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图书
人气:17

牛棚杂忆

牛棚杂忆》是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 写成的。季羡林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他毕生的最 大幸福,是他留给后代的*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 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 镜子,从中可以照见...

内容简介

牛棚杂忆》是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 写成的。季羡林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他毕生的最 大幸福,是他留给后代的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 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 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 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编辑推荐

牛棚杂忆(季羡林散文新编)是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期间的遭遇和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小书”。这本书的思想性、可读性极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在书写历史,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去描写发生他和他身边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同时对于这段经历有这深刻和理性的思考,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可贵的书稿。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目录

祝词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正名

(二)我们的住处

(三)日常生活

(四)晚间训话

(五)离奇的规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设置特务

(七)应付外调

(八)连续批斗

(九)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棚中花絮

1 图书馆学系一教授

2 法律系一教授

3 东语系一个女教员

4 生物系党总支书记

5 附小一位女教员

6 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7 物理系的一个教员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特别雅座

(十二)特别班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自暴自弃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 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二十 余思或反思

附录:自传

在线预览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60年代前半,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叫做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运动。北大又大大地折腾了 一番。规律 仍然是:这场运动你整我,下次运动我整你。混战了 一阵,然后平 静下来,又都奉命到农村去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我于1965年秋天,开完了“国际饭店会议”以后 ,奉命到了京 郊南口村,担任这个村的社教队的副队长,分工管整 党工作。这是 一个小小的山村。在铁道修建以前,是口内外的交通 要道。据当 地的老百姓告诉我,当年这里十分繁华,大街上店铺 林立,每天晚 上卧在大街上的骆驼多达几百头,酒馆里面划拳行令 之声通宵达 旦。铁路一修,情况立变,现在已是今非昔比。全村 到处可见断壁 颓垣,一片荒凉寂寞,当年盛况只残留在老年人的记 忆中了。

村里社教运动进行的情况,我不想在这里谈。我 只谈与“文 化大革命”有关的一些情况。这一场“史无前例的” 所谓“革命”, 来头是很大很大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用不着我 再去细说。

它实际上是在1965年冬天开始的,正是我在南口村的 时候。这时 候,写了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点起了 “革命”的烽火。这一篇文章鼓其如簧之舌,歪曲事 实,满篇邪理。

它据说也是颇有来头的。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 箭出台献艺 的小丑而已。我读到这篇文章就是在南口村。我脑袋 里一向缺少 政治细胞,虽然解放后几乎天天学习政治,怎奈我天 生愚钝,时时 刻刻讲阶级斗争,然而我却偏偏忽略阶级斗争。我从 文章中一点 也没有体会出阶级斗争的味道。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出 这就是“山 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大风暴将要来临的信号。我 只把它当做 一篇平常的文章来看待。兼之我又有肚子里藏不住话 的缺点(优 点?)。看完了以后,我就信口开河,大发议论,毫 无顾忌。我到处 扬言:我根本看不出《海瑞罢官》会同有什么 瓜葛。我还 说,“三家村”里的三位“村长”我都认识,有的还 可以说是朋友。

我同吴晗30年代初在清华是同学。1946年,我回到北 平以后,还 曾应他的邀请到清华向学生做过一次报告,在他家里 住过一宿。

如此等等,说个没完。我哪里知道,说者无心,听者 有意。同我一 起来南口村搞社教运动的有我的一位“高足”,出身 贫农兼烈属, 平常对我毕恭毕敬,我内定他为我的“接班人”。就 是这一个我的 “心腹”,把我说的话都记在心中,等待秋后算账, 脸上依然是笑眯 眯的。后来,到了“”中,我自己跳出来 反对北大那一 位臭名远扬的“老佛爷”,被关进牛棚。我的这一位 高足看到时机 已到,正好落井下石,图得自己捞上一顶小小的乌纱 帽,把此时记 住的我说的话,竹筒倒豆子,再加上一点歪曲,倾盆 倒到了我的头 上,把我“打”成了“三家村的小伙计”!我顺便说 一句,这一位有 一百个理由能成为无产阶级接班人的贫农兼烈属的子 弟,已经溜 到欧洲一个小国当洋奴去了。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 真使人在自 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我仍然谈的文章。

在这 篇文章中使用的深文周纳的逻辑,捕风捉影莫须有的 推理,给以后 在整个“”中给人罗织罪名,树立了一个 极坏的样板。

这一套荒谬绝伦的东西是否就是个人的发明创 造,我看未 必。他可能也是从来头很大的人那里剽窃来的。无论 如何,这一 种歪风影响之恶劣,流毒之深远,实在是罄竹难“数 ”。它把青年 一代的逻辑思维搞混乱了。流风所及,至今未息 。

还有一件小事,我必须在这里讲一讲。我们在南 口村的社教 工作队,不是来自一个单位。除了北大以外,还有人 来自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来自警察总队等单位。根据上面的规定, 我们一律便 衣,不对人讲自己的单位。内部情况只有我们自己明 白。我们这 一伙来自四面八方的杂牌军队,尽管过去并不认识; 但是萍水相 逢,大家都能够团结协作,感情异常融洽。公安总队 来了一位姓陈 的同志,他是老公安,年纪还不大,但已有十年的党 龄。他有丰富 的公安经验,人也非常随和。我们相处得非常好,几 乎是无话不 谈。但是,有一件小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收到无 论什么信,看 完之后,总是以火焚之。这同我的习惯正相反。我有 一个好坏难 明的习惯:我不但保留了所有的来信,而且连一张小 小的收条等等 微末不足道的东西,都精心保留起来。我这个习惯的 心理基础是 什么呢?我说不清楚,从来也没有去研究过。看了陈 的行径,我自 然大惑不解。特别是过旧历年的时候,公安总队给他 寄来了一张 铅印的贺年卡片。这本是官样文章,没有什么重要意 义。但是陈 连这样一张贺年卡片也不放过,而且一定要用火烧掉 ,不是撕掉。

我实在沉不住气了,便开始了这样的谈话: “你为什么要烧掉呢?” “不留痕迹。” “撕掉丢在茅坑里不就行了吗?” “不行!仍然可能留下痕迹。” “你过分小心了。” “不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深知其中的利害。一个 人说不定什 么时候就会碰到点子上。一碰上,你就吃不了的兜着 走。” 我大吃一惊,这真是闻所未闻。我自己心里估量 :我也会碰到 点子上的。我身上毛病不少,小辫子也有的是。有人 来抓,并不困 难。但是,我自信,我从不、反社会主义;我也 没有加入任何反 动组织,“反革命”这一顶帽子无论如何也是扣不到 我头上来的。

心里乐滋滋的,没有再想下去。岂知陈的话真是经验 之谈,是从无 数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真理。过了没有多久,我自己一 跳出来反对 北大那一位“老佛爷”,就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 子。我曾胡诌了 两句诗:“廿年一觉燕园梦,赢得反社名。”这 是后话,这里就 先不谈了。

……P14-17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季老先生的书啊,反应的是那个年代的疯狂,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个年代。

2017-07-18 08:41:02
来自伊***h(**的评论:

牛棚杂忆 很好,喜欢。是老师推荐的书。很复古的样子,很ok

2017-11-26 10:49: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季羡林的书还是不错的,我打算再买其他的看看,不愧为大师的书。

2016-02-25 13:19:06
来自四月歌s**的评论:

早就想买了,季羡林的牛棚追忆,很是人性的多方面深层次写照!

2015-05-14 13:45:50
来自malaway**的评论:

重温那个年代的故事,虽然在我们身上不会再发生,但是如果不把它记下来,谁保准不会发生呢?以史为监。

2017-10-26 19:01:1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记录的是时期残酷的斗争,让人看的撕心裂肺气愤难平

2017-01-10 09:23:52
来自小百货**的评论:

这本书,我觉得是以作者说话的口吻,在给我讲她的故事一样。我不太喜欢她说话的风格,只是为了了解这段历史而买的。

2016-04-23 01:35:39
来自一日三**的评论:

一段不愿提及而又不得不提及的往事,在亲历的知识分子眼里,显得那么的沉重和发人深思!

2016-10-21 00:20:02
来自milycc**的评论:

这本是我最近一批里买的最贵、书本也比较薄的一本了,不过因为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也因为我觊觎它很久了,所以也没觉得很亏。

2015-05-31 19:32: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牛棚杂忆 很好啊。等了一段时间,看到有了赶快买下了,人文版的书质量一般有保证的。

2017-03-07 20:25: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阅读季老这本书,我想除了五味杂陈,还有浓浓的敬意!

2017-05-24 01:23: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的关于的书,读后使我认识到处于当时环境下的人们的无奈与艰难。

2016-12-19 19:22: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个书很有含量,每夜字数满,是近年看到的字密度最大的书了

2017-06-15 16:58:09
来自我***头**的评论:

儿子老师推荐读本,孩子非常喜欢,值得拥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7-07-15 10:35:08
来自墨***(**的评论:

追踪大师的心路历程,看动乱年代人在逆境的向生之道。向大师致敬。

2017-07-24 20:54:02
来自靳逊**的评论:

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记》,是一本敢说真话的书。老人家的其它文章我也喜欢。

2015-12-10 21:44: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季老的经典书籍,值得拥有,通过季老的角度看那段“历史”

2017-09-30 20:31: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让我们详细的了解那段历史,并且深刻反思以免重蹈覆辙。

2017-09-28 12:55:2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牛棚杂忆 这本书看得我是真的心动了。时的丑陋被一位老人揭出,很佩服他的勇气,也感谢他让我了解那段历史。

2017-04-22 21:00:41
来自arvinsu**的评论:

一口气读完,书内容写的有些隐喻,季老所经历的绝不是最残酷的,经历这些年的平反、改革开放,内心平复了不少,但可能造成的伤害依然记忆犹新,更想让后人反思那一段荒唐的历史~

2015-09-07 10:39:21
来自于振庚**的评论:

季老用血与泪记录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诙谐幽默的文字之后是对历史无尽的思考与发问。

2016-04-23 01:06:0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看完之后心情比较沉重,那时候的他们没有被侵略者打倒,却被我们自己国人所侮辱。更让人心痛的是,居然还有人觉得那十年是“天堂”。

2017-05-02 09:33: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就不说了,但是这几次的快递真是太差了吧,每次都是大叔穿着布鞋,一脸胡子的来送货,叫我实在不好意思。打开包装,能闻到一股腐烂的味道,你要我怎么办?

2016-07-20 17:11: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牛棚杂忆 季羡林的小说集一直想看,我还一起买了他的《留德十年》。

2017-11-13 13:32:11
来自午***时**的评论:

季老的牛棚,一代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哀。小册子很薄,算是自叙的文字吧,个人的情感很强烈。主要写的是时代,而并非文学。

2017-01-21 11:45:03
来自鱼玄机a**的评论:

这本书个人认为文学造诣很高,书中为我们讲述那个年代的那些故事,教会我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的东西,并不断开拓,创造更大的领域。

2017-10-01 14:23:2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牛棚杂忆,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期间的遭遇和经历,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他身边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这本书的思想性,可读性极强,无疑是一本非常可贵的书。

2017-06-22 10:39:3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