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1

二、建设原则

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从**7年到2011年,利用五年时间,建设改造135所乡镇卫生院和830个村室,使其达到标准化,基本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是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改扩建业务用房;二是以提高诊疗技术为目标,添置与更新设备。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每所平均20万元左右控制。

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六、投资规模及经费来源

**7年至2011年总投资1.175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购置与更新。按国家标准和《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设65900平方米,投资约3100万元,添置和更新135所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投资4150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830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添置和更新830个村卫生室诊疗设备。总投资1.17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1.015亿元左右,按《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占总投资的20%,约需资金1600万元,市级财政对迎江、大观及宜秀区改造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适当给予补助,各县(市)区配套资金由本级财政解决。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及各县(市)区配套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购置与更新。年度分配计划依据市下达的年度改造计划和配套比例,由各县(市)区财政安排落实。

七、分年计划安排

分年度计划安排上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优先安排中心乡镇卫生院;二是优先安排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集中的乡村卫生机构;三是优先安排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建设的乡村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7年计划安排建设32所,**8年计划安排建设31所,**9年计划安排建设33所,2010年计划安排建设2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9所。

村卫生室:**7年计划安排建设83所,选择试点1-2个县,**8年至2010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207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26所。

八、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全市农村卫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市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的程序是:

乡镇卫生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在已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由市将**7-2011年建设规划规模和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

村卫生室:按照1个建制村建设1所标准化的公益性村卫生室的总体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再设卫生室(工作职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结合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数、人口数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将**7-2011年计划建设控制数下达到各县(市)区,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7—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经市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审批。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

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市)区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设计,提供几套适应不同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需要的标准图纸,供各县村卫生室选择;在项目建设上,以县为单位进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标,引入合格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以降低建设费用,保证施工质量。

(三)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资的新建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根据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适当予以补助,逐步建立乡、村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市)区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等。县(市)区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县(市)区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村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落实市级财政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督促县(市)区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2

二、建设原则

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从*—2011年,用5年时间,建设123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0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建立起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是以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改扩建业务用房;二是以提高诊疗技术为目标,添置与更新设备。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20万元左右控制。

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另行印发。

六、投资规模

*—2011年,总投资12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购置与更新。按国家标准,投资3.6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60万平方米;投资2.8亿元,添置和更新1230所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投资5亿元,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100万平方米;投资0.6亿元,添置和更新10000个村卫生室诊疗设备。

七、经费来源

总投资12亿元,其中: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争取中央投资3.5亿元(含2006年国家已下达国债资金1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分担8.5亿元,省级按80%比例承担6.8亿元,市、县财政按20%比例承担1.7亿元,省级5年应承担的资金按平均每年1.36亿元进行筹集,具体为:省发展改革委省统筹投资每年安排4000万元,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9600万元,市、县应承担的资金,按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配套比例,由市、县财政安排落实。

八、分年计划安排

在分年度计划安排上,一是优先安排中心乡镇卫生院;二是优先安排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县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县;三是优先安排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县;四是优先安排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集中的乡、村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2009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300所,2010年计划安排建设2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30所。

村卫生室。*年试点建设1000所,*—2010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25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500所。

九、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全省农村卫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省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的程序是:

乡镇卫生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在已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由省将*—2011年建设规划规模和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

村卫生室:按照1个建制村建设1所标准化的公益性村卫生室的总体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再设卫生室(工作职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结合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数、人口数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将*—2011年计划建设控制数下达到各县(市、区),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经所在市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统筹制定全省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市、区)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设计,提供几套适应不同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需要的标准图纸,供各县村卫生室选择;在项目建设上,以县为单位进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标,引入合格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以降低建设费用,保证施工质量。

(三)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资新建的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根据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适当予以补助,逐步建立乡、村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十、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县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等。市、县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市、县(市、区)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村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按照省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报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省财政厅负责安排落实省级财政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3

按疾病控制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具体要求及时做好联络、配合以及相应的登记和预防接种工作。按要求建好村级接种点。

(三)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1、掌握本村妇幼保健基本情况,落实育龄妇女节育措施,并做好情况登记工作;

2、掌握本村早孕妇女情况,督促孕妇在孕12周以前到所在卫生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定期进行早孕检查,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3、做好产后访视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避孕药具送上门并进行副反应处理的登记;4、按要求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四)健康教育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4

(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力度,形成有章理事。县计生局对基层开展的计划生育“示范村”创建、“合格村”建设、“后进村”转化(整治)等工作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指导意见,建立“资源捆绑”制度,相关部门共同指导督查落实。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村(居)基础,结合考核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意见,建立主要领导联系示范村和后进村、班子成员联系后进村和村民自治村等制度。村(居)级组织按照各级的要求,深入推进村(居)民自治工作,依法制订实用、有效、符合群众意愿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加大对违法生育的制约力度。实施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级廉情监督委员会的重要内容,切实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提高群众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动态监管制度,利用新闻媒体和信息简报分阶段对各“创建村”、“整治村”的工作进度进行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组织部门把计生工作实绩作为干部提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村(居)计生队伍的建设力度,实现有人干事。按照“县管、乡聘、村用”的工作机制,着眼于稳定和提高,选好配强村(居)计生服务员。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时间精力到位的服务员要继续留任,防止换届过程中人才流失。村(居)人口比较多,村或分散的要适当增配计生联络员。努力吸引优秀的年轻女性充实计生服务员队伍,按照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的要求,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计生服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拓宽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的选人途径,把热爱计生事业的各界人士选聘进来,建立对专职副会长的工作考核评估制度,提高村(居)级计生协会工作水平。

二、落实基层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考核评估

按照省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年度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以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强化整改、追求实效为指导思想,兼顾省市考核和自主创新,制定年度考核内容、形式和方法。坚持分级管理和逐级落实相结合。县级对乡镇(街道)、部门实施管理、指导和考核,县计生局建立联系乡镇(街道)、部门制度,经常性的开展工作调研和指导,帮助乡镇(街道)、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乡镇(街道)对所辖村(居)实施管理、指导和考核,建立村(居)工作月分析动态管理制度,做到情况明、底子清。村级要做到计生工作基本情况一目清,日常工作月月清。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县对乡镇(街道),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结合薄弱环节和重难点工作,调整各次考核的分值,把计生“月月化”指标和“集中整治”工作任务设定在年度总得分中,促进年度工作全面落实,按照乡镇(街道)的基础特点和地域重难点,突出侧重点,调整比分值,营造发挥优势、各有所长的工作局面;县对部门在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设定个性项目,实行统一考核评估,形成面上工作稳步抓,重点工作突出抓的良好工作氛围。坚持完善考核机制和强化结果运用相结合。县级对乡镇(街道)、部门和村(居)的考核与省市明查暗访、考核相捆绑,按照实际得分,在考核评估结果中实施加、扣分,并按照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运用结果;乡镇(街道)对管辖的村(居),运用好考核结果,对不达标的把好各类先进评比的否决关和各级补助经费的停拨或缓拨关。

三、严肃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纪律,强化“一票否决”

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实施责任追究,强化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国策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认真贯彻实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浙委办[]27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实施意见》(市委办[]99号)。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根据通报的情况程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街道)、部门对于管辖范围的每一例违法生育对象及相关责任人要做到有调查取证、有处理意见和结果,并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涉及“一票否决”的事实及时地进行汇总并督促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建立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奖励机制,强化基层基础

为激励先进、推进工作,县政府设立计划生育工作奖励基金。对乡镇(街道)、部门、村(居)、社区、以及各级干部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目标任务完成出色,卓有成效,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大的实行奖励。奖励基金在县财政设立专户,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具体设立奖项如下: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5

1.2各级医院竞争激烈

在相互依存的同时,区县、镇乡、村各医院之间存在经济上的竞争。由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紧缺的现状,各级卫生院各自为政,争抢病人,上级医院疏于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指导,最终造成乡镇卫生院在夹缝中求生存。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秩序混乱,各级卫生问题不能尽早发现解决。

1.3政府在乡镇卫生工作中职能发挥不到位

监督工作没有做好,对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仅是卫生资源投入不足,监督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管理、专项资金被挪用等现象也在乡镇卫生管理工作中频频出现。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乡镇卫生院管理监督体系成为政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乡镇卫生院应该集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慢病康复、健康教育等多专业、多功能于一体,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卫生费用总量在增加,然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和管理范畴,对发挥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2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

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是乡镇卫生院的重要职能之一,要使乡镇卫生院充分发挥其职能,就必须落实科学及安全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乡镇卫生院发展滞后,但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很多乡镇卫生院出现了就诊率极低,床位空置率高等问题[1]。存在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两方面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多的效用。在使农村乡镇卫生院功定位明确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其功能正常发挥,将会有利于农村三级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最大程度的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农村居民卫生服务质量。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内容涉及计划、基本卫生信息统计、监督管理,卫生服务指导与管理四大方面。

2.1计划工作职责

就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要求,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好工作部署并落实和组织实施,它包括公共卫生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应该由区县级政府组织,乡镇卫生院实施具体的工作,相互配合落实各乡村的工作。

2.2基本卫生的统计职责

统计的范围包括人口学信息、疾病信息、妇幼保健信息、计划免疫信息[2]。对于这些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收集整理有利于及时、全面的反映乡镇卫生院状况,尤其是在对流行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监督管理职能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秩序,维护患者权益的重要方法。政府是监督管理的执行者,只有各级政府明确监管职能、依法行政,才能使医疗市场运行井然有序,它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和对相关卫生工作的管理。

2.4卫生服务指导职能与管理职责

主要是乡镇中心卫生院通过技术上的指导提高各乡镇卫生院医生,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优化人员配置和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3]。一般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在中心卫生院的指导下工作,并配合中心卫生院的工作,其工作对象主要是针对村卫生室进行业务上的指导、相应人员的管理及培训以及收集相关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6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逊色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党政和计生业务目标考核中获得一等奖,荣获全省“十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和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县。2010年要乘势而上,争取更大的成果。这里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决定》切实加强领导

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证人口平安,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各级各部门要组织认真学习,加大宣传力度,把《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近年来。但是目前在局部干部中存在着麻痹松劲、盲目乐观的思想,一些地方违法生育抬头,人口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各级党委、政府必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人口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范畴,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健全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各级计生部门要主动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优质服务。

(二)认真开展“双创”活动。

加强和提高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全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县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必需高度重视,依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创建胜利。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依照县城服务站为龙头、中心服务站为骨干、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加快县站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整合计生技术服务资源,引进技术人才,做强中心服务站。不时改善乡村服务站室的条件,增强服务能力。全面规范技术服务管理,落实“零距离、温馨化、个性化”为主的渗透式”服务,努力提高各级服务站室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家庭都能享受到国家的奖励政策。加强协调和督促,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在就业培训、合作医疗、生态新村建设等方面的优先优惠政策。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把计划生育“三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培训、信息等方面向计划生育户倾斜。

落实公民妊娠期间的权利义务行政告知规定。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严格依法行政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法》依法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问题。严格再生育的审批顺序。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方法》相关规定,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演讲、反馈制度。完善和改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各乡镇要摸清家底,认真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依照创建全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县的统一部署。制定外乡镇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和工作任务,实行计划生育层级包干责任制。抓好计生协会工作,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形成县领导、乡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

法定经费,完善计生投入保证机制。人口计生工作经费支出是公共财政的支出范畴。各级财政要予以保证。计生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监管,年内要开展一次自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管理制度。

(三)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县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时期,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但是县仍然是广元市的人口大县,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在不时增加。科学编制和认真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加强教育,大力建议新的生育观,改变重男轻女的激进观念。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联合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活动,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探索和实施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证体系,建设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二、关于卫生工作

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1年。全县卫生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控、乡镇卫生院建设、卫生监督执法和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关于2010年的卫生工作,强调四点。

(一)深化认识。

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发展卫生事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县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也还存在着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急处置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基础单薄,投入与发展需求还有较大的差异,人才缺乏与人员过剩并存,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医患关系和睦谐问题依然存在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卫生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投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和保健需求。

(二)坚持以预防为主。

拓展领域,扎实开展维护国家利益卫生工作。2010年全县的维护国家利益卫生工作要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建设优美环境。县城区,重点对县城公共场所、进出口道路、城乡结合地带、乡村内卫生死角的环境进行整治,根除四害孳生场所,认真组织开展维护国家利益卫生月活动,依照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物、统一规范的要求,开展好春季灭鼠活动和夏季灭蚊蝇灭蟑螂活动。农村,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集中半年时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突出整治重点,一是完全整治卫生死角;二是完全整治场镇街道乱堆、乱放和私搭乱建;三是完全整治污水乱排乱放;四是完全整治乱倒垃圾现象;五是完全整治场镇和学校、饮食店、单位食堂卫生;六是完全根除四害孳生场所,搞好四害灭杀,完全改变我县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突出重点污染病的防治。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污染病的防治工作;对污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鼠疫、霍乱等急性污染病要加大监测力度,宣传防治知识,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治措施。突出学校卫生平安。重点要监督、检查学校食堂、小卖部、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严格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学校不发生污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出流动人口的疾病控制。高度重视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的疾病防控。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继续发展的公共卫生设施体系是县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改善和加强县城公共卫生设施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居民的公共卫生工作。着力完善基层网络,把公共卫生的触觉延伸到村组。认真实施好“降消”项目,完善农村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作风,主动到基层开展工作,变主动为主动。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步伐,依照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证到位要求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执法,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加强物资贮藏和队伍演练。各乡镇要建立符合外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到组织、制度、人员、经费四落实。

(三)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7

三、农村医卫人才严重短缺,结构不合理。在抽样调查中了解到,我省农村卫生人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学历低、水平低、工资低、年龄高,没有达到“两化”(系统化、正规化中等专业教育)的要求。长春农村医卫人才本科学历仅占1.9%,40岁以上的占80%左右。

四、基层卫生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县级财政紧张、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据了解,乡镇卫生院人均工资500元左右,财政拨款不足40%,村级防保员更少,每年500元报酬,而且有些地方还不能配套到位,出现了“防人的不如防兽的”怪现象(兽医每年3000元报酬)。

针对目前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基层政府领导要把经济指标与民生指标一起抓,把落实民生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讲GDP,也要讲CDC(疾病预防控制),把基层卫生综合达标率作为考核基层政府和干部的重点指标,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落实,加大投入。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要整体筹划、分级负责、逐步落实。避免在落实政策中出现的“玻璃门”现象。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分级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逐年增加投入,先照顾面,再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三、修复网底,服务民众。加快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以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尽快恢复村级卫生所,确保我省农村卫生体系应急机制反应快速有效,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所规范化。

四、整合资源,合理调动。在确保“一乡(镇)一院”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在技术上,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尝试计划生育网、医疗卫生服务网两网合一,形成优化、节约、高效的综合服务网络。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8

二、合理安排各项农村卫生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卫生的财政补助范围包括: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必要的医疗服务,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以及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农村公共卫生经费

根据当地服务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量及乡(镇)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并考虑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等因素,由县级财政合理安排公共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工作需要的人员和业务经费。

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主要实行项目管理。县级卫生部门按照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及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所需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人员经费按照工作量核定,业务经费按照开展项目工作必需的材料、仪器、药品、交通、水电消耗等成本因素核定。项目可以交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组织实施,也可以由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交由其他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目前不具备项目管理条件的地区和不适合按项目管理的工作,可以按照定员定额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核定公共卫生经费。

省和市(地)级卫生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市(地)、县(市)、乡(镇)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经费补助。省级财政承担购买全省计划免疫疫苗和相关的运输费用。

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等的预防控制项目给予补助。

村卫生室、民办卫生机构或乡村医生、个体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所需经费,由乡(镇)卫生院等按其承担的具体任务核定。

(二)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原则上通过医疗服务收入进行补偿。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必要经费,由县级财政根据医疗服务工作需要予以核定。

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招聘的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工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核定,其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按当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的标准核定,由县级财政预算安排。

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乡(镇)卫生院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核定,由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并逐步实行集中支付。

(三)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

农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应与当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合理确定政府举办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

政府举办的县乡两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由县级计划部门按基建程序审核批准后,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其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纳入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修缮、设备更新购置、人才培养等项目支出,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情况,经论证后合理确定,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年安排。

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给予补助。

(四)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

县级财政按实际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和补助定额对合作医疗给予资助,并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及工作任务量等因素合理安排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

县级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资金,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可以直接用于贫困农民家庭大病医疗费用的的补助,也可以用于资助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省级和市(地)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合作医疗和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给予适当支持。

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省、市(地)、县、乡各级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资助标准,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资金应不低于人均10元。

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和中西部地区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支持。从20*年起,中央财政根据试点进展情况,逐步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

三、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经费指标划转等有关工作。

乡(镇)卫生院经费指标上划基数,原则上由各地按当年县级财政下划乡(镇)财政的经费基数,参考经济增长及近几年乡(镇)政府经费安排情况合理确定。其中:人员经费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划转,原县级下划到乡(镇)管理的人员(含现已离退休的人员,不含已脱离卫生院的人员)所需经费全部上划,下划后新增加的人员按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留岗的人员所需经费上划。

乡(镇)卫生院的资产,要在乡(镇)财政和卫生院认真清查的基础上,由县级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清产核资验收后,交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县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乡(镇)卫生院资产流失。

乡(镇)卫生院经费指标上划后,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对全县(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县级财政部门统一核定农村卫生经费预算。乡(镇)人民政府要继续对农村卫生工作给予支持,并按规定在用地、用工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

各级财政、计划、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农村卫生资金和财务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9

___县辖10个乡(镇),161个行政村,各乡(镇)分别设有一个卫生院,其中旺达、田妥、扎玉、中林卡及碧土5个乡(镇)为中心乡卫生院。县乡医疗机构中床位共44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其中:县级35人(卫生局3人、卫生服务中心32人),乡(镇)级23人(大中院校毕业生12人,昌都卫校毕业生13人),村级59人。(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初保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龙头,政策性强,涉及面广。___县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初保工作,把初保工作纳入了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县、乡政府的工作目标。自《___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施意见》、《___县建立和推行合作医疗工作实施计划》及《___县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与妇幼卫生项目实施计划》相继出台以来,我们实行分级管理,推行目标责任制。实施初保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程序》,明确相关任务、承担相应责任,发挥整体优势。一是以乡为单位,把初保工作与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组织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有关行动;二是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三是主动向农牧民群众提供母婴保健,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四是在对乡级卫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强调了资料的搜集、统计和管理工作,做到初保工作的各项资料都有原始依据。

20__年免费医疗专项经费目前上级未到位。由于有库存药品,所以今年目前未统一招标采购药品。在去年完成了对乡(镇)卫生院上划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县今年农村医疗正逐步较好地运转起来:农牧民群众凭《家庭医疗账户本》就医,在乡级卫生院直接减免

70,由卫生员做好农村医疗家庭个人账户及账页登记工作;在县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直接减免60,每月结算一次,从农村医疗的大病补偿金中补给县卫生服务中心。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家庭医疗账户本》4921本,一户一本,即参加农村医疗的群众有4921户,17256人,建账率为全县农牧民6437户的76.45

,农村医疗人口覆盖率为41.94。

(三)防疫防病工作

按照地区防疫防病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接诊结核病人19例,其中肺结核13

人,肺外结核6人。痰阳性2人,阳性率15.38。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55户,健康证61

本,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户。去冬今春免疫接种工作中:卡介苗应种746人,实种744人,接种率99.73

;脊灰糖丸应种700人,实种685人,接种率97.86;白百破应种671人,实种647人,接种率

96.42;麻疹应种606人,实种564人,接种率93.1。四苗单苗接种率为96.78。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注重控制鼠间鼠疫的监测,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开展了“三灭”工作,加大了疫情监测及鼠防宣传力度,做到了严密监控,及时发现、及时服务、及时处理。

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21例,其中肺结核13例,皮肤炭疽3例,肝炎1例,痢疾4例,无死亡。

地方病防治以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为重点,开展以改水和对重点人群普遍投药的防治工作。

麻风病防治工作已达到规定控制目标。目前,我县麻风病现症病人4例,包括复治1例。其中:多菌型2例。

去冬今春,美玉乡前后发生了畜间绵羊痘和人间皮肤炭疽,县委、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我局和卫生服务中心把疫情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动用人力、物力,赶往美玉乡开展调查、隔离治疗、消毒、监控等工作,并免费发放

6560元的药品,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皮肤炭疽的病人也得以痊愈,至今没有出现新的病例。

3月,县中、小学发生了流感疫情,我局组派人员到现场调查治疗,免费发放5418.8元的药品,使老师及学生的病情得以痊愈。

(四)“非典”及“禽流感”防治工作

根据地委、行署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对全县“非典”及“禽流感”防治工作进行

了合理部署,周密安排,成立了防治小组、救护小组及消毒组,安排下乡

16人次__天,在东达设卡49天,建立了24

小时值班制度,坚持了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及设卡消毒工作,以高度警惕的工作责任心有力预防了我县“非典”及“禽流感”的发生。

(五)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

按照《___县加强初保与妇保项目实施计划》,重点抓了“母亲安全”项目、县级对乡级的监督指导工作及妇幼项目例会工作,重点培训高危孕产妇管理、孕产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推广新法接生,提高了乡村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了各乡(镇)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幼卫生工作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了藏党发[1996]5号文件和昌党发[1997]11

号文件精神,加强了对农牧民群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农牧民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截止上半年,全县已婚育龄妇女总数为

16976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有14750人,其中:安环125人,取环24人,皮埋18人,取皮埋8

人,女扎16人,人工流产41人,引产13人,口服避孕药及使用药具共14000余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为

86.89。上半年,卫生服务中心新法接生27例,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六)医药政工作

坚持以药品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现有卫生执法员3名,药监员2

名,实行综合执法。依法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打击各种卫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上半年,我局组织人员多次对县城药品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未发现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上半年里,组织人员对县城食品卫生进行了

3次大检查,没收并销毁伪劣过期食品765件,折合3705元。

乡(镇)卫生“三项”建设:目前,全县10个乡(镇)中,仁果、下林卡、绕金及旺达4

个乡(镇)未修建卫生院,其余均有单独的卫生院,其中:田妥镇及扎玉镇中心乡(镇)卫生院为20万元以下修建。5

月,中国一汽领导来我县,到乡(镇)实地考察,计划对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进行援助。

(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们从转变卫生行政职能入手,加大卫生改革力度,从“办卫生型”逐步向“监督管理型”转变,依法行政。

半年里,县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7470人次,住院病人数182人次,其中:治愈105人次,治愈率57.69

;转院和自动出院75人次,转院率41.21;死亡2例,死亡率1.1。平均床位使用率24.9

,床位周转率7.6人次。做各种手术33例,急诊病人47人次,死亡1人,抢救成功率97.87

。半年里,县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收入达306165.30元,其中利润为76541.33元,总支出533800.73

元。

(八)藏医药工作

县委、县府及县卫生服务中心非常重视藏医药工作,认真贯彻三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藏医药理论与临床研究步伐,积极开发我县藏医药材资源。目前,我们正积极争取卫生服务中心藏药研制室的建设项目及配套设备。

(九)卫生受援工作

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抓一汽援助我县的历史机遇,今年,一汽计划将援助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

100万元。我们还将积极争取卫生技术人员到对口单位培训进修,造就我县卫生技术人员骨干力量。

二、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行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行业”,我们始终坚持把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组织系统干部职工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十六大”会议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县人民提供文明、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年初县委、县府与我局签定的《20__

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我们落实了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的工作目标,并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制度。

四、配合县委、县府中心工作

上半年,局院配合县委、县府中心工作共抽调下乡17人次,累计天数144天,并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工作单靠卫生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有力协调,社会共同参与,发挥整体优势,为我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解决我县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实现我县各项卫生工作奋斗目标。

(二)乡村卫生人员少,待遇低,业务素质较差,与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相适应。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地区卫生局的总体安排,抢抓中央第四次工作座谈会及中国一汽援助我县的历史机遇,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开创我县医疗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大力加强卫生行业的作风建设和服务建设。

(二)着重抓紧抓好《___县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与妇幼卫生项目实施计划》工作,以及对开展农村医疗的监督指导加大力度,重点抓落实。

(三)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按藏党发[1996]5

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的计生网络,每个乡要有专门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要有一名妇幼计生服务人员,落实每月补助津贴

50元。将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工作做在前头。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及提高人口素质。并落实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人员浮动一级工资。

(四)切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加大对农村卫生的资金、人力、设备、药品等方面的投入,抓紧抓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力争实现农村卫生“一无三配套”。

(五)转变职能,加强卫生行政管理,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多学科的社区卫生服务。

(六)强化医药监督,实行综合执法,防止伪劣药品给社会和人民造成危害。

(七)加强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重点落实产科出血防治、高危孕产妇管理、产后感染防治、新生儿复苏等技术干预措施,推广新法接生。

(八)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监测和管理力度。

(九)抓好藏医药研制与

开发工作。

(十)大力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卫生下乡活动。

(十一)经常性地对乡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10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鄂发〔20__〕29号)和《秭归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__年,我县为每一个村卫生室培养一名年龄在50岁以下的骨干乡村医生,累计脱产培训不低于三个月,使其基本掌握医疗卫生专业中专毕业生应了解的医疗卫生知识,其中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培训7天以上;每一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的在职乡村医生累计脱产培训一个月,使其具备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诊治知识和公共卫生、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基本常识。

二、工作职责

1、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二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定期开展培训服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重点是培训乡镇卫生院的师资队伍,每季度开办一次巡回培训班,每次5-—7天。

讲师团人员构成如下:县人民医院10人(专业要求:内科2人,外科2人,妇科、儿科、五官科、中医、检验科、护理各1人),县疾控中心5人,县二医院6人(专业要求:内科、外科、儿科、护理各1人,中医科2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2人。上述单位在4月底以前上报人员名单,由县卫生局医政股统一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

2、乡镇卫生院:每所乡镇卫生院安排3—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各乡镇培训领导小组,由各卫生院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定期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本乡镇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县级培训班培训;

组织本乡镇乡村医生开展培训、考核等工作。

3、村卫生室:组织本室在职乡村医生按时参加乡镇卫生院及县卫生局组织的培训班,每个村卫生室确定一名50岁以下,业务技术能力强,医德好的骨干乡村医生重点培训。

三、培训内容、时间、方式

1、内容:以湖北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材为主,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尤其是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局可以自编培训教材。

要求培训期结束时,骨干乡村医生基本达到中专学历水平,其他在职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掌握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诊治知识和公共卫生、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基本常识。

2、时间:骨干乡村医生每年培训不低于三周,三年累计不低于三个月,一般在职乡村医生每年培训不低于一周,三年累计不低于一个月。

3、培训方式:县级讲师团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乡镇师资队伍,每季度组织一次巡回培训班,到一至两个乡镇开展培训,每次5—7天;

乡镇每月组织一次培训班,对乡村医生开展轮训,每次2—3天,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县卫生局将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选送乡村医生参加省、市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

四、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乡村医生参加培训时,各卫生室按每天不低于30元的标准支付生活费,并据实提供交通费;

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培训时,免费为参训乡村医生提供教材、场地和安排住宿,乡镇卫生院要免费安排好县巡回培训班教师的食宿;县级各医疗卫生单对讲师团成员提供相应经费保障,不能因为参加讲师团而降低待遇。县卫生局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乡村医生培训经费做到应拨尽拨。

2、严格考核:县卫生局对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目标考核。

从2010年起,县卫生局将把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作为医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将其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各乡镇卫生院对培训对象加强管理和考核,严格考勤制度,对参训对象做好考勤记录,未达到培训时间的必须补训;严格工作纪律,培训期间要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尊重培训教师;严格目标考核,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如期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达到预期的目标,培训结束后由各乡镇卫生院组织考试及考核,并将结果上报县卫生局。

3、奖惩措施

奖励:培训期结束,县卫生局对组织得力,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乡村医生进行奖励;

惩处:对于拒不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将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注销其执业注册、收回执业证书或其他处罚;没有达到规定学时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在6个月内进行补训和考核。

4、工作要求:乡村医生是我县一支重要的卫生队伍,是捍卫我县三十多万农民身心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各单位一定要站在忠实实践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把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抓好、抓实、抓出特色。

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范文2一.我乡人口3024人,辖7个自然村,6个卫生所,每月例会及培训一同进行,为强调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我乡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乡村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院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并督促每次例会培训的安排和落实,正是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才使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每期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今月6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培训合格率为100%。

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应用较新诊疗技术手段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2、由于乡村医生队伍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上针对性还不够强。

总之,培训取得的成功并不一定代表十全十美,我们将再接再励,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各项治理制度,不断地提高培训教学质量,为我县的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

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范文3一、培训目标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鄂发〔20__〕29号)和《秭归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__年,我县为每一个村卫生室培养一名年龄在50岁以下的骨干乡村医生,累计脱产培训不低于三个月,使其基本掌握医疗卫生专业中专毕业生应了解的医疗卫生知识,其中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培训7天以上;每一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的在职乡村医生累计脱产培训一个月,使其具备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诊治知识和公共卫生、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基本常识。

二、工作职责

1、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二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定期开展培训服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重点是培训乡镇卫生院的师资队伍,每季度开办一次巡回培训班,每次5-—7天。

讲师团人员构成如下:县人民医院10人(专业要求:内科2人,外科2人,妇科、儿科、五官科、中医、检验科、护理各1人),县疾控中心5人,县二医院6人(专业要求:内科、外科、儿科、护理各1人,中医科2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2人。上述单位在4月底以前上报人员名单,由县卫生局医政股统一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

2、乡镇卫生院:每所乡镇卫生院安排3—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各乡镇培训领导小组,由各卫生院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定期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本乡镇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县级培训班培训;

组织本乡镇乡村医生开展培训、考核等工作。

3、村卫生室:组织本室在职乡村医生按时参加乡镇卫生院及县卫生局组织的培训班,每个村卫生室确定一名50岁以下,业务技术能力强,医德好的骨干乡村医生重点培训。

三、培训内容、时间、方式

1、内容:以湖北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材为主,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尤其是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局可以自编培训教材。

要求培训期结束时,骨干乡村医生基本达到中专学历水平,其他在职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掌握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诊治知识和公共卫生、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基本常识。

2、时间:骨干乡村医生每年培训不低于三周,三年累计不低于三个月,一般在职乡村医生每年培训不低于一周,三年累计不低于一个月。

3、培训方式:县级讲师团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乡镇师资队伍,每季度组织一次巡回培训班,到一至两个乡镇开展培训,每次5—7天;

乡镇每月组织一次培训班,对乡村医生开展轮训,每次2—3天,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县卫生局将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选送乡村医生参加省、市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

四、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乡村医生参加培训时,各卫生室按每天不低于30元的标准支付生活费,并据实提供交通费;

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培训时,免费为参训乡村医生提供教材、场地和安排住宿,乡镇卫生院要免费安排好县巡回培训班教师的食宿;县级各医疗卫生单对讲师团成员提供相应经费保障,不能因为参加讲师团而降低待遇。县卫生局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乡村医生培训经费做到应拨尽拨。

2、严格考核:县卫生局对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目标考核。

从年起,县卫生局将把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作为医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将其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各乡镇卫生院对培训对象加强管理和考核,严格考勤制度,对参训对象做好考勤记录,未达到培训时间的必须补训;严格工作纪律,培训期间要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尊重培训教师;严格目标考核,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如期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达到预期的目标,培训结束后由各乡镇卫生院组织考试及考核,并将结果上报县卫生局。

3、奖惩措施

奖励:培训期结束,县卫生局对组织得力,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乡村医生进行奖励;

惩处:对于拒不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将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注销其执业注册、收回执业证书或其他处罚;没有达到规定学时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在6个月内进行补训和考核。

4、工作要求:乡村医生是我县一支重要的卫生队伍,是捍卫我县三十多万农民身心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各单位一定要站在忠实实践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把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抓好、抓实、抓出特色。

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范文4一、继续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

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医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从而促进医疗工作质量提高。

1.以科学严谨态度抓好每项医疗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

医务科将继续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2.坚持三级质控组医疗质量检查、考核、评比,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检查出的结果进行通报,对年终医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后三名的科室予以处罚。

二、抓好医疗队伍建设,提升医疗队伍素质

要使全院医务人员树立学习钻研专业知识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提供学习机会。

1.按照我院医疗需求,引进在专业医疗业务骨干。

2.鼓励中青年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3.选送医疗骨干按照专业需要外出进修学习、交流,引进新知识、新技术。

4.坚持在院内举办医疗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

5.加强科内业务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坚持三级查房,提升查房质量,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三、抓好医疗安全工作

1.充分利用三级医疗管理体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

2.坚持医疗纠纷讲评和案例分析制度,增强医生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四、做好其他常规和指令性医疗工作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11

1.1机构分布和举办模式

截止2009年底,我市共设立卫生服务站1126家、村卫生室1753家,分别分布在全市455个社区、2588个行政村。农村平均每0.18万人口拥有1家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简称室,下同)基本实现了农村“20分钟服务圈”。

1.2人员配备和结构情况

几年来,通过大力引进和加快培养等措施,全市农村卫生适宜人才队伍有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09年底,全市村级卫技人员共计3412人,其中卫生服务站内工作的卫技人员1011人,这部分人员队伍建设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占全市村级卫技人员总数约70%的主要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队伍发展不容乐观:他们中50岁以上的占总数约60%;中专以下包括无学历的占30%,中专学历占66.9%,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到4%;很少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现象比较突出。

1.3运行管理情况

1.3.1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2]村级卫生工作主要分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基本医疗为主要工作。诊疗疾病以感冒、腹泻和体表创伤为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咨询配药为主。公共卫生服务是村级卫生工作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各县、乡镇成立了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镇、村分别配备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但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对较少,除中心延伸下设卫生服务站能在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外,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对有限。

1.3.2一体化管理开展情况[3]目标是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与卫生服务站(室)实行“标志标识、进药渠道、医疗处方、发票使用、人事培训、医政管理”等统一的一体化管理。目前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下设的服务站,全面实行了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资产集体所有,乡村医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村卫生室只实行药品配送、收费标准、业务范围、人员培训、考核评估等统一管理;资产私有、私人经营的村卫生室,统一化管理程度更低、一体化实行难度也更大。

2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2.1机构建设滞后当前,机构建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村级卫生机构规划不全面,年度建设计划不落实;卫生服务站(室)建设标准偏低。主要原因是:主观上个别地区对村级卫生网络规划和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客观上个别地区规划不够合理,资金保障力度不够,建设标准过低等。

2.2卫技队伍后继乏人[4]虽然卫生服务站内工作的人员队伍建设这几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占村级卫技人员总数70%的乡村医生,年龄结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卫技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峻。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相当一部分老村医已不适合继续从事卫生服务工作,但目前全市尚未建立全面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导致一些不再适合执业活动的老村医难以退出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苦、工作条件差、经济待遇低、人事编制不明确、基本社会保障未建立,许多年轻卫技人员和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去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2.3运行不规范与村医收入待遇不高并存[5]当前,个别村卫生室已偏离了“公益性”,成了挂村卫生室牌子的个体诊所。他们受经济利益驱动,超范围、超能力行医,收费不合理、弄虚作假和医疗差错等时有发生,损害了群众利益。虽然部分乡村医生参与了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工作内容不多,质量也不高。运行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现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政策未对村卫生室内的乡村医生开展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也无明确工作规范。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大部分乡村医生收入不高,基本半医半农。部分乡村医生还担负着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于这部分工作,政府的考核补助机制仍未全面建立,影响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4经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各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创收保生存发展的机制还未明显转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仍以药品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根据国家新医改方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若得不到有效补偿,经济运营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甚至难以为继。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内涵的深化,质量的提高,工作量的加大,服务成本也越来越高,各项经费需求相应增加。基本公共卫生的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实际的基本需求,因此必须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3村级卫生服务网底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加快推进村级卫生服务站(室)建设

根据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底建设。

3.1.1科学规划卫生服务站(室)布局和实施年度计划各地政府应以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状况和行政区划为指导,因地制宜尽快完善县(市)区级卫生服务站(室)建设规划。按照居民出行20分钟或每个中心村都有一个站的要求,由政府主导设置一家卫生服务站,实行共建共享;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行政村政府支持设置一家村卫生室;对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行政村由村民委员会提供固定巡回医疗点。各地应依据对所编制的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按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努力实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和全面完成的目标。

3.1.2明确村级卫生服务站室点职责和任务以区域规划为前提,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依据,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村级卫生站、室、点的职责、功能和任务。卫生服务站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慢病管理、康复、计生服务和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及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村卫生室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辖区居民的一般健康管理及可以胜任的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巡回医疗服务点主要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管理、计生康复技术指导、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咨询、诊疗和转诊服务,以及其他可以胜任的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站、室和点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功能和任务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等部门的指导下,合理开展力所能及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p#分页标题#e#

3.2强化建立以人为本队伍建设工作环境和制度

加快建立一支配置合理、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学专业队伍已成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当前村级卫技人员数量不足、存量不精的关键所在。

3.2.1积极招聘和培养村级卫技人员一是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政府要编制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所增编制重点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倾斜。二是制定实施招聘计划和免费定向委培计划。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制定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校医学毕业生招聘和免费定向委培年度计划。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职培训。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城乡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专项基金,规范建设全科医学人才培训实践基地,深化实施城乡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四是继续采取综合提升基层卫技人员能力措施。如乡村医生培训考核、对口支援农村(社区)制度等。

3.2.2健全建立以人为本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对于在村级医疗机构工作的卫技人员,在工作环境和政策上,一是要有“行头”,即创造尽可能好的工作环境,使从业者在此工作能够心情舒畅,安心工作;二是要有“衔头”,即要组织从业者进行业务学习培训,关心他们技术职称晋升,使他们具备合法的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执业资格;三是要有“甜头”,即要把从业者纳入到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范畴,建立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的新型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完成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来确定相应报酬,使从业者优劳优得,生活无后顾之忧;四是要有“盼头”,即从业者工作若干年后,工作表现好的人员在正式编制、公务员、职称晋升等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还要有表彰和奖励制度,在精神上给予一定鼓励和物质上给予适当奖励。

3.2.3切实落实村级卫技人员基本待遇根据我市村级卫技人员乡村医生占七成的实际,各地要按照基本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相对统一的乡村医生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同时要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参保和缴费补助办法。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可以通过“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扶持”方式,参加相应的基本社会保险,享受最基本的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在服务站(室)工作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卫技人员,其收入与当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职工收入相衔接。

3.3完善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

3.3.1全面推行中心与站(室)一体化管理为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站(室)推行人员、财务、物品、业务、信息和分配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对规划内暂时还未改建达到标准化的村卫生室也要实行人员培训、业务范围、药品配送、收费标准和考核评估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服务站(室)应享受财政补助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等政策。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12

(一)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城市卫生的长效管理。

1.充分发挥组织管理职能。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适时筹备召开各种会议,制发文件,部署任务,提出要求,抓好落实。在实施卫生综合治理、除四害、卫生宣传教育、卫生检查评比等活动中,都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2.充分发挥协调职能。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协调手段,处理好各组织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联系,积极配合,密切协作,以达到预期目标。根据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的调整,重新制发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协调工作,使其在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卫生管理各个方面,全部达到全国爱卫会新颁布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继续协助建委抓好垃圾的密闭存贮工作,增加垃圾转运站的数量,解决部分群众倒垃圾难的问题,争取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无缝隙覆盖的环卫保洁机制。

3.充分发挥检查督导职能。在具体工作中,从宏观、全局和整体要求出发,对各主管部门和单位落实爱国卫生计划的情况,依据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价,肯定取得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和单位卫生的暗访检查和督导,贯彻执行《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标准,文明服务。

(二)继续抓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继续抓好部级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组织搞好摸底、调研、指导和市级验收,年内创建3个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进一步提高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的质量。

二、农村卫生工作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督促指导各区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继续抓好创建卫生乡镇、村、户活动

村级卫生计生工作计划篇13

村卫生室建设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切实做好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不仅是我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加快我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的一系列部署,抢抓各类项目机遇,切实加快推进村级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村级卫生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安排卫生系统首批62个村卫生室建设已全面完工,全县村级卫生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村级卫生室还存在着覆盖不全面、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备、水平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对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务必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加大农村卫生投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强的责任、更实的举措,全面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管理步伐,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明确工作目标,狠抓关键环节,确保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明确具体工作任务。从现在开始到2012年底,全面铺开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全县每一个行政村有一所村级卫生室并达到规定建设标准,基本建成以“五制八统一”为基本内容,责、权、利相结合,设施条件标准化、考核管理规范化、督导培训制度化、经营服务优质化的乡镇、村一体化医疗服务网络体系。村卫生室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明显增强,基本满足辖区群众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做到建设规范、运行顺畅、管理科学、保障有力,实现“疫情有人报、防病有人管、小病有人治、大病有人转”的目标,初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

2、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将各行政村卫生室建在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业务半径以2.5公里为宜,超过3公里的可实行“一室两点”,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村原则上不设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乡镇卫生院设点,由乡村医生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乡(镇)卫生院审核,县卫生局审批后方可举办。村卫生室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宣传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服务;负责疫情上报和有关卫生资料的统计,提供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指导;宣传、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做好本村卫生监督的指导服务工作。

3、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从现在开始,通过积极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项目机遇,利用2年时间,对全县202个村卫生室进行全面建设,到2012年底前初步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全县的村卫生室都要达到《省村卫生室管理规范》规定要求,具备开展村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本条件。县财政局要把乡村医生的劳务报酬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县计划局要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县国土、城建、卫生、红十字会、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国税、地税、物价等部门要认真履职,通力合作,大力支持村卫生室的建设与发展。

4、提高村医业务水平。坚持乡村医生聘任制度,聘任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及以上资格,热爱乡村医生工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能够胜任本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医学教育取得专业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申请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县卫生局要制定乡村医生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定期和不定期、集中培训和个别跟班培训、专题培训和以会代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以及视频系统等各种形式进行。要充分利用县卫校和县级医疗卫生师资力量加强对乡村医生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药学等业务知识和卫生、药品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