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图书
人气:28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考证花卉名字的由来,详解相似种的辨析,引述诗词歌赋里的花卉,钩沉古人与花的典故。百道网中国好书榜,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国好书榜·新知类)
  • 所属分类:图书 >科普读物>生物世界>植物  
  • 作者:[王辰]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100104708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
  • 印刷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结合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古代与现代博物学视角,《桃之夭夭》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传统花卉的一种全新视角。对这些传统花卉,书中详述了她们中文名字的由来,记录了她们在诗词歌赋里传递的悲喜忧伤,以及古人与她们情感交织的典故,此外,亦披露了作者与她们邂逅相遇的故事。这些内容,或清新,或厚重,同时兼具现代都市生活的情调和传统经典的美。伴随着文字的引领,让我们得以重拾身边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编辑推荐

以传统的观花植物为主线,连接历史与文学,将人世间的芬芳与风雅,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王辰,笔名天冬,1981年生于北京,科普作家,自然摄影师。

北京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硕士,现从事科学传媒相关工作。

曾出版《华北野花》、《中国湿地植物图鉴》、《亲近野花野草》、《聆听树木之语》等十余部图书,发表科普文章四百余篇。游走于城镇与野地之间,接受荒郊野岭与繁华都市的双重磨砺。

目录

目录

其一 迎春

先折东风及时枝 1

其二 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红 9

其三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17

其四 樱花

记得花开雪满枝 23

其五 丁香

丁香空结雨中愁 31

其六 海棠

艳妆一出更无春 39

其七 紫藤

长条柔蔓转依依 47

其八 棣棠

棠棣黄花发 忘忧碧叶齐 53

其九 蔷薇

满阶狼藉许多红 61

其十 芍药

满院匀开似赤城 69

其十一 琼花

二月轻冰八月霜 77

其十二 杜鹃

啼血万山都是红 85

其十三 鸢尾

装成蝴蝶满纤枝 93

其十四 石榴

火光霞焰递相燃 101

其十五 栀子

闲着中庭栀子花 109

其十六 凤仙花

更饶深浅四般红 117

其十七 萱草

向人空自绿 无复解忘忧 125

其十八 石竹

春归幽谷始成丛 133

其十九 木槿

可怜荣落在朝昏 141

其二十 百合

森森心地也清凉 149

其二十一 玉簪

嫩琼飞上紫云车 157

其二十二 紫薇

紫薇花对紫薇郎 163

其二十三夹竹桃

愿言岁晚长相随 171

其二十四 桔梗

空花根蒂难寻摘 179

其二十五 鸡冠

隔江犹唱后庭花 187

其二十六 秋海棠

自然肠欲断 何必更秋风 193

其二十七 木芙蓉

看来却是最宜霜 201

其二十八 山茶

灿红如火雪中开 209

其二十九 水仙

可惜国香天不管 217

其三十 蜡梅

披拂不满襟 时有暗香度 225

后记 233

在线预览

[前言]

他们如何认识世界

“这是什么花儿啊?”

当你和单纯热爱自然、乐于观察却并未能系统地学习过相关学科知识的朋友同行,当他们恰好知道你在大学读了生物学,上面那一句话,就成了出现频率较高的疑问句。无论行道树还是墙角的野草,无论挂着开业大吉的花篮还是黄昏时枯槁的老人推车贩卖的自家盆花,兴之所至,这个问题便会出现在你的耳畔。若能够回答得出,待你说出那种植物的名字,往往你会听到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

第二个问题是尴尬,也是伤痛。我在大学里头,学了四年生物学,又学了三年植物学,专业是植物分类,而最基础的训练,就是识别不同的植物,并将它们按照固有体系,分门别类,归入各个级别的类群里,界门纲目科属种。然而,要回答“某个植物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的问题,在教科书里,大约十之八九找不到答案。

有一种折中的办法。如今的植物学,用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双名法作为植物的学名,例如银杏树,它的学名就是Ginkgo biloba,剩下无论是中文的银杏、白果、公孙树、鸭脚树,抑或其他国家其他语言文字的表述,那些名字统统算作邦名、俗名。我们可以通过解读拉丁词语,勉强来解释植物名字的由来——Ginkgo指银杏属,biloba指二分叉的,银杏的叶子先端经常二分叉,所以叫这个名字。

上述的解答,看似满怀科学性,实则多少有些答非所问的嫌疑。问题原本是:银杏为什么叫银杏,回答则变成了,Ginkgo biloba是什么意思。然而当我们自小学到大学,乃至读了研究生,我们所学习到的所谓知识,就只能做如此的解答了。没有课本也没有人,会告诉你银杏这个词语的由来,是“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更不会有人对你说,这名字相传是北宋仁宗皇帝亲口所赐。

我也见到过另一种尴尬。在花团锦簇的公园里头,小女孩问爸爸,芍药为什么叫芍药啊?爸爸说,啊,因为古代的时候,芍药可以当作药材。小女孩蹙眉良久,表情凝重地问:“芍药的‘药’我懂了,可是芍药的‘芍’呢?”相似的尴尬,还有“蜡梅”被许多输入法默认为“腊梅”,大约解释为“腊月开花的梅”极其顺理成章。这些问题,无关衣食住行,可谓小而无用的细枝末节,然而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我们会骤然发觉,似乎某个环节缺失了什么东西,那些缺失,在人的心里扬起一条条浅淡的不愉快的涟漪。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如今风行的教育方式开始大行其道,人们大都难以逃脱。以西方科学为基础构筑起来的教育框架,延伸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之中,进而延伸到人们的思考问题、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中——这就是何以我学了七年生物学相关课程,依旧不能解答“某种植物为什么叫某个名字”的根源所在。这种现象,我国自古以来,约莫只有当下最为显著:先秦时的青年男女,就知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秦淮河畔的艺妓,能够详细解读何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至如今,纵然是植物学博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怕是不在少数。

曾有一次,我去某个学校做讲座,讲古代人们对于植物的看法、命名、传说、历史故事,生物专业出身的教导主任一直铁青着脸,尚未听完,便转身拂袖而去。事后,学校的另一位老师悄悄告诉我:“你讲的那个,我们主任评价说:‘根本不科学!’”我想,如果所谓的“科学”是指西方科学体系下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那么,我说的那些当然不科学。早在这所谓的“科学”出现之前,我说的那些,已然我行我素地存在许久了。

读大学的那些年我并不明了,而后来才渐渐觉得,大学学到的,所谓知识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方法论。一种名为“科学”的方法论。我们用某种方式,去观察、认知、感悟、记录并试图诠释这个世界,如此这般的一种方法论。于是,我天真而单纯地盼望,所谓的“科学”并不是,应当还有其他的方法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无关乎是非对错。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大约也是这些方法论中的一种。人们用最原本的视角去观察自然,并加以解答,如今看来,那些说法或许怪力乱神,或许白痴弱智,抑或和如今的“科学”恰好不谋而合。我无意评判,只是将这些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记录整理,我想,当人们已然对西方科学熟稔于心的时候,遇到类似“为什么叫这个名我无意评判,只是将这些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记录整理,我想,当字”而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或许中国古代博物学的视角,会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亦是我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如今我们能够见得到太多基于西方科学体系之下的科普读物,而我只是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借中国古人的眼光,去诠释身边的自然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记得曾在一本小说里读到,倘使青年男女携手走在路边,男子随口便能说得出一草一木的名字,界门纲目科属种,以及相关传奇故事,你的女伴定会作痴呆状,将你尊为神奇的存在。那么,我想,学习过植物分类学的孩子们,或许能做到整个要求的前一半,而我所编写的这套丛书,则希望解决后一半的问题。——因为无论中国古代的博物学也好,西方博物学或者科学也罢,最为原本的初衷,是希望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这些絮絮叨叨的千百年前的故事,不解决吃喝问题,不涉及工资上涨或住房贷款,只是偶尔能够在人们心中的角落里头,埋下一点点美好的可能性。若如此,那也便足够了。

王辰

癸巳年兰月初九 子夜于京

媒体评论

在起伏错落的诗文词句之间,窥探传统而经典的观赏花卉,看它们如何绽放和凋落,如何承载这世间的爱与哀愁。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的评论:

春天的时候就想买。可惜好多花生活中不常见了。

2017-06-19 12:02:24
来自S***h(**的评论: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看了,很不错。喜欢,花的品种可以再多一点

2017-06-15 09:18:23
来自***(匿**的评论:

对于花的知识普及,除了植物的属性还包括植物的故事。非常喜欢的作品之一。

2017-02-08 09:42:00
来自菲***4(**的评论:

作者用各种故事来填充花朵背后的历史与传说,不枯燥,很有趣味性

2017-01-25 11:23:05
来自止步在**的评论:

啊啊啊好喜欢好喜欢,心水这本书很久了,收到也是很喜欢,纸质特别好,内容也是很棒,图美文美

2016-11-11 20:37:47
来自hola92**的评论:

纸是那种光面的纸,非常适合里面漂亮的照片以及手绘图,配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已经深陷这段花影的旅程无法自拔了。

2016-07-20 16:28: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古典诗文植物习性个人经历三个角度入手,对30种花卉进行了简明扼要又充满感情的介绍。另外插图非常精美,有手绘有照片。

2015-10-14 12:37: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植物的介绍挺全面的

2017-09-24 18:08:22
来自落***子**的评论: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读书群里推荐的,果然是好书,文风清新自然,可以做为休闲读物,也可以仔细研读,而且老少咸宜。

2017-06-03 20:38: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摄影师王辰的作品,然而里面最美好的部分是手绘植物。从一个人文的角度让我们认识植物。全新的视角。

2015-11-07 21:04:2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总感觉作者主观评论得过了 有许多作者自己的经历 和我想象的有些出入 不过图很不错 有古风也有纪实

2017-03-09 18:58:31
来自***(匿**的评论:

图和文字都很棒啊!还有很多区别花类的小知识~

2017-07-16 13:38:4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近来尤其喜欢看这个系列的书 自然感悟 花花草草的 贴近大自然的秘密 我们重新亲近自然

2017-06-01 19:25: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写植物的书,作者对生活观察细心,知识渊博,很有人文情怀,不错值得推荐。

2017-11-01 17:52:05
来自s***y(**的评论:

购买的书好多都是网上搜查的,质量不错的。不评论白白可惜了那么多评论积分。所以书没啥问题的,都给予好评。特别好的给予特别的注释。

2017-05-06 17:00:29
来自你是我**的评论:

书很不错~由历史小故事引出的物志。不过还是觉得没有在杂志上看着令人耳目一新。可能因为相比而言它的语言太不拘一格了吧。

2017-05-03 13:46: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唯美的一本书,里面对花卉的介绍很生动,图片也很精致。喜欢。

2017-08-31 09:54: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介绍了一些与花卉相关的诗词知识,科学的植物学知识与传统诗词结合,很好。

2016-08-26 14:27: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图文并茂的一本书,图片有花卉的实物照片也有手绘图,作者博古通今对诗文词句信手拈来。在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网络时代,如果能够静得下心来看这本书,会是一种享受。

2015-12-30 16:44:10
来自菲格莱**的评论:

关于一草一木,所见所思,由眼前上溯至上古的八卦。植物看似寻常,其实都是有历史有文化有背景撑腰的低调老头。这系列书,让人肃然起敬。 以及书里各种让人吐槽的植物八卦……古人也很好玩。

2015-11-01 14:06:18
来自浮***(**的评论:

喜欢植物在大自然的角色。正因为学了园艺,所以对植物总有一种说不清的喜欢和好感。而天冬大大的这本书,无论从文学性质还是从自然的角度,都是非常适合园艺爱好者的。

2017-05-04 18:37:45
来自吓***(**的评论:

朋友推荐的,还没细读,感觉不错。,值得一读。封面好看,包装不错,整体感觉不错,性价比很高,印刷很正,纸质好,是正版。

2017-04-23 22:34: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桃之夭夭》,王辰編。介紹花卉三十種(文中還附帶介紹相關花卉)。以我國古代博物學角度描寫相關花卉。文筆清新自然。不僅了解花卉的形狀特點,還可以了解與之相關人物故實。

2016-12-19 15:14:3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最初是被书名吸引,而后被内容俘获。结合古代诗词与典故,来介绍各种花,着实有趣,很容易就让人记住。

2017-03-15 21:08:30
来自winterb**的评论:

看了第一篇迎春花,作者多借用古文典籍,把教科书上介绍的植物赋予了生命与情感。书里的插图很精美,不论是手绘还是照片,有一种想把花临摹下来的冲动。

2015-08-28 11:11:4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