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追思纪念版)图书
人气:42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杨绛(1911—2016),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她是丈夫口中“贤的妻,才的女 ”尽管自己有着巨大的才情,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灶下婢 ”。她是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文学家  
  • 作者:[罗银胜]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5520804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6-05-30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杨绛(1911—2016),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她是丈夫口中“贤的妻,才的女 ”尽管自己有着巨大的才情,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灶下婢 ”。她是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影响所及包括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她一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可谓生命正能量;她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着平静、淡然、知足,成为无数人的精神楷模。 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绛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她的百年人生,主要包括她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显其博学、睿智、宽容、淡定、坚强的才女贤妻风范。 杨绛先生虽已辞世,但她身上的坚韧和智慧,透过文字的叙写,仍将给生者以前行的指引和力量。

1. 一本杨绛先生生前亲自审阅的个人全传

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绛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她的百年人生,主要包括她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显其博学、睿智、宽容、淡定、坚强的才女贤妻风范。

杨绛先生生前曾亲自审阅删改稿件,跑腿邮寄给作者。杨绛先生还给他开玩笑发“牢骚”:“小罗啊,我跑邮局给你寄这一包,可累人啊。而且还花了我不少邮费呢!”作者也曾多次到杨绛家中拜访,曾在小区碰到杨绛先生遛弯儿。

2. 论才情和风骨百年再无第二

她是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影响所及包括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3. 著名作家夏衍、柯灵,著名学者周国平都给予杨绛先生极高的评价

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 ——著名作家 夏衍

贤的妻,才的女! ——著名作家 钱锺书

杨绛对那些蓬门小户的男女老小,是带着深厚的同情,指出他们盲目的营营扰扰,可笑可掬。怜惜地抚摸他们的伤痛。解剖的锋芒含而不露,婉而多讽。这是作者深入生活、体察人生的结果,出发点是对人生的热爱,所以精神上站得高,看得透彻。 ——著名作家 柯灵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著名学者 周国平

4. 本书在修订本的基础上推出追思纪念版,披露了杨绛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本书新增了5万多字,增补了杨绛先生很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和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心得,并对其进行更详细地解读,是一本了解杨绛先生百年人生智慧和作品内涵的传记作品。

编辑推荐

好书推荐:

作者简介

罗银胜(1962年— ),著名传记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现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的传记写作。著有《顾准传》《顾准的25年》《顾准画传》《顾准评传》《顾准的后半生》5种、《杨绛传》《才情人生乔冠华》《乔冠华全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百年风华:杨绛传 》《贾樟柯传》《钱行健传》。编有《百年顾准丛书》《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顾准文集》(珍藏增订本)、《顾准再思录》《钱谷融:闲斋忆旧》《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记忆的修复》等。

目录

及时章 故里家世

在一般世俗之人看来,杨绛无疑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有佣人奴婢使唤,但她却从不指手画脚,盛气凌人,对谁都客客气气。从这点又可看出她秉承了她母亲的性格。

第二章 大学时代

我既不能当医生治病救人,又不配当政治家治国安民,我只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径,尽我的一份力。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无知,老而无成,当年却也曾那么严肃认真地要求自己,不禁愧汗自笑。不过这也足以证明:一个人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也会有要好向上的心……尽管有志无成。

第三章 负笈英法

杨绛和钱锺书白天除了上课,经常结伴出去到咖啡馆坐一会儿,注意从社会学习语言和汲取知识,或者一起逛逛旧书肆;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旧习,发奋读书,青灯黄卷长相伴,不亦乐乎。

第四章 孤岛岁月

杨荫杭父女数人东逃西藏,无处安身,只好冒险又逃回苏州老家。这时苏州已成一座死城,尸殍遍野。回到家里,像是遭遇过打劫一样,下人和他们的乡亲在家里“各取所需”,东西拿走不少。好在还有一些存米,一家人暂时勉强度日。

第五章 步入剧坛

杨绛步入剧坛,并非偶然,这是来自于她对都市小市民生活的体验和知识分子生活的积累。上海滩这个大都市特有的新旧参半、土洋结合的生活形态,正是引发剧作家灵感的渊薮。

第六章 艰难时刻

抗战八年,杨绛饱尝战乱之苦,她的心情是沉重的,她在抗战胜利的热切企盼中,艰难度日。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创作《围城》,这是40年代文坛的一则佳话。

第七章 定居京华

杨绛举家离开上海,定居北京,开始了新生活。杨绛、钱锺书曾在清华求学,度过

了终生难忘的学生生涯,如今他们又双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将在这里执掌教鞭。他们夫妇于8月24日携带女儿,登上火车,26日到达清华。

第八章 流年沉浮

起初,杨绛、钱锺书都在文学所外国文学研究组工作,不久,钱锺书被郑振铎借调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组,用钱锺书的话说,“从此一‘借’不再动”。后来古代组和外文组分别升格为文学所、外国文学研究所,他们夫妇分别成了这两个研究所的研究员。

第九章 十年尘世

杨绛的头发被剪去一截,钱锺书的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糨糊,渗透了薄薄的夏衣。斗完以后又勒令他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大家弯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院子里的圆形花栏跑圈儿,谁停步不前或直起身子就挨鞭打。

第十章 著译尖峰

1978年,汉译本《堂吉诃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的一个空白,立即受到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评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亲自向杨绛颁奖。这是我国文学翻译界少有的殊荣,译者当之无愧。

第十一章 笔耕不辍

在杨绛的笔下,没有高大的英雄人物,只有很平常、很普通的人物,不管是可亲可爱的,还是可憎可恶的,抑或是可悲可叹的人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演绎的是这些寻常人物的家长里短,因而更带有生活气息。

第十二章 生活侧影

走进杨绛、钱锺书的家里,只觉得满室书香。他们把客厅与书房合二为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和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放满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两位主人中西文化贯通。

第十三章 抵抗不幸

杨绛的家庭充满着恩爱、和谐的气氛,但是,短短两年,杨绛屡遭不幸。先是爱女先老人而去,钱锺书又一直在重病中。翌年,钱锺书也离开了杨绛。事属意料之中,但

毕竟相濡以沫整整一辈子,杨绛的痛苦可想而知。

第十四章 文化担当

钱锺书去世后,已经九十余岁高龄的杨绛依然手不释卷,并还在孜孜笔耕不辍,仍在用双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当然人老了不免会有病来侵袭,但杨先生很注意锻炼,前些年只要天气好,她一定会出来走走。

第十五章 年方百岁

尽管已经一百岁高寿了,杨绛的日常起居照常如初,她往往到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年事虽高,九十点钟还是下楼在小区“遛弯儿”,吃完午饭后再睡个午觉,作息有规律,每天坚持写作,甚至练字。

第十六章 拍卖风波

102岁高龄的杨绛于20日在家中得知拍卖消息时,很是吃惊,她立即给远在香港的收藏人李国强打去电话,表示“我当初给你书稿,只是留作纪念;通信往来是私人之间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公开?”“这件事情非常不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给我一个答复。”

第十七章 死者如生 生者无愧

钱锺书一生酷爱读书,每读一书必作笔记,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从未面世的读书笔记,由杨绛一直保存着。杨绛坚定地相信,钱锺书的笔记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她说:“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第十八章 生命之火

但一滴水不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么?所以,当268万字容量的《杨绛全集》静静摆上货架,那抹光辉,仿佛火焰,驱散黑暗,驱散寒冷,驱散孤苦,照亮明天也照进读者的心房,已经可以牵动视线。

后记

在线预览

抵抗不幸 杨绛的家庭充满着恩爱、和谐的气氛,但是,短短两年,杨绛屡遭不幸。先是爱女先老人而去,钱锺书又一直在重病中。翌年,钱锺书也离开了杨绛。事属意料之中,但毕竟相濡以沫整整一辈子,杨绛的痛苦可想而知。

女儿钱瑗的病,是累出来的。钱瑗固然淡泊名利,但非常重视肩上的责任。因为学校人手不够,她作为博士生导师,除了研究生的课之外,还开本科生的课。加上她住在城里,来往不便,十分疲惫。但她的精神亢奋而紧张。北京交通高峰时常堵车,遇到这种情况,平时沉稳而有风度的钱瑗,则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为了不误课,只有一个办法:早起早走。一次她因夜间工作起得晚了,匆匆梳洗后出门,一路急走,赶到车站,盼车,挤车……总算到了学校,松了口气,可上教学楼的台阶时,一低头,发现自己穿的布鞋竟是两样颜色,真是忙中出错!怎么办呢?只好请一位住校的老师赶紧回家把夫人的鞋拿来换上。乍看起来,这只是一件令人发笑的小事,可也说明钱瑗精神的紧张程度,她像一架上紧发条的机器,已经松不下来了。有人问她近况如何,她答:“心力交瘁。”人家好意地劝她赶紧“勒马”,她说:“我是骑在虎背上……”

据钱瑗的老同学章廷桦透露:“钱瑗的头衔确是不少:中英合作项目负责人,英国《语言与文学》编委,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北师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各种委员……一个个头衔和职务就像套在身上的一条条绳索,勒得钱瑗动弹不得。再加上她是出名的‘死心眼’,办事认真得让人吃惊,也让人敬佩。拿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工作来说,钱瑗是校评审委员,外语学科评审组组长,事务繁忙,耗时费心,而且还有全国各地为提职称而寄来的一篇篇论文和一本本专著,请她评审。要评审,必须研读,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一次,外省某大学寄来一篇论文,钱瑗读后有似曾相识之感,再读则更觉得有抄袭之嫌,然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贸然下定论。于是根据回忆,翻遍书架,终于找到原书,再从头通读,列出抄袭部分的页码和段落。事后该校写来了感谢信,可他们并不知道钱瑗为此付出了多少精力。”

人非钢铁,而钢铁“过度疲劳”也会发生断裂。长期超负荷工作,使钱瑗这块钢铁出现了裂纹。她先是咳嗽,继而腰疼。让她去看病,她说不要紧,休息休息就能好,实在不行,就在回家时顺路买点药丸吃吃,就算“治”了病。1996年春,钱瑗腰疾加剧,一日清晨竟无法坐起,她瞒着老母杨绛,悄悄地打电话到北师大外语系求助。尽管她不愿意,可还是被“押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骨结核,脊椎有三节病变,并且不排除有癌细胞的可能。以后再查,又发现肺有问题,住进北京温泉胸科医院,经专家会诊,确诊为肺癌,晚期,肺部积水,癌细胞扩散,已是病入膏肓了。

这一消息,对杨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她的丈夫钱锺书已重病在身,在医院卧榻不起。这时女儿钱瑗又病倒了,她非常着急,分身照顾两个病人。但是,钱瑗不让母亲来看望,怕母亲见到自己那副样子痛心。

钱瑗的病情发展很快,缠绵病榻无几,便告病危。1997年3月初,她提出想见母亲杨绛,大概已预感到的日子来临了。3月4日下午,钱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啊。但是,杨绛坚强地挺住了。她打起精神,全身心地照顾丈夫。

杨绛夫妇的挚友柯灵的夫人陈国容谈道,这几年来杨绛先生实在辛苦,女儿先走了,丈夫卧病在床,她每天都去医院,而外界围绕钱锺书的是非纷扰不断,她自己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陈国容说,她真的很坚强。 四年来,杨绛天天带着自己做的便于钱锺书食用的饭食到医院探望。他俩在一起时,有时用无锡话交流,有时讲英文。杨绛真诚地祈祷钱锺书能够战胜病魔。

1998年11月20日,钱锺书在北京医院度过了他一个生日。

第二天,北京的天空瑞雪纷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副院长王忍之的陪同下,冒雪来到北京医院,祝贺钱锺书八十八岁华诞。当李铁映来到病房门口时,杨绛热情地表示感谢。李铁映和王忍之举起两只花篮送给杨绛。花篮上分别写着:“祝钱锺书先生八十八华诞。李铁映贺。”“祝钱老八十八华诞。中国社会科学院敬贺。”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杨绛先生的传记,最后一位女先生,很值得我们一读

2017-11-17 16:59:36
来自炮火烟**的评论:

杨绛先生是个很传统的中国女性,她本身有着巨大的才情,却甘心做钱锺书的“灶下婢”,甘于做一个平凡的妻子和母亲,这样伟大的女性真得很让我佩服啊。

2016-06-08 12:43:4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杨绛先生,我的女神,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观其生平更是对其崇拜有加!很好的一本自传。任何时候都是那么冷静、理智,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如丝,可以阳春白雪,更可以入世。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被先生过的活色生香!才气横溢,悲天悯人。

2017-11-14 16:35:13
来自筱木子h**的评论: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先生的评价,虽然还没开始看,但是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2016-12-12 21:16:1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全面评价杨绛先生的一本好书,全面了解杨绛先生的一本好书。看后很受教育。

2017-06-14 10:32:30
来自一缕绾**的评论:

从矢志求学到我们仨的围城岁月,全面展现杨绛105年中曼妙的人生风景。论才情和风骨,百年再无第二人。她的淡泊与坚韧,既充满力量,也给人温暖。

2017-10-01 15:33:47
来自sushan1**的评论:

很厚实,手感很棒,很有质感的一本书,杨先生的书只看过我们仨,但仍旧是很尊敬的一位先生,平时很少看传记,除非是本人写的或者真正授权的,这次这本就是看到了是先生本人审阅过的才买了下来。会好好阅读学习的。

2016-09-22 19:23:52
来自喋***休**的评论:

杨绛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作家,这是第一次买名人传耶~还没看 但是杨绛先生的故事,不会不好看的

2017-04-25 13:21:0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非常好!从阅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喜欢上杨绛先生!当当活动买到这本书,非常开心!书的质量不错!

2017-05-18 09:09:56
来自管大明**的评论:

从不同的角度更多的了解杨绛先生,跟杨绛先生学习。

2016-12-11 12:13: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全面评价杨绛先生的一本好书,材料全部来自第一手,可信度非常高。想了解杨绛和钱钟书的人推荐看一看。

2017-09-04 21:05:24
来自在***(**的评论:

很厚的一本书 杨绛先生是我迄今为止最敬佩的女性 正在慢慢的读 希望能从杨绛先生的人生中吸取经验 感谢当当网很用心的做了这样一系列的优惠

2017-04-23 17:03:05
来自笑对人**的评论: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买了一套杨绛先生的集集子看,但是还没到呢,这本是罗银胜所著,通通留着吧慢慢来读,关于出版社以及作者试读这些细节以后还是要好好甄选一下,免得买到自己不满意的,换来换去又是很麻烦。。。

2017-11-01 13:56:39
来自青树柠**的评论: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在网上意外发现这本书深深喜欢上。做为唯一一本由杨绛先生亲自阅览的自传,真实程度不言而喻,其中流露的情感也是最真切的。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杨绛先生的自传书!

2017-09-23 12:02: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杨绛亲自审阅过的传记。材料全部来自第一手,可信度非常高。想了解杨绛和钱钟书的人推荐看一看

2016-06-07 16:31:33
来自C***姬(**的评论:

看了我们仨之后对杨绛先生很感兴趣,买来看看

2017-07-04 15:19:14
来自我爱沙**的评论:

之前看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来真切感人,对杨绛有了一定认识。这次无意中看到了这本杨绛的传记,简直如获至宝,了解她的传奇一生这本足够了。

2016-06-08 16:46:43
来自飞舞5**的评论:

说实话,之前只了解钱锺书,对杨绛知之甚少,读完她的这本传记后,不禁感慨,世间居然真有这样的奇女子,外表柔弱内心强大,淡然,知足,书写了不凡的百年人生。

2016-06-08 12:39:00
来自爱***子**的评论:

喜欢看《我们仨》,对杨绛先生非常崇敬,从本书中了解到先生更多的人生,对于先生坚韧不拔的一生表示敬佩。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多么朴实而真切的评价!

2017-03-03 14:22: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拿到这本书时,杨绛先生已经辞世,心中莫名的悲痛。喜欢她的文,更喜欢她这个人,所以她的传记我绝对不会错过。她的坚韧和智慧,通过这些文字将给我们以前行的指引和力量。

2016-06-14 14:16:2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想要拜读杨绛先生的作品,先从她的个人传记入手。即使不能直观感知她所经历的流年浮沉,也可通过最贴近其生活的笔触来体味她可敬、可爱的形象。

2017-07-02 08:41: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中透过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出杨绛形象的各个方面:与钱钟书志同道合的“书虫”和“隐士”,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随分自持的智者……生动呈现先生一百多年的人生轨迹,从中我了解了她的生平、文学著述。

2016-06-08 16:39: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读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继读这本书,更全面的了解的杨绛先生。人生不过百年,我们所追求的未必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未必是永世所能留存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2016-11-19 15:54: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还没看,不过超喜欢杨绛先生的人生经历,这本算总结的很全面的了,推荐

2017-01-26 00:51: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有一点点窝角但是完全不影响阅读,我婆婆平时10点就睡了单拿到书的当天下午就开始看一直记到晚上10点半房间灯都还亮着(确定不是在玩儿手机)证明自己饿本书真的好看。我婆婆还说责备么书里没有插画

2017-05-03 22:28:09
来自jghfei**的评论:

看过杨绛先生的很多书,这本《杨绛传》是不能错过的书

2016-09-22 09:59: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已经整整105岁了,她的一生,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份清明与淡泊,甚至有一点特立独行。她的存在,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我们永远怀念她。怀念她的最好方式就是读读她的作品,如果想了解更多,就需要读读她的传记。

2016-06-08 13:14:44
来自罔罔**的评论:

这书本既写到了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和她的求学经历,也写到了她与钱锺书的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更写到了在抗日战争、等特殊的岁月,相濡以沫,相扶相守,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雨,内容丰富而详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传记作品。

2016-06-08 12:46:0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杨绛先生一直能够“万人如海一身藏”,静悄悄地影响着这个时代:淡薄宁静,与世无争,不理世事,躲在人群背后,读书写字做学问,这样安静舒张的心,这样绝尘的精神生活,是我们在喧闹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

2016-06-08 13:16:31
来自依然梦**的评论:

很完整详实的一本传记,详细介绍了杨绛先生的一生经历,很生动的反映了先生淡然从容的处事态度,也能看出她对丈夫的深情。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我最羡慕的一对夫妇。

2016-11-16 23:05:1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