速翻页阅读

永远不要回读

提高专注度的方法

警惕阅读的负面情绪

快速理解更重要

速读提问技巧

阅读“思维导图”

快速记忆的条件反射

第四章 “四到”“五用”,提要钩玄——精读法

古人的精读方法

记得怎样写读书笔记吗

精读的基本要求:识文解义

反复阅读的方法

精读一本书,像织一张网

用自己的话把内容讲出来

也有“形式”重于“内容”时

如何评论一本书

无疑不读书,读书必有疑

如果让我写这本书

第五章八面受敌,一意求之——主题阅读法

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做好主题阅读的准备

始终把主题排在及时位

检视出需要的内容

创设主题阅读的语言体系

建立自己的主旨

界定论点的主次

论点的分析讨论

完成“研究性”阅读

第六章知己知彼,举一反三——写与读

写与读的关系

怎样写一个故事

阅读论说性作品的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字的方法

阅读抒情类作品的方法

一本书的布局谋篇

网络、写作和阅读

跳出书本外,学以致用

第七章纸上得来终觉浅——阅读的效用

阅读不是目的,只是工具

为知: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己: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为人:分享与影响

延续:创新与传承

浅析“杠杆阅读术”

浅析“RIA拆书阅读法”

怎样阅读实用型书

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鱼”与“渔”

“鱼”不如“渔”,“藏”不如“读”

眼见大厦倾,又见高楼起

书非借不能读也

整理自己的书架

书山寻路,结伴同行

三条阅读之路

后 记

书卷多情似故人

在线预览

把“三上”空间交给“零食”图书 枕上、车上、厕上,严格来说都不适合读书。躺在床上看书,是很多家长都严令禁止孩子做的行为。然而,它仍是许多人,包括不少身为家长的人最钟爱的阅读姿势。原因无它,只一个理由就足够——舒服。太过舒适,也造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容易睡着,阅读效果不好。况且躺着看书不易把握视距,对视力有损,尤其是看电子书。车上的环境其实也不适合阅读,汽车难免颠簸,且乘车时视野狭窄容易晕车,阅读时更甚;火车稍好一点,但公共场所难免吵闹,而且往往光线不足;飞机上环境虽好一些,可若是夜间光线不足时看书,同样有损视力,且高空飞行时人的身体会产生一些不适,可能影响阅读。厕上读书更不值得推荐,虽然图书市场上被视为“厕上读物”的书不少,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还是放过这一点点时间,也放过这些书吧!

如果实在惜时如金,非要“三上”读书的话,就读休闲类的“零食”图书吧。枕上宜读轻松、不刺激的书,既可放松,也不会使大脑过于兴奋。尽量别读长篇小说,万一读到精彩处废寝忘食就不好了,若是有人想通过读深奥难懂的书来催眠亦无不可。旅途中为打发时间可读小说、游记等书,当然,读“主食”类的书也并无不可。只是,如果对你来说,时间已经稀有到这般地步,那么还是尽快改变生活作息规律吧。至于厕上读书,笔者保留反对意见,这不是学古人珍视书籍,不让它们接近秽物,只是珍视健康而已。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强力推荐。在一篇文章中读到,然后花了一个周末略读完毕,对阅读的提升非常之大。这是一本需要经常读的书,不仅有助于阅读,还有助于帮自己爱上阅读。

2017-04-26 13:13:49
来自无***户**的评论: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书中详细的分解出如何读书,对于提高阅读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工具书,但也许是每个人对读书的要求和标准不一, 目前收获是在生活中对孩子的阅读不过分干涉。

2017-04-05 15:37:12
来自无***户**的评论:

刚翻了前几页,这不是一本简单意义上的方法论的书,不是琐碎片断的集合,这是一本有深度有内涵的书,真正让人去和去做的一本书,比较有实际意义和学习价值。。。。。。。

2017-04-05 16:13:38
来自火***了**的评论: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技巧和方法。从略读到精读,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四个层次里思考和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2017-07-04 14:48:44
来自忽***i(**的评论:

阅读了这本书,作者大致告诉我们基本需要解决或者思考的问题: 1. 对于书:书在说什么,有哪些论点或想法,可信度如何? 2. 对于书与我:此书与我有何关系?

2017-07-05 17:14:43
来自stuartw**的评论:

相当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国内Plus解读版,而且有阅读方法的延伸,比如RIA阅读和杠杆阅读,很不错。我详细做了笔记,打算给我的小伙伴们解读它。

2017-08-09 16:29:3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给孩子买的书,学生每次考试都考的时间仓促,这跟平时的阅读效率也有关系,大人也不懂怎么教孩子,挺同事介绍的,就买了这本书,希望孩子看了提高阅读效率~

2017-06-07 16:15:26
来自苏***般**的评论:

对从来没有系统地想过怎么读书的自己来说,对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个阶段读书过程里遇到的问题:怎么算“有效”地读一本书?读过就忘?等等,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

2017-06-09 17:11:31
来自l***0(**的评论:

读书四问,第一问,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第二问,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第三问,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第四问,与我有什么关系~书中还介绍了各种阅读方法,个人觉得受益匪浅!

2017-05-29 09:49:06
来自y***m(**的评论:

作者把如何阅读一本书系统或明确化了,对于不理解怎么看书,找喜欢的书来看,给了几个阅读层次的框架,理解了这些,阅读也变得有意思了些,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2017-06-21 14:42:4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再次读了一遍,又花了很长的时间,第一遍读完的时候影响不够深刻,这本书不像小说之类的吸引人,不过再次读完,有了一些清晰的概念。希望能讲分析阅读用起来。

2017-06-30 16:05:58
来自2***r(**的评论:

在考虑阅读技巧的同时,一定要照顾到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以及阅读后知识的输出和应用实践,所谓学以致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么还谈不上真正全面的学习。

2017-07-13 16:41:40
来自情***(**的评论:

系统深入地论述“如何阅读”以及“如何成为好的阅读者”。阅读的过程不是很轻松,因为需要付出努力,但结果是令人愉快的,因为看到了一条通往主动而有效阅读的可行之路

2017-07-17 14:09:1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以前上学读书的年级还真没真正理解老师讲的阅读的分类,可能随着阅历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多少有些改进,对书里的理解更加明白的多。

2017-06-26 14:14:1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论说性的实用书,是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所以看完同意需要有所实践,文学作品,阅读时最重要的是一种经验,身历其境,运用想象去感同身受。不同类型的书籍阅读规则略有不同。

2017-07-25 13:46:2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同学们的推荐之下,我也买了一本,看了还是很有收获的,明白了阅读方法,不仅对语文阅读理解有帮助,对写作文的框架帮助也很大。感谢同学们的推荐,人生多了一次意外的收获。

2017-06-20 10:52:13
来自笨***花**的评论:

受益匪浅的一本书,如果是大学时候读到的就更好了,现在读论述性的书比较少了,但是书籍分类、寻找主旨和关键词、框架分析、提问、批评、读书笔记等等仍然值得借鉴。

2017-06-30 16:19:3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总之我觉得不要为了读而读,主要是吸收、运用和心智的提升。

2017-03-23 14:08: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增进理解,读者如同棒球捕手,主动学习,自我发现,避免被动需要运用自己的感觉、思考和想象力。精读是追寻理解的过程,通过咀嚼消化,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2017-07-04 15:16:40
来自y***m(**的评论:

书如其名,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进行阅读的书,作者将阅读分为四种,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重点深入地介绍了分析阅读的三大阶段。

2017-07-25 13:29: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从来都没有认认真真思考过,拿到一本书该怎么有效率的读,读完自己有什么启发,给你什么样的想法,应该怎么挑选适合自己,能学到东西的书。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福音,只是看得晚了些。

2017-06-07 13:43:5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真是从小就应该做这样的锻炼。里面的方法很好,写下来贴在墙上,每读一些东西就做这样的归纳总结的。每次翻看来都觉得有些东西忘记了,实在是每周都需要翻开来再看看的好书。

2017-07-25 10:57: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我买了两次,两个版本,本书相对于原版精简通俗更中国化一些。如何阅读才能真正受益,这本书指导性很强,推荐爱阅读者先读这本再读其它,少走很多弯路,人手一本不为过。

2017-09-11 15:25: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第一阶段,要能够用简短的话说明这本书在讲什么,找出文章的整体架构;第二阶段,与作者找到共通的关键词,明白主旨和论述;第三阶段,关于评论,你同意吗?以及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2017-07-25 13:38:2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语文阅读也是考试中失分率比较大的一块,考试分值比重大。这本书就像是及时雨,给家长的福音,在孩子的学习上,引导孩子提升阅读学习能力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家长一定要买给孩子看。

2017-06-23 17:06:34
来自匿***(**的评论: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如果能花功夫把它读完,相信一定会有所收益,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的思路很新,它教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学习、如何倾听作者的诉说。二是这本书举了许多哲学,历史,科学和文学书的例子,让我受益匪浅。

2017-03-21 15:45: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中教我的方法,我也会慢慢应用到我日常的读书中去,过去从来不看序和前言的我,看书前先翻看序,真的能清楚明白这本书作者想要告诉我些什么,对于有些没有序和目录的书,反而很不习惯。

2017-07-18 15:20:2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带着问题读书确实更主动,能更好地理解整体的结构。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追求逐字逐句细读,那样反而容易疲劳走神或者迷失方向。这里介绍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方法,非常适合论述类书目的阅读。

2017-07-18 16:12:1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在学会读书之前读的那些书,感觉真是浪费掉了。回想起来,阅读能力好像分好几个阶段,好像我从5岁到20岁,都处在识文断字的第一阶段;研究生是不是进了一个阶段,开始有点走心;今年28岁,才知道啥是真正的读书……真是发蒙的够晚

2017-07-24 16:53:5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