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心脏搭桥手术实用13篇

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篇1

Key words Heart;Bypass surgery;Clinical effect

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等疾病效果较好的方法,我国目前已广泛开展[1,2]。患者三支血管病变,若选择介入治疗,这将会使发生血栓、再狭窄的几率大大增加,除此之外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本院就两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8例,男73例,女35例。68例患者采用心脏搭桥手术作为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作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愿意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②患者满足介入手术适应症的要求;③患者的冠状动脉三支主要分支狭窄>0.7。

排除标准:①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②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病变远端血管腔直径

对两组在术前的性别、体重、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基本情况进行对比,见表1。

研究方法:经过至少两位专业评估医生综合评估三支病变的患者,对既可采用手术搭桥手术又可采用支架治疗的患者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自愿选择采取的治疗方案。①心脏搭桥手术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术前持续使用改善心绞痛等症状的药物,若使用肝素药物,应在术前12小时停用,做手术时室温保持25℃;②支架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两位及以上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支架植入使之能够实现部分或完全血运重建。

不良事件:在定期随访中发现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死亡等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和术后伤口疼痛、心绞痛等不良事件。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整理所有计量数据,并对两组之间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当P

结 果

两组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对比:对两组在住院期间的时间、住院费用(包括手术费用、术后药物治疗费用)、心脑血管意外、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当P

两组手术后住院期间不良情况和随访时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对比,当P

讨 论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冠心病中较为常见的可将其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猝死型等5种,其中猝死和心急梗死最为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引发原因,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当目前为止还尚未清楚。有研究发现,高发人群是有过家族病史、血脂异常的中老年人群,当年龄过大的人发生胸口疼痛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病人的临床表现被用来主要诊断患者的冠心病,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心脏搭桥术和支架植入术。王志军等发现[3],支架植入术对于慢性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左心室功能低下的患者更为适合。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三支病变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的三支病变患者,无论从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手术费用前者的表现均比后者好,并且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较好的认可。虽然,心脏搭桥手术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在住院期间治疗费用也不低,但是它有更好的效果。它不但能够降低治疗期间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更重要的是,若将住院期间和出院之后的治疗费用相加起来,心脏搭桥手术实质上花费更低。经过随访和观察,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术后盖上情况较之支架治疗者明显好很多,他们需要再手术的概率也明显低于支架治疗患者。经过大量研究表明[4,5],心脏搭桥术的病人在术后死亡的风险率要比支架手术小。国外还有研究发现,“支架和血管形成术”对于严重的动脉阻塞患者搭桥术更为适合,三支病变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术在4年内的死亡率是接受搭桥术的1.77倍。

因此,心脏搭桥手术对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不适合行介入治疗或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甚至支架闭塞的病人应尽量采用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病例较少,并受到术后随访患者一些因素的不确定性的限制,因此还需要我们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Hirose H,Amano A,Takahashi A.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eldly patients[J].AnnThorac Surg,2010,72(6):2013-2019.

2 王培,贺飞,李勇,等.糖尿病患者心脏搭桥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3):33-34.

心脏搭桥手术篇2

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地长寿,但自己不难受时,很少会考虑自己过多少年会得什么重病,如果谁跟亲朋提出这样的问题,别人可能说他杞人忧天,会说“得了病有医院医生呢”,这种想法后患无穷!猝死的悲剧不断发生,去年7月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39岁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对您有何启示?

要避免有生之年不出现大病、避免猝死,就须树立 “保命”意识,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命脉”的含义就是动脉血管决定了生命,保持血管健康、防止心脑血管突发血栓或出血,是预防猝死的关键。“脉”决定了“命”,如果不在早期针对血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终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急则猝死,缓则必须作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支架、搭桥手术,动辄几万几十万费用很高,还极易出现血管再狭窄,或出现脑血栓、脑出血等。为什么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得做心脏?他65岁时冠状动脉搭桥4根,76岁去世。没有什么“好药”或办法代替搭桥手术吗?”绝对没有!成年后血液清洗能力逐年下降,多年以后心冠状动脉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内壁上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部分是早已纤维化、钙化了的胆固醇混合物,这种病变医学界称为“不可逆病变”,是顽固不化的,没有任何物质和药物能够清除它!只有最近一段时间沉积在斑块表面的松动的胆固醇,才能够被清除掉。

血管内什么物质能及时清除刚刚沉积的胆固醇呢?是“血管清洗系统”――卵磷脂和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中卵磷脂占了32%。如果人体中卵磷脂的总量少,就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血液清洁能力变差,动脉硬化病变的发展速度加快,甚至形成极易引起猝死的“脆性斑块”。

我们须树立保护“命脉”的“防中有治”的观念,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卵磷脂自然疗法”《保命(脉)经》,坚持足量服用优质卵磷脂,及时清除血管内壁上刚刚沉积的胆固醇“血管垃圾”,防止病变积少成多、防止形成脆性斑块破裂导致的猝死)。清华大学紫光集团研制的紫薇卵磷脂冲剂以其高功效、高剂量、低价格的独特优势热销十二年至今,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猝死无可替代的良方。

清华大学紫光集团主治医师 李彬

心脏搭桥手术篇3

冠心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病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壁上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导致心脏本身的血供减少,不能维持正常跳动。所以,有效地恢复心脏供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为此,世界各国学者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1967年美国率先成功地施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搭桥术),现在美国每年搭桥手术的数量已超过30万名。我国的搭桥手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搭桥手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安全而有效的一种常规方法。

所谓的心脏搭桥手术,就是采用病人自身的一段血管(常取自于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桡动脉等)作为“桥”,两端分别吻合在主动脉和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见图),让血流绕过有狭窄的冠状动脉,通过“血管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脏的功能,即让心脏暂时处于“静止”和“无血”的停跳状态,然后医生在“安静休息的心脏上”架桥开道,以保证手术安全、准确地进行。这种手术的缺点是,体外循环对病人的生理状态影响比较大,有时还能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损伤,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病变、肾功能不全、出血等,或使病人的康复时间延长。这个弊病在老年病人中更为突出,一些合并肾功能、肺功能、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病人往往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无须借助于体外循环直接在跳动的心脏上搭桥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心脏不停跳搭桥术是借助心脏稳定器,让心脏需搭桥的局部处于“静止”和“无血”状态,而大部分心脏仍在正常不停地工作。由此可省去体外循环,大大地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体外循环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病。

心脏不停跳搭桥术是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应用的一个成功的典范,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失血少,病人只需少量输血,甚至无须输血;②病人恢复比较快,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就可出院;③手术费用比较低,比传统的手术住院费用约低1万元;④术后疼痛也较传统的搭桥手术轻;⑤除少数病人,如心肌梗死病人合并有左心室室壁瘤(需切开心腔)仍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做传统的搭桥手术以外,绝大多数需做搭桥手术的病人均可适用,对高龄有心功能低下、肝肾功能不全、升主动脉钙化、出血倾向、脑卒中后遗症等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的病人同样安全有效。

心脏不停跳搭桥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行,因为他们除了具有较高的医技水平外,还能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不过,接受了搭桥手术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后病人仍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并服用一些降低血黏度的药物,保持“血管桥”的通畅,预防冠状动脉再次狭窄。

心脏搭桥手术篇4

关键词 危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02-02

[作者信息] 阿依别克·乃比(1977.1-),男,新疆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外科。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以及介入技术的逐渐发展,在外科收治冠心病的患者中老年高危患者越来越多。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既可以减少体外循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也可以避免患者的心脏停博对心肌造成的损伤[1],同时也减少了手术中患者的病死率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不能接受进行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所以需要进行体外循环的辅助。进行体外循环虽然已经将其损害的程度降到了最低,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利的因素。对病情严重并且具有高危险因子的冠心病患者一般认为内科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满意。这一类患者一般曾经进行过心脏移植的手术适应症,所以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随着麻醉和心肌保护以及外壳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开展以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重新受到临床重视及评价,为了减少对患者造成手术的创伤,该研究2011年1月—2014年5月主要研究对危重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该院所有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103例,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34.2岁;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播冠脉搭桥组的31例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区间为26~51岁,平均年龄为34.3岁;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区间为24~52岁,平均年龄为34.5岁;经过灌装动脉造影表明灌装动脉3~4支发生病变,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为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0%的为20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前将至狭窄进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另加支架术后再狭窄,合并二尖瓣重度的关闭不全患者6例;前后降至狭窄合并室壁瘤及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例,冠心病合并多脏器的功能不全患者18例,6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合并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史13例,肾功能不全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7例,病窦综合征置心内永久性起搏器1例。对比3组患者的一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心肌情况

将患者分为3组进行手术治疗,分别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搭桥组及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组。首先,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心律失常,出现早搏现象。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搭桥组患者心绞痛严重,心肌缺血现象严重。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组患者出现脉搏间歇性停止。

①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对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进行胸骨正中切口的常规开胸手术。其他位置进行大隐静脉搭桥,根据心脏决定为何部位,用局部的心肌固定器固定,切开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的切口植入冠状动脉塞子[3],这样可以有效的止血,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在进行左回旋支和后降支搭桥手术时,要采用无损伤线缝合心肌,并辅助进行局部心肌固定充分显露出吻合部位,以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保证血压的平衡。手术中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是心律失常,则及时寻找原因并调整。

②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组:患者全麻后的切口金雄,取LIMA断离远端前全身肝素化,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暴露患者心脏,心脏固定器固定血管,阻断血流,放置冠脉分流栓,去除血管夹,先完成远端的吻合,在完成近端的吻合,待循环稳定后停机。

③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采用人工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

预充液选择使用聚明胶肽1 000 mL、5% 碳酸氢钠100~200 m、林格式液 500 mL、甘露醇 0.5 g/kg、白蛋白10~20 g及甲泼尼龙 15 mg/kg[4]。采用主动脉、腔房静脉插管,开始转流。转流开始动脉端给血及静脉回流管道钳缓慢开放并保证平衡,平衡后保持呼吸机的潮气量及血管活性要用量适当的减少,严格监视血气及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进行治疗后,分析3组患者心脏搭桥情况,进行对比。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非体外循环组搭桥支数(2.81±0.70)、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组搭桥支数(3.75±0.45)、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组搭桥支数(3.26±0.40)。引流量相比,3组患者分别为(256.3±52.71)、(369.55±62.49)、(436.14±72.86),3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冠脉搭桥组术后死亡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3例。见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经过3种方法的治疗后患者的死亡分别为0例、1例和3例,t=8.437,患者的搭桥支数和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结果认为,伴有以下中的一项以上的患者就可以是视为危重冠心病[5]:①急性心境而公司或者伴有时间隔穿孔,或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②以心功能衰竭为主,心绞痛并不明显,冠状动脉主要为弥漫性的多支病变,LVEF<30%;③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同时需要性瓣膜手术的患者;④室壁瘤并伴有心律失常那个或者是心功能衰竭的患者;⑤多脏器的功能出现衰竭,在次进行搭桥手术的患者。

对具有高危因袭的冠心病的患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过去的大多数病例都选择溶栓和冠状动脉球囊或涨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等一系列的内科治疗,但是经过以上的治疗后,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尤其是远期的病死率更高,患者大多数通常死于反复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有报道显示,经过内科治疗的危重冠心病的患者的存活率仅仅为25%。由于受到了供体少和费用高的因素限制,心脏移植也不能是治疗此类疾病患者的首选方法。过去的研究认为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部可能改变心肌损伤的这个不可逆的过程,并且在有广泛心肌痕的基础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很难保证桥的通畅,这样就会影响手术的效果。而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根据心肌缺血发生的程度、持续时间及发展的速度的不同及缺血区域的心肌是否在关注货侧支循环的血流供应,在心肌缺血区域存在着冬眠心肌及重创心肌等心肌,这一部分的心肌因为机体能量储存出现下降,造成心肌的运动减退,他们与心肌坏死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提高危重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合并重度的高血压、心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的对症治疗,并给与控制。术前术后给予患者激化液及扩充血管等药物,并且在手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心肌保护,充分保证患者的左心系统得到良好的灌注,同时要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逆行灌注以保证对右心的保护。

该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非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组进行分析治疗,治疗后3组患者搭桥支数、引流量和死亡病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的研究结果与肖苍松,王嵘,李伯君,吴扬,王刚等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中期随访》[6]结果一致,具有参考性。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为高龄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及康复的机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经挽回了很多高龄冠心病的患者的生命,而有关的护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经过手术的治疗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的水平,同时,如何能够是更多的高龄患者远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依然是临床工作需要研究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邹小明,王武军,刘亚湘.危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80-882

[2] 狄海冰,刘红梅,卞慧,等.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护理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434-435.

[3] 陈德峰,张健,叶海峰,等.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1):889-891.

[4] 王丽丽,郭宇.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79-781.

[5] 吴学志,朱海文,梅永成,等.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57-459.

[6] 肖苍松,王嵘,李伯君,等.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中期随访[J].临床研究,2014(34):120-121.

心脏搭桥手术篇5

搭桥所用的血管通常是静脉,从下肢取得;也可能是动脉,从胸壁内侧获得。如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等。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病人。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搭桥所需血管的长度取决于阻塞的部位离主动脉的远近,以及需要搭几支桥。从腿部取下静脉通常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因为该条静脉的功能可以被周围静脉所代替。胸腔内的动脉(称为乳内动脉)搭桥,只需要在其游离的一端缝合到阻塞冠状动脉远端即可。通常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较静脉桥高,但动脉桥取材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取材时创伤也较大。医生会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来决定采用哪一种材料作搭桥用。

搭桥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简单的病例也可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

搭桥适应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心绞痛,经内科治疗不易缓解,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又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有70%以上狭窄,且其远端通畅者。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者容易发生猝死,应视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症。

(2)急性心肌梗塞6小时以内行急诊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改善梗塞区心肌血运,缩小坏死区。近来,这种手术的危险性已接近择期手术。

(3)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如冠状动脉三个主要分支(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有重度狭窄者(狭窄程度超过75%),不论症状轻重,均应考虑手术。

介入搭桥各有所长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后,如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如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左主干病变等),不适合行介入手术时,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建议患者做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介入治疗在减少创伤方面毫无疑问要胜于搭桥,手术风险也小于搭桥。但与介入相比,搭桥则可以做到完全血管化,而且在降低再狭窄率方面也略胜一筹,因此在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术后可达到明显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术后冠状动脉10年通畅率达95%以上。

从材料学角度来说,搭桥采用自身血管材料,没有排异和炎症反应的问题。当然,自身血管桥材料也存在局限性,如疗效更好的动脉桥取材有限,常难以达到完全动脉化的程度;而静脉材料虽然取材丰富,但也存在有时会遇到静脉曲张等不良材料,长期承受动脉系统高压会造成自身硬化发展较快等缺点。

从创伤角度而言,搭桥需要全身麻醉、开胸手术、体处循环和心脏停跳技术,其创伤比较大。同时,还需要获取自身不同部位的血管材料,搭桥越多则获取血管材料的切口越长。与之相比,仅通过局部麻醉和血管穿刺即可完成的介入治疗,在微创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全身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或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选择搭桥术对于患者全身情况的要求更高,并带来一些适应症方面的局限。

搭桥向着微创发展

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我国起步并不很晚,但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这是因为传统的冠脉搭桥术需要全身麻醉后锯开胸骨,并在心脏停止跳动、利用体外循环机替代心脏实现血液循环的情况下实施手术。手术中的风险较大,其术后70%的并发症也与体外循环有关。因此绝大部分再次手术、高龄(≥70岁)患者,以及心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肺病、肝肾功能不良、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有出血倾向、中风后遗症等体外循环高危患者均无法耐受手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作为微创手术(MIDCABG)开展得越来越广泛。该手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无需使用体外循环机,避免了因使用体外循环后造成的心脏的再灌注损伤;而部分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无需切开正中胸骨,也使患者承受的手术创伤大大减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近年来成功实施200余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搭桥手术,为最高年龄达81岁的众多病人缓解了病痛。该术式具有下述优势:①避免了体外循环后产生的系列炎性反应;②不存在心脏停跳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距离心脏目标血管近,减少移植血管长度;④减少胸骨正中切口带来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更符合病人审美要求;⑤可以满足多支病变搭桥的需要;⑥尤其适用于升主动脉存在广泛钙化或粥样硬化斑块者,避免了附壁斑块松动、脱落,导致栓塞的可能;⑦手术过程无需向上翻动心脏膈面,不影响心搏出量,不易出现恶性意外的发生;⑧防止序贯吻合对角支、钝缘支可能出现血管桥扭曲、通畅率下降的弊端;⑨直视下手术,吻合确切,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患者经费开支,使血管通畅时间更久远,使有常规搭桥手术下体外循环禁忌证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超过90%的心脏搭桥手术可在非体外循环下以微创方式完成。而随着电脑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病人的需求,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将朝着切口更小、创伤更小的方向发展,创伤和并发症率最终降低到接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远期效果又优于介入治疗。

相关链接

医学专家谈介入和搭桥

介入和搭桥,哪个疗效最好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认为: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对于单支病变(只有一根大血管堵塞),搭桥和介入治疗在延长寿命,防止心肌梗死等方面作用相近。但介入治疗后半到一年,病人血管发生再次狭塞,需要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达到1/3。对于糖尿病合并多支弥漫性病变,有大的、重要的血管(如前降支)完全闭塞而介入治疗打不开,心功能不全而介入治疗不能使所有重要病变都开通者,左主干病变或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的患者,更适合进行搭桥手术。

中华心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胡盛寿教授认为:目前对搭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大多数是用静脉桥的疗效与介入治疗对比。但目前动脉桥的比例大幅增加,静脉桥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动脉桥的10年通畅率高达95%以上,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药物支架和搭桥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正在进行中。

介入和搭桥,哪个费用更贵

高润霖院士和胡盛寿教授一致认为,如果使用普通支架介入治疗简单病变,其费用与搭桥治疗复杂病变相近:而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费用则高于搭桥。目前搭桥治疗的95%以上为复杂病变,其费用一般在5万元左右。而介入治疗如果用3个国产药物支架,则需7~8万元,进口支架需10万元甚至更多。

药物支架是否过热

据专家介绍,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日本等,药物支架的使用率目前在30%以内。而国内部分大医院的药物支架使用率达60%~90%,个别医院甚至达100%。

高润霖院士和胡盛寿教授都谈到了药物支架目前已显现出的缺陷――延迟内皮愈合,有发生晚期(1~2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血栓的危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介绍了世界心脏病学术大会的研究资料:5年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支架对小血管(直径小于3毫米)、长病变和糖尿病患者,能显著减少再狭窄发生率;而对直径大于3毫米的血管简单病变,不能明显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另有资料表明,植入药物支架后患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显著高于植入普通支架者;而且非心脏原因(尤其癌症)死亡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高润霖院士提醒,对于那些不能耐受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或近期需要作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最好不使用药物支架。胡大一教授指出:使用药物支架后应延长联合使用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时间,如从目前的9~12个月延长到2年,同时也应注意出血风险。

专家的共识

心脏搭桥手术篇6

按时吃药,血压却居高不下

当时,67岁的我,还在自己和几位好友合伙开的诊所里当内科医生。除了高血压、血脂有点高之外,我身体状态一向不错。每天精神抖擞地给患者看病。

一天上午,我刚上班不久,只看过几个病人,就感觉自己很乏力,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我没有患感冒,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测了一下血压,结果吓人一跳——高压180毫米汞柱,低压100毫米汞柱。

“奇怪,我上午出门前,吃过降压药,血压怎么还这么高?”女儿知道后就陪我去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看门诊。

“你得马上住院。血压这么高,随时会发生危险,需要尽快查明原因。”医生的话,让我们顿时紧张起来。

心电图、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我做了很多检查,最后查明是心脏血管出了大问题,就是冠状动脉主干狭窄,还有多支血管病变,所以血流受阻,引起血压不稳。

心内科的专家对我说,要做个介入手术,在血管里放个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流正常。没过几天,专家又对我说这个手术不好做,因为我那心脏血管狭窄的地方相当于“交叉路口”,即便放上支架,也容易掉,所以手术就不做了,专家让我今后做保守治疗。接着,我带着治心脏的药物,出院了。

转院治疗,犹豫要不要“开胸”

后来,女儿和女婿打听到市区另一家大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就陪我找这位专家看门诊。医生仔细查看我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说,你需要心脏“搭桥”来治疗,否则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

作为医生的我,很快明白心脏“搭桥”是一项创伤性的大手术,需要开胸,还得启用体外循环(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也就是手术操作要暂停心跳。面对这么大的手术风险,我和家人都犹豫了。

反正,我现在没有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我装作无事地继续上班,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上楼梯开始觉得吃力。女儿家在七楼,我得走两层歇一歇。

恰巧,几天后,我和上海的哥哥通电话,聊起自己的病情。没想到,他在三年前,也就是73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因怕我担心,没告诉我。他说手术很成功,把原先的胸闷、气短等问题都解决了,术后身体—直很好。

哥哥还提醒我,母亲65岁时是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的:我们心脏血管不好,是家族遗传的。他建议我到上海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顺利,住院半个月就出院了

哥哥的一番话,打消了我对手术的恐惧感。那么,到底去上海做,还是在本地做?我和老公商量了半天,一时定不下来,我们又去找原先那个胸外科专家咨询。专家向我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风险率,还说,“你现在没患糖尿病,身体状态不错,适合做‘搭桥’手术,术后能改善心血管循环,预防心肌梗死。”

听说这家医院当时已为100位患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其中只有1例死亡,原因是患者术后不久,护理不佳,感冒咳嗽,肺部感染并发心脏衰竭造成的。

经一番了解之后,我就决定在本地接受手术。“哥哥岁数大,去上海给他添麻烦:万一手术失败,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家。”抱着最坏的打算,我坦然地面对手术。

当天手术,医生从我的小腿上取下一段静脉,然后移植到心脏那几条病变的血管上,共搭了四条“桥”,手术很成功。我在监护室待了4天,普通病房待了13天,就出院了。很幸运的是,我术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每天健身操一小时,每周爬山一次

性格开朗的我,在手术后不久便继续上班了,直至去年在家人的动员下,我才真正过起退休的生活。

现在,我胸口留下的刀疤就像长长的“拉链”,偶尔会有紧绷感。除了它在提醒自己经历过大手术外,我几乎和正常人无异。

每天清晨,我都会上附近的公园做健身操一个小时,每周爬山一次。爬山,走楼梯。能一口气走到底。饮食上,我会以清淡为主,肉类尽量少吃。我从不吃滋补品,什么冬虫夏草、红参等,而是坚持服用降血压药、阿司匹林、保心药物。每年体检,我的健康状态不错,连血脂也转正常了。

我庆幸自己,在经历大手术之后,可以精彩地生活。

专家视点:

“搭桥”更需“护桥”

问:冠心病出现哪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缺血的一类疾病。

通常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这三种方式。当冠状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服药效果不大,必须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或者支架植入,重建心脏血运。

介入治疗就是支架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现在心内科开展。但由于部分患者不适合,如像主人翁血管狭窄在交叉口,那么就需要心脏“搭桥”术。该手术医学名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搭的桥”可绕过病变冠脉,从而给血液流动开辟一条新的通道。

问:心脏搭桥手术是否意味着治愈冠心病?

心脏搭桥手术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52例心脏搭桥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1例, 女21例, 年龄48~69岁, 平均年龄(59.3±3.2)岁。其中, 冠心病28例, 心包积血12例, 其他12例。合并症状:合并高血压9例, 合并肾功能不全6例, 合并糖尿病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搭桥术诊疗标准[2], 且知情同意。 

1. 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 严格根据医嘱实施护理干预服务,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干预方法 对心脏搭桥患者术前开展访视工作, 及时到病房探望患者和家属, 并详细讲解手术主要步骤、手术目标及手术室环境, 并告知患者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属于正常现象, 减少患者恐惧感,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1. 2. 2 术中良好配合 术中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治疗, 有效连接相关输液器材, 方便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患者术中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手术铺巾后,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开患者头部和面部区域布巾, 增加透明度。 

1. 2. 3 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 心脏搭桥手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两种:①脑血管受损;②缺血缺氧脑病。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时, 要具备预见性能力。针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不仅要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也要在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状况, 进而减少脑细胞损伤程度。重视患者病房温度、湿度调节, 在降温处理过程中要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干预力度。 

1. 2. 4 综合护理干预 术后, 观察患者意识情况, 由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不一, 且具有一定弥散性, 因此常常给护理工作的有序执行带来一定局限。因此, 护理人员要对病变位置加强监督, 防止患者出现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与此同时, 术后要重视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护理干预, 严格控制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 进而避免患者出现颅内压上升现象。加强血气指标的监测,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相关参数。针对气管插管患者, 要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方法, 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保证患者呼吸系统快速恢复正常水平。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参照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定标准, 评分范围0~45分, 分数越高, 表面神经缺损程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仅有3例患者在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分别为2例脑血管受损、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神经功能缺损, 经过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由术前(41.3±6.4)分下降至(12.9±2.4)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疾病属于危急重症, 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心脏疾病发病后, 病灶区域脑细胞大量坏死, 并出现脑水肿, 进而引起颅内压升高。心脏搭桥手术是心脏疾病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但是, 若忽视围术期护理干预, 则容易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进而导致认知障碍及智力损伤。权威资料显示, 在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对患者预后创造良好条件[3]。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仅有3例患者在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分别为2例脑血管受损、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神经功能缺损, 经过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 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心脏搭桥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 不仅能够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也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总之, 心脏搭桥术后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重视围术期护理干预, 对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心脏搭桥手术篇8

由于他一生都在拼命地工作,不屈地抗争,致使身心遭受了致命的摧残。从199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做椎间盘突出手术到1999年,叶利钦曾出现高血压、双侧肺炎、胃溃疡等病症,并且需要长期接受胃溃疡治疗。可在搭桥手术之后,叶利钦又拼了3年,直到连接待外宾的能力都没有了,才退出工作岗位。

烈酒伤心营养过剩众所周知,叶利钦好饮烈酒,而且每饮必醉。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直到2005年,他总算彻底戒除了多年以来形成的酒瘾,可为时已晚。

晚年的叶利钦更加醉心于吃喝,对美味的追求非常狂热。他因大量饮酒摔断了股骨颈,不得不接受长时间手术后,他居然变本加厉,违反医院规定,坚持大吃大喝。这样,他的体重如何控制,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类怎不继续损害他的心脏血管?

客观看待“搭桥”疗效

如果了解叶利钦当年的病情,就会知道他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大家知道,左右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自身的营养血管,是心脏的生命线。而当年叶利钦的几条冠状动脉几乎都已被堵塞,心肌严重缺血,出现心跳、气短、乏力、心绞痛等症状,他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当时已无药物可以治疗。而“搭桥手术”后,他的心脏获得了新生,又坚持执掌了三年总统大印,并且享受了七八年的退休生活。所以说叶利钦的搭桥手术是成功的。

有文献报告称,“搭桥手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会降低。更有数据表明:“搭桥手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2.5%,更有“搭桥手术”者随访11.4年,猝死发生率为7.4%。看来“搭桥手术”是挽救心脏的有效手段,人们不应该因为叶老的意外,而对这一有效疗法失去信心。

搭桥术后,小心护理

冠心病人在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后,也应该注意长期保养,以提高术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术后伤口

关键词:精心保护

因为皮肤肌肉愈合较快,但胸骨的愈合较慢,通常需要3个月。在此期间不可剧烈运动,特别是肩部、上肢要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如果伤口出现较严重的疼痛、红肿,以及有分泌物溢出,应尽快去医院复查。

避免长时间立位,且卧位和坐位时应抬高下肢,以减轻腿部的不适或肿胀;如果下肢伤口不适,可局部热敷;如果伤口持续疼痛,最好到医院检查。在最初的恢复期中,穿弹力护袜能改进下肢血液供应,并且减少液体在下肢聚集,术后4~6周内,离开床时应该穿上这种弹力袜(护袜),回到床上休息时,再把这种弹力袜脱去。

术后用药

关键词:遵循医嘱

继续服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管再变狭窄。继续服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药物等,防止并发症造成再狭窄。

术后活动

关键词:先室内,后户外

睡眠时应尽量保持平卧位6周。当身体直立或坐位时,胸部应尽可能挺起,将两肩稍向后,如果没有在此恢复阶段保持正确的姿势,当你以后挺胸站立时,胸部会有被勒紧的感觉。

住院期间,医生会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患者回家后要坚持离床活动,先室内,后户外,活动量可逐渐增加,活动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有力并加快,但只要心跳不超过120次/分,就算正常;如果胸疼、气短、哮喘和疲劳,应立刻停止活动。活动量以没有明显不适,能自我耐受为度。

患者在出院8周以后,可以和医生讨论重返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因为病情、体能、恢复状况以及工作时间和紧张程度不同,必须综合加以考虑。患者术后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应定时定量;绝对禁止吸烟,可适量饮酒,但对有糖尿病、高甘油三酯或心功能差的病人要完全避免饮酒。

饮食调养

关键词:低盐低脂

强调低盐清淡、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适当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通过膳食治疗控制高血脂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控制高血脂症才能预防和减缓冠状动脉术后再堵塞。

由于加强营养和限制运动,术后病人容易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所以,术后病人应适度活动和锻炼,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超重者应注意缓慢减肥。

术后心态

关键词:乐观、自信

人的情绪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人体内分泌系统。精神紧张、悲观失望,都会影响激素的释放,使心跳过快,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损害心脏血管。“搭桥手术”后患者要学会调适情绪,改变坏脾气。要有乐观情绪,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满怀信心地配合治疗。

心脏搭桥手术篇9
心脏搭桥手术篇10

目前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1]。CPB下冠脉搭桥技术已比较成熟,具有术野静止、无血,便于操作,体外循环的低温、人工材料接触、非生理状态、主动脉阻断等影响[2],可出现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避免了低温体外循环、保持心脏跳动、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对心肌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对血流的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优点[3],但对术者的要求高,目前已成为常用的搭桥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PCT、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种搭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随机分为CPB组15例和非CPB组20例,年龄45~70岁。排除标准:术前合并瓣膜病、严重肺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障碍(EF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PB组经胸骨正中开口,行主动脉和右房插管,给予患者体内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将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0~32℃,阻断循环,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用冠脉尖刀切开冠脉的前壁,置入中空冠状动脉内分流栓,选择乳内动脉搭桥于前将支、大隐静脉搭桥于其他病变血管,按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钝缘支、对角支的顺序,首先行远端吻合,后行近端升主动脉端侧吻合。术后停止体外循环,心脏复跳,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2.2非CPB组经胸骨正中开口,按1mg/kg剂量的肝素给予患者,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控制心率在60~80次/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80mmHg(1mmHg=

0.133kPa),常温、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分别送本院化验室检测术前、入ICU时、术后24h的cTnI、CK-MB、PCT;并准确记录ICU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术后入ICU时、术后24h,CPB组各指标均比非CPB组升高;两组患者各指标术后入ICU时、术后24h均较术前升高(P0.05)。

心脏搭桥手术篇11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远端之间,使缺血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供应区)的心肌血液直接由升主动脉供给,有点类似堵塞路段上架起的天桥。这样,主动脉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移植血管顺利到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恢复心肌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目的。

心脏搭桥手术篇12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由于在手术时心脏停止跳动,从而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尤其对于高危患者如高龄、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而言,能够增加各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进一步增加了围手术期的死亡率。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则不通过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行多支血管的旁路搭桥,从而避免了上述不良反应。我院行OPCABG手术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2012年心脏外科行OPCABG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68-78岁,平均年龄(72.5±8.5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为三支冠状动脉血管弥漫性狭窄。每位患者搭桥数为1-4支,均采用自体的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

2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年龄偏大,三支血管出现弥漫性病变,术前心功能差,所以,多数患者及家属在术前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术前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由心理医师及心脏器械护士对患者心理安慰、疏导,帮助患者增强手术及术后康复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

2.2器械准备在术前器械护士应充分准备好心脏手术的相关各种器械,包括常规心脏的手术器械、及各种型号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用具,例如动脉分流栓、心表稳定器、主动脉侧壁钳及打孔器、电刀、心脏复律除颤器等。

2.3药品准备在术前器械护士应充分准备好各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常用药品及抢救等特殊药品,包括生理盐水、5%葡萄糖、罂粟碱、肝素、维拉帕米、硝酸甘油、肝素及鱼精蛋白等药品。

2.4术中医护配合得当

2.4.1巡回护士工作巡回护士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并维持,患者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病历、药品、造影片,并亲切询问患者夜晚休息情况,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将电刀负极板贴于患者臀部,同时检查负极板与皮肤粘贴是否紧密,为避免造成患者烫伤,防止消毒液浸湿负极板;及时准确地调整电凝刀的输出功率,供需要时应用;严密观察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保证吸引器和CO2吹管的通畅,随时调节压力大小。

2.4.2洗手护士工作由于洗手护士应配合主刀医师取大隐静脉和开胸取左乳内动脉两组手术者同时进行。所以,为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要求洗手护士要业务娴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应对,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性能和用途,熟悉手术的大致手术步骤;同时手术过程中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开小差;手术器械摆放有序,以便应用时得心应手;传递器械过程中动作敏敏捷、迅速;对手术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并预知下一步所需要的器械和针线。同时兼顾配合主刀医生取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

2.4.3搭桥血管准备主刀医师在取下的大隐静脉远端后辅助护士应配合医师将大隐静脉插入橄榄针头并注入术前配好的肝素及硝酸甘油盐水中,并使行管腔充盈看是否有渗漏,若有渗漏则立即用蚊式钳夹住并用3-0幕丝线结扎,最后将试验后的大隐静脉远端浸泡于肝素硝酸甘油盐水中备用,同时避免锐器损伤。在取内乳动脉过程中,洗手护士要时刻准备好大小两种血管钛夹钳,随时准备夹闭侧支血管以便达到止血功能。当内乳动脉游离至所需长度时器械护士给主刀医师递中弯钳、并用7号线结扎远端并切断,观察乳内动脉是否有喷射状血流,并用动脉断端钛夹夹闭,为防止血管痉挛,在内乳动脉上喷洒配好的罂粟碱盐水,并用含罂粟碱盐水的纱布包裹,备用。

2.4.4搭桥材料准备洗手护士在撤下取血管器械的同时及时更换搭桥器械。在用Genzyle牵开器充分暴露术野,CO2吹管分别与O2和乳酸林格氏液连接,并调节成气雾状为佳。由于冠脉圆刀、冠脉尖刀、钻石刀等搭桥的器械刀头十分精细,所以洗手护士应熟悉和熟练掌握其用法,积极、准确、方便及快捷地配合主刀医生准确到位地操作;在手术中搭桥时在修剪乳内动脉时保持修剪断端为45°斜面,再以哈巴狗夹夹闭动脉,此时再次喷洒罂粟碱盐水,并用钝针和橡皮筋联合应用阻断冠状动脉血流。按医生要求调整精细弹簧针持夹的prolene针的正反方向,一般都是反针便于吻合,医生打结时要保持手指部位湿润,避免将prolene线打断,随时收回prolene针。为显露吻合口便于操作,助手用CO2吹管吹开吻合口溢出的血液。一般首先吻合左乳内动脉-前降支,然后根据需要吻合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回旋支、钝缘支、对角支等;最后吻合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

2.4.5搭桥完毕配合,搭桥完毕后,医师应首先检查各血管吻合口处是否有渗漏现象,其次检查血管桥处血液流动是否通畅,最后再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并检查伤口的止血情况,同时在心包、纵膈及胸腔各放置引流管。此时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器械、所用纱布后确定无误之后逐层关闭手术胸腔切口。

3结果

3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

心脏搭桥手术篇1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