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李贺诗歌所见乐器及乐曲名称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检阅李贺诗歌,发现其诗歌中运用诸多乐器,如鼓、琴、笛、笙、琵琶、瑟、箫、钟、筝、箜篌、胡角、觱篥、鼙等,其诗中亦有较多的乐府曲名,如《将进酒》等。除诗题引用乐府古题,李贺诗描写音乐时,往往涉及到唐以前或唐代流行的曲子,如蜀国弦等。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其音乐诗歌曲名描述有三个特点:一是选用乐府曲名为题,二是诗中援引曲目,三是诗中曲名的模糊称谓。这些留存于李贺诗歌中的乐器无疑对现代中外文化艺术的
李贺诗歌所见乐器及乐曲名称研究

一、引论

李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诗歌财富,其诗歌在唐代就受到重视。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〇载:“贺年七岁,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时韩文公与皇甫湜览贺所业,奇之……历代研究李贺诗歌的学者不少,有从某部诗歌作品入手的,如杜东枝的《一曲神奇的交响音画——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有从艺术风格入手的,如张鹤立的《李贺音乐诗艺术谈》;有从意象研究入手的,如陶庆梅的《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等,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李贺研究的学术史时,笔者发现,李贺的诗,如《李凭箜篌引》《听颖师琴歌》,历来为诗评家所颂赞,然而,对李贺诗歌乐器与乐曲名称中的专题研究却很是薄弱,本文欲尝试探讨。

二、李贺诗所见乐器概述

李贺诗歌有诸多乐器介绍,笔者检阅其诗歌,兹以其诗中出现的频率,列之如下:

及时,鼓,共出现八次,见于诗歌:《将进酒》(鼍鼓)《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泛指鼓)《感讽六首》(泛指鼓)《画甬东城》《雁门太守行》《上之回》《官街鼓》《黄家铜》。

第二,琴,共出现七次,见于诗歌:《咏怀二首》《帝子歌》《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嘲谢复继四首》《答赠》《仙人》《有所思》《听颖师琴歌》。

第三,笛,共出现七次,见于诗歌:《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平城下》《将进酒》《龙夜吟》(“横竹”指代笛)《帝子歌》(“雌龙”指代笛)。

第四,笙,共出现五次,见于诗歌:《天上谣》《秦王饮酒》《恼公》《秦宫诗》《感讽六首》。

第五,琵琶,共出现五次,见于诗歌:《冯小怜》《秦王饮酒》《恼公》《感春》《荣华乐》(“嘈嘈”指琵琶声)。

第六,瑟,共出现五次,见于诗歌:《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上云乐》《莫愁曲》《黄头郎》《许公子郑姬歌》(“清弦五十”即是“瑟”)。

第七,箫,共出现四次,见于诗歌:《难忘曲》《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苦篁调啸引》(“二十三管”即指大箫”)。

第八,钟,共出现四次,见于诗歌:《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梁台古意》《追赋画江潭四首•四》《南史•武穆裴皇后传》。

第九,筝,共出现三次,见于诗歌:《公莫舞歌》《浩歌》(“筝人”指弹筝女子)《洛姝真珠》(“红弦”指代筝)。

第十,箜篌,共出现二次,见于诗歌:《李凭箜篌引》《箜篌引(又曰公无渡河)》。

第十一,胡角,共出现二次,见于诗歌:《塞下曲・胡角引北风》《雁门太守行》。

第十二,觱篥,共出现一次,见于诗歌:《申胡子觱篥歌》。

第十三,鼙,共出现一次,见于诗歌:《送秦光禄北征》。

上述所列,《感春》一诗,需要根据相关典籍略为考证。诗云: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胡琴,《李长吉歌诗集解》卷三曰:“昔人谓琵琶即是胡琴……考唐时有五弦琵琶一器,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唐人所谓胡琴,应是五弦琵琶耳。”故而,此诗中的“胡琴”是指乐器琵琶。另,在《脑公》:“汉苑寻宫柳,河桥阂禁钟”中,这里出现的“禁钟”指宫禁中的钟,只是起到提示时间的作用。故而,不计入乐器钟出现的频率之中。以及《秦王饮酒》:“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中的“清琴”,在诗歌中指妃嫔,故不计入乐器琴出现的频率之中。值得关注的是,有时,李贺并没有在诗歌中清晰说明是何种乐器。如《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王琦《李贺诗歌集注》:“军吹,军中所吹如胡笳之类。”又如《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桐竹”,当指调琴瑟箫管之类。如此泛称,不在统计之列。据此可以看出,李贺诗中,描写最多的是鼓,其次是琴、笛,其次是笙、琵琶、瑟,其次是箫、钟,其次是筝等。写觱篥、箜篌的诗篇数量虽少,但以论评音乐而论,其诗歌成就却很高。

三、李贺诗乐曲名称述考

李贺诗歌题目中出现较多的乐府曲名。“乐府”,起源于秦代,兴盛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掌管音乐歌舞的官署名称,负责收集、采撷文人诗和民间歌谣,并配乐。“乐府”的含义后来扩大为三种:“其一是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其三,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体裁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

李贺诗歌题目有较多的乐府曲名。如《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李贺诗歌集注》卷四释标题:“将进酒”曰:“宋书: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将进酒曲,古词云:‘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这里,李贺即用了乐府古题。对比李诗与古词,可知,李贺不仅用古题,而且,用古调。

类似例子较多。又如上云乐,见《上云乐》:“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天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李贺诗歌集注》卷四释标题:“古今乐录: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一曰台曲,二曰桐柏曲,三曰方丈曲,四曰方诸曲,五曰玉龟曲,六曰金丹曲,七曰金陵曲。”故,“上云乐”为曲名。又如调啸引,见《苦篁调啸引》:“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李贺诗歌集注》卷四注释标题曰:“吴正子注:乐府有调笑引。”可见,李贺诗中的“调啸引”即“调笑引”。古鼙舞曲,见《章和二年中》:“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李贺诗歌集注》卷三注释诗题:“吴正子注:按《晋书•乐志》,此题乃古鼙舞曲第二章。”故,李贺这首诗不仅描写音乐,而且用乐府古题。李贺长于古体诗,如是之例,诗中尚多,恕不赘述。

除诗题引用乐府古题,在李贺诗描写音乐时,还有一种现象,颇值得关注。那就是,李贺在诗歌之中,往往会涉及到唐以前或者唐代流行的曲子。搜其诗,有以下几种:

蜀国弦,见于《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李贺诗歌集注》卷三注释“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曰:“二句旧注皆无解,惟姚仙期注谓花谢而种仍在……蜀国弦,乐府曲名……”“蜀国弦”,亦见于《蜀国弦》:“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李贺诗歌集注》卷一释曰:“《乐府古题要解》: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险。蜀国弦,与此颇同。”据此可见,“蜀国弦”乃曲名。除了用于诗题,李贺在诗中借“梁王”、“罗衣”之名,描绘皆善于歌咏者形象,借梁王虽然衰老而罗衣今在席中的典故,抒发其人生感叹。

流水曲,见于《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李贺诗歌集注》:“流水,曲名。”11据此可见,李贺诗中的“流水”,当为流水曲。

陇头吟,见于《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笛愁翻陇水,酒喜沥春灰。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文献通考》卷一四二《乐考》之“鼓角横吹十五曲”曰:“陇头吟,亦曰陇头水。”12《李贺诗歌集注》卷三亦曰:“陇水,陇头流水曲,即陇头吟也。”

送春曲,见《铜驼悲》:“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姚文燮等《李贺诗注》注曰:“落魄寻花,�无聊情绪,作曲送春,时去不复,致来铜驼之悲也。”14据此可见,诗中“送春”,当为送春曲。

同时,也应注意到,有时,李贺诗中涉及到曲名,但名称并不一定清晰,仅仅是一种模糊的称谓而已。如《恼公》:“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吹笙翻旧引,沽酒待新丰。”《李长吉歌诗集解》卷二释曰:“翻旧引为新曲也。”据此可见,李贺在诗中,没有要指明为何种曲目,其旨在于表现“愁空断”、“待新丰”等特殊感情。又如《南园十三首》:“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李贺诗歌集注》卷一“无心裁曲”谓“虽无心苦思作乐府诸曲,亦有何人赏识……”15据此可见,李贺在此,亦没有指明曲名的意思,其旨仅在感叹岁月流逝,表达壮志未酬的忧伤而已。据上文分析,李贺诗曲名描述,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选用乐府曲名为题,二是诗中援引曲目,三是诗中曲名的模糊称谓。

四、结语

李贺诗歌中运用诸多乐器,按出现频率高低排列如下:鼓、琴、笛、笙、琵琶、瑟、箫、钟、筝、箜篌、胡角、觱篥、鼙等,其中,箜篌、觱篥等是东传而来的域外乐器。李贺在音乐评论中将乐器的音色、力度、音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他人身临其境,他通过乐器雕琢了诗歌,抒发了其内心情感。李贺诗中亦有较多的乐府曲名,如《将进酒》等。除诗题引用乐府古题,在李贺诗描写音乐时,往往涉及到唐以前或唐代流行的曲子,如蜀国弦等。其音乐诗歌曲名描述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选用乐府曲名为题,二是诗中援引曲目,三是诗中曲名的模糊称谓。同时,根据其诗《龙夜吟》“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等诗句可知,具有异国情调的歌舞音乐在唐代社会表演的盛况。这些留存于李贺诗歌中的乐器对于现代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研究无疑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的意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