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传图书
人气:39

画传

辛亥革命百年特别奉献 独家收录蒋氏私家影像、手迹和首次曝光的早期图片近百幅! 台湾、香港、大陆三地同步出版! 作为曾经影响20世纪前半叶的政治家,由于两岸互动以及政治动因,长期以来带着一层朦胧的面...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画传  
  • 作者:[师永刚]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0605343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7
  • 印刷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百年特别奉献

独家收录蒋氏私家影像、手迹和首次曝光的早期图片近百幅!

台湾、香港、大陆三地同步出版!

作为曾经影响20世纪前半叶的政治家,由于两岸互动以及政治动因,长期以来带着一层朦胧的面纱以反面典型的形象出现在大陆的读者及几代人面前,以致大多数人对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不毛之地的光头及那句随时随地都会说的"娘希皮"。他倾尽心力地使一盘散沙的军阀割据状态的中国归于统一、他带领他的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持久较量及由此造成的惨重伤亡的这些功绩,被他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厚厚地蒙住了。而他去台湾后与小蒋总统一道缔造的台湾的繁荣也过多地被他的白色恐怖统治所屏蔽。而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只要他活着,"光复大陆"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同时对那些要求台独的人说:"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一致。他于1975年因心脏病在台北病逝,终年88岁。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还抱着他那神圣的幻想:中国终将再次统一。

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断言:"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

编辑推荐

500张私家相片,百幅手迹,10万字嘉言构造完整的蒋氏说明书

图片解密蒋氏一生的世纪大藏

畅销书《自述》

作者师永刚再联手蒋氏御用摄影师推出官方画传

中国一本以图为文的蒋氏相册组成的新传记

苹果IPAD版本全球同步首发

作者简介

师永刚,内地画传创始人。由其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1943-1991》、《雷锋1940—1962》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上百万套。《自述》(上下卷)更是在华语圈引发轰动。

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主编。

目录

前述:大历史格局中的先生

及时章:盐商的儿子—留日的海归—有目的的革命者

14岁奉母命娶妻,终不和睦;15岁科举童子试,未能考取

由陈其美结识孙中山,加入革命党。风云际会间,喜获麟儿蒋经国

第二章:大起大落的前十年—黄埔建军—一统中原—""

上海淘金,大起大落,赚赔互见。别旧式妻妾,娶"一见钟情"陈洁如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救驾入主黄埔军校,为得取党军实权做准备

打"下野"牌,借"中山舰事变",排挤,整肃中共人士

第三章:改变历史的蒋宋联姻—北伐功成—与中共为敌

挟青帮大举"",宁汉分裂,与宋氏兄妹各站一边

北伐徐州受挫,二度打出"下野"牌,终得党政军独大地位

弃20岁陈洁如,娶30岁美龄,蒋宋联姻势力进一步扩大

北伐成功,统一中原,蒋着手布建由特务体系主导之政

在线预览

前述:大历史格局中的先生

20世纪40年代初期,正值日本侵华的最疯狂时期,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之命运》,关于中国过去的"耻辱"与未来的"重建"。但他更应该把这本书定名为"我的命运"。他看不出自己的命运与这块他统治了二十多年的辽阔、散乱、贫穷的土地有什么区别。他于1975年因心脏病在流亡的台北病逝,终年88岁。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还抱着他那神圣的理想:中国终将再次统一。《时代周刊》发表的讣文略带讥讽:"在这个时候死去是再适合不过了。对他而言,印度支那反共力量的失败让他觉得,在不可避免的长期的反共运动中,反共力量在逐渐失去亚洲,而他则是这个运动的及时个牺牲品。"

在西方的媒体的描述中,(名字的意思是"坚硬的岩石")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坚硬的下巴,他极端自信,是本世纪主要的人物之一。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业充满了胜利与失败。他生命中60个春秋都耗费在艰苦而又费尽心机的斗争之中。首先是反抗日益衰败的清王朝,接着是昙花一现的军阀混战,而后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斗争,也就是这一次斗争结束了他主宰中国的梦想,开始了他在台湾不愉快的流亡生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三军统帅对本世纪的影响比对中国本身的影响还要长。在他国际声望的巅峰时刻,他是一个充满微笑、身穿戎装的战争四巨头之一。其他几位还有罗斯福(西方伟大的斗士)、斯大林和丘吉尔。是联合国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争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丘吉尔指出:"在美国人的眼里,他是世界的一支主要力量。他是`新亚洲`的头号人物。"但当他不能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人,美国政府所急切企盼的新亚洲也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发现他被杜鲁门政府抛弃了。这些使蒋成为了战后美国历史令人不愉快的篇章的中心:满腔仇恨的巫师四处寻找那些"输掉了中国"的人。

实际上,中国从未在真正意义上"输掉",因为美国就从未赢得过它。美国试图把蒋统治下的中国看成是一个统一、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甚至把它视为一个培养美国式民主的摇篮。但事实绝非如此。孙中山临死前,把中国形容为"一盘散沙"。试图在这盘散沙之上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统一的国家。但在蒋作为中国领导人的整个任期期间,国家不断地受到外强侵略,内部分裂严重,他统治的党内部腐败、效率低下。此外,他顽固地坚持他那目光短浅、毫无效果的政策。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们从失败的地方接过接力棒,并且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执政时间已经超过了。这位三军统帅从未使自己从军人和封建地主们的纠缠中摆脱出来,这些人阻挠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共产主义者们恰恰相反,他们彻底地摒弃了过去,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死后30年,在去世29年,中国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旗舰。中国的建设者们正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潜力的市场。

经过了十多年的纷乱,统一了中国,他为中国做了一件关键的事情,在共产党存在的情况下加速了中央集权制。但后来的分析者认为,考虑到他的问题,就不奇怪他为什么不能够建立一个长久的政治体制。"许多事情,"埃默斯曾这样写道,"尝试过就已经足够了。"的尝试是大范围的。他的失败最终会削弱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但决不能被忽视。

是中国东部沿海浙江省一个小城镇盐商的儿子,他当过兵,讲话像一个革命者,似乎命中注定要执掌大权。他政治生涯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一个朋友,他把蒋介绍给孙中山——一个热衷于革命的革命者,他发动的民族运动于1911年推翻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那时候,还是一个24岁的学员,就读于日本军校,他风风火火地赶回国,参加了孙组织的年轻的革命。在孙中山以广州为基地的国民党内部稳步上升。31岁时,他已经是一名将军——就其自身而言,他也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物。

孙中山1925年逝世,蒋很快就接管了国民党。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带领他的部队开始了一系列讨伐军阀的运动,从而使国家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尽管蒋极力反对共产主义,但他在开始曾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及其苏联顾问合作;然而当统一大业进展顺利的时候,他开始反对共产主义者,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并把其他人赶出了新的国民政府。在这些被排挤的人中,其中一个就是国民党宣传机构的负责人。在蒋一系列的成功中,他在个人生活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就是他娶了孙中山夫人的妹妹宋美龄,一位美丽典雅、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与此同时,他抛弃了他的前妻,他的儿子兼继承人、后来成为他的继任者的蒋经国的母亲。婚礼之前,他皈依了基督教。

1928年,就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时候,这位三军统帅的权力及影响力都达到了顶峰。但是,即使是那个时候,蒋也是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干扰:反叛的军阀将领们,被逼向农村的苏维埃政权的抗争,及党内的叛乱。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的时候,国民党军队正在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地区进行一系列大规模、代价昂贵的"清剿"行动。直到1936年蒋才同意停止内战,与共产党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的军队牵制了敌军大量的部队。

但是,1941年美国参战后,蒋对日很少采取防御,即使是他的军队在数量上优于日本军队的时候。"精力充沛的"史迪威将军不断向施加压力,要求他重组他的军队,并且要求他的军队要更加主动一些。但蒋的侧重点与这位不耐烦的美国顾问不同;他预测,在日本人投降之后将会不可避免地有一场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他觉得现在有必要保存他的军队和租借来的美式装备,届时可以用来对付共产党。

同时,中国人民饱受日本人杀戮的惨状深深地触动了美国,他们开始崇拜蒋,特别是他的夫人。被宋美龄弄得神魂颠倒的温德尔?威尔基在谈到她时,说她"集思维、说服力与精神力量于一身……充满智慧与魅力,慷慨而又懂得体谅,举止高贵典雅,具有像火一样燃烧的信念"。其他人对她专横的意志以及试图影响美国战争时期的战略,使其更有利于的做法感到憎恶。那个时候,希望美国能够把战争重点多一些放在日本,少一些放在德国;在没有说服史迪威采取主动攻势的情况下,蒋获得了更多的武器装备和供给。

战争结束的时候,共产党拥有一支100万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但装备落后,战士大多来自农民。有300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在已准备好的美国舰船与飞机的帮助下,在战后争夺日本占领区的角逐中,轻而易举地夺得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但是,内战爆发后三年,成了一名在台湾的难民——在台湾,有200万人加入了他的国民党队伍,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发誓要"光复大陆"。

在美国,的支持者们把他的失败归咎于杜鲁门政府,杜鲁门政府拒绝了要求美国在战后大规模增兵援助的请求,并在国民党逃往台湾之后断绝了支持。六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又恢复了对台援助,并且一直到1965年,援助总额达40亿美元。华盛顿把蒋当做是美国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盟友。

在台湾,流亡的国民党在经济上比在政治上有更大的作为。以及后来对外资的成功吸引,使台湾成为继日本之后,亚洲发展速度第二快的地区。年老之后,把许多"政府"的具体工作交给了他已经60多岁的儿子蒋经国。自从1972年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以来,蒋经国已经有效地掌握了"政府"。他为人强硬、务实,大力清除了他父亲的老卫戍部队内部的腐败,把国民党权力阶层内的高级职务向台湾本土人民开放。他的父亲要重新"光复大陆",而他已经悄悄地把这种堂?吉诃德式的圣战束之高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引起了台湾的不满与焦虑。其后,美国彻底抛弃了台湾,与北京建交,而北京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的资格夺了回来,的特使被逐出了联合国。

蒋在他生命两年时间里,健康每况愈下,甚至不在公众场合露面。但直到他死的时候,仍然是"中华民国"的"总统"。即使在1971年台湾被逐出联合国之后,他也拒绝了所有妥协的尝试。只要他活着,"光复大陆"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同时对那些要求"台独"的人说:"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的一致。当世界开始寻求与他的敌人北京发展新关系时,他也决不妥协,因此,世界只有放弃他。在去世三十五年的今天,从这些由西方媒体东拼西凑出来的总结性的文章的片断,似乎仍然可以看出他在西方人眼里的形象。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疑是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争议性之大,也无出其右。其实,他对中国命运的影响仍未结束,也永远难以盖棺论定。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写作《从大历史的角度读日记》一书中,断言:"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做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使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

这就是真正的吗?一个留在后世眼里长期的失败者的形象,还是一个留在中国历史中争议不断的顶峰人物?或者什么都不是,他只是一个叫做的先生。祖籍浙江。死于台湾。

大起大落的前十年——黄埔建军——一统中原——""

上海淘金,大起大落,赚赔互见。别旧式妻妾,娶"一见钟情"陈洁如

1915年秋,陈其美被孙中山任命为淞沪司令长官,与重返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讨袁。虽然不幸失败,但全国当时已经涌起讨伐袁世凯的运动,便在上海四处活动。1916年5月,陈其美遭袁世凯暗杀,顿失依靠。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后,孙中山筹组的中华革命党解散,便出现从政坛淡出的迹象,先是以门生姿态结交时任法租界巡捕、权倾一时的上海滩大哥大黄金荣,继而在孙中山筹措革命经费的指示下,与张静江、戴季陶筹资创设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陈果夫居中担任经纪人,以恒泰号、利源号为名玩起投机生意。

在这段上海的淘金岁月中,不但在经济大潮中上冲下洗、赚赔互见,其感情生活同样精彩,出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转变。1921年12月5日,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的,抛开了传统婚姻关系下毛福梅与姚冶诚这"旧式"一妻一妾的干扰,与陈洁如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内结婚。34岁的与年仅15岁的陈洁如结婚时,长子蒋经国已经11岁,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

据陈洁如回忆,新婚之夜对她透露,在王太夫人过世后,他就下定决心要达成三个心愿,一是娶陈洁如为妻,二是赢得孙中山的信任,三是成为中国惟一的军事领导人,并将全中国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之下。就在蒋于1921年底达成结婚的及时个心愿后,事业也出现转机。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救驾入主黄埔军校,为得取党军实权做准备

1924年5月3日,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宣布成立军校,并坚持由负责主管校务。这所首先由中国国民党筹办的军事学校,初称"陆军讲武学校"、"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珠江口的黄埔岛,即后人通称的"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出任校总理,为及时任校长并兼粤军参谋长,廖仲恺为首任党代表,下设政治、教练、教授三个部,由戴传贤出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学生也成为日后打天下的子弟兵。

由于孙中山当时已采取结纳苏共的立场,因此不但学校呈现出支苏式军校的风貌,军校干部也呈现国共合作的局面,成员大多由北方招来。

虽然有戴季陶等人的强烈反对,在此时为配合孙中山的大政方针,还是力挺国共合作立场,不时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口号,并让独子蒋经国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甚至还在公开演说中强调"为三民主义而死即为共产主义而死"。

1924年10月,孙中山应段祺瑞邀请北上共商国是,提出了和平解决国内争议的方针;却在1925年2月初,展开了黄埔军校成军来的及时次东征,联合滇军、桂军,在苏联顾问的协助下,打得东江的陈炯明没有还手之力。

但在及时次东征期间,先是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又传出杨希闵的滇军与刘震寰的桂军出现不稳迹象,转头回广州,先是以党军司令官的身份,结合谭延的湘军,返回广州平定刘杨争议,继而出任广州市卫戍司令。但在7月成立的委员制国民政府中,仍由出任主席,许崇智出任军事部长,并有俄国顾问鲍罗廷的支持;国民党创国元老,在孙中山死后元帅职务的胡汉民,反而被挤到了外交部长职缺;至于则并未担任国民政府委员职位,仅与廖仲恺、谭延等人同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5年8月间,力主联俄容共的廖仲恺遭人刺杀,幕后嫌犯指向胡汉民的堂弟,舆论哗然,随即在鲍罗廷的建议下,与、许崇智组成全权因应小组处理争议,在的主导下,胡汉民先是被软禁在长洲,随即在9月间遭流放到苏联。

在内部一统后,除了与保持亲密关系,又于10月展开"第二次东征",并以为政治部主任,结合李济深的军队,强攻惠州城,一举击败陈炯明,完成了东征工作。以显赫战功加上效忠的黄埔军队,此时虽然在国民党内算不上真正核心,但实际上已宛如一方之霸,甚至具备了军阀的雏形。

打"下野"牌,借"中山舰事变",排挤,整肃中共人士

1926年国民党二大后,在北伐、军费划分以及北上援助遭直奉夹击的冯玉祥部问题上,都与苏联顾问季山嘉产生了极大分歧。2月间,以辞职下野甚至打算北游苏联为要挟,企图与季山嘉摊牌。

1926年3月18日发生的中山舰事件,则一举改变了国民党的权力结构与大政方向。当天晚间6时左右,国民政府海军局所辖中山舰驶抵黄埔军校,向时任教育长的邓演达宣称奉命令调遣前来,隔天深夜又开回省城,引发高度质疑,先命令海军学校副校长欧阳格暂行管理舰队,又紧急逮捕海军局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并派军队在广州附近戒备。

虽然事后蒋的办公室主任孔庆睿证实因外洋轮船被劫,电请派舰保护,李之龙也坚决否认发动兵变,只是奉黄埔军校驻省办公室主任欧阳钟口令,派中山舰保护商船,但在查无实据情况下,仍影射这是与俄国顾问季山嘉合谋,由潜伏军中的中共党员发动事变,企图逮捕他后径送海参崴。因此在3月20号发动全城戒严,并针对共产党、工人纠察队展开搜捕镇压,同时监视苏联顾问,并派广州公安局长吴铁城包围住所。

军事接管的大动作,立即引发国民党内派系不满,包括邓演达、谭延,甚至宋子文,都对的动作表达不满,也有人质疑打算一改孙中山力主的联俄容共方针。病中的更出面质疑的行动"反革命",形同"造反",因此让国民党内亲共人士与反蒋人士结合成"反蒋联盟"。

不过由于当时的苏联军事顾问为达成苏共党中央关于联合国民党优先完成资产阶级国民革命的要求,因此采取妥协态度,反而撤换了顾问季山嘉,使得情势倒转对有利,在外援纷纷抽手的情况下,只有负气以养病为名前往法国,不但让独揽大权,也背上了发动"中山舰事变"的罪名。

大权在手,获补选成为军委会主委,更重新获得了苏共顾问鲍罗廷的支持,在限制中共于国民党内活动的状况下,通过了四项"整理党务决议案",结果蒋先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联席会议中取得军事委员会主席,又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为组织部长,再获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人部长,又成为中央委员会常务会议主席、国民政府委员,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26年6月3日,国民政府终于下了北伐令,并任命为总司令。7月9日正式誓师由张静江中常会主席。攻势异常顺利,唐生智、李宗仁击败吴佩孚部,于7月10日克复长沙。11月中旬才打赢江西战事,直到1926年底终于顺利掌握华南7省地盘。

张静江显然在20 世纪30 年代之前的历史上属于显要人物。现留存于世的诸多照片上,都写有当年中国最声名卓著的将军与统帅们题赠他的字样。如同这些字迹一样,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面目显得十分清晰,且留下诸多印痕。他的传奇表现在史书中有各类不同记载。在《张静江传》一书中,他被认为"没有他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没有他就没有在国民党内的早日兴起"。

张静江少时侠义救火,双腿伤残。25 岁出使法国,办通运公司,创《新世纪》周报,宣传各国革命。1906 年春,海上邂逅孙中山,开始从事反清运动,倾家资助革命经费。二次革命后,张支持孙成立中华革命党,并出任财政部长。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1914 年,张回国开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蒋在此际与他相遇。据称,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是20 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是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及时奇人;认为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陈果夫则称他为"党国理财"及时人,更称他为"革命导师"。另有论者由此认为,得识陈其美走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与张静江结拜,则成为他后来发迹腾飞之起点。

1916 年9 月,张静江引见蒋与军界前辈、孙中山及时军事助手许崇智结识,三人也结为兄弟。蒋也正是与许结义后,才得以在军界崭露头角。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斐然冰**的评论:

看到微博上转得那么火,说什么给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书的背后也是这样写的。可是翻到里面的内容看,基本就没有说过一句好话,立场毫无疑问全部偏向于中共,能够看看的也只有那些图片了。以后再也不指望在大陆出版的书能给出什么东西了,怀疑微博上那些人都是帮作者炒作的。总之,很失望!

2011-12-24 16:21:29
来自爻鱼**的评论:

图片很是珍贵,很喜欢很喜欢,这本书很好的纠正了我心中那个被丑化妖魔化的,那句“谁敢台独,就让谁掉脑袋”让人看到他永远不变的一中原则,他是堪比的统帅!!

2014-09-22 14:42: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这书很受启发,也不免发一些诛心之论。老蒋还是很有理学素养的,对于《尚书》中的“於穆不已”很推崇,然而现代新儒家的核心人物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里也很强调这句话,两者之间或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的语境下似乎呈现为一种政治与学术的关系。

2012-01-12 11:36: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老蒋留给我们什么财富呢,和曾国藩对比起来,真是有的一拼啊。曾国藩一败再败,最后位极人臣,还是得忙到死;蒋是先胜后输,太狂飙了。说明了一个问题,再大的狮子如果不合群,没有铁杆粉丝,最后也会被羊吃掉。

2011-12-14 13:30:45
来自雪山行**的评论:

宋美龄画传藏了,本书买了三本,也藏也送人,喜爱之情难以表达,图片很多,一直以为文图相配才如邻家大哥,不高高在上,读来也很亲切,今年去庐山参观了下美庐别墅,国庆节专门去孔祥熙故居看了看,不论政治立场,伟人就是伟人。

2012-11-06 15:07:59
来自保成**的评论:

这本书确实不错,大陆能够准确的去出版也非常好。整本书可以清晰的看出蒋委员长的出生到最后的去世,并非常客观的用照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内容也是非常客观的。很值得大家去看这本书。支持。

2011-12-08 10:58:29
来自悠季花**的评论:

老爸想要的一本书,看了半天评价才决定购买的。虽然很多资料网上都能搜索到,但还是觉得看书比较方便。内容介绍比较简单,跳跃性比较强,感觉配合【《与现代中国 》(杨天石作序,史景迁推荐,前美驻华外交官、哈佛学者、《蒋经国传》作者陶涵力作,完整引用日记的传记)】这本书阅读效果会更好。

2014-03-09 13:58:10
来自蓝晶之**的评论:

原本以为这本书和其他的和家族的作品一样,这本书说的还是那些蒋家的陈年往事,在我仔细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能够轻而易举地触动我那份追梦蒋式难忘情节的心弦。

2011-12-15 12:09:18
来自八大金**的评论:

要挺还真不容易,天儿大的网易博客,解放心灵去想象,开放心灵去包容。想象而创新,包容而和谐。创新和谐而美好。,“天儿大”为自己所起之名。音响亮动听,蓝天白云形义又美。不过也有缺点:不切实际,胡思乱想。

2011-12-14 14:52:08
来自诗香文**的评论:

内容刚开始读,但是政治化的味道太重,缺乏客观评论。在那样一个旧清王朝灭亡,新政权更迭,军阀混战的年代,只能说国民党领导渡过了必要的历史进化阶段,功不可没,历史应该为其大树牌坊而非以嘲粉败寇的口吻来为其著书立作。

2012-11-17 11:33:25
来自路上的**的评论:

去过他的老家以后 兴致大发想好好了解一下他 书里不少也取景在他老家 他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奋斗史 也应该让人为之敬佩 只不过他的思想主张略有偏激 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吧

2015-04-01 21:32:29
来自三个女**的评论:

应当说,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做事很认真,管人很严格,有能力也有魄力。但他为什么会失败呢?我想,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他想全国姓蒋家王朝,历史之水必定要覆了他。

2011-12-14 14:46:27
来自海云198**的评论:

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著名政治家,长期担任国民党总裁,1949年败逃台湾后,改变统治方法,台湾发展很快,虽然念念不忘,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画传对此作了概括通俗介绍。

2012-06-04 00:51: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上次看到一个消息,在退守台湾前,老蒋和长子经国有个一次通信往来,经国要他早做打算,寻找退避之地。因为国民党在全国的军事和经济已经一败千里,上海金融危机更是导火线,其实老蒋早就在打台湾的算盘了,只是他表面就像皇帝的新装,不肯承认罢了。

2011-12-14 13:28: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有时候觉得,老年的挺可爱的,尤其在60年代后,大陆搞斗争,无暇顾及他,他倒是过了几年清静日子,过上田园生活,玩狗玩猫的,也许是在麻木自己的吧。每次看到他在海边远眺的背景,我就知道他有一颗不死之心。

2011-12-14 13:27: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们接受度教育从没有正视过国民党,作为国民党领袖之一的更是在我们大陆的历史课本中少之又少。我相信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以及国民党,历史是客观的,回避不是办法。

2012-01-13 19:48: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还没看完不想看下去了,里面也就是各个时期的照片,陈述还是如历史课本书上一贯的人物出场顺序的罗列,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有血有肉的,可能我要求太高了,不过这本书对那些喜欢收藏的人来说还是有些价值的

2013-03-17 13:13:59
来自聪明的**的评论:

必须认真的说,这是一本好书,书中照片居多,不是无聊的通篇文字.我认认真真读完,并配合着传记一起看,对老蒋有了一个比较浅的理解(因为我是普通读书人,还达不到对他的研究之深度,所以不能说是对他很深入的理解).

2012-03-18 15:58:32
来自无限风**的评论:

在我读过的有关和家族的诸多作品中,他的封面不是英气十足,就是额外深沉,这本书上的是如此得谈笑风生,给人一种非常亲民的别样风范,这次的封面十分清新自然,我非常喜欢。

2011-12-15 11:35: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到蒋经国,我觉得经历了一个世纪,蒋家才明白一个道理,民主、民生、民权,最后蒋经国终于放开了,改革了,台湾才慢慢振兴起来,成了亚洲四小龙。说白了,就是,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反三民主义的人。

2011-12-14 13:29:34
来自柳飘飘**的评论:

原本以为这本书就是写一个人的事情,从年轻到年老的,从浙江奉化出来的到退居台湾小岛的,但是某些章节却不仅仅只是在诉说一个人的传奇人生,中间还穿插了胡宗南、白崇禧、陈诚、阎锡山、冯玉祥等国民党政府高官的鲜为人知的事迹。

2011-12-15 11:44:49
来自eamm**的评论:

不管他曾经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历史我们只能交给时间去评价。我更欣赏做为丈夫、父亲、爷爷的,有温馨、有慈祥、有期望。还有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信念。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蒋公正。

2012-09-28 11:21:40
来自HP风神**的评论:

真实还原从生到死、辉煌到落魄的的一生,图片很是珍贵,很喜欢很喜欢,这本书很好的纠正了我心中那个被丑化妖魔化的,那句“谁敢台独,就让谁掉脑袋”让人看到他永远不变的一中原则,他是堪比的统帅!!

2013-07-05 22:14: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和《宋美龄画传》一样的,纸张和印刷都很一般,的一生经历大概也是有些了解的,出入不大,不过我很喜欢蒋氏到了台湾以后的事情,尤其是晚年的蒋氏夫妇琴瑟相和的温馨场面,还有蒋氏难得一见的慈祥,告诉我另一个不知道的

2012-07-01 11:12:4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