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都市图书
人气:11

航空大都市

中国把机场作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中心。作为具热情、将航空大都市模式应用得最广泛的国家,中国系统科学地协调了机场与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航空驱动型产业,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就业,...

编辑推荐

航空大都市,这种依托综合航空运输体系迅速崛起的未来城市形态,将成为城市化的新模式,是全球城市的未来!阅读《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主动把握中国城市的未来!阅读《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找到经济发展好机遇!阅读《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了解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国际航空城之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先生的震撼力作!

"中国临空经济人"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先生主持翻译!

收录50多位国际航空经济及相关领域专家的采访精华,全球20多个著名国际机场建设的实例。

作者简介

约翰·卡萨达(John Kasarda)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企业战略管理杰出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柯南-弗莱格勒商学院教授、柯南民营企业研究所所长,航空商业研究中心负责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机场驱动经济发展研究方向的院士、高级研究员。先后发表100余篇航空城、民航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等方面的论文,出版专著9本,其观点经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国际媒体引用。为许多跨国企业(包括波音、空客、德国汉莎航空、泰国国际航空、联邦快递、敦豪、卡特彼勒物流、英国保诚、德勤和美国银行等)提供航空物流发展、企业选址、全球供应链管理及机场周边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每年国际航空城会议的主席,身兼全球诸多机场的顾问。

格雷格·林赛,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学士,美国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快速公司》的特约记者,曾任《财富》杂志的特约记者和《广告时代》的博学编辑。纽约大学鲁丁交通政策与管理中心的访问学者,虚拟现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作品常刊登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麦肯锡季刊》等著名报刊。专注于全球化、创新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等领域,致力于探索人类和技术的合作发展。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英国路透社等媒体公认为机场和航空方面的专家。

曹允春,经济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临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主持成立了个以临空经济、航空经济、空港经济、航空城、航空物流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临空经济研究所,主持完成临空经济、航空经济及航空物流研究课题60余项,编制了我国首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规划。在他的主持下,临空经济研究所已编制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22个城市的临空经济规划和首都机场集团、上海机场集团、天津机场、无锡苏南机场集团等机场临空产业、空港物流规划,现已成为我国影响力、专业性最强的临空经济研究机构。出版专著《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其成果曾获中国民航局科技成果奖、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成果奖。同时,他还是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发展顾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咨询专家、温州市咨询委员会委员、成都双流临空经济战略发展高级顾问、《中国民航报》特聘专家。

在线预览

"要看分拣作业就必须熬夜。世界港每天都要处理上百万份包裹,而大部分都是在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4点进行的。在孟菲斯,联邦快递的电脑每晚都要估测分类工作要在什么时候结束。在快到估测的时间点时,中心所有的屏幕都会闪烁红光。在路易斯维尔机场,尽管提醒没有这么明显,但紧迫感并不亚于孟菲斯。

午夜12点半,一串珍珠般的飞机逐渐变得稀疏了,停机坪上飞机滑向登机口,或在远机位进行卸货,一下子变得拥挤了。将飞机上的包裹运至分拣区需要45分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每次分拣操作过程中,每一分钟都要计算好,并且对于飞机在停机坪上的位置也有明确的规定。那些来自美国西海岸的飞机位置好,由于飞行距离的缘故,它们进港,却必须离港。(夜里几乎没有隔天到达的包裹,那些一般都是通过日间航班运送的。)分拣包裹和匹配飞机,所有这些都依托于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智能软件进行计算,系统比任何忙碌的计算员都更加熟练。

飞机里装的不是散装的包裹,而是一列铝制集装器,停机坪上的工作人员将这些铝制集装器称为"罐子"。扇形或半圆形的罐状容器对于航空运输,就像标准的集装箱对于轮船和铁路运输一样重要。根据形状的不同,它们大概有U型牵引车或面包车那么大。在世界各地的空港货站里,你都可以看到这些印有航空公司标志已磨损的集装器。它们的形状与货机的椭圆形内舱十分吻合,和客机不同的是,货物在飞机里可以被叠加排列而紧贴舱壁,也没有座位头顶上方的行李箱。虽然每个集装器重达2吨,但是那些工人一个人或几个人一起可以很轻松地搬运这些集装器,这多亏了世界港地板和人口处那长达数千米的倒置万向轮和滚珠轴承。工人们只需稍用力推动,这些集装器就可以在倒置万向轮和滚珠轴承上滑动,从而进入世界港内或装到正等待的拖车上。

如果一切都顺利,每个工人会对每一个包裹进行两次处理:一次是"罐子"到达后将包裹拿出,另一次是将包裹装入第二个"罐子"以备离港。每个包裹的处理流程,都根据开始时被贴上的"智能标签"进行。标签上包含邮政编码以及用来描述物品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独有的一串符号"。换言之,这些符号就是一个追踪号码。我的向导用词很小心,因为追踪号码碰巧是孟菲斯发明的。

追踪号码源于一种历史更为久远且更具基础性作用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促进了隔夜速递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回收一叠叠堆放的品牌服装所必需的,这项技术就是条形码。如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百货店里看见的通用商品代码一样,这些条形码起初并不起眼。随后,条形码发展为最快捷、、最普遍的东西,它能将包裹从毫无生气的箱子,转换成可由电脑识别的一些字节。这是仓储管理者处理更多货物的电子信息基础。第二天早晨,我来到了美捷步公司的仓库,看见通道另一侧的扫描仪正在运转。我绕了半个地球,来到深圳的电子工厂,还是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联邦快递重新改造了它们,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它们,后者将技术较大限度地应用到了实际操作中。 "

……

媒体评论

"本书引人入胜且十分重要……卡萨达和林赛所涉及的是一件大到毋庸置疑的事情。"

——《彭博商业周刊》 Paul M. Barrett

"我敢打赌,航空大都市的概念将占据人们的想象空间,就像20年前约耳·加罗和他的《边缘城市》对于郊区办公区、商业摩尔的影响一样,促使中心重构。本书对于航空大都市的影响亦是如此。"

——《华尔街日报》 Wayne Curtis

"《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将会成为经济学家、商业研究者、建筑师、城市规划者、社会学家以及小说和散文作家的必读书。"

——《独立报》 Jay Merrick

"真是令人应接不暇……《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指出,我们可以用新的、变革的方式去满足人类的传统需求。"

——《时代》 Pico lyer

"这是一本奇特、有趣的新书……这是一次关于全球化的迷人之旅。"

——《纽约客》 Nicholas Lemann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a***e(**的评论:

好书,字数字数

2017-01-13 10:52: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包装很好,很喜欢,下次还会购买!

2017-03-06 11:20:31
来自a***a(**的评论:

内容不错,好评!

2017-03-11 13:54:3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好,很喜欢

2017-03-19 17:52:4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看起来很不错

2017-03-23 16:30:35
来自比***(**的评论:

一如既往支持当当

2017-04-07 01:45:37
来自阿***l(**的评论:

整体感觉不错。

2017-04-07 16:09:56
来自c***u(**的评论:

母校组织翻译的,不错哦,赞一个

2017-04-22 11:09:3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有一些案例,但用处不大

2017-05-15 12:21:46
来自c***u(**的评论:

装订一般般啦,其他还行

2017-06-01 11:55:16
来自肖***肉**的评论:

不错哦,我的人都有一个人的时候我就

2017-06-04 18:59:4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籍还可以

2017-06-28 12:46: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好!!

2017-07-08 17:37:4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看的书籍,就是要在夏季多看看咯。

2017-07-23 11:53:37
来自dreamyc**的评论:

对开阔眼界有帮助

2017-09-09 21:47: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中国10临空经济人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先生主持翻译!  收录多位国际航空V经济及相关领域专家的

2016-03-14 15:29: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航空大都市式》是国际航空城之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6授约翰卡萨达Y先生的

2016-01-20 05:31:12
来自fly_luo**的评论:

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内容也比较丰富,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2014-04-11 11:15:37
来自杰森实**的评论:

对当代城市发展和航空运输的关系阐述得很好,耳目一新。

2014-04-15 21:07:54
来自6590011**的评论: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易懂,观点鲜明。可能是该过年了吧,物流受点影响。发票没有收到。

2015-02-13 01:04: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对于我国临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4-08-25 11:21:23
来自陕西华**的评论:

朋友推介的这本书,质量也很好,正版图书,推介购买。

2016-12-17 14:14: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强劲动6力。目录引言胸怀蓝图的人城市与速度希思罗难题:我们的繁荣

2016-01-20 01:49:01
来自wzq13**的评论:

国外作品的译著,对理解临空经济及航空城市有帮助

2015-03-04 10:48:24
来自xtra27**的评论:

对于做航空规划,机场规划,航空城规划的人,有很多帮助的。

2016-07-03 08:13:57
来自proceed**的评论:

航空大都市中的新观点还是不少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可惜的是这本书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国外人思维不同的问题,总觉得看着比较上句不接下句,需要读书的时候自己归纳总结和消化,还不一定搞明白是啥意思,哈哈

2013-11-06 10:43: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航空大都市、航空物流P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临H空经济研究所,主持完成临空经济、航空经济及航空物

2016-04-23 22:00:06
来自邵其**的评论:

孟菲斯、迪拜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与机场、航空城的建设息息相关,中国也进入了机场、航空城及空港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本书也可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铁时代和高铁新城提供借鉴,是城市规划专业从业人员或学生的一本不错的书。

2015-04-20 00:48:4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