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裂图书
人气:15

补天裂

...

作者简介

霍达,女,回族。国家一级作家。

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六百万字。

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目录

序 血泪心声

及时章 落花时节

第二章 报国无门

第三章 书生论政

第四章 无力回天

第五章 天涯孤旅

第六章 烟雨楼台

第七章 灵肉鬼神

第八章 海隅落日

第九章 月照无眠

第十章 潮涨潮落

第十一章 圣土遗民

第十二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三章 寸土必争

第十四章 剑拔弩张

第十五章 天若有情

第十六章 谁家天下

第十七章 血染国门

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后 记 看试手,补天裂

在线预览

时至今日,这位以诸葛亮自比、声称无一日不忘“吞吴”的恭亲王已气焰将尽,卧病在床,朝不虑夕。大清国的外交仍然“以和好为权宜”,也不知“权宜”到何时,当年那番豪言,徒留笑柄而已。如今的外交事务,由庆亲王奕勖主持,他自光绪十年奕诉遭贬之际,便受命主管总理衙门,十多年来,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炙手可热。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素有“外交家”之称的文华殿大学士、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旨“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现在是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初四,公元1898年4月2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刚刚复照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许诺“不将福建省内之地方让与或租与别国”,以保障日本的“势力范围”,紧接着又在进行一场中英谈判。

大堂门口,两名“苏拉”垂手而立,随时听候召唤。“苏拉”为满洲语,本义指闲杂人等,大清国内廷机构中的勤务,通称为“苏拉”。

大堂之中,并排悬挂着大清帝国的黄龙旗和大英帝国的米字旗,设一张红木长案,宾主分列两旁,犹如纹枰对坐,黑白对弈。不过,中国自古以来的确是这样下棋,而用于两国谈判,还是跟洋人学来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也已经习惯了。

中国方面,谈判代表是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经筵讲官、礼部尚书许应骥,尚书衔户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张荫桓。其中以李鸿章职位较高,他头戴白罗胎凉帽,珊瑚顶,插三眼花翎,身穿四爪九蟒官袍,仙鹤补服,项挂一百零八颗珊瑚朝珠,脚蹬玄缎厚底官靴,腿边斜倚着的一根笔直光洁的西式手杖,系美国前总统克利夫兰的遗物,由克利夫兰的夫人赠予。李鸿章年已七十有六,本来高大的骨架,已经坍塌松懈,肩背有些佝偻;脸上的皮肉软软地下垂,眼睛下面呈现两个鼓鼓的泪囊,稀疏的胡须已经全白了。

英国方面,全权代表是驻华公使窦纳乐爵士(SirClaudeMacDon-aid),他身材修长,着黑色燕尾服,雪白的领口上打着黑色领结。脸庞瘦削,棕红色的头发已经略显谢顶,更加衬托出宽阔的额头。高耸的眉弓下,戴一副金丝眼镜,一双灰蓝色的眼睛熠熠闪光。高挺的鼻子下面,两撇小胡子留得很长,弯弯地朝上翘着。此人1852年出生于苏格兰一个陆军军官家庭,1872年从军,1888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896年任英国驻华公使,现年四十六岁,集军人气质、外交家风度于一身。窦纳乐正在操着高傲的英语阐述英国的立场,面前放着一沓文件,还有一个包扎整齐的羊皮纸卷。中英两方的通事各自操着紫锋狼毫和鹅管笔紧张地笔录。等他的发言告一段落之后,中方的通事再一字不落地用汉语转述一遍,如若某处用词不够,英方的通事还要以嘲弄的口吻加以纠正。而在窦纳乐叽里咕噜地发言的时候,听不懂英语的李鸿章恰好可以喘息片刻,以准备应付下一个回合。

望着强硬的对手,李鸿章鼻腔里发出无声的叹息。想想自己自从同治二年以江苏巡抚兼五口通商大臣之职创办洋务,同治九年继曾国藩之后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和洋人打了几十年交道,在别人看来,位高权重,名利双收,实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回头看去,光绪二年的中英《烟台条约》、光绪十年的《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光绪十一年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和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光绪二十一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二年的《中俄密约》,及至最近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俄《旅大租地条约》,都是经他之手签订的,不是割地赔款,就是予人特权。每当朝廷危难之际,总是把他推出来,用热脸贴洋人的凉屁股,一次次在屈辱的条约上签字画押,那滋味儿好受吗?去年冬天,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强占了胶州湾,俄国随之占领旅顺、大连,上个月法国又提出租借广州湾,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成。李鸿章凭着他多年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已经预感到英国人绝不肯甘落他国之后,为了保住在华的既得利益,必然也会玩出稀奇古怪的新花样。果然,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提出了租借威海卫的要求。庆亲王奕□不得已只好应允,但希望英国在租得威海卫之后,不得更索利益。窦纳乐当即回答说:“本公使拒此做出保障。大英帝国向……P7-8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全本昨天看完,很不错的一本书,继续喜欢霍达,故事很有情节。

2015-10-22 13:34:25
来自小轩abc**的评论:

帮同事买的,已经在当当网帮她买好多本。书是正版书。

2016-10-06 17:31:46
来自sunguan**的评论:

读过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感觉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读者,有时候爱屋及乌也是一种很可怕的病,因为爱他,所以爱上他读过的所有的书

2015-05-01 14:12:16
来自木尔201**的评论: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后的又一部长篇巨著,描写战争时期香港的恩怨纠葛爱恨情仇。

2015-06-01 13:26:26
来自执笔为**的评论:

以中国清朝时期,列强割让中国领土为背景,上演一段爱情,兄弟情。

2016-03-18 10:23:50
来自我***辙**的评论:

补天裂 霍达的作品在我心中属《穆斯林的葬礼》最喜欢,接着是《未穿的红嫁衣》,这本相比前俩者,稍微逊色了些。

2017-08-02 15:24: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喜欢霍达喜欢读霍达的作品,这本书是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买的。喜欢霍达的细腻,喜欢霍达作品的构思

2015-11-16 16:35:5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补天裂 书是好书,可惜就是包装太简陋,书上都有好多折痕,心疼啊

2017-02-08 10:16:41
来自charlot**的评论:

因为喜欢霍达写的《穆斯林的葬礼》,看到这本《补天裂》也就立刻买了。

2015-06-01 18:51:22
来自caoyang**的评论:

喜欢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特地找了她的书来看的

2016-10-17 20:09:53
来自z***1(**的评论:

气势雄浑,动人心魄。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读一遍,好书。

2017-04-25 11:11:3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中有很多错字,怀疑不是正版,好多页都有印刷错误

2017-05-07 13:34: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想了解香港的历史,就信看这本书,不过一边看一边心痛,清末那段屈辱的历史。

2016-04-23 13:30:11
来自眼药水3**的评论:

很好。很喜欢霍达的文字,让我安静,让我享受。没有去过香港,却能从他的文笔下感知这个城市的历史、争议和魅力。

2015-05-18 09:23:02
来自或许晕**的评论:

看过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后,决定买这本书的,作为矛盾文学奖获奖作者,描写的确定细腻,书写的角度也很有特点。值得收藏和阅读。

2016-04-11 19:13: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香港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伤痛,就这样留在这部书里。

2015-10-31 16:48:49
来自小***(**的评论:

因为《穆斯林的葬礼》慕名淘的霍达的这本新作。相信不会让人失望。装帧精美。

2017-04-23 11:24:25
来自叫俺大**的评论:

 读完《补天裂》,感觉还是很震撼。  小说以北洋水师的后人,举人易君恕在失败后,在英国牧师林若翰的帮助下,逃到香港,与“新界”爱国志士联合乡民奋起抗英,而遭受血腥镇压为主线,再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灾难深重的历史,国家山河飘摇、任人宰割、弱肉强食。以英国为首的帝国列强贪婪暴戾,清朝官员的软弱无能、贪生怕死,广东民众宁死不屈。  那些种田人和书生,用极其原始的武器对付那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侵略者,其结果可想而知。小说结尾部分,惨不忍睹。总是希望在的战斗中,能够出现奇迹,痛打侵略者,但是希望一次又一次破…

2015-03-19 03:41:53
来自zjq1001**的评论:

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写的,书很厚,讲香港的,不错。

2017-04-22 10:23: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补天裂 霍达的《补天裂》可谓大气磅礴,冰清玉洁,慷慨悲壮和震天撼地,值得一读!

2017-10-30 08:35:25
来自文清书**的评论:

这本书是因为读过作者之前的书,让人惊叹。但这本书感觉像是研究材料一样,读之如味如嚼蜡,让人不喜,只是在最后的反抗英政府的时候,让人对书中的前辈心生敬佩之感,除此之外其他让人不喜。

2015-04-05 20:53:14
来自wxlsky**的评论:

补天裂是霍达的一部作品;其实以前只知道穆斯林的葬礼;后来才知道这本也是她写的;因此在图书馆里找到。几个来回下来差不多看了一半。觉得挺不错;因此购来再细读。

2016-10-27 12:02: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之前读过霍达,穆斯林的丧礼,其实那本书的内容可以更厚实,感觉结尾部分收的有些草率。这本补天裂厚度上应该没有问题了,八十多万字应该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毛病了。a不过还没开始看,看完追加

2015-05-15 14:49:52
来自yiwanxi**的评论:

可能是一种很不自觉的心态,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礼》就不想读《补天裂》,怕如果写的不如《穆》,就会破坏作者和书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但是重读一遍《穆》之后,还是鼓起勇气买一本《补》看看。

2015-06-16 08:39:55
来自帕***5(**的评论:

以小说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英占香港的“三部曲

2017-07-04 08:34: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补天裂》以小说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英占香港的“三部曲”,揭示了香港之所以成为今日香港的*关键的原因。超赞,值得收藏。

2016-05-28 22:45: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补天裂》以小说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英占香港的“三部曲”,揭示了香港之所以成为今日香港的*关键的原因。书是正版,字大行距大,方便阅读。包装挺好,包的很结实。

2016-06-03 14:39:24
来自龍城飛**的评论:

作者又一部重要作品 名家名作,力图还原香港真实历史 了解香港之所以为今日香港的必读书

2016-09-27 16:04:52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