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像档案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1

1.3录像资料是通过录像技术将运动着的视像和声音组成的视听资料,如录像片、电影片。医院录像资料一般记录了院内重大的社会活动、各类会议、文体活动和医疗、教学、科研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以生动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向科技人员传递信息。它也是医院宣传自己、传递医疗科技信息、扩大知名度的有效方法。

1.4计算机可读资料是将所需信息存储在磁盘、光盘上,通过计算机作媒介,再现原始的声音、文字、图像的资料。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医院制作、使用计算机可读资料的数量、频率越来越普及,许多医院制作了教学用多媒体光盘,在医疗、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医院声像资料的业务管理

医院声像资料包括两方面的业务内容:一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自制的反映院内各项活动的声像资料;二是为传递文献及其它信息由有关部门从院外采购的各种声像资料。无论是自制的或是采购的声像资料,都应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2.1管理机构医院应在信息(医务)科设立声像资料管理室(或电化教育中心),配备专人进行声像资料的制作和管理。

2.2管理制度自制的各种声像资料应由有关科室或人员填写申请单,经管理部门核准分配给制作人员制作。其制作成品均应建立登记制度,由声像资料室统一保管。院外采购的声像资料也应交由声像资料室统一管理,科室和个人使用时应填写借阅单,用毕及时归还,以保证声像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3管理程序声像资料是文献资料的一部分,其管理程序与图书资料大同小异,也包括分类、编目、馆内阅览和外借等工作程序。

3医院声像资料的保管

声像资料由于其载体由胶片、磁带、光盘等特殊的材料制成的,保管亦比纸质文献更为讲究。因而诸如温度、湿度、包装、存放等方面均有一定要求,否则,将造成声像资料的过早退化和损坏,影响清晰度,给使用带来困难。

3.1胶片要有独立包装、手指不能接触表面。环境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为60%~70%,要防霉、防干燥、防晒和防尘。

3.2照片照片在入库前应消毒、杀虫、除菌。保管过程中应放置防虫药品,不要将指纹、汗渍留在照片上。保管温度应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40%~60%。彩色照片还应注意黑暗条件及低温对其产生的影响。

3.3录音磁带使用和保管录音带的所在处,其外部磁场强度应低于50奥斯特,录音磁带应保存在抗磁盘内,避免激烈的碰撞和高温,取拿磁带应拿其边沿部分。要使磁带上的信息长期保存,必须定期地进行转录。环境温度应低于20℃,相对湿度为45%~50%。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2

(一)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一硬"是指声像设备数量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声像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在调查的161个单位中,仅有21个单位没有声像设备,占13%,87%的单位都有1台以上的声像设备,设备总数达671台(架)。从总体讲,声像设备可算比较"硬"。"一软"是指声像设备管理之乱。有101个单位没有制定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相应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设备闲置,没人会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设备存放在科室或个人手中,没有合理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频繁变动,设备不能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而且"软"的方面直接影响了"硬"的方面作用的发挥,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和两种误区

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调查反映出在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强"表现在所调查单位的443名摄录人员中,有专职156人,兼职287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队伍强大、年龄适中、文化程度较高这是"强"的一面;"弱"表现在443人中,专业工龄1至5年者381人,占86%,5年以上者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共68人,仅占16%,其中1至3个月短训(摄录专业)的66人,专科毕业2人,有84%的人都属"自"。专业工龄短、专业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这是"弱"的一面。

调查中还发现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一直误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的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事实证明,摄录人员"弱"的一面影响了"强"的一面发挥作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声像档案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就是说,产生声像档案的第一关棗形成和归档不把好关,待用时再靠档案员去催要或档案馆去征集,那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三)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调查中有75个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占47%,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形成、自由处理状态。据调查,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3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仅占26%;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占35%;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占39%。由此表明有五分之二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管理状况"喜""忧"悬殊,发展不平衡

调查单位中设备、人员、声像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有11个单位,占6.8%;而无设备无声像档案、有设备无声像档案、有声像档案没集中统一管理的单位48个,竟占40%,两极所占比例悬殊。从照片数量看:最多的一个档案室存有20000余张,其余160个单位20860张,平均130张(其中多者上千张,少者几张)。仅从照片档案一项看,声像档案的管理水平就很悬殊。

4、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而调查发现,只有广播电视局、韩村河村等少数几个单位设置了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其余各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5、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区档案馆是全区永久保存档案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基地。但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斓呢逊Α?BR>

6、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

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区档案局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房山区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们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五)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3

2规范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应全面予以展开,不但要严格的要求相关工作单位,对于普通的民众也应使其意识到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宣传上要强势,提高大家对城建声像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认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途径,大力向市民宣传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证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受到城建声像档案管理的常识性教育。其次,手段上要严格,使收集完整规范的城建声像档案成为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要进一步强化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通过一定的手段予以落实、实现保障。针对档案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声像资料收集困难这一现象,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加以约束,明确城建声像档案不规范、不齐全的不能给予竣工验收,不能给予结算工程款,从而保障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将实际收集到的各部门信息归档,避免造成信息的丢失,减少档案制作所需要的时间。再次,制度上要规范,以管理的规范确保城建声像档案资料的规范。对于档案形成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造成的档案声像资料保存分散的问题,相关监督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各个单位要建立起统一的、安全有效的管理制度,逐渐改善城建声像档案的保存环境。在各单位逐渐形成完善的信息采集、拍摄、信息收集和整理归档的完整流程。在进行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2.2改善城建声像档案的保存环境由于城建声像档案中包括图片、图形、声像等资料,所以,对于保存环境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城建声像档案保存的地方,应当能满足一定的要求。对于档案中的声像资料必须要在声像柜中单独保存,同时应当注意远离光线以及磁场等物质。改善城建声像档案的保存环境,能够延长声像档案的使用寿命,在实现城建声像档案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3提高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想使城建声像档案为以后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前提是有高质量的声像档案。要想收集出高质量的城建声像档案成果,首先要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此,应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在城市建设声像拍摄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拍摄。同时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其进行钻研,使得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脱颖而出。其次,为技术人员配备精良的设备,增强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培养出其责任心与使命感,为城建声像档案制作做出贡献。再者还应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既能对城建声像档案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又掌握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第四,要强化好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对于城建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各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才能使得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为真实的参考。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4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机关工作和各类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我们就房山区161个立档单位的声像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和声像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声像档案管理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1)。 一、 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一硬是指声像设备数量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声像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在调查的161个单位中,仅有21个单位没有声像设备,占13%,87%的单位都有1台以上的声像设备,设备总数达671台(架)。从总体讲,声像设备可算比较硬。一软是指声像设备管理之乱。有101个单位没有制定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相应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设备闲置,没人会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设备存放在科室或个人手中,没有合理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频繁变动,设备不能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而且软的方面直接影响了硬的方面作用的发挥,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 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和两种误区 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调查反映出在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强表现在所调查单位的443名摄录人员中,有专职156人,兼职287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队伍强大、年龄适中、文化程度较高这是强的一面;弱表现在443人中,专业工龄1至5年者381人,占86%,5年以上者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共68人,仅占16%,其中1至3个月短训(摄录专业)的66人,专科毕业2人,有84%的人都属自 。专业工龄短、专业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这是弱的一面。 调查中还发现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一直误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的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事实证明,摄录人员弱的一面影响了强的一面发挥作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声像档案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就是说,产生声像档案的第一关棗形成和归档不把好关,待用时再靠档案员去催要或档案馆去征集,那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三) 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1、 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调查中有75个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占47%,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形成、自由处理状态。据调查,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3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仅占26%;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占35%;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占39%。由此表明有五分之二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 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5

一、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主要表现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很多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很多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4、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天的尴尬局面。

5、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们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五)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6

keyword:Acousticimagefile;Recordsmanagement;Supervisorywork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机关工作和各类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我们就房山区161个立档单位的声像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和声像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声像档案管理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一硬"是指声像设备数量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声像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在调查的161个单位中,仅有21个单位没有声像设备,占13%,87%的单位都有1台以上的声像设备,设备总数达671台(架)。从总体讲,声像设备可算比较"硬"。"一软"是指声像设备管理之乱。有101个单位没有制定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相应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设备闲置,没人会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设备存放在科室或个人手中,没有合理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频繁变动,设备不能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而且"软"的方面直接影响了"硬"的方面作用的发挥,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和两种误区

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调查反映出在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强"表现在所调查单位的443名摄录人员中,有专职156人,兼职287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队伍强大、年龄适中、文化程度较高这是"强"的一面;"弱"表现在443人中,专业工龄1至5年者381人,占86%,5年以上者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共68人,仅占16%,其中1至3个月短训(摄录专业)的66人,专科毕业2人,有84%的人都属"自"。专业工龄短、专业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这是"弱"的一面。

调查中还发现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一直误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的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

事实证明,摄录人员"弱"的一面影响了"强"的一面发挥作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声像档案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就是说,产生声像档案的第一关棗形成和归档不把好关,待用时再靠档案员去催要或档案馆去征集,那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三)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调查中有75个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占47%,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形成、自由处理状态。据调查,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3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仅占26%;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占35%;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占39%。由此表明有五分之二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而调查发现,只有广播电视局、韩村河村等少数几个单位设置了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其余各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4、管理状况"喜""忧"悬殊,发展不平衡

调查单位中设备、人员、声像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有11个单位,占6.8%;而无设备无声像档案、有设备无声像档案、有声像档案没集中统一管理的单位48个,竟占40%,两极所占比例悬殊。从照片数量看:最多的一个档案室存有20000余张,其余160个单位20860张,平均130张(其中多者上千张,少者几张)。仅从照片档案一项看,声像档案的管理水平就很悬殊。

5、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区档案馆是全区永久保存档案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基地。但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

6、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区档案局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房山区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四)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建立并疏通收集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很重要。结合地区实际,各立档单位、区档案馆要全面出击,采取多种形式收集。主要有:①通过正常移交接收。科室移交档案室,档案室移交区档案馆。②重点单位、重点科室重点收集。对本地重点单位、立档单位重点科室产生声像档案比较集中的,要有重点地强化收集,经常沟通及时掌握情况。③重点人物(摄录人员)直接征集。有一部分摄录人员除担当本单位的摄录任务外,还被指派(或聘请)摄录本地区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城市建设、外事活动等。对保存在这些人手中的属于归档范围的声像档案,要多方努力,登门收集和征集。④广泛的社会征集。对散存在民间的声像档案,运用发公告、发文件、上门实地寻求等形式,采取有偿征集、无偿捐献、建立名人全宗、个人代存等方式广泛征集。

(五)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7

论水利声像档案的管理路径 论水利声像档案的管理路径 论水利声像档案的管理路径 划 水利声像档案的记录载体主要是录音录像带等磁性材料和光盘等感光材料,这些载体一方面具有体积小、存储量大,便于携带保存和利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特殊材质,对保管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档案保管不科学,主要表现为:1.保管条件不合格。受记录载体特殊材质所限,声像档案保管条件要求比传统文字档案更严格。但是目前基层水利单位档案保管条件普遍不合格,大多是将声像档案同其他文件档案一同混存在文书柜中,没有任何防磁防光等声像档案所必须的保存条件。这种简陋保管条件下,一些声像档案寿命受损,如照片褪色变黄、底片曝光变质和光盘受潮无法读取,重要记录丢失。2.定期复检频率低声像档案材质的特殊性决定其损耗率超过纸质档案,如光盘每读取一次就磨损一次,录音带每查看一次就消一点儿磁,为了满足人们查阅,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声像档案进行复检。但多数基层声像档案管理部门对定期复检声像资料没概念,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检查也不维护。

加强水利声像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大力宣传,增强声像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声像档案管理首先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加大声像档案宣传力度,改变水利单位重建设轻档案,重文字轻声像的传统思想,为声像档案管理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激励手段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素材收集、归档、整理和利用的具体管理工作中,让他们切实意识到声像档案方便、快捷、直观等好处,从而增强声像档案管理意识。

(二)严格管理,制作标准化管理流程为解决归档不及时完整、文字说明混乱、定期复检频率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要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严格管理声像档案各个步骤。根据工作需要,对水利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技术标准、归档时限和移交程序作出量化规定;明确声像档案日常管理、借阅程序;永久保存的声像档案定期复检,移交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管理和检查机制,确保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妥善保管,加大声像档案利用率声像档案载体多是由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制成,为保障声像档案正常使用寿命,其存放环境必须防日光和紫外线、防磁、防震,温度需控制在十四至二十四摄氏度,24小时内温度变化不超过百分之三,湿度变化不超过百分之五。声像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档案管理部门要抓住时机,利用声像档案制作专题画册、主题宣传片等多种宣传材料,更生动直观地宣传水利事业建设发展的成就,使全社会更深入了解水利工程,支持水利工程。

实际操作中,水利声像档案管理目前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因档案意识淡薄错过记录重大历史时间;因技术不达标影响档案制作;因保管不科学造成档案损坏等。但随着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发展,声像档案一定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部门的各个领域,为水利研究和宣传工作立下汗马功劳。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加大声像档案宣传力度,提高水利声像档案意识,掌握对声像档案特殊材质的管理方法,大大提高水利声像档案的利用率,为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本文作者:邓天梅、苏蓉、孟谊 单位: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8

一、传统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声像档案的类别比较多,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载体,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影像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包括采集文字与动画,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需要在防磁柜中保存。照片档案在管理中,只要采集底片、简单的文字、照片就可以完成,工作量少,只要做好防潮、防火工作就可以。由于档案的载体不同,因此传统的声像档案管理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声像档案的种类比较多,而且在管理、保存过程中需要完成八道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的内容都很烦琐,而且需要重复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量非常大。一旦投入的劳动力增加之后,就需要支付大量的工资。除此之外,这些不同的载体在材质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加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完成对声像档案的管理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工作时间久,导致成本过高。

(二)资金投入大

声像档案区别于传统的文书档案,同时由于载体的不同,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另外,声像档案在储存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需要购置专门的储存设备。尤其是一些媒体单位,对声像档案的管理要求更高,通常为了储存重要的档案、资料,需要购买更专业的保管设备,以及保管场所,来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加大投资成本,阻碍声像档案管理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企业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限制了声像档案管理理论发展

声像档案管理在介质、储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导致很多单位对声像档案管理并不重视。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简单,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原始的水平。另外,基于传统声像档案管理模式,没有一整套标准的规范,而且管理办法比较多,不利于声像档案管理的理论发展,并最终制约了声像档案管理发展的速度。

二、数字化技术对声像档案管理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量大,人力财力成本高,工序烦琐,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很多单位并不重视声像档案管理,导致管理人员缺乏工作动力,给声像档案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当前,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声像档案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为:首先,数字化载体大量涌入,与传统的胶片、磁带载体相比较,具有更大的优势。其次,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声像档案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有所加强,这加速了传统声像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的转换,比如:采用扫描仪、计算机完成照片档案的存储。再如,在管理录音档案时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转录。在信息化时代,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声像管理中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与潮流。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环境下,使声像档案在采集、管理,保管中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是完全可行的。这样,不仅突破了传统声像档案管理的局限性,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声像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声像档案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三、数字时代声像档案管理的办法与措施

传统声像档案管理储存的方法比较陈旧,而且档案入库之后,基本上没有保护措施。如果单位需要获取这些资料时,往往检索非常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除此之外,很多声像档案由于储存的时间太久,导致磁带、胶片报废,从而不能利用,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数字化技术之后,可以将这些图片、文字、视频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储存在计算机平台中,不仅检索方便,而且储存的价值更高。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拓展了声像档案管理发展的空间。下面结合实际的档案管理经验,对数字时代声像档案管理的办法与措施进行讨论。

(一)数字化采集

在声像档案管理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采集。比如:在管理照片档案时,可以利用扫描仪、计算机硬件设施,将照片全部输入到电脑中,并对所有的资料进行编码、保存。同时,对于数码胶片类型的声像档案,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采集,然后将所有的声像档案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数字化采集。数字化采集不仅便于管理、保存,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采用相同标准,进行编码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快速找出目标资源,需要对所有的声像档案进行编码,同时在编码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同样的标准。比如:在管理视频类型的档案时,不但要系统录制每个节目,场景,镜头,而且应该对该视频的编导、制片人,以及主要演员的资料进行编目。为了保证使用者能够快速的检索出信息,需要采用一致的标准。另外,档案管理的价值主要是方便使用,所以编目的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声像档案管理编目的工作量非常大、工序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并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编目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建设在线数据库

在信息环境下,为了加强交流、服务的目的,必须最大限度上满足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声像档案管理中,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在线数据库。为了管理、检索的方便,需要对全部的声像档案进行分类。根据声像档案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3个种类,分别为图片、视频,以及音频。其次,分析单位的主要职能以及创建的时间,完成在线数据库的建立。比如:针对高校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可以将高校在线数据库分为三个类别:高校教学数据库、教研在线数据库、学生在线数据库等。为了使数据库的利用价值更高,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有的单位由于行业原因,需要对大量的声像档案进行管理,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上声像管理的工序本来就比较复杂,烦琐,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要求单位在建设在线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实际的情况,同时严格遵循管理的标准与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字化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选择性的设置在线声像档案

在声像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源占据的空间非常大,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可以通过建设在线声像档案的办法来节省存储空间。具体的办法为:把所有的磁盘数据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近线数据流磁带库,一个是离线数据流磁带库。同时,分析数据库的利用率。按照利用率的多少再进行分别储存。该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为:在声像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轻了空间的压力,缓解了数据库空间利用的压力。实践证明,建设在线数据库没有安全方面的风险,而且效果比较突出,是声像档案管理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美峰.数字时代声像档案管理策略新探[J].网友世界,2014(09).

[2]张班吉.数字时代声像档案保管模式转变的研究——以好莱坞为例[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5(07).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9

高校的声像档案是高等学校历史发展的结晶,通过画面、声音的生动内容,客观形象地记录和再现一个学校发展的历史面貌和各方面的情况,不仅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长期积累,是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财富,更是高校未来发展战略制定的翔实依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高校声像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早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主流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云技术的广泛渗透,各类信息获取及服务领域全面进入了以“数据网络集中存储”为显著优势的“云时代”,为高校声像档案管理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技术手段,也为高校声像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整合平台,使高校声像档案有了更为便捷的管理和共享方式,有了更加安全、更易于访问的存放位置,使高校声像档案管理全面走向智能化。

1 高校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瓶颈

1.1 来源复杂 缺乏甄选机制

随着数码相机、摄像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信、美拍、QQ空间、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新兴和发展,使每位师生都有可能成为声像资料的来源,特别是在基层组织的活动中,档案部门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法预先掌握活动信息,对拍摄者水平、声像资料的拍摄质量、保存条件都无法控制,更遑论控制声像档案的质量。在拍摄条件和拍摄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所产生海量的声像数据面前,如何进行甄选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第一手资料的筛选主体是资料产生的部门还是档案管理部门都较为模糊,高校档案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筛选标准,缺乏完善甄选的机制,要么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汇总,要么墨守于以往的个人工作经验。

另外,高校原有其他载体的声像档案如实体照片、录音磁带、录像带资料的数字化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需要完善的甄选机制来进行甄选,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声像档案进行无损数字化转换、修复、妥善保存和有效开发利用都是高校档案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归档模糊 检索效率低下

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较广,内容也较为繁杂,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规范来界定归档范围和内容;档案的管理分类依循也各不相同,但原有的分类方法的滞后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无论是以时间为序或是以事件为题,还是以人物为主,单一线性的分类方法都无法满足日后工作的检索需要。

1.3 各自为政 存在共享盲区

学校的声像档案管理部门往往是重大活动和事件发生后的资料整理和汇总部门,事件策划和发生的主体部门有着更丰富和详尽的一手资料,有些生动活泼的画面往往因为不够严谨和严肃而被屏蔽在转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前,而高校的管理和宣传都应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档案部门不仅要保存具有历史记录价值的声像资料,更要注意搜集这些反映时代潮流和思想风向的趣闻趣事,全方位的记录和再现师生的精神面貌。另外,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越是有价值的声像档案涉及重大的事件和重要人物,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个人荣誉性,往往越难归档,更容易散落于资料档案发生当事人和当事部门。事件发生部门不知档案管理部门筛选和留存了哪些资料,档案管理部门也不了解当事部门实际的档案交接情况,造成了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因为检索效率的低下,其他相关部门在使用和查找资料往往不愿大费周章的查阅学校的档案,也免于沉溺浩瀚的资料翻阅查找,更乐于直接向当事人和当事部门索取。

2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基于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的模式, 通过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快速获取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资源。简而言之,云计算技术与以往IT技术相比较,其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网络服务模式进行大规模的信息数据处理,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及服务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整合。

2.1 云计算技术在声像档案收集方面的作用

云技术在摄影摄像产业的广泛应用,云相机、云摄像机的出现无限地延伸了声像档案的信息量,声像资料的收集不再受相机、摄像机的存储能力所限,可以随意采集尽可能详尽的声像资料,通过这些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声像文件可以即时直接上传至云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微信、百度云端等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的分享,免去了以往活动或事件发生之后档案管理部门逐一向基层部门收集的繁琐,既简化了工作的流程,还将声像资料在收集和交接过程中的流失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2.2 云计算技术在声像档案存储方面的作用

目前,云存储的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企业和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日臻成熟。建立高校声像档案的云存储平台与以往将照片、视频、音频文件汇总后刻录光盘的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一,多用户共享及共享的权限化。为基层部门开设低级用户,仅授权给基层文件上传、查看和编辑本部门文件的工作权限,档案管理部门只需将他们上传的声像文件进行分类筛选、归档即可;待基层有查找需求时,临时开通权限,既便于对声像档案的管理,又避免重要信息被删、误路径转移等误操作。其二,安全性高。云存储平台的专业的数据加密技术和防火墙设计以及多机房互备,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声像档案的数据安全,比以往在光盘、移动硬盘、本地硬盘的存储方式更具专业和安全性。其三,协作机制简化工作流程。云存储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还可以通过档案留言的功能,来建立协同作业的机制,拥有留言权限的使用者可以留言让上传者或其他同事修改,也可组织组员讨论该档案是否有留存的必要和意义以及提出相应的修改和编辑方案;上传者也可以将声像档案的文字描述尽可能细致;一旦修改完成,上传者直接上传修改后文件,档案管理者即可收到消息提醒,实时了解工作进度,免去了以往通过电话、邮件进行通知、询问、文件传输、文件下载、再归档等一系列繁琐工作。

2.3 云计算技术在声像档案使用方面的作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平台不仅是声像档案便捷、安全的存储平台,还是声像档案文件的初级处理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对象存储 OSS 功能可以对图片进行格式转换、缩略图、剪裁、水印、缩放,对音视频转码等操作,档案管理者和上传者都无需掌握专业图像、音频、视频处理软件就可以将声像档案编辑为适当的格式和符合要求的样式和大小,更便于声像档案的使用。

云技术使海量的声像档案数据库中的检索操作变得容易,通过检索声像档案文件的关键字就能迅速地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再通过浏览缩略图或在线预览音视频文件,进行下一步的文件下载等操作,比起以往的声像档案检索方法在速度和准确性上有质的飞跃。

云平台的操作日志化,对于多成员共享和编辑的环境,实现了记录用户操作路径的功能,更易于纠正声像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不规范操作,实现了声像档案从上传到使用的全程规范管理。

3 云时代背景下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云计算技术为高校的声像档案管理提供了便捷而安全的文件收集、存储平台,为提高声像档案管理效率和使用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给声像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文件传输的便捷也使知识产权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法规空白点突显,提高和增强档案管理的知识产权和保密意识是档案管理工作者首要任务。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也是业界同仁严肃思考的首要课题。

由于技术的发展,声像档案的数据安全性已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保证,但不时爆出服务商服务器被黑客攻陷造成客户数据外流的新闻,高级别机密文件的云存储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通过多服务器多重备份等技术手段数据的持久性尽管已如云技术平台服务商所标榜的99.99%,但仍有丢失损毁的风险存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认真筛选合作服务商,选择技术成熟、硬件设备优质、开发维护技术团队实力雄厚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多学习多考察,为声像档案管理做好客观技术保证。

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声像档案管理水平提供了高质量提升的契机,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所带来的挑战归根结底就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不仅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具备档案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还要求具备适应时展不断地学习能力,来处理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的收集、归档、开发及挖掘各环节的管理瓶颈,应对不断涌现的技术难题,以先进科学的管理意识、与时俱进的管理手段和踏实稳健的工作态度来开创高校声像档案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10

一、源头干预:录制模式的最优选择与录制标准的最少变动

档案部门主动加强对声像档案音视频文件摄录标准的质量控制和源头干预,并将声像档案的收集积累工作拓展到对摄录器材以及摄录存储介质的挑选和购买,拓展到对摄录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实现音视频文件录制质量与录制格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顺利做好录音录像档案归档保存和利用工作的首要环节。

(一)确保声像档案中音视频文件摄录格式的规范化

为确保声像档案中音视频文件摄录格式的规范化,选择声像档案制作的技术平台,使其在制作之初就能满足当前标准与最新技术要求,是保证声像档案长期存取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这就需要标准制定者在选择音视频文件存储格式时,应选择那些市场占有率高、占用存储空间小,具有较强通用性、开放性和可移植性,对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依赖程度低的格式,以避免技术标准的频繁变更。

目前,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的规定:“对用视频或多媒体设备获得的文件以及用超媒体链接技术制作的文件,应同时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对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文件,应同时收集其属性标识、参数和非通用格式的相关软件。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格式。”

(二)确保摄录文件存储介质的标准化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的规定,存储介质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软磁盘不能用作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档案部门通过采取质量认证、加贴认证标志的方式对达到能够制作档案级光盘要求的可记录光盘、光盘刻录机采取准入制度,是确保摄录文件存储介质标准化的必要措施。

磁带存储系统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标准化程度高、互换性好的特点,是备份声像档案的首选介质。在磁带格式技术中,lto技术是一种开放格式的技术。同时,lto还特别规定,由第三方进行每年一次的兼容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延续性。

从mb到gb再到tb级,移动硬盘在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成为满足很多用户在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度和便捷性方面不同要求的首选存储工具。鉴于一旦硬盘突然失效,上面存储的数据就很难恢复,特别是对硬盘频繁进行读写操作也增加了病毒入侵的可能性,移动硬盘不适宜作为声像档案长期保存的存储介质。

二、归档管理:对归档声像文件的严格校验与妥善保存

声像档案信息在其制作、保存和利用过程中,应避免遭到破坏或更改,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对含有重要或敏感信息的声像档案还要确保机密性。

(一)严接收:坚持归档声像文件入库格式的规范化、入库内容的选择性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的要求,对归档的声像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必须进行检验和审核。

1.把好对拟归档声像文件所记载内容的挑选关

并非所有音频视频资料都有长期保存的价值,对声像文件在管理、财务、法律、证据或信息等方面的持久价值与档案价值进行鉴定,是归档前对声像文件内容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拟归档文件进行挑选的第一步。声像档案只是从音频视频资料中挑选出来的有必要长期、持久保存的声像文件。

2.把好对拟归档声像文件格式的校验关

从理论上讲,为了保证声像档案的原真性,无论是数字化采集还是直接形成的需长期或永久脱机保存的声像档案,均应保存未压缩或无损压缩的格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存储格式及存储载体相关技术参数要求的前提下,既要保证视听质量,又要尽可能地实现存储空间的最小化。

3.把好对拟归档声像文件所确定的密级、保存要求与保管期限的鉴定关

在对拟归档声像文件确定密级与保存期限时,应根据其所记载的内容,参照国家对同类内容的纸质文书档案的管理规定执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由于声像档案存储介质本身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不稳定性,使其即使在符合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存放,也难以达到长期安全存放的要求。因此,及时对声像档案所记载的信息进行更新或迁移是非常必要的。

(二)妥保存:根据存储介质和读取方式的特殊性,对声像档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为确保声像档案具备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以及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还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提前备份工作,避免因存储介质损坏或技术淘汰危及声像档案安全

备份介质应选用较耐久的材质,以减少存储或利用过程中的损坏几率;应使用标准的软件和文件格式存储备份数据,以减少长期保存中数据迁移带来的风险;应减少数据迁移的频率,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提前制作存储介质的备份,备份后实行远距离异地存储,既可以防止存储介质因污迹、霉变、介质层间开裂等原因导致声像档案无法读取,也可以避免因水灾、火灾、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危及声像档案的安全。

2.对归档的声像档案要定期检查

声像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部门每年均应对声像文件的读取、处理设备的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由于声像档案一般都是脱机保存在唱片、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上,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必须保存原播放设备及播放软件,同时注意做好声像档案的载体转换工作。

3.对存储介质要适时更新

通过将声像档案的内容信息从原存储载体转换到新的或稳定性更高的同类载体上,是避免因存储载体的老化或损坏造成档案内容信息损失的基本方法。尽可能保存母带、提高存储载体质量、加大更新的时间跨度、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等方式,都是提高更新质量、降低更新损失的有效方法。

4.对存储信息要适时迁移

近年来,开盘录音、盒式录音等模拟录音方式逐渐被数字录音方式取代,磁带录音机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维修单位都迅速减少,适时采取数字录音方式按照最新的技术标准转录备份,并实现规模化集中储存和备份,可以为将来的进一步转换升级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对于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唱片、钢丝录音带等录音档案更应抓紧转录。

5.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同步保留与及时备份

尽管数据的丢失与存储介质的损坏有很大关系,但由于数字声像档案必须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中才能被利用,因而由于软件与硬件技术的迅速更新而导致的技术淘汰,常常成为影响音频或视频声像档案长期存取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的规定:“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如不能转换,收集时则应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

6.播放设备的同步配置与同步维护

尽管有些电子产品升级换代后还可以读取此前的信息,如dvd机可以读取cd光盘,但是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曾经被普遍采用的读取设备几年之后就难觅踪影,甚至荡然无存。因此,原则上,声像档案的保存单位应当具备读取自身所藏全部声像档案的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如果难以实现同步配置与同步维护,应当优先确保可识别声音与图像能够实现跨存储媒介、跨操作系统、跨播放工具的再现与保留,而不要拘泥于原始技术信息的保存。

三、有效利用:读取方式的最优选择与最佳效果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录音录像档案,提高读取方式的安全性和内容检索的便捷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读取方式的安全性

提高录音录像档案读取方式的安全性,就是要提高录音录像档案存储信息的安全性、阅读工具的安全性和存储介质的安全性。确保录音录像档案存储信息的安全,主要是防止录音录像档案存储内容被改动,归档后的声像文件应当被设置成禁止写操作的状态。确保录音录像档案阅读工具的安全,主要是指防止遭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如果在归档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声像档案尤其是视频档案就有可能带有计算机病毒。确保录音录像档案存储介质的安全,主要是指防止存储介质在借阅过程中被损坏,供查阅使用的电子文件在利用时应使用拷贝件。

(二)提高内容检索的便捷性

尽管目前并不要求建立与音频、视频声像档案所录制的语言信息相对应的文字文本,然而随着录音录像档案中语言类音频、视频文件总数的不断增加,从海量的库存中快速检索特定语言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建立声像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将与特定录音录像档案相对应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录音录像档案语音信息的内容摘要、发言底稿或录音文稿,以及发言者的姓名、发言的时间、地点等信息都录入到系统中,对于克服录音录像档案不能像电子文本那样进行海量搜索的缺点,提高对关键信息的查找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将语音识别及人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声像档案的信息检索,很可能会成为今后提高声像档案信息查询的准确性与便捷性、提高声像档案内容快速检索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邹家炜主编.档案管理实用大全[m].同心出版社,1996.

3.吴建西,张绍武.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情报,2003(6).

4.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 38-2008)[s]/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档案工作标准汇编(7).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

5.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s].中国档案,2003(11)-(12).

6.仇壮丽,唐思慧,王协舟.对《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进行修订的几点建议[j].档案管理,2007(6).

7.刘家真.更新与迁移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5(4).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11

(2)可分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具有法律效力的现实障碍。声像档案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不再具有固定的存储载体,根据利用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格式输出;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Adobe公司推出的视频编辑软件和图像编辑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迫使声像档案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往往需要以自身结构、格式的改变为代价。这使得声像的法律效力的确认面临又一大障碍。

(3)法律手段――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具有法律效力的策略。除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对声像档案制作、修改、收发、签阅和传递等工作环节进行控制,另外,还要采取法律手段对技术手段处理不了或不易处理的问题加以规范、解决。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的有机结合,当可以保障声像信息具有依据凭证作用,并实现其法律效力。

二、完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真实性与法律效力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文化瑰宝,国家也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辽宁省文化厅于2008年9月16日在沈阳挂牌成立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于2010年9月6日颁布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为辽宁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机构支持和制度支持。

(1)规范管理,建立相关的机制。对于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工作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得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部门可以通力写作共同做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工作。

(2)及时归档。对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所收集的各种声像档案,经过档案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的共同鉴定后,有归档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及时移交到专门的档案部门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部门,归档入库保管。

(3)保持原有的联系。对于即将进行归档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档案一方面要保证所收集的声像档案的材料丰富、内容齐全,使档案能够全面地反映文化的风貌;另外一方面,需要保持档案内容之间的内部联系,禁止割裂文化所固有的体系和重复归档的现象发生。

(4)档案的分级保护。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第五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是用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管理和保管也应该遵循档案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声像档案的价值划分其档案级别,便于系统的管理和重点保护。另外一方面,某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涉及某些作为保密的内容,对于反映这些内容的声像档案的管理和保管应该更加谨慎,要处理好保密和与利用之间矛盾的关系。要科学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密级,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

三、改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真实性与法律效力的措施

(1)健全法规和制度。任何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在颁布实施是都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滞后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对于改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真实性与法律效力的措施,首先应该健全现有的、较为滞后的法规和制度,有了健全的法规和制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有了制度的保障。

(2)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发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档案也在逐渐地增加,这时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的认识,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同时,派工作人员定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部门以及上级档案业务指导部门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3)划立专门工作场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的逐渐开展,相关档案的数量将会迅速增长,这时需要面积更大的库房以及专门的管理工作地点来保管以及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

(4)更新工作设备。由于声像档案依靠电脑等机器才能够读取为了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读取,需要及时更换电脑等设备。当然,这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更新,对于软件业也需要更新,现在信息技术赈灾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正在侵袭,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更新软件以及网站的防火墙,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12

1 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在对声像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谓“一硬”就是指声像设备数量比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工作的需要,在声像设备方面机关、企业单位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硬件层次。“一软”是指对声像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对声像设备进行管理时,受“硬件硬、软件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软”直接制约了“硬”,进而在组织开展一些重要活动的过程中,没能对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及时的摄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同时为声像档案的归档保存埋下隐患。

1.2 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 在各自的单位中,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往往由摄录人员负责,其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声像档案资料的数量、质量等。据调查研究显示,摄录人员普遍存在着“一强一弱”的问题。所谓“强”是指在摄录人员中,专职人员156人,兼职人员287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72%。不管是人员队伍,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摄录人员都表现出“强”的一面;同时在这些人员当中,同样表现出“弱”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专业工龄在1至5年的有381人,占86%,具有5年以工作经验的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有68人,占16%,其中接受过1至3个月短期培训的有66人,其中专科毕业的2人,有84%的人都是自学成才。

1.3 声像档案管理复杂

1.3.1 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对声像档案子资料进行管理、保存的过程中,其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档案室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对声像档案资料进行随时移交的仅占26%;二是各科室能够对声像档案资料进行一年一移交的占35%;三是由科室进行分散保管,以及进行个人保存的声像档案占39%。

1.3.2 档案意识不强。根据归档要求,声像档案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殊性。例如,需要对照片、底片等进行同时归档,对于影像需要辅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这些影像资料,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归档保存,那么就会影响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1.3.3 管理状况“喜”“忧”参半。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所有的调查单位中,在设备、人员、声像档案管理方面,比较规范的单位有11个,而48个占40%的管理单位存在无设备无声像档案,或者有设备无声像档案,或者有声像档案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现象,在对声像档案进行管理时,两极所占比例比较悬殊。

1.3.4 保管条件差,难以长久保存声像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保管声像档案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设置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的单位只占少数,对于其他保存单位来说,将声像档案资料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一同进行保存,并且保存声像档案资料的环境不符合恒湿、恒温、防磁等要求。

2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意识 对于声像档案资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一要争取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二要抓住机遇,做好服务中心的工作。

2.2 加强管理,制定措施 档案管理单位需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对声像档案加大管理的力度,同时对声像材料进行统一的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到归档移交档案室实施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声像资料的流失。

2.3 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声像档案加大监督指导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作为档案的管理目标和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

2.4 结合实际,力求妥善保管 首先,对声像档案进行独立成卷,通过声像柜、密闭铁柜等对声像档案资料进行单独存放;其次对库房温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远离光线、磁场等。

2.5 全面出击,疏通收集渠道 ①通过正常的渠道移交、接收声像档案资料。②重点项目、重点科室、重点收集。③重点人物直接征集。

2.6 档案主管部门参与全厂各类重大活动 对于厂重大活动以及重要会议等,针对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等现状,由主办单位通知档案室派专人摄影录像并负责其他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对声像档案资料进行及时、完整地归档,进而方便利用。

参考文献:

[1]洪梅.浅谈声像档案工作管理及其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2]张玲.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紧迫和思考[C].档案事业改革与创新――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2013(10).

[3]何留根,张红伟.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J].山东交通科技,2008(09).

声像档案管理论文篇13

1 医院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声像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声像档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真正视作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对于旧的照片没有分类和没有文字说明,对于今后的再利用造成一定的阻碍,不了解资料的人员很难找到想要照片,大多是靠当时活动的参与者的记忆去寻找。视频资料的归档更令人担忧,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换代,旧的带子往往难以读取,资料存储需要大量的储存设备,以前的设备有限,导致有资料无法读取。有时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资料没有及时归档,导致资料流失。另外,由于声像档案的保管需要各种设施,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声像档案的保管问题一直在探索当中。

1.2声像档案管理制度不科学 声像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落实,归档率不高。声像档案形成科室一般在医院宣传部门,重要日常活动资料的拍摄、录像等由上述科室负责,每年一次将声像档案整理上交综合档案室。但医院还有许多临床科室,医院宣传部门不一定能将全院各个科室、部门的每一件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各科室自行拍摄活动资料已是较为普遍,对于特殊患者、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一些临床科室都会自行拍照,但却为自己科室使用。这些声像资料其档案价值不容忽视,由于科室并没有上交档案室的意识,便使档案管理部门失去了较有重要价值的声像档案来源。

1.3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足 个人素质受限或对声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对声像档案管理的特殊保管条件心中无数,管理方式落后,无法借助现代手段进行声像档案管理,多数停留在简单收集保管阶段,影响了声像档案保管和声像档案寿命。声像档案处理起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然而很多医院并没有相应的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就我院而言,虽然有相应的设备,但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档案专业培训,没有对声像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声像档案已可以大量拍摄,后期再进行修剪,不可用的图片、修剪前的图片和修剪后的图片都一并保持,且不做标记,仅仅是以事件的时间和名称命名文件夹,以致再想利用上修剪过的图片时,无从检索,存储混乱。

1.4声像档案利用开发意识不足 档案管理者对声像档案开发利用意识不够,甚至可以说从未对该类档案正真利用起来,缺乏开发利用动力,只有在编辑画册、建院史馆时利用了一些照片,视频资料则常常拍完就放一边。由于管理队伍不稳定,对声像档案了解不足,专业素质不足无法对声像档案进行专题编研,很多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只能封在柜子之中,无人知晓,发挥不了声像档案的应有作用。

2 声像档案管理研究与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领导首先要重视,有的单位领导意识不强,甚至取消原有的档案部门,导致档案无人管理,医院的发展历史无从考证。强化规范管理,提升声像档案形成部门的意识,对产生的声像资料从收集到归档都要定期移交声像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2]。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各环节应有明确的规定。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

2.2医院声像档案收集和归档 一个医院的声像档案工作,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形成声像档案的科室、部门的拍摄、录像人员与医院档案管理员要增强档案意识,经常沟通,共同抓好声像素材的收集积累工作,为声像档案打好基础。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形成声像档案的科室、部门,要按归档要求,努力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及时向声像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声像档案管理部门及时对收集的声像档案,以保持声像档案的有机联系、便于利用为原则进行整理,分类在全宗内,按年代--问题进行分类,分类保持前后一致,便于查阅。并对声像档案按规定的要求对内容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及做好编目,制作检索目录等相关工作[3]。

2.3加强声像档案的监督和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管理部门应提高各科室、各部门对声像档案的整理意识,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并对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全面加强形成声像档案的科室、部门摄录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有设备也有整理声像档案的习惯科室,常常由于水平不足,所形成的声像档案质量参差不齐,以至于需要使用时,看似多实则能使用的不多,因此要提高其水平,使其制作的声像档案利用价值更高;对有设备,但没有整理意识的科室,要帮助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监督和指导,使其养成整理声像档案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抓住时机,形成高质量的声像档案。诸多问题都需要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去完成,作为医院领导者,要创造合适的培养人才的环境,多途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4]。

2.4医院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 充分利用其医院声像档案不是仅靠档案部门就能完成的,需多部门共同合作。档案管理部门制度相关的管理制度,统一全院声像档案的归档要求,编制检索工具,方便利用者查找;定期充分利用声像档案,举办图片展或专题展览,如有条件,可开设院史馆,展现医院发展轨迹的同时,发挥声像档案价值,使展览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视觉更有刺激。无论何种档案,不加以整理、利用,都无法体现其价值,而展示价值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一定的编制,使档案之间有机结合,合奏出一部美丽的史诗[5]。

医院声像档案是医院前进和发展的见证者,它不仅可以记载历史,更重要的是反馈信息,提供利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医院声像档案新载体的方法,使声像档案管理在医院的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连颖.试论声像档案价值鉴定[J].档案学通讯,2012(01):85-88.

[2]王进庆,夏禹波.医疗声像档案的开发和利用[J].科技致富向导,2008(12):3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