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四维一体 ” 模式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正逐渐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被不断完善和深化。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才能有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剖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着手,从思维路径、理论基础、互动平台、实践支点四个方面进行融合教育探索,力图打造“四维一体”模式下两者融合新的教育模式。
“四维一体 ” 模式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研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是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有力措施。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往往是单独模块进行,忽视了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没有构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造成了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必须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规范化

两者缺乏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及教师的观念相对滞后,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还是以专业知识的教授为主,注重理论培养,而忽略了创新、实践素养的养成。同时,创业教育模块独立于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之外,创业教育未被正式纳入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中;二是创业教育管理、实施部门内部存在管理不顺、机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专业学科教育隶属于教学系统,而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部门是学生就业指导系统,进而导致两者的活动交集点很少,活动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缺乏;三是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学科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导致学生还是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许多学生以考研、升学、找专业对口工作为目标,没有意识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优势,学生的创业意识表现不突出,创业精神缺乏。高校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缺乏对创业教育的规范的指导、监督、考核、鼓励体系,在指导教师、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严重缺乏,这些都制约着两者相融合的开展。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科学化

两者实践活动缺乏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专业教育是在不同的学院开展,各种教学资源分散于各学院、学科,在组织、管理、发展等方面往往按照不同专业背景开展,比较自由。而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基本上都是挂靠在经济管理学院或招生就业处,尚未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来统筹协调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培训、实践、比赛等工作,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校的实现形式不一样,两者相互剥离,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现象。二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相独立,课堂教学相脱节。尽管陆续开展一些创业类竞赛、创建一些创业类社团,但是竞赛与社团活动缺乏与专业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课程缺乏专业性的教材,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理论支撑,主课堂教育未能与“第二课堂”开展有效衔接、融合。备很强的实践经验,也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

(三)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缺乏特色化目前,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开展缺乏特色化。

一是高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也需要进行专业实践,解决相关专业范围的实际问题,而创业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是目前学校所开展的两种教育实践都是在各自领域内的实践,活动缺乏新意;二是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专业性不强,创业学生接受指导和参加培训力度不够,自身在创业方面的能力不足,形不成特色的主题。很多高校在创业文化、创业活动、创业理念等方面存在断档,缺乏延续性,上一届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到了下一届学生可能就无法开展,有的甚至出现创业项目流产的现象,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的开展带来很大麻烦。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精神,还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做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师生创新意识,促使专业教育的模式多元化,带动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之培养出更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开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相继开展创业教育,但是总体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几乎是两条“平行线”。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大学生的创业选修课、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中,它需要贯穿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表面上看来实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两者是可以实现互补。一方面,创业教育能够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通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基础正是自身的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创业教育将是“空中楼阁”。所以,专业教育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教育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知与了解。在创业教育中融入专业教育,只有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障创业实践的成功。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领域课程学习,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亟需大量具备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这对高校原来单一的专业素质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创业教育恰巧可以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改变传统灌输的教育方式,突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可以将学生从专业知识的枯燥与单调中激活出来,增强专业教育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两者相互融合的形式更便于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得到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其在职场中创新能力。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知识等知识理论水平。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近期的专业前沿知识与行业动态背景,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本领应用到创业实践中去,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取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丰富创业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新模式探索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本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工作原则,实施与专业教育高效融合的教育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课内和课外衔接互动、传统与创新相互结合,主要围绕“四维一体”的主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思维路径

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首先要求以学生需要为中心,树立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将创业教育、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内容于模式中,促进二者有效融合。

1.转变教师的理念与角色。紧紧把握创业教育这一时代主题,以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专业技能结构,提升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改变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构建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个更高效、便捷的渠道获取信息与知识,共同设计学习内容、方法,共享学习资源,共同成长。

2.创新融合性教学内容。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才能有效地开展创业实践。所以,教育者需要转变思维,把学生的真正需要作为设计教学内容的对象,一方面不能忽略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查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生提供全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服务和创业实践服务,通过创业教育开展,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应用,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二)夯实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理论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将人才培养理念中融入创业实践元素,并贯穿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1.树立两者融合的理念。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创业教育融入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落实到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而夯实专业与创业理论基础。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业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具备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是开展创业的前提,而开展创业实践则是对专业能力的拓展与提高,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一方面,专业教育必须突出专业特点、专业优势,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将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培养,将创业实务知识的普及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2.把握培养目标的一体化原则。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是由他所学专业决定的,而这种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创业的目标与方向。所以,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培养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一体化的人才,是高校新形势下应当树立的育人原则。高校需要首先普及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与理论,树立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其次通过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与创业素质;再次,挖掘具有较强创业实践能力和强烈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扶持,实践创业项目。

(三)搭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平台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需要营造一种协同合作、资源互补、交流共享的教育环境,利用多种手段,搭建课程平台。

1.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高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两者相融合的桥梁。所以,要将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基础课程一起纳入到新的课程体系中来,进而实现各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补充与渗透,将创业的内涵与专业的特色体现出来。一方面,将创业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概念,掌握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内容,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参与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2.创新教材内容,加强特色教育。一方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遴选国内外一些的教材作为补充教材,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各高校成功创业典型、具体学科优势等利用互联网、公开课、微课等新媒体手段纳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理论学习效果。

3.搭建创业课程平台。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等手段,整合资源,以网上项目路演、在线交流分享、微课堂等形式开展,丰富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如创业大讲堂、创业工作坊等形式,引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等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研究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增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训练,既能提高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参与性。

4.打造专兼职多元化师资队伍。师资层面的融合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引进企业家、创业投资者、相关创业政策的制定参与者还有行业专业、学者作为高校的兼职创业教师,以他们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丰富学生眼界,为学生提供人脉与市场。另一方面,鼓励校内创业教育教师积极投身创业实践,获取创业经验,或者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创业教育平台培训,提升创业理论、训练创业技能、丰富创业经验,打造“双师型”创业教育队伍。同时,可以面向各学院选拔一批专业理论深厚、创新能力强、有敏锐市场头脑的教师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鼓励他们指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创业层次。

(四)强化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支点

实践性是创业教育的主要特性,所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必须强化两者的实践特征,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课改。

1.加大经费投入,增强硬件设施。专业实践教育与创业教育都需要实战训练,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两者要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学校建立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践基地,保障校内场地与设施可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多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业合作,与地方创业孵化基地合作,拓展学生商业实战空间。

2.组织专业创业团队。按照同学科背景、专业特征,选拔有创业愿景与潜质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创业实践小组,让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形成共同体。基于每个不同专业,设计一整套创业训练计划、创业技能提升体系,帮助学生以专业为基点,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在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等方面建立相融合模式,增强实践性。

3.构建及时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平台。利用校园各种宣传渠道推广创业文化、创业典型,营造氛围;将校园各类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丰富第二课堂内容;积极利用“创青春”等各类创业大赛的赛机,鼓励学生以赛促创业实践。

总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专业教育是理论基础,创业教育是实践创新,只有两者的相融合,才能打破学科壁垒,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他们能力与素质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