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图书
人气:10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前言:会用逻辑,你的故事就会精彩 提升书写技巧,用有逻辑的故事表达想法,说服大家 这是一本让你学会逻辑思考方法,并提高写作能力的工具书,目标是提升你的文案写作技巧,帮你写出一篇兼具逻辑思考和明确表达的...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高杉尚孝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详细介绍了世界公司的商务文案写作方法,是一本让你学会逻辑思考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工具书。本书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介绍了运用逻辑思考,制作一份兼具逻辑力与明确表达力的精彩商务文案所需的诸多方法,如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分辨问题类型的高杉法、SCQOR故事展开法以及具体制作报告与简报的方法等,帮助你自动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五分钟就构思出一篇逻辑清晰、说服力十足的商务文案。

编辑推荐

姐妹组合:《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麦肯锡教你如何交出有价值的工作成果

作者简介

高杉尚孝,全球战略顾问,日本高杉尚孝事务所代表,筑波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职于麦肯锡、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企业,协助美日跨国企业与金融机构拟定经营策略及并购计划,并在美商咨询顾问公司担任常务董事,从事全球人力资源开发业务。1997年成立高杉尚孝事务所。目前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交涉等领域从事企业研习、培训与写作工作。著有《解决问题的理论》《压力管理的实践理论》《交涉的实践理论》《逻辑思考与交涉技术》等书。

译者:

郑舜珑,毕业于辅仁大学日文系、台湾大学日文所。曾任台湾戏曲学院日文导览人员、版权公司日文版权业务人员。译有《老板要的是:你对未知的处理能力》《到别人的地盘当老大》等书。

目录

简目

前 言:会用逻辑,你的故事就会精彩

本书架构:人才必备的表现力

第1章 信 息

第2章 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第3章 你的思想如何以精彩文案呈现?

第4章 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5章 有说服力的故事,如何展

在线预览

第二章 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主词、连接词、具体性,三大重点

2.2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

小看连接词,思考就成了一团糨糊

前面提到,“模糊”是因为我们省略主语,导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模糊不清。在商务文案、新闻报导、会话等沟通媒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清不楚的连接词。这些连接词,都是把主语的多个可能的解释连接起来的表现方式。

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地连接多个信息,因此成为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最主要因素。每一则信息之间的关系如果模糊不清,那么上下文的关系以及主旨,当然也就变得模糊不明。所以,为了传达正确的意思,大家应该尽量正确地使用逻辑连接词,以清楚表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当我思考逻辑连接词时,不禁觉得经常听到的“日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原因在于,不是日语这个语言的表达让人感觉模糊,而应该是使用者本身的问题比较大。如果日语这个语言的本质就是模糊,那不就表示只要使用日语,就永远表达不清楚?在逻辑表现力中,信息的明了度只能依赖于使用者的表达,其影响大于语言本身。

同样,将逻辑套用在主语上也是如此。日语里面并非没有主语的概念,而是使用者不习惯意识到行为者,也就是主语。相反,大家都说英语是表达明了的语言,但是只要连续使用太多“but”和“and”,句子的意思一样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一个句子表达得明不明了,最终仍然是回归到语言使用者本身。

请大家多多活用我整理出来的“高杉逻辑连接词表”(图 2-1)。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这份逻辑连接词表。但是,它还不是最终版,顶多算是一份入门导览,在内容的性上尚嫌不足,还需要继续补充更多逻辑连接词。

状况一: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归结”因果?

状况一: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困境,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这句话中出现了模糊的语意衔接,究竟“陷入困境”与“行情下跌”这两个信息之间表示何种关系?是表示一个关联性松散的追加信息,还是表示一个紧密连结的因果关系?看及时遍的人不会有想法,信息的传递者(你)得引导他。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追加”说明(比前一信息更进一步)的话,应该改成“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困境,不仅如此,住宅行情也持续下跌”比较好。其他还有很多表示追加语气的连接词,像是“除此之外”、“而且”等。

如果想拆成两句来说明,句子可以改成:“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而且,住宅行情也持续下跌。”除了“而且”之外,还可以用“并且”、“此外”。如果想表示强调,还有很多选择,像是“特别是”、“同时”、“尤其”等。

如果想表示因果关系,可以用结果在前、原因在后的“理由”连接词,或者是反过来,用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归结”连接词。

如果用归结连接词,句子会是这样:“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所以住宅行情持续下跌。”其中,表示原因的“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在支持着结论“所以住宅行情持续下跌”。在归结连接词方面,一般还可以使用“因此”等。另外,就像追加说明的连接词一样,归结衔接也可以拆成两句来说明。例如,“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结果,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状况二: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强调“手段”?

状况二:削减对各国课予的义务,推行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

从上下文来看,后面的句子可以用“追加”连接词来衔接,也可以用“手段”连接词来衔接。(就看你要表达哪种意思)如果是追加的意思,那就要改成与状况一相同的句型:“削减课予各国的义务,并且促使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并且”只是追加用语的其中一个,你也可以用“还有”。

如果“削减对各国所课予的义务”是一种手段,那么它的目的就是“推行排放交易”,这时候要用“手段”连接词来衔接。“借由削减课予各国的义务,(目的是)促使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

问题不在于这个句子的正确解释(二者到底是追加关系还是手段关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材料可供判断,而且我的原意也不是要大家找出这句话的正确连接词。以上这些尝试的目的在于,如何借由连接词来表达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明了关系。

广告文案这样润饰后才有力

以下这篇广告文案刊登在某报社的网站上,从中可以找出几个存在“模糊衔接”的地方,包括不是连接词的部分也一样。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润饰一下吧,应该加上连接词的地方,我会标出号码。

××家电的高性能微波烤箱

××家电的 “石窑微波烤箱 DT-C400”将于 9月 1号开始销售!(1)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2),(3)配备高功率的加热器和风扇,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机型提升36%。(4)达到使用频率较高的摄氏 200℃左右的温度,时间仅约五分钟。(5)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

(6)烤箱烹调和超高温水蒸气烹调的较高温度,各为 350℃和400℃。(7)比旧机型各提高50℃。(8)可缩短烹调时间。(9)配备新功能水蒸气烹调,能配合食材让温度适当保持在 35~95℃之间。(10)可烤出三分熟和五分熟等不同熟度的牛排。(11)减少因加热而流失的维他命。

(12)有金色、银色两种颜色可供选择。(13)开放式价格。(14)但预计店内实际售价约在十万日元。

很难阅读的文案,是吧?现在我们来逐一检查:

(1)的地方应该表示何种前后关系呢?看起来不像简单的追加。“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与“食材美味不流失”之间的关系,似乎挺紧密的。假设前者是理由,那么后者就是结果,它们是归结关系。因此,改善方法之一,是“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所以(或“因此”)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

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这样就会变成: “借由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

因果关系与手段关系看起来很相似,到底差在哪里?其差别在于,是否反映出行为者的“意图”。例如,“他按下开关,所以空调开了”表示因果关系。开关被按下了,所以空调便开始运作,因果关系非常简单,我们感受不到他积极想要打开空调的意图。这里的谓语是不及物动词“开了”。如果句子改成“他借着按下开关,让空调打开了”,则显然有强调行为者的意图。所以,这一句话呈现出手段关系,谓语用了使役动词“让……打开”。

回到原文, ××家电开发微波烤箱的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烹调时食材的美味不会流失,我推断这里是手段目的关系(此处的讨论仅限于插入连接词,我们先不讨论文案该如何写得精简,那放在后面的章节中说明)。

及时段的后半部分,似乎都在说明微波烤箱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当的温度,所以为了让(2)的前后关系可以更加明了,应该要加入“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当温度”。但这样句子太长,改成直接加入解说连接词“具体来说”、“也就是说”即可。

(3)的地方也是模糊不明,各位读者应该已经发现这里是手段目的关系,所以应该改成:“由于配备高功率的加热器和风扇,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有机型提升36%。”

(4)的地方语气没有衔接,不过从“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有机型提高 36%”和“达到使用频率较高的 200℃左右,时间仅约五分钟”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彼此的关系。由于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因此二者是归结关系。所以,(4)的地方可以加进“因此”。

(5)的地方,“仅约五分钟”与之后的“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应该属于归结关系,像是“由于只要约五分钟”、“因为只要约五分钟”等。可是如此一来,在连接的地方归结关系出现太多遍了,所以我们可以将“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当作修饰语,搬到“仅约五分钟”之前,变成“达到200℃左右的温度带,时间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仅约五分钟”。改成这样,原文中希望强调的“快三分钟”也能够完整传达。

第二段是附加说明及时段“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的卖点,也就是这台微波烤箱的优点。所以(6)的地方,可以再加一个追加连接词:“其他优点像是”。

(7)的地方,说明了 350℃和 400℃各提高 50℃这项信息,但是没有主语。其实,将(7)前面的句号改成逗号,语气就连贯起来了。

(8)为典型的模糊语气,应该好好地用归结连接词来表示:“比旧有机型各提高50℃,因此可缩短烹调时间。”当然,如果你要改成“所以”、“结果”、“于是”等连接词也可以。

(9)的后面在介绍与前面不同的优点,所以放一个追加连接词“不仅如此”。如果说“适当保持温度的功能”可以“烤出不同熟度的牛排”,以及“减少因加热流失的维他命”,那么(10)就是归结关系(加上“因此”、“所以”、“结果”)。另外,(11)直接连结前面的“烤出不同熟度的牛排”,以及后面的“减少因加热流失的维他命”,所以应该插入追加连接词,像是“同时”、“以及”等。

一段出现很多选项,还有关于价格的信息,看起来不太像是优点。这时候,如果(12)追加的信息重要性较低,那么可以使用“顺带一提”等解说连接词。(13)也是追加信息,可以加进追加连接词“还有”,或者像原文一样省略也无妨,因为颜色和价格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14)“……开放价格,但……”的“但”字应该是“转折”的意思没错,所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价格为开放式,也就是说厂商没有期望的零售价,店家要卖多少都可以,不过从批发价到店家的零售获利,一路算下来,(谁)估算店内实际售价在十万日元左右。”

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但”字之后,是谁来预测店内实际售价是十万日元呢?是制造商 ××家电、零售店,还是报社的记者?不管是谁的预测,改成“但一般预计”,相对可以停住接收者的追问。

,我们重新确认一下润饰后的结果:

××家电的 “石窑微波烤箱 DT-C400”将于 9月 1号开始销售!(1)借由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2)具体来说,由于(3)配备高功率的加热器和风扇,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有机型提升36%,(4)因此,达到使用频率较高的 200℃左右的温度,时间(5)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仅约五分钟。

其他优点像是(6)烤箱烹调和过热水蒸气烹调的较高温度各为 350℃和400℃,(7)比旧有机型各提高50℃,(8)因此可缩短烹调时间。(9)另外,配备新功能水蒸气烹调,能配合食材让温度适当保持在 35~95℃之间。因此(10)可烤出三分熟和五分熟等不同熟度的牛排,(11)以及减少因加热流失的维他命。

(12)顺带一提,有金色、银色两种选择。(13)开放式价格,但一般预计(14)店内实际售价在十万日元左右。

重点都写了,但为何读不下去?

因为模糊的句子很好用,写作者根本不用思考整个信息的脉络,只需要排列句子就一路写下去,真是太方便了。反正都在讲同一件事、同一个产品,相关的句子总是接得下去,而且乍看之下还似乎有脉络可循。

对于写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写文章更轻松的事了,所以忍不住就会这么做。其实,当我疲累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过多使用前后意义不明确的模糊语句,但是读者可就惨了。

模糊衔接害人脑筋不转弯

就像你刚才看到的广告文案一般,用一连串关系模糊的句子来排列信息,根本无法连接意思。或许,写作者的目的真的就是这样也说不定。可是,当你全部都用关系模糊的句子来连结意义,很抱歉,你就无法明了表达出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当然很难传达给对方。大概所有的接收者迅速浏览一遍这种文章后,都会觉得似懂非懂,不然就是觉得“这到底在说什么啊……”然后不了了之。

即使有时候信息还是顺利地传达给对方了,但那只是运气好,不然就是对方很聪明,自己能将模糊衔接转换成逻辑衔接,就像我们刚才做的那样。但是,有多少接收者愿意做这件麻烦事?

模糊的语句连接会对接收者造成极大的负担,同时也是信息传递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灵魂

当接收者感到“这份文案真难懂”时,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你可以从“原来这份文案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较大范围的问题开始思考。例如,这份文案最终想要传达的是“记述性信息”,是评断某事物优劣的“评价信息”,还是提出某种具体行动的“规范信息”?换句话说,如果信息种类模糊不明,对方便无法在宏观上理解信息。

其次,有时候问题出在构成文章的零件上,也就是个别信息,这意味着对方在微观上的理解出现困难。

有时候对方已经大致理解宏观和微观上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一个零件分开来看都能懂,可是读完整份文章仍然觉得难以理解,那么这时候问题应该是文章不够“通顺”。

我们常被要求“写文章要通顺”。其实,“通顺”是具体建立在逻辑连接词上,因为所谓“通顺”就是指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文章通不通顺,全在于你是否能将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明了地传达给对方。

逻辑衔接,减轻接收者的负担

每则信息之间的关系有多个层级。一般来说,如果是商务文案,因为篇幅较长,所以通常由好几个“章”所构成,章与章之间的信息都得有关联。章的信息在金字塔结构中属于关键信息。我会在下一章详细说明何谓金字塔结构。而关键信息和关键信息之间的衔接关系,就成为整份文案所展开的宏大故事。

章由多个“分段”所构成,每个分段之间的信息必须有关系。每个分段在金字塔结构中属于次要层级的信息。分段由多个句子(句子就是信息,构成文案的最小单位)构成,所以分段的层次发生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以金字塔结构来说,章与章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段与分段之间的关系,为同层级中的横向关系。

除此之外,不仅整份文案的信息与章信息之间有关系,连章信息与分段信息之间,甚至是分段信息和个别的句子之间都有关系。以金字塔结构来说,它们形成了上下不同层级的纵向关系。

总而言之,不管在哪一层级,都会和其他信息互相产生关系。这些关系都要靠逻辑连接词来表达。思考如何加入逻辑衔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考。

制作一份通顺的文案,其实就是让句子明了地连接起来的工作。用逻辑来衔接可以让信息之间的关系明了,减轻接收者的负担。为什么呢?因为接收者不必花功夫厘清上下文的关系就可以理解内容。只要正确使用逻辑连接词,对方便可以轻松理解上下文的关系。例如,只要出现“因此”,对方立即知道,你想以前面的根据做出后面的结论。如果你使用模糊的衔接方式,对方就无法确定你到底想要表达追加还是归结,结果造成理解上的负担。

假如使用“借由……”,那么几乎不用思考,对方一下子就能想到你前面会讲到手段,后面会讲到目的。如果使用模糊的衔接方式,对方不知道你到底是想表达追加的信息,还是说出目的,只能继续往下读,再从前后关系中去推断。

总而言之,逻辑表现力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不要造成接收者的负担。

不动脑袋写出的文章,你看得出来

减轻接收者的负担,意味着加重传递者的负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想做出适当的逻辑衔接,必须对传递的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行。如果传递者对内容一知半解,就很难掌握信息的前后关系。也就是说,在恰当地加入逻辑衔接的工作中,写作者非得填入内容不可。而这项工作,迫使传递者必须动脑思考。

其实,做好逻辑衔接本来就是传递者的责任。沟通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对方理解我们的意图。如果什么都依赖接收者自发性的解读,造成对方的负担,这绝非良策。要记住,将信息明了的衔接起来,是传递者的责任。

“用逻辑衔接?这会不会让文章变得生硬啊?”这是我在推广逻辑衔接时,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答案是“不会!”因为文章不是会变得生硬,而是会变得更明了。

我猜会问这种问题的人,应该是习惯于使用模糊衔接(因为这不动脑筋就能完成文章)。对学会逻辑衔接的人来说,一看到模糊衔接的文章,反而会觉得:“这到底在写什么啊?到处都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句子,主题不明,这根本是代谢异常的文章嘛!”

还有人曾经问过我:“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日常会话用逻辑衔接,好像太生硬了……”答案还是一样:“没有这回事!”因为不是变生硬,而是变得更明了。

没错,如果说话的口气像在军中一样,大声地强调衔接的连接词“因为!”、“因此!”、“还有!”,确实会让听者感到生硬。可是,这种印象是由说话者的语气所传达出来的,并非逻辑衔接原有的属性。当你刻意拉长、停顿、加重,结果就会像是选手宣誓一样,尾音拉长,语气听起来相当不自然。

请各位理解,逻辑连接词的活用和一个人说话语调的表现是两码事,是独立的变量。要将逻辑衔接的连接词柔软地融入会话当中,让前言后语连贯起来。

看报纸就可以练习逻辑思考

使用逻辑衔接,就等于在练习你逻辑思考的技巧。磨练这项技巧,最重要的是靠平时的积累,我建议大家从报纸中做练习。

不知道该说幸或不幸,报纸是模糊衔接的大宝库,可说是“不知所云句子组合”的嘉年华。每天早上看报纸时,试着找出三个语句衔接模糊的地方,把它转换成逻辑衔接,就当作每天的功课如何?

以前,我在某报纸中,看到下面这一则简短的报道:

美国总统明年一月开始进入第二任的任期,(1)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2)国民年金将导入确定提拨型的“个人结算”,(3)防止高龄化带来的年金财政的缺口。(4)简化繁杂的所得税制,同时继续保持减税路线,(5)长期的经济成长。(6)要努力减少过去最严重的 “双重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7)在通往实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呼!顺利读完了吗?果然是“困难重重”。

(1)是模糊的衔接方式,因为后面的句子“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读完了,你会马上知道它表达的是前一个句子的目的,追加,还是解说关系么?这个地方插入解说连接词“关于执政”来衔接,会比较合适。

(2)是要详细说明及时句中提到的年金问题,所以应该放入延伸连接词“具体来说”来衔接比较适当。假设年金改革和税制改革这两大课题有先后顺序,你可以改为加入“首先”做连接词。

(3)是典型的模糊衔接。从上下文来看,后面那段话并非简单的追加衔接,导入“个人结算”为手段,而“防止缺口”是目的,所以应该在(3)加入“以防止”或是“这是为了防止”比较合适。

(4)开始话题转到税制,如果是追加信息,可以用“接着”,如果有顺序,也可用“其次”。

(5)应该不是追加说明,所以插入一个目的性的连接词“为的是”来衔接语气(这里不宜加入归结连接词“因此”,因为任期还没开始,减税能否收到效果还不知道)。

(6)突然冒出来“双重赤字”。读者看到这里会质疑:“年金和税制确实都很重要,但是双重赤字的问题也很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看序就觉得很实用,人在职场中,学习看3.7原则,70%必须是自己领悟练习的,趋于理性的书,赞!

2017-09-27 09:40: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提到麦肯锡,让人想到智慧的决策。向高手借鉴方法!

2017-05-13 08:52:2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纸质不错,书本偏向专业性内容,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刚入门的人来说非常受用,提到了许许多多细节方面的注意问题。

2017-09-16 14:02:55
来自外来人**的评论:

提升书写技巧,用有逻辑的故事表达想法,说服大家。

2016-09-02 23:12:59
来自电子绵**的评论:

作者与麦肯锡有些渊源,成书也与麦肯锡有些关联。这本书算是写作逻辑与技巧的综合,非常受用。希望文案写作能力可以再提升一些。

2013-07-10 15:45:33
来自r***1(**的评论:

写文案必备神器,这本书不厚,但是很有料,需要细细研读。

2017-01-04 17:05:0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不错的,是正版。而且所教授的点确实也是商业文案需要的,思维方式还需要自己锻炼就是了

2017-02-07 16:39: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专注于讲怎么写文案,提高你写文案的技巧,锻炼了你的逻辑思维,不错

2015-12-22 11:45: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开卷有益。

2015-11-22 22:02:43
来自培***勇**的评论:

不错,正版的感觉!喜欢文案的,有骚人情怀的可以购买

2017-02-05 22:14:08
来自leon169**的评论:

麦肯锡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武器,对大学生、上班族写好论文和文案有很大的帮助。

2016-07-07 21:42:05
来自窝在自**的评论:

也是别人推荐的,我从事咨询工作,离不开文案,很有帮助。

2016-05-09 11:03:39
来自大葱猫**的评论:

麦肯锡系列图书,每一本都很经典。细细研读该书,你会受益匪浅。装帧设计,排版,包装,都很到位,适合收藏和与朋友分享。

2017-10-19 09:57: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与其说是文字逻辑不如说是解题思路。对于学习公文写作者,不推荐。日本人写得这本书,是讲企业员工遇到问题,寻找思路,最后才涉及沟通。语言有些琐碎。

2017-10-28 16:56:07
来自夏天201**的评论:

实用!这本书从逻辑思维、写作技巧上来指导人如何写出好的文案,也是对思维的锻炼,建议从事市场、文案编辑的童鞋们好好读,值得学习~!

2015-09-18 11:54:08
来自grainn**的评论:

一开始以为是文案写作,所以买来看。发现里面挺多在谈做ppt的逻辑的,个人觉得广告公关新人应该看看,起码能做一版逻辑清晰的ppt。

2015-05-25 13:26:2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收到了,还没有看,不过这是本很适合文案读的书。

2017-08-22 15:06:48
来自书游君**的评论:

可以说是技巧性很强的书,写作不应该是作家的专利,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于书本,现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职场人士,写作文案是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2016-12-12 11:59:3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含金量有2点:1.目标导向的工作方法;2.和领导打交道的细节。后者也是Y等很多公司入职培训时讲到的。坦白说,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今天会混得更好

2017-06-02 07:40:48
来自爵士塔**的评论:

日本人写的HOW TO DO比国内人写的实用且易于实施。整个写作过程没有花哨的语言,没有讲什么大道理,都是经验之谈,喜欢看理论理念的哗众取宠的读者可以选择不够买,这本书言之有物的书,务实的书。

2015-12-28 08:50: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在麦肯锡公司工作时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脑神经学的专业背景,设计出一套极具逻辑性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想清楚目的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

2014-06-13 14:49:49
来自鸭川缉**的评论:

以后日本人写的(中译)关于逻辑思考的书本我都会慎重购买。第一是日语的行文方式和表达方式比较委婉,再加上日译中,更加晦涩。二是要学习critical thinking为什么不去看美国人写的书,要写官样文章为什么不去看申论?

2015-04-06 16:14:43
来自稚气小**的评论:

写文案也是要很有逻辑的,这本书教会了如何从逻辑思考到文案的过程!

2016-06-21 12:42:31
来自午梦长**的评论:

这是一本让你学会逻辑思考方法,并提高写作能力的工具书,目标是提升你的文案写作技巧,帮你写出一篇兼具逻辑思考和明确表达的文章或报告。“逻辑表现力”是所有工作业务的基础,堪称职场白领必备的“操作系统”(OS)。学会这套方法,一定会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巨大帮助。

2016-06-01 15:33:46
来自108611q**的评论:

职场人士必读的商务文案写作指南、前麦肯锡顾问高杉尚孝倾力之作.本书归纳了麦肯锡公司盛行数十年的经典写作方法,结合作者自创极具实用价值的思考表达技巧,一次性帮你完成商 务文案写作的四大关键目标.棒极了!

2014-01-15 02:51: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本书教会了我许多思考方法,绝对值得拥有。

2015-04-30 16:04: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已经沦为麦肯锡的脑残粉了!MECE法简直太实用!书本之于头脑好比面膜对于皮肤!时不时需要密集补给。爱当当因为物流很快 晚上下单睡一觉就收到了!

2016-09-18 23:23:2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