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校园新的环境实用13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目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且面对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基础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还在学校,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至关重要。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很多因素,牵涉方方面面。在网络时代除了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进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培养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拿钱支持建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硬环境,而且要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软环境。

2.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组织环境。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它决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而是应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比如可设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专门研究管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事情。校内各职能部门也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3.创新环境的建设要从课堂教学抓起。[4]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开发并培养创新人才?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做的是一个好“导演”,而不是一个好“演员”。

4.创新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材创新。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没有一套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材,开展课堂创新恐怕也是一句空话。我国已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教材。另外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有的学校教师还自主设计课程,自主探索课程的规律。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

5.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是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

(1)培养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2)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建模、设计大赛、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3)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利用网络创新。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

(4)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

(5)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6)举办多种形式的专家报告会,这在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多、更广地了解掌握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前沿信息的有效方法。

以上这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能起到消化课堂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比如我国开展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进行了十届,它正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实验室。

6.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美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5]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

因此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因为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

以上笔者提出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六个方面。由于大、中、小学对创新人才要求的目标不同,创新环境的创设也应有所区别。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教师就提出了:“在初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欲望,使学生从小就乐于创新,勇于创新;中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重点,要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上下功夫;高等教育阶段要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创新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从而培养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

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内因”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网络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于21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相信通过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也一定能够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

[2]路甬祥.创新与未来[M].科学出版社,1998.

[3]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N].光明日报,2000-11-05.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2

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不仅影响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方式,改变着高校管理者的工作途径和方式,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在高校内的传播和使用状况

1.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以来,社会上互联网的普及度日益提高,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急速激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高达45.8%,而且手机网民人数达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总网民的81%。同时,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工具的层出不穷促使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一方面,在高科技的支撑下,新媒体采用数字信号传播方式,大大超越传统媒体中单纯以纸质或声音为传播媒介方式,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机、电脑等新型通讯工具,新媒体完全摆脱纸质媒体的限制,实现“无纸化”信息传播,出现更多层次的媒体形态,比如,手机短信、手机微信、在线视频、数字广播、网络杂志等。

2.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拥有高科技电子产品比例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校中,大学生拥有手机比例几乎可达到100%。大学新生开学必备清单中一定会包括一部手机,有的学生不仅拥有手机,还配备有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IPad等电子O备。无疑,这些五花八门的高科技产品成为大学生搜索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通讯工具。同时,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使用互联网查询资料,通过浏览网页并下载文件,能收集到大量最新最全的信息。通过电脑纂写论文、完成绘图也节省纸张,增加学习的效度。另外,新媒体还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课余生活,许多同学都热衷于利用手机收发短信、在微信朋友圈中点赞、在微博里更新状态或在QQ上分享照片,与周围同学随时随地保持联系,这些传播途径不仅能扩大校园信息的传播范围,加快信息在师生范围内的传播速度,还形成了校园文化中一种“新媒体文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校园文化。高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教育主体,是由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当然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参与和贡献。和谐校园构建就是指高校各种因素之间充分协调,达到互相兼容,是由互促共进的最佳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以高校校园环境为背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始终以教书育人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和谐校园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首要位置。高校秉承“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培养学生,实现人的多层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不怕艰苦,不畏惧困难,同时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都正处于青春正盛的年龄,精力充沛、潜力无穷,只要充分调动积极性,抓住兴趣点,他们就能实现不断自我完善和成长进步。

2.和谐校园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激发教师认同感为目标。高校中教师是珍贵的人力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能充分体现出大学软实力。首先,高校录用教师采用公开选拔、择优录取,为建立优质教师资源把住关,为教学质量打好人力资源基础。其次,在职教师培训也能调动高校教师教学热情,激发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当今各种新媒体工具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要求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

3.和谐校园是一种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校园理念主旨在于坚持人文办学理念,并倡导科学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树立校园优良学风和教风,加强对学生学习整体过程监控和指导,宣传学习标兵和优秀典型,建立尊重知识,勇于创新进取的学习风气。同时,高校建立和谐校园要充分优化校园各种因素,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保证教师安心教学和科研工作,弘扬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谐校园里,人是最关键的主体因素,要一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思想表达和创新能力,将不同个体的兴趣引导向校园建设中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发展和谐校园的途径和策略

当新媒体的使用日益在高校中普及,迅速寻找并创新出新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途径和策略就成为高校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任务。

1.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自由开放特征,营造学术氛围和加强德育教育。高校要正面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教育改变和思维转换,具有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及时适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新媒体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网络、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努力提升高校整体师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掌握通用的网络术语表达,建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用真诚的互动与学生交流,才能营造高校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新媒体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就会冲击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上提供无数的开放资料供给大学生们免费查询、下载和阅读。无疑,这些知识开阔大学生视野,扩展眼界,更新思想。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既能找到丰富有用的知识信息,也能看到各种游戏、暴力和色情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需要具有更强的分辨是非、辨伪存真的能力,同时他们还需要更多来自同学的关心、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校的监督管理。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互联网和手机所提供信息的实质,不被网络虚拟世界所迷惑,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积极地运用新媒体的多方互动特征,改变教学模式和融洽师生关系。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上各种开放课程、网络公开课、微课和慕课,给大学生提供了无数课程的饕餮盛宴。对比之下,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吸引大学生日渐提高的审美和学习需求。这就势必要求高校教师能尽快地适应新媒体给教学方式带来的改变,并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通过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用图文并茂、声音和视频相结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知识内容传播给学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开放网络学习课程”,还要积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其次,新媒w呼唤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创新网络教学模式”,进行高质量的依托网络平台的现代化教学。借助新媒体通讯工具,信息能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传递和交换,“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种依托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平等、交互和多向度的特点,有益于建构更和谐和多元的校园文化。

3.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信息共享特征,合理调整学校管理方式和维护网络安全。新媒体要求高校改变传统校园管理方式。学校管理者要开动脑筋,广开思路,灵活运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手机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作为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平台。这些新型多媒体传播工具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广大学者所认可。高校各层管理者都可以将学校的新闻报道、教学日志、管理政策、学术讲座、课外活动等信息到校内平台上,学生们能随时了解学校最新的新闻热点和学术动态,并能自由地发表评论,参与到高校的重大决策中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形成优良向上的校风,和谐的校园可以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和人心。

参考文献: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3

一、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反映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新媒体调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依托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如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校园中,手机等媒介的广泛使用,改变和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多媒体他们能了解到更加前沿的信息动态。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信息融合的中介力量,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使用新媒体的方式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无形中调动了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校园相对封闭的现状,校园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量的社会信息通过新媒体流入校园中,校园文化也通过新媒体传播到社会中去。广大师生通过新媒体接触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新媒体的带动下,校园文化向社会展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改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构建了既符合高校特点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新体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由于自身缺陷和大学生使用不当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易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内容,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际交往更加丰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在接受新媒体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感受了多元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本身是不成熟的,容易受到外界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和影响,常常不能分辨自己所接收信息的真假对错,可能会受到有些错误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为校园文化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不当

新媒体的发展降低了社会事务参与的门槛,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但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对新媒体正确使用,就会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比如当代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浏览新闻,进行学习,大部分同学通过网络打游戏,网购,自制力差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购物,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危害人的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对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广大师生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新媒体,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生要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面Ω丛佣嘌的新媒体信息,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自觉消除和过滤负面信息,提升自己对信息的判断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同时,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大学生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正确使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开阔自己的视野,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指导自己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二)新旧媒体相结合形成合力

传统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和弘扬主旋律上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既不能抛弃旧媒体也不能单纯依赖新媒体。它要求我们既要积极主动的加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也要注意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好制度、好方法,新旧媒体能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当今的校园文化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和新媒体紧密结合,师生共同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校园文化。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4

但是,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网络和教育日益紧密广泛的联姻,给我国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在网络条件下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育,实现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使其创新潜能得以激发、展现和生长的环境。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只有在学校和社会都为学生创设了适宜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传播和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创新人才。

毛译东同志在著名的《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从另一方面讲,即便是鸡蛋,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温度也永远不可能变为鸡子。可见在内因一定的情况下外因起着决定的作用。我们都把学生看作"鸡蛋"(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而不是"石头"。要使"鸡蛋"(学生)变成"鸡子"(创新人才),适宜的"孵化温度"也就是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设就是极为重要的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因"。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上下大气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使在校的"鸡蛋"都变成"鸡子"。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讲,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创新。举国上下,齐谈创新,大中小学,都搞创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且校园基础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和3000多所中小学建了校园网,2000年12月CERNET网的主干网已全面建成提速,这一切都为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还在学校,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至关重要。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很多因素,牵涉方方面面。在网络时代除了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进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培养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我们国家,什么事情,只要领导重视,就好办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从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需求的高度,从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的发展及生死存亡的高度,从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拿钱投资网络建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硬环境,而且要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

第二,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组织环境。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它决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而是应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比如可设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专门研究管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事情。团委、学生会要以如何适应新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发挥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的作用。要研究如何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这些小组应该如何活动等情况。校内各职能部门也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创新环境的建设要从课堂教学抓起。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学生擅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

第四,创新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材创新。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没有一套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材,开展课堂创新恐怕也是一句空话。好在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教材出版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出版社已经组识出版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面向21世纪教材。这些教材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到网络教材应有尽有。另外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不仅高校编写出大量的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教材,中小学也开始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如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就鼓励教师自主设计课程,自主探索课程的规律。开设了《以案学法》《模拟股市》《环保行动》《经历求职》等课程。这些课程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体验,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甚至可以自报选修课程、自主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初步调查有93%的学生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

第五,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是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

1、培养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兴趣,写出了《物种的起源》;爱迪生痴迷发明,而获得了二千多项专利;丁肇中对物理学有兴趣,而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2、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电脑建模、设计大赛、联网创造、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3、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利用网络创新。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

4、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

5、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线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经。

6、举办多种形式的专家报告会,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多、更广的了解掌握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前沿信息的有效方法。

以上这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能起到消化课堂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应该充分利用并大力发扬。比如我国开展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进行了两届,它正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实验室,提高实践能力的练兵场,创造未来业绩的孵化器。国内和国际间的各种"奥林匹克"智力竞赛,更因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而受到各国政府和民间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第六,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和考评制度,确保教授队伍的质量。"

他说∶"教授要活跃在育人第一线,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做人的品质。教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高校如此,中小学也一样,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

因此,加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因为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

以上笔者提出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六个方面。抓住了这些方面并确实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对创新人才要求的目标不同,创新环境的创设也应有所区别。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教师就提出了∶"在初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欲望,使学生从小就乐于创新,勇于创新;中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重点,要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上下功夫;高等教育阶段要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创新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从而培养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

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做"孵小鸡"的工作。就是做使学生由"鸡蛋"向"鸡子"的转化工作,就是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内因"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网络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于21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相信通过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也一定能够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百年的夙愿,实现伟大的复兴,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选集》277页

《创新与未来》路甬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5

课题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建设研究”(GDGZ12Y115),主持人:李德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38-03

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媒介的发展,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呈现出信息化“校园村”的新格局。而校园媒体文化的发展体现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品格,凝聚着学校的校园文化积淀,体现着校园品位的重塑与再造。校园媒体文化还起着传承与提升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品牌力量的作用,是繁荣校园文化和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内涵

(一)关于文化的界说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人文、地域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经济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界定,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二是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的所在社会的文化。泰勒曾说过,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Robin FOX更进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质相通,二者都为某一种族成员所共有,大部分文化行为也象本能一样,是潜意识的{1}。

通常人们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精神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专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二)关于媒体文化的界说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就包括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对媒体文化的研究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学者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95年,凯尔纳在其《媒体文化》一书中把媒体文化纳入文化研究的框架中进行相关思考,正式将媒体文化研究当成了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媒体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体技术和产业)。让人们关注到媒体文化得以制作、流行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将文化、媒体、传播等研究领域相互关联起来。”{2}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媒体文化研究。

中国学者对媒体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周宪、许钧在1999年《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中这样阐述:“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3}可见,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种对媒介文化的解释和诠释帮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媒介文化,以及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其内涵。

(三)高职校园媒体文化

校园媒体简称校媒,专指学校或师生自办的媒体,或者是运用社会媒介工具在校园内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媒介。

校园媒体文化中师生不再是简单的受众和媒介文化的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积极创造者,在互动与矛盾激荡中通过全校师生长期实践、积淀和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比如微博,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是参与者和新闻发言人。

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之间通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工具为媒介,在全校师生长期实践活动中蕴育而形成的具有校园本土化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媒体文化的概念中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态生成过程。展现出既有人文传统的学校本土精神象征,又有师生长期实践和培育创新生长的精神财富,这是校园媒体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所在。

二、新媒介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的媒体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新闻网、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校园媒体文化的价值取向如何确立?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媒体文化环境和氛围,如何依时而进,顺势而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兴媒体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受众的巨大冲击

根据教育部信息教学管理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络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受到网络的影响,通过新兴的电子报、手机报以及一些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这些都给高校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现代媒体具有网络化、电子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高校媒体无论是从信息的含量、传播的速度,还是媒体的介质等都与现代媒体存在一定差距,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远不及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主流专业媒体。青年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主流或专业媒体的重视,针对青年学生作为重要读者群的各类媒体数量日渐庞大,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新媒介使校园媒体文化信息传播个性化、即时化和传播路径多样化

由于新媒介冲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从技术上支持满足校园媒体受众时尚化、个性化、同步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传播需求。青年大学生是校园媒体的最主要受众,他们求知欲甚,好奇心强,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位的,随着现代媒介的出现,他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日益丰富,在信息的选择方面也变被动为主动,变一元为多元,这种内在需求的多元与获取路径的多元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生信息的“大爆炸”。

(三)新媒介的冲击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对传统校园媒体的手段和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校园媒体文化繁荣发展客观需求与发展现状的非对称性矛盾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在现代高职文化快速发展客观需求的背景下,现在高职院校校园媒体文化理念相对陈旧,校媒工作队伍水平较低,校园媒体软硬件设施落后,各类校园媒体又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等等问题与现状,难于适应高职校园媒体文化迅速繁荣发展的客观需求。

构建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校园媒体文化引领舆论的重任,就必须树立现代开放的理念,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来建构校园媒体文化,构建专业化校园媒体文化宣传队伍,更新提升校园媒体硬件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建构和谐、健康、气正、风清、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

(一)有品位、有思想、有文化、有深度的传媒文化

“受众品味即传媒文化品位。”{4}文化传媒的受众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受众的品味决定了传媒文化的品位,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也是如此。高职校园媒体的受众是高职院校的师生,高职院校师生的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具有深度的、成熟的思维特征,以及相对纯朴的性格特质等特点决定了校媒的品味。也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必然要求具有思想内涵和一定的文化深度。其中以人文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学术文化、技能文化、工业文化、价值观念、诗书琴棋书画、审美情趣、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等为校媒宣传主要内容。

(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

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首先表现在其与大众传媒文化的同质化。两者在传播内容与流行风尚的表现趋同。在现代新媒介的影响下,时空距离完全消失,全球化信息时代拉近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距离,出现了多种的“互文”或“克隆”现象。法国学者马特拉认为,在信息接受的中间过程成为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机制,文化是一种混合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成为连结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中介,他们本身亦成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在开放社会与开放的现代高职校园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其次表现在不同高职院校、同一校园中的不同媒体传播内容趋同。主要是因为校园媒体的价值取向一样、高职院校的主体一样、受众相同,所以传播内容与性质到形式都大同小异。例如医学卫生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可能在校园媒体中更多涉及关于医疗器械的功能与使用问题,以幼儿师范类为特色的高职就应当在校园媒体中用较大篇幅介绍师范教育技能方面的知识,达到潜移默化与文化熏陶的作用。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还表现为受众单一性。校园中无论哪一种媒体的设计都是首先面对自己本校的师生,受众的主体定位于本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园媒体关注的必定是师生群体趣味趋同的文化需求,受众的单一主体决定了在百花争艳的校媒形式下无一例外地隐含着质的相似性。

(三)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与介入

如果校园媒体文化资源不能为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切入点,那么这种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校园媒体通过对事件的加工与传播,实现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因为日常生活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切入点也是不断变化的,校园媒体文化要尽量适应师生的辨识力,尽量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生活体验。“干预生活也是传媒文化的一个特点”{5}。学校师生通过校媒了解学校,获得信息,同时,师生还对校媒寄予期待,希望其扮演维护正义、公正和公平的角色,弘扬什么,反对什么等等。

为师生提供话题也是校媒介入师生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每天在校园中耳濡目染的校园信息,可以成为讨论与思考的话题。多元的校园传媒内容在不同师生中形成各种爱好和生活体验,进而影响和介入每一位师生的生活。校园媒体文化对校园流行的生成、普及以及衰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时尚的引领、走向及性质具有导向作用。

(四)人文素养的隐性德育与媒体技能的显性培养并举

校园媒体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传媒文化,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媒体功能,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校园媒体成为唱响主旋律和提高影响力的先进文化载体。

校园媒体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历练和锻造学生的媒体技能和职业养成。高职院校是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与汇集的场所,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兴奋剂,师生在校园媒体文化的传承与宣教过程中,切身感受和养成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通过参与实践校园新闻传媒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成长与提高的过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造就和培养学生的新闻传媒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五)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与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并蓄

在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中应包含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前者是特色文化,后者是通识文化。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所以在现代高职院校中应当注重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其与普通综合院校的主要区别和生命力所在。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则是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重要途径,通过道德内化与职业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则是上述两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积淀和蕴育下来的特色和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既是使命责任,也是校园媒体文化的题中之义。

当然,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还包括很多传媒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比如说开放性,反建构性,霸权与民主的斗争性,娱乐性等等。

总之,新媒介是一种传播方式的改变,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科技在不断改变世界,而文化,则永远忠诚于人们的习惯与感受。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介环境下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时代特征,推进校园媒体文化的繁荣发展,培养技艺精湛、人格健全的现代大学生。

注释: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消费社会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让·波德里亚[M].樊柯,译,2008.

{3}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3.

{4}{5}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

参考文献: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6

校园文化是生长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过程,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并对参与校园活动的每一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按照其形态构成主要包括以建筑状况、图书设备、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为特征的校园硬文化环境和以教育理念、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为特征的校园软文化环境。校园硬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物质依托和基本前提,对师生发展发挥着直观的影响。而校园软文化环境则则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侧重于环境熏陶,是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核心,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并对个体发挥着内在的根本性的德育熏陶。因此,创建高标准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对高职院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培育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同其教育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最大化。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状况来看,与其特定的教育目标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状况:

1.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趋同性。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说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辅助性功能。然而,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目标层次上的差异性,国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出发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必然为这一目的服务,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特色来设置相应的文化氛围,从而从实践中再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但是,调查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专业设置相似性就造成了校园软文化建设上的趋同性。

2.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随意性。构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制度、条例、校纪校规的制定,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直接的规范、调控和引导作用,多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高职人才培养标准在于为一线培养实用型高技术工人,更要求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一种普遍约束的、科学规范的、调控严谨的思想观念,从而满足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相应人才的匮乏和管理的“短视”现象,在制定校园工作制度、校纪校规等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往往是就事设规、依事定例,缺乏明显的预见性,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上的随意性,并因此使管理文化、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等都带有浓厚的随意性。

3.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封闭性。当今社会是以开放为典型特征,各个领域只有在开放之中才能有良性的发展。而德育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就必须借鉴和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眼前利益(即保证稳定的生源供应)的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都着眼于通过高就业率来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确保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获胜,往往对自己管理上的长处和优势采取保密的态度。取得一定成绩时,夜郎自大的思想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不去主动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长处,采取关门办学、闭门发展的狭隘做法。

二、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的新思路

鉴于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当前状况和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必须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高职教育的具体实际,把握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着力创新,用新的思路来创建校园软文化环境氛围,并使之实现德育功能最大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坚持以开放性发展的视野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一定的文化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我们创建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必须为其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高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文化所特有的阶级性决定。尽管高校的办学目标必然要求有其特定的个性特色,但这并不是主张封闭发展的做法。特别是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造就了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高职教育本身也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去培养人才,这就必然使校园软文化建设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外面的发展经验,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封闭的视野中走出来,坚持在校园的三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坚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使本校的校园软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充分体现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2.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优势就在于其向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方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而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能在其中获得较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意识的熏陶,为未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素质储备。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建设上,应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这个过程要求:首先是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推动职业活动的开展,并因此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格以及严谨的思想作风,用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其次是通过校园社团文化、社区文化和特定的职业活动为主题的专门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自强精神的引导、职业意识的熏陶和责任意识的培植,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再次是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积极塑造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调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切实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

3.积极寻求特色化为突破口推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复制从某方面讲可以达到传承文化、施加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这种简单的再生活动缺乏创造和超越,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特别是受教育者本身是多样性的存在,必然要求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因此不同培养层次的高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校园软文化教育环境,满足其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建设特色化的校园软环境文化基本要求是:一是坚持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二是结合周边文化环境特色,开展特色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特色的育人模式;三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和谐局面。通过特色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4.遵循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实施校园软文化环境建

设。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其最基本的保证就是社会活动的民主化、法制化,也就是使社会生活遵循一定的规范。因此,作为社会领域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其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开展必须体现规范性特征,具体而言,就是使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规范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校园制度建设、管理实践必须体现全校师生的价值和利益,确保各项活动得以具体落实;二是要求形成保证各项制度、规定和管理目标得以实施,并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平等的运行机制,发挥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制度性要求合理有效;三是形成全体教职员工普遍参入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形成机制,增强教育内容本身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校园软文环境建设在高校育人实践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只有坚持观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不断研究新情况,遵循新发展,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显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程祥国、詹世友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

[2]吕一军:《核心竞争力、特色办学、校园文化》,《现代教育科学》,2003.5。

[3]许嘉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求是》,200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7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不但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观念性要素,而且也包括各类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性要素;不但包括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各类规章制度等体制性要素,而且也包括见习实习、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实践性要素;不但包括精神文化要素,而且也包括物质外文化要素。

二、新媒体在我国高校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所谓新媒体,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 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新兴媒体走进校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高校校园文化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目前,手机与电脑在学生中普及率很高,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台手机,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3G手机。学生平均上网时间较长。

在高校,新媒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BBS、学校网站、论坛等由学校建设的网络平台。二是针对青年及学生发展的一系列网络商业应用,如QQ群,社交型网络、游戏社区等。三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如手机QQ、飞信、手机报、手机社区等。中国网民实现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在 2012年上半年,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四是微博深受大学生欢迎。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及挑战

新媒体迅速发展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

1.增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

新媒体信息交流方式简单、新颖,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年轻富有朝气的特点。同学们对新媒体的参与热情极高,从新媒体中学习、娱乐,有利于大学生以主体身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这种参与方式所获得的体验远比学校利用说教式的教导程度更强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和获得,效果事半功倍。

2.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新媒体突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时空限制,信息容量更大,速度更快。以手机或网络为载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都能够进行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微博更是奠定了其在影响力方面的霸主地位。从普通网民通过微博分享个人琐事及心情,到社会民众通过微博围观社会新闻及公关事件,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并愈发的举足轻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微力引领时代”。

3.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受众群体

新媒体的使用群体非常庞大并且呈上升趋势,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政府对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更为重视,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向更广泛的群体渗透。新媒体能以学生更喜欢,更乐于接受的方式飞速地传播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接受了教育,受到了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不良文化挑战校园主流文化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让不良文化搭上了便车。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全球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容易使青年学生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价值观发生扭曲,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网络上超越时空的交往则使人产生非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带来人际关系淡漠等社会问题。

2.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角色位置的不确定性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8

创新精神不仅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关乎着国家兴旺发达,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高等学校想要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就要积极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医学生来说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依赖创新主体的主观因素,同时与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课堂上的授课环节是否精彩有吸引力,学生的科学研究内容是否与实践社会需要相关,课外大小活动是否都会举行和参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强调校园环境,主要是来突出其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本文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评价,结合校园环境现状,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

二、研究现状

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校园大环境。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校园环境,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挖掘,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六个学院1000名学生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2。

通过此调查大连医科大学的医学生对影响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认同度,并分析医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

(一)校园物质环境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方面

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有利于缓解医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可以降低其压力重而产生的一切不良情绪与烦躁心理。通过对表3分析可以看出,有91.5%的医学生认为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仅有1.2%的医学生认为校园自然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不重要。表4主要是关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创新思维的影响,有85.7%的医学生认为完善的校园设施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非常重要,仅有3.9%的医学生认为校园设施环境创新思维的影响不重要。校园环境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所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教学条件与教学基本设施的好坏与学生的品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现代化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校园网络的配备,设施齐全的教室与实验室,都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校园人际环境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方面

从寝室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创新思维的影响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三方面来看,82.5%的医学生认为这种影响是重要的,仅有5.6%的学生认为影响不重要。可见,寝室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广大医学生的认可,在医学生的调查中是相当看重的。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之余,寝室环境是作为一个组织,在各个大学生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外,还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积极开展交流讨论。寝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大学生除教室外接触最多的地方,寝室内成员间每天生活在同一空间和同一范围,彼此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表达各自的观点,其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都会受到每个同学的影响,不同的思想在碰撞后也会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逐渐形成了各个大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思想上的融合。从此方面即可提现出建立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会有助于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期望和言谈举止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引导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表6可看出,学生对“教师群体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一观点非常认可。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乎着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挂钩。这就要求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教师,从教学源头上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9

Abstract The campus is the main venue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development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ciety,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carrie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campus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Keywords campus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culture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教育部强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高校也开展了各种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是大学生发展的主要空间,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生活、卫生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便利。学校方面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作用。校园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实验工具,学习的氛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园为自己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积极发展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20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提出总体目标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学校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普及创业知识也鼓励学生创业。学校也应更加完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

1 实验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的实验课存在许多问题。理论课没有掌握好,没有及时去复习。实验课很迷茫,课前也不懂预习,造成许多知识不懂,被动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差,学生也得不到锻炼的效果。笔者认为学生要端正态度,摆脱那种“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好好享受大学的自由生活”的想法,大学生要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做打算,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紧张,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大学生要利用好实验课在老师的指导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充分的掌握好实验课,就要学好理论课的知识。有些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是不同步的,实验课前要注重预复习,上课前可以大概的知道所要学的知识,知道要接触的器材。在课堂上注重操作,在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动脑能力。

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重视学生实验课的同时也要强调理论课的学习。针对笔者的经历,发现理论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如今许多大学生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课堂纪律散乱,学风差。课堂玩手机,趴台睡觉现象严重。教师授课速度过快,课堂内容多,PPT播放速度快,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校应整顿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让手机远离课堂。加大管理力度,制定一系列课堂规章制度,约束课堂手机现象。①如加大课堂巡逻,经过多次发现课堂玩手机给予学生一定的处罚。授课老师也应提醒学生远离手机回归课堂。设置“手机收纳袋”,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课后再归还手机,这种做法也被许多高校采取。②老师转变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以问题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PPT点明重点,重点内容放慢速度。学校应该加大课程的课时,减少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吸收。

虽然实验课也采用了分组,但是每一个小组的人数还是很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上系解实验课时,一个小组的人数比较多,围了一圈又一圈,老师讲解标本时,小细节部位是看不到的。采取小班教学有力于学生充分的利用好实验课,如每个老师带10~20个学生。

2 多层次开放实验室

虽然学校也开放了实验室,但是实验室开放不全面。开放的实验室只是为搞研究课题的同学。目前搞研究课题的同学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同学也是需要开放的实验室。搞科研是很辛苦的活,并不是很多同学愿意参加,开放普通的实验室也可以给大学生带来锻炼的机会。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从高中到大学,从一个校园到了另一个校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校园有许多先进的实验器材,许多高中的教学设施比较落后,高中注重理论忽视实验,实验室的许多器材也是大学生第一次接触,他们使用起来比较陌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去接触各种实验器材,激发实验兴趣。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有时会失败,如果实验失败了又重新做的话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实验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一个不成功的实验,学生收获不到成果,积极性会下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锻炼。由于实验时间的不够,有些学生会直接抄袭别人的实验成果。如《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测定》,老师要求同学把观察到的微核细胞拍照发给老师,有些同学实验失败,直接用其他同学的标本,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有所偏差。所以学校应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收获成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一些实验,从中可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开放实验室的同时也要保护实验设施。学校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学生组成。学生要做实验时可以向管理小组申请,管理小组审核同意后为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器材。学生实验结束后清点器材,如有损坏或者丢失,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为了避免实验者滥用实验材料,学生可以自行购买。市场上买不到的材料,学生向学校申请购买,学生也要付一定的费用。

经调查,开放实验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也得到了提高。③

3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另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学有余力的在校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撰写实验报告、成果交流等工作,④大学生从中可以提前接触科研。近年来我校也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让大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有科研精神和考研志向的同学可以加入导师班学习。大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很多,他们把业余时间花在科研上,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做实验。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也可以锻炼自己,激发创新思维。搞科研是一个辛苦的活,大学生从中也可以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学习,实验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也比较真实,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几个同学做一个实验研究有一个或者两个老师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实验。科研成果是要以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导师班中写论文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文采。本科生的知识面还是比较窄的,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懂的知识,他们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到图书馆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到大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力,也可以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立项通过的课题,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这对激励同学和老师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学校也应鼓励更多的同学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科研的作用意义,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平台去展示自己。本科生导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引导作用,⑤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培养科研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4 创新创业组织

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分层次管理。学校社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让大学生可以一起探讨创业。社团成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很多的学生知道创新创业协会的宗旨,壮大协会团队,壮大校园创新团队。协会定期举行创新创业比赛,让大学生加入到创新的潮流中来。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对创业的向往。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协会的指导老师很有压力。一个老师指导几个协会,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应由专门的老师指导,指导老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协会中。老师多关注协会的日常情况,为协会的发展献言献策。指导老师可以多参加协会学生管理者的例会,听听协会发展的情况。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工作更积极,学生体会到学校的重视,老师的重视,更多学生会相信这个团体的实力,更多的学生愿意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

学校应经常组织成员与其他学校的创新团队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其他团队的发展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邀请创业成功者给学生授课,为学生讲述创业的经历,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创业的榜样,才会有创业的动力。

5 结语

大学是学生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校园里,充满年轻活力的群体,在这个特殊的场所全面发展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更加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注释

① 董振华.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58-61.

② 詹志华,董皓.高校思政课堂手机媒体管理策略审思[J].教育评论,2015(11):90-9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0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传播空间,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获取和使用新媒体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电子资料,还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面向所有人进行信息传播,使曾经长期占据大众媒体主导地位的电视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的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1]。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大幅挤压了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改变了以电视节目为主的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电视媒体的受众数量不断减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的人均收视时长逐年下降。据央视索福瑞(CSM)研究统计,电视人均收视时长已从2003年的179年分钟,跌至2013年的165分钟。与此同时,电视观众规模也在持续缩小,观众的平均到达率由2010年的72%下降至2013年的66.5%[2]。网民的规模在持续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为5.57亿人。目前,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年轻一代已渐渐远离了电视,向网络及相关新媒体转移;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也已经成为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渠道。

2.电视媒体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在信息化时代,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新”与“快”,没有了时效性,新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一条新闻的播出需要经历采访、制作、审查、上传、播出等程序,这使得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播出之间的时间差大大增加,往往新闻已经变成了“旧闻”。新媒体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源,而每个人所的信息对于其他人也具有开放性。尤其对于社会乃至全球重大热点事件的发生,网民只需上网或者用手机即可实现查询或者相关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抱着手机、平板电脑而不愿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电视在家里成了摆设。

3.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逐步弱化。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产品日新月异,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微传播工具、微文化产品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受众的信息渠道,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据统计,越来越多的观众逃离了电视机,转而选择视频网站等更加自由的方式获得同样的内容资源。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49亿。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公众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吸引了各类政府机构设立公众账号,这些微博往往在第一时间公布国家决策、传递公务信息并与网民互动,传统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唯一平台的局面已被打破。

二、媒体融合给校园电视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为电视媒体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处理好新旧媒体之间的关系。新兴媒体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和新闻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融合新旧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综合宣传效应,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门“必修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新媒体不是作为传统媒体的对立物出现的,二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也不是谁代替谁的关系,而应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此长彼长的态势。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借鉴新的传播渠道和信息生产方式,融合新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创新产品形式和内容,才能在新常态下发展壮大,提高自身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2.树立校园媒体发展新理念。新媒体的开放性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拓展了工作思路。校园哪里思想最活跃,宣传思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哪里聚集的人气最旺,宣传思想工作就影响到哪里;哪里矛盾最复杂,宣传思想工作就发挥作用到哪里;青年转移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多屏时代,电视机不再是电视媒体的唯一终端,要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起来,实现电视、电脑、手机和PAD的“四屏”全覆盖,利用青年喜欢的传播媒介,使用青年接受的语言体系,推送青年喜欢的文化产品,共同发挥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探索电视媒体融合的形式。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双向传播、互动性强的特点,建立网络电视台或视频网站,克服自身单向传输的缺点,实现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实现宣传教育目标。其次,进入“读图时代”,学校以动漫、手绘画、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制作富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和推送。同时,不断改造和升级基于线下平台的传统宣传载体,利用电子橱窗、电子阅读栏、户外LED屏以及楼宇电视、网络电视等,一起构成新型校园媒体,使师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校园媒体的熏染和影响。

三、拓展电视媒体平台,开展高校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首都高校不断研究新形势下青年师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特点,坚持“青年在哪里,传播就在哪里,宣传教育就在哪里”的理念,变“内容灌输”为“思想引导”,变“被动播放”为“主动传播”,不断探索高校电视媒体传播途径和载体,把宣传思想工作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通过视频、电视直播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发挥直播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达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2011年,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期间,分别与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合作制作了专题纪录片,积极利用电视媒体播出大量介绍清华校史、宣传清华人物、抒发清华之情的节目,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广大师生中间得到进一步弘扬,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更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大网站进行实况直播,在广大师生中起到了最好的“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宣传教育效果。

2.利用楼宇电视、LED显示屏开展宣传教育。2011年,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师生修身立德报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承办了“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系列活动,向广大师生现场宣讲如何践行道德规范、传播道德文化。同时,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站对巡讲活动进行图文直播,相关高校也及时将报告制作成视频节目,通过校园网、闭路电视、楼宇电视和户外LED屏播放,提高道德模范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建成首期10台校园电子橱窗,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两校区实时维护,将学校重要新闻信息及宣传报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及时播放。

3.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开展宣传教育。近年来,微电影、微视频成为校园传播正能量和开展思想宣传的有效载体。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利用人人网和校园网推出“中国梦,法大学子的追梦故事”系列微电影,涵盖了法大学子报国梦、志愿服务梦、科研梦、感恩梦等多方面内容,以清新平实的风格叙述法大青年学子的追梦故事,成为师生中的热点话题。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制作了12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主题的微公益电影,用青年师生的视角诠释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利用动漫、图解方式开展宣传教育。高校通过照片、动漫、图解、手绘图等媒体手段,以其文字视觉化、数字可视化、深奥道理通俗化,丰富了宣传教育形式,探索高校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2014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在二级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全部采用“公推直选”方式,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学校在推选前夕制作了动漫宣传片《公推直选:我们的书记是怎样产生的》,对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工作程序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并通过闭路电视、户外显示屏、校园网、微信等途径播放,受到了广大师生党员的广泛关注。

5.利用微博、微课程形式开展宣传教育。2012年11月,北京市教育工委在新浪网开通“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通过“微课堂”分享观点,“微直播”解读十报告,“微访谈”传递思想,“微展示”走近高校学习活动等栏目,在首都高校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利用新媒体课程实现师生网上交流,开展精品课程互动教学,建设“CNU百家微道”品牌活动,将学校专家学者5分钟的微讲座视频上传至微博等网络平台,在最简短的时间里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分享知识、引发思考、营造学习氛围,吸引了广大师生学习。2014年7月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表彰大会,并邀请教师现场讲授“微党课”,把大理论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让大家聆听到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结合我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周密有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设计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展,要保证学生有适宜运动量。为此我校特意邀请各个学科的教师、各个年级学生代表,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入场、出场次序,落实场地,体育教师合理分工,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争创“运动、快乐、健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氛围,打造校园生活的一片乐土。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分为两块:一块是广播操《舞动青春》,另一块是各年级趣味体育运动,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的30分钟。

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场地器材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在校生有3700多名,能使用的活动面积不到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布置活动场地时,动脑筋、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并科学的设计活动内容,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运动。如:利用校园的回廊来开展跳短绳、踢毽子、两人相对拍手游戏等;利用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草坪、树木开展捉迷藏游戏;在校园主干道开展跳长绳、拔河、单足跳接龙等集体项目。活动器材学校提供一部分,更多的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

三、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能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如:体育教师主要负责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各年级、各班的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总务处负责各班级所需的器材及统计器材损耗的情况及时添补。

四、不断地创新是保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

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容易单一,每天都重复着同一种形式、同一项内容,在同一片场地上活动,学生难免会渐渐失去活动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取得科学的变化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创新是生命的源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如: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安排内容以游戏类项目为主(滚铁环、呼啦圈、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铁烧饼等);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一些竞技类运动项目(20米迎面接力赛、篮球运球接龙、跳绳比赛等);初三年级学生对抗性较强开展(拔河、脚斗等)。此外在单个项目上的创新,如:跳绳内容可丰富为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内容可丰富为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等;接力跑也可丰富为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等趣味接游戏;跳橡皮筋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创编难度,鼓励学生创编橡皮筋比赛。球类活动内容以安全性较高的方式来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等。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2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具体来说,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或移动电视、网络等,甚至sns社区、博客也都可以算作新媒体表现的形式。随着信息科学和数字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高速发展,校园媒体正在逐步走上多重技术手段并举的新媒体时代,由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引领新媒介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它们在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意识习惯,塑造和培养着新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加强校园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已然成为校园媒体进一步取得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的高校文化建设中,整合化、系统性、高效有序的高校校园媒体运作模式将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研究新兴网络媒体,发挥其作用,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该勇于履行和承担起新的功能和使命,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媒体是大学校园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共同认可的新闻舆论工具,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和桥梁,这一特殊地位表明,校园媒体在大学校园区域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综合时代特点和现代管理思想,由领导者所倡导、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员共同实践形成的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定时期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负担着传播校园文化、推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为真正实现高等院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舆论引导和实时监督功能

马克思曾将媒体誉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可见媒体对于人们思维的影响力之大。校园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现今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思潮中,一部分有悖于先进文化的社会观念会反映到大学校园里来,影响到部分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为此,校园媒体应发挥其强大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复杂事物的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针对高校内部师生共同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校园媒体能够适时适当进行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以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师生的价值观和思维体系,净化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推进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

2、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宣传教育和价值引导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处于高速变动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大市场环境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无可避免地冲击着校园文化人,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媒体应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主线和核心理念,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校园氛围,营造一个洁净、积极的舆论环境,促进高校文化建设事业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骨干培育和人才储备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各种思想观念、科技新潮、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等融合互渗到校园,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着力点则在于价值观的塑造,高校青年学生正是校园文化价值体系的载体,通过校园媒体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汲取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校园媒体以其固有的思想政治宣传功能和传播编辑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育储备人才,使参与校媒编辑的学生能够经常在正确的思想舆论中受到熏陶,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加以升华印证,最终实现个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新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的接棒者。

二、新媒体时代的校媒发展现状――传统与新型并存

高校校园媒体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成,传统校园媒体时代由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形成三足鼎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后,校园媒体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生自主创办的一些平面刊物或者宣传广播、校园电视这些形式上,新媒体时代的校媒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信息快捷、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同时,随着校园手机用户的大量增加,手机网络以新兴校园媒体的姿态悄然形成,并迅速发展壮大,继网络之后引发了又一场校园媒体的革命,校园媒体“五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

1、校园学生报刊。这种传统的校园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给高校文化建设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它作为学校党政机关报,是学校党政部门的喉舌、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学校教育的发声工具。但是,由于校报信息量与关注视角较传统报纸狭窄,且出版周期较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新闻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使校报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出现了疲软的迹象。

2、校园广播。是受众群体最为庞大的一种媒体,也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传播速度快,新闻周期短的优势使其成为传统校媒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高校的校园广播适应时代的要求,逐渐普及了无线调频数字信号广播系统,但由于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与义务模糊、缺少专业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校园广播多处于离散状态。而随着第四代和第五代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校园广播面临着改革的巨大压力

3、校园电视。随着校园电视事业在校园媒体中出现,校媒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欢迎的校园媒体形式。但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复杂性,校园电视的自办节目往往周期不能确定,节目的形式也乏善可陈,多以谈话类和教育片为主,节目制作经费短缺又致使高校校园电视的节目质量普遍偏低,电视媒体无法在在校媒文化中充分展现其魅力。

4、校园网络。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校园网络改变了原有的校园媒体模式,具备随时更新、流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在广大师生中深受欢迎。但建立完善的网络站点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校园网络的实用性、娱乐性与传播范围与传统网络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各校在网络媒体的发展上有参差不齐,校园网络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的体系架构。

5、校园手机。网络是第五代新兴媒体,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阅览自己关注的消息与资讯,在新型校媒中显得最为快捷便利,因其出现较晚,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营体系,信息内容不能受到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因此无法保证信息的健康与安全,倘若不能合理利用则潜藏着较大的危险。

笔者所在学校(江南大学)对“高校校园媒体使用比例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在该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56份,回收率95.1%,其中有效问卷797份。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覆盖面涵盖各个学院年级。以下为数据处理结果:

图一 高校校园媒体使用比例图

图二 大学生对校园媒体质量满意度调查

从图一可以看出,高校校园媒体中,校园报刊所占比例最大,是学校师生了解校园新闻的首要途径。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其次,师生对校园手机网络和校园电视的使用范围相对较低。从图二可以看出,在对现有校园媒体质量满意度调查中,只有9%的大学生对现有校园媒体的质量表示比较不满意,而很满意的人数占到38%,这充分说明现有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模式极具借鉴意义。

高校校园媒体在全社会层面辐射面虽然不大,但足以影响一所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因此我们应当对高校传媒的改革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传统的校园媒体在新时期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新型的校园媒体尚且稚嫩,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给以技术指导和完善组织管理。校园媒体目前属于非专业性质的媒体类别,在设备、技术方面均落后于正规媒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将会是校园媒体超越自我、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建设高校校园文化

1、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校园媒体,坚持新型校园传媒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观念更加开放,高校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社会大众媒体的强烈冲击,这就要求高校校园媒体必须团结一致,精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信息化时代新型校园传媒观念的灌溉,共同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放在首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并且矢志不渝朝这以目标前行,才能使各校园媒体凝聚到一起,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2、以高度的思想重视打造校园媒体,推进校媒领导方式革新

传媒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要在高校中引起对校园媒体的高度聚焦,首先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校园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适时加以指导,通过政策推动,才能真正实现校园媒体的价值。其次高校宣传部门要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校园媒体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校园媒体还应积极与社会接轨,在高校宣传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尝试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在保证校园文化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吸引商业元素进入校园。市场化能够拓宽校园媒体的资金来源,更好地提高校园媒体的硬件建设,促进校园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其顺利实现高校文化建设价值。

3、以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校园媒体,改革校园媒体运作方式

目前各高校校园媒体的规章制度不尽相同,但都不免在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宏观的、统领性的规章制度缺失。比如,统领全校校媒组织章程等。二是内容不够健全。现有的制度不能覆盖校园媒体运行中的各个方面,有些方面无章可循。三是制度不配套。对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使得这些规定无法真正落实。四是主体混乱,政出多门。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媒往往自行其是,就同一事项作出不同的规定,重复或交叉制定规章制度。因而由校方宣传部门的在宏观层面统筹全局,在统领性纲程的指导下制定个校媒组织规章制度,把握实用性、可行性原则,从制度层面改进校园媒体运作的散乱状态。

4、以新型的科技手段创新校园媒体,提升校媒队伍战斗能力

新媒体时代是人掌控科技的时代,掌握现代科技的娴熟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媒体的发展前景,此时精心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精良的采编人员队伍,成为了当前校园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校园媒体应该把加强校媒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加大对校园编辑、撰稿人员、摄影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以社会正规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借鉴,提升专业素养。

在保证人才储备的同时,校园媒体的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引进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校刊、校园网络等作品的质量。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校园媒体的发展对设备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各个媒体的融合加大了信息量,原先的模式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所以,及时更新设备也是校媒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5、以宏观视野整合校园媒体,实现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

每一个媒体都有对自己的定位,即对自身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规定,校园媒体也不例外。我们通过高校媒体资源联动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彼此互动,发挥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多样化,采集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转换成适合不同媒体的需要,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以达到多个媒体之间相互支援、相互造势从而增值的目的。整合后各个媒体既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又交叉互补,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从而扩大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发展壮大的趋势愈发明显,在寻求自身最佳发展道路之后,必定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有着强烈时代特征的校园媒体的运作和管理不仅为高校自身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参与校园媒体运作的学生、以及接受媒体作品的大学生受众提供着丰富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锻炼空间,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主要阵地。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包含一所学校师生认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办学理念等。在新媒体视阈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使之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感。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校园媒体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高校文化事业提供广阔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高校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最终到达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下转第86页)

(上接第96页)

参考文献

[1]参见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

[2]参见李银:《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素质》,载《江苏高校》2004年第6期,第109页。

[3]参见周先进,邬丽 :《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研究》,载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2012-12-5。

[4]参见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第3期,第50页。

[5]见前引,第50页。

[6]参见贾小桂:《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及其影响》,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35页。

[7]见前引,第51页。

[8]江南大学:隶属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多次举办大型校园传媒论坛,其主办的江南大学校刊在社会上已经打造成了知名刊物,无论是校园传媒的规模还是发展的速度,该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取该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9]参见王爱萍:《论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载《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2页。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3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是根据景观照明设计在校园景观环境照明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校园景观环境照明是通过对人们在校园景观各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状态的分析,结合校园景观特性和周边环境,把景观特有的形态和空间内涵在夜晚用灯光的形式表现出来,重塑校园景观的白日风范,营造校园景观在夜间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大致可分为:校园道路景观照明设计、校园园林广场景观照明设计、校园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校园道路景观照明设计是确保校园交通安全,方便师生校园生活,降低校园犯罪率,美化校园环境。校园园林广场景观照明设计是塑造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人工照明环境和照明景观,建立自然、和谐、优美的夜间校园景观环境照明。校园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是创造一种校园特有的景观形象,凸显校园建筑的个性,彰显校园建筑的魅力,展现校园景观特有的文化价值,创造一种符合校园文化的艺术景观形象。

1.2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的现状

现在的大学校园在景观环境照明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校园道路景观中只有主干道路上的高杆路灯和次干道的道路灯,只是单纯的起到照亮道路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如何更好的对校园道路及辅助的道路设施进行人性化设计,让走在道路上的人更能体会到校园道路两侧的景物美感。很多的学校忽视了在校园园林景观和广场景观的景观照明设计,在夜间的校园漆黑的园林和昏暗的广场很难看到如白天校园园林景观和广场景观给人带来的校园景观氛围。在校园建筑的景观照明设计上有的建筑过度的使用灯光,有的建筑完全没有一点的装饰照明,没有给校园建筑景观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在整个校园景观照明中没有起到重点表现和氛围衬托的作用。

2 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新型照明材料

在景观照明中新型照明材料的使用上已经逐渐替代了原有的一些照明材料,现在LED和OLED灯逐渐取代原有的照明光源。现在广泛使用的光源有高压钠灯、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这些常用光源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温散热导致寿命变短的问题、启动时需要特定的电压和电流、由于功率不恒定导致的寿命缩短的问题、耗电量过大的问题、材质本身易碎的问题、光源本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但是现在的新型照明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之前的照明材料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使用寿命增长了很多,同时还有很好的节能和照明效果,在安全性上也有很好的保证,不会出现破碎、炸裂的情况。在造型上新型照明材料不仅能够跟原有的灯具进行结合,还不受灯具本身造型的限制,通过灯源自身进行造型的变化和组合。

3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不同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校园的夜间景观照明中所使用的还是一些造型简单、光源较为单一的照明灯具。在近十几年,新型照明材料的研发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市场逐步的接受了新型材料制造的灯具,制造成本逐渐降低,新型照明材料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新型的照明材料可以解决以前照明材料因为后期维护过于费时费力等方面问题。在夜间景观照明设计中,照明的方式和造型上不再受到原有灯具的影响和灯源本身过热、易碎、含有挥发性有害物质这些因素影响,可以更好地为在校园的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更加具有艺术特色的照明形式。

3.1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校园道路景观照明的意义主要是方便在校师生的夜间生活,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降低学校的犯罪率,美化校园的环境。在校园道路照明中我们应该注意照明灯具的经济性和后期维护的便捷性。LED灯具有电压低、电流小、亮度高的特性LED灯的色彩多样。在LED灯的安全性方面,LED灯比其他光源要低碳环保,LED是固体光源,不添加任何气体,也不会污染环境,还可以回收再利用。LED灯的寿命比其他类型的灯寿命长,运行成本低,有效减少了器件更换和人工方面的花费,因此选用使用寿命长的LED光源从长远看非常经济[1]。在学校主干路的主要光源应采用LED高杆灯和LED路燈相结合的形式对行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照明,能够保证整个主干道以及道路两侧景观的照明,次干道路两侧人行道可采用LED路灯和庭院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照明,这样既保证了照明的亮度,同时保证人行路上不出现照明死角,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师生夜间的人身安全。在支路道路上主要连接是学生的宿舍、教学楼和校园的园林景观,在这些道路的照明上可以使用一些低矮的照明灯具,如庭院灯、草坪灯和地埋灯,这样既保证了道路的照明,又不会影响夜间在宿舍同学的休息和教学楼的人员工作,同样体现出校园道路两侧景观照明设计的美感。

3.2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广场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学校的校园景观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地域文化和学校历史传承的特点,但是在校园的景观园林和广场的夜间照明上,很多的学校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安全隐患等因素,在这方面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景观照明设计,只是满足了基本的夜间照明,有的甚至没有安装相关的照明设施,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2]。现在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是白天能够看到美丽的校园景观,同样在夜晚校园也需要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在夜间园林建筑可以通过OLED照明材料跟建筑进行结合,OLED一般发光均匀柔和,接近朗泊辐射分布,因此OLED本身几乎就是一个灯具,无需搭配灯罩使用[3]。这样OLED不再受到灯具造型的限制,灯源本身可以制作的非常轻薄,可以跟随建筑的造型进行任意的弯曲,完全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各个局部形成不同的色彩变换,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夜间建筑美景,不再是单一的照明。古建筑大多是以木材建筑为主,原有的灯源不是发热量大就是易损坏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但是OLED的光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本身发热量低、耐候性和抗震性好,这样就避免了照明灯具使用时在古建筑照明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在校园广场的照明设计上我们主要使用庭院灯、草坪灯和地埋灯。这样既能保证广场的照明亮度,方便师生夜间的出行,也能够保证广场和建筑之间的照明关系,不会影响的建筑本身的照明设计。在广场的花坛和小品的照明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照明灯具,可以通过LED灯本身的柔韧性,再使用导光板制作出与花坛和景观小品相结合的艺术造型,不仅达到了照明的要求,同时还能起到衬托景观小品本身的作用。在白天这些具有独特造型的LED灯具不再是简单的灯具,它还能成为独立的景观小品供人欣赏[4]。

3.3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景观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