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Wi-Fi版)图书
人气:9

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Wi-Fi版)

再版序 说起写这本书的过程,其实还挺不容易的。倒不在于写字或者画图,而是思考究竟如何才能有所突破。坦白讲,当及时本书的"心法"广受好评以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不断有人说:"我期待你的技法书。"可实...

内容简介

"表格他哥"伍昊再度出手,带来"异想天开"的五套战法,打破从职位到行业的职能界限,让工作轻松对号入座;打通从心法到招式的关键穴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表。掌握"五套战法",你的职业生涯就不再为工种所限制。你的专业,就是这一全球通用的专业——Excel。

拯救了50万表哥表姐的《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酷炫升级,带来更多技法猛料、心法唠叨,更能轻扫二维码看视频、读文章、下源表,告别旧时代的阅读体验,让你的效率和功力再度升级。

编辑推荐

畅销20万、连续2年长居计算机类图书排行前3的《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升级来袭!

如果读完伍昊的《你早该这么玩Excel》后心里痒痒的,想立马开始动手做几张"无敌神表",那么《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将助你一臂之力。

《你早该这么玩Excel》中惊鸿一瞥的关键技巧——函数、名称、有效性和条件格式,在本书中将悉数登场,用详尽的操作案例一一呈现Excel实战法门,助你将无敌内功使出来!

Wi-Fi版带来的不仅是"升级加新"的技法猛料,更能让你体验纸质、电子的跨界快感。轻扫二维码,立刻接入网上免费课程体验、伍昊技法碎碎念,更有表格模板下载,让伍昊手把手教你搞定表格难题。

作者简介

伍昊,《你早该这么玩excel》系列书作者,最受读者认可的Excel培训讲师。曾担任亚马逊中国项目(Fusion)运输部经理、李宁公司北京区域中心业务流程优化项目负责人、明基公司全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系统重建项目负责人。

目录

目 录

再版序

在线预览

第1章 "懒人"眼中的Excel

第1节 把Excel当系统

当你面对一个空白的工作簿时,先别急着往里面填内容。Excel可不是电子版的记事本,每张工作表也不应该孤立存在。要知道,它其实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处理系统,以系统的思维、看待它,方能领悟制表、用表的一般规律。在我身上,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最"荒谬"的三表概念

三表概念源于我的胡思乱想。在与Excel打了多年交道的某24小时,我忽然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新建的工作簿默认为三张工作表,而不是两张或者四张(如图1-1)。结合自己做表的经验,以及使用系统和参与系统设计的体会,我发现,三张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缺一不可。从功能上划分,它们分别是分类汇总表、源数据表和参数表,这就是三表概念。此时我恍然大悟,这竟然正是我一直遵循的制表、用表方法,只不过到现在才提炼出一个可以说得明白的概念来。

这个概念之所以被我形容为"荒谬",是因为它并非由官方公布,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究竟是巧合,还是微软有意为之,我不得而知。但无论怎样,三表概念让我掌握了使用Excel的核心,并让本来单薄的工作表变得立体起来;也使我对表格的思考不再停留于技巧层面,而是站在了数据结构和数据关系的高度上。

最靠谱的表格结构

三表概念的重点在于三张工作表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根据工作流程和目的来看,抛开查询和对比不谈,与数据打交道无非要做两件事: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数据记录时的率和效率等问题。

源数据表的用途是存放所有的数据明细,所以录入的动作应该在源数据表中完成;分类汇总表里体现的是数据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只起到展示的作用,而不用在分类汇总表中进行过多的操作;参数作为辅助数据,通常被源数据表和分类汇总表所引用,它同时也为数据的录入提供了保障,这部分数据存放于参数表中。

我们只需要规范地填写好源数据,就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自动获得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这是利用三表概念制作的"车辆情况使用表"。其中,参数提供了"所在部门"录入时的选项,较大程度避免了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数据录入错误;源数据逐条记录了车辆使用的详细情况;分类汇总结果不是靠手工做的,而是通过源数据自动生成的。

三张表中,需要手工打理的是源数据表,它是三表概念的核心,是一切分析结果的来源,也是最重要的数据资料。

致,有理念做支撑,才可以将实践引向正确的方向。想也不想就埋头苦干,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了解三表,就能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的进程。先有、规范的基础数据,然后才谈得上数据分析,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但也不能混为一谈。"表"哥、"表"姐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没日没夜纠结于"制作"各种分析结果,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一堆一次性报表,时间就在这些无效而又痛苦的重复中,白白浪费了。

"调皮鬼"捣蛋——默认两张表

调皮鬼是一枚热爱Excel的小高手,他总能从别人觉得枯燥的事情中找到游戏的乐趣,因为Excel对他来讲是一个可以捉弄人的大玩具。当听说三表概念源自默认三张工作表之后,爱捣蛋的他硬要让新建的工作簿默认为两张工作表。只见他偷偷地在"工具"→"选项"→"常规"中,修改了一下"新工作簿内的工作表数"(如图1-3),于是阴谋得逞。

第2节 天下只有一张表

理清了源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关系,也知道源数据表是三表的核心,那这张至关重要的表到底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作为一张的源数据表,表中的数据应该描述简洁、字段完整、录入规范、逻辑关系清晰。行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只会使数据内容不同,但并不影响表格的设计以及数据记录的方式。所以,从样式上讲,天下其实只有一张表,这就是"天下及时表"。

以"不变"应万变

汽车行业使用的表格与餐饮行业使用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吗?

行政部和销售部使用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吗?

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流量表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你曾经认为以上这些表格应该各不相同,那很遗憾,在未来与表格打交道的漫长日子里,你必须不断学习新的表格样式,并且无法将过往的经验应用于新的环境之中。其实,只要换个角度看待这些表格,你会发现,它们全都一样。

汽车行业关注车型和车价,餐饮行业关注菜名和菜价,数据属性是一样的!

行政部关注耗材名称和数量,销售部关注产品名称和销售数量,数据属性也是一样的!

现金日记账关注科目和金额,现金流量表也关注科目和金额,数据属性还是一样的!

将这个概念扩展到全天下也同样适用:美国人用的表和印度人用的表只是语言不同,500强用的表和杂货铺用的表只是数量级不同,上级用的表和下级用的表只是数据的机密程度不同……

于是,我们发现,可以用相同的表格样式、相同的数据记录方法(如图1-4),来应对各式各样的工作需求。有了"天下只有一张表"的认识,将大大降低你学习Excel的难度,也能让你过往的经验在新的环境中依然有价值。

能成为"天下及时表"的源数据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维数据——只有顶端标题行,没有左端标题列;

一个顶端标题行——只有及时行是标题(即下文提到的字段),从第二行开始就是数据;

没有合并单元格——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合并单元格;

连续的数据——数据区域中不能出现空白单元格、空白行,以及空白列;

的数据内容——大致包括完整的字段、一致的描述,以及分列记录的数值与单位。

懒人梦话

一朝学会,终生受益。这不是汽修学校的广告,而是Excel的心声。无论你是谁,服务于怎样的公司,在做怎样的工作,只要用好Excel,你就掌握了一项全球通用的技能。

以不变生"万变"

拥有了的源数据以后,你就可以通过Excel各种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其变化万千。除了运用分类汇总的"神器"——数据透视表(如图1-5)以外,掌握函数(如图1-6)和相应的菜单功能也是玩转三表必不可少的手段

要始终坚信一点,分析结果应该"变"出来,绝非靠手工一点点"做"出来。初学时,你可以说不懂具体技巧的运用,但一定不能说因为Excel做不到,于是自己就傻乎乎地埋头瞎干。

懒人梦话

知道自己不懂不可怕,不知道自己不懂才真正可怕。前者顶多没有学习的动力,但至少有清晰的目标,后者却将低效视为常态,只能在矮子里充高个儿。

第3节 造智能表格,享"懒人"幸福

掌握了Excel设计和使用的核心理念之后,只需要辅以几个关键性技巧,就能玩转这个看似复杂,或许还有点高深莫测的桌面数据处理工具。就技术实现的环节,二八原则依然有效,虽然Excel能做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回归到最普遍的工作需求,使用少量常用的技巧即可打造出智能表格,并完成80%的表格工作。让我们先预览一下。

授权E表,坐享其成

用过企业系统的朋友应该知道,由于限定了条件,在系统中犯错的概率相对较低。我的意思是,在这样的系统中,王老五只能被选为"王老五",而不会变成"王老伍"。但在Excel中,源数据却常常由于描述不一致而惨遭破坏,并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数据整个作废。想要弥补也不是不行,轻则,一个人加班加点修正数据;重则,上下级单位几十号人集体大战Excel。通常,数据来源越复杂,这种现象越明显。就算三令五申要求数据提供者不许犯错,也无济于事,错误的数据依然源源不断地出现。

其实,Excel本身是有法子的,称之为"数据有效性",主要用于参数表和源数据表之间的互动(如图1-7)。通俗地说,就是只有满足了限定的条件才允许在单元格中录入。你可别小看这个功能,于管理,它意义非凡;说操作,它可深可浅。

根据不同的案例,在后面的章节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级有效性、二级有效性,以及数据依次录入等技巧的实现。

妙招生花,事半功百倍

按照正常的流程,我们应该先做源数据,再变出汇总结果。但有时候迫于无奈,只能得到汇总结果,而没有源数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被要求对多个汇总结果进行再汇总(如图1-8)。既然无法改变"存在即合理"的残酷事实,那么就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了。

对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是Excel的强项,哪怕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SUM函数,也能在这类工作中发挥出极其强大的批量处理能力,从而使不可能的汇总变为可能。

我从上百种Excel技巧中,精心挑选了最常见也最震撼的批量处理技巧,足以让你为之疯狂。把它们搭配在五类表格的案例中,你就能真正体会到Excel无穷的魅力。

一技傍身——工作表间的快速切换

在多个工作表中反复切换,最有趣的方式莫过于使用快捷键:切换到下一个工作表按Ctrl+PgDn,切换回来则按Ctrl+PgUp。

不变的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与Excel相关的资料中,经常能看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说法。这是Excel的精髓,也是我认为的较高境界。我对它的理解是,如果一个单元格的数据涉及十个汇总结果,那么当它发生变化的时候,与之相关的所有结果都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动全身"。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数据同步更新,并得到最的数据分析结果。

就三表概念而言,源数据表中某单元格的变化,应该导致同一行关联单元格的自动变化,同时使分类汇总表中相应的汇总数据发生变化。要实现这种设想,所用到的技能非函数莫属。

很多人都曾经面临过一个难题:当源数据表中"有东西进出"时(这个东西可以是办公用品、库房的商品、资金等),如何才能得到当前库存数和期初、期末库存数?运用SUMIF函数的动态引用,恰好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让Excel自动为我们提供最直观的库存现状(如图1-9)。

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将在后面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懒人梦话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懒人偷懒的终极目标,但对于缺乏兴趣和时间钻研Excel技巧的"表"哥、"表"姐们,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中玩转数据之间的关联,也就足够了。至于掌握技巧的多与少,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毕竟,Excel也只是一个工具,而非工作的全部。

第2章 借双慧眼识源表

第1节 认准主角是关键

每一张源数据表都有一个主角,与之同行的数据负责讲述主角的故事,至于故事情节,则由该表所涉及的工作流程和目的而定。于是,当我们从无到有新建一张源数据表时,认准主角就成了关键。

先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张采购明细表。顾名思义,既然是采购明细,采购的货品自然应该是主角。而整张表的设计则围绕采购事件展开,于是就有了什么时间采购的、向谁采购的、采购了多少、采购的单价这些字段(如图2-1)。

下面增加一点难度,我们来设计一张美容院用的表格。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美容院的业务情况:客人来店里消费,有技师为其提供服务,美容院有各种消费项目,每个项目对应不同的产品,技师推荐产品有提成。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在这个案例中,主角明显不止一个,客人、技师、消费项目、产品都可以成为主角。但是与电影不同,源数据表只允许有一个主角,而故事情节必须围绕该主角进行。所以,在设计这张表的时候,需要认真分析美容院的工作流程和目的,以便地找到那个关键的角色。

根据工作目的,如果关注各种消费项目的情况,就应该以消费项目为主角;如果关注产品售卖的情况,就应该以产品为主角……依此类推。可是从流程来看,是客人到店后才引发了后续的商业活动,假设选择了产品作为主角,用产品去对应客人,那么数据发生的顺序就颠倒了,表格反而会影响美容院的正常工作流程。所以,在这个案例中,以客人为主角才是最适合的(如图2-2)。

细心一点你就会发现,即使是以客人为主角,这张表所提供的数据依然能对消费项目、产品、技师进行分析。原因是,它们与主角同在一个故事当中,而Excel有办法处理故事中的任意片段。

懒人梦话

用数值和字母组成的代码,来替代容易重复的中文"主角",将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带来不少便利。

第2节 火眼金睛挑毛病

仅仅认准了主角还不够,还得学会辨认源数据表的品质。也许是长期的使用习惯,或者是过分夸大了天下只有一张表的概念,要不就是还未掌握相关的技巧,在你的源数据表中,可能还存在以下这些缺陷。

常有一列录序号,殊不知画蛇添足

回想一下你的表格,及时列是否也是"序号"(如图2-3)?

这种做法非常常见,虽然大家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我也真不能告诉你这就是错的,相反,它还是还原数据初始顺序的一种技巧。

我们都知道,在表格中按某个字段进行排序以后,数据的初始顺序就被打乱了。如果数据本身不是以日期作为排序依据,想要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别告诉我你玩的是"撤消"(Ctrl+Z),请千万记住,它十分不。假如在排序之前制作一个辅助的序号列,像图2-3所示那样,就能让Excel记住数据初始的位置。

可据我所知,大多数人并不是带着这个目的来做序号列的。而且,数据的初始顺序通常是以日期为依据。这样的话,序号列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一技傍身——快速生成序号列

利用Excel对数字规律的判断,以及参照相邻列快速复制的特性,当有需要时,即使在庞大的源数据中,也能快速生成序号。

及时步,在A2、A3单元格分别输入数字1和2,并选中这两个单元格(如图2-4)。

第二步,将光标移至A3单元格右下角,使其呈黑色十字形,然后双击鼠标左键完成序列的填充(如图2-5)。

聪明的Excel能够自动判断两个数之间的步长值(也就是差值),如果输入的数字为1和3,则得到1、3、5、7、9……依此类推。

媒体评论

如果说别的Excel教材是围绕着具体的任务来讲Excel的话,那伍昊的书则是围绕着数据来谈,所以他会站在一个相对来说更高也更为普遍的层面来看。数据是统摄所有Excel的王者,而不同的任务只是数据的一个个具体面向而已。作者帮助读者把眼光放到数据上,是从"大处着眼",那么具体任务就是从"小处着手"了。

——豆瓣读者 raven1988

与充斥市场的很多Excel图书不同,摆在我面前的一本Excel新作,更像一名实力唱将。作者把日常工作中大量重复出现的Excel表格,用心地提炼为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庖丁解牛般详细娓娓道来,并把关系数据库二维表格的技术派原则贯穿其中,整体让我蓦然萌生"一览众山小"的总体观感。当一个Excel用户以科学的角度去布局自己的Excel表格,这个电子表格软件的强大潜力方可得到释放,自己的工作效率才能获得质的提升。——而面前这本书,显然有实力充当这个突破进程中的金手指。

——来信读者 Epping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我内酷**的评论:

就像作者说的,第一本是九阴真经的话,这本书就是降龙十八掌,一个讲思路,一个讲具体的操作方法。据说这套书之前卖了几十万册,果然好口碑!

2014-10-22 11:16: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主要集中在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如果零基础上手反而看不懂

2015-08-18 00:14:4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入门级别的书,不错,适合没有基础的,自认为“会”用Excel的人来读,总体来说不错

2017-01-15 19:49: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将三表概念和天下第一表由思路转化为具体实践的好书,正在认真学习上册,相信下册同样值得期待!

2016-02-18 10:19: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及时的,很有实践指导意义,还重技巧,重在整体构架思维上,高屋建瓴!

2016-07-05 06:15:00
来自山青云**的评论:

这本书我是在其他地方介绍才知,买了后看过确实不错。

2016-09-05 10:20:08
来自GXqi**的评论:

为什么二维码扫不了,APPSTORE显示该商品在中国商店不出售!

2016-03-18 19:01:34
来自青柠诱**的评论:

这本书实用价值很好,语言浅显易懂,枯燥的方法讲起来很生动。

2016-10-22 15:08: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excel技巧很多,但思维更重要,好的思维方式更能事半功倍

2016-06-20 17:52:56
来自赤子墨**的评论:

这本书非常非常棒,伍昊老师非常非常棒。我很庆幸在我踏入职场之初能够有幸发现并认真学习了这本书。虽然我只是excel菜鸟,可是因为有了伍昊老师的三表“谬论”,我在初入职场就可以像高手似的,享受到我们上司的赞扬。她说“你这张表太给力啦,你太给力啦”,还让公司里其他做表的向我学习做表呢,呵呵,现在公司里都统一用伍老师的表了!虽然有的时候,上司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要求我把十月和十一月的表分开做,那是她还没有享受到数据透视表的神奇力量。我只能遵循上司的要求,毕竟我是新人嘛,但是我也认真遵循了老师的教诲,老师说分手容易牵手难嘛,所以我一方面继…

2016-05-17 15:20:38
来自秦乐天**的评论:

带我入门的Excel书籍,让我对Excel产生了兴趣!

2015-06-27 20:49:11
来自boliwei**的评论:

每天都要用Excel,苦不堪言。看了这本书总算让我知道,原来excel也可以很简单,作者的思路很特别,方法讲得也很容易懂。非常有收获,感谢作者。

2014-10-23 10:54:21
来自n***s(**的评论:

之前买过,特别好的一本书,推荐给了朋友,这次是帮她买的

2017-05-31 20:03:04
来自qsqol66**的评论:

第一本绝对是基础入门,公司新来的前台一到就送给她学习了。第二本讲函数多,也是函数的入门,同样侧重心法 值得入手

2016-04-23 05:07: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来的时候已经折角了,懒得换了。而且原来里面的二维码不是免费讲课,只是免费试听一部分,这版还比北京大学的出版社的版本贵15块钱,怪不得北京大学的版本已经缺货了。。。

2014-12-31 15:19:1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你早该这么玩excel一口气买了I和II,里面的讲的方法很实用。

2017-08-19 17:28:28
来自不***嘞**的评论:

最近朋友工作要用到excel,可是他之前都每学过,所以我就买了这本书送给他,这本书我自己没看过,看评价还可以,希望他会喜欢吧。

2017-03-08 23:05:06
来自k***3(**的评论:

你早该这么玩ExcelⅡ(Wi-Fi版) 对书我没有意见,但是当当网作为一个以卖书起家的电商,竟然不爱惜书,快递的包装太差,书都被磨损了,这怎么去赢得客户的欢迎

2017-05-25 21:58:1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下子买了五本书 都有塑封 让我不满意的是快递包裹的包装坏了 我的两本书的书角都磕坏了 书刚到还没来得及看 毕竟也是朋友推荐的 应该没问题

2016-12-11 09:29:37
来自打你不**的评论:

这本书写的非常风趣,看起来一点也不枯燥。通过深入浅出的实例,了解到许多excel的使用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书里还有扫码下载表格,立刻就可以用,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太方便了。

2014-10-22 11:18:31
来自暮色爱**的评论:

上次买了这个没WiFi版的,但是没表不能自己做感觉不是特别实用,前两天看见新版的顿时发现这个改进真的很好,毕竟 Excel这种东西还是要自己实践跟着做才更有感觉,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2014-11-06 22:17:43
来自亲爱的**的评论:

作者的第一本书正在拜读中,真的太棒了,很欣赏懂得分享的人,对于使用EXCEL办公的人来说很值得学习,真正提高读者的应用水平,我也会把从作者那里学到的东西带到工作中,并不吝分享。5号加油!

2015-10-04 13:33:58
来自北京不**的评论:

伍昊不是仅仅教读者方法,而是把做表的理念传授给你,其实大多数人用Excel的时候,有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也没想过可不以用其它的办法解决。这本书给了另一个思路,解决了很多之前不明白的问题。

2014-10-23 10:55:35
来自美少女**的评论:

看完一,坚决买的二,真的要给好评了,我还推荐给了同事,非常实用尤其WIFI版可以下载作者的表格,更好的理解,不是枯燥的函数和宏,而是非常实用的心得,帮我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

2017-08-18 15:59:2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和1没有任何区别作者你凭什么说不一样为什么让我们把相同的书又买了一遍这很可笑你编不出来第二本就别再出呀出两本一模一样的还被你给分成了上下部 你还在说明里说和第一本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话都是一模一样的你太过分了吧

2017-01-12 10:27:3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