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实用13篇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1

2013年全县共通过微型企业创业评审250户,注册资金1327万元,带动就业人员共计1344人,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在发展的250户微型企业中,经营行业涉及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艺加工、文化旅游、特色食品加工、创意设计、种养殖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六大重点行业100户,占已发展数比重为40%。创业者人群中,创业人员共计290人,其中重点扶持对象158户(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8户,返乡农民工131户,退伍军人2户,失业人员7人),占总数的54.48%;其它人员132户,占总数的45.52%。从事农、林、牧、渔业109户,占43.6%;制造业78户,占31.2%;民族手工艺品16户,占6.4%;;特色食品加工3户,占1.2%;采矿业1户,占0.4%;服务业29户,占11.6%;零售业7户,占2.8%;创新设计3户,占1.2%;交通运输业1户,占0.4%;文化旅游3户,占1.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工作目标

按照省、州有关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要求,我县调整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创业评审委员会成员。同时,县人民政府召开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专题会议,研究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关于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专题会议纪要》(**府专议〔2013〕34号),形成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九条意见,一是实行代办制;二是整合资源扶持微型企业;三是设立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四是个体工商户转微企;五是组建创业指导机构;六是加强财政补助资金管理;七是委托乡镇政府(工商分局所在地除外)负责微型企业现场勘察工作;八是如何落实微型企业第二期财政扶持问题;九是落实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经费。为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

此外,我县为确保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有序开展,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县扶持微企发展调度会,对上一季度微企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布置下一季度微企工作,截至目前,共召开3次全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调度会,分管副县长亲自参会并安排工作,切实做到微企发展工作有部署、有提高。

(二)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微型企业创业激情

我县通过有线电视、宣传栏、撰写政务信息、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扶持微型企业宣传活动。先后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微型企业创业指南》3000份。主要利用节庆日和赶场时机进行宣传,出动宣传人员40余人,宣传车辆6台次,分别在各乡镇政府、工商分局设立宣传咨询服务台,接待群众咨询。“3·15”活动期间,设立咨询服务台4个,张贴宣传标语1幅,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撰写政务信息17篇,州级以上报刊发表6篇,网络媒体发表37篇(次)。县有线电视台播放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4期,在州电视台播放**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新闻1期。

(三)强化工作要求,落实和完善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府发[2013]**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府办发[2013]**号)文件精神,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对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提出要求:一是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二是进一步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和税收奖励兑现政策;三是进一步落实微型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四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助推微型企业发展。

此外,为确保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年初与全县21个乡镇签订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责任书,规定乡镇扶持微企发展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明确各乡镇2013年微企发展目标任务。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为切实做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县微企办组织基层分局负责人和注册登记的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微型企业注册登记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于**年**月**日召开全县乡镇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培训会,对微型企业申请、初审、现场勘察等环节工作向各乡镇政府负责人员进行讲解。同时,利用乡镇召开村干会议的机会,开展微型企业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激发农村群众创业热情。

(五)统一微企标识,强化微型企业管理。为统一微型企业标识、加强和规范微企管理、突出微企的扶持效果,县工商局和县微企办以服务、便民、减负为出发点,从县政府核拔的微企工作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为今年发展的微型企业免费制作一块醒目的“微型企业”牌匾。现已为微型企业制作牌匾92个,并分发到各微型企业统一悬挂。预计总费用支出为2万元。

(六)加强工商分局微企工作经费支持,县微企办在年初制定了关于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奖惩机制,各基层工商分局每发展1户微型企业补助工作经费200元,并要求按照上级的季度发展目标及时完成季度发展任务。先微企办分别有2013年7月和12月对各分局的微企工作经费按照发展的微企数量进行了核拨,共拨付微企工作经费4.3万元,确保了微企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开展微企创业培训,增强业主创业意识。**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抽出部分资金作为微企创业培训经费,对参培人员实行免费教学、免费食宿,进一步减轻微型企业负担。截至2013年底,**县共举办了2013年微型企业SYB创业培训六期,参培人员190人。培训会分为专业教师授课,工商、税务、信合等职能单位政策讲解等环节。经过每批10天的培训,理清了微企业主的创业思路,拓展了思维空间,提升了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微企的创业成功率。余下的60户微型企业的创业培训工作将继续组织开展。

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1、2012年,全县共发展微型企业150户,截至2012年12月底,财政补助资金750万已全部兑现完毕。2013年办理的微型企业中,有187户微型企业已兑现财政补助资金,共计935万元。

2、财政补助资金的支付工作有序开展。我县的微企财政补助资金支付按照分批申请、逐批审核的方式发放。共分三批,第一批一万元、第二批二万元、第三批一万八千元(每户留二千元保企业账户)。截至日前,全县已有223户微型企业申请补助资金支付,共支付补助资金776.6万元(其中:2012年办理微型企业140户,共计568.8万元;2013年办理微型企业83户,共计207.8万元。),此项工作正在持续开展。

3、税收奖励政策落实情况。县微企办通过与国税、地税及财政局对接,于2013年初对全县2012年度微型企业税收入库及地方留存情况进行了统计上报。2012年度全县共有34户微型企业纳税,税收入库6.77万元,地方留存4.62万元。其中,申请税收奖励30户,申请奖励金额4.58万元。2013年11月初税收奖励已全部兑现到位。此外,按照“三年过渡,五年税收奖励”的政策规定,微型企业三年内比照个体工商核定税收征收,五年内在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十五万限额内等额奖励。同时,根据小微企业免税政策,对于月营业额低于2万以下的微型企业,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进一步减轻了微型企业起步阶段的税收压力。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创业行业单一,不利于我县多行业发展的微型企业发展格局。

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以及群众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全县已发展的微型企业行业结构单一,种养殖业占比重较大,六类重点行业中,又以原材料加工居多。科技创新、创业设计、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极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对市场经济波动的抗冲击能力较低,不利于我县微型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提高微型企业存活率任务艰巨

(1)微型企业创业热情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差距凸显。各乡镇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普遍高涨,但从已开业的情况看,创业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真正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存在部分创业者准备不充分,对市场考察不细,项目选择仓促,实际营业中遇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的情况,甚至出现一小部分创业者尚未开业就感到不适应所选项目要求转项目的现象,极大削弱了微型企业的存活能力。

(2)部分微型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缺乏发展潜力。从微型企业发展行业分类来看,从事信息和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少,从事传统经营行业的较普遍,与已经存在的经营户行业雷同,竞争力明显偏弱。

(3)部分微型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很多微型企业是家庭式经营,出资者参与劳动经营,没有正式的组织,企业运转基本程序管理知识欠缺,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周期。

(4)微型企业经营场所条件普遍较差,很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使用的是被淘汰的生产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降低了其抗风险的能力。

(三)融资贷款难。

省州在实施意见中对贷款有很好的政策指导,由于我县民间资本弱小,部分创业者前期已将自有资金或贷款投入到其经营活动中,已无财产作为质押贷款,导致资金短缺却难再获得贷款支持。而由财政出资的担保公司由于相关手续尚在办理之中,使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财政补助资金兑现步伐

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对微型企业的现场勘查力度和审核力度,积极鼓励已办照的符合补助条件的微型企业申请财政补助资金,优化补助资金程序,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尽快完成财政补助资金拨付,真真正正让老百姓看到优惠。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对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宣传的资金、人力投入,增加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频率,将宣传延伸到全县各村、寨,进一步提高微企政策熟知率。充分调动群众创业激情。为2014年微企发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全力打造微型企业“孵化园”

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房开商介入,利用新建成的商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微型企业“孵化园”,引导微型企业集聚发展。我县已与房开商达成协议,并报请县政府批准,将新建成的民族风情园商贸街定位为全县微型企业“孵化园”,相关优惠政策正在沟通协调中。

(四)加快微企平台建设

微型企业资金薄弱,创业者的文化水平有限,逐渐成为制约微企发展的限制因素。为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瓶颈,解决贷款难、报税难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督促县金融办按照政府扶持微企发展专题会议精神,尽快成立微型企业贷款融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筹备搭建记账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微企发展资金动力不足问题、记账报税不及时等难题,为微企发展添柴增火。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2

[

关键词 ]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重要性

1 前 言

图们江经济区是东北亚地区唯一的多国合作、共同开发的区域。由于图们江区域特殊的地理区位,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始终关注并支持这一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

在经历30多年的开发开放中,图们江区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由珲春变为延边州全境。《长吉图规划纲要》确定了以珲春为“窗口”、以延龙图为“前沿”、以长吉为“腹地”支撑的三大格局,延边与吉长“腹地”优势互补。四年来,从“珲春窗口”到“延龙图前沿”,再到长吉腹地,延边在深入贯彻《长吉图规划纲要》中先行先试,领跑图们江区域合作,将开发的沃土变成开放的热土。

《长吉图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延边各行业努力壮大经济总量,积极筹划产业支撑。从近几年延边地区经济取得的成绩来看,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延边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决策机制灵活多变的优势,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不断的探索中稳步前进,从而成为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 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

2.1时代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 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背景下,延边州经济增速换挡,经济体制改革却快马加鞭。随着重要领域改革不断加快,延边在工商注册登记、市场监管体系、粮食流通、科技奖励制度等市场体制改革方面已全面铺开。简政放权,掀起大众创业创新浪潮,工商制度的改革创造了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投资热情,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去年,延边州加快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实施管理创新项目,大力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宽松的创业环境,活跃的创新氛围,大大激发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图们江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2.2 政策背景

由于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财税、金融等各方面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切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2014年9月25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范围涵盖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2015年2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在前期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从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额10万元(含)以内,扩大到20万元(含)以内,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以通过一系列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负担,为小型微型企业创造了更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

近年来,吉林省、延边州政府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分别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意见》、《延边州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意见》。同时,州政府多次开展小微企业专项扶助活动,积极开展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支持力度。此外,当地政府结合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政策方针,开展税务辅导工作,大力宣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培训活动,提高小微企业税务筹划意识。此外,政府还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2.3 文化背景

延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中国朝鲜族在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最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和风貌。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延边人民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打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作为己任。延边地区各民族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促进了文化内涵的包容和外延的扩展,给图们江区域合作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图们江区域的小微企业将很好地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为图们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积蓄文化软实力。

3 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特点

小微企业近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就延边州而言,2013年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32.1亿元,同比增长40%;小微企业户数也实现了连年增长,达到了418家,增幅达5.8%;2013年,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延边州工业总产值的65.2%[ 资料来源: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由此看来,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经济规模和效益呈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小微企业内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图们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纵观延边州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并结合2014年3月份,国家工商总局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等资料,总结出延边州小微企业发展以下几个特点:

(1)就发展行业而言,延边州小微企业在服务业占据较大比重。《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在国家层面,我国小微企业在批发零售行业中占比最大,达到了36.44%,紧随其后的是,工业和商贸与服务业。而延边因其在三国交界、毗邻韩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所以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明显有别与全国平均水平。在延边州三次产业当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产值己接近第二产业产值,但雇佣劳动力数量比第二产业的两倍还要多,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基本上被第三产业吸收。

(2)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处在产业结构的低端。由于延边州地处东北边疆,经济总体发展能力与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相比于全国,尤其是东南临海城市而言,明显偏弱。根据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延边州的小微企业还是大多处于中间利润薄弱环节,企业发展依然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自主创新、市场开发、内部管理、资金融通等能力较弱,转型压力较大。

(3)生命周期短。据统计资料显示,延边州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在3.5年,美国是8.2年,而日本和德国可以达到12.5年[资料来源:延边州工信局中小企业办公室。]。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创新力度不大,内部管理不够完善、市场开拓困难、融资压力大发展税负重,缺乏企业税务筹划意识等,都是延边州小微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导致企业生命周期短的直接原因。

4 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虽然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种种困难,但小型微型企业主普遍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表现出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1)小微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不论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型微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数倍于大中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单位投资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也就是说,相同资本投入,小型微型企业的就业岗位单位产出最高。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型微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还是从绝对份额来看,小型微型企业是解决我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相对大中型企业,微型企业创业及就业门槛较低,创办微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少,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新微型企业创办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社会的就业机会更多些。对于图们江区域来说,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据2014年延边州统计年鉴显示,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已占总人数的53.78%。近几年,该区域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已有的小微企业每年也提供相应的新增岗位。从整体来看,该地区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从业人员6%左右,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2)小微企业是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微企业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就图们江区域的延边地区而言,小微企业去年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86.2%,上缴税金占全口径收入的47.6%。小微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以上,上缴税金同比增长10%[ 资料来源: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目前,延边州的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量快速扩张期,为经济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提供了较强动力。

(3)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的活力源泉。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决策机制灵活多变的优势,在带动我国电子信息、生物科学等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小微企业的拼搏创新,为带动产业生产技术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结构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部分发达省份小微企业发展已经进入新一轮洗牌期,部分企业主动向高技术型、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型、品牌型企业转变意愿强烈。图们江区域的小微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发展,相信一定能为未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蓄实力。

(4)小微企业促进自由竞争能力强,是促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力量。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然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如何维持自由竞争又是一个难题。而近年来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图们江区域的小微企业大量分布在传统产业,其突出作用是满足中、低端需求,同时,小微企业又与大企业的细化分工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对各行业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自由竞争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5 结 论

由此可见,在30余年的发展中,图们江区域小微企业在带动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此同时,一些制约本区域小微企业大发展、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从小微企业自身看,一是思想观念和经营理论落后,制约企业长期发展;二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一是市场需求走低,产品销售不旺;二是经营负担较大,融资难、税负重,用工贵等问题,致使经营成本上升。其中,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已出台税收政策,给该地区小微企业税收减负,将成为接下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如何扶持本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图们江区域国家经济开放开发区发展方面,当地政府要把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已出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政策,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同时,也要制定出符合本区域的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不断将培训扶持工作落实到具体企业,对小微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腾飞。

参考文献:

[1]朴姬善.延边州引进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若干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2]吴可亮.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意义、特征与问题[J].经济视角(下),2011(12).

[3]孙海娇.图们江地区物流经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02).

[4] 沈中旭.图们江区域多边合作开发推进战略研究[D]. 长春工业大学,2010.

[5] 新华网.新华网评:十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专题[EB/OL]. http://news.xinhuanet.

com/comments/2012-03/01/c_111587352.htm.

[6]白景明.小微企业重“千斤”[J].中国中小企业,2013(02).

[7]中华文本库.关于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综述[EB/OL]. http://

chinadmd.com/file/zoxcwzzowz6cowu3pvcvszxi_1.html.

[8]李圣华.产业结构变迁在延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3

小微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受到资金周转的制约,印刷企业也不例外。就拿小微型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来讲,由于企业经营者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有限,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用于企业发展、扩大经营活动的贷款。如果使用融资的手段,虽然获得资金的可能性高一点,但所需支付的利息往往要高于银行近一倍。已经处于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是否能承担得起年息接近10%的负担?必须认真权衡、三思而行。因此,很多小微型印刷企业往往处在发展还是退却的两难之中。

2. 技术改造软硬件投资无法到位

印刷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上的投入动辄就是几百万元;如果进行多色胶印机的更新换代,往往需要上千万元投入,光改造印前制版系统也得近百万元。年销售额徘徊在几百万元的小微型印刷企业,按照2012年锡山区印刷产业平均销售利润率5%计算,要几年才能回收投资?几年来,区协会举办过几次先进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推介会,一些小微型印刷企业主纷纷反映“听听是好的,算算竟难的。我们想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谈何容易。”资金是他们的第一只拦路虎。

3. 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小微型印刷企业由于其资产盘子小、销售规模小,抗经营风险的能力远远小于大中型企业,跟集团公司更是无法媲美。近十年中,锡山区的小微印刷企业有被三角债拖垮的、有被客户欠款欠死的、有资不抵债破产的,强者甚强、弱者渐弱的商业定律一直在演绎。

4. 无法摆脱“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经营模式

锡山区小微印刷企业基本起步于家庭作坊,因此有着传统的“自有自便当,求人不如求己”的经营理念,“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小胶印厂就是典型。双色胶印机、半自动模切机成为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目前已经无法适应大批量、高质量、严要求的市场需求,只能靠犄角旮旯的零星业务生存。

二问:小微印刷企业的生存契机是否依然存在?

1. 市场经济的可变性决定了小微印刷企业的生存

小微印刷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磕磕碰碰,总算挺到了今天,路还在,还得走。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三十余年,小微型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小微型企业的作用依旧不容忽视,在一些产业领域中,小微型企业起到了填漏补缺的作用,印刷产业也不例外。

2. 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为小微型印刷企业提供了商机

印刷业有需要批量、定时供货的市场,也有零星、小量、无规定时间要求的市场,前者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力,后者目前主要由小微型企业承担加工。虽然快速发展的数码印刷技术正在慢慢蚕食这个市场,但在印刷成本上,小微型企业目前还具有一定优势。当然我们不排除快速发展的数码印刷技术后来居上。

三问:小微印刷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1. 彻底放弃“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旧观念

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协作已经成为大趋势,如果还抱着“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旧观念不放,企业必然陷进无法自拔的泥潭。及时找准能发挥自身特长的项目进行快速转型,或许是最佳的选择。锡山区有一批在前几年快速转型的金卡印刷专业企业就是成功的典型,去年,又有企业开始向专业印后深压纹加工转型,并已经初见成效。首先接受甘当配角的小微型企业,往往能成为成功转型的先驱。

2. 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企业发展历史,或许能有所领悟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有待探讨的。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企业发展历史,“温故而知新”,从中发现企业的长处,正视自身的短处,扬长避短,制定出企业下一步发展规划。锡山区有一家印刷企业,前几年经过回顾总结后发现自己的长处是生产小批量非标包装箱,进而添置了用于小批量非标包装箱生产的全套数码印刷、切割、成型设备,经过两年的开拓,现在已经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专业生产企业。

3. 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也许比获得一笔大额贷款更有利

印刷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为合作伙伴加工包装,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是企业翘首以盼的事情。锡山区有一家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找到了一个推心置腹的合作好伙伴,三年时间里销售额翻了几番,2012年销售冲过了5000万元,规模级别跃入新的行列。

四问:在印刷产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该做些什么?

1. 行业协会应做好“红娘”,牵线搭桥

行业协会作为一个同行企业的社团组织,在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的今天,首先要引导业内大型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创业初期的“船小好调头”,而是“船大能避浪”。但经济总量不可能容纳所有企业均走向大型化、集团化,能走到这一步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在扶大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助小—鼓励和支持小微型企业为大中型企业配套,通过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小微型企业配套的产业结构来扶植产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2. 集团采购,或许会给小微印刷企业带来盈利空间

原材料的集团采购有益于大中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小微企业由于原材料采购量小、资金周转困难,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低价的原材料。我们已经在大中型企业为配套小微型企业担保小额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开展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在正准备着手在印刷企业的主要原材料——纸张上采取扩大团购享受面的措施,允许辖区内部分信誉好的小微印刷企业参加团购,降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技术引导为小微印刷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4

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创新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不可代替。因而,为确保小微企业能够稳定发展,近年来政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小微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曾经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的税收制度,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2]。

1 小微企业的准确界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1]以及财政部印发的《小企业会计准则》[2]中 的相关解释,小微企业并不等于小企业,其准确的界定标准是不尽相同的。

小微企业在税收管理范畴内包括小型微型企业[2]和小型微利企业[2]。具体来说,它们分别定义如下:a)小型微型企业是指根据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多项指标,再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而通过一定标准划分而成的中型、小型、微型三种中的一种。具体涵盖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餐饮业等共计十六项。需要注意的是,小型微型企业在适用范围包括境内合法的各类企业和个体户及在此以外的行业。b)小型微利企业是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依法从事国家非禁止和限制行业,并在缴纳所得税、资产总额及从业人数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从事工业的企业,年度缴纳所得税低于30万,资产总额低于3000万且从业人数低于100人;(2)非工业行业的企业,年度缴纳所得税低于30万,资产总额低于1000万且从业人数低于80人。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小型微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区别:a) 范围不同。小型微型企业包括一般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而小型微利企业只适用于一般企业。b) 界定标准不同。小型微型企业的界定指标分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从业人员而小型微利企业还要包括企业年度纳所得税额这一指标。同时,即使同属一类的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标准也不尽相同。

2 关于微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自2011年10月12日起,针对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政府了相关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将持续到2015年底。其中包括了对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等税收的优惠。但目前,许多小微企业由于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缺乏专业财务人员,导致企业不理解税收优惠政策。因此,本文在此对相关政策进行整理,便于广大小微企业真正熟悉税收优惠政策。

2.1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最低可达10%

小型微利企业低税率优惠政策,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响应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制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就意味着,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相比,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税负降低了20%.

为继续发挥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小企业发展,去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下发财税[2011]4号和财税[2011]117号[4]两份文件,以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根据这两份文件的规定,小微企业具体可享受的税收优惠可归纳为:小微企业2011年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含)的,2012年至2015年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含)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符合上述规定的小微企业,实际执行的企业所得税率只为10%,税负与一般企业相比降低了60%。

需要注意的是,结合《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得出:2011年度,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实际上执行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0%;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30万元(包含30万元)之间的,执行20%的优惠税率。2012年度至2015年度,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微企业,执行10%的所得税优惠税率;6万元至30万元(包含30万元)之间的小微企业,执行2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2.2 增值税和营业税提高起征点

按照税收政策,小微企业划分的行业中,涉及增值税的主要是工业、批发业和零售业。对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地区,还包括了交通运输业等现代服务业。

具体来说,提高了增值税的起征点。月销售额不低于2万元才缴纳增值税,按次纳税的提高至每次(日)销售额500元。小规模增值税征收率为3%。对员工制的家政服务免征营业税;同时提供营业税起征点,月销售额不低于2万元才缴纳营业税,按次纳税的提高至每次(日)销售额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2011年11月起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大幅度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但是增值税起征的适用仅限于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而那些达不到起征点的小微企业仍然不能适用该税收优惠政策。

2.3印花税免征优惠

为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财税[2011]105号文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企业要注意上述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4]的有关规定执行,相关企业可以按照此标准对照判断本企业是否属于优惠范畴,能否享受税收优惠。

2.4其他涉税优惠

除了以上优惠政策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针对小微企业的其他优惠,如根据相关规定的行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低于2亿的企业贷款延长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期限;对依照工信部相关规定认定的小微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起到2014年12月31日期限内,都免征发票工本费。

3 结语 小微企业在新企业税法下,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战。需要指出和说明的是,小企业应及时更新旧的生存和发展观念、结合自身的

各种优势,以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导向,调整企业投资和发展的方向资,最终在市场经济下的现在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总之,小微企业长期扶持政策已经确立。我们应该尽快对税收政策做出合理的完善和修正。在一段时间内,应该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促进小微企业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小型微利企业税收筹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10):239-240.

[2]肖盛勇.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及其税收 优惠政策实用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4):89-90.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5

全世界对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微企)目前还缺乏一致的定义,但雇员人数通常为10人以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1年的发展合作报告中的定义是发展中国家自谋职业者或与其家庭成员建立起来的规模很小的企业,雇员人数2-10个不等)。我国对微企的界定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据2003年《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把微企包涵于小企业当中;第二个阶段是微企从中小企业中独立出来并详细给予界定标准。根据2011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二、百色市发展微型企业条件分析

(一)百色市基本情况

广西百色市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是广西最大的地级市。“老少边山穷”是该区域的特征的高度概括。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在此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百色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分布有壮(占总人口的80%)、瑶、苗、回、彝、仡佬等七个少数民族;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南接越南,是典型的边疆地区;百色市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是多山区;百色是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百色市是国家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有10个被列为部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此外,百色市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黄金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铝土矿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百色农产品丰富,右江河谷平原带为百色特有的农业宝地,蔬菜已经成为广西最大、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百色市是驰名中外的芒果之乡。

(二)百色市发展微企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有利条件有以下方面:一是广西边远地区是资源富集区(矿产、旅游、农产品等),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符合经济分工和市场竞争原则的理性选择,丰富的资源是微企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百色市有2所本科院校,高校在校生达2.64万人,为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三是百色市目前大型的有色金属(如铝)、石化、农产品加工(如制糖)等企业存在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弊端,但同时也为微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四是政府扶持。谢旭人表示2012年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并向小、微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广西2011年3月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丰若干意见》,从扶持对象(“八类人群”)、扶持产业、运作模式(“1+X”)、财政补助与税收扶持政策、行政规费减免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百色市2011年7月出台《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实施意见》。

2.不利条件有以下方面:一是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微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十分不利,特别是多山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不便、语言复杂、信息不畅、缺水缺电等弊端。加上不少地方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相对缺乏。二是当地人文化素质偏低,微型企业创业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积累不够。三是自有资金缺乏、融资难等问题突出。

三、百色市微企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百色市深入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战略,主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如“千亿铝产业工程”、超100亿铜、锰系列合金和硅系列产业、超100亿石化产业等。但由此也产生了贫富悬殊拉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就业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此,2011年7月百色市通过了《百色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暂行)》和《百色市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实施意见》两个文件,规定具有该市户籍(含集体户口),并在拟创办的微企所在地居住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库区移民、被征地拆迁户、残疾人、城乡退役军人等“八类人群”创办微企,将获得政府的直接资金补助,还可享受资本金、税收、融资、行政规费等方面的多项优惠政策。截至2011年9月23日,全市共发展微型企业38家,注册资金达363万元。其中,按行业分,种、养殖业14户,居民和其他服务业2户,批发和零售业20户,餐饮业2户;按人员类别分,大中专毕业生9户,下岗失业人员4户,返乡农民工16户,库区移民6户,退役军人3户;按企业类型分,个人独资企业36户,有限责任公司2户。

四、微企在广西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6

金融外环境中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与信用环境两因素可能通过小微企业活力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这种影响效应是单路径发挥作用的。

(1)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反应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标志。宏观经济对金融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重要的影响,因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的三架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者对经济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可以使经济和谐发展,对小微企业能够起到利好作用。

假设1: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对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的正向作用是完全通过“小微企业活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2)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本文中的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是指区域经济中的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原因,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已成为客观现实。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社会心理和民众价值观念中,由于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和多元性的影响,小微企业也深深带有了特定的区域性特质,这些特质造就了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状况和诚信理念。

假设2: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对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正向作用是完全通过“小微企业活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2.双路径、部分中介变量分析的假设

金融外环境中的经济政策取向和政府认同度能够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模型,同时这些影响因素也对小微企业正常经营产生有利或不利作用,这些利好或者负面因素会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

(1)经济政策取向。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取向就是国家针对经济增长的态势,以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因素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当然,经济政策取向采取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政策的制定者不同、内容不同,效果的即时性和持久性也不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它们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

假设3:经济政策取向直接正向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是显著的;

假设4:经济政策取向对微贷客户经理的间接正向作用是通过“小微企业活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2)政府认同度。政府认同度是政府和监管当局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大量小微企业是有活力的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它们不仅对经济总量、就业有贡献,而且由于其机制灵活,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贡献。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就会逐渐成长为具有规模的中型或大型企业,将来对国家的税收和就业就会具有更大贡献。正是由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正外部性,政府和监管当局高度才重视和关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国家的政策支持表现在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以及法规创新方面,这些政策同样直接或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

假设5:政府认同度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

假设6:政府认同度对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间接正向作用是通过“小微企业活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3.中介变量分析

发挥小微企业的活力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也是微贷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金融外环境,而其经营状况又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产生利好或负面影响。所以,小微企业的活力也就决定了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小微企业的活力决定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其内生动力。

(1)市场竞争。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体现在集群发展、市场潜力和应对市场能力三个方面。产品和服务转向产业集群,小微企业通过集群化的发展,实现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小微企业天生具有挖掘市场的潜力,从事的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科技含量,属于节能环保、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民生工程。小微企业能够积极开拓新市场,并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具有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2)自主创新。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表现为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小微企业围绕战略改进内部管理,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通过自主创新,小微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就会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3)发展战略。科学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定位、竞争战略和组织制度。小微企业应该适应新形势,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走“小而专”、“小而特”的特色化道路,开发有自己特点的特色产品,在细分的市场找准位置。小微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和战略愿景。小微企业选择的组织制度应因时因地而异,因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有适合于自己情况的企业制度,适合的组织制度够降低总成本,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4)现金流。良好的现金流包括正常的销售现金流、持续盈利以及预测良好未来的现金流。如果小微企业销售正常,现金流能够支持正常流转,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合理,盈利能力就较强,未来的现金流向好。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2012年第一季度选择一家全国性的中小银行为研究对象,该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分布有14家分行104个基层支行,其中东部3家分行,中部10家分行,西部1家分行。从其全国的分支机构选取500个从事专业小微贷款的客户经理为研究对象,样本具有代表性。本次研究共发出530份,共收回500份,回收率94.34%。在500份问卷中有470份来自专业小微贷款的客户经理,有20份来自小微企业贷款的主管,有10份来自分管小微企业贷款的高级管理人员。被试男性29%,女性71%。23岁以下和28岁以上23.2%,24岁至27岁76.8%。97%没有职称,工龄在1年以下和3年以上占16.4,2年至3年之间占73%,学历大学本科占94.1%,未婚64.2。

2.变量的测量

(1)问卷的编制。由于国内、外很少见到金融外环境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供参考的文献又几乎没有,所以在编制量表时,条目收集过程非常重要。本文在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关键事件法,借鉴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微贷工作绩效模型和传统金融环境的特点,收集尽可能详尽、全面的条目。邀请了3位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高管对开放式问卷的结果进行汇总,并在项目中重复进行合并。根据这些条目,结合文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有心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组成5人项目组对项目内容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经过多次试测修改,形成了正式的量表问卷。

(2)变量的选取。①国民经济状况。国民经济状况包含3个子维度,共有9个项目,其同质信度是0.754。数据显示,“国民经济状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自变量国民经济包括3个因素,即投资、消费和出口。本文从宏观经济出发,从经济运行角度测量国民经济状况。②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包含3个子维度,共有9个项目,其同质信度0.872。数据显示,“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自变量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包括区域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量表根据区域小微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和区域信用环境编制。③经济政策取向。经济政策取向包含2个子维度,共有6个项目,其同质信度0.801。

自变量经济政策取向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运用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量表根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出发,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角度测量经济政策取向。④政府认同度。政府认同度包含4个子维度,共有12个项目,其同质信度0.699。数据显示,“政府认同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自变量政府认同度包括4个因素,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融资环境、税收支持和创新法规。⑤小微企业活力。小微企业活力包括4个子维度,共有12个项目,其同质信度0.791。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活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中介变量“小微企业活力”包括市场竞争,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和现金流四个维度。从小微企业内在因素出发,本文主要挖掘小微企业具有的活力首要条件来测量小微企业活力。⑥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包含5个子维度,共有15个项目,其同质信度0.699。数据显示,“工作绩效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自变量工作绩效包括5个因素,胜任绩效、促进绩效、可持续绩效、安全性绩效和尽职绩效。[6]

(3)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工具Spss15、EXCEL2000、AMOS16.0和Lisrel8.7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的中介效应进行测量,并使用16.0版本的AMOS软件进行统计测量。分两步对假设进行测量。首先,使用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效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使用结构模型对假设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的拟合优度,然后以此模型为基准模型,与其它的非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进行比较,并判断假设模型是否最优。采用回归分析对假设的中介作用做进一步测量。首先,以金融外环境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小微企业活力”为因变量,分析中介变量关系中的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探讨中介变量关系中的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研究当控制“小微企业活力”后,金融外环境对工作绩效模型影响的强弱变化。

统计与计量分析

1.测量问卷质量分析

对样本质量和相关分析用于验证变量之间相关关系,为后续模型验证性分析做好铺垫。表1显示变量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这与本研究的理论构想相一致。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表明,问卷是可靠且有效的,结果为假设的证明提供了初步证据。上述采用主成份法对金融外环境的4个自变量、小微企业活力和工作绩效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对量表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为了证明模型存在中介变量,本文使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首先,将金融外环境的4个因子和小微企业活力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其次,把小微企业活力的4个子因子视为一项指标,4个子因子作为问卷的条目,与其它因子作为所验证的观测变量。最后,按照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要求,对提出的构想模型验证,并比较竞争模型,确定最佳的匹配模型。见表2,结果表明6因子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2.结构模型分析

由于金融外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不是互为嵌套模型,因此不能放在一起直接比较,必须分别验证。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结构方程式模型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假设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对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684.40,df=290,x2/df=2.36,CFI=0.92,RMSEA=0.06,NNPI=0.92;“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构想模型的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751.10,df=290,x2/df=2.59,CFI=0.98,RMSEA=0.07,NNPI=0.95。接着,以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为基准模型,比较了另一个竞争模型,也就是部分完全中介双路径模型,该竞争选模型与基准模型互为嵌套模型,因此可以直接比较优劣。

此模型是部分完全中介模型,作为第一竞争模型,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到工作绩效的直接路径。将这两对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完全中介此模型明显优于部分中介模型,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度为:x2=972.95,df=305,x2/df=3.19,CFI=0.80,RMSEA=0.11,NNPI=0.76;“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997.35,df=305,x2/df=3.27,CFI=0.74,RM-SEA=0.23,NNPI=0.83。根据模型最简化原理,结构模型的结果显示: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与数据拟合优于部分中介竞争模型。本文把非中介模型作为第二竞争模型,这种模型与完全中介模型不是嵌套模型,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但是,通过检验其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可以判定是否为非中介模型。非中介模型在完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到工作绩效的直接路径,并删除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到“小微企业活力”的中介路径。结果显示:此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度较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度为:x2=1466.57,df=287,x2/df=5.11,CFI=0.55,RMSEA=0.37,NNPI=0.65。“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1,443.61,df=287,x2/df=5.03,CFI=0.43,RMSEA=0.29,NNPI=0.59。从三个模型拟合度指标来看,如表3所示,完全中介模型有较好拟合优度,因此是最佳模型。“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通过“小微企业活力”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验证了单路径完全中介模型,假设1和假设2得到初步验证。笔者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假设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假设的部分中介模型对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经济政策取向”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863.58,df=222,x2/df=3.89,CFI=0.90,RMSEA=0.41,NNPI=0.76;“政府认同度”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1,456.99,df=367,x2/df=3.97,CFI=0.94,RMSEA=0.08,NNPI=0.74。

本文继续以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为基准模型,比较了另一个竞争模型,也就是单路径模型,该竞争选模型与基准模型互为嵌套模型,因此可以直接比较优劣。此模型是部分中介模型,作为第一竞争模型,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到工作绩效直接路径。将这两对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部分中介此模型明显优于完全中介模型,也就是双路径模型优于单路径模型。在部分完全中介模型中,“经济政策取向”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度为:x2=625.40,df=212,x2/df=2.95,CFI=0.92,RMSEA=0.07,NNPI=0.95;“政府认同度”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1,037.53,df=347,x2/df=2.99,CFI=0.98,RMSEA=0.08,NNPI=0.93。

根据模型最简化原理,结构模型的结果表明,假设的部分中介模型与数据拟合优于完全中介竞争模型。本文依然把非中介模型作为第二竞争模型,这模型与完全中介模型嵌套模型,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但是,通过检验其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可以判定非中介模型是否合理。非中介模型在完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到工作绩效的的直接路径,并删除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到“小微企业活力”中介路径。结果显示:该竞争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度较差,“经济政策取向”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度为:x2=1,102.20,df=220,x2/df=5.01,CFI=0.75,RMSEA=0.17,NNPI=0.56.“政府认同度”构想模型观测数据拟合指标为:x2=1,862.19,df=363,x2/df=5.13,CFI=0.83,RMSEA=0.19,NNPI=0.63。从三个模型拟合度指标来看,如表4所示,双路径部分中介模型有较好拟合优度,因此是最佳模型。“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对工作绩效模型的影响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路径,金融外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一是间接路径,金融外环境因素通过“小微企业活力”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

双路径部分中介作用模型,初步验证了假设3、假设4、假设5和假设6。3.回归分析本文在结构方程建模中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仅对提出多个假设模型的优劣进行初步比较,根据初始构想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拟合情况确定最佳模型。下面本文根据Baron和Kenny(1986)的方法,对于模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进一步研究,采用回归分析进行检验。采用回归分析进行验证。对金融外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相关效应采用回归分析进行验证。首先,在回归1中,“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对“小微企业活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β=0.273,p<0.01)和(β=0.333,p<0.01),结果表明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其次,在回归2中,“小微企业活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β=0.257,p<0.01)和(β=0.213,p<0.01),结果显示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在回归3中,采取两次回归。

第一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影响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回归系数为(β=0.285,p<0.01)和(β=0.216,p<0.01),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第二步回归中,控制“小微企业活力“后,然后检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结果。第二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回归系数仅为:(β=0.008,p<0.01)和(β=0.002,p<0.01),而“小微企业活力“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亦显著,回归系数为:(β=0.155,p<0.01)和(β=0.231,p<0.01)。对比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回归结果,即(β=0.285,p<0.01)和(β=0.216,p<0.01)与(β=0.008,p<0.01)和(β=0.002,p<0.01)比较,“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系数显著降低,并接近零。使用Sobel公式检验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表明,(Z=3.456大于0.9,p<0.01)和(Z=4.372大于0.9,p<0.01),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该模型存在单路径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以得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信用环境”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小微企业活力“中介变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该模型是单路径完全中介模型。如表5所示,因此,回归分析结果更加清晰验证假设1和假设2。

“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相关效应同样采用回归分析进行验证。首先,在回归1中,“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对“小微企业活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β=0.221,p<0.01)和(β=0.364,p<0.01),表明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次,在回归2中,“小微企业活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β=0.213,p<0.01)和(β=0.233,p<0.01),表明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在回归3中,分别两次回归。第一步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回归系数为(β=0.232,p<0.01)和(β=0.297,p<0.01),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第二步回归中,控制“小微企业活力”后,然后检验“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作为自变量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结果。第二步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仍显著,回归系数为(β=0.211,p<0.01)和(β=0.267,p<0.01),而“小微企业活力”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亦显著,回归系数为(β=0.102,p<0.01)和(β=0.131,p<0.01)。比较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回归结果,即(β=0.232,p<0.01)和(β=0.297,p<0.01)与(β=0.211,p<0.01)和(β=0.267,p<0.01)比较,“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系数有所降低。使用Sobel公式检验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对照sobel检验公式输入对应项,查非正态临界表,计算结果显示,(Z=4.456大于0.90,p<0.01)和(Z=5.372大于0.90,p<0.01),中介效应显著,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由此可以得出,“小微企业活力”是“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与工作绩效之间部分中介变量,“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认同度”对工作绩效正向显著影响。该模型是双路径部分中介模型。具体如表6所示。因此,回归分析结果清晰验证了假设3、假设4、假设5和假设6。图2展示了最终模型中所有显著的回归系数,结构方程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金融外环境各个因素与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正向相关。影响效应呈现出复杂的路径,有单路径完全中介作用效应,也有双路径部分中介作用效应。

讨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常,商业银行经营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支撑,而小微企业活跃程度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本文探讨了金融外环境如何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并对中间机制进行研究,对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扩大再生产可以促进经济加快发展,而投资是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这样大范围内的投资,在产业链上必将产生大批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也是大中型企业的补充,弥补市场空缺。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货币的流动性,给大中型企业带来生机,同时给小微企业带来活力,从而激发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则形成了消费,消费需求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三家马车中,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商业零售业、饮食业零售业和工业零售业中,分布着大批小微企业,有效消费不会使工业产品大量过剩,使大中型企业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维持合理的商品库存,促进其经营发展,保持社会再生产正常循环。在一定程度,消费是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维护零售市场的合理规模状况,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出口贸易是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国外市场销售。出口贸易一旦形成,国内的资本会发生流动,资金会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更加专业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口贸易进军国际市场,企业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提高利润率,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围绕国内出口产业的小微企业很多,因为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大中型企业和与之相关小微企业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从而促进小微企业在国内产业中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状况直接表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并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会带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加,国民经济的良好状况对最终居民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都有显著影响,而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增强小微企业活力,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

2.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

中国的疆土幅员辽阔,区域小微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民众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烈,小微企业所占地方经济总量的比重很高,而且大多形成了一定产业集群。行业分布较为明显,在企业规模上,东部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同时,当地小微企业的有关协会组织数量较多,而且企业能够进入一个有序的、活跃宽松、自由竞争的经营氛围当中。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处于优质状态,这决定它们具有活力,具有活力的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也是健康的。区域经济的不同,区域信用体系运行的文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也反映差异。良好的信用环境能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区域信用环境培育小微企业的活力和层次。区域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成就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和现金流不同的表现,由于区域性特质,增添小微企业不同的动力,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而且正向的显著影响。

3.经济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一般运用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它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方式,不论采取积极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取向,政府都要动用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对实体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减,以及市场不同程度产生影响,同时也要影响小微企业的正常经营。如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加大采购,需求旺盛,市场繁荣,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若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市场萧条,小微企业经营步履艰难。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的中介,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手段有两种即紧缩货币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动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信贷规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企业社会融资总量,信贷资金得到的容易程度和融资渠道的畅通也决定小微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如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小微企业容易得到融资,现金流充裕,企业欣欣向荣;如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稀缺,融资门槛提高,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资金,发展缓慢。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实施双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施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中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在变化,企业稳定发展向好或向坏的势头也在变换,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时,很快传导到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企业,这一传导直接,效果明显,决定小微企业的活力。通过“小微企业活力”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间接正向显著影响工作绩效。实施货币政策后,货币的供给取向发生变化,也就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发生变化,那么客户经理发放贷款的笔数和金额发生变化。客户经理执行政策客观存在一定的惯性,政策取向发生改变,执行政策也会带来偏差。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调控,必将给客户经理的执行效率带来不利因素,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这是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工作绩效。因此,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取向直接和间接对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4.政府认同度

政府切实加大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和规范小微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引导小微企业联合参与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领域。允许小微企业、社会资金以资本形式进入国企改革;推进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办好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创业板块;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监测体系等。无疑,政府放宽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可以延伸小微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大资产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给小微企业带来活力。

优化融资环境着力解决外部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对微贷的抵押质押登记、评估、公证、担保等中刘洛,陈树文: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与相关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介收费标准给予优惠,切实降低小企业贷款的外部成本。结合小微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点和融资风险,政府培育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担保公司等多种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政府优化融资环境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小微企业活力,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完善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体系。设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落实和安排微贷贴息资金到位,实现政策向培育市场竞争力转移。放宽商业银行给予小微企业呆坏账核销政策,能够促进微小企业的发展。微贷是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但金融的创新必须符合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微贷创新设立的组织架构、独特技术、和授权机制都要得到监管当局的认同,因此决策层要创新法规,建立符合微贷的法规制度,从法规上认同这种小微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微贷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监管当局重视和关注小微企业,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融资环境和建立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都能增强小微企业活力,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经营,这些影响因素通过“小微企业的活力”间接正向影响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而监管当局创新法规传导过程比较复杂,金融外环境通过金融内环境影响组织架构、独特技术、和授权机制,再经金融内环境影响工作绩效。所以,政府认同度可以使金融内环境和金融外环境共同导致工作绩效发生变化,这是双路径部分中介影响途径。政府认同度与微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呈现较复杂的传导路径。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7

二、目标任务

全县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新增小微企业600户,总数达到6220户;新增从业人员3000名,职工总数达到6.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总产值190亿元,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实缴税金9800万元;增加值56亿元,增长2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5%以上。

三、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县政府《关于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精神,促进小微企业大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对各镇(中心)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二是贯彻落实《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三是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工作任务的通知》,协调各部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四是落实《镇中小企业发展办公室工作制度》,确保各镇(中心)中小企业发展办公室为企业发展服好务。

(二)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

把全民创业与发展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相结合,搭建创业舞台,营造“催生”氛围;依托资源优势,激发“催生”动力;鼓励回乡创业,注入“催生”活力;发挥集聚效应,强化培育力度,发展家庭工业,重点催生小微型企业。

(三)重点建设县小微型企业孵化园和镇级小微企业集中区

重点建设县中小企业孵化园,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积极为小微型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各镇也要根据本地特色积极建设小微企业集中区。

(四)推进各镇(中心)中小微企业发展办公室建设。

健全镇中小企业办公室机构和工作职责,对各镇(中心)发展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综合产值、税收、新增企业数等进行排名,以此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五)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项目

搞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的策划包装工作,对全县新建、续建、技改和扩建项目进行收集整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项目库,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获得省、市财政支持。

(六)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培训工作

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网站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信息员培训班;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举办两期统计人员培训班,培训人员300人次以上;分期分批组织对中小微企业厂长经理进行培训,全年培训人员100人次。

(七)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

积极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洽谈会、交流会,帮助小微型企业开拓市场,参与竞争。

(八)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微型企业定期召开银政企合作交流会议,定期有针对性地协调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界开展互访交流活动,搭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小微型企业的合作平台。加强对市担保公司工作部和两家民营担保公司的建设管理工作,催生更多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争取成立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九)做好经济运行监测,提高决策服务水平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8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和承揽工程任务量持续增长、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中国建筑企业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增加和建筑物的总规模巨大,建筑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然而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建筑企业中,大量的小型建筑企业起着主力军作用,已成为建筑企业主体。所以从中国建筑企业现状来看,只有小型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才有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走向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小型建筑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从中国建筑业从业主体-建筑企业结构来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庞大,产能过剩,水平低,缺乏竞争力;企业的规模不足,发展不完善,高科技技术和新型施工设备应用水平低;小微建筑企业承揽业务量小,虽然数量庞大,但市场占有份额低,科技化水平低,劳动分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体施工力量薄弱[1]。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小微建筑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培育小型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抓住建筑业蓬勃发展的机遇。

一、中国小型建筑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资金不足,难以揽活。当前许多建筑工程,尤其是施工利润较高的大型工程在承揽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建筑企业垫资。目前大部分小型建筑企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资金不足,许多建筑企业还在甲方欠工程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建筑劳务承包队伍尤其是农民工工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工程款回收困难。有些业主因资金紧张而无力支付工程款。这种情况下,业主往往以各种理由拖延工程竣工结算,使工程款不能及时结清。还有些业主通过多次审核竣工结算资料的方式拖欠工程款,有些工程时间长达数年,对建筑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一些小型资质较低的建筑企业,工程款回收率只有35%左右。据专家统计,工程款回收率在75%以下,就难以支付工程材料款,难以保证建筑企业正常运转[2]。二是小型企业融资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给小型建筑企业贷款,即使贷款也规定了一定的上限额度,对企业资金融通来说是杯水车薪。当前中国各省市都出台了支持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大部分融资政策是针对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小企业,建筑企业尤其是小型建筑企业涉及很少,这种情况下,小型建筑企业没有融资大环境上的优势,同时本企业又无不动产可作抵押,导致贷款非常困难。

2.活源有所减少,部分开工不足。由于企业资金困扰,许多在建项目被迫停工,新的项目无法开工。这对于小型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受资质条件和综合实力所限影响,总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工程多数被中字号建筑公司承揽,小型建筑企业承揽大型工程的机会较小。

3.建筑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费、金负担沉重,消耗掉了公司大部分流动资金和利润。目前的建筑企业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国内的甲方都对价格十分敏感,大幅度涨价会导致失去竞标的成功率。最后,只好建筑企业自己勉强承担。建筑企业开工前交纳的有投标保证金,为工程总造价5%;履约保证金,一般为工程造价10%~15%;定额测定费1.1‰(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规定停止征收);排污费1.4‰;意外伤害保险1.2‰;基础设施管理费1‰;文明施工管理费1.34%;施工中检测试验费一般为1元/平米,竣工资料档案费须在竣工后交按照0.5元/平米,还要交工程质量保证金等等。此外各类人员从业和资格证书年检及培训,企业资质年检等,也开支不小。而建筑企业经费、资金的筹措,主要来源于自身企业的流动资金,其中银行贷款占了很大一部分。以微利为特征的小型建筑公司,流动资金本来就比较少,这些费金的交纳,更加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枯竭。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小型建筑企业承担了一项工程项目,其总造价1 000万元,则投标保证金需要15万元,履约保证金需100万元,工程质量保证金需5万元,这三项总计120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12%。如果将一个企业一年要所承揽的十几项工程累计起来,总计数额相当可观[3]。由此可见,小型建筑企业相对负担重。所有这些保证金,一般在一两年左右,慢则三四年才能回到企业账上,这些对于大型建筑企业无所谓,但对实力较低小型建筑企业影响巨大。

二、小微建筑企业应采取如下策略措施应对未来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

1.在建筑工程业务承揽上以“专”制胜。良好的竞争策略,在实施和改进有效的企业组织过程中作用巨大,小型建筑企业可以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自身优势,并且发展进入更高的良性循环阶段。对于小微建筑企业来说,该策略是把重点放在“小而专,小而精”的竞争策略上。然后将企业确定的竞争策略浓缩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对于小型建筑企业的专有客户群。按照建筑行业产品分类,围绕在一个特定的目标服务的整体定位建设的总体策略,建立一个细分市场或地理区域策略,以发挥小微建筑企业的专业优势和地区优势。小型建筑企业,以满足各地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且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都低。具体与小型建筑公司相比,大建筑企业的规模在国内和国外,施工定位面广,是一种对小型有限资源的限制。但其在专业性方面相对薄弱,现有的各种业务仍能够独立运作,用以分散风险。小微建筑企业如果能集中自身企业的地区优势和专业长处,在某方面突出其小型建筑企业的专业性,是容易在与大建筑企业竞争中取得成功。所以企业应该在专业性方面探索更经济有效的企业定位策略。

2.建立和完善各项建筑企业相关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无从体现。中国的小微建筑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中后期发展迟缓。当前,小微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现其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相关制度,并在相关企业策略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其核心竞争力。尽快建立和完善策略规划体系;组织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3.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先导。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已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大多数小型建筑公司是家族管理,任人唯亲,导致小型建筑企业的高员工流动率。因此,加强人事管理,应建立稳定的人才发展机制,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能留下。具体包括: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人力资源培训系统;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竞争,择优”方案;建立有利于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完善企业中评价制度;完善营销体系;改革薪酬制度。目前,许多小型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属于同一水平的企业,企业技术差距很小,减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发展空间比较小[4]。这就需要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建筑产品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加强知识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知识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足够重视研究和开发,以创造知识,适应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报酬递增模式。知识管理实际上是小型建筑建筑企业在信息存储,这也是知识积累的建筑建筑企业管理策略。将积累的知识共享在企业,形成一个内部知识网络,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提高小型企业竞争力。

4.小微建筑企业中发挥县镇,农村建筑市场,竞争优势。小型建筑企业在县镇农村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优势。小微建筑企业管理灵活,施工灵活,用工方式多样。这些都是小微建筑企业进军农村建筑市场的优势[5]。我们都知道,中国建筑业工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缺乏技术和机械设备,但具有与本地工程有关的各种技能,农村建筑技术虽并不简单但都与企业职员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建筑项目的完成对小型建筑公司策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小微建筑企业承揽的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水利设施、沼气及小型厂矿工程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中看出,可以更好地发挥施工技术专长,总结施工经验。通过该策略实施,一可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回避其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缺点;另一方面,农村市场有较小的竞争,更高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能领先一步的竞争者,农村市场最终,在未来的发展,策略的实施和必要的资金积累方面就都占据了胜出的优势。

我们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当前小微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在各种环境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措施列出(见图1):

总之,小微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有利的企业发展政策,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开拓市场,在“专”上下功夫的同时拓宽小型建筑企业领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改善服务,发挥小微建筑企业自身的特长,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唐健人.小微建筑企业经营理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5-26.

[2]洪宗训,马配书.中国小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与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05,(8):52-54.

[3]吕叔春.破解小微建筑企业策略决策风险[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袁水明.小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策略[J].管理咨询,2005,(2):26-27.

[5]Chimay J Anumba.Integrated Systems Construction:Challenges for the Millennium[M],Internation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ongKong,2000.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icro-enterprise Architecture

JIAO Li-chao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 46704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the system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urrently facing,and combin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conduct by the SWOT analysis.We obta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mall micro-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9

综上所述,微型企业应是从业人员、资产总额以及营业收入低于所在行业小企业平均水平、经营场所和业务范围相对固定、产权和经营权集中统一的小规模经济组织。

二、微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是产品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微型企业经营规模有限,自身实力、企业发展、加之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微型企业人力资源观念落后,认识错位易导致管理不当。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微型企业都把企业雇佣人力视为一种企业资源而非企业资本,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认知,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承认雇佣员工为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更谈不上人力资源潜力的挖掘和释放,严重挫伤了员工积极性。微型企业管理者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生产与销售,以追求资产增长利润为终极目标,对企业员工的关注不够,缺乏明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中,忽略了对企业员工的尊重,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代替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微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企业管理方面基本上是管理者的“一言堂”,由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欠缺,微型企业所有者大多习惯于行政式甚至命令性的管理方式,如发放工资、负责考勤等,沿袭工资分配、提成、考勤、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科学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标准和规范管理人力资源的制度保障。在组织管理上难以做到人事相宜,任人唯贤,内部分工不明确,严重束缚了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引进粗放,员工培养欠缺。由于微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远规划,甚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无力进行有效运作,导致了企业重视招聘,漠视留人,难以得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人才的招聘和使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微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在实际招聘中求贤若渴,但容易忽略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微型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微型企业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难以像大中型企业那样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员工培训,此外微型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方面尚存在很多误区,导致了现阶段大多数微型企业员工培训缺欠,多数以工作锻炼为主,缺乏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

三、微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微型企业人力资源观念落后,在实际操作中以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为主,人力资源管理中非理性和随意性管理的弊端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企业仅具备绩效考核体系或者薪酬核算体系,不具备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提高微型企业经营效能,促进企业健康成长。人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微型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人的重要性,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把企业的员工看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将员工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来规划。微型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员工的重要性,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同企业效益的实现一样重要,是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关键所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微型企业建立有效的招聘选拔体系,层次丰富的招聘渠道和灵活多变的招聘方法,有助于吸引人才;在企业内部打破裙带关系,探索适当的竞争机制和提升机制,强调“以员工为中心”,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得企业中的人才能更好地脱颖而出,留住人才;确立新型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认可每一名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重视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集体活动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企业员工的相互信任和依赖,有利于聚集人才。

(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是微型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运行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依据企业中长期发展总体目标,制定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目标和步骤安排,同时注意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规范化、制度化。微型企业只有灵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才能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环节,使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微型企业自身在规模和实力上显得先天不足,在人才引进方面,希望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能够快速凸显,但对于人才在企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几乎无从谈起,企业凝聚力不足,使得员工稳定性较差。微型企业应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做好人才引进与人员招聘、员工晋升与发展、员工教育与培训、绩效管理的具体工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职业发展规划能促使员工努力提高与绩效相关的自身素质,企业应注重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和引导,从企业需求出发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挖掘自身的职业潜能,引导员工将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有机结合。微型企业创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激励机制的灵活运用来留住人才十分关键,根据激励的性质不同可大致分为:薪酬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职务激励、知识激励等。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微型企业应努力实现薪酬制度激励效能的最大化,在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的同时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开展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引导群体成员价值取向、改善组织成员关系的功能,能有效提高组织成员的生产效率和组织的经济效益。微型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机械照搬,因其受到企业经营环境、发展历史、行业特点、领导风格、员工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人文环境,关心人的成长、促进人的进步,对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奉献精神至为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者同时应该看到,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创新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伴随着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发展,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更新和丰富,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之后,还须不断加强才能使员工发挥潜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方法。微型企业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其直接的目的是使新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企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强化培训与能力提高的意识,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梯队式的培训机制比较适合微型企业的员工培训,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安排时间进度,有效地降低培训成本,保证培训的有序进行。在组织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的内容既应顾及不同层次员工的工作需要,又要满足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需求,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作为一种福利,对员工来说是有效的激励手段,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使每名员工都拥有良好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向上,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企业一起成长进步。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10

1 小微企业的数量巨大。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有1100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甚至在广东这样大型企业林立的地方,小微企业所占的比例也高达企业总数的95%,对于解决就业、地方的财政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小微企业自身素质不高。小微企业自身素质较弱,很多方面的管理都不完善。一是财务不够透明,例如很多小企业几乎没有财务报表,即使有,也只是应付工商税务部门的检查。二是管理人才短缺,小微企业的发展,应该有职业道德和诚信的职业经理人的参与,而这种职业经理人恰恰是中国缺口最大的岗位之一。三是人力成本上升导致普通员工流失严重。按照现在物价上涨水平,工人工资涨个百分之二三十都不为过,从而导致招工难,例如2012年年初浙江宁波遭遇招工难,部分企业返岗率不足一半。

3 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近年来,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愿增强,但是也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突出表现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价格比较高,企业承担这些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巨大,一些中小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另外,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感到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对他们的压力也空前加剧。特别是国际环境、经济环境,实际上也有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4 国家支持力度加大。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税金融政策;13天后,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知,决定连续3年,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但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仍很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二、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在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小型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1 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我国就业人数已达7.8亿,是美国总人口数的2.5倍多,超出欧洲总人口数一倍多,从国际经验看,以我国当前的GDP,能吸容5亿多人就业已属奇迹。就业吸容力如此之大,就是因为我国小微企业吸收了大量就业。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十五”期间累计吸纳就业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小微企业为大量城镇无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国企分流人员等群体及时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已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例如福建“沙县小吃”在全国各地共开办1.3万家,吸纳了本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近5万人外出创业,约占沙县农村人口总数的29%和农村劳动力的55%。

2 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小微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摇篮,没有数量众多、成长性良好的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根本就无从形成和发展。事实证明,像联想、华为、阿里巴巴、中星微电子、正泰太阳能科技等从事新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无一不是从小企业脚踏实地地成长起来的,现已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

3 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具有不竭动力和内在冲动,是源于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和图存求变。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的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例如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已开始应用小微企业仁创发明的“孚盛砂”来解决油中含水量大的世界性难题,能提高石油单井日产量2.3吨,实现了“以砂增油”。

三、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支持机制

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我们认为应当从多个角度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经济支持。

1 促使商业银行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多种金融服务。我国现在许多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在信贷额度、存贷比管理等方面,实行定向倾斜和宽松,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但是最新数据显示,国内仅有20%的小微企业能获得银行贷款,而大企业达到100%。降低贷款成本,并尽快让小微企业从正规渠道得到资金,生存下去。据银监会测算,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几乎没有微型企业。各大国有银行设立的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只能满足极少数小微企业的需求。作为大银行或者大投资机构,当然更愿意去服务那些大机构,因为带来的利润更大,更可以控制住风险。但国家应该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多种金融产品,拓宽抵押品范围,探索制定以专利、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的具体措施等,必须形成批量化和专业化。

2 在税收政策上向小微企业倾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面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宽松的环境,如2011年11月郑州市就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意见》,通过制定系列财政、金融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但是在目前这

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小微实体企业的税收体系,减轻小微实体企业的税费负担,包括提高小微实体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等问题。同时,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这些税收政策加大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力度,以便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把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11

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遇到异常严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生产经营难度加大。2011年10月以来,中央和我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化解小微企业困境,提振企业信心,已取得一定成效。从调研情况看,全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围绕国家和我省相关法律法规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鼓励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注重加强政策引导

省政府积极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制定扶持政策。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工业调结构保增长控能耗促增收工作的通知》,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加大帮扶力度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具体政策措施。各设区市和有关部门相应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全力做好经济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确保了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二是深化各类帮扶活动。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政府把帮扶中小企业作为2011年“双服务”活动的重点,抽调11个金融机构负责人充实到“双服务”工作组分赴各市,采取了“一企一策”的帮扶措施;在2012年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将走访和调研全省上万家企业,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登门服务,帮助困难企业解决问题。三是认真落实涉及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社保“五免四减三补贴”,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2011年,全省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约60亿元,集中减征四项社会保险费15亿元。

(二)积极改善融资环境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改善融资环境。一是设立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温州市政府设立10亿元市区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指导各县(市)设立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信贷资金周转困难。湖州、金华市政府各设立2亿元,衢州市政府设立0.5亿元市区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二是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目前我省共有各类融资性担保公司676家,注册资本363亿元,2011年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总额达1160多亿元,风险控制良好,代偿率为0.90%。2011年,省财政还出资10亿元设立了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维持省级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6500万元的规模。三是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增量扩面。截至2011年底,全省新增小额贷款公司52家,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86家,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800亿元、223.6万笔;共设立村镇银行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分别比年初新增25家和3家。四是推进小企业专营机制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建立各类小企业专营机构1000多家,大部分专营机构对小企业贷款占比在60%以上。五是搭建融资平台。2011年,我省搭建了“政府部门、银行、网络、担保”共同参与的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自2月底运行以来,至年底已累计放贷159.1亿元,不良率仅0.09%。已连续两年举办“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融资大会”,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效对接。各地还纷纷开展以银企洽谈、创新金融产品等为主要形式的融资活动。

(三)努力完善服务体系

各地坚持政策性引导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发展。一是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60个,入驻小微企业15857多家,吸纳从业人员36万人。二是开展创业辅导培训。全省已建立一支近200人的创业辅导师队伍,创业辅导网络已覆盖各县市区。2011年共举办各类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培训636场,辅导培训3.2万人次。三是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全省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18家,其中直接孵化面积2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673家,从业人员7.3万人,累计毕业企业1840家,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15%。四是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全省已认定568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6个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向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等技术服务。五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2011年我省得到国家5300万元资金支持,成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试点省份。目前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统筹、服务协同”的原则,建设全省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六是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各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市场拓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共安排省级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7000万元。

(四)推进企业创新提升

省政府坚持大发展、大提升并举的方针,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一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年,从国家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55亿元,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技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截至2月,省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已达7.5亿元,组建了8只创投基金,全省各级基金总额达26.5亿元,重点投资于初创期、又有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加快推进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2009年以来,省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突出对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和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支持。三是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1年,省政府设立总额为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嘉兴市在设立的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和5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中,把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和发展等列为支持重点内容。四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中小企业,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省政府从2006年开始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资金规模从初始的每年1000万元增至2011年的1亿元。

总的来看,针对2011年我省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我省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调研情况看,有三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龙头企业发挥很好的整合带动作用,与之配套的企业快速集聚发展;部分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引进了科技人才,走出了一条新路;部分企业稳扎稳打,资产负债率低,致力于主业经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省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随着中央和省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我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不过依然存在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在调研和座谈中,不少小微企业反映,他们没有享受到中央和省有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好处。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够。一些小微企业反映,他们不知道国家和省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二是部分财税政策难以惠及小微企业。2011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财政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5.91亿元;省财政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专项资金1.75亿元。但这部分专项资金,申请条件较高,大部分小型企业都难以达到,微型企业更是难以问津。在税收扶持方面,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主要受益者是个体工商户,符合优惠条件的小微企业极为有限;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只适用于所得税查账征收企业,不适用于多数账证尚难健全的核定征收企业。三是目前小微企业统计指标体系还不健全。统计指标不完整、不规范,许多数据只能靠测算,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小微企业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持政策的落实。四是一些政策措施抓落实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实际效应。如,我省相当一部分市县仍然没有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只是在机动财力中安排;部分地方没有设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一些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没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此外,有部门和企业反映,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在行政执法、履行职能时,仍然存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以罚代管等现象。

(二)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和自身结构性、素质性等因素的制约,我省相当部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多种压力,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原材料购进与产品出厂价格“高进低出”明显。2011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3%,高于出厂价格3.3个百分点。二是用工形势严峻。用工成本刚性增长,2011年全省小微企业工资比上年增长17.5%。尽管工资不断上涨,企业还是普遍反映,其用工缺口大,尤其是难以引进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温州市85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11年,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短缺,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三是电力供应紧张。2011年我省“电荒”问题凸显,各地在生产用电分配中首先保大企业和居民用电,小微企业生产用电缺口较大。一些企业被迫购买柴油发电机自主发电,用电成本增加一倍以上。四是用地制约。用地成本高企,用地指标有限。瑞安等地公开招拍挂工业用地价格已达到200多万元/亩。紧缺的工业用地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技改投入和产能扩大。五是市场疲软。省发改委千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2011年四季度,仅29.4%的工业企业产品订单增长,是近8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外贸企业还受到出口形势严峻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11年,我省规模以上小型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处于“不景气”区间,其中三、四季度与2008年三、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时期相当;小型企业利息净支出374亿元,增长47.2%,远高于大型、中型企业20.6%、35.5%的增速。温州市经贸委对855家企业调查显示,2011年底,78%的企业反映当前资金面偏紧和很紧;超过66.2%的企业融资缺口在10%至20%,15%的企业缺口超过30%。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30%左右。若是担保贷款,还要承担3%左右的担保费率。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更高,多为月息2至3分,较高的则达4至5分。不少小微企业还反映,部分银行依然存在存贷挂钩、搭售理财产品、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等现象,变相地提高融资成本。从调研情况看,我省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有3种情况:多数企业规模小、资产少、抵押物不足,商业银行了解小微企业信息难度大、成本高,考虑风险与收益等因素,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部分创新型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小部分企业产品过剩、市场销售困难,发展前景黯淡,难以获得各类融资支持。

(四)产业转型升级艰难

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难,是当前基层和企业反映最急需突破的问题。总的看,小微企业“低、小、散”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一是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明显不足。2011年,在规模以上小型企业中,纺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化学原料、金属制品业五大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总产值分别占12.6%、8.7%、8.5%、8.4%和5.0%,合计占43.2%;规模以下工业中,纺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服装鞋帽制造五大传统行业总产值分别占18.9%、11.4%、6.7%、6.4%和5.9%,合计占49.3%。二是投入产出效率低。多数小微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仅1%。受资金、人才、技术储备限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普遍具有低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等特征。这直接制约了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2011年,规模以上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4.9%,分别低于大型和中型企业1.7和1.5个百分点。三是组织化程度低。小微企业多为家族式经营,大部分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抱团发展、互助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四是专业协作水平不高。大部分龙头企业的配套协作依靠分散的小微企业。配套企业在产能、设备、工艺、产品品质方面,往往达不到龙头企业的要求,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龙头企业对配套企业提供的技术、人才、资金支持也存在不足,带动力不够。

三、意见和建议

小微企业发展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从战略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营造环境,提振信心,推动全省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狠抓政策落实,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要全面检视、落实中央和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好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的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和“双服务”活动,加大各项政策措施宣传贯彻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鉴于我省中型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发展能力,享受各级扶持和服务的机会较多,要切实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小微企业上。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扶持成长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尚未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地方政府,要尽快依法设立专项资金。继续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针对就业容量大的小微企业,积极研究在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情况下,由政府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分类指导,大力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要根据小微企业分布广泛、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对我省不同地区、行业、类型和规模的小微企业区别对待,实施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业分布结构。引导小微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小微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领域,以及家政、养老等生活业领域的发展;鼓励小微企业进入服务外包、游戏动漫、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针对我省小微企业多为配套企业的实际,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落实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上,着重支持龙头企业向制定行业标准、创建品牌、掌握议价权发展,以此带动面上众多配套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成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规模效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小微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鼓励小微企业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需求,成为一定区域和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四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制定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节地节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加快淘汰小微企业的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节约资源和能源。

(三)加强金融创新,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12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创新型小微企业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和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新型小微企业界定

创新型小微企业是企业创新特性和规模特性相结合的复合概念。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具体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①2006年4月,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创新型企业要具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五个基本条件。

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最初是由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把小型、微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为小微企业②。2011年6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开始在企业划分中引入微型企业的范畴,将中小企业明确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三种类型③。综上所述,文章所指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是指符合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界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并以创新战略为指导,通过持续创新,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实现自身发展和具有行业带动性的企业。

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成长现状

河北省于2006年启动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出台《河北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和《河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国资委、河北省总工会联合河北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包括鑫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1家企业成为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截至2015年1月,河北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共培育建设159 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3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石家庄39家、保定26家、唐山18家,占到总数52.2%。2014年,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万元/人,企业上缴税额129.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47.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91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7.24%。④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58588人,平均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22.91%,研发人员总数达33270人,全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内部高层次专家474人。⑤

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设立各类科技机构372个,研发费用支出116.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48%。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承担科研项目2497项,其中,部级科研项目数142项,省级科研项目数168项,科研项目经费总投入达 225.9 亿元。⑥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专利申请32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98项;专利授权237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2项;主持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79项;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项,省部级奖励177项。

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分布不够合理。河北省创新型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以第二产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两个领域。课题组获得统计数据的129家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中,这两个领域创新型(试点)企业占比达到56%,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电子与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战略新兴产业比例明显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

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采用合作创新战略,企业缺乏独立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一点在创新型小微企业身上体现较为明显,创新型小微企业普遍自有资金少,自身积累不足,再加上外部融资困难,资金压力非常大,在满足生产用资金后,很难再拿出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研发机构实力较弱,协同创新有待加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实力较弱,还未形成装备精良、体系健全、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发展格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在进行合作创新时,更多的是选择产业集群内部相关企业,并且合作的层次较低,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和管理机制,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合作较少,导致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科研资源闲置的同时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无法提升。

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培育意识不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高层次专家仍然匮乏,平均到每个创新型(试点)企业不足4人,具备高级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仅仅5609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9.57%。从地域分布看,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层次专家数量分布不均衡,保定、石家庄、邯郸、唐山创新型(试点)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层次专家数量居于河北省前列,远远高于衡水、承德、廊坊、沧州、张家口地区。并且,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虽然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对于企业员工的培养和人才开发意识较为薄弱,管理团队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创新风险较高。企业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盈利状况,并且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受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河北省技术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等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使得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风险较高,也导致部分企业在创新投入上犹豫不决,存在保守心理。

融资环境亟需改善。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紧张,面临着资金使用成本昂贵、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等问题。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渠道两种,河北省创新型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难以满足其高投入的资金需求特点,而外源性融资渠道主要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且资金取得难度大、成本高,极不稳定,融资环境亟需改善。

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企业仿生学理论,企业是具有自控性的,即能够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有机生命体,企业成长力是以一定资源为基础,适应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它能够预示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企业成长力要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也不例外,所以有必要甄选出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关键因素,找准着力点,推动其可持续健康成长。

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内部因素。一是企业家特质。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根据大五人格理论,优秀企业家往往具有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等特质。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高创新性和高风险性,它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企业家乐观、乐群、有创新性和创造力、善于发现机会、勤奋、有毅力、有抱负等特质。

二是人力资源。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力资源的优劣已成为企业能否获胜的关键。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稀缺资源,吸引和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创新型小微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是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动机,提高员工的持续创新能力,对于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更为敏锐,甚至是能够创造机会和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行为,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将有利于创新型小微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获得良好的成长态势。

四是资金状况。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创新活动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面临着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所以健康的资金状况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外部因素。一是政策法律环境。小微企业一直面临“寿命短、死亡率高”的问题,创新型小微企业尤甚。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能够为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配套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公正、严肃的执法能力等有利于创新型小微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创新动力。

二是金融支持环境。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并且其规模小,并无充足的固定资产作抵押,知识产权质押又需要有很强的技术评估水平,所以创新型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紧张和融资困境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支持性的金融环境对于创新型小微企业获得其成长和发展所需的资金意义重大。

三是区域合作网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自身优势,更需要和相关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服务平台等建立多种联接形式的区域合作网络,通过发挥集群优势,共享资源,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

河北省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提升机制构建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精神。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在全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典型小微企业成长历程和企业家创新创业成就,弘扬企业家敢为人先、敢冒风险、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对创新型小微企业家及管理团队进行公司治理、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培训;鼓励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开展成果转化。

落实、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观念,宣传、落实、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创新型小微企业减税规模,如小微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创新型小微企业,在初创期和经营困难时期予以免税优惠;对于风险投资机构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创新型小微企业2年以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等。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并有效运营专项基金,逐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宽免收限制,对经营困难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加大社会保险补贴力度等。

积极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拓宽创新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或通过“新三板”和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特别是发行创新型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大力推动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如财政专项资金可以为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私营投资基金提供融资担保,或者投资参股已有良好投资记录、规范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其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发展面向创新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机构,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充分运用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的各项政策,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融资担保体系,包括政府全资担保机构、政府参股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等。设立和完善专门为创新型企业服务的银行专营机构,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创新型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推进协同创新模式。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产业集群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为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科技、融资、担保、法律、财税、知识产权、创业辅导、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综合协调等服务;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重视孵化器建设,政府、大学、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孵化器建设工作,实现大开放、大合作的协同创新,鼓励创新型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创新战略联盟。

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小微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明创造活动,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与企业创新战略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加大研发投入,主动进行区域、区际合作和交流,构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创新合作桥梁,协同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新的技术、工艺等要及时申请专利,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YJ076)

【注释】

①李森森:“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段姗,宁建荣:“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引领转型发展的作用―对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分析与评价”,《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11期。

③张巍巍,汪长柳,张玉赋:“创建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创新型企业―基于南京市创新型企业的调研”,《特区经济》,2015年第11期。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篇13

何谓小微企业

定义小微企业,一方面关系到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经济结构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政府所制定的小微企业政策对象的确定。如果界定的过于宽泛,有限的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会过于分散,达不到扶持“真正”的小微企业的目的;而界定的过于狭窄,又会使本来应该受到扶持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扶持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制定的。2011年,对于2003年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3种类型。此次划型标准修订的重要突破在于新增加了微型企业的标准,并且将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列为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

新标准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3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其中,微型企业为:

(1)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农、林、牧、渔业。

(2)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工业。

(3)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建筑业。

(4)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批发业。

(5)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零售业。

(6)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交通运输业。

(7)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仓储业。

(8)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邮政业。

(9)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住宿业。

(10)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餐饮业。

(11)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信息传输业。

(12)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14)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物业管理业。

(15)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其他未列明行业。

修订后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对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对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小微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小微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小微企业提供的。

第二,小微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小微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小微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小微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小微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小微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基础。

第四,科技型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小微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第五,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小微企业大多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小微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多给”不如“少取”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