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下学期德育实用13篇

小学下学期德育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1

(一)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1、探索和建立全员德育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德育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2、全面构建全员德育网络,创设并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德育工作大环境,切实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感。以政教处为中心,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组织实施全校的德育工作,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工作体系。学校领导、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重点抓首席、第二辅导员、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职责的明确和落实,形成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1 2 3 4 5 6 7 3、组织学习德育相关文件和学校德育各项制度职责,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积极参与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

(二)重视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

1、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理论水平。深入学习教育部新近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小学教师工作职责及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形成“敬业、爱生、善导、创新”的教风,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爱岗敬业,树立良好师表形象”活动。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德育队伍。

2、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借助每月一次辅导员论坛这一平台,加强德育岗位培训和辅导员培训,以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努力提高管理班级的科学水平。

(1)思想引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学习有关小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理论。领会班主任工作的职责、角色定位和面临的挑战等。

(2)技能指导、分析个案、研讨交流。组织班主任进行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培训,并对一些突发事件、有典型性、有价值的问题研究、讨论或抛出一个案例,开展“头脑风暴”,当场“剖析”,以提高班主任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6 7 (3)鼓励班主任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撰写德育案例、论文,积极参加各级评比。

3、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德育的学科渗透。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学科教师主动承担德育教学。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课堂、课后对学生行为品质的指导训练,随机渗透,充分做到知识与情感并行,强化德育功能。

4、推进德育阵地建设,提高德育渗透能力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阵地,本学期狠抓了少先队的各项工作。

1)、实行中队值周活动,促进班级自我管理。

本学期自3月下旬,取消了原来的大队值日,开始实行中队值周活动。从三年级中队开始,由该班中队辅导员老师带领班级3名中队委员对全校各个班级一周内所有的情况进行巡查,包括晨扫情况、教室卫生情况、教师桌凳摆放情况、课间学生不文明行为、电器使用情况、课间操眼保健操情况、午餐秩序等。每天、每个课间都进行巡视,并在第二天的课间操时间全校公布反馈前天情况和填写一日公示栏。为了更好的协助寝室管理员管理住读学生,每个中队值日里有一名住读学生,主要负责在放学后对所有住读学生的就餐、就寝、活动等进行巡查记载。对于这项活动的开展,刚开始,部分老师和学生有些不理解、不适应。但随着中队值周活动的逐渐深入开展,各个班级对这项活动逐渐了解、逐渐重视。班风班级也在逐渐转变。校园里乱丢乱扔的现象少了,追逐打闹的情形少了,课间活动逐渐回归了自然和正常。所有的这一切,都依赖于参加中队值周的辅导员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大队辅导员在各个月末对本月情况进行汇总,同时调节相关中队值周事宜。

1 2 3 4 5 6 7 2)、精心组织每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重视少先队组织建设,发展一批新队员

定期召开大队部会议,听取各班大队委对班级、校风的情况汇报,采用比较合理的建议。对大队委员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身边的同学做好榜样。在六一来临之际,发展了一批有进步的学生吸收为少先队员,壮大了学校的少先队组织。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注重“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活动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

1、三月份,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在学校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清洁校园活动”。以少先大队的名义动员全校师生,在3月5日下午,对校内校外的环境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理。特别是对校门外道路两旁的垃圾清理活动,使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靠大家,同学们平时的乱堆乱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么严重,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1 2 3 4 5 6 7 2、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4月4日,带领五年级全体师生到董家烈士墓前进行了扫墓活动,同学们为烈士敬献了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花环,诵读了清明诗词,表达了对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之情。为了体现扫墓活动的庄严和重要性,今年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定点五年级学生,目的是让每一名在校学生能参加而且只参加一次扫墓活动,,通过精心的筹备让所有参加的学生对这一次活动记忆深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本学期大型的德育活动主要是配合上级文件精神,在全校广泛开展“爱湖北、爱家乡”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开始前,我认真研读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通过书画专刊、主题征文、主题演讲等活动,使学生对什么是“两圈一带”,“凤舞九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家乡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通过各班的精心组织和筛选,产生的选手在六一节精彩的演讲,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

4、学校体育部,经过认真的筹备,在少先大队及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成功的举办了春季达标运动会。

5、认真筹备,精心策划组织庆六一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今年庆六一活动主要为发展新队员入队仪式、“爱湖北、爱家乡”主题演讲、年级合唱等。为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有意义的六一节。使同学们美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验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学校生活的乐趣,爱生活、爱学习、爱家乡的情感得到了激发。

1 2 3 4 5 6 7 6、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学期末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举行安全教育讲座。加强行政领导、教师值周工作,要求值周教师提高责任感,规范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设立个别辅导档案,开展个案调查和分析,各班通过说悄悄话、谈心、评语改革等诸多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人格,全面落实心育“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和“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提高育人效果。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 2 3 4 5 6 7 2、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痰迹,墙面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自行车和其他类型车辆及物品停放、堆放规范整齐,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本学期学校给每个班级拨发50元经费,用于各班创建“温馨教室”。并组织评价小组进行评选,全校14个班级,产生了3个一等奖班级,六个二等奖班级,5个三等奖班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项活动,使每间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每月一期的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橱窗;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

(五)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2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3、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教师通过完善自我、服务学生、关注细节、务求实绩,展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风采。

三、具体工作:

(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要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要时时实践“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老师是学生的道德书籍”,老师要做学生的道德标尺。走进学生心里,努力为学生服务。同时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践中,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教师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进行相关法规、德育文件等的学习,开展“珍惜今天、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调研、教育活动,强化团队意识,使全体教师都能主动适应德育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施者。

落实xx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领会、践行),从自身品德、行为和思想上做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工作中讲师德、讲责任、比水平、看实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敬业、诚信的高尚师德经历,体验成功付出后的幸福。

2、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本学期,坚持班主任工作培训和学习。希望通过班主任工作这一载体,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班主任要对一周内班会、晨会预先作好安排,分解、落实学校各月份的教育要点,使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缺乏实实在在的教育)。另外,要加大检查力度,尤其是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完善“班级常规”的落实、班主任评价制度等,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中还要做到全员育人,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全体教师都要珍惜机会,明确职责。班主任切实全面落实好学校工作,任科教师做到上课接,下课送,课上渗透教育,课间关注孩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全体教师勤走动、多观察、悉心呵护,特别关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为其成长助力,挖特长、挖潜能,让孩子多体验成功,奖励各方面的孩子,做好成长记录册、袋的指导。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技能指导,进行上岗培训(注重实效),交流、论坛等。(文本、辅导、交流相结合)

工作具体操作中,要继续落实“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活动。争取早日拿出成型经验(做法、实效经验)。在完成前两轮“五知晓”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情感渴盼、心路历程、成长规律、及家长愿望等内容。只有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和实施。并及时反馈、指导工作。保证工作稳步提高。

3、强化学科渗透。(二)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发展。

1、全面展开“明日之星创造计划”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落实“公平教育”给每个孩子同样的发展机会,让所有的孩子切实接受教育,体验、感受成长快乐。制度化、课程化德育工作载体,使教师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实现统一。切实保证德育工作出实效。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3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一以“坚持人与社会共同进步”为教育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二以“坚持人与人一起成长”为教育主题,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三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

(三)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一是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二是继续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今年的9月是全国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国庆等活动,集中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四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要规范升国旗仪式,利用好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参加区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和争做“日常行为规范达标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生”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重视值日岗队伍建设,完善星级考评制度,通过雏鹰争章、“两禁一提倡”等活动,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区里提出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迎接区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的复查。

(五)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二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三要加强教师的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四要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建立班级通讯录,发现学生旷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履行好告知义务;五要严格学生上下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要求学生戴好小黄帽,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禁止骑车上学;六要严格门卫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七要加强住宿生的一日常规训练,严格规范住宿生的管理制度;八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装备和活动设施,防患于未然。九是校医室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十是要从抓好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出发,加大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4

2、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使班主任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而副班主任做到默契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工作。并根据各班管理情况评选优秀班主任。

3、继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做到校园内外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意外。

1、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每月开展两次消防逃生演练,逃生演练有长期的应急预案和每次的演练安排,并有计划地实施。做到事前有安排、事后有总结。在演练中以注重安全为首位,确定各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做到有序撤离,有老师跟踪保护。

2、以预防传染疾病、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和防拐骗事故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集体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墙报等阵地,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如在学期初,与街道合作,请来区十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举行“春季传染疾病的防控”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做好晨检,作到杜绝传染病传播。在五月和六月分别开展了控烟和禁毒宣传活动和中队主题活动,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三、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1、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推进了文化阵地的建设。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班级宣传栏,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同时做好常规工作,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艺科老师和少先队大队部协助下,以及在全体老师的一致努力下,成功举行了“第一届xx小学足球文化节”、“与经典同行与艺术为友”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春游、第二届xx小学“校长杯”班际足球赛、“迎六一”儿童节游园和“国际环境日”宣传等各项活动

四、塑造亮点,拓展德育活动

1、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中。结合重大纪念日,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墙报、国旗下讲话、德育和少先队主题活动等阵地和途径进行感染、内化和教育。

2、发展学校特色教育,提供展示舞台。学校一向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尤其是在第二课堂中,根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有特色的兴趣组,主要有武术、男足、女足训练、电子琴、围棋、象棋、书法和国画、手工、绘画、小记者和小主持人等29个兴趣班。在学期末,学校还举行第二届“校长杯”足球比赛,每年级决出第一名的班级并进行奖励。

五、密切家校社区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家长加强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访、电访、信访、网上联系平台(校训通)等形式,使德育深入家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3、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学生进入网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各项重大体验活动;利用校讯通等各种平台,对家长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与家长沟通对学生校内外卫生、安全教育,利用“小手拉大手”的途径对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控烟工作宣传等。根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生教育情况,评选本学年“xx小学优秀家长”。

4、与社区密切联系。如xx街道办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巩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成果的教育宣传活动,及时完善资料以备上级部门检查;与兄弟学校合作,参与他们主办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南国小学参加禁毒教育游园活动

5、配合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各项活动,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5

我们会更加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后疫情时代”德育新篇章,引领和指导学生成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让每个学生收获健康与快乐、收获知识与成长、收获爱与美德。从而实现我们和平教育者共同的育人目标:“培养有温度、爱生活、善学习的和美少年”。

立足这一指导思想,德育部门将拟定全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打造一支有思想、有情怀、有灵魂、有能力的辅导员团队

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否出色得看这个学校的辅导员团队是否出色。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由大队辅导员纵观全局、合理部署,需要全校各中队辅导员大力配合、智慧开展,只有大家手牵手、心连心,拥有共同的育人目标与奋斗方向才可能将德育工作开展好。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辅导员团队十分重要,我们要为辅导员们的成长创造机会与条件。

1、鼓励大家通过自我阅读来提升个人修养,定期为老师们推荐优秀书籍,帮助老师们积累底蕴、打开视野。

2、开展有主题的德育经验交流会,帮助老师们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交流,学习优秀辅导员的经验与做法。

3、争取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组织辅导员们积极参与学习,撰写学习心得,只有不断学习与反思才会有收获与成长。

(二)注重阵地建设、特色开展少先队工作

1、得力队干的选拔与培养。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师生共同管理、互促成长的和谐校园。在思想上,我们要明确该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目标。在十一三建队日期间,德育部门会举行队干换届选举,挑选一批热爱祖国、热爱校园、乐于奉献的队干,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队史教育提升这批队干的思想觉悟,习得使命感,服务于校园。在业务能力上,对选拔出来的少先队干部,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与工作指导,如:每两周召开一次队干例会,在例会中常总结、常交流。设置校门口礼仪示范岗,既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又可对学生文明礼仪、校服穿着、红领巾佩戴等情况进行检查。少先队干部如何进行分组值日,检查学生的队风队纪,文明礼仪,并做好为同学的服务工作。从思想与业务方面双管齐下,让队干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继续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并将其细则落实到位,把“红领巾监督岗”、大队值日生巡查、值日老师监督的情况,登记在教师值日本、大队值日记录本上,在综合多项情况评选出每周的一日常规流动红旗班级,期末时再综合一个学期的情况评选优秀中队。用这样的激励方式促进我校各项常规工作的积极开展。

2、校园文化的设计与打造。校园环境的美,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心的情感。我们要争取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每一块宣传橱窗,展示学生活动、学生作品、进行卫生与安全知识的宣传,让我们的墙壁、班刊、宣传栏在无形中起到教育的作用。

3、少队课的构思与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本学期的少先队活动课,我们会在开学初拟定全期的活动课计划,主要从爱国教育、传统文化、社交礼仪、心理疏导、人格塑造等、习惯品质等几个大方向确定活动课主题。并改变单一的队会形式,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年级、班级相互融合,开展一些精彩的辩论、讨论活动。在室外、在操场举行富有仪式感的中队课,力争让每一次主题活动都能不同程度地触动孩子的心灵,锻炼他们的能力,确保活动课开展得精彩纷呈并扎实有效。

(三)打造德育品牌,延续经典活动

1、“好习惯”养成活动。从本学期开始,在好习惯的开展方面,我们以每月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形式来进行,并通过监督管理,使每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养成计划能顺利、扎实的实施。在本学期的好习惯养成计划中,我们鼓励孩子们从生活层面与学习层面两个方面去培养自己的好习惯。而生活层面主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爱劳动的好习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明白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社会是我们生活中最高尚的美,劳动不仅能使我们感到快乐,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垃圾分类。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师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并强化具体措施。利用广播会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于每周五的广播会上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有奖抽测,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践行垃圾分类。

4、我们的节日

① 九月份有抗战胜利纪念日与教师节,要利用节日契机帮助孩子了解节日的特殊意义,由此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尊师重道的好品质。

② 通过“国庆节”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孩子通过交流活动发表感言、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③ 注重对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与历史渊源的了解。如重阳节、春节,布置学生在假期开展有意义的校外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祖国的文化的喜爱与敬佩。

(四)积极响应号召,制止餐饮浪费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为深入贯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校将重点开展光盘行动,培养全体师生养成厉行节约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文明用餐,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使节约之风吹遍嘉和校园。

(五)切实抓好常规工作

1、“关爱特殊”温暖你我他

① 精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对我校已接受困难补助的6个孩子予以密切关注,多跟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实际困难,及时予以慰问与关怀。

② 继续做好各班特殊生跟踪辅导工作,对身体特殊、心理特殊、家庭特殊、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规范档案;坚持开展特殊生跟踪帮扶、家访、假期“慰问大走访”活动,关爱特殊学生家庭,引导学生自尊自爱、珍爱生命。

③ 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老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掌握运用沙盘进行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家庭辅导的技能和技巧。组织知识讲座,传播心理学知识,在活动中渗透品格教育、心态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建立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档案,追踪记录学生心辅情况。

2、“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今年我们将迎来文明创建工作的国检之年,我校全体师生会携手并行,努力争创文明个人、文明班级、文明校园。

3、拓宽渠道,建立机制,影响每一个家庭

1、亲子实践,发挥家校合力。结合寒假、暑假、国庆等节假日,号召家长带孩子积极开展亲子实践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享亲子快乐时光,提升家庭归属感,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6

大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育人环境,在学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强化两个意识,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生活意识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我管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法律为准,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树立“以德立教”,强化六种意识,发扬五种精神,突出四条途径。

四、工作要点

1、实施《纲要》,提高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实效。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思品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细、实、新、活”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育人之路,强化建设“自主教育”,抓好家、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开展好少先队、班主任工作两大主要阵地活动;以文明班级和红旗班级建设评比、重大节日主题教育、班队会课等平时教育为三大载体;依据“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五化”方略(细化教育内容、强化教育实践、亮化教育榜样、净化教育基地、优化教育合力)。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取得德育工作的新成效。

2、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从造就新世纪“四有”合格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在德育工作中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爱国主义这个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民族情感的历史主题继续深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投身于社会主义祖国伟大建设的强烈义务感和责任感。

3、加大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级、红旗班级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入手点,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4、加强法制、安全、科普教育

要以加强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做好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工作。坚决遏制、杜绝在校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教育,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文件,通过报告会、社会调查、以案说法等形式,使此项教育鲜活生动、扎实有效,使学生能学法、懂法、守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与司法局等部门联系和配合,在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加强教育宣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节假日的安全教育,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

5、加强心理品质教育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要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观察记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二要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心灵的港湾”,让更多的优秀少年扬起“心灵的翅膀”,在自我成长的天空不断奋飞!

6、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环境。通过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形式,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7、进一步规范学校德育常规工作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7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3、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教师通过完善自我、服务学生、关注细节、务求实绩,展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风采。

三、具体工作:

(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要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要时时实践“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老师是学生的道德书籍”,老师要做学生的道德标尺。走进学生心里,努力为学生服务。同时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践中,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教师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进行相关法规、德育文件等的学习,开展“珍惜今天、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调研、教育活动,强化团队意识,使全体教师都能主动适应德育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施者。

落实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领会、践行),从自身品德、行为和思想上做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工作中讲师德、讲责任、比水平、看实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敬业、诚信的高尚师德经历,体验成功付出后的幸福。

2、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本学期,坚持班主任工作培训和学习。希望通过班主任工作这一载体,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班主任要对一周内班会、晨会预先作好安排,分解、落实学校各月份的教育要点,使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缺乏实实在在的教育)。另外,要加大检查力度,尤其是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完善“班级常规”的落实、班主任评价制度等,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中还要做到全员育人,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全体教师都要珍惜机会,明确职责。班主任切实全面落实好学校工作,任科教师做到上课接,下课送,课上渗透教育,课间关注孩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全体教师勤走动、多观察、悉心呵护,特别关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为其成长助力,挖特长、挖潜能,让孩子多体验成功,奖励各方面的孩子,做好成长记录册、袋的指导。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技能指导,进行上岗培训(注重实效),交流、论坛等。

工作具体操作中,要继续落实“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活动。争取早日拿出成型经验(做法、实效经验)。在完成前两轮“五知晓”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情感渴盼、心路历程、成长规律、及家长愿望等内容。只有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和实施。并及时反馈、指导工作。保证工作稳步提高。

3、强化学科渗透。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做到“五有”(1)要有意。要有较强的德育渗透意识,授课前,必须努力挖掘教材中和德育素材,安排好德育渗透点。(2)要有序。要从学科及授课内容特点出发,根据学生认识能力,将德育内容具体化、层次化,做到德育渐进。(3)要有机。要准确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将德育内容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4)要有度。对德育内容的渗透力求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做到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掌握学科知识。(5)要有效。渗透要针对实际,讲求方法,注重实效,避免空洞说教。适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目标、内容、和方法。

(二)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8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学校德育工作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题词为指导,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领域开展“全面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提高、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大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育人环境,在学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强化两个意识,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生活意识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我管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法律为准,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树立“以德立教”,强化六种意识,发扬五种精神,突出四条途径。 

   四、工作要点

1、实施《纲要》,提高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实效。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思品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细、实、新、活”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育人之路,强化建设“自主教育”,抓好家、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开展好少先队、班主任工作两大主要阵地活动;以文明班级和红旗班级建设评比、重大节日主题教育、班队会课等平时教育为三大载体;依据“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五化”方略(细化教育内容、强化教育实践、亮化教育榜样、净化教育基地、优化教育合力)。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取得德育工作的新成效。

2、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从造就新世纪“四有”合格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在德育工作中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爱国主义这个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民族情感的历史主题继续深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投身于社会主义祖国伟大建设的强烈义务感和责任感。

3、加大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级、红旗班级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入手点,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4、加强法制、安全、科普教育

要以加强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做好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工作。坚决遏制、杜绝在校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教育,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文件,通过报告会、社会调查、以案说法等形式,使此项教育鲜活生动、扎实有效,使学生能学法、懂法、守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与司法局等部门联系和配合,在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加强教育宣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节假日的安全教育,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  共2页,当前第1页1

5、加强心理品质教育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要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观察记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二要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心灵的港湾”,让更多的优秀少年扬起“心灵的翅膀”,在自我成长的天空不断奋飞! 

    6、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环境。通过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形式,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7、进一步规范学校德育常规工作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9

1、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组织教育职能,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订活动计划。

2、发挥德育工作领导组的指导作用,有组织、有重点地抓好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政治学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令、法规,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4、在师生中加强“五爱”、“五自”教育,开展无神论教育,杜绝师生参与各种反动的、邪恶的活动。

5、强化环境治理,净化、美化校园。继续衽卫生查比制度、流动红旗制度、少先队执勤制度。

二、增强德育意识,开展团队活动。

1、组织辅导员深入学习《小学德育大纲》,定期召开队干会议,研究布置少先队工作。

2、建立健全队组织,发挥大队委组织作用和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少先队档案。

3、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继续开播红领巾广播站,出好班报。各中队办好“三栏”和“两簿”,做到“三风”端正,“五育”并举。

4、坚持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庆祝活动。

5、建立评优表彰制度。定期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文明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及时表彰奖励。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健全队组织。,

2、红领巾广播站开播。

三月份:

1、少先队执勤。

2、校园文化建设。

四月份:

1、开展社会公德、安全等教育。

2、出班报,办校级手抄报。

五月份:

1、开展队知教育活动。

2、布置六一庆祝活动。

六月份: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10

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力争构建和谐社会,这就需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文明程度。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的必经阶段,如果将育人工作视为学校教育的"筋骨",那么,学生德育教育则成为学校教育的"精气神",缺少"精气神"的学校教育无疑是失败的。社会发展新时期,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发生改变,我国学校教育更为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正因如此,小学生德育教育成为当下小学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社会发展新时期,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措施来深入推行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荀子・修身》中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道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学生德育教育也要从点滴做起,学校可利用《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们的日常行为,通过《品德与社会》和《品德与生活》等的学科教学来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依照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事。现阶段,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有些小学生能流利背诵《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却不依照相关规范行事;二是有些小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在家里及社会上却表现极差。因此,学校在推行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杜绝表面化与形式化,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将小学生德育教育视为长期任务

小学生德育教育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实现对学生的"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对于众多小学学校而言,应将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视为长期任务来抓,做到坚持不懈、常抓不懈。推行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是学校要长期抓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是磨练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熔炉,也是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基地,唯有实现综合育人的德育教育目的,学校的德育教育才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其次是教师要长期抓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决定了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起到德育楷模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落实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要认识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操之过急,做到耐心细致的引导,要做到严中有爱,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

三、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众所周知,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教育得以实施的三大支柱,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施行,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层面:

1.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名句,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情况是,许多家长将孩子教育视为学校及教师的事情,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往往存在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上的误区。家庭教育具有无形的力量,好的家长胜过好的老师,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到言传身教,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讲究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做到严中有爱,使孩子获得积极正确的人生认识,为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学校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小学生德育教育也起到主导作用。社会发展新时期,学校应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在推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通过模范带动、自我评价、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转变学生道德思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学校网站等诸多途径反映学生整体成长情况,真正发挥学校在该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3.社会教育

现阶段,社会各领域的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大量存在,正面信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作用,而负面信息则易于将学生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现阶段,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诸多不利因素对学生形成巨大冲击,为了规避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各阶层应关注学生教育,致力于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用健康的理念引导学生,用向上的举措感化学生,使他们获得优良方面的社会教育。

四、激发小学生实施自我道德教育

通过家庭的熏陶、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磨练,学生们往往对社会新时期的道德规范有了一些体悟,形成自我道德教育的动机。成功的学校德育教育不是硬性强调小学生该具备如何的道德素养,而是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介绍引用古今中外具有高尚道德人物的典型事例,来使学生们认识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要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与自我评价,具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愿望;二是将生活视为学生进行自我德育教育的良师,学生应突破学校的禁锢,面向社会,在适当的契机和有益的平台下,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在"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体悟到他人生活的疾苦,能够感悟他人命运的奋争,更为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对他人更具同情心和爱心;三是在认识和发扬真善美的同时,学生们学会了明辨是非,更为唾弃并防范丑恶的东西,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并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感染他人。

结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习惯是一个人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可以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人的整个一生都将享受到这种资本的利息。"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的有益推动下,小学生往往能够形成进行自我德育教育的良好习惯,对人形成终身的影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该项工作的推行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努力,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辛勤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11

从网络对小学生的现实影响来看,网络上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其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全新窗口,在网络上,其能够与同学、好友、父母进行在线交流,能够利用网络上各类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惑;还能够将个人的生活情况、心得体会在网络上与他人进行分享。不过,考虑到互联网信息资源过剩,绝大多数小学生欠缺足够的自控力,因而,这些小学生会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对各类线上信息资源不加筛选、不加分辨地接受,且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对德育工作方式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生德育工作也是难点重重。

1.互联网信息资源过剩

互联网技术使现代公众真正认识到了何谓“信息爆炸”,每日海量的线上信息资源,让互联网用户目不暇接、疲于应对。同时,在海量的线上信息资源中,秉承不同价值、立场的信息资源均呈现在互联网用户面前,如此一来,小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因其处于人格形成期以及心智健全期的特点,极易接触到不良线上信息资源,进而在此种错误价值观的诱使之下,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

2.互联网不良文化会冲击小学生的人生观

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其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了解渴求,这也使得他们会不加分辨地接受其所不了解的各类线上信息资源,如若教师与家长未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偏,则极易在人生观形成时期因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埋下阴霾。

3.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对于德育工作方式有了更高的期待

小学生的思想极其活跃,这也意味着小学生群体均有着较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如若缺失来自学校、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必然会增大其走上歧路的风险,因而小学生群体对德育工作方式有了更高的期待。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如何突破难点

结合前文对现阶段国内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难点的分析,广大小学德育工作者不应当采取硬性的干预方式,而是应当走进小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心理喜好,从而利用互联网,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措施对其逐步施加德育影响。

1.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丰富的信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素材。比如,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德育的视频资源,如《中华德育故事》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很多经典的德育故事,将德育意识传递给观众,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这些德育资源来教育学生。一方面可以在校园内为学生播放这些视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指定一些德育的动画、讲座等,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观看,这样一来,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为深入。

2.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渗透

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处于初步形成期,互联网上多元化的价值观的确会冲击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学校方面不加以引导,则很容易使小学生偏离方向。为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应该更为重视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不断通过各门课程、德育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等来渗透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不断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端正小学生的价值观,以应对网络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比如,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音乐课中,教师应该多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端正小学生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在体育课中, 教师应该多渗透艰苦奋斗、拼搏努力的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在社会实践课中,教师应该多渗透环保低碳、尊老爱幼、学会感恩等价值观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端正。

3.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德育工作

互联网虽然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也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信息资源,与此同时,也为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手段,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新的平台。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创新德育工作。比如,学校可以申请德育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德育工作。在公众号上,学校可以一些具有德育价值的文章或者新闻等,也可以将学校组织的德育主题活动进行播报,使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能够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德育,使德育贯穿于生活中,渗透于每一个细节。此外,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广泛性来建立德育网站。一方面,在网站上多设置一些具有德育价值的资源。比如《中A德育故事》的动画、《弟子规》《三字经》的配图及讲解、学生所撰写的德育主题征文等,同时加入一些德育网站的链接,使家长和学生能够通过链接顺利地查看其他德育网页,得到德育熏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和家长在网上对本校的德育形式、内容、目标各抒己见,并针对学校发生的德育方面的具体案例,在德育网上做到教师、家长、学生网上对话与交流。此外,学校所组织的德育主题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提前宣传和后续报道。学校的德育网站应成为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无障碍平台,德育工作自然会更为高效。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相关的德育网站以加强相关教育。比如网上祭扫先烈,网络德育人物评选等。如果仅仅通过学校的德育课程或者德育活动来宣传这些活动,其效果会受到限制;然而如果学校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来开展宣传活动,则能够迅速扩大德育宣传的范围,增强德育效果。

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渗透,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德育工作,学校能够真正做到利用网络的正面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防止学生忽视正常学习、沉溺于网吧、陷入网络陷阱等。

三、结语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给德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步跟进网络,让网络更好地为德育服务、为德育现代化服务、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突破互联网带来的德育难点,将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石丽娟.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9(3).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12

德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农村小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量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实践和努力,我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创新德育工作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更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模式,构建电子档案,进一步规范管理活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德育管理档案应遵循系统化基本原则,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将有效的资源妥善保存,以备后期查阅所需;第二,应遵循历史性原则,德育工作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归类,比如学校在构建艺术节相关档案时,应从活动方案的制订、开幕式相关内容以及闭幕式等内容进行有序记录,这样后期在查阅中能够方便管理者了解整个活动的具体内容;第三,电子档案管理应规范化。所构建的电子档案应按照内容,将其归为不同的类目,后期如需增设相关内容可直接点击添加,方便查询与管理。

二、基于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开展德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1.扩展德育内容,突出德育的时代性

为提高农村德育的时代性与时效性,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人员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状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增加与调整德育内容,使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始终与社会发展、学生需求同步。比如,农村小学教师应坚持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汲取信息,比如“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是保持冷漠还是伸出援手”等等,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小学生及时了解与洞察社会热点事件,也让农村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长期有效。

2.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变革德育管理理念

坚持学生本位的管理理念不仅是转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方式与模式的重要动力,也是激发小学生参加各种德育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根本保障。为此,农村小学要彻底变更传统机械、僵化的灌输式德育方式,尝试推行“体验式”“自主式”德育方式,比如教师可设置“发现你身边的美丽人物”等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学习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扩展德育管理工作范围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内容反复、项目众多的复杂工程体系,需要学校、家长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构建德育管理网络,才能使德育管理渗透到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身心健康。具体来说,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家长成立“德育小组”,邀请家长参加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并及时汇报学生的实际状况,协助学校及时调整德育工作内容,同时要加强与德育专家的密切联系,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与座谈会,为教师传达最新的德育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解答学校在推行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使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高效性与科学性,让农村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与进步。

4.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完善小学的德育管理,教师还要积极地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校园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构建。在校园内部,要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发动各级管理人员,建立起由副校长、少先队部、各班级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等集体参与的管理体系。在校园外部,也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虽然是德育管理工作的主阵地,但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小学德育工作是最基础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它对学生德育管理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要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下学期德育篇13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