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绩效考核方法实用13篇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1

1 完善我国公共组织绩效考核的途径

改善和优化政府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朝着绩效管理的这一方向努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具体措施如下。

1.1 尽量使绩效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公共部门应在绩效改进方面将目标尽可能表述得明确、具体、详细。目标表述应清晰、易于理解;目标表述应具体,而不笼统;目标应是可测量的,而不是难以测量;目标应是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同时公共部门应尽可能消除多元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绩效与需求、公正、民主等因素之间求得平衡。

1.2 因地制宜地设计绩效指标体系

必须根据各个公共部门绩效的具体体现方式,设计适应各个公共部门绩效衡量的有效可行的具体绩效指标体系。对于公共部门的可量化产出应设计量化指标体系,难以量化的产出则遵循如下原则来设计指标:具体的、明确的、切中目标的、可衡量的、可评价的;能够实现的;现实的而非凭空想象的;具有时限的。

同时在设计绩效指标的时候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对结合关系:①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相结合;②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③肯定性指标与否定性指标相结合;④技术性指标与民主性指标相结合;⑤客观性指标与主观性指标相结合;⑥指出性指标与回报性指标相结合;⑦工作指标与业绩指标相结合;⑧行政成本指标与业务成本指标相结合;⑨个体指标与团体指标相结合;由于组织的目标经常变化,因此绩效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并不断地接受重新检查和修改。

1.3 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要保证绩效管理改革能不断深入发展,不至于中途夭折或停顿,就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连续性和延续性。①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保证绩效管理成为公共部门管理的基本环节,以促使公共部门努力提高绩效;②从法律上确立绩效评估的权威性,确立绩效评估机构的独立地位,独立对政府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并向公众公布评估结果;③确立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对绩效管理全过程(制订组织的愿景、使命和目标;制订绩效计划;实施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估)作出详细规定,使绩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4 建立民主参与机制

成功绩效管理需要整个组织管理者和职员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形成中层管理者和职员对那些实现结果所需活动的举措会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并让他们参与到制定与执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公共部门改进自身绩效的努力中,缺乏全体职员的积极参与,就意味着改革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更容易被拖延。

既然公共部门的本质是为公众服务,那么政府绩效的最终评判权就应取决于公众。因此,改进公共部门绩效必须取得公正的关注与参与,取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否则,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公共部门必须保持与公众充分、及时、有效的沟通。

1.5 发展和优化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要求机构发展战略规划、运作计划、业绩测评以及项目评价的能力;创新、试验以及对最佳实践方法研究的能力;实施业绩信息运用之管理方法的能力”。为此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以使组织形成基于绩效的相应能力。具体可以做如下工作:①大量引进绩效管理方面的专家或人才;②加强对组织管理者或职员的培训;③授权、激励以使政府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④变革组织文化,以形成基于绩效的组织文化;⑤建立电子政府,它可以使政府组织趋于扁平化,使信息的传递、沟通、反馈更为迅速快捷,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与质量。可以为公民广泛深入地参与提供便利,增强政府与公民互动。

1.6 要能持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改进绩效的机会

改善和优化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政府机构应每季度一次或更频繁分析或考核绩效数据。要通过开展合适的绩效测评来发现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机会加以改进。在开展绩效测评时,应有部门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听取他们的评议,这对于改进绩效至关重要。

1.7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绩效管理的基石,因此必须建构有效的政府活动状况和公众意愿的信息反馈的渠道和方式,保障信息能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系统之间迅捷顺畅地流动和获取。应充分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信息收集、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创造信息透明度,社会公共部门保持与公民社会的充分的沟通和有效的互动,这对改进政府绩效极为重要。

提高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是公共管理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表明,绩效管理对改进和提高政府的绩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要发挥其功效,必须与其他的改革措施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制度合力”。

1.8 坚持考核指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确实难以量化的工作,一般采取好、较好、一般和差等确定档次的办法来评定,之后再赋予每个档次固定的分值。采用现代考核手段政府各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评估准则和评估目的,选择不同的现代绩效评估方法,如书面评估报告、关键事件法、图表式等级评估、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法、目标测评、行为定位评定量表等,以提高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效率。保证持续的绩效沟通公务员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计划的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的使用,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绩效沟通,我国公务员应该采取灵活多样和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加强沟通,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使公务员绩效考核更加科学。

2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方法

为了进一步将公共部门绩效考核落到实处,进一步对以上提到的关于完善我国公共组织绩效考核的途径问题具体化、详细化,本文还提出了以下几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方法。

2.1 签订绩效协议

根据当年的组织计划,由分管局长与各处室主要领导就当年需完成工作的数量、标准、完成时效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条件签订绩效协议。各处室主要领导与副职领导及一般公作人员进行协商后,将本处工作分解到每人,拟定个人年度工作目标并签署绩效协议。由此把组织目标分解成为个人绩效目标,且通过考核者及被考核者共同参与制定考核项目、标准,提高考核者及被考核者对考核制度的满意程度。

2.2 平时考核

处室主要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以关键事件法记录工作人员任务绩效情况,作为素材的积累,落实绩效协议并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监控,发现问题可随时与被考核者沟通、反馈,使工作人员了解领导的期望,并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援助。这样既可及时掌握工作人员完成工作情况,分析发现其在日常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又不会引来被考核者的反感,使考核过程更为公开化,提高考核效果。

2.3 年度考核

①由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充分沟通反复协商的基础上多次交换意见,针对完成工作情况形成每人的年终总结报告。②主管领导召开全处工作人员、分管局长和考评小组成员参加的处务会。③拟定等次,测评结果汇总后处室主要负责人提出拟定考核等次意见,对每位工作人员写出评语。④绩效面谈,处室主要负责人与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绩效面谈,将拟定考核等次和各项得分情况及本人名次数当面通知被考核人,同时讨论被考核者的个人工作绩效进步程度和未来发展努力方向。⑤确定等次,处室主要负责人最终确定工作人员等次报考核小组进行审核后,报局长审定,对优秀人员进行公示。⑥被考核人认可考核结果则在《年度考核登记表》中签名,如不认可按照《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的有关办法处理。

2.4 引入顾客满意度测评衡量部门绩效

公共部门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业务工作与各种特殊人群密切相关,如婚姻处、军休处、低保处,这样的业务处室可以引入顾客满意度测评来衡量部门绩效,通过电话调查或填写满意度测评表的形式调查被服务人群接受公共服务的经历和他们的满意度(预期、实际表现、满意程度、改进)。虽然公众的评判有种种缺陷:也许缺乏评估的专门技术、知识,也许不了解政府的实际运作,也许缺乏必要的准确的信息,但公共部门本身就是为民众而存在,政府绩效就应以公益为参照坐标,树立公民取向的绩效观,接受公众监督,对那些内设处室如办公室、人事处、党团委、审计处等服务性处室为顾客进行满意度测评。部门绩效测评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和制订来年工作计划的依据。

此外需要指出的还有,为确保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获得高层领导者的支持。本来人们对评价就抱有一种防御的态度,实施新的评价方法更容易受到许多怀疑和阻力,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自上而下地推行,将利于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要在机关内部事先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使全体参加考核的工作人员认可进行人员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建立相互信任。第三,在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使全体参加考核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全员参与更有助于共同推进评价工作,结果反馈,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第四,在实施中应确保测评者的匿名性,以消除(主要是同事和下属)的顾虑,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2

Key words: financial sector;performance evaluation;design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132-03

1 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概述

财务部门是每个企业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兴衰成败。那么对于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是建立高效的财务部门的重要保障。

1.1 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

1.1.1 资金运作能力 资金运作能力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融资、投资规划与决策,有效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较好保持资金的保值增值。

1.1.2 财务管理能力 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财务部门需要进行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票据管理、报表管理等基本活动,这些作为日常的财务部门的工作,是履行其财务部门基本职能的重要手段。

1.1.3 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尤为常见。其中很大一部分风险都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统筹能够有效规避的,所以企业的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会极大影响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1.4 战略执行能力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执行部门,能否很好的执行既定战略将会影响企业整体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1.1.5 塑造良好财务形象的能力 公司的财务形象是公司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财务形象有利于建立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

1.2 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特征

1.2.1 差异性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治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目标、具体做法、相关反馈与激励不同,对于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必须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适应。

1.2.2 可控性 对财务部门绩效考核计划、执行结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都应该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要保证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能是绩效考核计划、执行、结果和产生的影响脱离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

1.2.3 层次性 财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有差异的。财务部门的工作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就是企业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都必须要执行的共同目标,即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适用于各个方面;而具体目标则只适用于财务部门的集体工作中,只在财务部门的工作中得以实现。

2 对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设计

2.1 财务部门绩效考核流程

2.1.1 准备工作 在对财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之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①明确绩效考核目的,强调其重要作用。首先是衡量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绩效,找出工作中的改进点,进行系统的工作改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财务能力,促进公司的发展;同时,绩效考核结果也将作为财务部门绩效激励的重要依据,对财务部进行定期的绩效激励。

②分析财务部门绩效工作,优化绩效考核流程。在对于财务部门绩效工作的分析、优化绩效考核流程中,我们采用平衡积分卡理论的有关思想。

③构建财务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如表1。

④选择考核方法。在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方法选择上有很大余地,常用的方法有:等级评定法、强迫分步法、排序法、要素比较法等。我们在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中采用等级评定法,这种方法是操作比较简单、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形式是先制定关于财务部门的具体测评标准,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按已制定的有关各项考核标准来测评财务部门的绩效,得出绩效考核结论后进行有效反馈,并对于工作改进进行系统的跟踪和评价[1]”。对于财务部门的各项进行评分,最后汇总各项总分,总评分越高,财务部门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⑤确定考核时间及参加人员。在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时间确定上,我们采用以月为基础,以季度为中期阶段,以经营年度为阶段性时点,于每月初5日,每季度10日,每经营年度第一月对财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对于参与考核人员我们基于360度考核法,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通过评论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2.1.2 实施工作

①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沟通与辅导是绩效考核中的重要环节,是由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的提高绩效考核效果的重要方式。

②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中,我们以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为理论指导。如前所述,EVA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2]”。

2.1.3 收尾工作

①绩效考核报告公布与反馈。在经领导办公会全体通过后的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周),绩效考核的组织部门在全体部门工作会议上进行绩效考核结果,并在一定时间内接受财务部门人员对于报告中的有关事项的合理反馈与申诉,并做好相应文档整理工作。

②申诉与相关解释。在绩效考核报告公布后的反馈中,财务人员势必会对于报告中的不明确的事项以及部分绩效考核结论产生疑问。在反馈期间内,考核部门应该接受财务部门的申诉,对于某些非人为因素引起的疑问或者对于结果的影响应该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确系考核中的人为因素引起的或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避免的分歧,应该在重新进行考核的基础上,与财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共同解决分歧。

③工作改进与绩效激励。绩效激励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又一重要目的,财务部门的贡献程度的大小将与其薪酬密切联系。薪酬制度往往与关键绩效指标相联系,因此,科学绩效指标的设计对于绩效激励,尤其是薪酬激励有重要作用。[3]

2.2 财务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2.2.1 绩效考核的通用指标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具有很多与其他部门相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于财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中,首先要应用公司的绩效考核通用指标,如日常的费用管理、劳动纪律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文件、会议精神及处领导指示的传达与落实情况、执行力提升、考核数据质量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具体如表2。

2.2.2 绩效考核的特定指标 针对财务部门的工作特点,结合以往工作经验,重点运用特尔斐法,通过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和确定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现行的合理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考核:资金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报表、预算管理、费用管理、会计核算与财经纪律执行、会计凭证与报表编制与披露)、风险控制能力(税务筹划、风险控制)、临时任务执行情况等,从而保证财务信息时间及时、信息准确、程序合法。如表3。

2.2.3 绩效考核的阶段性指标 企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同,财务部门的工作也应随着企业工作的重点的不同而突出自身的工作重点,集中有限的精力做好重点的一件或不多的几件事情。如在对于某化工企业的调研中,公司的财务部门当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某子公司的上市工作,以及集团公司财务核算的一体化建立等,这样在这一年度对于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将重点考核这两件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比重将占总权重的30%。

3 财务部门绩效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3.1 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紧密结合 在绩效考核的发展中,考核主体越来越重视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考核指标既要在定性的角度给予财务部门整体绩效的评判,又要用具体的考核数据来作为科学考核的基础,使定性的绩效考核有更稳固的理论依据,定量的绩效考核会呈现出系统性、科学性等特点,从而使整体绩效考核更有说服力。

3.2 多种绩效考核方法相结合 由于企业发展的状况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职能不断扩展,尤其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其绩效考核体系比较庞大且相对复杂,一种绩效考核方法是难以完成对于财务部门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的。因此,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绩效考核将不再单单使用一种方法,亦不会单单基于一种理论,而是多种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3.3 多主体参与、多部门协作 财务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它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外界相关主体联系密切,这要求对于财务部门绩效考核要吸引更多主体参与,从不同角度对财务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吸收不同的意见,听不同的声音,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3.4 多方面改进、整体性进步 随着财务部门战略作用的日益凸显,企业必然对财务部门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的最终落脚点即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改进,通过绩效考核以后财务部门的多方面工作改进,进一步改进财务部门的工作绩效,提高财务部门整体的资本运作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提高企业资本运作这一战略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性进步。

参考文献: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3

分析发现:表1《2009年6月份机关各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中除了基层部门对机关的绩效考核打分有高低差别之外,其余的6项指标考核打分均是高分、满分、平均分;表2《2009年6月份基层各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中除了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情况、6s管理情况2项考核指标打分有高低差别之外,其余的5项指标考核打分均是高分、满分、平均分;表3《2009年6月份基层部门3对机关各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中的考核打分,基本客观反映了基层部门3对机关各部门配合其在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服务意识方面的评价;表1、表2的打分偏离实际较远,不能反映部门绩效的实际情况,表3的打分与实际接近。

分析该研究所绩效管理制度,各考核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较为明晰,但是实际的打分结果却近乎无效——所有的部门绩效考核得分均为高分、平均分,甚至有明显工作失误的部门也得到98的高分,这使其考核结果应用中“部门月度绩效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时,绩效工资对应的考核系数为1.1”的激励失去意义,因为所有部门的月度绩效考核得分均在98分以上,均高于95分,也就是所有部门绩效工资对应的考核系数均可为1.1。

以上案例考核结果极易产生较坏的导向与影响:首先,部门和员工认为绩效考核不过是个形式,部门绩效、个人绩效高低与实得激励没有关系,干好干坏激励一个样,既打击了高绩效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也助长了低绩效部门、员工不求进取的恶习;第二,每个部门都得高分,意味着每个部门的工作业绩都很优秀,而实际上部门的绩效水平离管理者的期望和整个组织的实际业绩标杆还有很大差距,这样混淆了部门、员工自我评价的标准,失去了绩效提升和改进的目标和动力。可见,不真实、不客观的打分结果完全失去了绩效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更谈不上对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

2 绩效考核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对于上述这种绩效考核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反映部门、员工工作业绩、工作成效、工作效率,从而给绩效考核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评价、激励和改进,甚至组织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称之为绩效考核信息失真。

从指标体系、管理环境、评价人心理、纠偏功能等方面分析,造成绩效考核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差

一是追求考核指标体系的“绝对一致”。考核指标千人一面,不同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的所有部门只有一个评价标准,看似追求统一的衡量标准、追求绝对公平,实则无法评价、无法衡量。二是过分追求考核评价指标的全面、细致性。什么东西都想纳入评价体系,求全责备,把考评指标制定得过分细致,对部门、员工要求的得近乎十全十美,其结果是劳而无功、怨声载道,造成想控制的无法控制,想评价的无法评价,想激励的无法激励,考核无法评价,可操作性差。三是考核评价的目标不明确。考核评价指标的方向、种类、权重设定随意性强,缺乏目标导向性,不能反映想衡量什么?想激励什么? 四是考核指标太笼统。考评人不能真正领悟绩效考核指标/标准的含义,考评人不能准确把握或无法把握打分等级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只能是“闭着眼睛用脚打分”。

2.2 以“和为贵”的管理文化的影响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不喜欢被人评价的民族。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这也是所有中国组织绩效管理所面临的文化背景。在一个不喜欢、不擅长定量评价的环境中应用以“量化管理”为特点的绩效考核,其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以“量化管理”为特点的绩效考核,其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打分”,“打分”摆脱不了以“和为贵”、“抹文化”、“谁也不愿碰”、“明哲保身”为表现形式的“儒家思想”、“中庸文化”的羁绊。这种管理环境下,“老好人倾向”成为不少人的选择。老好人心理使考评人不愿、不敢按照实际绩效水平拉开被考核部门之间的得分差距,打分产生“趋中效应”和“从众心理”。“趋中”要么趋中于平均分,要么趋中于最高分。“从众”,即以周围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比如,别的部门执行标准松散,评价时“和稀泥”,这个部门也不愿与众不同,也就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绩效评价。由于打分分值与相关激励直接挂钩,如果按照真实绩效水平给分,会导致被考核部门人员的奖金、晋升、评优受到惩罚,考评人怕得罪人,从而不敢按照实际绩效水平给予客观评价,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高分、平均分、人情分、关系分。由此看来,无论多么“量化”的指标,只要由人评估都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适宜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主观影响。

2.3 对待考核的工作态度不严肃

一是绩效考核没有目的和用途,为考核而考核,或者绩效考核的目的和用途不切合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或者考评人不理解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和用途,使其对待绩效考核持轻视态度,打分过于草率、随意。二是得到真实的考核评价结果,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其它成本,很多部门领导不愿将关注重点放在绩效管理上,在得不到真实绩效结果的前提下,只有随便打分。

2.4 绩效管理体系纠偏功能的缺失

对打分偏差现象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力度、手段不足,以及系统本身对打分偏差结果的纠偏功能的不足。具体表现是考评人打分出现偏差对其个人没有任何的影响;考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出现了打分的偏差;考核系统对出现的打分偏差没有任何的纠偏功能。

3 应对策略

要解决绩效考核信息失真问题,首先要解决绩效管理制度的适应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确保管理制度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应在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和执行两个方面做好工作。基于此认识,解决绩效考核信息失真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强化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的设计

绩效管理是组织价值导向的风向标。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绩效考核信息失真,就必须强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战略目标导向,一是要以m研究所战略目标或工作目标为导向,选择、确定激励方向;二是要根据激励的方向选择考核指标设定的方向、种类、多少,根据考核指标对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决定指标的权重,即以战略目标和激励方向为导向,设计考核的方案和指标体系及权重;三是以战略目标和激励方向为导向,设定考核结果相对应的奖惩、晋升、福利、评优方案。强化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的设计,还要加强绩效管理理念、考核方案设计思想和内容、方案实施关键技巧、考核及反馈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推动中高层领导转变绩效考核观念、端正绩效考核态度的,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设计思想和具体方案,增强执行的有效性。

3.2 强化考核制度对考评人行为的约束

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中,增加对考评人考核行为评价的指标项。比如可在“工作责任心”指标定义中增加“对考评工作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款,并给予适当的权重;在绩效分析与反馈环节加强对考评人的打分情况的反馈,指出其在打分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并给予指导,帮助改进打分的有效性;考核评价方法将量化打分法与关键事件评价法结合,避免纯粹的量化打分法主观性太强,由于每个人对打分标准(详尽的文字描述)的理解不同,在打分尺度的把握上会有所差异。将关键事件法结合到打分法中,对于每一个等级的打分必须列举出相应数量的关键事例来佐证,这样就会减少不同打分者的打分差异,同时使得考评人在平时就会关注、记录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

3.3 强化绩效考核信息的纠偏处理

m研究所以绩效工资系数作为与绩效考核分数相对应激励方案,绩效工资系数的基数1对应的绩效考核分值设定为90-94分,部门得到此区间的分值意味着绩效水平达到标准,部门得到绩效工资系数基数1对应的工资额度,如果部门绩效提升得到95分以上,就会得到超额的绩效工资奖励。制度本身设计思路是好的,但是执行中出现了高分、平均分、人情分,即均打100分,意味着所有部门的绩效均达到了优秀,而这是不可能的,失去了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既没有达到激励的目的,又增加了激励的成本。

以上问题的失误在于,绩效工资系数的基数对应的绩效考核分值标准以部门的绩效来确定,没有考虑组织绩效标杆,也没有考虑不同部门的工作难度系数。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以下概念和方法:

(1)以衡量每个部门对组织关键绩效的关联程度为目的,引入得分系数。

(2)以衡量每个部门达到绩效目标的工作难度不同,引入难度系数。

(3)考虑到相对于每个部门的组织绩效,引入组织绩效标杆。

组织绩效的标杆=(部门1+……部门n难度修正后绩效得分)/n

(4)考虑到部门绩效与组织绩效的互相影响、互相关联性,引入组织协同调节系数。

组织协同调节系数=1/组织绩效的标杆

应用表1《2009年6月份机关各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18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得分,假使考核之前我们对18个部门均通过测评确定了得分系数、难度系数,如表4所示。

(1)根据各部门的得分系数和难度系数,我们可以得出:

难度修正后得分系数=部门得分系数×难度系数

(2)根据各部门绩效考核难度修正后得分系数,我们可以得出:

组织的绩效标杆系数=∑(部门1…部门18)/18=1.0404444

(3)根据组织的绩效标杆系数,我们可以得出:

组织的绩效协同修正系数=1/组织的绩效标杆系数=0.9611277

(4)根据组织的绩效协同修正系数,我们可以对存在绩效考核信息偏差的原始绩效考核得分进行修正:

协同修正后的绩效考核得分=原始绩效考核得分×组织的绩效协同修正系数

(5)18个部门绩效考核原始得分排序和协同修正后的绩效考核得分排序对比如表5。

以上对18个部门绩效考核分数偏差修正的过程通过excel的相关计算功能很容易实现,计算过程也非常简便。

(6)根据表5协同修正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得分,可以得出2009年6月份机关的组织绩效标杆: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4

二、关于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几点思考

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法院管理是个新课题。如何做好这个新课题,我院党组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特征

构建绩效考核体系,首先思考的问题是设置这一体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哪些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这些内容就决定了绩效考核应当具备的特征。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设置的科学性。无论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考核,还是法院内部的部门考核,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工作实际,符合法院工作规律,目标过高不但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而且容易助长弄虚作假风气;目标过低就会失去考核的意义,也会降低考核对象对该项工作的信心,降低考核机制的威信。我院在设置业务部门的办案指标时,以上三年各项数据的平均数为基础,结合上级法院有关要求适当予以调整,保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

二是法院工作的特殊性。法院绩效考核在全面考核的同时,要突出审判执行业务的中心地位,不能偏离法院的主要业务。我院对审判业务外的易得分指标,设置为控制性指标,即达到一定的指标即得满分,完不成指标按比例减分,超额部分不予以奖励,避免了把法官的精力吸引偏离法院工作主题。上级法院关于结案率考核标准的调整非常符合法院现实情况,体现了考核体系设置的科学性。

三是考核内容的综合性。绩效考核与旧的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它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一个法院、一个部门或法官个人的工作成绩效率和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单项指标的考核。因此,考核内容的设定要尽量周全,避免出现目标上的偏差。我院在设定队伍建设、宣传信息调研等全院部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还针对部门工作职责设置了业务目标,尽可能通过目标考核全面真实反映部门的工作业绩。

四是考核结果的公正性。法院绩效考核的最大难度在于实现考核标准的公正性,因为不同法院的情况差异较大、同一法院内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的差异较大,实行工作全部量化实难有一个绝对公正的标准。我院对共性目标设定同一分值标准,总分设定为人均60分,对不同岗位业务目标均设定为人均40分,按照工作职责,逐项分解分值,以人均得分排序,实现人多部门和人数部门的标准统一,实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

五是考核程序的民主性。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展的基础是让考核的权威性,考核的权威性又必须以民主性为基础,只有考核对象共同参与的考核体系才有生命力,失去考核对象的支持,完善的体系也将无法生存。我院每年第一个工作周的主要任务就是征求各部门工作意见,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每季度的考核初步结果由部门进行核对,听取部门的意见;考核结果及时公布,接受全体人员的监督,让绩效考核办法真正成为巩义法院的“小宪法”,成为指导部门工作的头号文件。

六是考核操作的简便性。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工作,考核程序的设置应删繁就简,具有较强的简便可操作性,既要保证考核工作的效率,要又考虑到部门的工作负担。我院成立以绩效考核办和其他综合部门为主要的考核组织,尽可能减少业务庭因考核新增加的工作量,保障审判执行主要工作顺利开展。

七是结果运用的重要性。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考核最关键的环节,也是考核体系的生命所在。绩效考核只有同单位、部门、法官个人的政治、经济、精神利益有紧密联系的时候,才能发挥体系的引导激励作用。特别是实行新的财政政策后,经济奖励已经成为历史,我院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任免、嘉奖等事项的主要依据,使绩效考核成为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主要保障

“徒法不足以自行”。绩效考核体系需要人的执行实现运转。法院绩效考核管理是一项涉及法院方方面面工作的系统性工程,工作量大而且复杂,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精力来保障运转。

一是绩效考核工作需要法院党组的高度重视。绩效考核是法院的重要工作,是法院党组决策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目标的设定、结果的运用等工作,均需要由党组决策完成。在推行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我院党组都以主导者的身份积极主持、支持考核工作的开展,每季度召开一次绩效考核专题会议,分析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了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绩效考核工作需要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绩效考核是关于法院工作的综合性考核,考核数据涉及数十项指标,仅靠某一个部门难以保障考核体系的运转。我院成立了以政治处为主,

办公室、研究室等13个部门共同组成的考核工作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工作职责,并根据工作情况予以奖惩,强化成员部门的责任意识。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职能依据考核数据制作案件质量评查通报、涉诉工作通报、立案流程管理通报等,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了我院在全市法院综合考核中单项指标进入前三名。

三是绩效考核工作需要中层干部的积极参与。中层干部是党组与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组决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坚强保障。绩效考核工作是项对所有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考核,就必须依靠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来保障运转。我院将部门的考核人均成绩作为中层干部个人业绩排序的主要数据,将部门考核与中层干部考核联结起来,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考察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充分调动了中层干部对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使绩效考核工作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手段。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辅助措施

任何一项管理机制都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法院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绩效考核体系自身的局限性,都决定了绩效考核需要通过其它辅助措施相助,共同保障法院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思路和作法是:

一是构建审判文化教育体系。绩效管理属于纲性、被动式管理,其不能解决法院管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法院的经费保障、职级待遇等问题仍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受到明显制约。做好法院管理工作,还需要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倡导奉献等手段,引导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由被动的接受管理,向自强自励、热情创业转变,在法院内部营造务实干事的氛围。

二是运用工作通报适度调整。西方有句法律格言“法律就象一个房间的蜡烛,不可能照亮房间的所有角落”。虽然绩效考核体系覆盖面较广,但它就象法律一样永远不可能将法院所有工作全部列入考核条文。我院针对该问题,出台了通报制度。对不具有普遍性不必列入考核规定的工作,运用通报表扬、通报批评对部门或法官的业绩得分进行调整,既保证了考核制度的科学合理,又对实绩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三是及时针对单项加强引导。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原则要坚持激励标准的统一性,尽可能做到同劳同值,同时要结合不同时期法院工作的重点、难点、弱点通过提高绩效考核中的比重进行引导。我院在20__年上半年绩效考核中信息和调研工作相对落后,院党组在分析原因后,针对信息和调研工作对绩效考核做出补充规定,发挥了绩效考核的引导功能,把法官的部分精力引向弱项工作,促进两项工作在后半年有了明显起色。办公室工作在全年单项考核中名列前茅,为我院整体工作取得好成绩做出积极贡献。

三、政工部门在绩效考核中的地位

绩效考核工作既是法院的重要工作,更是政工部门的基本工作。政工部门承担着本院各部门和人员工作绩效考核任务,担负着对上级法院考核任务的执行落实,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政工部门在绩效考核中的地位有利于职责发挥。

一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中枢部门。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这项工作责任无疑需要政工部门来担任。近年来,我院政治处在党组的支持下,准确定位,积极发挥中枢部门作用,协助主管院长召集多次绩效考核工作会议,并认真分析上级法院考核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对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提出建议,保证了我院各项工作呈现百舸竞流,百花齐放的好局面。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5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的转型改革攻坚时期,转型时期的高职院校自升格扩招至今,其管理体制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高职院校部门目标管理绩效化是实现这一转型过程的重要环节,因而受到政府、高校管理者与广大学者们所关注。同时,研究高职院校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加速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构建科学全面的高职院校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对做好部门的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完善部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择江西陶瓷工艺美院作为案例。江西陶瓷工艺美院是江西省重点建设的高职师范院校,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对江西陶瓷工艺美院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政策、考核过程的研究,分析江西陶瓷工艺美院当前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尝试建立一套新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考核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部门管理提供服务。

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部门考核工作现状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部门考核的政策文本主要有两份,一是《党总支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二是《处室目标考核方案》(年度版)。与很多同类院校的做法相同,对各部门实行统一考核,提出考核的基本原则为“量化职责、注重效率。重在用目标考核按绩效奖惩”。 党总支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特色活动;处室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工作形象(着装、仪表、言行文明等)、工作态度(服务热情、耐心解释问题等)、工作效率、工作成绩、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班,坚守岗位)、勤政廉政建设。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即,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在考核方式上,考核内容与方式:部门年度考核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考核领导小组评议和“职代会”教职工代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尚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考核定位模糊、考核指标笼统

绩效考核体系缺乏明确的定位和本校特点,学校办学定位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绩效考核体系也要相应地进行变化。机械地套用通用性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考核,既不能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相匹配,也不能体现出学校的考核评价特色,势必会影响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绩效考核体系也没有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部门如何为学校发展服务、各部门的功能如何定位等问题在考核中比较模糊。[1]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时缺乏对部门职能、职责的分析。职能、职责分析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前提条件,必须以部门的职能、职责分析作为确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所构建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缺乏对各部门职能、职责的深入分析,缺少根据部门目标特别是动态化目标制定出相应评价指标,从学校考核实践来看,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指标非常宏观、笼统,缺乏比较细的检测点,评分时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分数难以反映一个部门真实效能,所有部门都使用同样的指标体系,且没有权重区分,不能反映部门工作的差异。

2、考核方法不够科学、考核结果利用乏力

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考核领导小组评议和“职代会”教职工代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等多元的考核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门的特点。但是,在“职代会”教职工代表评议过程中,有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很少有业务联系,打分时基本上凭印象或走过场,很少有人去看材料,一来与自己关系不大,二来材料上的数字无法知道其真伪。这样就难以得到真实的评价信息。此外考核结果未得到有效使用,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每年都进行年度考核,但是考核结束后,结果并没有及时公布出来,有时甚至不公布;同时,由于考核主体、考核过程和考核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经常受到质疑。[2]

3、考核周期较长、日常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现行考核方法中比较注重年终对部门绩效考核评价,未建立起日常工作过程的考核监控系统,缺乏过程的控制措施,没有把日常控制列入考核评价指标设计过程。年度考核评价缺少日常监制,就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依据,容易导致指标评价的不确切、不真实,缺乏权威性。

四、构建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几点理论思考

1、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理论基础: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内涵

目标管理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的提出并非是全新的创造,是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念运用于具体操作中,从而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已成为高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高校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高校目标管理就是高校管理者依据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管理目标及方针政策,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高校的总体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校内各部门和个人目标,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高校总目标融为一体,高校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有部门和个人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3]

绩效是一个外来词,最早在工商企业中使用。基本包含了成就、成绩、效率、行动完成的过程。本文研究的只是高校部门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估。是一种衡量、评价、影响员工工作表现的正式系统,以此来揭示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及其未来工作的潜能,从而使员工本身、组织及社会都受益。它可以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部门绩效考核是对部门的一种考评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部门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

2、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校本位是以高校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高校部门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本位则是以民众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高校部门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时代的变革,高校部门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必然由校本为转向人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客观要求高校部门绩效考核过程中注意下列四个问题:明确高校的具体服务对象、把握部门成员的需要结构、实现部门的价值期望、提高部门的满意度。[4]

3、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1)科学设定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部门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从指导原则、方式步骤、时间安排、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并且公布部门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考评办法、结果运用等,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按照部门目标管理总要求,制定详细的量化考评目标及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尽可能地体现部门综合指标考核部门,同时,在目标体系设置中,还根据各部门的不同特点,把反映部门特色的重点内容、创新发展等关键性绩效指标,作为部门绩效考评的重点指标,并赋予较重分值,以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严格操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程序。要做好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必须严格操作、规范程序。为此,可以具体分五个步骤进行:一是各部门自评。各部门根据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量化考评目标及评分标准,认真做好本部门的自查自评,做好自查报告上报人事部门。二是人事部门核实。人事部门对各部门上报自查报告进行核实,组织相关资料供校级组织考核。三是校级组织考核。校党委组成考评组,采取看现场、查资料、走访、抽样调查、核实材料等形式对部门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四是群众民主测评。组织教职工代表召开会议,对部门满意度进行测评,最后把这两个层次的测评结果分别按分值比例综合汇总,量化计入绩效考核结果。五是进行及时公示。考评组将认定后的部门绩效考核结果报校党委审定后,进行公示,并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

(3)合理运用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应得到有效使用:一是作为部门干部选拔提升、降级撤职或罢免使用的重要依据。根据考评结果,把部门工作绩效作为部门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如整改不合格的部门,依照高校人事规定对部门领导给予撤职或罢免。二是作为落实部门奖金待遇的重要依据。配合部门绩效考评的推行,工资由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绩效工资部分主要按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分档次进行发放。三是作为部门中层干部评优重要依据。根据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对优秀部门进行重奖。

(本文为2013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GXDJKT.YB-201384)

[参考文献]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6

【Key words】performance assessment, performance bonus allocation, application【Abstract】The guideline of performance bonus allocation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search, suggestions

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were mentioned.Author’s address:Beijing Hospital, 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30, PRC

本课题就现阶段在医院员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采用科学严谨的程序就绩效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适宜的方法进行了分别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总体来看,本研究采集的数据涵盖了东、中、西部19个省、市、自治区的32所三甲医院,覆盖了医院的各层次人群,访谈了国内数十所医院的90余位高、中层管理者,在员工绩效考核的程序、指标体系、方法、周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建议。课题组将成果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验证应用。该医院全面使用了本课题研究的结果,自2014年4月份启动新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同年9月份正式实施,目前已经实施9个月,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具有明显提升,员工对绩效改革的满意度达8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总体上看,研究成果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一致认可,但也在成果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困难。现就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提出如下建议:

1 将员工绩效考核与分配的组织工作纳入医院管理顶层设计范畴

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了从医院发展战略到员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参与主体覆盖了医院的各层次人群[1]。此项工作从指标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到最后考核结果的认定,需要多部门的长期协同合作,流程长且复杂,单靠某个职能部门的推动无法完成,因此, 应当从院领导的层面重视和设计,并负责系统性地组织开展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2]。

1.1 员工绩效评价是落实医院发展战略及科室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科学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医院和科室可以将抽象的发展目标化为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并逐步分解细化到每个员工、每一年度,进而将科学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竞争观念、实干作风、创新精神、高尚医德等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医院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员工绩效评价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

员工在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容易缺乏科学明确的指标,难以及时知晓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水平及对医院的贡献程度,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可以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具体化、量化,客观地反映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据可循,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可靠“路标”。

1.3 员工绩效评价是员工不断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

明确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价标准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指标反映出员工的绩效水平,找出其优势与不足,同时辅以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上级辅导,可以有效引导员工修正努力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补齐自己的短板,并根据绩效改进的结果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 确保绩效考核质量2.1 成立多部门联合小组,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作为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和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个人成长等具有重大意义。若实施得当,能有效促进医院发展,提高效率,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科发展;若不得当,容易引起医院内部的矛盾,甚至导致管理的混乱,人才的流失[ 3 ]。同时,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涉及了医院大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包括人事、财务等综合管理部门和医务、护理、科研、教育、门诊等专业管理部门。应成立由多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熟悉医院绩效管理工作、有丰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院领导担任,负责从战略层面引领绩效考核的导向,出面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并就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决策。

2.2 人事部门搭台,多部门共同参与

员工绩效管理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考核和奖惩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员工绩效,深度挖掘医院内部人力资源潜能,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医院的业务管理部门通常只负责某一类人群或某方面工作,其工作内容和管理人群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些部门难以从医院战略发展的层面牵头绩效考核工作。人事部门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是牵头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最佳选择。人事部门应当从医院战略发展的高度,从全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总体框架,搭建考核平台。人事部门在医院的宏观管理上具有天然优势,但细分到某类人群或某项工作的考核,各具体负责部门更有发言权。医务、护理、科研、教育、门诊等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在考核平台框架基础上制定具体领域的细则并予以落实。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涉及的指标量大,专业性较强,评价方法多样,标准的制定、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相应的管理和业务部门具体研究制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全程参与政策的制定和体系的构建,在人事部门搭建的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和指导原则内完善各类人群和各项工作的考核制度,并为人事部门的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意见,落实自己职能内绩效评价内容的档案建立。

2.3 院领导加强各部门落实情况核查,将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团队考核重要内容

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完成自己负责的内容,某部门的某一项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就可能导致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医院应当有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的相关核查和督办制度,应加强对各部门落实情况的核查,并将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团队考核的重要内容。

3 建立完善的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3.1 理想的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

理想的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分为三级:医院院领导的考核责任主体是上级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地区的卫生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各医院和医院领导的绩效评价与分配标准,并对其进行考核;科、处室负责人等中层干部的绩效评价与分配的责任主体是医院,医院依据中层干部履职情况对处长、科主任进行考核;一般干部的绩效评价责任主体是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依据本部门员工的能力、素质和实际工作表现对员工进行考核[4]。考核责任主体的确定依据权责一致原则,即员工的工作向谁负责,则由其作为考核责任主体[5]。

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中,三级考核互为促进,环环相扣。三级考核体系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医院,进而落实到科处室和每一位员工身上;医院对科处室的绩效评价是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的前提,科处室绩效评价既是科处长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员工考核的基础,优秀团队与一般团队绩效分配总额应有所不同;对于普通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医院主要起“指导、服务、监督”作用,保证全院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在统一、公平的标准下顺利进行。

3.2 部门负责人应为部门员工考核的主要责任人

部门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织者与参与者,承担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公正、公平考核评价的责任和义务。部门负责人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绩效考核的理念方法直接关系到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能否有效实施。为此,初期阶段应组织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绩效考核的程序及工具。通过培训,使部门负责人对考核评价方案形成统一认识和深刻了解。

在实施的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由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正,并进一步予以推行。以这种反馈与执行的循环来不断改进绩效考核工作,寻找最优策略。部门负责人在此流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管理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效果,医院应当重视并加强对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员工绩效评价档案

对于绩效评价的形式,可利用信息化及网络化手段,建立员工绩效档案。在建立网络绩效档案时,首先应建立各级各类岗位的关键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要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数据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根据数据的类型不同,可有不同的采集形式,如工作量相关的数据以医院HIS系统中采集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医疗质量的相关的数据则以职能管理部门的日常检查情况由职能部门提供,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则由第三方评价得来,管理岗位人员则可以采取工作日志法记录,部分不可量化的指标(如协作合作等)则可以采取360度评价的方式来获取[6]。第三,网络化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医院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绩效信息的获取,绩效考核数据的标准化以及随之工作流程的变化等均须在医院层面做好相应的准备。第四,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软件及信息化的支持。当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相关考核数据的建立采取Excel表的形式,在单部门考核时尚能满足需要,但进行多部门联合进行较复杂多层次考核时就会捉襟见肘。第五,要建立起准确的科室和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绩效档案的管理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人事的基础信息是基础平台,其他的相关考核数据是构建在人事基础平台上的。第六,应明确绩效档案管理和数据录入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要求。绩效档案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指标较多,对数据采集的质量有很高要求,应明确各数据和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同时制定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数据采集的时限性、准确性等。所有进入绩效考核档案的数据均应有明确的审核制度,以确保数据的有效、安全。

网络化绩效档案建立的程序如下:第一,要根据考核的指标开发和运行适用于单位实际的网络化程序;第二,进行考核数据的原始录入工作,由职能管理部门或科室进行审核,核实确定相应的关键数据,如发表科研论文的层次等数据;同时各类不同的数据由第三方或职能管理部门录入到网络程序,并进行确认和验证。第三,对数据进行合适的分类和赋予权重,由网络系统进行自行运算确定相应分值。

5 做好员工岗位绩效工资的公平合理分配

5.1 绩效工资分配的总体思路和步骤

第一,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业的相关财务政策要求以及上级对医院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和财力状况,确定全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额。第二,根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和确定医院内部临床、护理、医技、非卫生专业技术、职能管理和工勤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岗位人数,拟定各类人员在绩效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或权重。第三,参照前文研究各类岗位技术、风险、责任等分类结果,考虑不同类别、不同部门与不同岗位员工绩效工资水平差异,设定部门和岗位系数。根据如上三个方面综合确定各岗位应发绩效工资的总额。

5.2 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的衔接

将具体确定的关键考核指标根据医院实际赋予不同权重,确定实际工作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定考核分数。根据考核分数确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比例。或直接将关键考核指标转化为工作量绩点值,按照绩点值的多少兑现绩效工资。单位绩点价值的确定原则上可按照岗位满负荷工作条件下根据确定的该岗位绩效工资总额综合确定。

5.3 绩效工资分配的形式

建议以月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配员工岗位绩效工资。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对于临床科室等能采集量化数据的采取月考月发,科研和职能管理部门由于许多任务完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宜采取年考年发,在计划分配的年度绩效工资总额中,划出60%-70%,根据月考核结果按月分配,其余30%-40%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再行分配。第二,根据上一年度的考核结果,下一年度发放绩效工资,在下一年度岗位工资分配时,调整岗位系数,考核结果为优秀者上调。此外,绩效工资应采取二级考核与分配方式:第一级为医院考核处、科室绩效,根据考核结果为处、科室分配应得绩效工资;第二级为处、科室负责对内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员工岗位绩效工资[7]。课题组与受访专家认为,在分配年度员工岗位绩效工资时,应与员工年度考核紧密结合。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文件要求,将员工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类。根据考核分类结果,建议以20%差值水平递减发放。

尽管本研究初步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各医院的人均业务收入和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和医院文化不同,同一医院中的各个学科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体现部门与岗位的差别水平时,可根据各医院的自身情况予以确定,以保证员工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医院内部公平性。此外,由于各医院的业务工作、内部状况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在考核与发放员工岗位绩效工资时,应遵循动态调控原则,根据发展变化结果,在一定时期过后,重新进行评价,进行必要调整,从而保证更加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

6 员工考核结果的使用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绩效考核的输出成果要有助于医院达到战略目的。绩效考核的结果除应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外,还应应用到人才的评价、职称的晋升、职务的聘任、优秀和先进的评选等方面。绩效考核结果对于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但为合理调整编制、调配人员提供了依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员工相应的培训。

本课题尽管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但由于课题组人力和经验不足,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本课题针对医院绩效考核各环节的参考建议,各单位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细化使用。

参考文献

[1] 董卡.浅谈如何做好公立医院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与管理[J].经济师,2012(4):253,255.

[2] 闫生武.关于岗位绩效工资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5-38.

[3] 徐崇勇,李鲁.医院职能部门考核理论、方法及项目权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8):35-37.

[4] 李舒丹.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4,18(12):63-64.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7

综上所述,不同企业建立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不同,选用的考核方法也不同,但绩效改进却是企业内部绩效考核必须包含的内容,它是落实绩效考核目标的具体表现。

(二)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意义

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针对企业内部人员工作过程的管理活动,它能将中长期工作目标分解为短期的工作指标,更有利于激励员工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其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是一个持续制定考核计划、执行考核任务、修正考核体系不足之处的有机循环体。最后,内部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实发工资直接关联,不仅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合理分配员工所得利益,还能通过考核发现工作漏洞并将其修补完善,最终达到员企双赢。企业在设定员工薪酬时,一般都将薪酬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绩效考核能保证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和发放,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二、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难点

(一)考核目的不明确

现代企业大多建立起了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但大部分企业并不能完全发挥考核机制的作用。当下的企业绩效考核模式一般为:工作分析、考核标准的确定与管理、绩效考核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等。但多数企业只是单纯地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对考核本身的目的未做充分理解,这样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管理人员工资的一种手段,严重制约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

(二)难以把握“企业整体”概念

企业内部绩效考核往往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助进行的,但很多企业将绩效考核看作人力资源部门的专职工作,其他部门都处于被考核、被处罚的压力之下,这种现象会导致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产生隔阂,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的真实性。从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来看,绩效考核应该是整个公司所有部门的工作,各部门都要为绩效考核工作的进行付出努力。因此,企业要积极提高内部各部门对绩效考核的“企业整体”理念,使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用。

(三)考核主观性强

目前,企业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考核结果也都是由评审部门进行保存和公布,被考核人员在考核结果公布前得不到自己考核成绩的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大部分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考核也就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清晰准确的考核标准,考核者大都根据主观印象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这就使绩效考核受到个人喜好的严重影响。

(四)存在暗箱操作

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工作流程,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却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一些企业平时不考核,或平时考核蒙混过关,仅在年终时组织相关领导对各部门成员进行绩效考核,而且很多企业的考核过程并不公开。以上这种暗箱操作的现象,使企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从员工到领导都会产生懈怠的考核情绪,绩效考核也就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完善思路

(一)明确绩效考核目标

企业内部绩效考核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明确,要可量化,要能给出可行的考核方案,并且要有明确且不可随意更改的考核时间安排。要满足以上条件,企业的考核部门就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相互沟通,制定出合乎企业人员工作现状的绩效考核目标和方案,尽量避免考核的主观化,努力做到考核过程的透明化。这样才能使被考核者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达到激励员工和促进员工进步的根本目的。

(二)制定健全的考核标准及方法

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不同,其内部绩效考核标准与方法也不同。因此,企业要根据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来选择最科学的考核方案,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能真实体现考核目的;第二,能激励被考核人员并对其工作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第三,能客观公正地体现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第四,考核方案科学可执行,易于操作。

(三)提高量化指标比重

为尽量避免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观性,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要集中在对被考核者工作绩效的考核上。针对被考核者工作的情况,将其现实绩效与理想工作情况下的绩效进行对比,将被考核的各项数据进行量化,减少主观因素对绩效考核的影响,使绩效考核工作不再流于形式。

(四)实施考核申诉制度

在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难免出现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严重不认同的情况,为保证被考核者的正当权益并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有必要建立考核申诉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考核申诉的流程,将申诉制度具体化,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这方面工作。在绩效考核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尊重被考核者的个人意见,认真对待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要以考核标准为依据,以事实为证据,对被考核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其次,要加强考核工作中的互动,当被考核者有疑问时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最后,要及时将考核申诉的进度及结果告知被考核者。如果是考核部门或考核机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如果是被考核者出现的问题,要拿出切实的证据和合理的处理结果,使被考核者信服。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8

1 我国IT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主要存在的问题

首先,IT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从总经理到项目经理偶尔有一位是销售人员出生,其他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从技术人员中提拔的,有较强的技术背景,是技术方面的骨干,但是,他们普遍缺乏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他们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具体的技术细节,或者直接从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等技术工作,而忽略了计划、沟通、协调、监督、控制和指导等管理职能。甚至认为绩效考核大部分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而没有认识到基层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项目经理知识和方法上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使他们转变观念和工作重点,对做好绩效考核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IT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功能定位不当。大多数企业定位于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使得考核在员工心目中是一种负面的消极形象,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对考核形象的一种扭曲。根据现代管理思想,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验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

再次,项目组、研发人员个人的绩效工资实际发放水平与企业或部门经营业绩水平脱钩。无论是年终考核还是每月的考核均没有体现出项目组、个人的绩效工资与整个企业或部门经营业绩有任何关联。员工甚至不知道公司的年度经营业绩究竟如何?自己为公司做出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第四,研发人员绩效评分标准没有量化,工作质量方面没有奖优而只有罚劣。这样通常会导致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很可能会降低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工作质量方面的考核体现了中国绩效考核中典型的“惩罚文化”,没有奖优而只有罚劣!

第五,缺乏绩效培训与沟通。无论是针对月度或年度的绩效考核,公司人力资源部或主管领导很少与员工进行正式或者是非正式的沟通。

第六,考核结果强制分布效果不好。很多IT企业在每月的绩效考核时采取了考核结果强制分布的办法,即把考核结果预定的百分比分配到各部门,然后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规模和百分比来确定各个档次的人数。尽管每月绩效考核依旧在进行,但是在领导同志拍脑袋决定轮流坐庄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2 IT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诊断处方

首先,为绩效考核功能重新定位。找准绩效考核的功能定位,是企业跳出“为考核而考核”怪圈的重要步骤。绩效考核的定位决定着绩效考核的方向,定位是否明确和切合企业实际,对整个绩效考核体系有着重大影响。绩效考核具有激励、评价、导向和辅助决策四大功能,绩效考核的定位应围绕这四大功能展开。激励功能是绩效考核的首要功能,通过考核的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绩效,这是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绩效考核的四大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绩效考核应是强化企业文化的载体;传递企业经营方针、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进行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础;价值分配的支持系统;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员工工作业绩,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手段。

其次,使绩效工资的发放水平同公司的业绩水平直接挂钩。具体办法是在考核年度初预先测算部门年度绩效工资额度与公司经营目标(收入)间的比例关系,于各考核期末根据公司实际收入核算部门绩效工资实发总额。然后,解决员工绩效工资发放水平同员工绩效表现脱钩的问题,在各部门内部根据员工的考核成绩对绩效工资进行分配。

再次,建立科学可行的内部价值链体系。从一些IT项目的核算方法可发现,对于项目的收益考虑,基本完全以项目部对项目的投入人力作为基础。这样就很自然的形成了IT生产部门(项目部)和销售部门(市场部)的利润分配以及价值链。即从总经理的角度上看,他可以把公司的总的成本以及合同额指标根据价值链分解给市场部、项目部以及产品部等:

市场部效益指标=公司合同额指标

项目部效益指标=项目效益指标

市场部成本指标=项目部项目效益指标+市场部其他成本

项目部成本指标=项目成本+项目部其他成本

产品部效益指标=产品效益指标

产品部成本指标=产品成本+产品部其他成本

公司总成本=项目成本+产品成本+项目部其他成本+产品部其他成本+市场部其他成本+其他部门成本

除了行政等部门外,所有部门的效绩都能有相关的经济指标考量值,例如:

市场部效绩=合同总额-项目部项目效益-市场部其他成本

如果销售中包括产品部的产品,则再减去相关的产品部产品效益

项目部效绩=项目部项目效益-项目部成本

产品部效绩=产品效益-产品部成本

这样在年终考评的时候,各部门的效益基本有一个明确的考评目标,并且各自的责任相对清楚。年终的奖金分配等也可以有依据,打破目前这种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各部门也可以在年度工作中根据这样的考评办法,有目的地提高本部门的效益,从而争取在年终获得更多的部门奖励。总之,各部门必须有明确的经济考核指标;经济责任清楚;这两项作为年终奖金在部门间分配的有力参考。培养各部门以及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管理权限在一定程度上从总经理、部门经理下放到项目经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之有更多精力进行公司建设、部门建设等管理工作。

第四,建立实用高效的沟通机制以及对考核者进行专项培训和辅导。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是贯穿始终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是一个企业绩效考核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企业科学绩效管理的灵魂所在。罗伯特•巴克沃指出:经理与员工一起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措施以及经理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信息交流的过程,就是持续绩效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的重要性在于其先于困难发生之前识别和指出困难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在IT行业中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其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持续沟通的过程,完善的绩效沟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9

随着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强制分布等考核方法由企业走进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绩效考核工作开始走向更多元化、更精细化的科学管理阶段。但是,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考核主客体对新形势下的考核存在抵触情绪、企业考核方法运用存在水土不服、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薄弱、考核实施的成本较高、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改进的有益尝试。

1 统一认识,明确考核定位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从学院层面来说,绩效考核是利益分配的依据,更是组织整体绩效改进的指南:一方面,绩效考核能够帮助组织判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结果,从而确定组织整体的绩效水平,为组织进行人员招聘、配置、培训、晋升、岗位设置、工作流程改进等诸多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项目(KPI)和标准事实上成为组织对成员的工作行为和结果的期望和要求,进而成为塑造员工行为的工具。从个人层面讲,个人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人绩效改进,从而成为个人职业竞争能力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重要参考。

2 采用企业考核方法要循序渐进,就地改良

企业中使用成熟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很多,如排序法、相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目标绩效考核法、关键绩效指标法、重要事件法、工作记录法、等级评估法、平衡记分卡、360度考核等等。近年来有的高职院校开始将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使用于行政管理人员考核,但新方法的使用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以360度考核为例,企业选择考核对象的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再综合评价,而院校依样选择这些考评主体评分时,发现首先是“顾客”很难选择,最严重的是大家怕得罪人都给一样的评分。这时候,我们需要对最初的考核方法进行改良,如使用排序法的思想要求评分者给出差异评分、将“同事”和“顾客”合并为“服务对象”并将两者评分项目调整到一起进行评分、由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联合抽取典型评分主体组成评审团进行集体评分,这些“改良措施”都有助于引进项目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土壤。

3 夯实考核基础,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绩效考核的最基本依据是岗位职责。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考核可以依据教学工作规范,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却大而空泛,究其原因,这种个人岗位职责不明确很多时候由部门职责交叉造成。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划分部门职责,在部门职责范围内合理设置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如有避免不了的工作交叉注明责任人顺序;再之,对于目标绩效和绩效标准要以协议形式或文件形式约定,以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客观性、权威性;最后,我们要强化业绩档案管理,不管是哪种考核方法,只有在详尽的材料支撑下才显得更有底气,遇到申诉时,它是考核结果公平仲裁的另一重保障。

4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关联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

建立健全部门考核制度,应该完成真正的目标管理,将影响学院战略发展的关键绩效逐层分解到部门及个人。建立部门和个人绩效的关联还应体现在绩效奖励分配上,部门绩效考核优劣和负责人主要相关,和部门所属的人员也正相关,那么对应的薪酬奖惩力度,负责人大于部门一般工作人员。在学院进行个人绩效考核时,绩优和绩差部门的员工应区别对待:如学院可规定考核排名前15%的部门可以增加5%的优秀个人指标,可以取消学院强制分配的5%末等绩效人员。强化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的关联,可以使学院整体绩效目标贯彻得更彻底,能促进个人培养大局观念,提升管理效率。

5 不断完善个人绩效考核体系,提升考核公信力

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很难准确定义,但它应具有支持组织绩效持续改进的功能,具有程序公平、标准公平、结果公平的特点。我们可以据此改进绩效考核体系:

第一,规范考核程序。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考核部门多、单项考核多、考核时间不固定等情况,我们应在整合现有考核项目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绩效管理办法,并以学院文件的形式明确考核的时间、部门、考核对象、固定评分者、临时评分者的选取办法,考核的具体程序,体现程序公平。

第二,优化考核标准。对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按岗位分类考核,把关键绩效指标尽量量化、赋分、赋权重,对标准明确解释;对于不可量化的部分进行定性指标设计;对于身兼多职的行政管理人员,不必强行将不同类别工作考核结果合并,分别考核、分别兑现考核奖励,要坚持考核标准的公平性。

第三,减少评分者误差。在考核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下属给上级评分容易趋同且高于实际绩效水平;上级给下级评分喜欢模糊评价、定性评价,不利于鉴定个人绩效水平差距。在绩效考核系统尚不成熟的阶段,为打消评分者顾虑,我们可以将评分者随机选取代表组成评审团,在同一时间、地点、独立匿名进行评分。另外,有必要形成考核前评分者培训制度,讲解评分标准及评分方法,加强评分者的责任感。

6 利用网络工具提高考核质量

利用统计软件取代手工统计考核评分仅仅是发展的过渡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发了专门的绩效考核系统。大面积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评分、后台管理,既可以丰富考核指标又可以加大考核主体规模,简化了计算;网络评分的隐蔽性可以很好地消除评分者顾虑;将评分办法、评分标准设计成必读页面,方便评分者随时对照评分;通过后台管理约束(警告、删除)恶意评分,降低系统性误差;在平台上建立公示环节和仲裁审议环节,建立考核的监督机制,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在绩效面谈之外建立另一条绩效沟通渠道。以上考核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可以降低考核成本,在提高绩效考核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考核的效度和信度。

参考文献: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10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要力求科学合理,这对于整个绩效管理流程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煤业分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即企业绩效KPI、部门绩效KPI和岗位绩效KPI)和两类绩效评价指标(单位及个人),企业中的“个人”可以分为经营者、单位负责人及普通员工等。下面将重点对煤业分公司所属各矿的部门(或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设计(以基层一线生产单位和普通员工为例)。

2.1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中,基本上都将部门(或单位)分为井下一线、井下辅助、地面服务和机关部门四类。在部门(或单位)的指标设计中,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考虑。横向绩效指标的设计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具体年度经营目标,要能够全面地反映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短期业绩增长之间的关系,设计方法主要是运用准平衡计分卡(BSC);纵向是将依据准平衡计分卡设计而得的横向分类绩效考核指标,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及本身日常业务情况,将横向分类绩效考核指标自上至下分解到部门(或单位),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进行设计,KPI设置要做到突出重点、可量化和可衡量。根据煤业分公司实际,运用平衡计分卡,借助于头脑风暴法,参考国内外同行业及其它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对公司的横向绩效指标分为五类考核:安全、质量、生产、经营及精神文明。按照各项指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其权重值为0.35、0.25、0.25、0.1、0.05。在纵向上,至关重要的是筛选出那些对公司实现其年度经营目标起关键作用的绩效指标。通过组织煤炭企业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等多次讨论,采用鱼骨分析法从横向绩效考核指标5个方面展开,根据煤炭企业的业务重点,从公司发展目标引伸出关键成功因素,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

2.2个人绩效考核指标

煤炭企业员工按工作地点分为井下员工和井上员工。公司在设计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的流程分为三步:一是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二是确定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三是进一步分解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细化到各个岗位,设计出岗位绩效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出发点是引导每名员工强化岗位职责,跟进改进措施,提高个人绩效。在公司内部,部门(或单位)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衡量其个人工作绩效的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就是其部门(或单位)的绩效水平,因此其个人工作绩效指标就完全等同于其所在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KPI。而对于普通员工的个人岗位绩效考核指标KPI,就应根据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指标分解,按照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评分,评估其绩效水平。在此要特别指出,普通员工的个人绩效分数并不代表其最终得分,这个分数还要与其所在团队(即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分数加权平均后确定其最后得分。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团队精神,激励个人体现出团队价值。这样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部门(或单位)的绩效目标,还更好地对员工个人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做到了企业目标、部门(或单位)目标和

3实施效果

煤业分公司的部门(或单位)和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借助了现代考核技术,为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做到了指标合理,流程严密,注重沟通,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有机结合了起来,科学合理地区分了部门(或单位)业绩,完全杜绝了吃“大锅饭”现象,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劳动效率、和谐企业建设以及员工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4绩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4.1绩效考核主体确定

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应该确定不同的考核主体。对煤炭企业而言,对部门进行考核时,每一项考核指标都要由考核责任部门进行考核数据收集并评分,而不是局限于自评。对员工个人考核绩效时,要全方位进行考核,其上级领导、周边同事、主要下属以及自身等都要根据绩效考核指标KPI给出量化得分,但要注意不同的角色是要分配不同的权重的。

4.2绩效考核

KPI确定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注意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的(Special)、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有时限的(Time-based)5个方面。可运用问卷法或访谈法,结合经验法等多种方法确定指标,要注意让被考核人员参与进来,经过多层次地讨论沟通,再确定KPI。主要流程是:首先由专业人员设计KPI;然后将方案上报企业领导层,按照审议意见修订;接着把修订方案交由相关部门讨论后再次修订;最后上报企业领导层批准,下发正式文件执行。

4.3设立绩效投诉机制

绩效投诉机制的设立在企业绩效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反馈的最终考核结果可能会导致部门或员工个人的不满意,甚至有时还会引起种种误解,这就应该让部门或员工个人通过企业的绩效投诉机制这个平台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投诉,以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可以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或激化,消除误解,就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1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国政府面对财政困境和社会对政府提供服务需求的扩大,竞相实行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价值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政府绩效管理则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改变传统的政府职能,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经验和方法,在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相互理解的方式通过协议达成政府机关及人员的目标、标准及所需能力,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和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政府绩效管理是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结合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包括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公务员三个层次,其中公务员队伍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层,也是管理的重心所在。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管理、行使国家、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的绩效管理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绩效管理作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改善政府管理的新理念和方法,也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受到广泛关注。从2005年国务院政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到2009年中央政治局下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再到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一个意见,三个办法”,体现了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和国家大环境看,推行公务员绩效考评和政府绩效管理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由于绩效管理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经验相对缺乏,主要借鉴了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考核方法,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及其实施只是在旧有的政府制度条件和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嫁接性和移植性工作,并没有换来政府绩效评估的长足发展,没有结合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目标构建出富有前瞻性、系统性与标准化的绩效管理体系。现有的政府绩效管理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人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缺乏相关性

目标激励是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当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干劲,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将个人绩效目标融于组织绩效目标是管理中的难题,在各级政府的绩效管理中也是表现突出的。目前,以“德、能、勤、绩、廉”为主的公务员年度考核方式形式大于实质,与对组织的绩效考评较为严格、系统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对部门成员的考核没有结合部门发展战略及部门的计划目标,并未以促进部门年度目标达成为出发点。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部门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是行政命令,基层人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可程度较低。这种粗放式的管理,造成了绩效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部门的战略目标。虽然实施了个人年度考核,但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个人是不需要对自己工作进行计划和规划的,只需要服从安排即可,这样的结果是绩效管理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脱节。对部门的绩效考评结果关系到部门成员个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比例,而年度绩效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部门绩效考评结果而不是个人年度考核,这使得部门成员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不科学

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指南,也是绩效考核的依据,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是绩效考核是否科学有效的首要前提。一般而言,考核的指标应该力求细致、量化、全面,注重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考核指标应该依据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能而设,原年度考核系统对人员的考核指标多是“德、能、勤、绩、廉”方面,静态考核多,动态考评少;主观印象多,客观衡量少;定性多,定量少。另一方面,对于行政后勤部门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的考核区分不明显,考核指标与不同部门、岗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并无直接联系,关键绩效指标缺失,无法正确评价他们的真实工作绩效,也容易产生“主观臆断”、“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绩效考评的实施环节出现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评价体系缺失导致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占较大比例

由于目前的绩效管理体系里考核指标都相对模糊、笼统,个人是否优秀由所在部门决定,但却没有从制度层面上规定考核的指标、考核的实施步骤、方法等。在考核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考核者的主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又如考核中的民主评议,由于大部分参与者都认为这只是走过场的形式,在对具体考核要素的衡量中,可能先入为主的照顾平日交情好的同事,人为操纵可能性强,考核结果争议性大,很难令人信服,结果使考核流于形式,无法反映真实的公务员绩效考评的内容。

(二)尚未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多维度体系

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如何,公众应该有很大的发言权。但目前无论是绩效考评体系还是公务员年度考核,都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只是机关内部自我评估及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并未引入公众满意度这个评估维度,缺乏外部监督,没有体现政府机关与外部的互动关系。

四、绩效管理重结果轻过程

绩效管理方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就在于其过程理论是否合理,考核是否被严格执行。纵观目前各个政府机关的绩效管理体系,部门的绩效考评最终成为被考核部门的名次排名,个人年度考核只是做一年工作的总结,忽视了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重要性。

目前的考核主要是年终一次性的集中考核,平时考核大多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开展,对于考核对象日常的绩效完成情况缺乏必要的考查、监督,造成绩效信息的缺失,使得年终考核缺乏依据。考核过程中,被考核者对考核工作参与意识低,年终的突击考核工作并不能直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缺乏对完成过程工作过程的评判指标。只考查工作的结果,而指令如何执行、是否按期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缺乏考核。

五、沟通反馈及结果运用环节出现的问题

(一)沟通反馈流于形式

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虽然也有设置沟通反馈的环节,但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要求被考核者签字认同,没有把绩效沟通真正的应用到考核中去。在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忽视了业务部门与行政后勤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成员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很多被考核者只是应付地提交了考核表格,把考核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不知道也不关心自己的考核结果,这使得“沟通反馈”也流于形式,失去了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来激励员工,帮助员工成长的目的。

(二)考核结果运用单一

目前的政府绩效管理不是把绩效考核作为提高行政能力、规范行政行为和进行激励的有效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防御、事后监督与制裁的手段,因而总是陷于被动。考核结果与晋升、提拔考核挂钩不紧,考核结果对于绩效奖金的影响不大,使绩效考核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是知道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考核找出组织、个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根据和指导。虽然各个单位花费了人力、财力实施绩效考核,但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忽略了更加重要、关键问题的改进。这使得年度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考核。这一定程度上降低考核的作用,也造成了考核信息资源的浪费。

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瓶颈。对于绩效考核,必须要清醒认识到的是,绩效考核的作用并不都是能够达到考核主体的愿望,没有全面而充分地认识绩效考核的有效性问题,就无法判别绩效考核到底是促进了管理水平提高还是阻碍了一个组织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克服之前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弊端,从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监控体系的建立、绩效考评的实施、绩效结果运用四个部分,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管理,通过合理的设置考核指标,提高执行能力,从而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富有积极性和激励作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晁毓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三部曲[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02):46-51.

[4]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J].2006,(12):13-15.

[5]周利.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绩效管理与效率优势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44.

[6]桑助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25-126.

[7]邓国胜.群众评议政府绩效——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周志忍.我国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09(01):34-57.

[9]路明宪.英美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及其启示[M].法制与社会,2008(03):201-202.

[10]徐双敏.我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5):41-47.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12

联通市级公司作为本地网业务单元,直接承担着各项业务的落地指标,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对于联通市级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通M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绩效管理,视其为提高战略执行力、保障经营目标落地的重要手段。公司上下对绩效管理,重点是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起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绩效管理体系在探索中的构建步骤

1.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管理还停留在事后考核的阶段,绩效考核仅限于“秋后算账”,既当员工完成工作以后,再来就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和衡量,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和惩罚,这违背了绩效管理的初衷。联通M公司的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一致认识到,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并扬长避短,持续提高工作绩效,将员工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个人绩效相结合,确保员工工作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2.梳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力资源部通过对公司部门职责和现有岗位的全面调查、梳理,理清了各部门、各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为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组织层面,公司有承担经营业绩指标的9个县分公司、3个业务部门和承担支撑职责的6个支撑部门。在员工层面,既有岗位职责基本不重复的支撑部门岗位,也有岗位职责相同的营业员、10010客服热线人员、渠道经理、网格经理、星级客户服务经理等一线人员,还有县分公司班子成员、市分部门经理等中层管理岗位(市分公司班子成员由省公司考核),其人员结构比例为11:13:1。

3.讨论形成对团队的绩效考核模式。考虑到部门职能、岗位性质、工作职责的不同,经过多次讨论,在组织层面,公司根据是否承担业绩指标,将18个部门(含县分公司)分为两类,采用两种不同的绩效管理方式和考核办法。一类是承担经营业绩指标的9个县分公司及3个业务部门,公司通过对整体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对应考核其收入预算完成率、成本预算完成率、收入贡献提升度、净增出账用户完成率等关键业绩指标(KPI);另一类是承担支撑职责的6个支撑部门,公司根据其部门职责的不同,对应考核其职责履行情况和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情况及对县分公司的支撑服务水平。

4.确定对团队考核的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企业整体管理思路的反映,更充分体现了绩效管理的导向性。为了达到持续改进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在讨论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时,人力资源部牵头,被考核单位深度参与,公司领导亲自主持,经过反复三次与各部门、各县分公司点对点沟通,让被考核部门和县分公司充分参与到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中来,不断修正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了分解到月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及计分规则,制定了对县分公司和对市本级部门的两个绩效考核办法。中层管理岗位人员个人的考核与其所负责的县分公司或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得分一致,由人力资源部按季度对其直接进行一级考核。

5.制定对员工的考核办法。在员工层面,公司根据岗位性质不同,采取专项考核和非专项考核两种不同的绩效管理方式和考核办法。对于工作结果易量化,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相同的营业员、渠道经理、网格经理、星级客户服务经理等一线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对其进行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会同市公司业务主管部门与被考核人员座谈、沟通,充分听取其意见之后,量化并明确其工作任务、业务量奖励标准、服务质量奖励(或扣减)标准、绩效工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应用等,制定各专项考核办法。按一线人员个人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由市公司直接进行月度考核,实行一级考核。对于工作成果难以量化,个人岗位职责不同的业务、支撑岗位人员,采用非专项考核模式,制定了非专项人员考核办法,实行由公司对部门(县分公司)考核、部门(县分公司)对员工考核的二级考核方式,其考核得分与个人工作绩效指标和团队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双关联,按季度考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团队绩效指标的考核,其个人工作绩效指标由各部门、各县分公司自行制定二级考核细则进行明确,二级考核细则需报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公布执行。

6.形成绩效管理体系的初步架构。至此,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形成,绩效管理实施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数据的汇总、审核、计算及绩效薪酬核算。

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篇13

DZ公司是专业从事食品、乳品、药品、日化、农化等行业软包装制品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产品有环保立袋、塑包膜、铝箔和铝塑复合材料、易撕性盖材、脱氧剂包装、干燥剂包装、热成型底盒片、铝塑复合软管片材、重包装铝箔袋等。公司拥有十色印刷机、八色印刷机、无溶剂复合机、双模头淋膜机等150台先进设备,12条生产线,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软包装企业。公司80%的产品为集团内兄弟公司配套服务,并远销至美国、台湾、加拿大等国。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印刷行业从业人员约340.5万人。由于行业的迅猛发展,印刷专业人才缺口日趋明显,目前已达15万。由于DZ公司属于上海和苏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印刷产业带,属于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人才竞争尤为激烈,再加上国际石化产品价格的不断升温,使得公司保持高绩效、低成本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更加迫切,也成为印刷行业竞争的焦点所在。而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印刷市场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的紧缺已是制约企业、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瓶颈。这种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员工的主观创造性,提升工作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通过对DZ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研究,对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对原先绩效考核体系更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提炼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原先的绩效考核体系涉及的目的、方法、项目等内容,采取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DZ公司原先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予以分析。

通过对访谈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有70%的员工认为,原先的绩效考核机制中,大多数制度都有,但是在体系的科学性、激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方面,员工的评价普遍不高。只有12%的员工认为非常科学合理和比较合理,有60%的员工认为激励性不够,而认为公正的员工只有30%。多数员工认为在原先绩效考核体系运转下,绩效考核对客户服务改善、绩效提升、内部管理加强、员工素质提高的影响作用并不乐观,其中最低的就是绩效,只有5%的员工认为原先绩效考核体系运转下将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比较好的影响。

(1)从绩效考核目的来分析;约有64%的员工只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为了薪酬分配和晋升评价。只有个别人员认为,绩效绩效考核是为了管理的改善。

(2)从绩效考核内容上看,74%的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内容不能反映自己的工作,缺乏指导性、关键性,未能真正反应岗位的真正核心价值之所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原先的绩效考核评价表更多的在于主管的主管评价,缺少关键的KPI指标,无法客观的反映员工的本职工作。

(3)从绩效考核的方法来看,69%的员工认为不满意,25%的员工非常不满意。这与原先的体系中,在日常的操作中,只有自己的主管确定,只要不超出公司的比例即可,并且没有真正让多维度参与,对结果的评定不是非常的客观。

(4)从绩效考核周期统计分析,77%的员工认为不满意,14%的员工非常不满意。这主要是由于原先的体系半年一次,不能真正反映当期的工作业绩,更没有能提供员工的及时改善的机会,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来意义。

(5)从绩效考核结果上分析,只有15%的员工感到满意,其他80%的员工认为只与薪资和晋升有关系,没有真正体会到绩效考核在于改善的结果上。原先的体系不能反应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只凭员工的主管直接的感受,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也不利于成本的管控。

(6)从整体的绩效考核评价上,67%的员工对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感觉到不满意,需要改进。在是否需要改进的评价上91%的员工认为非常好。这充分说明,DZ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急需要改进。

二、DZ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

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者地位,公司决定全面审视原绩效考核体系,在保留原先体系合理环节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关于绩效考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式,着眼于改进设计新的体系,主要运用BSC及KPI关键目标设定方法,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其目的在于让绩效考核体系真正成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要让绩效考核体系成为长效机制,而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让企业实实在在受益于绩效水平的改善。本章围绕上章节员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对DZ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模式的考核目的、方法、考核项目及比例、考核主体、周期及频次、结构分布、结果应用等进行调整,尝试策划绩效考核体系的新模式,解决DZ绩效考核体系的缺陷。

1、绩效考核的目标调整

原有的绩效考核模式只针对员工个体,要求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更侧重于考核者的素质,以员工的品德、能力、责任感等个性特征为绩效考核目标。这种绩效考核模式其实是信奉优秀的个人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整体,想达到以点到面的效果;单纯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奖惩的依据,而不是训练发展的依据;绩效考核忽视了被绩效考核者的感觉,没有真正让被绩效考核者全程参与目标订定、目标达成、目标检讨过程,绩效考核只是由绩效考核者单方完成的一项任务而已。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目标等,重新修改并明确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新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满足员工发展需要、满足绩效考核本身需要、适合外部环境需要,将企业整体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通过层层分解的方法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DZ公司新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制定企业整体KPI、部门KPI和个人KPI,使得绩效考核的目的由以往的重能力、轻绩效的转变到以绩效达成为主、兼顾能力培养的绩效考核新模式。绩效考核目的更加明确清晰,针对绩效的考核更为重要。

2、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管理者需要知道其员工是否在有效的完成工作,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否有效的落地,是否存在改进的必要。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体在现实中采取何种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系统性绩效考核方法往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核心能力培养等相联系。此类绩效考核方法强调企业是一个整体,每一个部门和岗位都作为组织系统中的一个有机体存在。在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中大量运用了比较类、量表类、事件类等一般性绩效考核方法来绩效考核具体的部门和岗位绩效。根据对目前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方法是目前比较系统的管理方法,同时,结合360度评价方法的精华,更加客观的评价相关绩效。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相互驱动的因果联系展现企业的总体战略,财务方面反映企业过去的绩效;客户方面及内部业务流程方面确认目前及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与成长方面则深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造了企业长期的成长与进步。并通过在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领先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业绩保持平衡、实现兼顾,实现绩效评估、绩效改进,确保日常业务运作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保持“动态平衡”。

平衡计分卡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过程为,根据公司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的优劣势分析的前提下,通过战略的管理方法,使得公司经营战略予以聚焦,此过程一般由公司的决策层负责实施,然后按照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的驱动,来实现战略的落地和日常经营过程中对战略的修正和完善。

DZ公司原先的绩效考核方法,由于更多的侧重于员工个人的表现,而忽略了公司战略和组织的绩效,使得绩效考核没有真正反映公司的战略经营导向,也无法保证公司战略的实现。DZ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就是要利用平衡计分卡管理方法的基本思路,首先从公司的战略人手,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纬度对公司的战略逐步展开,并且有效利用指标之间相互影响促进,达到来实现绩效考核一绩效改进及战略实施一战略修正的目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rocess Indication,简称KPI)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产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来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各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员工的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方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设定与企业流程高度相关的标准值,定出一系列的对企业发展、经营有提示、警告和监控作用的标准衡量指标,然后把实际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指标实际值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和评估,并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DZ公司对于原先绩效考核体系访谈、问卷调查中,74%的员工认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不能反映自己的工作,缺乏指导性、关键性,未能真正反应岗位的真正核心价值之所在。DZ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就是要利用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理论精髓,围绕公司的战略分解,从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纬度有效的转变成部门和员工个人的更直接的绩效指标,从而达到从员工到组织对公司经营战略指标的有效承接。形成由平衡记分卡确定的战略KPI体系,最大限度的促进公司战略的实现。

360度绩效考核法是由被绩效考核者的上级、同事、下级或客户以及被绩效考核者本人担任绩效考核者,从多个角度对被绩效考核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如下图所示),通过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从而达到改变被绩效考核者行为,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其职业发展的目的。

原绩效考核采用DZ公司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原有绩效考核模式中的尺度评价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系统性绩效考核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360度绩效考核法。加入了职能模型的考量(员工个人能力,包括管理职能、专业能力)。在将部门目标设定时采用目标管理及平衡记分卡的方式进行。通过财务面、客户面、流程面、学习成长面设定指标。并在每月的经营决策会上检讨达成状况:与月绩效奖金挂钩。以确保指标的达成及部门工作重点及目标的达成。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强调了绩效目标按总目标——单位目标——个人目标进行分解。

3、绩效考核项目的调整

绩效考核项目包括关键绩效指标(结果考核)、人员能力(组织能力、人员管理、自发能力)等指标,确定员工绩效考核具体项目及占比。

一种新的绩效考核模式适应企业与否,其绩效考核中考核项目的设定尤为重要。原有的绩效考核只针对员工的品德能力,新的绩效考核将不仅仅关注绩效结果,更加入对人员后续能力的培养。故绩效考核不仅仅包含绩效考核结果,需加入对人员能力的绩效考核及人员下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内着重需培养的能力检视。

DZ公司员工新绩效考核模式在绩效考核项目上变动最为突出,由原来的“品德、能力、责任感、绩效、部属培养、学习愿望”变成由KPI主导的“关键指标、核心能力(组织能力、人员管理、自发能力)”。考虑公司现状及长期的营运目标,为达成有效培养人才的目的,经讨论,关键绩效指标(结果绩效考核)拟占比60%-70%,是对员工绩效考核期内工作绩效的反馈。人员能力拟占比约30%-40%,通过核心能力等级评定进行评分。

针对结果的绩效考核,着重从公司的愿景及企业核心价值出发,由公司的战略目标、延展到部门的关键目标、再从部门的关键目标延展到岗位及个人的关键目标。将公司目标和部门目标、员工目标紧密相连,从中提列出公司KPI、部门KPI、个人KPI。在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中更加细化地分析指标,订出更细致的指标,以关键指标为例,又分为达标率、稳定度、困难度、结果质量、工作量等绩效考核细化指标,使得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针对能力的绩效考核,主要从公司的愿景及企业核心价值出发,提炼出符合公司价值的各阶层主管及人员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展开核心职能讨论会议,选定二大类共九项核心职能,作为员工能力绩效考核的主要项目,第一类是组织能力方面,主要围绕高中初阶员工不同的管理别核心职能订定,含创新思维、服务导向、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第二类为人员管理方面,主要围绕五个核心而定,包含赋能授权、变革领导、赏罚公平,目标设定,沟通辅导。另外针对幕僚职,人员管理方面用自发能力替代绩效考核,自发能力是员工自动自发的完成工作及学习的能力。能力按照公司新能力模型分为四大等级,L1-L4,定义如下:

原有的直属主管打分到新的绩效考核对象中加入了被绩效考核者的自我评价及平行部门间的评价,使考核者作为核查者的身份对自评的结果进行调整,加大了被考核者自评在绩效考核中的分量。同时,绩效考核过程中,直属主管的权利被削弱,因为绩效考核者来自各个部门和层级,有绩效考核人资部门、直属主管、上一级主管、平行部门同事或主管等。

4、绩效考核结果的调整分析

因DZ公司属快速发展型企业,为使人才养成速度跟上企业发展速度,并且更好的激励员工。其设计的绩效考核等第分配比例及相关说明也进行了调整。

员工绩效考核等第分为“极优”、“优”、“好”、“待改善”、四个层级,分别对应的分数区间为90(含)以上,80-89,60-79,59(含)以下。分值:极优5分、优4分、好2分、待改善1分。年度绩效考核评分采取百分制原则,绩效考核主管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逐项打分后进行累计。为使各评核主管有相对统一的衡量尺度,提供绩效考核评分说明给予参考。

5、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DZ公司员工原绩效考核体系只是在员工晋升和奖惩上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为了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原绩效考核运用的层面很窄,绩效考核结果没有达到有效使用。新绩效考核体系,拟针对绩效考核产生的资源做以下应用:

(1)针对绩效考核成绩,对员工进行有依据的奖惩。

(2)针对绩效考核KPI的整体达成状况,为下一期的绩效考核KPI设定提供参考;

(3)针对绩效考核结果,重新调整下一时期绩效考核部门分数分配比例。

(4)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分析员工能力(管理别核心职能及专业别核心职能)的欠缺,对员工需要加强的方面制定发展计划,结合人资部门的课程制定提升的方法及计划,包含教育训练课程,实际操作记录等等

(5)结合员工的自我发展期望及组织目标,订定员工个人的职涯发展计划。

DZ公司新绩效考核体系在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上不仅继承了原绩效考核体系中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同时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员工的绩效而并非完全为兑现奖惩。在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绩效改进的观念指引下,Dz公司新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用于三个层面:

(1)绩效考核调薪

针对不同绩效考核等第,相对应的薪资调整是不同的,与薪资制度相结合更加紧密,针对50%的人员进行调薪。后3%人员予以减薪,表现一般人员不做调整

(2)与晋升相关联

绩效考核为极优及优以上人员才有晋升机会

(3)绩效不佳员工辅导及淘汰作业提供依据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如果表现为待改善,对绩效不佳员工,建议给予3—6个月的辅导改善期,若该员经过辅导及轮调工作后仍不能胜任,则会被纳入淘汰人员名单,最终被淘汰。

(4)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拟定

在绩效考核结束时,新的绩效考核模式会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拟定员工下一年的发展计划,一般会选取上一年度员工表现较弱的一两项职能作为重点改进对象,订定个人发展计划表,提出下一年度的训练需求,统筹安排共同性训练及每月追踪专业性训练的执行状况。

三、基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的启示

DZ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结合了大量的绩效考核方法和策略,不仅有绩效管理方面的也有战略管理层面的,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公司、部门、员工的绩效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1)绩效考核的改进有利于公司战略落地。通过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将原先公司抽象的战略逐级分解、承接。使得管理工作在公司整合有限资源情况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实现。

(2)有力推动公司内部的部门协同配合。改进后的绩效考核体系下,更加关注团队的绩效,通过个项指标将各个部门整合在一个体系下,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