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图书
人气:39

看见

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制作人 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 作者:[柴静]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9529322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编辑推荐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作者简介

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制作人。

目录

及时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

在线预览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概念化,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已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象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及时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二○○○年,我接到一个电话。“我是陈虻。”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是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尖叫的时间。

“谁?”

“我,陈虻……没给你讲过课?”

“你哪个单位的?”

“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找你合作个节目。”

我们在央视后面梅地亚酒店见了面。

我打量他,中长头发,旧皮夹克耷拉着,倒不太像个领导。他翘着二郎腿,我也翘着。

他开口问的及时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

哟,中央台的人说话都这么牛么?

我二十三四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

“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他都气笑了:“你再说一遍?”

“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他在烟雾里眯着眼看了我一会儿:“你来吧。”

“我不去。”

我有我的节目,湖南卫视的“新青年”,人物采访,很自在,又用不着签约,我住在北京,每月去一趟,录完拿现金。“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

他也不生气,把烟头按灭了,站起身:“这样,你来参加一次我们评论部的年会玩玩吧。”

年会上来就发奖,新闻评论部十大先进。

这十位,长得真是……头一位叫孙杰,歪着膀子上了台,手里拿一卷卫生纸,发表获奖感言:“感冒了,没准备,写在这纸上了,我讲几个原则啊……”讲完把纸一撕,擤擤鼻涕下台。

当时正是评论部拆分的阶段,接下去放的是崔永元改编配音的《分家在十月》:“运动啦,七八年就来一次……兄弟们,抢钱抢女编导,一次性纸杯子也要,手纸也要……”领导们坐及时排,在片子里被挨个挤兑。

“李挺诺夫硬挺着入睡的夜晚,气恨地说:‘《痛并快乐着》,这书只配用来垫脚。’……”坐在及时排中央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正被群众抢钱包,现钱全部被撒向空中,大家哈哈大笑。其中一百块红艳艳,飘啊飘,飘到了我手里。

嘿,这个地方好。

陈虻拿了一张破纸,让我在上面签个字:“你就算进中央台了。”我狐疑地看了一眼。这连个合同都不是,也没有记者证,没有工作证,没有工资卡,连个进台证都没有。

“我们看中了你,这就够了。”

瞧他的嘴脸。

他带我去新闻评论部。我边走边打量,看了看部门口挂的牌子:求实,公正,平等,前卫。前卫……嗯,一个新闻部门,还想前卫?我左看右看。

他头也不回地走在前头,一边敲打我:“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网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

哦,这人挺记仇。

他转过头盯着我:“记住,我都比你高一毫米。”

切。

一进门,办公室正中间放一把椅子,化妆师熟练地一甩,往我身上套了块布:“来,把头发剪了。”我一直披挂在半脸上的头发落了一地,像个小秃鸭子。“这样可以吹得很高了。”他满意地拨弄一下我那刘海。

男同事们坐一圈,似笑不笑地看着我:“去,给我们倒杯水,主持人,我们一年到头伺候你,你也伺候伺候我们。”我天生没什么机灵劲儿,还在南方女权文化里待惯了,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种幽默感,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

他们跟我开玩笑:“柴静,司长大还是局长大?”

我真不知道。

陈虻把我交给那个拿卫生纸上台的家伙:“练练她。”这家伙看着跟那天不大一样,严肃地看了一下我:“你写一写建党八十周年节目的解说词。”

这个……

我倒真敢写,洋洋洒洒。

写完给他,他真是特别善良,看了一眼,连叹气都没叹,诚恳地说:“你回家休息吧。”

我要做的这个节目叫“时空连线”,搭档白岩松,每天十六分钟的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当日新闻。我之前从没做过新闻,陈虻也没看过我在湖南卫视的节目,不过直觉告诉我好别问他是怎么发现我的,这种人绝不会按正常方式回答你,还是少说少问为妙,免受羞辱。他只说了句:“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个女搭档。”

年会的晚上有人打电话来,声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谈谈。”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挺像面试。后来才知道,白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

大家跟我聊,他只插空问了两个问题:“你喜欢谁的音乐?”我好像说的是平克?弗洛伊德。他问:“华人的呢?”“罗大佑。”他没再问什么,只说了一句:“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

及时期节目就是惨败。是关于剖腹产的话题,我自己联系的嘉宾、医生、生孩子的人、社会学家,约好演播室,化好妆坐进去,几位台领导正从玻璃外路过,看了一眼:“有点像小敬一丹。”陈虻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就代表认可啦。”

现场采访只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顺利结束了。那会儿我不把电视当回事,在纸上编完稿子,让同事帮忙剪片子去送审,自己去外地耍了。

放假回来,在办公桌上挂只大画框,是在西藏拍的照片,还弄个水瓶,插了些花花草草。

看办公室人脸色,知道审片结果很不好。大家不好跟我转述最狠的话,只说已经这样了,你就把结尾再录一遍吧。

陈虻公开在会上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大,你找了几个层面?”

我越听心底越冰,把结尾一改再改,但已无能为力。

年底晚会上,同事模仿我,披条披肩,穿着高跟鞋和裹腿小裙子,两条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把垂在眼睛上的头发用手一拨,摸着男生的手,细声细气地采访:“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底下哄笑,都认同是对我的漫画像。

白岩松当时是制片人,压力比谁都大,也不能拔苗助长,别人笑我的时候,估计他心里比谁都难受。有次我穿印花纱裙子到办公室,他叫我过去,说:“回去把衣服换了。”

每天节目结尾主持人都要评论,我别扭坏了。按我原来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肯定是不行的,按节目的习惯写,我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都过不了关,到后来有一次没办法,白岩松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

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都是对他们的愧疚。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vickies**的评论:

第一次看柴静的书,感觉真正走近了新闻记者和主持人的世界。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唯有一点一滴的真情吸引着我。通过一个个采访故事了解了很多新闻的内幕和社会的动态,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可以分享给读者

2016-10-26 10:24:29
来自文科生**的评论:

买的第二本,第一本是三年前买的,三年重看了九次,已经脱页了。这本书对我的人生影响非常大,正如穹顶之下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我只是讨厌屈服、有些事情是要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这些句子我无数次咀嚼。感谢柴静。

2016-10-03 09:46:44
来自***(匿**的评论: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

2017-06-15 11:37: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了柴静关于雾霾的调查才买了这本书,虽然很早就知道她出版了,但我就是越热门越不愿意跟趟。看了一遍,我觉得要多看几遍才有发言权,这些时间都是我们所经历的热点,我们看到的是新闻人报导给我们的新闻,而没有看到他们如何准备。柴静加油!

2015-09-26 10:00:51
来自北有嘉**的评论:

较早之前就知道了她的《看见》但没有想要购买的欲望,后来不知出于何故,神差鬼使的就买来了,有一位读者说他,看了舍不得放下,我却不是,这本书让我觉得压抑,喘不过气,让我思考,探索,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所以有关生老病死的文字都忍不住要流泪,我一会儿抬头看看,一会儿喝水,最后忍不住去拿纸巾拭泪,通篇读完,其实她并未教我们怎样去做,只是让你思考,下结论,推翻,重新调整,再推翻,直到最后你自己看到真相,认于事实,人是感情动物,所以会犯错,想要掩盖错误,上帝说过,只有完人才可以训斥罪人,但谁是完人,没有,所以在特定的环境里,我们不能原谅…

2013-11-14 15:34: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它是一个小女子把自己放在生活的油锅里嗞嗞煎熬后的成长和思考。一气呵成的看完。它吸引了我,吸引我的不是已经被时间淘洗的事件,而是事件中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语言张力、现实场景、浓烈氛围,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散落或说弥漫其中的强烈自省意识,倔强的叛逆与可爱的执著,尖刻的思索与真诚的感悟,调侃的温馨与狂放的进取。它引领我展开了对人生与命运、性格与成长、理想与现实、社会与家庭、奋斗与友情、思维与方法的重新思考。她把骨子里的文艺气息,在一件件添堵的事件和端坐的当事人面前,一层层剥下来,留给了犀利的追问和宽容的探讨,然后落成了书中雨点…

2013-06-06 00:48:37
来自榕叶飞**的评论:

不另外评价了,直接摘录我日记中的读后感。 无意间看到某电视台有一段关于读书方面的调查新闻,说到现在人们比五年前更注重的是精神领域的内容,五年前那些所谓职场等等之类的书刊居榜前,而今年的调查《看见》居然居榜首。人文气息终究是在慢慢渗入,看到这个调查,我有些高兴,又有点自豪,我期待的一些东西在得到重视,很自豪的是我似乎一直没有落在时代的后面。 无意间买了柴静的《看见》,一种脚踏实地的文字带给人对社会理性思考和认识。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文字,我喜欢这样不做作不故弄玄虚的自然之作,同时又深入社会深处。三毛那是对现实生活的种感性认识,柴…

2013-08-10 14:12:00
来自张琪的**的评论:

对于作者,没有过多的了解;从画面上看是如此消瘦的感觉,而文字给人带来的感受却决然不同、隐忍而坚强,似乎历经沧桑而积淀的那份厚实导致;作为调查记者叙述体裁接触不多,但我相信如柴静般十年坚守是不多的,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总结自己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成功并未偶然、付出和回报是平衡的;那些在书中险些失去生命的过往着实让我们捏一把汗,生活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都有着为理想事业执着付出的人,柴是其中之一且做的不错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我带着几分羡慕的姿态感受着她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交流发…

2013-08-25 14:10:19
来自cyzqhr**的评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嗖的一声,这句掷地有声的话磁铁般攫住了我的眼球,紧紧的攥动着我的心窝。由此,《看见》的序幕被徐徐拉开。“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彪悍式机智的白岩松对初涉央视的柴静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人不自觉的想起他的《痛并快乐着》。柴静笔下的名播名记无不被冠以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戏谑风头人物的如日中天的崔永元软弱感性的一面;每天洗完脸对自己差点喊“大爷”的史努比;骂得让人轻生的心都有的陈虻;不哼不哈像只秤砣般善良于讷的小项;自嘲为“三无”的天真老范;眼底无尘的“厉害”老郝。人物鲜明跃…

2013-07-11 12:00:21
来自Vicky蔚**的评论:

柴静在出新书的时候,引用了陈虻的一句话“不要因为你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她的新书《看见》十年磨一剑,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一点一滴记录着自己的蜕变,其中有酸楚有喜悦,亦有太多无法言说。从年少气盛到如今32岁的淡定从容,从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到坚定活出自己,她在自省里进步。客观诚实地看待过去的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光环与荣誉之下,自省便愈发难能可贵了。思维本身是一种乐趣,深入地探究更是如此。诚如柴静所言“我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些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有无数他人构成,…

2013-08-12 17:5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柴静,我也看到了她身边的人,陈虻、老郝、老范、史努比、李威、小崔、白岩松、小宋、药家鑫、非典患者和医务人员......是他们,让孤僻尖锐的柴静收获了友情学会了宽厚;是他们,让涉世未深的柴静认识了生活的本真和人性的复杂。在《看见》里,我看见的是:没有他们,柴静的生活没有深刻。柴静,她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无与伦比的勤奋和专注,无与伦比的勇敢和自信。文如其人。在《看见》中,我看见:教师和记者的职业特征是相似的:它们都需要工作者对其的热爱,没有热爱,就不会有爱,就不会设身处地,就不会有他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就不会促成他人(…

2013-06-11 16:26:27
来自王思凰**的评论:

着急着想看完一章接下一章,又希望缓一缓情绪,于是很纠结的看完。总是微微的鼻酸泪泛,但也不哭。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穿行,看见。 书里大概集中写了她从2000年至2007年,那短短的六、七年时光。论年头,这个时间真不长,放在一般人的生命中,做不了太多的事。但于柴静而言,这肯定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岁月。 柴静写道:”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中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因为她,我渐渐喜欢上记者这一职业,越来…

2013-08-02 21:10: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

2013-08-18 19:30:38
来自波波哒**的评论:

看见 自从在媒体上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后,慢慢地很想了解她的经历之类的,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从一个弱小的女子,变得坚强起来了,这是她的成长史,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看见,人心,你我。

2017-09-17 18:58:11
来自guaigua**的评论:

拿到手的时候是一口气读完的,夜深人静泡一杯清茶,趴在床上一页一页的翻,时间就在指尖流淌,不知不觉窗外深沉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很少能有这样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书了。起身站在阳台,看着逐渐光亮的天,微量的清晨,心里的烛光也慢慢点亮。我想从柴静本人说起,忘了是什么时候知道有这么一个记者,好像忽然间闯入我的视线。那个有着消瘦面颊、大大脑袋的姑娘。在冷冷寒风中举着话筒,好像忽然就会被风刮走一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可她仍然尽量保持镇定报导着。这大概就是初次的印象。整本书的废话很少,少到连最基本的情感词汇都没有。可你分明能觉得,好像你就…

2014-03-31 09:48:36
来自mischa**的评论:

《看见》的“序”里有句话打动了我,“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个名叫柴静的女孩子,从湖南电视台《新青年》节目走到中央电视台,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边是跳动的火焰,一边是静止的平淡,这或许就是柴静的两面吧。她看见所能看见的地方,把目光聚焦在人性上面,让新闻事件里的人性熠熠闪光。 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柴静能够在不断的采访中,反思所谓的“媒体正义”的局限性,尽可能给予双方当事者的平等对话,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许多新闻报道里,那些被公认为坏人的一方,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仅仅成为走过场的背景…

2013-07-23 13:04:02
来自抚顺读**的评论:

明星的书一般都畅销,但是即便畅销内容也很一般,这是规律。相比之下主持人写的书,总体上比影视明星的要高一个层次。不过还是缺乏一点深度,讲的多数都是自己的故事。我很少看电视,不过还是知道柴静这个人,但是一共也没看过几次她的节目。 柴静的《看见》出版以后,我一直没买,直到一次偶然间读到了她的一篇文章名字叫《一百年前的领导干部》,是写朱启钤和营造学社的,很震撼!惊叹这个电视记者的文笔,惊叹这篇文章的深度,了不起!她的书肯定值得一读。 果然,《看见》是一本好书,和别的明星出版是书不一样,别人的书看完就看完了,不过是多了解了一些故事,…

2013-12-22 12:25:1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柴静很有才,但她呈现和评说的真实,已经如介入意识的薛定谔之猫,还是那有万钧之力的真实吗?我参加过2008的抗震救灾,那个救人得疝气(柴静所说的肠子掉出来)的战士和在地下矿井172小时获救的矿工,我都曾亲密地接触沟通过,抗震救灾的故事既没有柴静说的那样文艺,也没有遍地哀鸿的悲怆。作为从国外匆匆赶回来的一批记者,到达震区已经是10几天后了,因为172小时矿工是7天之后,5月19日送到战地医院的,柴静他们来时,矿工已经恢复健康,状态良好,真实已经离他们很远。所以中间参杂了太多她个人的意见与态度,柴静确实会讲故事,我听过她的《那些人那些事》,还…

2017-07-25 11:01: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完这本书,可以看出,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些年记者生涯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是非对错,事件真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历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刚正、不愿屈服,不愿低头的柴静,便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记者形象。

2017-08-28 10:46:12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