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养殖论文

摘要:想要保障草鱼养殖质量和产量的良好,就可以运用网箱养殖技术来进行养殖,不仅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便捷性,还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此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尽可能科学地选择养殖水域和网箱,提升草鱼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养殖论文

养殖论文: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本文作者:汪海燕

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家庭养鸡本应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鸡苗只能从集市或种鸡场购买补充,怎样选择雏鸡呢?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一、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二、小鸡的科学饲养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三、 中鸡的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 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

籽、昆虫、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障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阉割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报酬高。

四、公鸡适宜的阉割时间

一般为45-90日龄。 产蛋鸡和种鸡的科学饲养 饲养产蛋鸡和种鸡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质量好的种蛋。因此,两者在饲养管理上基本相同。

五、产蛋鸡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一)、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料是保障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障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障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 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二)、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安静。

(四)、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念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素养鸡抱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天,多则30-40天以上。人工催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中。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灌服2匙酸腊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五)、 要使母鸡多产蛋,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还要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

2、注意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

3、搞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及时年较高,第二年比及时年减少20%左右。而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且蛋理较头年大8-10%左右,头年产蛋较多的素养鸡在以后2-3年内产蛋也较多。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六)、 鸡的育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进肌肉的丰满肌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益。 具体做法:

1、驱虫: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2、上笼饲养:经过驱虫后的鸡,一般要笼养育肥,以便限制鸡的活动。同时,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3、供料:育肥鸡主要靠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因此,育肥鸡日粮应以玉米、稻谷、小麦、木薯、红薯等淀粉性饲料为主,适当减少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影响肉质风味。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些榨油的下脚料或菜油人微言轻鸡饲料添加剂,育肥效果更佳。育肥鸡可少喂或不喂表绿饲料。 一般经15-20天的育肥,鸡的肥度符合要求,就应及时处理,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育肥期一般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鸡的增重就不再明显增加,甚至可能掉膘。

养殖论文: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本文作者:汪海燕 原创投稿 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家庭养鸡本应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鸡苗只能从集市或种鸡场购买补充,怎样选择雏鸡呢?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一、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二、小鸡的科学饲养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 、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三、 中鸡的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 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障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阉割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报酬高。

四、公鸡适宜的阉割时间

一般为45-90日龄。 产蛋鸡和种鸡的科学饲养 饲养产蛋鸡和种鸡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质量好的种蛋。因此,两者在饲养管理上基本相同。

五、产蛋鸡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一)、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料是保障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障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障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 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二)、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安静。

(四)、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念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素养鸡抱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天,多则30-40天以上。人工催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中。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灌服2匙酸腊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五)、 要使母鸡多产蛋,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还要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

2、注意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

3、搞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及时年较高,第二年比及时年减少20%左右。而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且蛋理较头年大8-10%左右,头年产蛋较多的素养鸡在以后2-3年内产蛋也较多。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六)、 鸡的育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进肌肉的丰满肌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益。 具体做法:

1、驱虫: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2、上笼饲养:经过驱虫后的鸡,一般要笼养育肥,以便限制鸡的活动。同时,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3、供料:育肥鸡主要靠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因此,育肥鸡日粮应以玉米、稻谷、小麦、木薯、红薯等淀粉性饲料为主,适当减少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影响肉质风味。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些榨油的下脚料或菜油人微言轻鸡饲料添加剂,育肥效果更佳。育肥鸡可少喂或不喂表绿饲料。 一般经15-20天的育肥,鸡的肥度符合要求,就应及时处理,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育肥期一般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鸡的增重就不再明显增加,甚至可能掉膘。

养殖论文:网箱草鱼养殖技术论文

摘要

市场经济水平的完善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使得人们对于草鱼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在此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提升了草鱼养殖的规模,而使用网箱的形式来养殖草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草鱼养殖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鱼病的出现,不仅能够达到草鱼养殖的高产量、高效率的目的,还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效提升养殖户的市场竞争水平。文章对网箱养殖草鱼的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草鱼养殖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草鱼;网箱养殖

草鱼是一种喜欢在水域的中层及下层等进行栖息的一种淡水鱼类,通常情况下草鱼在水域上层栖息时间相对较短。而在幼苗期间,草鱼喜食水生昆虫以及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因此在对其进行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水域水质的干净,确保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昆虫的大量存在。而使用网箱对草鱼进行养殖,不仅能够保障草鱼养殖的高效和高产,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使用网箱的方式在湖泊以及水库等水域中进行养殖,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快速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

1网箱养殖草鱼水域的确定

在选择草鱼养殖水域时,一定要从以下2个方面上进行注意:首先,要确保养殖水域内没有被污染,且水域中还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水生昆虫,保障幼鱼成长时期饵料充足;其次,使用网箱的方式对草鱼进行养殖,要保障养殖水面的宽阔性;同时,水位要相对稳定,还要选择背风且向阳的区域进行养殖。此外,要保障养殖区域水深在3m以上,且周围交通要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而所选区域一定要满足草鱼生长的需求,有效提升草鱼的产量,增加养殖户的实际收入[1]。

2网箱的配置

2.1网箱结构

在对草鱼养殖的网箱进行选择时,一定要选择长方体网箱或者是正方体网箱来养殖草鱼,而一般情况下,长方体网箱能够满足实际养殖需求。通常网箱都是由箱体、框架以及浮力装置等部件构成,而网片通常会选用聚乙烯材质的网片。一般情况下,养殖户所选用的养殖网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型网箱的面积通常在15m2左右,中型箱体面积在30m2左右,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m2,而超大型网箱的面积通常能够达到500~600m2以上。虽然大型或者是超大型网箱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就能够进行草鱼养殖,实际上草鱼的养殖产量并不是十分良好。选用小型网箱会增加网片的实际使用数量,增加了网箱的整体造价。因此,草鱼养殖规模不大的情况,会选用中型网箱来进行相应养殖。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草鱼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对网箱的大小进行更换,确保草鱼在水体中游动的顺畅性。

2.2网箱的使用策略

在网箱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网箱的有效固定以及网箱实际的下水时间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因此在对网箱进行固定时,一定要保障网箱上纲呈拉直状态;同时,将箱体的角绳固定在鱼排松木板上,之后使用聚乙烯材质的纲绳在网箱上纲的周围进行缠绕固定,在固定好箱体以后,在其各底角处设置相应的重物,重物通常会选择石块或是沙袋,并且要保障重物的质量在3~5kg,进而有效保障养殖箱体不会出现随意挪动等现象发生。而在网箱下水时,要保障网箱中没有任何草鱼鱼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能够附着在网片上,使网片变光滑,有效保障草鱼外表皮受到良好的保护,有效降低网片擦伤草鱼鳞片的现象发生[2]。

3草鱼鱼种的选择以及养殖密度的确定

在对鱼苗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鱼种的品质优良,因此必须要选择体质健壮、鳞鳍完整的草鱼鱼种,如果所养殖的鱼苗是从外地购置和引进的,一定要对鱼种进行相应的检验、检疫,保障鱼苗品质优良且没有鱼病的存在。如果在使用自繁自养的形式来进行研制,必须要保障草鱼养殖水域的规模,提升草鱼的实际成活率,进而达到节约养殖成本的目的。而在对草鱼养殖密度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根据草鱼的实际情况,饵料的供应、水域条件及养殖技术等进行考虑,确定草鱼的实际养殖密度。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草鱼的生长情况来对鱼种的养殖密度进行确定,草鱼在50~100g时,要保障每平方米内草鱼的质量在15kg以下,放养密度通常在200~300尾;当草鱼生长到200~250g时,每1m2内的草鱼的总质量在30kg以下,养殖尾数在100~150尾;而在草鱼成长到500g以上时,每1m2的草鱼密度要保障在30尾左右[3]。

4网箱养殖技术的注意事项

4.1分箱注意事项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来对其进行换箱,而在换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草鱼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实际原因就是因为鱼群缺氧或者是受到惊吓而导致的死亡。因此在进行换箱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换箱前就要停止对草鱼的喂食,通常情况下在停喂两天以后,增加相应的添料,如,维生素C粉等,添料喂养3d左右即可[4]。其次,要将网箱进行适当提升,通常选择早晨或者下午时段进行提升工作,2次提升时间保障在9h左右;同时,要将草鱼提升到潜水层中,连续提升2d就可以进行换箱。,在换箱时,要对草鱼鱼体进行相应的消毒,然后按照草鱼生长的大小进行分类,将规格相同的鱼放置在相应的网箱内。

4.2饵料投喂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草鱼喂养饵料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膨化颗粒饲料,保障饲料质量的良好。饲料粒径的大小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进行调整,草鱼单尾质量在200g左右时,就要保障饲料粒径在3~3.5mm,而单尾质量在750g左右时,饲料粒径要在4.5mm左右。而对饲料投喂数量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按照草鱼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并且还要充分对养殖水域温度、鱼类健康水平和水体质量等进行考虑,而投放饲料数量要保障网箱内70%左右的草鱼不在进行抢食即可,通常情况下在早晚各投放1次饲料,保障鱼体生长的实际需求[5]。

5结论

想要保障草鱼养殖质量和产量的良好,就可以运用网箱养殖技术来进行养殖,不仅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便捷性,还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此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尽可能科学地选择养殖水域和网箱,提升草鱼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作者:潘朝敏 单位:广西武鸣县城厢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养殖论文: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1坑塘改造及附着基设置

1.1池塘选择

选择的区域位于昌黎县大滩乡陈启民海参养殖场,面积53.33hm2。海参出池以后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内原有附着基及过多的淤泥,让池底得到充分的风吹及暴晒。单个池塘面积为2~3hm2,底质为砂砾底或硬泥底质,池塘水深2.5m左右。

1.2池塘的改造

敷设附着基前先在池内开挖一条长0.3~0.4m深的环沟,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25%;坡度不宜太大,以免有泥沙淤积。南北各设进、排水闸门一个,以自然纳水为宜,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于海参夏眠与越冬;水源应避免淡水注入,无工农业污染,特别注意不得有油污侵入。

1.3敷设附着基

PC管附着基:选择直径2.5cm,长、宽各80cm的U型PC管做骨架。把U型PC管倒插入泥土中20cm,从池塘的一头均匀排列在整个池塘中,每个礁体之间的行距、列距设置为4m,用巨型棕色网覆盖整个池子,再在参礁与参礁之间压上装半袋沙子的聚乙烯网袋压实以便形成多孔的结构。整个附着基的铺设面积占整个池底的45%以上,比普通石块附着基铺设面积提高15%。该附着基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比石块礁清塘容易得多,可极大地降低病害的发生。

2放苗前的准备

2.1池塘修整及消毒

在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以后修整池边,加固池堤,疏通进排水渠道,并对海参池边进行加固、护坡。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进水40cm左右,按照225kg/hm2的量使用漂白粉兑水化浆,滤过渣子后,全池泼洒,在进水口处安装上闸板,用80目筛绢做成过滤网,以防止小鱼、虾、蟹及其卵进入池内。两天后将水全部排出,使用经过滤消毒的海水全池换水3~5d,每天两个潮水,检测水质合格后,方可进水70~80cm。

2.2基础饵料的培养

3月下旬开始进水施有机肥培养基础饵料。即把发酵好的鸡粪均匀撒播在池底,施肥数量为1500kg/hm2,经过大约10d浸泡,鸡粪中的营养成分溶解在池水中,为藻类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份,水位保持在0.8~1m以内,随着水温的逐步上升,饵料生物大量繁殖,水色呈现黄绿、黄褐色,利于海参早期摄食。

3大规格海参苗种放养

3.1海参苗种质量

苗种采购来自海参良种繁育场,规格在70~80头/kg,体表干净、无粘液,体态伸展活动自如,不抱团,肉刺完整、尖挺,摄食量大、排便迅速呈条状,确保健康参苗进入养成池。

3.2放养时间及密度

4月初水温10℃左右时选择无风、晴朗天气,池塘水温与苗种繁育池的温度控制在2℃以内,放养时要有潜水员操作,让参苗自行爬入附着基中栖息、避敌,放养密度控制在3~3.5头/m2。

3.3饵料投喂

放养初期通过施肥繁殖底栖饵料生物,主要是底栖硅藻;摄食生长旺盛季节适量投饵,主要投喂海参专用配合饲料及鼠尾藻、海带、裙带菜等藻类碎屑。投喂量要根据池塘的肥瘦及海参的生长情况合理配置。一般投喂新鲜大叶藻占海参体重的10%~15%;配合饵料投喂量占海参体重的3%~5%。

4引进篮子鱼进行大型藻类生态清除

海参的敌害生物是青泥苔,为保障篮子鱼的成活率,放养前首先对选择的池塘进行野杂鱼清除,并按照1500尾/hm2、750尾/hm2、375尾/hm2标准进行篮子鱼的不同密度青泥苔清除对比试验,经过对比显示,投放篮子鱼的池塘青泥苔得到了有效控制,海参产量增加15%以上,而未投放篮子鱼的海参池塘,青泥苔蔓延,池塘呈现缺氧、死苗现象。

5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前期主要掌握只进不排。具体方法每2~3d进水10cm,池子达到较高水位后,追施少量无机肥,可施入尿素15~45kg/hm2,一周后开始少量排水,补充新水。进入7月以后,池水温度明显升高,刺参也逐渐进入休眠期,这时,停止喂食。同时,加大换水量,并保持较高水位,一般换水量不低于30%。池塘水色浅黄绿色或浅棕色,透明度控制在65~75cm,pH值7.8~8.5,水温?10~18℃,盐度保持在25‰以上。雨后防止雨水倾灌,盐度剧降,大雨过后要及时排去表层淡水,并加大换水量。

6病害防治

目前海参常见病有摇头、肿嘴、化皮、排脏、溃烂等腐皮综合症及弧菌病等,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方法是放苗前用海参专用消毒药对参苗进行药浴30min;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每半月用375~450kg/hm2生石灰消毒一次;定期泼洒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以调控水质,达到的养殖水环境。

7收获

该模式实验面积53.33hm2,放苗数量160万头,共出售8~10头/kg以内规格商品参97.51t,成活率达82.5%。出池参平均产量1828.2kg/hm2。当年海参成品市场价格偏低,平均出塘价为100元/kg,产值182820元/hm2,总产值975.04万元,单位成本132375元/hm2,总成本706万元,单位效益50445元/hm2,总效益269.04万元,产量比原计划提高了的21.88%,效益比原计划提高了的68.15%。预计在池塘内未进行捕获的12~30头/kg大规格幼参361.35kg/hm2,总产量19.27t,将继续在池塘内养殖,经过一个越冬期,待来年春季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进行销售。

8结论

良好的池底是海参养殖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投放大规格越冬苗种,当年放苗当年收获,改变了参池常年在水中浸泡的状态,有利于池底暴晒,消毒、清池,延缓了池底的老化,还减轻了因常年有水而使海藻大量滋生的可能性,减轻了因池底老化而导致的病害发生。通过新旧养殖模式的对比,新的养殖模式成本低、病害少、产量高,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实用性,应该大力推广。海参养殖中青泥苔泛滥成为海参养殖中的一大难题,传统养殖模式会采取人工捞取方式或利用药物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增加成本,还破坏了原有的池塘菌群构成而且容易造成海参药物残留。试验利用生物方法进行青泥苔清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建议篮子鱼的放养量要根据池塘青泥苔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池塘放养量控制在1500~2250头/hm2。

作者:陈秀玲 刘绍成 高玉坡 郭金龙 单位:昌黎县水产局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养殖论文:猪养殖技术论文

一、精心挑选猪仔进行育肥

猪仔的选择对猪的养殖整个过程都是有影响的,猪仔的选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猪的成长速度、质量。要做到科学的挑选猪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精神好的猪仔,多选择活蹦乱跳的小猪仔。太过安静的小猪仔不要轻易选择。2.看看猪仔的粪便,若是粪便成团,松软适中,不是硬粪便,便是可取猪仔。3.注意猪仔的皮肤,尽可能的去选择皮肤光亮,身上无斑无癣的健康猪仔。4.看品种,选择品质杂交种,比如二元杂种仔猪和三元杂种仔猪,这种类型的猪仔瘦肉多,生长快,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5.在对猪仔进行购买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购买前先检查检疫证明手续等是否完备。6.在适当的季节购仔,春秋季温度适宜,是适合养猪的好季节,在这俩个季节里,可多购些小猪仔进行养殖。猪的育肥需要一个适合的温度,处于温暖时期时由于猪的育肥。在冬季则不适合猪的育肥,若猪长期处在18)以下的生长环境中,不仅会影响猪仔的发育情况还会诱发各种疾病,原因是育肥过程中猪的抵抗力极差。若是想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则好选在春秋季节对猪进行育肥。在仔猪入栏后,要及时给仔猪打预防疫苗,提高仔猪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仔猪的健康成长。

二、猪饲料的正确喂养

严禁饲料掺水喂养,掺过水的饲料营养成分严重流失,营养价值同时也大大降低,所以要将喂养饲料与喂水分开进行。猪有一定的生活习性,一般吃过饲料不会立刻就睡,如果吃过立刻就睡,就有可能是饲料中的药物导致了猪的生理功能的紊乱。这时候养殖户就应该注意检查饲料是否被掺杂了镇定剂等药物,掺杂该类药物的饲料使得猪的心率降低,生理功能遭到破坏,且镇定剂在猪的体内并不会被消化,残留的药物存在猪的体内,销售出去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若是喂养的饲料味道太浓,也应该引起重视,并不是因为饲料喂养的多就产生的味道浓,很有可能使添加了氨腥香,该种添加剂添加到猪饲料中就会产生浓浓的鱼腥味,不仅阻碍了猪的生长发育,一经售出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养殖户切记要精心挑选饲料,科学挑选饲料,尽量挑选出价格便宜且无毒无害适合猪的养殖的饲料。对于怀孕母猪的饲养不同于一般猪的养殖,怀孕母猪在怀孕期间对饲料利用率提高,所以在前期可以适当减少猪饲料的供给,但是喂养的饲料一定要高品质。在怀孕后期,孕猪的食量增大,这时要注意供给量要增大,而且也要选择品质饲料。

三、搞好疫情预防工作

在气温骤降时,容易出现季节性疾病,这时候一定要做好养殖的预防工作。在季节的转换期间时,如由秋季转为冬季时,要尤其注意对猪圈加强保暖措施,可以通过多加垫料保障猪圈内的温度和湿度。要认真检查猪圈是否有破损的地方,是否漏水,是否门窗不够牢固,适当在猪圈里加饲料,保障猪的饱暖问题。及时对猪圈的安全性以及通风保暖保湿等方面进行检查、修复,同时扩大猪圈里面的采光面积,通过阳光照射为猪圈杀菌消毒。经常让猪圈里通风,防止疫情病毒在猪圈里蔓延,通风可以使得猪圈里的空气保持新鲜,从而大大减少了猪患疫病的几率。从另一方面来说,要选择专人每天定时打扫猪圈,及时移除猪的排泄物,才能较大程度上杜绝细菌的滋生以及传播。如果知道疫病情况来势汹汹,可以先给猪打预防疫苗,一旦发现有患病症状,要立刻将其与其他猪隔离开,防止疫情蔓延。

四、采用生态环保的养殖技术

提到生态养猪,就不得不提到发酵床养猪,这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生物农业技术。日本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畜产公害”问题,并且在本国推行了发酵床养猪技术。这种技术是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可用资源。从土壤中采集出可用资源在特定环境中培养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白色土着微生物原种,再将这种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将发酵的产物作为猪圈的垫料。该种养殖技术无污染、无公害,是一种理想的猪的养殖技术,使得生产有机猪肉变为现实,同时能为农户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利用猪的拱翻习性,垫料经猪拱翻后会与猪的粪尿充分混合,猪的粪尿经过垫料里面的微生物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无毒、无害无臭、无味的目的,同时有很好的的解决了猪的粪尿问题,省去人工打理猪圈的环节。猪的粪尿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有益生物菌群经过不断地繁殖可转化成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为猪的饲养提供了食物。垫料与猪粪尿在发酵过程中还容易散热,使得垫料周围的温度升高,达到高温灭菌的目的,杀死猪圈内的有害病菌,保障了猪的健康生长。这种养殖技术属于典型的生物养殖技术,不仅无毒无害,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为猪提供食物来源,高温灭菌,保障猪的生长环境的清洁程度。

五、总结

在对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培育高质量的猪肉,拒绝以次充好,不能只为自身利益就弃广大消费者健康于不顾。对猪的培育要细心,要做到时刻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做到对病猪的及时治疗,从而提高猪的成活率,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

作者:王艳 王丽 单位:康平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

养殖论文:羊养殖技术论文

1羊的养殖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羊的养殖分布十分广泛,饲养绵羊多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和青海等西北部地区省份,而山羊的饲养多在河南省、山东省等中部省份。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的绵羊和山羊的总数量分别位于世界及时;羊肉产量位于世界及时;羊毛产量位于世界及时,我国仍是较大的羊毛输出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引进了更多优良的肉羊品种,为我国的肉羊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1.2我国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遍的养羊方式仍然比较落后,饲养范围过于分散,饲养的方式较为落后,这些都制约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虽然近年来已经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但总体上的品种良化程度仍然较低。在养殖环境方面,由于近年来草场退化较为严重,加上原本单位面积的产值就不高,导致了养羊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除此之外,我国在养羊业方面的科研进展数量质量都有不足,新的科研成果在养羊业各个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所以综合来讲,我国羊类的养殖业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一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形势严峻。

2科学建立养羊场

2.1选地与盖建厂舍

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养羊场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交通便利,市场条件等因素。充分考察当地的草料资源,在品质秸秆产量充分且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建立大规模的养羊场。选择好合适的地点后,要对厂舍进行的消毒。注意厂舍的房顶要留有排气孔,以防空气不流通。羊舍外要设有运动场,在运动场中设置饲槽。

2.2选择合适发展的品种

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市场对于羊皮、羊毛或羊肉的不同品种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首先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的品种。选购羊只时要注意检查“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和耳号等必要环节。

2.3选择合适的杂交模式

要根据国内的羊类杂交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考虑,从肉羊的角度举例,对波尔山羊3槐山羊杂交及夏洛莱3小尾寒羊杂交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应选择夏洛莱或无角陶塞特3小尾寒羊的品种杂交模式。

3保障养羊正常经营的措施

3.1尽量降低羊的饲养成本

在品质秸秆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种草养羊和青贮技术,从而能够降低饲料方面的成本压力。比如引进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由于它们方便种植,成本低的特点,有效缓解了品质饲料价格高的难题。另外要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秸秆青贮技术。

3.2重视羊群疾病的防治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羊场中,羊群数量多且活动范围有限,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养殖场的正常经营。合理用药、科学使用疫苗对于规模养殖场十分关键。要与具备疫苗运输保存条件的厂家合作。另外还要对寄生虫病加强防范,定期对厂舍进行消毒和驱虫工作。在发现羊有发病症状时要及时治疗,出现问题时要做好隔离的措施。对病死羊的尸体尽量深埋或焚烧,从而切断病源,防止流行。

3.3尿素的利用

尿素含氮量高,可以用来给饲料作物进行施肥。

4提高羊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

为了提高每年养羊场能够出售羔羊的数量,要尽量提升羊群的繁殖率及繁殖成活率。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4.1编号和记录

羔羊生下三天以内,应该给羔羊刺耳号。对每只羊编号和登记,防治羊群发生近交;对怀孕的母羊进行分群或隔离,防止母羊发生意外的流产。编号还能对羊群进行统计时更加方便。还可以利用编号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可以科学管理,针对羊群优化饲料配方。

4.2换季补青

冬季饲养时由于缺少绿色饲料,要通过加强补青的方法及时补充羊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等养分,通过提升羊群的健康状况来改善羊群的存活率。

4.3改善厂舍

对养殖场内的通道、运动场等地方进行优化改进,避免羊群活动时发生严重的挤压,从而降低怀孕母羊流产的风险。比如将单扇门改进成双扇门,拓宽通道等方法。

4.4控制羊群比例

将羊群中的公羊母羊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同时要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要及时发现羊群中不发情或者无法怀孕的母羊,对它们及时治疗或者处理,以减少空怀母羊的比例。

5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5.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品牌作用十分重要。要挑选种性特征明显、体格雄壮、运动灵活、身体各部位结实的公羊。对种公羊的饲料要保持肥瘦结合,蛋白质含量充足,合理搭配的饲料能够改善羊群繁殖中的受胎率。所以可以在配种季中可以给其饲料中增加鸡蛋、骨粉等高蛋白成分。非配种季也要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另外,要保持种公羊每天能够有足够大的运动量,保持其体格健硕,精力旺盛。

5.2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作为羊群繁殖的基础,对羊群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成功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根据母羊的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分别进行针对性的饲养。在空怀期要尽量给母羊补充足够的青绿饲料,防治母羊肥胖,不然会降低母羊的受孕几率;在母羊怀孕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要及时的补充,防止母羊在怀孕期营养不良;在母羊的妊娠期(一般为5个月),在牧羊生产后3天以内就可以喂养,要尽可能喂品质较好的青草或干草,3天以后可以喂精饲料;对于哺乳母羊,其饲料要求有较高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除了精饲料以外也应适当补充青绿饲料,保障母羊的活动和采光时间。

作者:杜润东 单位:康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养殖论文:乌龟二步法快速养殖技术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温室养殖阶段

采用全封闭、半地下、蒸汽加温、自动控温式温室恒温养殖,每个温室东西长50m,南北跨度12m,脊高3m。共有20个池子。

1.1.1温室池建造

每个水泥池面积25m2(5m×5m),高80cm,底为倒圆锥形,锥高8~10cm,中间留排水口,底及四壁光滑。新池建好后要用清水浸泡几次才能使用。

1.1.2稚龟放养

6月份稚龟出壳且脐带自然消失后才可放养,池内放养稚龟100只/m2(每只约5g)。当天池内注水至池四边约10cm处,便于稚龟因刚下水不适应而有地方躲避,同时池内用土霉素消毒。稚龟底板娇嫩,长时间在水泥地面爬行容易造成出血发炎,因而第2天应将水位加深至池四边水深2~3cm处。

1.1.3饲养管理

1)水温调控。建蓄水保温池,当水源温度低于29℃时开始加温,保持温室内气温33~34℃,水温31~32℃不变。高温期间不加温,当温室内气温超过35℃时,要打开通风口和换气扇,加强空气对流,调整温室内气温,维持温室内气温在33~34℃。2)饵料管理。稚龟入池后第2天开始投喂,饵料为稚龟全价颗粒饲料。开始投饵时量要少,逐步驯化稚龟吃全价颗粒饲料,待吃食正常后,每天分三次定时在池一边投喂,投饵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吃完为标准,日饵量为龟体重3%~5%。根据龟大小调整饲料粒径,逐步从“0号料”调整到“4号料”。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2%。温室内湿度大,饲料开袋后要尽快投喂,防止饲料变质。3)水质管理。由于温室养殖密度大,水温高,龟摄食能力强,排泄物多,残饵和粪便经发酵产生有害气体,水质容易恶化,要坚持每天排污一次,减轻龟粪便对龟的毒害;水位随龟的生长逐渐加深,至40cm深;视水质情况,2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新水温度要与原池水温基本相当,每次进新水后用碘制剂等消毒剂水体消毒一次;除投饵时间外,其余时间保持空气泵向水中充气增氧,有利于驱除水体中有害气体,氧化分解部分有机物,降解氨氮、亚硝酸盐,使水体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减少换水次数;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严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4)分池:当稚龟长到150g左右幼龟时开始分池,分池后放养幼龟60只/m2,幼龟大小要分开,每池幼龟的规格要基本相同。

1.1.4病害防治

由于温室养殖龟密度高,容易发生龟病,必须高度重视龟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重于治。温室养殖过程中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定期用板蓝根、大黄、地榆、五倍子、大青叶、苦参、黄芩或板蓝根、野菊花等中药配伍煎汁拌饵投喂,预防真菌、细菌疾病、病毒性病害。中草药用量为饲料干重的2%。饵料中定期添加VC、免疫多糖,以增强龟苗免疫能力。每20天使用碘制剂对水体消毒一次,每10~15天使用EM菌调节水质一次。分池时轻拿轻放,避免龟呛水、受伤等,以减少幼龟发病几率。乌龟温室池内出现的主要疾病为皮肤溃烂病,表现为四肢、颈部、尾部等皮肤糜烂或溃烂,伤口肿胀,严重时,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有时爪脱落,四肢骨骼外露。原因是温室养殖密度高,龟相互咬伤后感染形成。治疗方法:发现病龟后,立即隔离,用碘制剂浸泡消毒后干养到痊愈。注意干养期间每天要给病龟喝水。

1.2天然生态养殖

1.2.1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面积0.27~0.33hm2,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四周砖砌水泥墙防逃,高1m,墙顶成内“T”型,墙壁光滑,墙角弧形。池埂宽2m,供龟陆地休息和晒背,埂上方搭建部分遮阳网,防止盛夏时草龟被暴晒伤害。池内边坡1∶2,池深1.5~1.8m,水深1~1.2m,淤泥深不超过20cm。池建好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生态环境设置:清明前,1hm2水面投放活螺蛳4.5t,不但可以为后期乌龟提供鲜活饵料,同时又能调节水质;4月份池内部分浅滩处播种苦草子,5月份池内部分浅滩处栽插轮叶黑藻,净化水质;池四周沿岸水边设置1m宽水葫芦带,供龟平时躲避和纳凉。池内水草覆盖率20%~30%为宜。

1.2.2龟种放养

6月底,当外池内水温达29℃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在温室饲养一年,一般规格在350g左右的幼龟,1.5万只/hm2。雄龟生长更加缓慢,放养时,雌雄比例控制在8:2。入池前幼龟用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剔除受伤、体弱幼龟,让幼龟自行爬入池内。另外早春亩套养鲢鱅冬片鱼种1500尾/hm2,鲫鱼鱼种3000尾/hm2,利于清除残饵和粪便,调控水质。

1.2.3饲养管理

1)投饵:池四周沿水线处用石棉瓦设置若干半浸水式投饵台,饵料选用龟全价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38%~40%)和新鲜野杂鱼,坚持“四定”投饵原则,每天傍晚投喂,视天气、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以第2天早晨无剩余为标准,日饵量为龟体重4%~7%。由于龟胆小,摄食受惊后往往不敢再回来进食,因而投饵后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人员进出,让龟自由摄食。2)水质管理。以水质清新、溶氧丰富为中心做好水质管理工作。保持水深1.0~1.2m,透明度40cm。根据水质情况,2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1/3。每15天用生石灰150~225kg/hm2全池泼洒1次,调节水质,维持池水pH值在7.5~8.5之间,注意泼洒生石灰水时不要泼洒到水葫芦和水草密集区,避免热生石灰水烫死水草。勤捞残草,防止残草腐烂败坏水质。选择晴好天气,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1次,调节和改善水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3)防逃、防偷。池内转角和接口处要建成圆形,预防乌龟“叠罗汉”式翻越逃跑;进出水口、池边坡不容许有孔洞缝隙存在,防止草龟顺势打洞逃跑。乌龟行动较缓慢,受惊后会缩头不动,易于被捕捉,因此要制定好值班、养狗等防盗管理措施。

1.2.4病害防治

乌龟室外养殖密度低,生态环境好,只要维护好池塘良性生态环境,注意水质调控,草龟一般不易发病。常见疾病为龟壳上寄生纤毛虫、累枝虫等,龟体消瘦。防治方法为增加换水次数,防止水质老化;硫酸铜或硫酸锌全池泼洒,杀灭纤毛虫等寄生虫。另外草龟行动迟缓,防御敌害能力弱,天然养殖主要敌害为老鼠,预防措施是在池防逃墙外安装鼠夹,杀灭老鼠。

1.3起捕销售

10月底气温、水温下降,乌龟摄食量开始降低,可根据市场行情选择上市,或待第2年3~4月干塘。

2结果与分析

2.1温室养殖结果

2012年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于9号温室20个池子放养5g/只左右稚龟50000只,2013年6月27日出池乌龟41256只,成活率82.51%,规格350g/只。

2.2成龟起捕

0.33hm2天然池塘放养5000只龟种,10月24日起捕成龟4728只,平均规格550g,成活率94.56%。

2.3经济效益

成龟销售2600.4kg,价格110元/kg,收入286044元。苗种、饲料、温室、及人员工资等生产成本125000元,实现利润161044元,平均483132元hm2。

3讨论

乌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针对在自然环境下乌龟生长速度缓慢的现实,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采用龟二级快速养殖方式养殖法效果良好温室与天然生态联合养殖,缩短了养殖周期,经温室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16个月左右,规格5g左右的稚龟长到550g左右的商品龟,成活率达90%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二步法养殖中应注意把握以下技术环节:一是在温室养殖中定期分池1~2次,利于幼龟生长。二是注重温室病害防治。乌龟虽然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在温室高密度养殖情况下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采用中草药配伍煎汁拌饵投喂、饵料中定期添加VC、免疫多糖,增强龟苗免疫力,定期使用碘制剂对水体消毒、定期使用EM菌调节水质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病害。三是雄龟生长缓慢,在外塘养殖中以雌龟养殖为主,利于提高养殖产量。四是为提高商品龟品质,考虑在池塘增加新鲜野杂鱼投喂量,或将养殖再延长1~2年,探索达到野生龟特有的腥味及品味。

作者:陈德贵 单位:安徽省无为县水产局

养殖论文:毛腿鸡原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1不断加强良种选育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广德毛腿鸡是一个长期自然环境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的优良品种,在外型上它具有毛黄、皮黄、腿黄“三黄”特点,另毛腿是它的主要特征,它具有体型小,体格紧促,均匀、毛色光亮,善飞翔,喜上树梢,林中觅食等特性,成年公鸡体重在2kg成年母鸡体重在1.5kg,120日龄开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蛋呈桃花红色,每枚蛋50g左右,仔鸡肉质鲜、脆、香中带甜,口感极佳,老母鸡汤油而不腻,香气四溢,长期以来是我县百姓招待客人之上品,在百姓中流传“到我家来玩玩,杀个毛腿鸡给你尝尝”。因此,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品种,长期坚持本品种选育工作,杜绝乱交乱配,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2选择良好的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的选择要求,以林地、山场养殖为先,要求森林覆盖率高,以济林、毛竹林较好,要求有一定的坡度,水源充足,好有山中矿泉水,种蛋鸡要求每羽鸡活动面积在50m2以上,仔鸡在10m2以上,养殖场饲养群不宜过大,一般一个养殖场饲养不宜超过5000羽,每个养殖场均要有围栏,围栏可根据养殖场状况和经济情况自行设计,建议好使用生物围栏。

3鸡舍建设

鸡舍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毛腿鸡喜登枝,善飞翔的特点,可采用高架繁殖,即在离地面50cm左右,架一根根树木,供鸡休息,也可采用发酵床养殖,但40日龄内小鸡还应采用地面平养,鸡舍建设一定要注意通风,因为毛腿鸡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宁可在室外淋雨水,也不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休息,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40日龄以上鸡按15~20羽鸡/m2计算鸡舍建筑面积。

4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养好雏鸡

毛腿鸡初生很小,体质较弱,因此育雏非常关键,目前,我县合作社均采取雏鸡共育,然后发放给农户饲养,在21日龄内全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21~40日龄由全价料过渡到原料饲养,40日龄以后全部过渡到原料饲养,养好雏鸡的关键是温度、湿度的控制以解决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4.2制定免疫程序

一日龄鸡马立克氏病,7日龄新城疫传支,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0~25日龄禽流感,40日龄禽霍乱,70日龄禽流感,100~120日龄,鸡减蛋综合症,150日龄补免禽流感。

4.3补饲育肥

毛腿鸡的养殖在我县均以原生态养殖为主,但野外放养的食物还是及其有限的,补饲育肥户蛋仍然是主要的,补饲育肥的关键是定时定点定量饲喂品质原料粮,以玉米、稻谷、小麦为主,每天按每羽鸡补给50cm饲料,保障长期供应充足清洁饮水,饮水好引用山中矿泉水,即省工省力,又清洁卫生,还能供应品质微量元素,通过这种固定条件反射,即防止粮食浪费,又能检查出鸡状况。

4.4疾病防治

通过免疫接种精心饲养管理,“毛腿鸡”的抗病能力是很强的,但疾病防控还是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县合作社的社员们总结出一套利用中草药防治技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不定期的投喂青蒿,半边莲,鱼腥草,水花生,辣廖子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既防止了抗菌素的污染残留,又能保障鸡只得正常生长,使用高架和发酵床养殖也很大程度地降低疾病感染,另外,寄生虫病,农药中毒、鼠害、天敌等危害鸡群安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4.5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看似小问题,但可引进大事故,笔者见过这样一个鸡场,因夏天围网中缠死了一条蛇,腐败生蛆,被鸡群采食后,造成鸡群大量死亡和眼瞎,损失极其惨重。因此,我们要求,所有放养的山场饲养员每天必须巡山,发现病死鸡只,立即回收焚烧,消毒,做无害化处理。

4.6轮养

林下养鸡,林牧结合,相得益彰,但如果长期在一处饲养,鸡不但易发病,还造成环节污染,影响林业生长,因此,轮养也是养好“毛腿鸡”的重要环节,一般我们要求种蛋鸡养2年休养一年,仔鸡养半年,休养半年,使鸡场自然净化,鸡粪被林植物自然吸收,即利林又利牧。

4.7信息化管理

产出=“遗传+环境+营养”×管理,这是养殖行业颠覆不破的定理,管理永远是“毛腿鸡”养殖效益的成败首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在我县“皖南竹乡”、“老竹翁”、“凤鸣歌”、“凤达”等合作社“毛腿鸡”的原生态养殖场均实行全监控,场主随时可查看自己养殖场的鸡群饲养情况,网上销售也成为现实,加上县农委的“物联网”建设平台,我县“毛腿鸡”的养殖、销售将得到更大一步的发展。

作者:汪任农 敖明华 单位:安徽省广德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养殖论文:农村畜牧养殖技术论文

1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先进畜牧养殖技术的意义和价值

1.1促进畜牧养殖人员自身养殖水平的提升

虽然我国的畜牧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是当前养殖的模式以及养殖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很多畜牧养殖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再加上养殖人员自身养殖技术和知识水平方面所产生的限制,使得畜牧养殖人员普遍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养殖问题,却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因此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推广畜牧养殖的先进技术,就可以帮助畜牧养殖人员更好的了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养殖的技术,从而促进他们养殖水平的提升,有效的解决在畜牧养殖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大力的推广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还可以对养殖技术加以进一步的规范,从而降低畜牧病死的发生几率,有效的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1.2促进农村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

在农村地区加大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可以对农民们的养殖行为加以规范,从而降低生产所需要的成本,促进生产产品质量的提升,满足社会各界对于产品质量的需求。这样通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可以推动整个农村畜牧养殖行业的大力发展,确保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运行。

2当前我国农村在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畜牧养殖人员对于先进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由于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历史比价悠久,因此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人员也在养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养殖方式。此外畜牧养殖人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有限,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不注重对于先进技术的学习。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新技术不愿意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和应用的能力也不高,这样就给技术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式还不够完善

当前在对畜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时主要是采取宣传或者是培训等方式,这些方式的效果十分的有限,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当中,难以使得养殖人员能够真正的掌握以及熟练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其实每一项新兴技术在进行应用和推广之前,都应该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

2.3所推广的知识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人员所掌握的养殖技术相对都比较陈旧,甚至很多的知识停留在了几年之前,这样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于畜牧养殖技术的实际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经济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推广的知识不够先进,没法让畜牧养殖人员阅读到近期的期刊,也没有能力提供给他们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2.4投入方面存在着不足

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畜牧养殖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训等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现象,投入不足也已经成为了农村畜牧养殖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投入的经费不足,那么就会影响到相关书籍和刊物、设施的购置,技术人员的知识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就使得推广的养殖技术难以真正的满足畜牧养殖行业的实际需求。要想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上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加以优化和完善。

3优化我国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建议

3.1提升推广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对于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主体和力量就是推广的人员,因此要想提升技术的推广水平和推广质量,首先就需要提升推广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于原有的技术推广人员也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文化基础比较好的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这样就可以拓宽他们的学习途径,鼓励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当中。

3.2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对于我国的农村畜牧养殖行业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资金的投入,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大对于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此外知识的更新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虽然推行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五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但是仍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资,对于培训工作加大组织和重视的力度,对于所需要的物资也要及时的供应。可以采用印刷和发放科普材料等方式来对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加以推广和普及,还需要购置一些必备的生产和检验设施。

3.3丰富和完善推广的形式

当前我国在农村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所采取的推广方式没有及时的更新,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推广的效果和技术的普及。针对上述的情况和现象,就需要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不断的采取措施来丰富和完善推广的形式。首先应该建立起推广的基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展开相关项目的实验以及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可以招收一些学员,在学员完成学习毕业之后,就可以让他们直接的参与到养殖过程当中,这样同传统的说教方式相比较,可以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提升农民的应用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畜牧养殖行业来说,畜牧养殖的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将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明确,转变传统的推广手段,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才能够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平。

作者:冯天忠 单位:玉龙县拉市镇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养殖论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论文

1我国生猪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就我国生猪生产而言,仍以传统的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标准化,此外,我国生猪业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等也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种猪场受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选育水平会相对较低,显然这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2)技术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兽医是保障生猪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中国存在的问题是兽医队伍不稳定,不能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产品。

1.2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目前,中国面临的生猪业发展现状是规模化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加,猪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排污除污技术却严重滞后。当下国内猪舍采用的排放粪便方式大多是结合水冲的直接排放,这不仅影响猪舍周围的环境,还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降低猪舍治理成本势在必行。另外,农村散养猪的排泄污染也不容忽视,它会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从而影响养猪业的未来发展。

2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它是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的畜牧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在中国,如果能够有效的推进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科学的壮大养殖场的规模,此外,它还能够适应农村社会分工的需要,实现生猪生产数量、质量以及效益这三者的统一;(2)使用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可提高母猪平均每胎产活仔数达11头以上,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每头能繁母猪年提高肉猪达19头以上,料重比低于3.2:1;(3)切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够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成为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最重要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要想发展农业,就必须重视畜牧业的发展。2012年,这一技术已在部分规模养猪场得到推广应用,主要针对的则是苏中以及苏北的生猪主产区。

3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注意的问题

3.1要重视建设的规范化

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改造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它是提升生猪产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殖场的建设还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并没有配套的动物防疫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由此可见,生猪产业建设的规范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那么,怎样推进生猪场等建设的规范化呢?它要求人们不能再走传统高起点、高标准、低水平的路子,相反的,要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相关畜牧部门也要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推进养殖场等建设的规范化。

3.2要明确相关的核心技术以及配套技术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产母猪培育技术。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选择杂交组合生产二元杂交母猪,在后备、怀孕、哺乳三阶段控制母猪膘情,受胎母猪使用定位栏,哺乳母猪使用高床、漏缝分娩栏;(2)健康的养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布局,而目前人们接触的最广泛的就是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它有利于实现干湿分离以及雨污分离;(3)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这就要求人们要选择那些品质的代乳料,要适时适当的对仔猪舍进行适度改造,不断完善条件的建设。此外,它还包括了一定的配套技术,比如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以及品质三元杂交组合技术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应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的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观念,这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针对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本文提出了以上几点问题,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借鉴。

作者:朱彩文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畜牧兽医工作组

养殖论文:畜牧养殖业污水治理工程设计论文

1、污水治理工程设计原则

从畜牧养殖业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出发,收集的污染水质水量数据,进行严密的水质分析,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治理计划。在采用设计方案处理后的污水的各项指标都应该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的处理标准。污水治理设备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总占地面积的1%,布局应该简单而不失美观,而在选购治理设备时应选用能源消耗量低、运行效率高、材料新颖、设备维护简单方便、性价比高、操作简便的设备。另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产生别的对环境有影响的气体和废物,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整个工程的劳动力使用强度也不能过大。

2、污水治理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2.1设计进水水质。

在原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将现行方案污水水质情况按畜牧养殖业平均污染物进水水质设计为:COD3000-5000mg/L,NH3-N200-800mg/L,BOD5200-500mg/L,SS1500-2500mg/L。

2.2排放标准。

严格控制排放标准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的排放标准水平上。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说明

先将畜牧养殖基地产生的污染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格栅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处理过后的液体排入酸化池中进行水解和酸化,再将一部分酸化液排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得到的沼液有两种主要用途:(1)用于种植黑麦草等盈利作物;(2)用于和上一步得到的酸化液混合,用来调节配水池中的水质和水量,得到的液体排放入SBR池除去未被沉淀和吸收的碳和氮。经过除碳脱氮处理的液体进入填料沟实行进一步脱氮和除磷操作。SBR产生的剩余污泥和沼气池的沼渣可以当做肥料用于土壤的改良。具体来说,以上整个畜牧养殖基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涉及到沼气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干化池等,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够使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废水,而且利用了生物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经过这些处理池的相互协调配合使用,畜牧养殖基地排放的污水再进行深度消毒后即可到达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

4、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

4.1沼气池。

沼气池又称厌氧池,通过将来自畜牧养殖基地的悬浮粪渣以及浓度高的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达到初步降低水中COD浓度的目的。同时,沼气池的设置还可以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冲击负荷。整个沼气池主体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搭建为地下式结构,将配水管设置在沼气池的上方。除了粪渣及有机废水的处理外,也可将沉淀池中剩余的污泥倾倒在沼气池中消化处理。将水力在沼气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100~120个小时。

4.2调节池。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1)降低污水的水量波动。未经特殊处理的污水具有相当大的水量波动,不具备调节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往往会因为水量波动较大使整个处理环节不受控制。(2)水质均匀化处理。均匀的水质更易于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所以,污水水质的均匀化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将水力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20~24个小时。

4.3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染物和污水中的可沉淀杂质。首先,利用污水提升泵将调节过后的废水排入混凝沉淀系统中的混凝反应池中,然后将已经调配好的混凝专用药剂溶液加入混合池中,再进入反应池,使悬浮物聚合成大的、密集的、可沉淀的矾花,继而排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池底部的沉泥可利用静压装置导入至污泥浓缩池中。混凝沉淀系统中的沉淀池可一致采用斜管沉淀池的形式。将水力在混凝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4~5个小时。

4.4接触氧化池。

YDT立体弹性填料是该池中的核心氧化材料,YDT立体弹性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仅具有挂膜简便、脱膜快速的优势,而且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很少会产生结团的现象。生化池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容量大,采用了耐受冲击的材料具有很强的负荷承受能力,畜牧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能在不需要接受专业训练的基础上,灵活的操作该系统。

4.5二沉池.

同混凝沉淀池相同,二沉池中也设置了斜管装置。不过,二沉池采用了穿孔墙整流布水的进水方式,装置的表面负荷为0.1m3/(m2•h)。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膜,生物膜会与微生物一同进行新陈代谢,当生物膜生长一段时期后,会由于部分机体的老化从YDT立体弹性填料上掉落下来,被上层水流带入二沉池中,此时斜管装置的使用就可以让这些生物膜悬浮物在二沉池沉淀,使从此系统排放的水质达标。将水力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3~4个小时。

4.6接触消毒池。

经过上述处理的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有害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卵,接触消毒池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可以根据水量或水的含氯量变化自动调节二氧化氯的发生量,该系统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还可以保障水中的二氧化氯浓度达到标准水平。在消毒过程中将工作温度设定在5~40℃。将水力在接触消毒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3个小时。

4.7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中包括两个主要污泥处理池:(1)污泥浓缩池。该池中的污泥主要来自沉淀池和接触氧化池,池中设有便于排出上层澄清液的排水管,池体的可用容积大约为20m3。(2)污泥脱水系统污泥干化池:该池主要是将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用泥泵打入池中然后自然风干。根据畜牧养殖基地的规模,可以建造两座以上的污泥脱水系统污泥干化池,采用普通的砖砌结构即可。

5、结语

畜牧养殖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产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对环境的无害化影响也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综合利用多种生态池处理畜牧养殖基地产生的废水是解决畜牧业污水污染的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好措施。总的来说,畜牧养殖业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旨在将畜牧养殖业基地产生的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作者:杨坤 王作敏 秦培爽 单位:营口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

养殖论文:桑蚕产业高产养殖技术论文

1我国桑蚕产业存在的问题

1.1蚕前消毒不到位

消毒不到位是目前我国桑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蚕前消毒应做到立体式、多方位消毒杀菌,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但许多桑农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了桑蚕因感染病菌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还有一些桑农在采用消毒药剂前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和合理筛选,造成桑蚕感染病菌生脓病,严重时消毒药剂本身会直接对桑蚕造成伤害。因此,应合理选择消毒剂并做到消毒。除此之外,蚕前消毒必须在密闭的房间进行,消毒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1.2养殖环境不适宜

养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影响蚕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加温设备落后及对蚕的生活习性不了解是普遍问题。不适宜的温度严重限制了蚕的生长发育,此时,如果湿度过低,空气不流通,就可能造成蚕病变,严重时则会致死。

1.3技术条件落后

目前,主要的养殖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式养殖。这种养殖技术不仅在条件技术上落后,还需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出产率低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所以,养蚕也需要科学的指导,学习如何投少收多,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养殖效率,才能使桑蚕养殖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的快速生产发展,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的贫穷落后问题,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以加快。

2蚕桑高产养殖的主要措施

2.1注重选种

要实现蚕桑高产养殖,及时步就是选对桑蚕品种。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各异,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选择适宜存活和生长的桑蚕品种,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如在山区,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高产和稳产性好的蚕种。有关部门应该在蚕种进入市场前进行严格的检测,让品质差、有病变的蚕种无法进入到桑蚕市场中,从而从源头阻止了蚕病的爆发。

2.2了解蚕的生理习性

桑蚕对环境和饮食的要求随着蚕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应及时根据桑蚕的生理习性调整好温度、湿度以及饮食等条件,为其成长过程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蚕在生长过程中对食物的要求十分严格:1龄采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2龄采用相应的第4叶,3龄采用第5~6叶。除了食物,其饮食规律也要引起重视,要把握好喂食的时间间隔和次数。影响桑蚕生长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蚕室的温度和湿度。稚蚕抵抗力弱,只有在严格的高温环境下才能存活,具体温度为25.5℃~28.5℃。在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2龄的桑蚕能健康而快速地生长;3龄的时候,蚕室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温度可保持不变。因此,专业饲养人员在入职前应熟悉蚕的生理习性,避免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控制不当造成的损失。

2.3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由一些爆发流行性疾病给桑蚕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桑农开始广泛关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迫切地希望能找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防止病虫害给该行业带来的巨大威胁。做好消毒工作在每个阶段都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预防虫害,还可以避免病毒滋生影响桑蚕的健康,例如桑叶上的昆虫会携带病菌,应尽量避免这些病菌进人蚕座对桑蚕的健康造成危害。连续的阴雨天易滋生细菌,如果工作不细心,桑蚕发生感染也会引起许多疾病。

2.4注重桑园的管理

桑园的管理决定着桑树的质量,关系着桑蚕的饮食,所以要实现高产,不能忽视桑树的种植和管理。种植技术人员要掌握好种植的密度,定期修建桑树并进行合理施肥。桑园的规模应根据桑蚕的饲养量提前计算好,要就高不就低,还要注重桑树品种的选择。在满足桑蚕需求量的同时,还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到较大化。

2.5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先进的技术应用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自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国派出大批的学生远赴海外学习的养殖技术,来促进我国桑蚕产业快速发展,从而迎来了桑蚕产业的辉煌时期。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对桑蚕产业的教育重视程度日渐减少,目前全国开设桑蚕专业的学校还不到5所,整个桑蚕行业人才十分紧缺,这也是我国桑蚕行业进步缓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应对桑蚕产业的人才培养予以相当的重视。

3结语

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提倡低碳生活,这一理念为桑蚕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应该把握机会,发展好我国的桑蚕产业。针对我国目前在桑蚕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蚕农们应该对蚕的生理习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引进先进的养殖方式。人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家应投入大量资金对该领域的人才进行培养,推动桑蚕产业在我国快速而稳步的发展。

作者:王海燕 周秉纪 单位:姚安县栋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养殖论文:白斑狗鱼高效养殖技术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准备

实验所用两口池塘,靠近水库,每口均在5亩左右。东西走向,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较大池深3米左右。每个池塘配水车式增氧机两台(外配防护罩,防止启动时擦伤鱼体)。

2.清理池塘

2012年冬季将水抽干,晾晒一个冬季。2013年2月初进行池塘清淤,曝晒30天。3月份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杀死池中的病原微生物。每亩用量为150千克。

3.饵料鱼培养

10天后进水50厘米,同时施基肥肥水。每亩投放饵料鱼(鲤鱼、鲢鱼水花鱼苗)20万尾左右,每天泼洒投喂豆浆、麦粉、麸皮等。期间不断添水至80~100厘米,饵料鱼到狗鱼下塘时达2厘米左右,亩产40千克左右。

4.鱼种放养

5月10日白斑狗鱼鱼种下塘,规格5厘米左右,大小一致、体表光洁、活力强、无病灶。亩放养量约为1000尾。

5.技术管理

(1)饵料投喂:白斑狗鱼养殖成功的关键是饵料鱼的供应。养殖前期,采用以发塘方式培养的饵料鱼为主、适时补充为辅的投喂方式,因白斑狗鱼以活鱼为食,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平时很难看到。需要注意的是,当塘内四周出现少量饵料鱼长时间在浅水处活动时,可能说明深水区饵料鱼数量不足,此时需及时投放饵料鱼。养殖中期,狗鱼的摄食量增大,发塘培养的饵料鱼已基本耗尽,这时采用水库收购鲜活杂鱼进行投喂,一般每天投喂一次。每半月撒网打捞检查白斑狗鱼的规格来确定饵料鱼的大小。按照白斑狗鱼规格的1/3来投放饵料鱼,按每尾白斑狗鱼摄食5~8尾饵料鱼投喂。养殖后期,白斑狗鱼的摄食量达到较大,除了鲜活饵料鱼之外,还辅以冰冻杂鱼,投喂时将冰冻杂鱼切碎,淘洗干净后投喂。(2)水质调控:水温调控的具体做法:在5月放苗后,水深维持在1米左右,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生长。随着气温升高,不断提高水位,至七八月份气温较高时,水位加到2米左右,使底部水位保持在22~24℃。在夏季高温时,及时换水,换水时从水库下层抽取低温水加注到池塘中,并向水面投放水花生、水葫芦等遮蔽物,降低水温。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新度,本实验换水后泼洒EM益生菌,浓度约为十万分之一,每月泼洒3~4次,高温季节适当增加1~2次。(3)病害防治技术:从鱼种放养到饵料鱼投喂都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消除病原菌。由于白斑狗鱼适应性较强,很少发病,但仍然要定期以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对水体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实验结果与经济效益

1.实验结果

2013年10月中旬起捕,每尾鱼的平均体重在600克左右。两个池塘的成活率在70%左右,共收获狗鱼成鱼约7000尾、4200千克。

2.经济效益

2013年白斑狗鱼的市场售价为60元/千克,成本核算为:水电费3元/千克、饵料成本20元/千克、苗种费6元/千克、药品费用2元/千克、人工费13元/千克。收益为4200千克×16元/千克=67200元。

三、讨论

1.白斑狗鱼有阶段性蚕食的特点,特别是8厘米以下,这一阶段要保障饵料供应充足。体长超过8厘米,蚕食现象逐步缓解。

2.白斑狗鱼虽然属于广温性鱼类,但是水温超过26℃,白斑狗鱼活动明显加剧,性情不稳定,易引起打斗,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温变化。在夏季水温超过26℃时,要及时换水,调节水温。

3.白斑狗鱼进行池塘养殖时间较短,集约化程度也不高,且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很少发生鱼病。但也应注意保持良好水质,定期以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对水体进行消毒,并适时向池中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作者:李法君 单位:山东潍坊科技学院

养殖论文:沙蚕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条件

(1)水泥池:试验基地面积26亩,共建有水泥池495口,包括亲虫培育池34口,幼虫培育池28口,每口水泥池长8米、宽4米、高30厘米,每相邻的33口水泥池组成一排,共有15排。水泥池周围搭有简易钢架大棚,大棚上可盖薄膜。水泥池进出水均经筛绢网过滤,养殖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蓄水沉淀池:蓄水沉淀池2口,面积共20亩。

(3)亲虫:选购山东野生沙蚕亲虫,要求个体完整、反应灵敏。

(4)饲料:分两种,粉料(以硅藻粉为主)及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

2.生产管理

(1)前期准备:水泥池刚建成时,放满水,浸泡1~2个月,使其碱性消失。育苗前,用30克/米3的生石灰彻底消毒蓄水池、供水管道、亲虫培育池、幼虫培育池。

(2)亲虫强化培养:2013年11月25日从山东引进野生亲虫(共8箱,13.5千克/箱)进行强化培养。亲虫培育池泥床厚度15厘米,进水没泥3厘米。亲虫强化培养需3~4个月,强化培养水温保持在10℃以上。

(3)人工繁殖:当亲体性腺成熟时挑选体色鲜艳、无机械伤、活力强、性腺饱满的亲虫放入塑料桶内进行人工繁殖。桶的体积为1米3,一只桶内放21条亲虫,亲虫雌雄比例为2∶1,并加入适量海水诱导产卵和排精。桶内水每12小时换一次,共换两次,36小时后幼虫孵出。孵化过程中注意充气,以免受精卵下沉,造成缺氧死亡。幼体出膜后投放到幼虫培育池继续培育。

(4)幼虫培育:幼虫培育期泥床厚度5厘米,进水没泥15厘米。

(5)成虫养成:幼虫经过1个月培育、规格达到1~2厘米时,把幼虫连虫带泥轻轻撒入成虫养殖池,每口养殖池投放幼虫7万尾。成虫养殖期泥床厚度15厘米,进水没泥3厘米,当气温高于33℃时,进水没泥5厘米。

(6)日常管理:水质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水质,避免遭到原生动物的入侵,所用海水在进入水泥池之前都先进行24小时沉淀。人工繁殖及幼虫培育阶段,通过覆盖薄膜的方法,使水温保持在10℃以上。成虫养成期要经常干露晒滩,以达到促进底面残饵氧化分解和底栖藻类繁衍增殖的目的。增氧。在受精卵孵化至幼虫转为底栖匍匐生活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充气增氧,以免造成缺氧死亡。模拟海区涨落潮。在幼虫培育期,幼虫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开始转为底栖匍匐生活,此后,每天模拟海区涨落潮2次,进水没泥15厘米,保持2小时后排干。在成虫养成期,每天模拟海区涨落潮1次,进水淹没泥床后,保持1小时后排干。投饲管理。亲虫强化培养期间,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两次,日投喂量1千克/池。幼虫在转入底栖匍匐生活后开始投喂硅藻粉,选择在水排干后开始喂料,每天投喂一次,日投喂量60~150克/池。养成期间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日投喂量2~3千克/池。巡塘。每天早晚巡池,发现敌害生物(如蟹类、螺类等)立即清除,定期记录水质、饵料消耗、沙蚕生长状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7)收成:7月中旬开始,当沙蚕规格达到800尾/千克即可上市,成虫采收采用捕大留小、多次轮捕的方法。采用人工扒泥获得成虫方法进行收获。根据要求,将采收的成虫进行筛选,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放回池中继续养殖,符合规格要求的进行包装出口。每次收捕后,须将泥床重新铺平,以利于剩下成虫的继续生长。

二、分析与讨论

1.沙蚕规模化生态养殖,水质处理至关重要。为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抑制敌害生物与病害的入侵繁殖,确保沙蚕良好安全的生长环境,首先,必须对育苗及养殖用水实行24小时沉淀砂滤、消毒后方可使用;其次,对亲虫培育池、幼虫培育池、使用工具和场地必须进行清洗消毒。

2.养成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沙蚕数量的变动,将过于密集区疏散到非密集区。

3.从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来看,4月中旬幼虫进入养成池,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的养成管理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成虫采收采用捕大留小、多次轮捕的方法,几次采收后可再补充一些幼苗进行第二茬养殖。

4.该养殖模式还可利用虾蟹贝育苗场的闲季开展养殖,在有效利用闲置设施的同时,还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陈萍 单位:浙江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养殖论文:增氧机健康养殖技术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1.地点

海口桂林洋罗非鱼养殖基地。

2.池塘条件

面积1.8亩、平均水深2.8米、全池用地膜护坡,池底无淤泥,地下水源,动力排灌,配备3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备用15千瓦的发电机组一部、投料机一台。

3.苗种放养

苗种为经标粗培育、平均个体规格达100克的吉富品种,为避开高温期易发生链球菌病影响试验效果,投苗时间选在2013年9月25日,按常规池塘消毒进水后投苗10800尾,亩均6000尾。

4.饲养管理

(1)增氧机的使用:3台机分别安置在远离池堤1.5米处且用扦杆固定、形成三角对称,调整后同时打开作业,以在水流动中没有出现死角为选择点。鱼体重300克/尾前白天开一台机,傍晚视天气、鱼活动情况打开1~2台机;中、后期白天开2台机,晚上12点前一般开2台机,随后看天气或鱼活动情况增开1台机,其原则是鱼不浮头少开,反之则多开或延长开机时间。(2)投喂饲料:个体重250克前投喂粗蛋白质含量40%、日投饵率4%~6%,后期改投粗蛋白质含量28%、日投饵率1%~4%的浮水膨化料,每天分2次投喂。中、后期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投喂时应注意鱼摄食及活动情况,适度控制关停机时间,一般至少保持一台机正常作业,每周停料24小时。(3)水质调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20千克;前期每周加水一次,后期采取每天微量排灌,且每隔10天大量排灌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2。对水质进行不定期检测。(4)专人专池管理:定期检查增氧机及供电线路、发电机,及时排除故障,切实保障增氧机正常作业;勤巡视池塘,观察鱼活动摄食是否有异常,制订应急方案。检测水质,做好试验记录及建档等。

二、结果

2014年4月5日起捕销售,饲养时间6个月左右,较大个体重750克、最小个体重550克、平均个体重650克;收获商品鱼6669千克,成活率95%,亩均单产3705千克;扣减苗种重1080千克,净增重5589千克,投入饲料8271千克,饵料系数1.48。

三、讨论

1.在和目前海南一般性养殖池塘对照分析中可见,亩均单产提高将近2.5倍,亩纯收入增加1倍多,尽管其电费支出是一般性饲养池塘的近3倍,但饵料系数下降了0.12,经济效益是比较可观的。

2.本试验主要通过增氧机改善水质条件,达到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产量的目的。检测数据可见试验池塘的各项有害物质指标均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尽管后期有个别超标,但笔者认为只要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及时销售就可回避,表明了通过池塘增氧机的控制可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生产的高密度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且只要管理措施到位,就可避免高密度放养带来的养殖风险。

3.本模式主要是对管理上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饲养者应视其技术水平、池塘水深、面积、单产要求,电价、鱼价等综合考虑。尤其是高温期高密度饲养易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疾病尚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现阶段,在饲养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开高温季节,降低病害风险。

4.从事本模式生产,增氧机的正常运行是关键,为此在计算池塘鱼类耗氧量配备增氧机外,还应有备用机,与此同时应重点考虑供电电力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线路的维护是否到位,且掌握一定的电工维修知识。建议具备条件的农户先小面积试养,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饲养面积。

作者:梁松 张娅 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