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材料论文

摘要:新材料及其产业化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置于极高地位,并作出了若干宏伟的发展规划。与这样一个背景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关于新材料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从区域经济角度开展的实证性分析更显不足。
新材料论文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高中语文论文

一、新材料作文教学的现状

新材料作文符合了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做到了对学生的训练。与以往的作文命题不同,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材料内容,从而找到写作的主旨,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现阶段,新材料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师生不协调。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只是在一味的讲解和分析,没有做到让学生参与课堂,使得学生对于材料作文的接触和感悟较少,缺少写作经验。二是,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在进行新材料作文训练时,往往还采用与以往训练话题和材料作文同样的方式,不关注学生的文化积累和内涵的培养,导致事倍功半。三是,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生新材料作文的练习时没有抓住教学重点,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导致学生在审题时易出现偏差。

二、提升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有效策略

1.坚持“三性四清”

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时,要首先从新材料审题教学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要从全局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对材料中的内容要有所筛选,找出关键。同时,也要分清材料的主次结构,找出主要分析对象,理清文章内涵,理顺文章中的角色关系,多角度分析材料内容,找出自己能有所发挥的关键词。

2.从整体出发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从材料整体解析材料的习惯,让学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可以分清材料的结构,找到主次,分辨出材料中设计的不同的对象和写作立意的规定范围,找到材料中的关键字句,让学生不会由于断章取义而出现立意的偏差。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可以透过全局看本质,找到其中具有话题性的观点进行立意的作文的写作。

3.化大为小

新材料作文给出的材料一般都比较简短,在提炼关键词时也较为困难,有些材料往往还是由多个小故事构成,并且在主旨的表达上也比较隐喻和含蓄,这就为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加大了难度。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注重对材料细节的把握,认真阅读材料中的每一句话,对其中的相同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发现材料中隐藏的主题思想,从而找到作文的立意点。

4.把握关键词句

大部分的新材料作文都是呈现一段式结构,这类材料中往往会很明确的在一段话或者几个词语中传达出立意的重点,这些就是命题人要告诉学生的写作方向,这就要求学生仔细审题,找出其中存在的关键句或者几个关键词。只要学生找到了正确的切入点,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就会避免跑题或者偏题现象的出现,在作文的立意和书写上也更加的顺利。

5.发挥想象

有些新材料作文的主要思想可能并没有在材料中表现,而是需要对材料中的思想进行延续,在探索中发现。因此,在进行此类材料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并要求学生每读一段材料都要认真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材料的思想内涵进行总结,并试着续写故事或者给出不同的结局,这样就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的目的。

6.由果寻因

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因果关系,材料也不例外。高考中的很多材料都是以寓言故事或者一些事例出现的,无论是故事还是事例,我们都可以通过梳理其表面和含义和文章的脉络来找寻其中更深层的内涵。要想让学生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多收集一些这类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日常训练。

7.抓住材料重点

部分材料作文可能会存在多个要点,在面对这类材料作文时,往往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从中找出命题人最想要让学生表达的主旨。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多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审题能力,让学生可以快速的发现材料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和正确的文章主旨,这样才能保障高分作文的产生。

8.选择角度

要想在材料作文中取得理想的分数,根据提议选择立意角度十分关键。大多数的材料作文都是以图片或者文字叙述的形式出现,在这些材料中,不但有材料的主体思想,还有一些不是多余的立意角度,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选取立意角度时的障碍。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在此类材料方面的训练,知道学生如何找到材料的主体思想,如何能做到立意。具体要求:一是,选择角度不要太大或者太小,集中一点才是“王道”。二是,选择角度要立意新颖,避免落入俗套,如此才可以在众多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三是,有针对性,而且要强,保障目的明确避免无的放矢。

9.训练思维模式

新材料作文主要是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大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从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制定出一套适合新材料作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在日常的新材料作文训练时引导学生采用此种思维模式,让学生可以形成习惯。

三、结论

随着新课改革施行,新材料模式也成为了如今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进行新材料作文教学时,要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审题和立意能力的训练上,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重点,抓住材料关键词,发掘材料本质内容,找到突破口,细致筛选信息,找到立意角度,从而提高学生在材料作文方面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在高考中作文分数的目的。

作者:夏云礁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夔门高级中学

新材料论文:装修新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针对当前市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发展;分析

建筑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一样,是建筑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常有赖于建筑材料的解决,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将促进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革新。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才越出了几千年来沿用的砖、木、石、土的限制,广泛使用水泥和钢材,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问世,又推动了现代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建筑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对建筑材料提出更新的要求,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也就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建筑材料生产及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建筑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还会影响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

1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

(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已经能够自行研制开发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体材料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现代工艺水平的各种新型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2)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水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我国的防水材料早已摆脱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类产品。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国基本上都有。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制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冒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3)保温隔热材料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我国保温材料不少产品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形成以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仍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也还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

另外,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拥而上,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大于求的局面。

目前,我国保温材料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市场应用率低、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科研投入不足。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的当务之急。

(4)装饰装修材料发展现状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左右。在2000年,全国壁纸、墙布的需求量为2.5~3亿m2。胶印壁纸、全天然壁布及其他功能的壁纸将进一步发展,可基本满足高级宾馆、饭店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m2以上,并有部分出口。

目前,三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材料基本可以由国内生产供货,四星级、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品质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品质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2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50~100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人类对地下、海洋等苛刻环境的开发,也要求高耐久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目标有高耐久性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防锈钢筋、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弗素树脂涂料、防虫蛀材料、耐低温材料,以及在地下、海洋、高温等苛刻环境下能长久保持性能的材料。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按照所需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现在它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大深度地下空间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地球表面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类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大深度地下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空间。与超高层建筑相比,地下空间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保温、隔热、防风等特点,可以节省建筑能耗。

为实现大深度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开发能适应地下环境要求的新型材料如药剂材料、生物材料、土壤改良剂、水之净化剂等。

海洋建筑与陆地建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海洋空间的利用,建造海洋建筑,必须开发适合于海洋条件的建筑材料。海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硫酸根等侵蚀作用,使材料很容易被腐蚀而破坏;海水波浪不同地往复作用,对建筑物构成冲击、磨耗和疲劳荷载作用;海洋建筑物还要经常受到台风、海啸等严酷的气候条件的作用;建筑在海滩、近海等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沉降现象也很明显。

这些严酷苛刻的环境下工作的海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疲劳性、耐磨耗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要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为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开发以下新型材料:如涂膜金属板材、耐腐蚀金属、水泥基复合增强材料、地基强化材料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超级秘书网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O2光催化生态建材。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智能化材料能够根据内部的承载能力及外部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吸湿放湿材料,可根据环境的湿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能保持环境湿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调整进光量,满足室内的采光和健康性要求。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

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

生态建筑材料也在研究之中,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使用性能,较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工程造价论文

1新材料工程造价原则

上述材料费用计算方法在传统材料造价中应用较多,在新材料造价中也适用,不过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有其特殊之处,如在性能鉴定和质量检查方面消耗的检验费通常都有专项研究负责,所以往往不会计入材料费。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种类层出不穷,但历史相关研究资料不足,且缺少实践经验,加上当前市场变动较大,其实用性和经济性还需要进一步稳定。考虑到工程成本,应用新材料时需遵循相关原则:(1)制定多套方案,分别进行价值分析和可行性分析,遵循价值较大化原则,对比所有方案选出方案;(2)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的前提,施工工作都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从造价方面来看,这一阶段造价占了总造价的近80%,这就要求必须将造价和设计紧密相连,科学设计、合理控制造价。设计人员在选择新材料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适合使用新材料,同时了解市场情况,对比几种新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优异性和经济性的高度统一;(3)传统材料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应用中风险较小,而新材料则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为以防有其他因素干扰,需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增加预备费用;(4),材料价格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而材料环保、耐久、安全等性能则对工程造价有着接影响,所以还需考虑这些问题。

2新材料的成本控制

2.1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造价,所以做好这个阶段的新材料成本控制非常有必要。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原因,要确定新材料价格还有一定难度。首先,新型建筑材料尚处于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回收大多要从日后成本中分摊,而按照市场的逻辑,生产商往往以较高的价格销售新材料,这就导致新材料的使用价格高于传统材料的使用价格。其次,新材料供需双方市场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材料是一种专有性产品,在市场上的经营表现出一定的垄断性,缺少可用的参照物,导致可比性较差,而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人员获得的市场信息相对有限,比如市场行情出现较大变化或是市场询价与核价难度大,这些都阻碍了工程设计阶段新材料的成本控制。新材料价格具有不稳定性,为降低其变化风险,设计环节可从以下几点考虑:(1)质量是前提。质量安全永远是建筑工程的首要考虑因素,新材料比传统材料功能多、性能优越,但并不代表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设计阶段要对整个工程设计进行优化,对于质量不稳定、工艺不成熟、价格过高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经济条件考虑,不能盲目应用,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多资源浪费;(2)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新材料种类越来越多,由于发展空间较大,市场供应渠道较多。工程造价人员需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缩小材料价格变动范围,做出估算,以免因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到工程造价;(3)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管理已逐渐成为主流。建筑工程造价同样如此,也应实行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创建新材料数据库,加强设计部门、财务部门、施工单位多方面合作。一旦市场有变动,需及时更新数据库,以方便搜索查阅。

2.2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环节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而同时这一阶段又最容易出现问题,务必要万分谨慎。采购人员购置新材料时,安排有专业人员监督其生产过程或出厂过程,严格检查材料质量,确保全部合格。而且要提前开展市场调查,了解行情,质量经济都抓,以降低购置成本。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尤为激烈,新材料价格可能会持续变动,采购人员若专业知识不足,则很难实时掌握近期价格情况,所以需提前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主动把握市场动向。为了减少材料消耗,避免资源浪费现象,需在现场安排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制定合理高效的使用流程,与施工人员、造价人员积极配合,以控制材料成本消耗。预算工作此时显得较为重要,当制定出购置计划或施工计划后,需对预算方案仔细进行分析,明确新材料定额范围,然后下放详细任务单,确保每次领料限额,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当前许多工程都采用外包形式,辅料外包是其中一种常用形式,工程造价负责人此时需提前合理编制总施工预算,并科学估算外包辅助材料费用,以此作为辅料招标的重要依据。

3结语

总之,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说明了建筑行业发展之快。由于新型建筑材料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竣工工程作为参考,如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做好新材料的成本控制和价格管理、较大降低工程投资风险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到了技术、管理、质量、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对于新材料的工程造价务必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实施动态管理,并将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机结合起来,保障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符合工程造价原则,符合项目建设功能要求,较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整体效益。

作者:陈国昌 单位:厦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论文

一、引言

国内外理论界对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称谓不尽统一,含义也各有侧重,本文根据国内外产业联盟实践,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义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自发联合在一起,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为解决特定的产业共性问题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研发、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动组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主体、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并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的协同创新,具有跨区域性、产权独立以及正式的法律形式和特定产业目标等特征。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出现既是企业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类市场主体联合创新发展的产物。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其特有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特别适合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组织形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组织形态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其他产业经济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联盟构建的重要环节是选择伙伴,在联盟中把朋友或者陌生人作为合作伙伴与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关。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有知识资源的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以及组织的柔性化。与其他类型联盟的构建不同的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要体现和反映四个方面:体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反映企业发展内在需要,联盟组织开放发展,联盟协议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影响技术创新联盟绩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成员之间有效的知识转移对于联盟绩效提高有重要影响,联盟主体因素、联盟情境因素和知识自身因素等,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绩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分为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攻关合作联盟和技术标准合作联盟三种类型,而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模型,可分为政府推动、行业协会主导、科研院所主导和龙头企业主导四种模式。我国新材料企业能否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冲破自身资源局限的瓶颈,取得较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虽然已有很多文献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了探索和研究,然而研究重点停留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涵特征、联盟构建、联盟绩效及联盟分类等方面,缺乏对于把新材料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成员进行研究,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性产业,起步相对来说较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体系建设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值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从2005年开始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为3176亿元。近年来,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产业规模达到8140亿元,2012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0亿元的大关,达到10278亿元,2013年产业规模达到13600亿元,作为基础性产业的新材料能对其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产生几何级数的发展,特别是在光伏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业领域,国内的新材料企业依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产品结构不断完善。

2.依据区域条件形成了产业格局,部分地区出现了产业聚集。采取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兼并与重组等措施,使新材料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新材料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依托技术与人才、产业基础及市场优势,建立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骨干企业和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在一些地区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依靠原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也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在我国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区域格局。

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外合作明显加强。受到我国市场需求巨大和市场综合开发优势明显这两个因素的吸引,国际新材料企业重点向我国转移新材料产业。国外的一些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独资或者合资公司,不少跨国公司还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占领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国内一些新材料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竞争水平和经济实力,也充分依靠国际力量,不断与新材料的跨国公司开展技术研发交流及市场开发合作。

4.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某些领域所需的130种关键材料,其中的21种材料在国内几乎没有生产能力,要依靠进口;其中的70种材料虽然在国内可以生产,但在产量、性能和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其中的39种材料,由于其技术含量偏低才实现了国内自给。综合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上述发展状况,发现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甚至部分新材料产业领域出现有规模而无技术的局面。在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的条件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在于技术创新方面,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成为带动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口。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一)技术创新联盟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作用

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的研发与合作。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型产业,产业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单个的新材料企业,一般无力独自进行技术开发。若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企业可以共同分摊研发投入,缩短研发周期,实现研发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共同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市场间的合作。新材料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上中下游产业结合紧密,产业链较长,链上的企业或者产业联动性强、互动作用明显。在新材料的新产品推向市场初期,联盟企业联合开拓市场,可以降低高额的市场启动费用,较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往往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联动力,并由此形成产业集群。例如,2003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了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联盟聚集了产业内具代表性的企业、高校等各类成员,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和高度共享,并制定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该联盟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北京市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代名词。中关村新材料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功,说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

4.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提升新材料企业的专利竞争力。新材料企业之间核心资源一体化促进产业联盟的形成。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优化组织资源并提升专利技术竞争力,提高新材料专利技术创新主体的素质,提升新材料产业专利技术的层次,推进新材料产业专利技术向核心技术的发展,巩固新材料企业在专利申请中的优势地位,缓解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长期高于国内的局面。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提升企业的专利竞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链的形成。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新材料产业位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并且上游产业大多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产业。而下游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全是新材料产业的应用性产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以后,形成上游原材料企业生产当中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企业加工当中的技术创新,下游企业主要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在上中下游企业当中构造技术创新联盟,处于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链中的新材料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生产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企业、以及下游应用环节用户之间的紧密合作,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得到共享,成员企业各自技术优势得到发挥。

(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成成员

同其他所有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样,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成员是由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和用户组成。其中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是政策链、知识链和产业链的代表。这三条链相互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如果其中某一个成员出现问题,将会制约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在整个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肩负着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任。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搭建公共平台、引导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壮大和发展。健康的政策环境是技术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保障,应该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管理联盟之间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行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是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摇篮,发挥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作用。大学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密集的优势,做好基础学科研究,成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力军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相关知识产权转移与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新材料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占据主体地位。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尽可能将自己具有优势的生产与技术投入到联盟中,并利用市场的预测功能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企业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充分利用企业在基础设备、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或新产品。金融机构是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必不可少的成员,金融机构向联盟提供金融借贷服务,引导企业和大学把闲散的资金向产学研合作体系集聚,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资本运作效率得到优化,实现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用户能够直接反馈市场的需求,并且能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利润和收益进行预先的判定。如果利润和收益比较理想,用户企业就会积极谋求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并为其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人员和设备等。

四、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技术创新型合作组织,是政产学研企合作的结果。新材料产业按照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根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主导力量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联盟模式。本文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推演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种类型模式。

(一)政府推动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某些新材料产业中,一些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新材料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参与这类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政府要直接或间接介入并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形成。政府通过引导新材料企业,加大对重大技术创新过程的投入,促进企业在重大技术创新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在顺应重大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政府针对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重大技术创新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政产学研企对接,另一方面建设高校-企业-研发中心“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实现新材料产业重大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联盟中各成员之间的纽带,它将联盟中的新材料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利用各自的优势齐心协力完成技术创新联盟的目标,这种合作不仅能给联盟中的各成员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

(二)学研驱动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新材料产业中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新材料企业对一些重点技术存在科研需求,但企业自身无法独立完成该类技术创新,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即学研)又有供给该类技术的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若主动寻找合作研发伙伴,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完成该类重点技术创新活动。该模式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寻求的合作研发伙伴包括新材料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实验条件,结合其他合作研发伙伴的资源,与新材料企业重点技术创新需求紧密联系,帮助企业实现其无法独立完成的重点技术创新。从这一模式看,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但是重点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也是科技转化为产品的推动者和科技产业化的实现者。尤其重要的是,该模式当中,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这些人力资本会给联盟带来新的知识和技术,把创新、开放的思想理念带入到联盟中。

(三)市场导向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适用范围是,当新材料企业存在一般性技术创新需求或者技术创新难度一般的技术需求条件下,为了降低自身的技术开发成本和研发时间,希望与其它伙伴合作完成技术创新,这时候的新材料企业若主动寻找技术研发合作者,同时联合政府部门,通过与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其它相关合作成员,合作完成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该模式当中要寻求的合作伙伴包括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同一产业内的相关企业。在这种模式中,符合市场需求的一般性技术创新要求,通过该模式,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开发技术,联盟内部的企业可以互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持。该联盟的技术创新因为直接面向市场,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方向性,让市场的反馈作用得到积极发挥。有一般性技术创新需求的新材料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出发,按照市场经济交易规则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合作伙伴,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新材料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且在政产学研企结合方面较松散,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新材料产业领域要引导更多新材料企业与科研机构、上中下游企业或者产业进行紧密合作,通过建立一批以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上下游企业或者产业紧密合作、技术创新分工明确、技术创新利益共享、成员技术创新优势得到发挥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时,明确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用户各个成员在联盟中的地位,使联盟中的成员能够联合研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促使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高效运行。

作者:贺正楚潘红玉张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一、安全文化的提出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安全技术制约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化社会导致的恶性事故层出不穷,在安全问题上引起人类的反思——我们的安全管理是否有效。1.国际安全文化的发展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核能机构认为,“薄弱的安全文化”是导致事故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后安全文化在事故调查分析中被讨论和采用。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了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素,引起世界关注。标志着安全文化的正式诞生。从2003年开始,国际劳工组织把每年的4月28日定为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2.我国安全文化的发展1991年我国开始引进、研究、推广安全文化的概念,到2001年,安监总局组织召开全国安全文化研讨会;2002年,我国提出安全生产月与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2003年,国家成立了安全宣传教育中心设立安全文化研究所;2005年我国提出的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位列其中;2008年,我国颁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两个AQ标准,意味着我国安全文化的发展日臻完善。

二、个人对安全文化涵义的理解

安全包含安与全两个字,安表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即无危则安;全表示完整、没伤害、没残缺,即无损则全;既无危又无损,则为安全。安全,是使人不受伤害或危害的影响,没有危险或灾难的威胁,不受财产损失的威胁的状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浸润,逐渐形成人们潜意识中的行为规范(习惯);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安全生产愈来愈被人们普遍关注,安全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安全理念被提出来以后,很快得到认可和飞速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关于安全的理念体系和行为习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观念问题,态度问题,也是体制、管理问题,是单位问题,也是个人问题。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员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创造良好的、安全的作业环境,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其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另外,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因此,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作用。

2.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安全及时,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能,注重实效,确保每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制度中的细节也保障得到落实,把事故消灭萌芽状态,是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弱其危害性,安全工作才真正发挥作用,实际上这所蕴涵的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安全文化。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1.要以“以人文本”为中心

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只有激发员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障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2.要以多样的活动形式为手段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也离不开一定的形式,但形式要根据安全生产需要而挑选,以效果较大化为取舍标准。

3.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

要创建的企业安全文化,首先要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4.重在养成

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要坚持教育与养成并举。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行为养成上,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职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

5.全员参与

安全生产是一项全员多方位的系统工程,要使安全文化建设收到预期效果,就必须要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形成声势。

6.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注重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对一切“三违”现象,都要按制度予以处罚,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以此达到人人敬畏制度,事事遵守制度,处处执行制度,以制度促进和谐稳定安全生产环境的形成。

7.以“安全生产”为目标

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提高,既要依靠必须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在于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员工的指导和约束,其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强单位: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应用建筑节能论文

1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

1.1外墙保温及饰面系统

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及饰面的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外墙保温多是无机与有机材料的复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外墙保温用的多是无机材料"但是无机材料的应用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创新方法"目前,维护结构大多采用外墙保护及饰面系统,这种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众多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体部分,该部分多是固定在建筑外墙;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材料多用在保温板上;外层部分,这部分主要负责墙体的美观"

1.2建筑保温绝热板

建筑保温绝热板是一种性能高的屋面材料,它分为两个部分,夹心层和两面"建筑保温绝热板的应用范围较广泛,既可以用在民用住宅上也可以用在商业建筑上"此外,这种材料施工工艺简单,且保温效果较好,工程成本较低,污染较小,能够有效地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值得在建筑节能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1.3隔热水泥模板外墙

这种材料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主要用在现场浇筑方面,正式施工时这种模板能够成为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同时作为墙体的一部分,能够起到加固墙体和保温隔热的作用,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材料"

2有机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2.1火灾隐患问题

在建筑中使用的发泡聚苯乙烯(EPs!xPS)板!发泡聚氨酷(Pu)等有机保温材料多属于可燃材料,若在建筑上使用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火灾隐患"例如,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墙采用EPs板!xPs板薄抹灰保温,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墙采用EPs板!xPs板!喷涂硬泡Pu薄抹灰外保温等,都是不可取的"因为EPs板!xPs板!喷涂硬泡聚氨酷等有机保温材料,它们都属于可燃材料,一旦着火,不仅燃烧的速度很快,而且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能使人很快窒息而亡"即使采用的是阻燃型EPs板!xPs板!喷涂硬泡聚氨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里的阻燃不是能阻止燃烧,只是表明离开火源能自熄"当火灾来临时,如果风很大,就容引发大型的火灾,此时,有机保温材料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作用无法发挥,同时也会面临火灭的现象"

2.2防火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有的住户在解决外墙结露的维修中,往往在结露外墙的内表面,采用EPs板或xPs板薄抹灰做内保温;有的新建节能建筑在楼梯间墙的保温中也采用EPs板或xPs板做薄抹灰保温;有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对屋顶和外墙保温材料只标明采用EPs板或xPs板及其厚度,却不标明其氧指数或阻燃性要求;有的设计中虽然清晰地标明保温层是采用阻燃型EPS板或XPS板,但在保温工程实际施工中用的却是非阻燃EPS板或XPS板;有的建筑工地对EPS板的存放和保管不当,或因工地施用电焊!工人冬天烤火等引起EPS板或XPS板着火,造成火灾"

3无机保温材料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分析

3.1无机保温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应吸取的教训

(1)无机保温材料在生产中应吸取的教训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30年中,我国的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总产量,虽然在不断增多,甚至是翻番增产,但绝大多数都属于重复建厂,在生产上没有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在产品上没有多少创新和优化升级,未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生产能耗高,能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差"而且有的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人的劳动条件很差,有的工人甚至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加班加点干活"

(2)无机保温材料在销售中应吸取的教训在无机保温材料的经营和销售中,企业间互相压价销售,恶性竞争,又要保持企业的适当利润,甚至采取降低产品质量来减少生产成本,或采取缩尺减量的非正常手段来提高收益,可以说这样做的企业都未收到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其结果恰好相反,造成不少无机保温材料企业经营状况萎缩,甚至停产!转产!倒闭"

(3)无机保温材料要进一步解决好应用技术问题199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新的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6(JGJ26一95),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保温节能水平,而且要在城镇大面积推广建筑节能,这对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多数的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厂,没有及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改造原有的生产线,未及时对老产品进行创新!优化!升级,更没有紧密结合建筑节能的新要求解决好应用技术问题"有少数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也曾根据外墙用保温材料的技术要求开发出部分新产品,有的甚至还编制了产品应用图集"但都是单打独斗,缺乏协调!统一,虽然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在近30年的建筑保温工程应用中,未完成的一本无机保温材料适用于节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的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这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推广应用"节能30%的采用多种保温材料及保温构造的试点小区!节能50%的采用无机保温材料及砌块墙体的试验小区,都未在小区建成后及时进行相关技术规程的编制"

3.2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应用其所长

有人在研制无机保温材料的新产品中,努力降低其导热系数,希望能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硬泡聚氨酷比美,宣传他研制的无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住O38w/(m#K);甚至说低可达aol7w/(m#K);而他们提供的无机保温材料的密度都大于为200kg/n3r,这显然是难于实现的良好愿望"无机保温材料能耐阳光照射!使用温度高,是很好的不燃保温材料,只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其保温工程的耐久性能很好,甚至可以与建筑同寿命"要抓住这些特点和节能建筑的保温新要求,去开发无机保温材料新产品,设计保温工程新构造,改进其生产工艺和保温工程的施工工艺"有效地利用好复合材料新技术!开发复合结构的新产品!创造保温工程施工新工艺"充分发挥无机保温材料的长处,与其他保温材料复合应用以克服其短处,应用综合保温节能技术和保温节能构造,为新时期的建筑节能做出新贡献"

4结束语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面积较大,建筑事业发展也较快,能源消耗飞速增加"但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缺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建筑节能"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鉴于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明勇工作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责任有限公司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产业发展探究论文

近年来,新材料及其产业化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置于极高地位,并作出了若干宏伟的发展规划。与这样一个背景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关于新材料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从区域经济角度开展的实证性分析更显不足。本文以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试就此做一些尝试。

一、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青岛市在新材料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十几年中不仅已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众多高水平成果,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态势良好。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青岛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高新产品产值已经达到了412.4亿元(按产品法统计),其中,新材料产品的产出规模占当年同口径高新技术产品产出规模的比重为13.2%。按青岛市“十五”工业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05年,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届时,新材料将成为仅次于电子信息产品总量的第二大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突出。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十分活跃,新技术不断成熟、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门类逐步增多,并对青岛的纺织、家电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可看到其几个突出特点:

(一)市场容量广阔,企业投资热情高涨

据统计,2000年我国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已达2500亿元,按其年均10%的增长速度推算,预计到2005年,我国新材料市场需求可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际新材料市场的9.4%。由于新材料成长性高、市场潜力大,并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近几年各地都出现了新材料投资热,涌现出了一批新生的专门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新型企业和研究单位,并在促进新材料工业化应用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仅青岛市就拥有上百家已经跻身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厂家。社会各界普遍对该领域寄予厚望,投资人的信心指数持续不减,筹建各类投资项目的热情高涨。据对新材料领域中镁合金材料、交联聚乙烯管材(新型建材)、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纳米材料等影响较大的产业对象,采取三个大类和11项具体指标评价的情况显示,样本调查对象中的各代表层均对其预期发展前景表现出强烈的“向好评价值”(参表1)。

表1部分新材料项目的预期发展前景评价

附图

注:①国外常用花费每1美元所能产生的效能来反映性能价格比。

(二)增长速度快速,市场回报率良好

为说明新材料产业的增长率状况,表2对青岛市“九五”末期若干领域中的新产品产值分布、利税分布、新产品品种分布及各自的增长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表2青岛市六大产业领城中的新产品产值、利税、产品品种分布及增长率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由表2的3个不同序列、6组数据可看到如下情况:其一,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分布中,较高的是电子信息领域(65%),新材料位居第二(13.2%);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中,新材料达到39.6%。这说明,近年来,新材料产业的成长性十分突出,各类创新性的投入和产出十分活跃。其二,六大领域新产品利税分布中,新材料位居及时(43.7%),其新产品利税增长率为37.1%,且贡献的利税数额具有突出优势。这说明,新材料产业在其创业之初即显示出较高的贡献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增进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其三,六大领域产品品种分布情况,较高的是能源与环保(28.2%),新材料位次基本属于正常(9.2%),但比较新产品品种的数额和增长率,新材料却稳居及时把交椅。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新材料产业创新性突出和创业活动活跃等特点。

由表3提供的青岛市新材料企业同期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实现税金等方面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到新材料产业良好的收益情况、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前景。

表3青岛市新材料企业重要经济指标单位:万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三)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启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青岛市为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和工业布局散乱的局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两大主攻方向,在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将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相关工业发展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初步建成了以青岛市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的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城阳区红岛高分子材料工业基地、星状布局的新型建材工业园等3个产业化基地。

三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改变了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零星布局的不利局面,不仅为青岛市建材工业“退城进园”提供了很好的基地,而且为产品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它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高技术项目的孵化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已显示出重要影响。

二、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不足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然成长迅速、并有部分产品和项目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多的差距。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力不高

前面已经列举了若干新材料企业良好投资回报和市场前景的资料,但企业短期盈利水平并不能代表其持续的成长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验证这一问题,我们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科技投入规模及构成、管理者创新力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

1.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为14.3%,比当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平均10.6%的增值率高出3.7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平均20%的水平相比,则低出6.7个百分点(注: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是一个反映产品创新度的指标,它指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与同口径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市场回报情况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青岛市为14.32%,发达国家为20%~33%,二者的差距同样十分明显。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技术含量不足,其产品的市场回报率将受到一定限制。

2.在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内部的各项分类指标评价问卷中,有5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原材料”比较容易解决,认为较难获得原材料的比例低于10%;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劳动力比较容易得到;有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资金供给难以保障。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是吻合的,资本推动和资本障碍并存是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一般劳动力供给的丰裕,则与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吻合。解决创业资本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是当前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求。

3.从企业科技投入规模及其构成来看,新材料产业2000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在青岛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中排位第二;企业开办的开发机构54家,占全市总额的14.1%;科研合作单位为44家,占全市总数的9.2%,技术储备64项,占全市总储备的6.3%。由上述指标既可以看出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看到它与工业发达国家或国内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其中,R&D指标(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非R&D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研究水平不高,工艺水平落后(注:美国国防部1996年一份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材料技术的总体实力约为2.7(4为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估计也基本上适合青岛市的情况。),自有知识产权数量不足等问题。

4.对管理者创新力的评价表明,目前,企业管理者欠缺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仍较突出,但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规模、不同领导层次的被调查对象显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创业的意识相对淡化;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的风险意识及创新精神有较大差别;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自信心、主动性明显不同。调查资料同时还反映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仍有75%以上的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已成立的研发机构中,有23.9%没有经常性研究与开发任务,34.6%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不少“技术开发机构”承担的仅是情报职能或技术试验职能,根本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

(二)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普遍具有规模较小、核心技术体系不突出、自主性技术创新体系薄弱、营销网络的稳定性较差等特点。这一情况与青岛市以海尔、海信、颐中、青啤等10大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的状况形成了极大反差。据报道,2000年青岛市10大集团目前的工业总量就已占全市比重的4成多,而创造的效益更是占到了5成以上,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

新材料企业之所以普遍规模偏小,除去客观原因外,还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因素:一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不配套,投资分散,难以攥成“拳头”;二是社会各方面对新材料的应用还处于试探状态,市场拉动作用不够突出。三是因企业隶属关系不同而形成的“板块结构”,对企业间的联盟、联合和集团化运作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妨碍了对新材料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规模化经营。四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模仿、重复建设、同行之间盲目竞争的现象已比较严重。人们担心的“低水平竞争陷阱”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

(三)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关于资源整合能力的分析发现,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散的特点突出,并加剧了资金等“瓶颈”的制约作用。按规划部门口径计算,“十五”期间,青岛市计划投资总额约为1000亿元,其中,仅2001~2002年技术创新规划的重点项目就有125个,涉及总投资56.3亿元,但实际能够投向新材料领域的资金供给量有限,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资金需求量与供给量的矛盾比较突出。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运作资金普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受投资预期收益和资金短缺预期乘数的双重影响(注:“资金短缺预期乘数”,是在投资乘数和预算乘数基础上,反映资金短缺背景下使稀缺性信号进一步放大,影响投资人信心指数的一个参照性的指标。),资金供给不足的信号将进一步被放大,企业实现持续的技术开发和实施规模化经营的举措将遇到更大困难,而创新强度不够、经营规模弱小又反过来影响到资金的回收和利润的成长。它已成为制约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之一。

资源整合能力薄弱还表现为,受体制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各类新创办的新材料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浪费。据统计,目前在编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真正在研发机构从事科技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全部工程技术人员的20.5%,其中50%的工程技术人员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空置状态。除研发人员数量不足、精力投入不足外,人才质量同样存在若干问题。

(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较弱

新材料产业作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之一,存在技术开发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以及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能力、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时间、难以预测的创新产品扩散速度等危险性。因而它对技术创新的频度和效度有着极高要求。保障这一频度和效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

现实情况与上述要求显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突出的问题有四:一是创新目标模糊。创新本是技术、管理、组织、市场几类要素的有机结合,但至今仍有不少人、甚至一些领导同志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变革隔绝开来,人为地给创新工程蒙上了一层“纯技术化”色彩。二是创新行为失范。为数不少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在机构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三无”(无专门管理组织、无严格管理制度、无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三是创新起点较低。它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国内新材料领域掌握的关键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要落后5~10年;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缺乏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企业家;缺乏有效的资源组织系统,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研发人员,各自为政、分散开发,缺乏整体意志,“越界”思考问题和多学科协作的情况比较少见。四是缺乏面向市场的战略管理意识。许多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围绕工作流程展开的,企业领导人及其管理层关注工作流程的组织,却忽略了控制整个企业走向的战略管理体系的作用。调查资料显示,新材料领域中刚刚创业的那些中小企业,往往既未对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及竞争优势作出估计,也未形成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系统思路,企业发展带有浓厚的“跟着感觉走”的色彩。

(五)基地建设布局散乱、机制不活、吸附能力不足

比照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可看到青岛市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重复建设,缺乏重点。除三大新材料基地外,自1996年以来,青岛市还在家电、化工、医药三个行业建立了108处工业园,这些由各行业分头组建的园区普遍存在投入分散、低水平运行的问题。它不仅分散了人们对园区的注意力,减弱了资本集聚和企业集群功能,而且直接导致各个园区独立配套能力的下降和服务成本的上升。

2.选择对象把关不严。青岛市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尽管不乏高技术项目,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突出。

3.信息网络设施供需差距大。由于产业基地布局分散,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滞后,它与研发实验室、电讯及咨询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资料中心、产品展示及交易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共同构成了基地建设中的环境制约因素。这一矛盾伴随基地规模扩大和企业发展水平提高,尤其是国际化的交流还会进一步暴露出来。

4.基地规划缺乏“集群竞争力”的战略意识(注:集群竞争主要是不同空间或地域间的竞争,常表现为不同城市、不同工业带、工业区,甚至不同国家的竞争。集群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较多的差异,它通常还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甚至文化方面的评价等。),选址和布局只考虑“地皮”这一个因素,而未考虑所选地点基础设施的强弱、高等院校的有无、人员技能的水准等其他重要因素。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准,缺乏资源优化配置的视野,是导致规划失误的重要原因。

5.基地运作尚未摆脱行政隶属关系羁绊和行政管理的老套路。现行的工业园布局虽对区域定位有所考虑,但组织资源的优化及企业规模优化的问题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同时,基地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不配套和入驻单位的稀缺,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基地内部竞争驱动机制的缺乏,妨碍了企业面向市场高效率运作和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推进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略进行新的规划,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外部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产品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却比以前更为容易,国内新材料行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同行业竞争者的冲击。面对这种形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应当加速建立开放式的产业化体系,确立进口、合资和自主开发三个层次共同发展的战略。

具体要求是:产业发展要推广国际通用标准和国际化管理流程与营销模式;企业发展要注重国外市场的拓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新材料产品的“本地化”特色应当进一步突出,以便以本地化特征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此外,要重视通过建立海外研究开发基地实现“技术外取”的目标,通过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应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挤压。

落实上述任务,要求理顺新材料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间的关系。在发挥本地区、本行业各类科技资源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技术合作和技术选择,并努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转变科技工作者习惯了的选题方法,扩大新材料研究的范围,并注意处理好开发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引进新技术的关系、各类研究单位之间以及各种科技计划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转变传统的成果推介办法,借鉴有关方面正在探索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在技术方和投资方之间设立科研中介,通过专业化科研中介机构,对各类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使投资方清楚新成果的市场前景,研发人员熟悉市场服务的对象,减少以往科研工作的盲目性。此项工作相对于通过召开成果会,或简单的“产品展示”功能实施产品推介的传统方式,不仅在信息覆盖领域、信号刺激强度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而且在增强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成果的持续开发和提升技术成熟程度,以及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巨大的优越性。

(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行为方式和动力模型对于创新效率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动力模型和行为方式都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塑造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首先应推进包括产权关系再造在内的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创新实体和市场主体。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新诞生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当建立一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关系明晰的财产关系;二是那些依托于原有企业的新的“项目”,应当在界定财产边界的基础上,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引进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独立运作、按资本权益分配,以焕发创新的活力;此外,应当充分考虑新材料这一产业领域中众多企业属于科技民营型企业的特点,搞好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创新热情、塑造创新文化、提高创新效率。

在积极塑造企业创新机制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推动作用。包括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和人事等方面配套的措施,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运行机制;对传统的科技成果评价系统实施根本性的改革,鼓励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的人才走向企业,面向市场,并对有重大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将技术成果的评价建立在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能否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否获得较大市场占有率,并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和市场效益的基础上。

(三)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新材料基地的孵化功能和企业集群效应

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很多,其中的关键点有三:一是高度重视基地本身的自我生存能力,在严格把关、优化入驻企业和项目的同时,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借助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实力,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这一开发模式不仅避免了政府包办具体事务的各种痼疾,而且保障了企业的自主性,提高了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的质量。二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按经济合理性原则实施区域布局的设计。同时,依据园区地理位置,实施合理的功能分区,并为基地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三是坚持分类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园区建设之初就保持高起点、高层次的特色,在创业园中建立高质量的“孵化器”,使科技成果和项目在孵化器中得到集成和创新,为其成长为高科技含量、高效益、运作规范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学习国内先进城市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青岛市应结合本地情况,努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明确产业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对那些违背经济合理性原则、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长期不能发挥作用的所谓工业园实施根本性改造。二是要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采用附加值高、无污染、低消耗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新材料产业基地上水平、出效益;同时,制定严格的基地建设标准,开展有关的宣传工作,有效地实施形象工程,增强基地发展的活力和对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三是要树立“产业集群竞争”的观念,将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与城市间、地区间、经济区域间,甚至与国外的地区或国家的同类企业竞争联系起来,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已经初显端倪的背景下,积极培养新材料产业集群竞争的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以争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新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

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和帮助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政策、舆论和融资方向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促使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合理、有效地流动;二是创造条件、降低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为地区经济发展出力,并为其中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三是推动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建立,使其在整合科技资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推动开放式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鼓励企业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强有力的接口,聘用国外人才、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鼓励引进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整个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近年来,新材料及其产业化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置于极高地位,并作出了若干宏伟的发展规划。与这样一个背景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关于新材料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从区域经济角度开展的实证性分析更显不足。本文以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试就此做一些尝试。

一、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青岛市在新材料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十几年中不仅已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众多高水平成果,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态势良好。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青岛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高新产品产值已经达到了412.4亿元(按产品法统计),其中,新材料产品的产出规模占当年同口径高新技术产品产出规模的比重为13.2%。按青岛市“十五”工业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05年,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届时,新材料将成为仅次于电子信息产品总量的第二大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突出。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十分活跃,新技术不断成熟、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门类逐步增多,并对青岛的纺织、家电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可看到其几个突出特点:

(一)市场容量广阔,企业投资热情高涨

据统计,2000年我国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已达2500亿元,按其年均10%的增长速度推算,预计到2005年,我国新材料市场需求可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际新材料市场的9.4%。由于新材料成长性高、市场潜力大,并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近几年各地都出现了新材料投资热,涌现出了一批新生的专门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新型企业和研究单位,并在促进新材料工业化应用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仅青岛市就拥有上百家已经跻身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厂家。社会各界普遍对该领域寄予厚望,投资人的信心指数持续不减,筹建各类投资项目的热情高涨。据对新材料领域中镁合金材料、交联聚乙烯管材(新型建材)、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纳米材料等影响较大的产业对象,采取三个大类和11项具体指标评价的情况显示,样本调查对象中的各代表层均对其预期发展前景表现出强烈的“向好评价值”(参表1)。

表1部分新材料项目的预期发展前景评价

附图

注:①国外常用花费每1美元所能产生的效能来反映性能价格比。

(二)增长速度快速,市场回报率良好

为说明新材料产业的增长率状况,表2对青岛市“九五”末期若干领域中的新产品产值分布、利税分布、新产品品种分布及各自的增长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表2青岛市六大产业领城中的新产品产值、利税、产品品种分布及增长率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由表2的3个不同序列、6组数据可看到如下情况:其一,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分布中,较高的是电子信息领域(65%),新材料位居第二(13.2%);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中,新材料达到39.6%。这说明,近年来,新材料产业的成长性十分突出,各类创新性的投入和产出十分活跃。其二,六大领域新产品利税分布中,新材料位居及时(43.7%),其新产品利税增长率为37.1%,且贡献的利税数额具有突出优势。这说明,新材料产业在其创业之初即显示出较高的贡献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增进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其三,六大领域产品品种分布情况,较高的是能源与环保(28.2%),新材料位次基本属于正常(9.2%),但比较新产品品种的数额和增长率,新材料却稳居及时把交椅。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新材料产业创新性突出和创业活动活跃等特点。

由表3提供的青岛市新材料企业同期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实现税金等方面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到新材料产业良好的收益情况、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前景。

表3青岛市新材料企业重要经济指标单位:万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三)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启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青岛市为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和工业布局散乱的局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两大主攻方向,在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将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相关工业发展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初步建成了以青岛市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的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城阳区红岛高分子材料工业基地、星状布局的新型建材工业园等3个产业化基地。

三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改变了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零星布局的不利局面,不仅为青岛市建材工业“退城进园”提供了很好的基地,而且为产品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它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高技术项目的孵化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已显示出重要影响。

二、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不足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然成长迅速、并有部分产品和项目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多的差距。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力不高

前面已经列举了若干新材料企业良好投资回报和市场前景的资料,但企业短期盈利水平并不能代表其持续的成长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验证这一问题,我们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科技投入规模及构成、管理者创新力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

1.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为14.3%,比当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平均10.6%的增值率高出3.7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平均20%的水平相比,则低出6.7个百分点(注: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是一个反映产品创新度的指标,它指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与同口径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市场回报情况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青岛市为14.32%,发达国家为20%~33%,二者的差距同样十分明显。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技术含量不足,其产品的市场回报率将受到一定限制。

2.在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内部的各项分类指标评价问卷中,有5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原材料”比较容易解决,认为较难获得原材料的比例低于10%;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劳动力比较容易得到;有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资金供给难以保障。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是吻合的,资本推动和资本障碍并存是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一般劳动力供给的丰裕,则与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吻合。解决创业资本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是当前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求。

3.从企业科技投入规模及其构成来看,新材料产业2000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在青岛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中排位第二;企业开办的开发机构54家,占全市总额的14.1%;科研合作单位为44家,占全市总数的9.2%,技术储备64项,占全市总储备的6.3%。由上述指标既可以看出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看到它与工业发达国家或国内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其中,R&D指标(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非R&D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研究水平不高,工艺水平落后(注:美国国防部1996年一份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材料技术的总体实力约为2.7(4为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估计也基本上适合青岛市的情况。),自有知识产权数量不足等问题。

4.对管理者创新力的评价表明,目前,企业管理者欠缺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仍较突出,但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规模、不同领导层次的被调查对象显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创业的意识相对淡化;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的风险意识及创新精神有较大差别;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自信心、主动性明显不同。调查资料同时还反映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仍有75%以上的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已成立的研发机构中,有23.9%没有经常性研究与开发任务,34.6%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不少“技术开发机构”承担的仅是情报职能或技术试验职能,根本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

(二)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普遍具有规模较小、核心技术体系不突出、自主性技术创新体系薄弱、营销网络的稳定性较差等特点。这一情况与青岛市以海尔、海信、颐中、青啤等10大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的状况形成了极大反差。据报道,2000年青岛市10大集团目前的工业总量就已占全市比重的4成多,而创造的效益更是占到了5成以上,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

新材料企业之所以普遍规模偏小,除去客观原因外,还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因素:一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不配套,投资分散,难以攥成“拳头”;二是社会各方面对新材料的应用还处于试探状态,市场拉动作用不够突出。三是因企业隶属关系不同而形成的“板块结构”,对企业间的联盟、联合和集团化运作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妨碍了对新材料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规模化经营。四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模仿、重复建设、同行之间盲目竞争的现象已比较严重。人们担心的“低水平竞争陷阱”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

(三)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关于资源整合能力的分析发现,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散的特点突出,并加剧了资金等“瓶颈”的制约作用。按规划部门口径计算,“十五”期间,青岛市计划投资总额约为1000亿元,其中,仅2001~2002年技术创新规划的重点项目就有125个,涉及总投资56.3亿元,但实际能够投向新材料领域的资金供给量有限,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资金需求量与供给量的矛盾比较突出。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运作资金普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受投资预期收益和资金短缺预期乘数的双重影响(注:“资金短缺预期乘数”,是在投资乘数和预算乘数基础上,反映资金短缺背景下使稀缺性信号进一步放大,影响投资人信心指数的一个参照性的指标。),资金供给不足的信号将进一步被放大,企业实现持续的技术开发和实施规模化经营的举措将遇到更大困难,而创新强度不够、经营规模弱小又反过来影响到资金的回收和利润的成长。它已成为制约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之一。

资源整合能力薄弱还表现为,受体制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各类新创办的新材料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浪费。据统计,目前在编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真正在研发机构从事科技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全部工程技术人员的20.5%,其中50%的工程技术人员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空置状态。除研发人员数量不足、精力投入不足外,人才质量同样存在若干问题。(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较弱

新材料产业作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之一,存在技术开发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以及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能力、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时间、难以预测的创新产品扩散速度等危险性。因而它对技术创新的频度和效度有着极高要求。保障这一频度和效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

现实情况与上述要求显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突出的问题有四:一是创新目标模糊。创新本是技术、管理、组织、市场几类要素的有机结合,但至今仍有不少人、甚至一些领导同志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变革隔绝开来,人为地给创新工程蒙上了一层“纯技术化”色彩。二是创新行为失范。为数不少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在机构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三无”(无专门管理组织、无严格管理制度、无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三是创新起点较低。它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国内新材料领域掌握的关键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要落后5~10年;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缺乏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企业家;缺乏有效的资源组织系统,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研发人员,各自为政、分散开发,缺乏整体意志,“越界”思考问题和多学科协作的情况比较少见。四是缺乏面向市场的战略管理意识。许多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围绕工作流程展开的,企业领导人及其管理层关注工作流程的组织,却忽略了控制整个企业走向的战略管理体系的作用。调查资料显示,新材料领域中刚刚创业的那些中小企业,往往既未对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及竞争优势作出估计,也未形成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系统思路,企业发展带有浓厚的“跟着感觉走”的色彩。

(五)基地建设布局散乱、机制不活、吸附能力不足

比照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可看到青岛市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重复建设,缺乏重点。除三大新材料基地外,自1996年以来,青岛市还在家电、化工、医药三个行业建立了108处工业园,这些由各行业分头组建的园区普遍存在投入分散、低水平运行的问题。它不仅分散了人们对园区的注意力,减弱了资本集聚和企业集群功能,而且直接导致各个园区独立配套能力的下降和服务成本的上升。

2.选择对象把关不严。青岛市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尽管不乏高技术项目,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突出。

3.信息网络设施供需差距大。由于产业基地布局分散,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滞后,它与研发实验室、电讯及咨询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资料中心、产品展示及交易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共同构成了基地建设中的环境制约因素。这一矛盾伴随基地规模扩大和企业发展水平提高,尤其是国际化的交流还会进一步暴露出来。

4.基地规划缺乏“集群竞争力”的战略意识(注:集群竞争主要是不同空间或地域间的竞争,常表现为不同城市、不同工业带、工业区,甚至不同国家的竞争。集群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较多的差异,它通常还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甚至文化方面的评价等。),选址和布局只考虑“地皮”这一个因素,而未考虑所选地点基础设施的强弱、高等院校的有无、人员技能的水准等其他重要因素。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准,缺乏资源优化配置的视野,是导致规划失误的重要原因。

5.基地运作尚未摆脱行政隶属关系羁绊和行政管理的老套路。现行的工业园布局虽对区域定位有所考虑,但组织资源的优化及企业规模优化的问题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同时,基地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不配套和入驻单位的稀缺,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基地内部竞争驱动机制的缺乏,妨碍了企业面向市场高效率运作和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推进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略进行新的规划,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外部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产品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却比以前更为容易,国内新材料行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同行业竞争者的冲击。面对这种形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应当加速建立开放式的产业化体系,确立进口、合资和自主开发三个层次共同发展的战略。

具体要求是:产业发展要推广国际通用标准和国际化管理流程与营销模式;企业发展要注重国外市场的拓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新材料产品的“本地化”特色应当进一步突出,以便以本地化特征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此外,要重视通过建立海外研究开发基地实现“技术外取”的目标,通过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应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挤压。

落实上述任务,要求理顺新材料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间的关系。在发挥本地区、本行业各类科技资源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技术合作和技术选择,并努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转变科技工作者习惯了的选题方法,扩大新材料研究的范围,并注意处理好开发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引进新技术的关系、各类研究单位之间以及各种科技计划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转变传统的成果推介办法,借鉴有关方面正在探索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在技术方和投资方之间设立科研中介,通过专业化科研中介机构,对各类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使投资方清楚新成果的市场前景,研发人员熟悉市场服务的对象,减少以往科研工作的盲目性。此项工作相对于通过召开成果会,或简单的“产品展示”功能实施产品推介的传统方式,不仅在信息覆盖领域、信号刺激强度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而且在增强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成果的持续开发和提升技术成熟程度,以及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巨大的优越性。

(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行为方式和动力模型对于创新效率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动力模型和行为方式都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塑造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首先应推进包括产权关系再造在内的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创新实体和市场主体。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新诞生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当建立一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关系明晰的财产关系;二是那些依托于原有企业的新的“项目”,应当在界定财产边界的基础上,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引进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独立运作、按资本权益分配,以焕发创新的活力;此外,应当充分考虑新材料这一产业领域中众多企业属于科技民营型企业的特点,搞好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创新热情、塑造创新文化、提高创新效率。

在积极塑造企业创新机制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推动作用。包括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和人事等方面配套的措施,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运行机制;对传统的科技成果评价系统实施根本性的改革,鼓励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的人才走向企业,面向市场,并对有重大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将技术成果的评价建立在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能否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否获得较大市场占有率,并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和市场效益的基础上。

(三)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新材料基地的孵化功能和企业集群效应

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很多,其中的关键点有三:一是高度重视基地本身的自我生存能力,在严格把关、优化入驻企业和项目的同时,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借助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实力,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这一开发模式不仅避免了政府包办具体事务的各种痼疾,而且保障了企业的自主性,提高了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的质量。二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按经济合理性原则实施区域布局的设计。同时,依据园区地理位置,实施合理的功能分区,并为基地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三是坚持分类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园区建设之初就保持高起点、高层次的特色,在创业园中建立高质量的“孵化器”,使科技成果和项目在孵化器中得到集成和创新,为其成长为高科技含量、高效益、运作规范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学习国内先进城市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青岛市应结合本地情况,努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明确产业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对那些违背经济合理性原则、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长期不能发挥作用的所谓工业园实施根本性改造。二是要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采用附加值高、无污染、低消耗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新材料产业基地上水平、出效益;同时,制定严格的基地建设标准,开展有关的宣传工作,有效地实施形象工程,增强基地发展的活力和对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三是要树立“产业集群竞争”的观念,将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与城市间、地区间、经济区域间,甚至与国外的地区或国家的同类企业竞争联系起来,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已经初显端倪的背景下,积极培养新材料产业集群竞争的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以争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新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

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和帮助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政策、舆论和融资方向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促使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合理、有效地流动;二是创造条件、降低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为地区经济发展出力,并为其中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三是推动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建立,使其在整合科技资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推动开放式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鼓励企业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强有力的接口,聘用国外人才、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鼓励引进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整个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新材料论文:木工刀具新材料新工艺发展论文

【摘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木工刀具的制造技术和加工质量。木工刀具正向着超硬材料、高精度和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木工刀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近年来,现代化木材加工工业发展迅猛,木质复合材料的加工因此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造板工业,如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层积材和竹木业等木质复合材料的出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这些传统的木工刀具材料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目前我国是亚洲生产中密度纤维板(MDF)较大的国家。2001年强化木地板实际产量已增至6000万m2,如此大量增长的需求对切削加工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切削人造板等木质复合材料时使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是硬质合金,硬质合金的耐磨性、耐热性和硬度很高。但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各向异性结构,使得与刀具的摩擦系数很大,而且木质复合材料本身既含有造成刀具机械擦伤的硬质点,又因某些人造板表面还有难以加工的硬质涂层,有引发刀具发生化学腐蚀的酸性介质,这些都会加剧刀具磨损和腐蚀,不仅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而且严重降低了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了产品的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现有的硬质合金刀具在耐磨和耐腐蚀性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迫切需要高性能的、高质量的木工加工刀具。

一、木工刀具新材料

通常用于木工刀具的切削材料主要为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斯太立合金、高速钢等,这些材料常用于低切削速度、低进料速度和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刨刀、锯片、铣刀等,一般用于实木加工。随着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和层积材等木质复合材料的出现,这些传统的切削材料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原用于金属加工的硬质合金材料,现广泛地应用于木材加工用刀具,并逐渐替代了高速钢等材料,提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常用木工刀具的物理机械性能如下表1示:

从上表可知,聚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聚晶金刚石,其显微硬度可达10000HV,是刀具材料中最硬的材料。同时它的摩擦系数小,热膨胀系数低,与非铁金属无亲和力,切屑易流出,导热率高,切削时不易产生积屑瘤,可以避免热量对刀刃和工件的影响,因此刀刃不易钝化,切削变形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表面。能有效地加工非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各种纤维和颗粒加强的复合材料(尤其是实木和胶合板等复合材料)。超硬刀具材料包括金刚石刀具和立方氮化硼刀具,其中以人造金刚石复合片(PCD)刀具及立方氮化硼复合片(PCBN)刀具占主导地位。超硬刀具近40%用于木工刀具。PCD木工刀具主要可分为PCD锯片和PCD成形铣刀两大类,PCD锯片是将PCD刀齿焊接在锯片基体上再经刃磨后形成,其结构与硬质合金锯片类似,不同之处是PCD锯片的前角较硬质合金锯片小,一般为50~100,楔角为650~750,锯片规格一般为Φ100~450mm,锯齿数可多达72齿。PCD成形铣刀的主要品种有用于加工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竹木地板的修边刀、榫槽刀及PCD家具成形刀等。PCD成形铣刀的切削速度可达3000m/min,走刀量可达每分钟数米,刀具耐用度是硬质合金刀具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由于具有高效率、高耐用度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大批量加工。

二、木工刀具的新技术

随着木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木材加工企业的很多设备都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和制造。这些专用设备具有特别的用途、很高的切削速度和很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对刀具的设计、刀体材料、切削材料、重量和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双端铣刀具的线速度已达110m/s、进给速度高达180m/min,较高可达300m/min;最快的木工四面刨床的进给速度为600m/min;CNC加工中心的主同高速已达5万r/min,进料速度达到200m/min。高速切削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刀具的切削力,提高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延长刀具的寿命。超微颗粒、特殊牌号的硬质合金和金刚石的广泛应用,为高速切削刀具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制造精度随着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制造木工刀具的机械精度越来越高。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提高了木工刀具的制造精度,刀具的公差已达微米级精度。木工刀具精度等级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也为高速高效切削提供的保障。安装精度除刀具的制造精度外,刀具在机床上的安装也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刀具本身,也影响着机床的使用和寿命。改善刀具的夹持方式是提高刀具安装精度的有效方法。通常刀具都是带有中心孔的盘类刀具,与主轴的配合一般为基孔制,小间隙配合,在低速运转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于四面刨和双端铣类机床,在使用盘类刀具时,应采用液压夹紧轴套,消除了液压轴套和刀轴之间以及轴套和刀具之间的配合间隙,保障了刀具回转中心和刀轴旋转轴线一致,提高了刀具回转精度、定中心精度和动平衡精度。对于CNC设备,则采用锥度定位夹紧,如ISO、SK系列锥度夹头、HSK中空锥(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6页)度夹头等,这种夹持方式提高了刀具的定位精度。轻金属刀体,可以降低刀具的重量,提升动平衡等级。金刚石刀具的制造精度已达微米级精度,采用先进的夹紧技术,不仅提高了刀具的装夹和定位精度,而且提高了刀具的运转精度,保障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同时也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三、木工刀具的新工艺

随着一些新材料的使用,木工刀具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些新材料在某些力学、物理性能方面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我国木材工业发展迅速,家具和地板生产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对木工机械和木工刀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普通切削材料的机械加工刀具已不能满足新工艺要求,木工刀具正向着超硬材料、高速高效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切削材料,如立方氮化硼(CBN)、聚晶金刚石(PCD)、涂层金刚石(CVD)和单晶金刚石(MCD)等超硬材料的相继问世,涂层处理毫无疑问是当今研究和开发最多的技术。美国、德国、波兰等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是针对涂层结合力、磨损机理、涂层材料性能比较等等。多层涂层、多元复合涂层以及金刚石涂层、CBN、CN涂层将是未来刀具涂层的发展方向。另外,PCD刀具的应用也非常多。德国的蓝帜(Leitz)公司是世界生产木工刀具最有名的公司之一,他们已经研究出比PCD刀具耐磨性还要高数十倍的MCD单晶金刚石刀具。无疑对木工刀具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木工刀具的制造精度日益提高,不断出现新的刀具设计和新的产品。

四、木工刀具展望

目前国内外对木材加工刀具的研究都很重视,随着高效率、高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木材加工这一传统的产业被赋予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在刀具磨损机理的研究、刀具几何参数的计算优化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开拓新的前景,特别在刀具表面处理方面,国内也已经有部分专家在木工刀具的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在刀具磨损和PCD木工刀具等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近年来,木工刀具的设计及制造技术正向着提高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大批量和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作文中议论文写作如何扣题

扣题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新材料作文扣题的方法就是在行文过程中,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抓住材料的主旨(中心论点),在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结尾等关键处,反复出现能表明主旨立意的字面相同或相似的词句,反复强化关键词,从而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下面以广州市高三调研考试作文题为例加以具体阐释说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标题扣题

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明慧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高考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于题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说,题好一半文。为了快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给阅卷老师吃颗紧扣题意的定心丸,拟写标题时就应该扣住论点,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换,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

如标题《痛就大声说出来》《痛,说出来才不再痛》《痛而善言是一种智慧》,都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蚌贝生珠,痛而不言》《痛出来的正能量》《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苦痛》,在紧扣材料关键词的同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增加了点文学意味。这样紧扣材料、彰显主旨的考场作文标题无疑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迅速赢取阅卷老师的好感。

二、开头扣题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但很多考生要么在开头不引材料,给人一种“不结合材料另起炉灶”的感觉;要么复述过多,对不甚长的材料甚至全部照抄,以致观点依据不明。正确的写法是:简明扼要的摘引符合论点依据的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也就是开头必须要见“料”见“词”。如:

生而在世,痛苦在所难免。痛了,不仅要说出来,更要痛而善言。(《痛而善言是一种智慧》)

痛而直言,虽是天赋本能,但使痛苦流于浅薄;痛而不言,虽有坚强外表,但或许痛苦深藏于血液而弥漫;只有痛而善言,将苦痛沉淀内化,再传递出一种“正能量”,方能合理治愈伤口,避免感染。(《痛出来的正能量》)

三、主体段落扣题

成功的作文扣题不仅要体现在标题和开头上,还要体现在正文中,让文章的观点处处有所体现。无论是核心段落的首尾,或是叙述事例、分析事例,甚至是各论证段落间都应做到扣题。这样能防止在论证过程中出现偏题、离题现象,同时传递给阅卷老师一个信息――我的作文是围绕材料来分析论证的。如: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炼,才能弹出惊世的绝唱。”想必成功者无时无刻不经历着痛,但又从不言痛于他人。

看南非前总统“南非国父”曼德拉,他长达十多年为牢狱所苦。在狱中,看守们苛待犯人,让他们一直做苦力,给很少的食物。但曼德拉从不言苦,用他的乐观,用他的善意感化看守。在南非共和国立国之日,曼德拉还邀请了三位看守参加,他向世人亲身讲述了爱、宽容与和平。他不在南非这个被侵略、有着多民族的国家里言痛,让南非成樯偈复国而不爆发大规模复仇的国家。

再看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的诺贝尔奖得主下村修,他在海岸收集水母,剪伞边20余年,被水母刺的痛,他一句未提,世人看见的是他的成果在各领域中闪光!(《痛不需言》)

这个论证段落在引述事例――曼德拉、下村修的时候,将观点和材料关键词“痛而不言”有意识地融合进事例的表述中。写曼德拉时,“曼德拉从不言苦”、“他不在南非这个被侵略、有着多民族的国家里言痛”,写下村修时,“被水母刺的痛,他一句未提”, 叙例时刻扣题,与论点契合紧密。

四、结尾扣题

如果说文题如眼,那么结尾在收束全文时,更应该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重现关键词,深化文章的主旨,使其成为点睛之笔。如:

蚌贝生珠,也不过始于一沙之痛。当柔软的蚌肉温柔地怀抱着粗糙的沙砾,忍受着难以言喻的痛,深海之下,无人知晓,而它亦不需被人知晓。痛而不言是因为它知道,疼痛是生的给予,生的见证,在不言的坚强之中,终会孕育出生的美好。(《蚌贝生珠,痛而不言》)

此结尾不仅与题目彼此呼应,更是照应了中心论点“在承受漫长的人生之痛时不言痛,是一种建立在对生的理解和热爱上的坚强”。 在回扣材料内容、重现关键词中总结全文,语言简洁而又有韵味。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作文之议论文开头方法举隅

议论文在写法上有一定的文体要求,一篇的议论文必须符合这些原则。此外,新材料作文的议论文在此基础上还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在议论文的开头上,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运用了社会热点现象开头法。这种方法易学易做,对于初学者以及教师在应试作文指导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作文形式,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这种作文在写作要求上较为宽松,学生可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因此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在初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和练习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基本上涵盖了学生考场作文的全部。而相对记叙文来说,议论文更容易扣题,风险不大,学生更愿意使用这种文体,所以,掌握好议论文写作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考场作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一种文章,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构成。”[1]一篇的议论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论点必须鲜明正确;二是事实论据真实,有典型意义,道理论据有一定的性能够为证明观点服务;三是思路清晰,论证有条理。此外,新材料作文由于是根据所给材料来写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与抓手,因此,还要求在文中适当的提一提材料,不能放开手去,置之不管。这些是新材料作文的议论文写作上的原则与要求。

面对所给材料与要求,经过审题立意,就进入了构思与写作环节。我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开一个好头,这是议论文写作时面临的难题,也往往是得分的关键。文无定法,有章可循。“选择写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作为教学内容,训练一些写作的基本步骤,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可操作定式,应该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2]笔者就来介绍一种新材料作文的议论文开头方法,即运用社会热点现象开头法,希望对学生有所裨益。

以下面这则新材料作文为例:

有人说,文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方向,使人向上进取,是人们的精神故乡,所以,文学是灯,它不会老。但如今的多数青年不再做文学梦,选择更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专业。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经过审题,我们不难看出,这则材料是写和文学有关的主题。下面就用以社会热点现象引出开头的方法进行写作实践。例如,在审题立意之后,确定写作题目为《文学――精神的家园》。接着,就要思考如何围绕这个题目展开构思,如何开好头。提到文学,按照这种开头方法,需要思考近几年和文学有关的社会热点现象有哪些?例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人余秀华的爆红,杨绛先生去世等等。下面就以学生最为熟知的莫言为例,关于莫言,我们学生多多少少会有所了解,退一步说,即使他们对莫言了解不多,但至少也应该知道,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知道前几年曾经有过一场“莫言热”,这样就好操作了,例如:

文学――精神的家园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莫言热”,各大书店的重要位置上都堆满了莫言的作品,各大网站、报纸纷纷开辟莫言专栏,一时间,莫言和文学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这种“狂热”并没有持续太久,人们很快便“冷静”下来。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实用类、娱乐性的读物,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考虑更为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专业。文学难道真的不重要了吗?不!文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了方向,使人向上进取,它是人们精神的家园。

这个开头由莫言的例子切入,先谈在莫言获奖后国内出现的文学盛况,这种现象即使他没有关注过,也应该可以推想到,接着陡转直下,这场文学热并没有持续太久,而是迅速冷却下来,人们在不论是选择书籍还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不大愿意选择文学。这就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文学难道真的不重要了吗?”用这种设问的方式语气强烈地引出本文的观点――文学是人们精神的家园。这样的开头方式不仅新鲜老练,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且还点了材料和题目(加着重号部分),也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与现实的意识,这样的议论文有生命、接地气,有价值与意义。“好是作文与材料若即若离,即由材料确定主旨,文章由此及彼开发出去,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深切感悟,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意义。”[3]

如果学生对社会热点有更多地关注,如果他们知道余秀华,对她有所了解,还可以这么去写,例如:

随着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刷爆网络空间,一个叫余秀华的诗人彻底火了。人们赞赏之余也给这个女诗人贴上了很多标签。带着“农民诗人”、“脑瘫诗人”,在被问起为什么写诗时,她静静地说道:“我写诗,只是因为它触动了我,温暖了我”。是啊,文学就有这样的力量,它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方向,使人向上进取,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和上面莫言的那个例子相似,这个开头,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学真的是有所了解的,他不但知道余秀华这个人,更知道她的作品以及相关的新闻,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她的语句,这或多或少地可以体现他对于文学的关注与热爱。一个真正关注热爱文学的人来写文学的功用,肯定要比那些只会空谈泛谈文学的文章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另外,这个开头和前面一篇类似,开头虽然简短,但依然有点材料和点题的意识与动作(文中加着重号部分)。

笔者在教学中试用这一开头方法,下面就以一次作文为例来看学生的实践情况:

有人说,家是爱的起源,是永远的召唤,一个人走的再远,再久,也不能忘记家。

也有人说,家只是一道温暖的起跑线,她永远昭示我们准备出发,离开家才是真正的长大。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分两个部分,前者强调家的重要性,后者强调离家的意义。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对立,因此,在审题立意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也可以二者兼顾。下面笔者就出示几个学生运用社会热点现象开头的作文实例,如《走再远,勿忘家》,学生是这么开头的:

刚结束不久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陆毅父女在深山中遇险,父女两人在深山溪边紧紧地抱在一起,孩子哭喊着:“我想要马上回家”,陆毅用手抹去孩子眼泪轻轻地说:“我也想回家了”,可见,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困难无助的时候都会及时个想到温馨美好的家。是啊,家是每个人心中不灭的港湾,它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与牵挂,是爱的起源,也是永远的召唤。一个人走的再远,再久,也不能忘记家。

她从“家”这个主题想到了当下热播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选取其中的一个片段,即陆毅父女山中遇险的故事,这个情节选取得很巧妙,不仅是孩子在遇到困顿危险时会想到那个温馨的地方,成年人亦然,可见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在简洁地叙述之后,又用一个词“是啊”,引出议论,水到渠成地引出了观点,即走再远,不能忘记家,并且还有点材料和点题的意识。另一个同学由“家”这个主题,及时时间想到《常回家看看》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她是这么写的:

十几年前的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红遍了全国上下,这首歌用最朴实的音调唱出了人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强烈的情感与愿望:回家。是啊,家是爱的起源,是永远的召唤,一个人走得再远,再久,也不能忘记家。

由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迅速地切入主题,进而引出观点,简洁顺畅,还有点材料和点题的过程。另一个同学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兼顾了材料的两个方面,她拟的题目是《背着爱的行囊远走》:

春运,似乎已然成为又一大“中国特色”,一趟趟满载着游子的列车、飞机都在驶向一个名为家的地方,那里有年迈的父母,童年的伙伴,儿时的乐园……可是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却依旧阻挡不了人们再次踏上旅程的脚步,因为家只是一道温暖的起跑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家庭的温暖装进行囊,背着爱的行囊远走,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

她由人们回家和离家自然地想到了春运这个话题,这也是每年都会被关注的一个热点社会现象。人们回家的背后是家的号召力,是家的温馨。但是,为了生计与梦想,人们能做的只有将家的温暖装进行囊远走,作者看到了现象背后的内核,在对于现象的分析后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类似的例子就不一一再举。这种运用社会热点现象开头的方法简单易学,总结如下:审题立意后,围绕主题选择一个社会热点现象,从这个现象中筛选有用信息,“在议论文中对所举实例的叙述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1]然后,结合材料适当分析,引出观点。这种开头的方法不但鲜活新颖,也能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热点现象不仅引出观点,还真实,新颖鲜活的论据有力地论证了观点;此外,运用社会热点来开头,也能体现“要求高中生关注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并能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这种开头方式,对于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应该有所帮助或启示。“不过,文无定法,掌握基本程式仅仅是及时步,最终还应引导学生跳出模式,进入自由王国。”[4]

新材料论文:高考新材料作文议论文的结构

摘 要: 近几年来,高考新材料作文已逐渐取代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几种类型,而成为高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形式。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文体自选”依然没有改变,这一要求暗含的规则是,文体自选不等于不要文体,相反,阅卷老师更加注重了考生作文中体现的鲜明的文体意识,即考生不论是写作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应该文体鲜明,不能既想写议论文又想写记叙文,文体的各自特点不明确,以致不伦不类。

关键词:高考 作文 结构

纵观考场作文和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议论文正以其观点鲜明、主题明确、结构谨严、更容易紧扣原材料及题意要求的优点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考生的青睐。一篇成功的议论文,除了观点、论据、论证之外,与它们紧密相连的也是最能体现文体特色的就是结构。下面我就谈一谈议论文结构的“引议联结”四步法。

一、引。“引”即引述原材料,引出观点

新材料作文的要求之一是“不要脱离材料含意及范围的作文”,这就提示考生写议论文时的观点应来自对原材料的主旨的把握,而引述原材料的目的就是让阅卷者明白考生文章观点的来源,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作文是紧扣原材料及题意的。考生要认真阅读原材料,把握原材料的主旨或主体倾向,确定自己的立意,然后对原材料作定向剪裁,从自己文章观点需要的角度,用简单的几句话引述原材料,进而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河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成功三重奏》开头是这样的:“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成功,但正如切开这珍贵的钻石,只拥有经验、技术等某一方面都是不够的。我认为,要想成功,就得如老切割师所言,具备三点,即经验技术、勇气与抛开顾虑。”同样的原材料,河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经验+勇气=成功》的开头:“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徒弟切割钻石,勇气可嘉的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大胆实践,是经验与勇气的结合成就了那份炫目的璀璨。”

二、议。“议”即运用材料,分析议论

“议”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考生要在紧扣观点的基础上认真筛选自己所积累的的论据材料,选出针对性、说服力强的名人事例材料。“议”就是运用丰富、典型、新颖的论据材料展开论证的过程。要展开议论,就要从关键处入手,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要凝练、简洁,尽量做到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当、内容彼此相关,放在每段的段首,形成段首排比句的形式,使论证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比如甘肃高考作文《天晴了,我们应该脱去蓑衣》一文围绕着中心论点,考生列举了四个分论点:①脱去蓑衣,只为精益求精;②脱去蓑衣,只为成就人生的价值;③脱去蓑衣,我们会变得更加伟大;④脱去蓑衣,我们就会创造人间奇迹。四个分论点阐释透彻,层次清晰,很有说服力。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构思。一是“为什么”,即审视中心论点,阐释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如要写“勇气助你行天下”的文章,可设置三个分论点:勇气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勇气是成就大业的前提;勇气是身处逆境的动力。三个分论点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去证明中心论点“做事需要有经验,更需要有勇气”的。二是“是什么”,即进一步挖掘中心论点的丰富内涵,对其分层做进一步的阐释证明。如湖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舍圆取方》的三个分论点:舍圆取方就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舍圆取方就是做一个廉洁奉公的人;舍圆取方就是做一个守节爱国的人。三个分论点以“舍圆取方就是……”的句式简明扼要的分析了中心论点“舍圆取方”的含义。三是“怎么做”,即运用分论点,对中心论点从实施的方法步骤方面做进一步论证。如安徽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梦想与现实》中,在论证“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梦想化为现实”时,有三个分论点:首先,梦想要切合实际;其次,要付诸艰辛的劳动;,还应该学会适时地修正自己的梦想。对以上三个角度的选择,要根据考生自己所拟的中心论点而定,要选择自己体验最深刻、占有材料最丰富的优势方面去构思分论点。

选择了合适的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还要注意加强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它们紧扣分论点,彼此相关,浑然一体,共同为中心论点服务。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并列式。如安徽一满分作文《追逐梦想》的三个分论点:追逐梦想,让我变得更有活力;追逐梦想,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追逐梦想,让我感到幸福。二是递进式。如广东一满分作文《也说尊严》的两个分论点:人无尊严不立;国无尊严不国。这两个分论点由小到大,由个人到国家,逐层深入的论证了观点。三是对比式。通过思辨分析,互相对照的方式拟写分论点,可以更深刻、更鲜明地论证观点。福建一满分作文《自由与约束》的三个分论点思辨、对比意味更浓:有了法律的约束,自由才不致蜕变为一种侵害;有了道德的约束,自由才不致扭曲为一种放纵;有了信仰的约束,自由才不致泛滥为一种灾难。

选择合适的拟写角度、有了好的分论点,这是“议”的前提和根本。要使论证有力,还需要丰富、典型、的论据材料,摆事实,讲道理。一定要有针对性强的名人事例去充实文章内容,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联。“联”就是联系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个人生活实际

反对议论文仅仅只为古人、为名人树碑立传的“无我之文”,提倡高考作文的“有我之文”,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自己对现实、对人生的真切感受和态度,这种活生生的、有灵气、有生活质感的高考作文也一定会为阅卷者所欣赏的。纵观那些的高考作文,他们无不注重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点滴体会,阐发自己的真实感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结。“结”即结论,总结全文

或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和号召,或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和拓展。如上文提到的《成功三重奏》一文的结尾写到:“可见,习得知识,拥有勇气,抛开杂念,正如一部恢弘的交响乐的三个乐章,它们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有当具备这三个要素时,才能奏响那勇往直前的颂歌。所以,让我们牢记三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扬帆远航!”《经验+勇气=成功》一文的结尾:“愿经验执勇气之手,与勇气共创和谐未来!”这两个结尾均呼唤与号召共举,深化与照应并行,堪称成功的议论文结论。结论部分要再次强化主题观点,无论是华美精妙的词句,还是质朴的语言,都尽量做到首尾呼应,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结构是议论文的主体之一,好的议论文结构如同宏伟建筑物的框架,至关重要,又如暗夜长路上的霓虹灯饰拱门,耀眼夺目。阅卷老师会因你精美的结构而一目了然,高分自然有望。

新材料论文: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评析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新材料及其产业化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置于极高地位,并作出了若干宏伟的发展规划。与这样一个背景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关于新材料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从区域经济角度开展的实证性分析更显不足。本文以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试就此做一些尝试。

一、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青岛市在新材料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十几年中不仅已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众多高水平成果,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态势良好。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青岛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高新产品产值已经达到了412.4亿元(按产品法统计),其中,新材料产品的产出规模占当年同口径高新技术产品产出规模的比重为13.2%。按青岛市“十五”工业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05年,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届时,新材料将成为仅次于电子信息产品总量的第二大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突出。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十分活跃,新技术不断成熟、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门类逐步增多,并对青岛的纺织、家电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可看到其几个突出特点:

(一)市场容量广阔,企业投资热情高涨

据统计,2000年我国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已达2500亿元,按其年均10%的增长速度推算,预计到2005年,我国新材料市场需求可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际新材料市场的9.4%。由于新材料成长性高、市场潜力大,并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近几年各地都出现了新材料投资热,涌现出了一批新生的专门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新型企业和研究单位,并在促进新材料工业化应用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仅青岛市就拥有上百家已经跻身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厂家。社会各界普遍对该领域寄予厚望,投资人的信心指数持续不减,筹建各类投资项目的热情高涨。据对新材料领域中镁合金材料、交联聚乙烯管材(新型建材)、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纳米材料等影响较大的产业对象,采取三个大类和11项具体指标评价的情况显示,样本调查对象中的各代表层均对其预期发展前景表现出强烈的“向好评价值”(参表1)。

表1 部分新材料项目的预期发展前景评价

附图

注:① 国外常用花费每1美元所能产生的效能来反映性能价格比。

(二)增长速度快速,市场回报率良好

为说明新材料产业的增长率状况,表2对青岛市“九五”末期若干领域中的新产品产值分布、利税分布、新产品品种分布及各自的增长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表2 青岛市六大产业领城中的新产品产值、利税、产品品种分布及增长率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由表2的3个不同序列、6组数据可看到如下情况:其一,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分布中,较高的是电子信息领域(65%),新材料位居第二(13.2%);六大领域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中,新材料达到39.6%。这说明,近年来,新材料产业的成长性十分突出,各类创新性的投入和产出十分活跃。其二,六大领域新产品利税分布中,新材料位居及时(43.7%),其新产品利税增长率为37.1%,且贡献的利税数额具有突出优势。这说明,新材料产业在其创业之初即显示出较高的贡献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增进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其三,六大领域产品品种分布情况,较高的是能源与环保(28.2%),新材料位次基本属于正常(9.2%),但比较新产品品种的数额和增长率,新材料却稳居及时把交椅。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新材料产业创新性突出和创业活动活跃等特点。

由表3提供的青岛市新材料企业同期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实现税金等方面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到新材料产业良好的收益情况、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前景。

表3 青岛市新材料企业重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三)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启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青岛市为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和工业布局散乱的局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两大主攻方向,在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将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相关工业发展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初步建成了以青岛市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的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城阳区红岛高分子材料工业基地、星状布局的新型建材工业园等3个产业化基地。

三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改变了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零星布局的不利局面,不仅为青岛市建材工业“退城进园”提供了很好的基地,而且为产品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它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高技术项目的孵化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已显示出重要影响。

二、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不足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然成长迅速、并有部分产品和项目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多的差距。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力不高

前面已经列举了若干新材料企业良好投资回报和市场前景的资料,但企业短期盈利水平并不能代表其持续的成长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验证这一问题,我们对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科技投入规模及构成、管理者创新力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

1.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为14.3%,比当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平均10.6%的增值率高出3.7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平均20%的水平相比,则低出6.7个百分点(注: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率是一个反映产品创新度的指标,它指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与同口径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市场回报情况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青岛市为14.32%,发达国家为20%~33%,二者的差距同样十分明显。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虽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技术含量不足,其产品的市场回报率将受到一定限制。

2.在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相关生产要素匹配度”内部的各项分类指标评价问卷中,有5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原材料”比较容易解决,认为较难获得原材料的比例低于10%;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劳动力比较容易得到;有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资金供给难以保障。它表明,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是吻合的,资本推动和资本障碍并存是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一般劳动力供给的丰裕,则与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吻合。解决创业资本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是当前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求。

3.从企业科技投入规模及其构成来看,新材料产业2000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在青岛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中排位第二;企业开办的开发机构54家,占全市总额的14.1%;科研合作单位为44家,占全市总数的9.2%,技术储备64项,占全市总储备的6.3%。由上述指标既可以看出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看到它与工业发达国家或国内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其中,R&D指标(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非R&D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研究水平不高,工艺水平落后(注:美国国防部1996年一份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材料技术的总体实力约为2.7(4为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估计也基本上适合青岛市的情况。),自有知识产权数量不足等问题。

4.对管理者创新力的评价表明,目前,企业管理者欠缺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仍较突出,但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规模、不同领导层次的被调查对象显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创业的意识相对淡化;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的风险意识及创新精神有较大差别;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自信心、主动性明显不同。调查资料同时还反映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仍有75%以上的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已成立的研发机构中,有23.9%没有经常性研究与开发任务,34.6%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不少“技术开发机构”承担的仅是情报职能或技术试验职能,根本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

(二)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普遍具有规模较小、核心技术体系不突出、自主性技术创新体系薄弱、营销网络的稳定性较差等特点。这一情况与青岛市以海尔、海信、颐中、青啤等10大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的状况形成了极大反差。据报道,2000年青岛市10大集团目前的工业总量就已占全市比重的4成多,而创造的效益更是占到了5成以上,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

新材料企业之所以普遍规模偏小,除去客观原因外,还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因素:一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不配套,投资分散,难以攥成“拳头”;二是社会各方面对新材料的应用还处于试探状态,市场拉动作用不够突出。三是因企业隶属关系不同而形成的“板块结构”,对企业间的联盟、联合和集团化运作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妨碍了对新材料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规模化经营。四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模仿、重复建设、同行之间盲目竞争的现象已比较严重。人们担心的“低水平竞争陷阱”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

(三)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关于资源整合能力的分析发现,青岛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散的特点突出,并加剧了资金等“瓶颈”的制约作用。按规划部门口径计算,“十五”期间,青岛市计划投资总额约为1000亿元,其中,仅2001~2002年技术创新规划的重点项目就有125个,涉及总投资56.3亿元,但实际能够投向新材料领域的资金供给量有限,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资金需求量与供给量的矛盾比较突出。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运作资金普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受投资预期收益和资金短缺预期乘数的双重影响(注:“资金短缺预期乘数”,是在投资乘数和预算乘数基础上,反映资金短缺背景下使稀缺性信号进一步放大,影响投资人信心指数的一个参照性的指标。),资金供给不足的信号将进一步被放大,企业实现持续的技术开发和实施规模化经营的举措将遇到更大困难,而创新强度不够、经营规模弱小又反过来影响到资金的回收和利润的成长。它已成为制约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之一。

资源整合能力薄弱还表现为,受体制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各类新创办的新材料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浪费。据统计,目前在编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真正在研发机构从事科技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全部工程技术人员的20.5%,其中50%的工程技术人员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空置状态。除研发人员数量不足、精力投入不足外,人才质量同样存在若干问题。

(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较弱

新材料产业作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之一,存在技术开发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以及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能力、难以确定的市场接受时间、难以预测的创新产品扩散速度等危险性。因而它对技术创新的频度和效度有着极高要求。保障这一频度和效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

现实情况与上述要求显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突出的问题有四:一是创新目标模糊。创新本是技术、管理、组织、市场几类要素的有机结合,但至今仍有不少人、甚至一些领导同志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变革隔绝开来,人为地给创新工程蒙上了一层“纯技术化”色彩。二是创新行为失范。为数不少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在机构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三无”(无专门管理组织、无严格管理制度、无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三是创新起点较低。它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国内新材料领域掌握的关键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要落后5~10年;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缺乏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企业家;缺乏有效的资源组织系统,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研发人员,各自为政、分散开发,缺乏整体意志,“越界”思考问题和多学科协作的情况比较少见。四是缺乏面向市场的战略管理意识。许多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围绕工作流程展开的,企业领导人及其管理层关注工作流程的组织,却忽略了控制整个企业走向的战略管理体系的作用。调查资料显示,新材料领域中刚刚创业的那些中小企业,往往既未对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及竞争优势作出估计,也未形成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系统思路,企业发展带有浓厚的“跟着感觉走”的色彩。

(五)基地建设布局散乱、机制不活、吸附能力不足

比照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可看到青岛市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重复建设,缺乏重点。除三大新材料基地外,自1996年以来,青岛市还在家电、化工、医药三个行业建立了108处工业园,这些由各行业分头组建的园区普遍存在投入分散、低水平运行的问题。它不仅分散了人们对园区的注意力,减弱了资本集聚和企业集群功能,而且直接导致各个园区独立配套能力的下降和服务成本的上升。

2.选择对象把关不严。青岛市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尽管不乏高技术项目,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突出。

3.信息网络设施供需差距大。由于产业基地布局分散,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滞后,它与研发实验室、电讯及咨询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资料中心、产品展示及交易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共同构成了基地建设中的环境制约因素。这一矛盾伴随基地规模扩大和企业发展水平提高,尤其是国际化的交流还会进一步暴露出来。

4.基地规划缺乏“集群竞争力”的战略意识(注:集群竞争主要是不同空间或地域间的竞争,常表现为不同城市、不同工业带、工业区,甚至不同国家的竞争。集群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较多的差异,它通常还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甚至文化方面的评价等。),选址和布局只考虑“地皮”这一个因素,而未考虑所选地点基础设施的强弱、高等院校的有无、人员技能的水准等其他重要因素。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准,缺乏资源优化配置的视野,是导致规划失误的重要原因。

5.基地运作尚未摆脱行政隶属关系羁绊和行政管理的老套路。现行的工业园布局虽对区域定位有所考虑,但组织资源的优化及企业规模优化的问题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同时,基地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不配套和入驻单位的稀缺,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基地内部竞争驱动机制的缺乏,妨碍了企业面向市场高效率运作和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推进青岛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略进行新的规划,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外部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随着产品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却比以前更为容易,国内新材料行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同行业竞争者的冲击。面对这种形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应当加速建立开放式的产业化体系,确立进口、合资和自主开发三个层次共同发展的战略。

具体要求是:产业发展要推广国际通用标准和国际化管理流程与营销模式;企业发展要注重国外市场的拓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新材料产品的“本地化”特色应当进一步突出,以便以本地化特征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此外,要重视通过建立海外研究开发基地实现“技术外取”的目标,通过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应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挤压。

落实上述任务,要求理顺新材料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间的关系。在发挥本地区、本行业各类科技资源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技术合作和技术选择,并努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转变科技工作者习惯了的选题方法,扩大新材料研究的范围,并注意处理好开发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引进新技术的关系、各类研究单位之间以及各种科技计划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转变传统的成果推介办法,借鉴有关方面正在探索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在技术方和投资方之间设立科研中介,通过专业化科研中介机构,对各类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使投资方清楚新成果的市场前景,研发人员熟悉市场服务的对象,减少以往科研工作的盲目性。此项工作相对于通过召开成果会,或简单的“产品展示”功能实施产品推介的传统方式,不仅在信息覆盖领域、信号刺激强度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而且在增强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成果的持续开发和提升技术成熟程度,以及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巨大的优越性。

(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行为方式和动力模型对于创新效率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动力模型和行为方式都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塑造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首先应推进包括产权关系再造在内的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创新实体和市场主体。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新诞生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当建立一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关系明晰的财产关系;二是那些依托于原有企业的新的“项目”,应当在界定财产边界的基础上,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引进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独立运作、按资本权益分配,以焕发创新的活力;此外,应当充分考虑新材料这一产业领域中众多企业属于科技民营型企业的特点,搞好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创新热情、塑造创新文化、提高创新效率。

在积极塑造企业创新机制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推动作用。包括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和人事等方面配套的措施,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运行机制;对传统的科技成果评价系统实施根本性的改革,鼓励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的人才走向企业,面向市场,并对有重大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将技术成果的评价建立在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能否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否获得较大市场占有率,并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和市场效益的基础上。

(三)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新材料基地的孵化功能和企业集群效应

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很多,其中的关键点有三:一是高度重视基地本身的自我生存能力,在严格把关、优化入驻企业和项目的同时,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借助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实力,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这一开发模式不仅避免了政府包办具体事务的各种痼疾,而且保障了企业的自主性,提高了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的质量。二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按经济合理性原则实施区域布局的设计。同时,依据园区地理位置,实施合理的功能分区,并为基地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三是坚持分类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园区建设之初就保持高起点、高层次的特色,在创业园中建立高质量的“孵化器”,使科技成果和项目在孵化器中得到集成和创新,为其成长为高科技含量、高效益、运作规范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学习国内先进城市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青岛市应结合本地情况,努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明确产业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对那些违背经济合理性原则、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长期不能发挥作用的所谓工业园实施根本性改造。二是要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采用附加值高、无污染、低消耗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新材料产业基地上水平、出效益;同时,制定严格的基地建设标准,开展有关的宣传工作,有效地实施形象工程,增强基地发展的活力和对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三是要树立“产业集群竞争”的观念,将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与城市间、地区间、经济区域间,甚至与国外的地区或国家的同类企业竞争联系起来,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已经初显端倪的背景下,积极培养新材料产业集群竞争的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以争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新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

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和帮助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政策、舆论和融资方向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促使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合理、有效地流动;二是创造条件、降低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为地区经济发展出力,并为其中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三是推动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建立,使其在整合科技资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推动开放式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鼓励企业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强有力的接口,聘用国外人才、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鼓励引进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整个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新材料论文:分析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的问题

一、前言

房屋建筑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环保的重视,新型的房屋建筑材料在房屋建设和改造中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及,这将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能源的节约和环保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建筑节能的概念

建筑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求,它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现状;建筑节能是建筑业进步的需求,它有利于巩固企业市场地位。

我们这里所说的建筑节能是指在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生产、建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能源,从而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及节约能源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用尽量少的能源,过尽量舒适的日子。

三、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3.1 节能墙体的应用

我国传统围护结构墙多为无机材料组成,如砖石砌体、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如今为了节能保温的需要,引入了大量有机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硬泡聚氨酯等,因为这些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要比传统墙体材料的保温性能强,所以有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中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墙体。这样就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典型的保温墙体,是有机与无机材料相间复合而成,而这种墙体除传统的承重、隔声要求外,还增加了保温隔热的要求。要求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在自然环境中能共同作用,因此对组成墙体的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有了新的要求。

近期发明的新型环保阻燃蜂窝复合墙体材料是利用煤渣、水稻秸秆等废料生产而来,其是将废料同水泥、粘合剂经过混合搅拌压缩而成,该种节能砖既减少了废物排放又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其具有能耗低、重量轻、所需钢筋水泥量小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防裂性是墙体保温工程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一旦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发生开裂,墙体保温性能就会发生很大改变,非但满足不了节能要求,甚至还会危及墙体的安全。影响抗裂的因素很多,由抹面砂浆与增强网构成的抗裂防护层对整个系统的抗裂性能起着较关键的作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极限拉伸变形应大于最不利情况下的自身变形(干缩变形、化学变形、湿度变形、温度变形)及基层变形之和,从而保障抗裂防护层抗裂性要求。复合在抹面砂浆中的增强网(如玻纤网格布),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增加抗裂防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能有效分散应力,可以将原本可能产生的较宽裂缝(有害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无害裂缝),从而形成其抗裂作用。表面涂塑材质及涂塑量对玻纤网格布的早期耐碱性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而玻纤品种对长期耐碱性具有决定意义。

3.2 节能门窗的应用

门窗是建筑物内外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因此门窗的节能对整体建筑节能具有很大意义,建筑门窗的节能除了从提高玻璃和框扇本身的热工性能和尽量使用中空玻璃并保障中空玻璃的密闭性外,还应该从玻璃和边框接缝以及门窗框扇搭接处的严密程度着手,因为各搭接处严密才能保障空气流通量的减少。门窗节能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应做到门窗安装必须采用预留洞口的施工工艺,严禁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根据门窗不同材质来决定采用焊接、膨胀螺栓等工艺进行门窗固定,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均应保障其安装牢固;设计时应尽量增加其开启缝隙的搭接量从而减少开启缝隙宽度;根据门窗材质选用各种密封条进行密封,保障外窗的气密性;对金属框门窗在保障足够空间的条件下采用塑料、橡胶等隔热材料进行断桥处理,断桥的长度及宽度均应保障,并应保障其在安装配件时不破坏断桥;外门窗四周与墙体连接处缝隙采用聚苯板或聚氨酯等材料嵌填而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嵌填,以保障其严密性等。

3.3 节能屋面的应用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氯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

3.4 其他方面的节能应用

现代建筑中主体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则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新建的绿色建筑应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为出发点,试验证明,6层以上的钢混结构中受力钢筋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C50或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及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钢结构由于具备自重轻、高强度、施工取土量少等系列优点,同时使用钢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其建筑材料回收率高。因此,在今后建筑中应广泛采用钢结构而取代原来的钢混结构。

在夏季较热的地区采用建筑遮阳的方式,同样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而且是一个自然降低能耗的、经济实用且效益又不错的好方法。在设计遮阳时应根据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把遮阳做成长期性或临时性的遮阳装置。长期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各种形式的遮阳板:临时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轻便的布帘、各种金属或塑料百叶等。在长期性遮阳设施中,按其构件能否活动或拆卸,又可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遮阳可视一年中季节的变化、24小时中时问的变化和天空的阴暗情况,任意调节遮阳板的角度。在寒冷季节,为了避免遮挡阳光,争取日照,这种遮阳设施灵活性大,还可以拆除。遮阳措施也可以采用各种热反射玻璃如镀膜玻璃、阳光控制膜、低发射率膜玻璃等,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建筑中普遍采用。

太阳能作为无污染、无止尽能源近年来在建筑物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讲,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热能应用和光电应用两方面,本文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行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新材料论文: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发展思路

摘要: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节能绿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建筑行业,消耗巨大的资源与能源,因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与推广价值。绿色节能新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基本的装饰作用,应用的成本比较低,材料可降解,符合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可以促进社会的长久发展。以下就对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各种建筑绿色节能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优点较多,不仅可以良好的装饰建筑,应用的寿命比较长,这种新材料一般都是可降解的,并且花费的成本较低,使用后还可以在此回收利用,符合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可以促进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新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极大的降低了建筑消耗的资源与能源,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率,促进了绿色节能建筑的健康发展。以下就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基础上,对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研究。

1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主要种类分析

1.1绿色可回收的节能新材料

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之一就是可回收材料,可回收的节能新材料是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选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回收性质比较差,并且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建筑,在拆除时会造成很多的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不容易处理,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研发出了那个代替传统建筑材料的额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并且一些还具有可回收性质,比如木质材料、玻璃材质、以及小型的钢材质等,这些建筑材料在拆除后可以会后利用,并且材料都有对应的安装技术。可回收的建筑材料符合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

1.2绿色植物研制的节能新材料

人们现今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一般都坚持节能环保的理念。而绿色植物研发的节能新材料就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效果。比如由大豆植物中的蛋白纤维研发出的纤维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效果,使用期限较长。

1.3碳素纤维节能建筑新材料

所谓碳素纤维的节能新材料,实际上就是基体树脂与碳纤维组合材料,通过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可以使其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不仅可以耐腐蚀、高温,还不易膨胀,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碳素纤维作为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可具有自动清洁效果,符合建筑的节能与环保理念。

1.4抑菌节能建筑新材料

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抑菌性质的材料。通常建筑材料应用在工程施工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滋生较多的细菌,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生活。而新型的绿色抑菌建筑材料里面含有抑菌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具有较高的环保与安全效果。未来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抑菌材料。

2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屋顶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在屋面施工的时候,一般防水层以及屋面板中间采用的保温材料大多都是吸水性低、容重低、导热系数小,这样才能够满足屋面施工的保温效果。这种保温面层的铺设可以选用范围较广的材料,比如混凝土板(轻骨料)、聚苯乙烯保温板等。在屋顶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顶部材料选用的都是比较松散的材料,比如膨胀状的珍珠岩、玻璃棉等,现场屋面浇筑的材料主要为泡沫塑料或者泡沫混凝土等,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下面,可以切到防护作用,也方便日后的维护与检修。

2.2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墙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一般建筑墙体施工采用的传统围护结构大多选用的都是无机材料构成的物质,例如水泥砂浆、砖石砌体以及混凝土等。现在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墙体施工为了达到节能保温的功能效果,开始使用绿色节能保温的有机新材料,比如聚苯乙烯构成的泡沫板、模塑等,新型的绿色建筑保温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因此多用于建筑的墙体结构中,通过有机新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应用,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复合性墙体结构。该种新材料应用在保温墙体中,施工的具体工艺除了要求基本墙体的承重与隔音效果外,还要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现今近期研制出来的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是蜂窝阻燃,该种材料通过煤渣废料与水稻秸秆的混合生产,再加上水泥与粘合剂拌制而成,这种复合墙体采用的节能新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还具备清洁效果,能量消耗较少,自重轻,使用时不需要较多的水泥钢筋,因此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作用。

2.3绿色节能新材料在门窗中的施工应用

建筑物的门窗结构承担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气体流通与能量交换的作用,因此门窗的节能效果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在设计门窗结构时,除了采用具有较高热性能的玻璃材料保障门窗的密封性外,还要重视门窗与玻璃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从而提高门窗的节能效果。保障门窗缝隙处的密封程度,才能够降低空气的流通。门窗的节能施工要从材料训责、施工设计等方面着手考虑,无论采取何种施工工艺,都要保障门窗边缘的密封程度,此外还要根据门窗选用的实际材料,来选择合适的密封方法,确保门窗的气密性良好。门窗在安装时要选择一些隔热材料,例如塑料与橡胶等,将其从门窗中断桥出来,避免在安装门窗构件时受到损坏。填封门窗缝隙时要选用聚苯乙烯或者聚酯类的材料,保障门窗的严密性。

2.4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其他施工方面的应用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钢筋等,一般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重视混凝土的刚度与强度,还要注重钢筋使用的耐久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施工年限,达到节能与环保的目标。因此在建设绿色节能建筑时,要选用性质较好的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期限与耐久性。对建筑施工的钢结构来说,具有成本低、自重轻、强度高的特点,此外,钢结构在拆除后还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建筑行业是高耗能行业,因此研发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意义。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就是可回收利用、抑菌、绿色、节能、环保。将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实力都在进步,而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可以绿色呼吸的建筑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通过节能新材料以及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达到建筑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外层的薄膜具备降温、环保以及节能的功能作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可以带来建筑清新自然的感觉,比如大豆纤维研制的绿色植物纤维,具有发电效果,使用的期限比较长。我国建筑行业针对节能环保目标展开了新材料的研发,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在墙体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而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朝着太阳能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可回收利用建筑材料、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无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绿色植物研制的建筑材料。此外随着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各种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也会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因此未来的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将进一步的满足节能、绿色、环保、创新、安全、清洁的要求,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采用绿色建筑节能的新材料,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满足当下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充分掌握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类型,了解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从而扩大材料的使用范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张恒

新材料论文:汽车工业产品新材料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渐年提高,汽车产品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尤以钢铁材料的过度消耗的问题最为严重,若想要维持我国现有的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而又不以破坏环境、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就应当积极研究汽车工业产品的新型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工业产品;新材料;汽车轻量化

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是环保化与轻量化并重,而在汽车工业产品的材料上做文章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同时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要求却越来越高,需要更加舒适、速度与效率更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心理的汽车产品,而本文将从汽车工业产品的材料选用方面对汽车的轻量化处理进行研究与探讨,以供各位读者参考。

1我国汽车工业产品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

汽车轻量化的意义与现状研究: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其内涵是指汽车在不降低其原有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等指标的同时,用不过高于原本的制作成本的价格制作出新型的,质量更轻便的汽车产品。汽车轻量化的意义十分明显,事实正面,质量更轻的汽车产品相比于普通汽车产品有着更低的油耗,更少的排放和更高的安全性。这对于维护环境和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轻量化的实现应结合新型材料、汽车结构设计、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四个方面的结合,对汽车轻量化的实现要考虑从到降噪、高效率输出、车身稳定、较好的操控体验和高的性等方面。而其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对汽车整车轻量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具体方法是减少汽车车身中的重强度材料比重,而选择更轻质但更坚固的材料,如碳纤维、金属合金材料、工程复合材料、高强度钢、纳米高分子材料等。

2汽车内饰材料选择的原则

汽车工业产品的材料应用主要分为车身材料和内饰材料两个部分,对新型材料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对汽车车身的材料研究上,还应注重汽车内饰的材料选择问题,以下是几点关于汽车内饰材料选择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汽车内饰材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防火性,因为汽车的设计使得它本身很容易起火,而一旦起火就会对其中的司机和乘客造成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更有可能会蔓延至邮箱等危险的部分,引发爆炸。因此汽车的内饰材料一定要选择防火性好的材料制作,才能提高其性和车中乘员的保护作用。

2.2绿色环保原则

随着汽车产品的损坏和废弃,其中的内饰也成为了垃圾,为了避免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当在制作的时候就选用可回收材料、或环保可再生材料。尽量只使用一种材料进行制作,也可以大大降低对内饰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另一方面,使用劣势有害的材料进行汽车内饰的制作,是对其成员健康的不负责任,长期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下进行开车与乘车的行为,会导致消费者眼睛流泪、呼吸不畅、头晕恶心、咳嗽胸闷、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因为车内聚集的有害气体与有毒物质而致使驾车人产生不良的身体反应的症状统称为“驾车综合症”。这种症状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2.3美观舒适性原则

对于消费者和乘车人,车内内饰的美观与否和舒适与否是他们认识这辆车的及时直观印象,因此汽车产品是否能够吸引到消费者来购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车内内饰的影响。因此汽车生产商愈来愈重视内饰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在较为高级的汽车内部,会选用质感较好的高级皮革、丝绒或呢绒等天然材料做座椅面料,而在仪表盘、方向盘、变速杆、车门扶手等地方,还会使用纯天然的胡桃木或红木等木料进行装饰与镶嵌,给予乘车者较好的乘车体验。

2.4成本经济原则

对于汽车轻量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原成本不变,因此车内内饰的材料选择也应考虑打破材料成本的问题。在保障内饰材料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和可加工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的安全性,在满足了上述所有要求的同时,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才是的选择。

3关于汽车工业产品新型材料的几点建议

首先,需要我国政府建立有效的支持政策,提高监管力度,促进在汽车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的立法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我国汽车的排放量上限,汽车整车重量、油耗量上限等,对于高出正常水平的排放、重量和油耗进行分级收费政策。除了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能耗、高质量汽车的买卖之外,还应使用鼓励政策激励民众购买更加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环境友好的汽车,从而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轻量化、环保化改革。其次,增加对企业研究汽车工业产品新型材料的科研力度,创造优越的科研环境,积极调配各种资源,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进行汽车工业产品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对使用我国储量丰富的资源,如镁、铝、稀土等,给予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成本低廉的材料进行汽车产品的制造。支持采用新型材料的汽车企业做大做强,引领国内汽车行业的材料选用风潮。,汽车行业协会及汽车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与长处,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帮助相关部门做好行业内部关于新型材料应用与研究的大型活动的协调工作,为国家提供有关于国内汽车材料研究现状的统计数据,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以供上级部门参考并制订或修改相关法律政策。同时,汽车行业协会应当关注追踪国外的先进的研究动态与成果,为我国相关汽车新型材料研究的工作提供国际上的信息,做好基础和领导工作。

4结束语

我国当今汽车材料的前进方向主要分为汽车车身的材料改进和汽车内饰的材料改进两个方面,而新型材料应用的目标是整体轻量化、结构优化、成本降低、汽车节能、能耗降低、性能改善等。而经过经年的研究,汽车的材料除了钢铁等,还增加了碳纤维、陶瓷新材料、纳米高分子材料等。相信经过不断的实验与应用,我国的汽车工业产品一定能够迎来极大的发展。

作者:孙海影 单位: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新材料论文:工业设计中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摘要:

面向工业设计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本文首先对如今材料和工艺的发展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研究,提出了要建立工业设计的材料与工业数据库。

关键词: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研究

1前言

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诞生了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想要发展就需要材料的应用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不仅关系到设计的内涵也关系着设计的实用性。下面我们就浅谈了一下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2如今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概述

材料的开发,最原始的石器时代使用的兽皮、泥土等天然的材料,到了后来是用火制造的材料,再到了二十世纪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合成的材料,其中有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合金材料等。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如金属陶瓷等材质的复合化材料,二十世纪后期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等。到了二十世纪,材料的材质种类愈加丰富,工艺水平也愈加的丰富多彩,这其中有锻造工艺、压力加工工艺等。

3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研究

3.1关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3.1.1新型造型结构材料的分类新型的造型结构材料,主要要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玻璃材料以及其他结构的结构材料。新型的金属材料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保节灵超薄钢片和金属材料。其中的保节灵超薄钢片的灵活性非常强,可以随意的弯曲,而且材料的外观和色彩因为材质是聚合物的关系可以随意更换,这样这种材料的外观就会非常鲜亮和美丽。而金属材料是融合了聚合物塑料和非晶体结构材料,它具有一般金属材料达不到的热稳定性,这样就能够成形的非常容易。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是Ecoflx和Ecovio以及Prity材料。及时种材料的是一种特殊的可以降解的材料,它因为较好的弹性和耐候性经常被应用到包装的领域。第二种材料则是触摸起来的质感非常强烈,而且因为是含有凝胶剂聚氨酯的材料所以在外观和形态上可以根据洗好进行改变,这种材料不仅有多样的色彩和舒适的触感,而且无毒无害。新型玻璃材料主要分为纳米金刚材料和视觉控制玻璃以及超薄玻璃三种。纳米金刚玻璃的质地非常的坚硬,这是因为它的表面涂了一层碳,其主要应用在MP3上,金属的质感并且不会留下痕迹,非常的时髦。第二种玻璃中间有一层透明的玻璃和上色玻璃,这种玻璃跟随者电流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这样它便主要能有效的调节我们的生活。第三种材质被称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其因为十分的轻薄主要应用在各种的电子设备屏幕上。其它的新型材料主要是光线互动材料、半透明混凝土和织物材料等。

3.1.2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如今的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能够自我修复、高性能纳米复合稀土材料的、聚异丙基薄膜和具有记忆能力的玻璃。及时种材料的可以在复合物基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复,主要应用在汽车、飞机等微型芯片制造业。第二种主要是可以通过控制薄膜的厚度从而控制硬磁相和软磁相的晶粒排序,此材料如今还在发展阶段。第三种材料的特点是融合了疏水性和亲水性,根据温度的不同有所变化,用此制造服装具有较好的保暖冰凉作用。一种材料是运用太阳光和其他光储存能量而后释放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通过各种线路的照射就能储存信息,其材料采用的是稀土,用途相当广泛。

3.2关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3.2.1新工艺的分类新型的工艺在工业设计中主要分为新型成型工艺、新型加工工艺和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新型成型工艺主要是分为混动态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两种。及时种材料的凝练、分散效果极佳,多应用在电子、运输业。第二种材料的柔韧性加好,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和绘图等等。新型加工工艺主要分为仿生电火花加工技术、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技术两种。及时种可以将原来的加工直孔或简单弯孔转变成较为复杂的曲线孔,其中研制出来的仿生机器人不仅结构简单、动作敦实,并且加工出来的曲线孔非常的光滑而且形状的简单。第二种是应用借光切割的手段来进行分割,这样的材料清洁、安全没有污染。

3.2.2新工艺的发展方向如今的新型工艺主要体现在各种学科交叉和部门参与的工艺、各种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更加密集、材料的结构和工艺越加小型的工艺和材料多朝向仿生智能。值得提出的原先的材料主要是被动型,材料和结构都比较单一,很难变成一个智能的东西,如今的材料研究方向是使得其智能化。也就是未来的方向更加的倾向于精密而成型的技术、微细的技术加工和多样化的表面处理等。

4建立工业设计的材料与工业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如今的材料和工艺数据库资源非常的分散导致维护和更新阻力非常大,所以建立数据库意义重大。而且工业设计和材料和工艺具备不同往常的特殊性,这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尺寸、形状的材料,也要考虑到材料的外观和性能,所以建立数据库意义重大。是工业设计材料和数据库也能使得设计师更加快速直观的获取信息,从而进行更好的设计和创造。

5小结

对于面向工业设计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其中提出了很多新材料和工艺,但是还需要建立工业设计的材料和工业数据库。对于新材料和新工业是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

作者:张倩倩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新材料论文: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分析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建筑设计追求的是美学与艺术的结合,尤其是面对资源的短缺现状,绿色环保与节能理念备受关注,被推广在建筑设计中,有效提升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将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在建筑中,有效改善人与建筑以及环境的关系,强化设计理念的创新。本文对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应用

1关于节能环保的含义简要概述

①建筑主体节能。在进行节能环保型建筑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以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为基础,严格遵循整体优化原则,有效采用各种节能途径方法,如针对建筑室内空间合理布局、严格控制不同窗朝向等等,甚至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大限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②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型建筑设计时要学会根据建筑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合理选择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技术、照明技术及风能技术等。而环保理念的产生主要在于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恶化情况,已逐渐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在建筑设计时,还要做好具体运行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尽量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情况,合理构建一个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态环境。

2建筑节能工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节能工艺

建筑节能工艺属于新型科技的一种,将其用于工程设计中旨在令建筑业的能源耗费降到低。该工艺的运用更多地是基于建筑的功能,改进并完善施工所用的材料,在其中找到造成能源耗费的因素,仔细分析,而后通过节能工艺来弥补这一缺陷,进而实现建筑能源耗费的降低,防止建筑材料的浪费。

2.2生态工艺

基于隔离热度、保留温度的材料,会对建筑楼房的保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就需选取最适宜的材料,选择节能绿化方法,像保温层放置于防水层以上等,以此保障节能效果的出现;在设计楼房的遮蔽阳光装备时,可充分根据楼房的运用状况来安排,或者是依照楼房的地理位置进行长久的装备设计;生态工艺设计本质上是通过自然环境,对以往所运用的技术进行改善,使之与时代相适应,努力实现建筑能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3数字化工艺

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智能化,数字化施工工艺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将数字化工艺用于工程设计中,意味着设计实现了网络化,不但能够促进更加专业且科学的工程设计出现,还可拓宽设计者本身的思维,令其设计范围更多宽泛。此外,该工艺的运用对于提升工程设计的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人们可凭借数字化工艺含有的网络特性,轻松实现网上学习、交流或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出行产生的污染物。

3新材料在建筑行业当中的具体应用

3.1节能墙面

墙体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墙面进行处理和设计对建筑节能有很大的意义。对墙面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保障墙体的防火等级,这是选用墙体建设材料的首要原则,其次就是应该积极的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来保障室内温度的保护,较大限度的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这样可以减少辅助热量的供给,有效的起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功效。对室内区域进行设计时,应当合理的规划室内空间,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来对设计隔断,既能保障室内空间的合理设计,又能保障室内局部区域能量的合理保护。

3.2节能玻璃幕墙、门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玻璃幕墙、超大落地窗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行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很多大规模的建筑一整面,甚至整体采用玻璃幕墙建设,但是,玻璃幕墙是建筑热量交换的主要结合部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门窗以及玻璃幕墙的热交换远大于墙体,大约是墙体的6~8倍,传统的墙体结构,门窗面积较小,即使门窗传热较大,毕竟传递热量有限。但是,大规模玻璃幕墙会导致建筑内的能量耗散加快,室内温度降低,所以必须想办法采用新型的技术来解决能量耗散过快的问题,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各种新型的玻璃被研发出来用于制造玻璃幕墙,比较常用的是中空玻璃、真空玻璃以及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等,采用这些新型的玻璃制作玻璃幕墙不仅能够抑制能量快速耗散,而且能够合理的利用太阳能来为室内温度提供能量支撑。

3.3建筑保温绝热板的应用

目前,建筑保温绝热板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应用,由于它的高性能而被当作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其夹心层是主体部分。大体上来看,这种建筑保温板应用于各建筑物的范围特别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普通民宅,还可以用于工业方面的建筑,针对这样的材料开展施工行为,操作方便,对于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是很高,材料本身又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不但从不同方面节约了施工成本,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4节能护材料

建筑护材料是建筑整体结构当中节能的主要部分,目前的设计中,护不仅有传统的围护材料,玻璃幕墙是新型的方式,在进行护材料的选择时,应当选取透光率高、保温隔热性强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合理的利用太阳能,非常有助于室内能量的保护。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节能方面,因此以后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节能技术,只有对建筑节能材料进行科学的开发、对高新技术进行正确的应用、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和质量的控制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蒋伟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

新材料论文: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摘要:原材料的应用对建筑质量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建筑工程也不断应用新的节能材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但是在应用新材料的过程中要重视控制材料的控制,从而为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就是从建筑的墙体、屋面和窗户等几方面对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具体应用和质量的控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材料;具体应用;质量控制

前言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行业也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耗大户之一就是建筑领域,30%以上是其占据国民经济总耗能的比例,当前建筑新材料发展和应用的重点就是建筑的节能方面,因此具体分析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具体应用和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具体应用

(一)节能墙体

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就是墙体,建筑耗热量是由建筑墙体使用材料的保温性、施工技术和质量直接决定的。无机和有机材料相间复合形成的是当前保温墙体经常使用的材料。满足传统的承重和隔声要求、具有保温隔热的功效是这种墙体的主要特点。结构层、保温层、防护层和装饰层是复合外墙保温的基本构造,其承重结构一般是块体材料或者钢筋混凝土,其墙体主要是复合的保温隔热材料。岩棉、聚苯乙烯泡沫以及加气混凝土等是当前建筑主要的保温和隔热材料。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是主要的墙体复合技术。使用50mm厚钢丝网架夹芯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在外墙混凝土墙面和阳台板内,其要求的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分别是:≥18.0kg/㎡、≥100kPa、≤0.041W/(m•k);在楼梯间主要应用25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其要求的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分别是:≥150kPa、≤0.030W/(m•k)是压缩强度。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是为墙体的节能保温提供保障[1]。将有机保温层的复合墙应用在这种传统的墙体机构中,其建筑节能的作用也得到了证明。

(二)节能保温窗

结构保温、隔热和节能得以维护的重要部位就是窗户,其也使建筑室内具有较高的采暖和空调消耗。如果建筑使用普通的窗户,那么通过窗户的传热和空气的渗透会浪费房屋一半以上的耗热,所以窗户的节能严重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节能。要从玻璃和框扇本身的热工性能考虑建筑窗户的节能。造成金属框的保温性能远远低于塑料窗的主要原因是金属窗框比木材和聚氨乙烯塑料的导热系数要大,而0.16W/(m•k)是聚氨乙烯塑料的导热系数,从而使窗户的保温性能大大的增加。在建筑中对钢塑复合窗进行使用,对传统金属窗产生的冷桥进行了有效的避免,中空玻璃的使用使保温隔热的作用得到了提高,同时要用橡胶密封窗框和墙间的缝隙,这样能够使窗户的气密性得到了提高。

(三)节能屋面

维护墙体的另一种维护结构就是屋面,其也影响着建筑的节能作用[2]。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使用的保温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较低的吸水率和容重以及较小的导热系数的特点,从而将保温隔热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是屋面加强节能经常使用的措施。水泥苯烯板、水泥板和基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是当前建筑市场上经常使用的保温材料。在上人屋面主要应用45mm厚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要求的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分别是:≥18.0kg/㎡、≥100kPa、≤0.041W/(m•k);在不上人屋面主要应用的是40mm厚挤式聚苯乙烯泡沫板,其要求的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分别是:≥18.0kg/㎡、≥60kPa、≤0.030W/(m•k),通过这样的安排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节能采暖

实施供热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将新技术和新的节能材料应用在建筑上。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是当前建筑市场上主要使用的节能采暖的方式,这种技术的通水管是De20耐高温聚乙烯管,其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上是双向循环的方式。只要向管内通低温的热水,就能实现采暖。这种节能的采暖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对流传热导的导热效果与人体的需求相一致,其主要是下部温度低上部温度高,这样使人体高度以上空间热能的浪费可以减少。2、舒适、容易维护设备和计量是这用技术的主要特点,而且这种技术下部温度的分布比较均匀。这种技术既与国家节能标准提出的要求相符合,同时20%-30%是其低于正常的散热器节能的比例。

二、建筑节能新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控制节能墙体的质量

用于墙体节能工程材料和构件的品种和规格要与节能相关的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相一致[3]。要进场检测建筑墙体节能材料、配件和设备等,同时要对其进行取样和提交审查复检报告,进场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外墙保温系统的材料、保温板材的导热系数、压缩强度和材料密度等以及黏结材料的黏结强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力学和抗腐蚀性能够以及其他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能够增强。2、对外墙和分户墙体的施工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相应的检测。3、墙体节能工程各个构造层的施工工艺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其施工应该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要正确安装保温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保温板不能出现移位和变形的现象,要运用界面处理的方法处理保温板的表面,要加固其与混凝土的黏结牢度。4、脱层、空鼓和裂缝的现象不能出现饰面层施工的基层,整个基层要与饰面层的施工要求相符合,同时应该保持平整和洁净,这是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和面层的施工设计要求。

(二)控制节能窗的质量

建筑节能窗的品种、规格要与相关的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相符合。气密性、可见光透射比以及保温性能等这些建筑外窗的特点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4]。双道密封是中空玻璃应该采用的密封方式,要用弹性闭孔材料将外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填充饱满,在密封时要使用密封胶,同时要用密封胶对外窗框和副框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三)控制节能屋面的质量

节能屋面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要与相关的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相一致。2、导热系数、压缩强度以及密度等这些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要与设计的要求相符合。3、在保温隔热材料进场时要复验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压缩强度以及密度等性能。4、敷设的方式、厚度以及屋面热桥部位等这些保温隔热层的保温隔热做法要与相关的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相符合。

(四)控制节能采暖的质量

安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不但要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规定相符合,同时防潮层和绝热层的施工方法和厚度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另外应该在没有阳光直射和有发热设备的内墙面上安全室内温控装置传感器。另一方面,管道保温层和防潮层的材料和规格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同时滑动、松弛和断裂的现象不应该出现在保温管壳上,要使其保持平整的铺设和牢固的粘贴住。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节能方面,因此以后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节能技术,只有对建筑节能材料进行科学的开发、对高新技术进行正确的应用、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和质量的控制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金标 袁新珠 吴儒雅 林章浦 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新材料论文:建筑节能设计与新材料选用问题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建筑节能材料更是推陈出新,这对建筑设计人员在节能设计中进行节能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新型节能材料选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探究,有助于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水平提高。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新材料;选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话题。然而建筑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环保建筑势在必行。近十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节能材料行业也顺应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各种新型节能材料种类繁多,质量性能各异,适用性千差万别,因此在节能设计中科学地进行节能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1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发展的重要价值

1.1推广新型材料是实施建筑节能的基础

建筑节能不仅是一个代名词,它是全球建筑行业专家通过深思熟虑之后共同的选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尽管中国的人均能耗很低,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还多,能源短缺已造成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约能源的形势逼人。在我国现有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高能耗建筑,而新建的房屋大多数也不是节能建筑,这些建筑可以通过提高结构的性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促进新型材料的使用是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1.2可以加快建筑节能相关配套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任何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是需要大量的投资研究,新型材料的开发和推广也不例外。新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这时有必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在推广和应用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在进行新型材料推广应用时还需要开发其配套技术和产品,其配套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新型材料的工程质量。要着重研究制造节能、利废的环保型高科技新型材料,如KP1多孔砖,页岩砖,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复合顶板,外墙保温系统及其他新型材料。特别是要加强与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或其他中介机构的合作。同时我们的企业应改变以往的观念,加大技术预先研究的投资,为我国新型材料的创新发展及其配套技术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创新发展,这样有利于开发出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要求的高性能,高强度,高经济效益的多功能复合型的新型材料,从而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2新型节能材料如何选用

2.1重视当地自然环境因素

对于节能材料而言,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容重及热工计算时修正系数等热工指标作为节能材料的主参数指标直接决定了材料的节能性能;但针对具体某一地区而言,并非所有热工性能指标合格的材料都能使用。在选择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应根据当地历年较高气温、低气温决定,选择最小经济厚度的节能材料,保障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满足节能要求。另外,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代建筑市场的特点,选择满足当地环境的绿色节能材料,可充分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对长期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充分了解材料的各项性能

在满足节能效果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具有最小导热系数的节能材料,这样不仅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施工方便。同时占用空间较小,能有效降低运输费用,节约成本。化学稳定性是保障节能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其他化学物质后仍能保持原有物理化学性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性能,要保障在复杂的环境中材料的节能效果不受或少受破坏,节能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节能材料运用于建筑中一般采用外挂或平铺于建筑结构表层,时常会与外界发生接触、碰撞,为了保障在碰撞、震动等外力因素下材料不会受到破坏而导致节能效果受到影响,在选择时应保障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一定荷载并能抵抗外力撞击。燃烧性能是节能材料选用中又一重要的性能指标,由于现代建筑结构复杂,功能繁杂,加之各种电气设备在建筑中的广泛使用,建筑火灾问题日益严重。结合一些由节能材料引起的实际火灾案例,节能材料的耐火性能必须在设计中给予充分重视,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亦对节能材料的相关防火做了专门条文的要求,因此在节能设计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在外墙、屋顶部位节能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燃烧性能为不燃的A级节能材料。另外,吸水率的高低会影响节能材料的节能效果,如果材料吸水率较高,在吸水后会增加材料的导热系数,因此节能材料应该具备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的特性。材料的密度同样也是在节能材料选用时应考虑的,选用低密度的节能材料能减小荷载,方便施工、运输。

2.3新型节能材料应有成熟的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做保障

节能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会对节能材料的节能效果造成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如果施工工艺比较成熟,并且有较为系统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节能材料在施工完成后能较好的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但如今,由于节能材料更新替代比较频繁,特别是一些新型的材料,为追求眼前利益,在面向市场使用初期并未配套成熟完善的施工工艺,或虽然配套了相应施工工艺,却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方可完成,这样的材料虽然材料性能等各方面指标可谓比较优越,但由于施工因素影响,最终施工效果不尽人意,节能效果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2.4新型节能材料应该是绿色节能材料

现代城市发展速度快,对应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充分加强高耗能、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的分析,新材料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现研发,对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价值。绿色节能材料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提现,可充分满足当代建筑业的需求,具有时代性要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节能设计材料选用上应顺应时代的需求,节能材料应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在节能材料维修替换后能快速分解,切实保障节能材料的绿色环保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节能材料的使用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合理选用新型节能材料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节能设计方法和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在实际中加以运用。通过此次对新型节能材料选用进行的研究分析,希望能有助于今后的具体设计。

作者:王天福 单位:云南道恺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