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游戏教案实用13篇

智力游戏教案
智力游戏教案篇1

2.对目前歌唱教学活动的分析:

目前传统的歌唱教学活动流程:复习已学歌曲或练声——欣赏教师范唱——幼儿跟唱——创编动作——幼儿表演唱。

分析:在此流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有的幼儿持久性不长;有的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不够。在此过程中,幼儿流露出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比较机械,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习的情绪不够积极和愉悦。综上所述,我认为原因有:

2.1 教学流程没有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2.2 教学形式没有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对于幼儿的认知挑战不够。

3.游戏化的歌唱教学过程:

故事——欣赏歌曲——游戏——反思

故事:精确的描述歌曲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欣赏歌曲:教师有层次的范唱,幼儿带着问题的倾听。

游戏: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唱。

反思:教师的支持与引导。

教学案例《小鳄鱼》

故事:有只爱洗澡的小鳄鱼,洗洗这,洗洗那,但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洗到就会嚎啕大哭,你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歌曲:回忆歌词(一遍),猜测洗澡的声音(一遍),验证洗澡声音(一遍),学唱洗澡后半段声音(一遍),表演唱(一遍)。

游戏:通过点兵点将游戏,找出一位幼儿帮鳄鱼洗澡,身体接触游戏。

反思:今天的歌曲你学会了吗?你是怎么学会的?你哪里还有困难?考验一人一句轮流演唱!

4.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力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其特点是将学习因素与游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运用已有知识提高经验。

智力游戏的种类: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练习记忆的智力游戏;数概念的智力游戏。

多元的智力游戏:

4.1 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

听觉游戏:幼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一位幼儿在歌唱中大声唱出歌曲,请另一位幼儿将眼睛“躲”起来,根据刚才的声音猜测是谁。

教学案例:《你听》

重点分享的环节:找老鼠、毛驴的环节。

层次一:一位幼儿蒙上眼睛蹲在圈里,全体幼儿歌唱,教师指定一位幼儿唱“吱吱叫、啊呜啊”部分,请圈中幼儿猜出是哪个小朋友唱的。层次二:指定两位幼儿分别唱“吱吱叫”、“啊呜啊”部分,再来猜测。层次三:请圆圈上的小朋友边行进走边演唱,同时指定两位幼儿分别演唱“吱吱叫”、“啊呜啊”,再来猜测。

无论是层次一还是层次二还是层次三,都是通过幼儿的耳朵去听辨同伴的声音,通过耳朵感觉器官去听辨判断声音的来源,猜测发出叫声的是谁。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幼儿喜欢、乐意多次玩。

4.2 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

发展想象力游戏:猜谜、组画、联想、补缺、拼图、听音乐想动作等,这类智力游戏的构思旨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发展孩子思维力的游戏:归类、分类、比较、判断、改错、排列、发现关系等。这些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广泛性、逻辑性和创造性。

教学案例:《如果我是一片云》

本案例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中的改错。幼儿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从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分别创设了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事物图片,让幼儿来纠错。例如第一幅图是在小河里,上面有汽车、小鱼、小虾、小狗。幼儿通过观察,纠错出小狗和汽车是不能在小河里的。在此过程中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胜心理、闯关成功的心理。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判断能力。

4.3 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

通过语言类的游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挑战幼儿的注意力。

接字游戏:大象-象棋-旗子-子弹-弹头

组词游戏:用“机”组词,飞机、机器、打印机根据数字节奏仿编短语:12345——春天多么美

智力游戏教案篇2

由于受某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智障儿童可能在身体、心理、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

1.肢体活动不协调

智障儿童大多数因为智力上的疾病,从小被父母和家人过度保护,从而导致有些孩子穿衣服、系鞋带、上楼下楼这些简单的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孩子因为从小很少进行肢体活动的训练,很难独立完成生活中的任务,信心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简单的活动产生抗拒心理。

2.学习能力较差

智障儿童因为记忆力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很难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有时一些简单的知识都必须通过老师和家长一遍遍的重复才能学会;另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新学到的知识或经验没有办法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很难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拼图游戏对于智障儿童的意义

1.生理上

在拼图游戏中,智障儿童的运动器官会得到极大地发展,其中手上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会促进大脑机能的改善,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大多数智障儿童都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的问题,在拼图过程中,儿童通过不断选取拼图零件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智力发育的功能,并且动作过程的反复也会加深他们动作技能的提高。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记忆的一种类型。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必须通过不断地复述才能完成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化,而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短期记忆的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导致他们记忆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家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件事物的学习可能要经过上百甚至上万次的重复才能完成。一些孩子酷爱拼图游戏,可能会不断地将某一张拼图打乱、拼好、再打乱、再拼好,在他们不断重复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完成拼图的时间会缩短,孩子们对于整张拼图的记忆程度也会更深刻。通过拼图游戏,孩子们要经过许多次的辨认、回想、选择、判断,才能完成各零件的整合,这一过程也正训练了他们的短期记忆能力。

2.心理上

拼图过程是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当智障儿童拿到被打乱的拼图时,他们必须通过思考和观察将一堆凌乱的、不规则的零件整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大多数智障儿童由于缺乏全局思考的能力,没办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为他们感知事物或者解决问题都是分步完成的,并且每个部分皆独立。通过拼图游戏,智障儿童会在脑海中不断勾勒出整幅图画的面貌,从而在寻找零件,拼凑零件的过程中达到训练全局意识的能力。

在拼图游戏的练习中,智障儿童通过观察各拼图块图案间的联系,找出关键的图案线索从而将一块块拼图拼成整幅图片,如找出色彩范围相似的图块、图案。在经过多次后的练习,他们可以掌握从个体到整体的学习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关键性线索,以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

三、如何通过拼图游戏的训练促进弱智儿童的心智发展

1.选择适合的拼图

在选择拼图内容上,家长和老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进行适当内容的选择。拼图图案应该是较为简单或者孩子们较为熟知的拼图,如印有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常出现的卡通人物的图案。这样,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极易在大脑中形成整幅图片的印象,有利于孩子们对拼图整体性的把握。

2.加大拼图难度

拼图难度可以通过拼图块数而逐渐加大。先给孩子们提供块数较少的拼图,让他们适应拼图的玩法,掌握规律。然后,再选择块数较多的拼图,这一类的拼图对于孩子们的手部运动和记忆能力就有了一定要求,通过提高块数,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孩子们对于平面上的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可以适当让他们进行立体拼图的练习。立体拼图,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新的考验,因为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很难真正把握,他们往往是靠机械记忆学习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方向、位置就很难辨认。因此,通过立体拼图,他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某一类事物,这对于他们空间感的把握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多多给予鼓励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结论,在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往往受制于个体的效能判断。孩子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而选择自己有信心完成的任务,对于那些超出能力的任务他们则会选择规避。如果一些孩子认定自己无法完成加大难度的拼图任务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尝试拼图。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有些孩子选择了放弃任务,家长和老师应在这时激励他们不要气馁,鼓起勇气继续尝试。

四、结语

因为智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外界的学习与思考多来自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通过游戏的训练,可以使他们在认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获得极大的提升。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要通过不断翻看拼图的图案、形象,颜色再尝试拼接各零件,他们常常会经过多次选择与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希望家长及教师们能对此项游戏给予重视度,用游戏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智力游戏教案篇3

大多数父母是很难自己开出教育良方的,哪怕他们听了多少教育讲座,了解了多少教育技巧。木木的母亲亦是如此,不过,木木的母亲聪明,也算前卫,于是去咨询了心理医生。那么心理医生开具了怎样的教育药方呢?你敢照方施教吗?会有效果吗?

心理医生的药方是:妈妈与木木一起玩游戏,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引导木木和高手比赛。当木木有不懂的知识时,妈妈就给他买电脑书籍。

看到这样一个方子,你是否目瞪口呆。经验表明,如果是木木的老师开出,那么家长准要怀疑老师的师德品格。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游戏越玩越上瘾”,这不就害了孩子吗?作为教师,为了避免闲话,开出的药方几乎是正方:例如带孩子外出旅游,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增长孩子的见识。看上去,这是一剂良方,没有副作用,但实践表明,这一良方治标不治本。而心理医生开出的方子却是偏方,偏方往往又能发挥奇效。可这样会有效果吗?

久而久之,木木改变了兴趣,游戏已经不是他的最爱,设计游戏程序渐渐成了他的爱好。不仅如此,木木还慢慢成为一个电脑软件高手。这是什么奇效?木木不玩游戏了,却爱上了设计游戏,这不更害人吗?是的,这不仅害己,而且害人。如果我是法官,那我就非得把心理医生判监入狱不可。

据了解,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很高,有的甚至过亿。软件设计是一项极高的智力活动,能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可以算是一等的人才。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木木成为了新时代的骄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大家都了解不少教育的技巧,但是我们把眼光都限定在“在校学习成绩”上,限定在“文凭”上,限定在“编制”上,因此也就限制了我们的教育智慧。在缺乏教育智慧的环境下,学校成为了最没有智慧的地方。不是吗?应试教育不正是缺乏教育智慧所催生的恶果吗?

再回到上面案例,木木自己虽不再沉迷于游戏,那么他设计的游戏会坑害其他孩子吗?实际上这是一个伪问题,木木其人就说明:不仅木木设计的游戏,而且所有游戏都不会坑害人。坑害孩子的不是游戏,而是压制孩子游戏的做法。

智力游戏教案篇4

一、游戏性

游戏性是心智促进游戏的一般价值体现。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儿童不仅通过角色扮演、语言运用、材料使用等方式开展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活动,而且还以游戏的方式与社会发生联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生活、工作乃至童年意义显现的全部过程。幼儿需要游戏,这首先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这里包括生理、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需要以及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等;其次,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对幼儿游戏权的尊重是对幼儿发展权的保障。[2]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想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游戏中促进,在游戏中渗透教育。

游戏是一种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尼基丁教育模式高度重视儿童早期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创造力、逻辑思维、数学认知、前阅读和前书写、社会性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等心智发育的促进工作。[3]通过心智促进游戏,幼儿能够获得知识经验、巩固技能技巧、推进思维发展、优化认知结构,并促进有效学习策略、良好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形成,从而部分地完成智育目的;其次,通过心智促进游戏,幼儿可以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逐渐消除“自我中心”,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同有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社会交际能力。此外,心智促进游戏还可以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等高级情感,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二、创造性

1.创造力及其来源

心智促进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孩子从简单到复杂,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来促进心智的发展,并由此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能力,它与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与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想象相联系。[4]可以说,思维和想象是儿童创造力的来源。幼儿思维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并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加工材料,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活动,[5]玩具作为游戏的教科书,自然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凭借。

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玩具并非越逼真越好。逼真的玩具传递的通常是“它是什么”,它会限定玩具的玩法。低结构的玩具传递给儿童的信息是“它像什么”,这就给儿童的想象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当下玩具种类繁多,但游戏中如果给幼儿提供的都是成品玩具的话,孩子们将难以获得创造的乐趣,因为玩法比较固定,它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其达到许多目的的手段。因此,玩具用途越广,其价值自然也就越大。假如一种玩具既可当作船,又可当作消防车,还可当作房子,其价值自然比只能玩一种游戏的玩具价值要大。并非所有玩具都具有价值,某些电动玩具、自动玩具,以及某些按照真实模型缩小的玩具,尽管造型逼真、精美,但由于它不可改变的真实性,以及儿童的难以介入,缩窄了儿童游戏的天地,甚至剥夺了儿童发挥的机会,这些玩具自然价值并不大,它的精致也许只对大人有吸引力而已。

科学的玩具应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的。心智促进游戏提供了十种加工精致的木质玩具,这些玩具作为体现心智促进游戏价值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模型方块、组合方块、正方形、木砖、几何方块,还是数字塔、拼音字母、逻辑顺序、创造力-沟通游戏和矩阵游戏,都是低结构玩具。通过心智促进游戏,儿童首先满足的是身体活动的需要,获得所谓的机能性:“动即快乐”。[6]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认识自我,而且能够逐渐认识到玩具的属性和特质,为后续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提供表征基础,这正是创造性能力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那么,这些低结构的积木类玩具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吗?研究表明,结构简单的游戏材料,比如积木,比完全逼真的玩具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因为这些简单的玩具可以有多重用途,给孩子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余地,不易使儿童感到厌倦。正如前文所述,尼基丁教育模式所提供的心智促进游戏玩具都是低结构的,能有效地、持续地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举个例子来说,模型方块游戏提供了16块大小一致的方块,但每个方块的六面有四种颜色。运用这些方块可以变化出很多一色、二色、三色和四色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物体的轮廓,孩子既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案例小手册里的模型案例进行拼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这种创造可以是用16块以内的方块拼搭出来的案例小手册里没有的新模型,孩子还可以用空白方格纸把它描绘下来,它事实上就是促进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2.创造力的条件

创造力的发展需借助适宜的发展条件。因此,成人合理科学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尼基丁夫妇提出了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五个条件:其一、尽早开始,从孩子出生之日就开始。其二,设计和创设各种适宜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情境。其三,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创造性能力,呈现这个创造性过程;其四,让孩子在行为选择、行为时间顺序、行为时间长度、工作方法选择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由度;最后,成人提供有限度的、理智的和善意的帮助。[7]

此外,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心智促进游戏强调两个重要原则:从简单到复杂和根据能力自主选择。心智促进游戏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依靠不同难度的任务引导儿童心智发展,它并不强迫孩子完成任务,而是提倡为孩子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正如尼基丁教育模式所强调的,游戏的形式必须与其他的教育风格以及家庭成员和孩子日常相处的氛围相适应。[8]对孩子而言,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是下一个新的创造任务的开始,因为他每接受一次挑战,都是对自己极限的突破。

3.重要他人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

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凌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满足为目的的特征。[9]例如,幼儿用积木搭了件模型,高兴地说“钢琴”可以弹了,便开始用手不停地弹;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神舟十号飞船”,又说“钢琴”是“神舟十号飞船”了;看到别的小朋友搭了“城堡”,马上改说“飞船”是“城堡”了。可见,幼儿想象的事物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从想象中获得的是满足和快乐。此外,幼儿经验尚不足,往往不能区分现实与想象。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需要分清幼儿是在想象还是在撒谎,以免阻碍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总之,重要他人是儿童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的重要条件。

心智促进游戏强调父母或其他成人也要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的游戏。为儿童选择和提供合适的玩具,仅仅是玩具教育环境创设的开端。[10]要充分发挥玩具的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还得依靠教育者必要的指导。

首先,要判断好介入时机,即要把握好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华爱华认为,在积木玩具的指导过程中,成人需要抓住两个时间节点,一是发现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是发现幼儿在改变或完善原来的搭建方法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幼儿一时又难以自己解决问题而准备放弃时,成人需要赶在幼儿放弃之前介入;二是发现幼儿的建构行为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或有明显可改善与提高的空间,成人可以介入。[11]因此,当孩子成功完成任务时,成人要注意鼓励孩子接受新的挑战。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心智促进游戏中的每个游戏任务都提供了这个机会,即提供新任务拓展游戏。成人必须进行这样的思考,从而帮助孩子找到新的游戏变式,把孩子的兴趣再次激发出来。

此外,心智促进游戏强调对儿童游戏的指导需要把握准确的度,既要悉心指导又不能过分指导,这一切应源自对儿童足够耐心的观察和持久的注意。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父母或者其他成人会不知不觉掌握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策略--保持克制,不干扰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决定,不包办、代替孩子做他必须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3][7][8]张虹,胡亿军.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81,6,5.

[2][6]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9-259,184-185.

[4]黄人颂.幼儿游戏概述[C]//黄人颂文集.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6-88.

智力游戏教案篇5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与伽马数据(CNG中新游戏研究)、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的《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游戏用户数已达5.34亿人,同比2014年增长了3.3%。与此同时,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40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其中,客户端游戏市场611.6亿元,网页游戏市场219.6亿元,移动游戏市场611.6亿元。

游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文化的需求以及基础技术的突破。在国家“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的引导下,政府和投资企业为游戏产业提供了众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游戏产业社会认可度提升;“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融推动游戏产业的“走出去”;宽带提速和4G网络的普及为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网络支持;此外,智能硬件性能的提升为游戏产业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游戏企业。因此,市场对游戏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对高校游戏开发与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导向和促进的作用。

1课程现状

智能游戏开发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程序设计技能发展类课程,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年级的本科生,在三年级第2学期开设。课程性质是专业限选课,共计32学时,2学分。课程系统介绍了游戏开发的软件工程原理,以及游戏中的图形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网络等基本知识点和技术。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二维游戏的基本编程技术、三维图形学基础、游戏场景的组织和绘制、计算机动画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基本涵盖了计算机游戏编程的各个主要方面。

我校智能游戏开发与设计课程虽然已经开设了7年,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相对成熟,但相比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仍然是我校正在建设中的一门新兴课程。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认清当前存在的不足:首先,游戏产业的变化与进步日新月异,移动游戏的爆发式增长、游戏引擎的更新进步对游戏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在授课过程中,尽管任课教师也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尝试和调整,希望学生能够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有所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导致授课内容与行业动态脱节;其次,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游戏效果的演示或代码的示范,学生如果没有课下的实际操作也很难较好掌握;此外,教学内容和思路过分强调游戏开发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本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突出“智能”这一特点,即在游戏开发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

2教学方法改革

2.1关注业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团队通过关注游戏业界的发展趋势,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和计划。课程组根据近几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调查了解到: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单机游戏等已经处于成熟期,市场规模增幅有限且变动不大,而移动游戏依旧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增长。

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在2016年春季学期游戏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删去了游戏中的音频编程技术介绍。在“游戏业的展望”章节,加入了语音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前沿技术的讲解,强调了先导课程的重要性,例如《计算机图形学》在“高级图形技术”和“三维游戏动画”章节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数据结构》课程中的二叉树知识点在“三维游戏场景的组织和绘制”章节中的重要性。

在“游戏引擎”章节讲授方面,之前仅介绍了OGRE图形对象渲染引擎,虽然该引擎具有较强的三维场景渲染能力,但是环境配置较复杂,且与目前业界主流的游戏引擎差别较大。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增加了对两款跨平台游戏引擎Cocos2D和Unity3D的介绍,针对目前移动平台游戏开发的技术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C++或Java程序语言,鼓励学生进行简单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智力游戏教案篇6

国务院总理2015年2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效果并不显著,学生依旧热衷玩乐,对会计的学习缺乏兴趣。

教育游戏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手段。Chile&Rosas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将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有利的学习工具,可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玩中学”。经查证,教育游戏的开发和应用面向中小学生多,面向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会计教育很少。笔者认为应根据高职会计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发会计教育游戏并嵌入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高职会计课程教学及教育游戏开发的现状

1.1 高职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会计环境与会计教育环境呈动态发展,会计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具有严肃和严谨的特点,阻碍了会计教学趣味性的提高。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会计相关专业的高达1000多所,学生数量高居前列。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而会计课程教学又多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机械式学习,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模拟实训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行动视角下的实践教学、模仿秀和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仍未得到明显提高。

1.2 会计从业者对趣味教学需求强烈

著名自媒体“马靖昊说会计”的微信与微博受会计从业人员热捧,马靖昊《玩的就是会计》系列会计读物热销,中华会计网校高志谦老师幽默诙谐的培训课程火爆,可见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学生渴望互动新颖、轻松活泼的课堂形式,趣味化的教学手段,生活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1.3 现有会计课程游戏开发的现状

教育游戏开发研究和专业的教育游戏开发公司日益增多,但主要面向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游戏与会计职业教育结合的产品少。厦门网中网公司开发的“虚拟商圈”和用友新道开发的“VBSE”,都只是将会计实践绑到网络或软件上,缺乏趣味性。朱迪斯・奥尔洛夫的著作《会计游戏》通过一个孩子的柠檬汽水摊来讲授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会计课程教学的帮助有限。

2 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与教育游戏开发结合的理论基础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它要求设计能够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帮助。

建构主义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根据以上建构主义环境下学习特点的分析,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提供以下支持:教育游戏有利于创造虚拟的情景;教育游戏中学习者更容易学会合作;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教育游戏的趣味性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2 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

2.2.1 游戏化学习理论

“游戏化学习”是桑新民教授大力倡导的新一代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游戏化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就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游戏化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游戏情景、任务促进探究性学习,游戏的趣味和竞争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

2.2.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有如下7种: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七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就形成学生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也造就了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因而,课程内容应呈现多元表征形式,即语义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音乐表征、影像表征等形式,以最大限度挖掘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能促进学生语言智力、逻辑智力、交际智力及自知智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通过自我探索,通过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合作来实现自我建构、自我创造。

2.2.3 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地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知觉,即进入一种沉浸之状态。沉浸是一种暂时性的,技巧和挑战是沉浸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必须互相平衡,并驱使自我朝向更高更复杂的层次。由沉浸产生的是一种自我的和谐,在活动中享受着。在游戏中,因玩家全心投入,能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玩家完全没有意识到活动带来的挑战早已超过以往所能处理的程度,这种感受会让玩家更加肯定自我,并促使个人更加努力学习新的技巧。而随着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则可能衍生出所谓的经验。当沉浸于学习时,学习者可以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深度。

3 高职会计课程游戏开发模式

3.1 会计课程类型和特点

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为例,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企业准则实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和审计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企业真账、出纳实务、商业会计实务、纳税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和电算化会计等。

理论课程主要以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和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课程主要以讲授训练、分岗实训和角色模拟等方式进行。虽然教学方法比较丰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学习的乐趣。

3.2 教育游戏类型和特点

目前市面上与教学相结合的游戏有以下三种类型:大型电脑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课堂游戏。与财会相关的大型电脑网络游戏有大富翁、钢铁大亨、金融帝国等,主要以游戏角色创业经营为主,部分内容直接涉及会计。手机游戏与会计相关的,只停留在各种考试的做题软件的层面上,真正具有趣味的游戏几乎没有。课堂游戏主要出现在培训课堂,日常教学课堂中出现较少。

3.3 会计教育游戏开发的建议

笔者将会计的课程特点、教育理论、教育游戏理论和游戏的特点综合研究,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游戏开发的建议。

3.3.1 重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应站在经济社会对会计的需求、地方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第三方机构的需求和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细分,提取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形成这些能力的课程和知识模块进行重新整合和精练,并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会计专业课程游戏开发的基础。例如“基础会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企业准则实务+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企业真账+会计电算化”和“财经法规+经济法+税法+纳税实务”等。

3.3.2 建立综合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库

在重构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库,形成新的课程标准、情景剧本、课程游戏库等。对课程标准的知识点进行横向匹配,形成会计专业课程游戏开发的丰富素材。

3.3.3 形成单项模块和综合模块的课程游戏

以综合课程为单元,在培养学生单项能力阶段开发相匹配的单项模块课程游戏。在模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索闯关式的游戏模式,编制游戏剧情,设置关卡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在游戏角色扮演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例如真人剧情表演方式对纳税申报过程进行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合作竞争式的游戏模式,例如采用你说我猜、一站到底的游戏模式进行会计科目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阶段,开发相匹配的综合模块课程游戏。可以采用虚拟式游戏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借助“虚拟商圈”和“VBSE”大型实践教学软件资源,加入提问付分等具有趣味性的条件和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在游戏的开发过程中,现场版和软件版的游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结合。

3.3.4 会计教育游戏表达方式

在对每个知识模块进行游戏开发时,形成固定的游戏文案表达方式。

游戏编号: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预先设置好知识模块的编号,游戏编号与之匹配。

游戏名称: 名称要有识别度及趣味性。例如将竞赛游戏命名为“武林大会”。

游戏类型: 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游戏类型进行分类。

材料准备: 说明游戏需要哪些材料辅助,务必详细,如果材料准备的不对或不充分,很可能会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

游戏时间:说明进行游戏所需要的时间。

参加人数:说明游戏所需人数,是全体学员一起,还是分小组或个人单独做。

场地要求:说明适合游戏进行的地点,教室、户外或是网络。

活动目的:说明游戏的主要目的、应达到的目标,即最终的归纳方向。

操作程序:说明游戏的具体流程,详细说明游戏进行的先后步骤、教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需特别注意的要点。

相关讨论:说明游戏结束后应如何进行讨论。从活动目的出发,设计一系列问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所应掌握的要点。

游戏总结:说明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正确答案、引导方向以及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总结方向等。

编者提示:编者带领学员做游戏时曾遇到的其他问题、要点及心得体会,以供其他老师参考。

3.3.5 会计课程游戏的开发原则

(1)教育游戏引入课程要恰当。教学内容有些可以游戏化,有些则不能。游戏开发时应立足学生和教学实际,找到合适的位置,不夸大或缩小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确保教育游戏内容的正确性。游戏无法像教科书般十分精确地反映事实,难免存在偏差。所以教师必须提前了解游戏及偏差,适时告知学生,并随时关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保持教育游戏的严肃性。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游戏是严肃的,但游戏的趣味性往往使学生陷入其中而忘记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合理安排游戏进程,积极监督,根据课程需要停止或启动游戏或转入其他学习形式,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游戏课程的严肃性。

(4)体现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学习者依游戏的基本规则,自主、自觉、创造性地玩游戏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使用教育游戏时,除了必要的引导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游戏并不是放任学生没有限制的探索,而是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帮助引导学生。

(6)教育游戏可以模仿现实中存在的情境,也可以模拟现实中不存在的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游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并且应提醒学生将游戏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

4 结 论

笔者通过对会计、教育和游戏三个领域的交叉研究,通过分析高职会计课程教学及教育游戏开发的现状,结合高职会计课程教学及教育游戏开发结合的相关理论,提出高职会计课程游戏开发模式。但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游戏开发具体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动态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李鸿科.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思考――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16-20.

智力游戏教案篇7

一、理论基础

在Howard Gardner 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明确提出了人类智力的多元,而且阐述了智力由语言、逻辑、节奏、运动、人际交往等九种智能联合而成,而且非常有针对性地探讨了不同个体所具备的智力结构的可能性以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以教育促智能发展的教学理念。近些年,游戏教学法的广泛应用与实践表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因为在游戏教学法中,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营造氛围、构筑学习背景,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智能的可激发状态,从而达到训练与锻炼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于构建主义,注重对“引导”或“帮助”的意义阐述,通过创设适应学生学习所需的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构建。

二、案例分析

例如,在牛津英语译林版小学五年级上Unit 8 At Christmas一课,教学主题为圣诞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标为学会并掌握Merry Christmas,ball,doll,teddy等生词;感受节日氛围并制作贺卡互致祝福。那么,按照游戏教学法,则需要将其融入整个教学中,一是教学过程中的课前游戏教学;二是课中游戏教学;三是课后游戏教学。

在第一个阶段,应该对教室进行布置,如摆放圣诞树,扮演圣诞老人,教学前放音乐“Silent night”。

然后,圣诞老人用“Merry Christmas!It is December 25th. Merry Christmas!”进行热场,互相祝福之后,圣诞老人告诉学生们:“I have many gifts for you.”同时让学生猜测。在这个阶段,逐步引入生词进行练习。以teddy 为例:

T:Is it a teddy bear?

S:No.It’s not.

T:It is a monkey.It comes from Santa .What’s it?

S:It s a monkey.

T:Yes. It is for you.Merry Christmas!

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对其他生词进行具体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是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卸下圣诞老人的衣服,换上自己的服装,然后在课堂中问询学生今天过得如何,并对整个游戏热身环节进行印象评分并再次加深印象。

在课后教学阶段,教师则从圣诞树上取下那些写满了祝福的卡片,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圣诞卡的制作、画图以及写祝福。最后,当歌声结束时,本课也就此结束。

三、有效实施

首先,从小学英语教学的方面看,引入游戏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而游戏。具体来讲,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游戏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然后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并将自身融入实际教学中,以此满足其好奇、好动的天性,又可以完成教学整体任务。从分类的角度看:①可以按照教学步骤分类,将其分成课前游戏、课中游戏、课后游戏教学三个环节;对应的是热身活动、教学导入、自主学习。②可以从教学目的方面进行分类,如激趣型、操作型、合作型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表达、动手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提升认知水平。其次,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法注重选择性、控制性、启发性,能够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教学水平,而且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使这三个特点得到更好的融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兴趣的激发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快乐成长。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并对其特征、功能加以研究,认识到其对多元智力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智力游戏教案篇8

一、融合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严肃游戏的应用广泛,包括教育、医学、科研等多种领域,是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以练习和模拟为形式的游戏。将严肃游戏与教育相结合就产生了教育游戏,具有娱乐性与教育性,能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是针对某些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游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游蚴歉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会沿着这种逻辑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加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其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既包括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和概率,还包括实践应用。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不仅能将以上四个方面相结合,还可以将小学数学的知识领域进行扩展,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在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戏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有效融合的途径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益智类游戏

益智类游戏是利用游戏锻炼参与者的眼、手、脑,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敏捷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益智类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空间与图形”一课时,可以利用七巧板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的基础板块组合出多种多样的几何图形或形象,使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几何图形,并学会用这些几何图形创造出更多图形或有趣的形象,例如船只、桥梁等,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的能力。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角色扮演类游戏

角色扮演类游戏是一种模拟游戏,通常要在具体的情境下开展。这些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例如出门购物、旅游等。将角色扮演类游戏融入小学数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真实的场景,加深学生的代入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特定情境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认识元角分”一课中,教师可以开展扮演顾客与收银员的游戏,并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让他们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付款与收银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元角分的换算,还可以让他们理解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Flash类游戏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多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基础等方面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Flash类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并利用Flash类游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Flash类游戏能有效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例如,在“数字的计算”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加入Flash课件中,如37+59=?或78-44=?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计算,接着进入抢答环节,待答案出来后,再在课件中显示出正确答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若有错误,要指出其原因,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足。

综上所述,教育游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教育游戏,将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通过益智类、角色扮演类和Flash类等多种游戏增加教学的娱乐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智力游戏教案篇9

本游戏UI注重趣味与知识的融合,最大特色就是把音标设计成游戏图案,把音标发音设计成游戏音效,学生可以直接从游戏界面认识音标符号,从游戏声音中练习听读能力,从操作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眼与手的协调能力。本文核心是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它以一款网络上流行的“连连看”游戏为例,借助了该游戏特点,引用了该游戏的一些评价激励机制,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游戏竞技环境中,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1)知识直接传递把教学内容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国际音标符号制作成游戏图案,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2)知识简接传递把理解型的知识融入到该游戏系统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答题的形式赢得分数,并记入后台数据库,累积一定分数后,就可以用分数来兑换“炸弹道具”、“查找道具”、“重列道具”等。(3)游戏规则连连看游戏,玩家可以将游戏界面上相同图案的一对连接起来,且满足条件:不超过三根连接线,就可以将该对子消除;网络连连看联机对战,多个玩家联机对战,谁最先消除游戏界面上的所有图案,则胜出,胜出的玩家得到相应的分数奖励;游戏道具,为了胜出,除了眼明手快外,还可以借助道具(查找、重列等)以提高自己的游戏速度;达到一定的游戏积分,就可提升自己的游戏等级。(4)激励措施积分等级激励,每进行一轮游戏,奖励5个积分,1个金币;若在游戏中胜出,再奖励5个积分,5个金币。积分用来计算等级,而随着等级的提高,可以享受VIP特权以及个性化特权等。金币可用来购买道具,借助道具就会有更多的胜出机会,获得取胜的喜悦以及更多的奖励。道具奖励激励,游戏玩家都喜欢赢,他们可以借助道具,从而战胜对手。VIP会员奖励激励,达到VIP的积分(300分)后,可以以85折的价格购买道具。个性奖励激励,达到个性特权积分后(500),可以在游戏中上传自己的头像,定制自己喜欢的游戏背景。(5)游戏首页游戏首页见图2。在该页面中,有4个按钮,分别是选择关卡、背景音乐、音效、游戏说明。点击选择关卡,就可进入关卡选择页面,点击背景音乐按钮,就可以打开或关闭背景音乐,点击音效按钮就可打开或关闭音效,点击游戏说明就可以进入帮助页面,查看基本的操作说明。(6)游戏关卡选择页面游戏关卡选择页面见图3。在该页面中,有56个关卡按钮,按钮表面的图案是48个音标图案,以及8个水果图片。点击某个关卡按钮,就进入相应的关卡,在该关卡中,侧重对该音标进行练习,该音标会在游戏页面中多次出现。(7)游戏页面游戏页面见图4。在游戏页面中,游戏图案呈一定的形状排列,给学习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该页面有游戏区域、倒计时器、查找道具按钮、重列道具按钮、暂停按钮、返回按钮。用鼠标在游戏区域里连接点击两个相同的图案,并且两个图案能够连通,不超过三根连接线的话,就可以将两个图案消除,并且发出该音标的读音。当在限定的时间内,倒计时器还有时间剩余的前提下,把所有的图案都消除,则取得胜利,顺利通关,给予查找或重列道具的奖励。查找道具按钮,当在游戏区域没有发现可连通的相同图案,可以点击该道具按钮,游戏区域中的一对可连通图案就会以闪烁的形式提示,提示完后查找道具数量减1。重列道具按钮,当在游戏区域没有发现可连通的相同图案,可以点击该道具按钮,游戏区域中所有图案就会重新排列,排列完后重列道具数量减1。暂停按钮,当游戏进行过程中,有要事离开,可点击此按钮,点击后会有一个遮挡窗口遮挡住游戏区域,且倒计时器暂停计时。返回按钮,点击此按钮,可以返回到游戏关卡选择页面。

智力游戏教案篇10

一、在情节性的数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思维跳动的火花。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而创造性想象就如同创造性思维的翅膀。童年是想象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幼儿而言,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对其一生创造力的发展意义非凡。情节性的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发掘了一些旨在想象的数学内容,让幼儿在情节性的数学游戏中发展想象。

1.数形想象

如游戏“数字火车”。幼儿围成圆圈,一幼儿戴数字头饰当火车头,边听音乐边开火车,音乐停止时,火车头停在哪个幼儿处则问这个幼儿:“嗨、嗨,数字几,像什么?”比如说火车头停在数字7处,被问的幼儿就可以说:“嗨、嗨,数字7,像手枪。”这个被问的幼儿就可以上车。在“不能重复别人的想象”的引导下,幼儿得出了数字“7”像拐杖、烟斗、锄头、斧子、门把手、调羹、钩子等多种答案。每一个适合而新奇的想象,都能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同时当火车头的幼儿也可以问:“嗨、嗨,数字7,可以表示什么?”被问到的幼儿可以说:“嗨、嗨,数字7可以表示7条鱼。”回答正确,就可以上车。其他幼儿不能重复别人的答案。游戏“图形火车”的玩法也差不多,提问换成“嗨、嗨,圆形圆形像什么?”幼儿在高高兴兴的玩乐中展开了对数字、图形的联想,既深化了幼儿对数字、图形的认识,又发展了创造性的想象能力。

2.图形拼摆

如游戏“火柴拼图”。供给幼儿每人10根火柴,培养构图的创造能力,学习长度守恒。幼儿可以创造性地拼出小鱼、房子、小树、蝴蝶、草莓、泥鳅、火箭、宝剑、电视机、小蛇、樱桃、眼镜、苹果等二十多种图案,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引导得出,10根火柴不管拼成什么形状,10根火柴连起来的长度都是不变的。

二、在竞赛性数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竞赛性数学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竞赛意识,对于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作用较为突出。我们设计制作了许多副数学游戏棋供幼儿在棋乐区玩。如数学加减游戏棋《爬梯子抢红旗》。以两名幼儿为一组,幼儿自己出计算题进行比赛,幼儿每答对了对手所出的题目,就可以爬梯子一格,答错了就要后退一格,直到夺到红旗为胜,幼儿非常喜欢玩。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骰子、棋子和棋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欲望。于是就有一个个可爱有趣的骰子、棋子出炉,一副副手笔稚嫩、蕴涵着孩子们的经验和智慧的自制数学游戏棋出现,有“爱心棋”“恐龙棋”“西瓜棋”“旅行棋”等等。在下棋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和敏捷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在数学智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智力游戏是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大班的游戏“改错题”。给幼儿一个错误的算式,如“2+3=6”,要求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改错,每次只能改题中的一个数字。幼儿很直接的想法就是:2+3=5,我们启发幼儿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3+3=6,2+4=6。

实践证明,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行之有效的。正如德国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的:“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教师只有先使自己富有创造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有新设想、新追求、新探索,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才能为幼儿的思维插上翅膀,使其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许政援,沈家鲜,吕静,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智力游戏教案篇11

众所周知,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就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根本原因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除了需要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开展课外培养工作。

课外培养就是指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以外的培养工作,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第二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等。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课外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建立了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提高的创新工作室。

1创新工作室是培养方案实施的载体之一

由于我院是新升本科院校,IT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如其他高校,就业压力十分巨大。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于2006年开始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历经一年的时间,形成了新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方案,在学院影响较大,2007年底该专业以第一名的身份被确定为我院首批本科重点建设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课外培养学分要求以及培养模式。

课外培养要求学生完成四部分内容,包括社会实践经历、第二课堂学习经历、专业实习经历(含宽口径专业实习、宽口径专业实习)、职业能力培养经历。其中,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学习报告、政治报告,不得低于4次;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小组活动(包括系以上组织的课程大赛等),不得低于3次;学习完成后出具证明,经核实后方可获得此学分,并将实习经历记入学生实习档案。

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外培养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工作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特殊的培养模式,并搭建各种平台。其中,对于职业能力培养我们提出了以网络工程工作室、智能设备软件工作室、嵌入式系统工作室、人工智能与图形图像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导师制的培养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业务拓展能力。

从2007年9月起我们陆续建立了“嵌入式系统创新工作室”、“智能设备软件创新工作室”、“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工作室”、“人工智能与图形图像研究创新工作室”,在学生中成立了科技开发部,科技开发部和创新工作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参与意识十分强烈。创新工作室、课外培养、培养模式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创新工作室的主要内容

(1) 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任务

我院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任务主要由承担了科研教研任务的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子课题。学生还可以在工作室内发挥想象,提出各种设计任务,然后独立完成,最后提交教师评价,好的成果在系里展示。

(2) 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环境

创新工作室有别于实验室,学生人数较少,活动时间不固定,为了让学生在工作室有兴趣地工作,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且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讲,由于工作室在我院是一个新创举,我们为每个工作室都提供了必要的经费,购置了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开发系统等,特意腾出专门的房间供工作室使用。

(3) 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形式

以工作小组为团队开展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与个体间差别很大,如何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另外,如何将几个不同特点的学生互补地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去完成一个课题,也是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在组织开展活动的时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一般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以学生的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工作室的活动主要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包括晚间、周末及其他课程以外的时间,学生可以不定时地进入工作室工作。

以学生为主管理工作室:工作室主要面向学生,活动时间不固定,所以工作室主要交给学生科技开发部进行管理。教师不定期地进行指导,给予相应的工作报酬。

3创新工作室实践案例

下面以智能设备软件创新工作室为例介绍工作过程。

3.1调查研究,选择方向

首先从社会、企业需求开展调查研究,从中确定研究方向,建立创新工作室。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社会上紧缺游戏人才和手机软件开发人才,而且很少有高校会开设游戏和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课程。因此,信息系将游戏开发和手机软件开发整合在一起,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建立了智能设备软件创新工作室。

3.2招收学员,确定导师

智能设备软件创新工作室建立后,开始从学生中招收对手机软件和游戏开发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并委派具有专业知识和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辅导。

3.3确定工作方式,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工作室组建后,每周导师以固定的时间辅导,学生可以随时在活动室工作。在工作室活动过程中,由于有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手机软件和手机游戏开发基本技术的学习后,可以自主进行游戏项目的开发。学生毕业后,可以相对容易地在游戏设计和手机软件开发公司找到工作,并且可以缩短公司的培训时间,尽快地融入工作。

3.4以引导学生兴趣出发开展工作

在智能设备软件创新工作室的活动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 兴趣展示

在教学初期,我们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在手机上编写的包含游戏基本要素的例子,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例如,工作室引导学生手机游戏编程入门的例子是一个“是男人就坚持20秒”的小游戏。玩家操纵飞机躲避子弹攻击,躲避时间越长,分数越高,如图2所示。

该游戏结构简单清晰又有趣味,很多同学之前都玩过类似的游戏,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如何去实现一个这样的游戏,因此能够非常容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作为入门例程讲解非常合适。

(2) 教师指导

指导教师在熟悉编程技术和游戏框架的前提下,将实例的游戏框架分解成几部分给学生讲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灌输游戏要素(如精灵、图层等)的概念,以及进行游戏开发的方法。比如,针对该例来说,给学生讲解游戏主框架,如图3所示。

在游戏组成上,该游戏由三个精灵和一个背景图层组成。精灵是飞机、子弹、爆炸物,它们的实现涉及到精灵构建、动画的形成等相关操作,而背景图层的实现关系到砖块类的实现和动态图层的实现,如图4所示。

依据游戏主框架和游戏元素的组成分别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由于事先为学生建立了一个游戏总体的框架,他们明确知道自己当时所学知识是为了什么目的,因此在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学生能动性明显提高,乐于接受知识,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3) 学生独立开发

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独立编写代码实现相应部分,同时指导教师实时进行辅助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待学生将各部分编写完成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游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具有相当的积极性。

4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该工作室已经引导学生独立开发了手机上使用的两个小游戏。一个是注重人机交互的飞机游戏,主要训练学生对游戏制作基本要素的掌握和人机交互编程技术;一个是注重算法的拼图游戏,训练学生如何在了解基本游戏框架的前提下,将算法和其他一些必需要素融合到游戏的开发中。这两个游戏都属于小型游戏,开发难度也不是很大,但是却包含了游戏开发过程中所有步骤和知识。通过这些小游戏的编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的程序设计中。

智力游戏教案篇12

游戏中的智慧健脑

也许有人会迷惑:为什么这个只需要一张报纸和一支笔的“幼稚”游戏会受到上至总统下至摇滚歌手、家庭主妇的狂热追捧,为美国增加近2亿美元的产值,每天会有五千万人对着空格冥思苦想?毋庸置疑,填字游戏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同于某些游戏方式,它既不需要昂贵的游戏器械,也不需要开阔的游戏场所,只需要一道题目,人们就可以驰骋于智力拼杀的战场。对横向和纵向的数个问题进行解答,理清各答案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出能够各项皆通又整体合理的答案。这就需要答题者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统筹能力。答题者每完成一道填字题,就像攻克一道有无数个关卡的敌阵,胜利的喜悦难以言表。填字游戏可以锻炼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做几道有趣的填字游戏,就好像是漫长的西餐点缀几口醉心的红酒,怡情养心,调兴益智,怀着愉悦的心情重新投入到工作状态中,事半功倍。中老年人在家休闲放松时也可以玩填字游戏,填字游戏对思维的锻炼能够有效地活跃中老年人的脑细胞,延缓脑神经的衰老和退化,激发新的脑细胞的形成,预防老年痴呆。

中国式填字游戏

当填字游戏在英国“大行其道”之后,中国人也用无尽的智慧创造了中国人自己的汉语填字游戏!与字母语言国家的传统填字游戏不同,汉语填字游戏考查的不是词汇量,而是你是不是这个时代的“知道分子”。纵横20个题目,从唐诗宋词到金庸小说,从周星驰电影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几乎无所不包。不过没有台下道貌岸然的评委,每个人都不必紧张得不到分数,知之为知之,不知可求助他人或上网搜索,轻松享受解题过程的无限乐趣。

基本常识知之不多者,也可玩填字游戏。数独是填字游戏中较为简易的一种。九九八十一个方格,每九个方格构成的正方形区域为一个区,用1到9的数字填满每个区域,同时保证横列和纵列的1到9的数字都不重复。不要小看这几个数字噢?如果是初次玩此游戏,初级程度的题目都可能要花费半个多小时!不断练习才能使自己积累经验,寻找到巧妙的规律和方法,最终在游戏中百战不殆。

我是填字游戏的老粉丝,最初就是喜欢上了它的操作简单、规则简约。第一次玩,不知道从何填起,凝视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运用排除法填上了第一个空格,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迈出第一步,感觉找到了一点解题的规律,依照同样的方法,又填出了好几个空格,始有沾沾自喜之意。但是之后一个两面悬空的空格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左推不成,右也难测,可选性太大,所知信息不足以推出答案。看着题目上方的计时器秒针一点一点消逝,心像炸了锅的蚂蚁,心急求胜但又不敢贸然臆测,痒痒地难受无比有喜悦,有挑战,过了这一关,还有那一关,在前进中启发了思维,同时也让工作中的紧张压力得到释放。这就是填字游戏的迷人之处。

游戏中的人生哲理

填字游戏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

智力游戏教案篇13

一、概述

游戏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如今已与众多领域有交叉,并在不少领域得到了新的广泛应用,比如,游戏与军事训练、游戏与教育等等。最近几年国内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关注,并且已经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了具体的研究当中。数学是一门比较单调、乏味的学科,让儿童不再感觉数学学习是枯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数学学习与游戏融合。而在游戏中如何表现数学内容,让儿童既玩的高兴又学得快乐有效,这是数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大多数已有的教育游戏产品中,普遍存在教材搬家、学习内容与游戏生硬嫁接或者过多追求休闲娱乐之现象,游戏过程与教学目标未达到“内在一致性”。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类教育游戏在表现形式上的设计原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育游戏的可玩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其学习效果。

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小学数学学科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适合使用教育游戏形式表现的内容与知识点;然后结合具体的数学教育游戏实例,详细分析三种可以承载数学知识内容的游戏表现形式。

二、小学数学学科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此四大类内容当中,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与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运算、常见的量、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等等。依照新的课程标准,我国小学数学学科内容大体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认识;(2)加减乘除运算;(3)认识位置与方向;(4)认识时间与时间单位;(5)认识人民币;(6)长度单位及其相互转换;(7)简单的几何图形,包括形状、周长、面积、对称、平移、旋转等;(8)认识质量;(10)分数与小数;(11)统计,包括随机事件、概率和统计等;(12)空间与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13)百分数与比例。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涉及面广,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以游戏作为其表现载体。抽象概念和内容不适合在游戏中学习;加减运算、认识时间、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图形等概念比较具体,现实生活中儿童可以经常接触,在游戏中模拟会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适合用游戏作为载体的学习内容当中,不同的类别或者相同类别不同水平或者目标要求,其游戏的表现形式应当有所差异。

三、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就是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去表现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这就涉及到了教育游戏表现形式的问题。从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看,不应该只是游戏与知识的简单嫁接,而是应着眼于提高教学内容与游戏任务融合的顺畅性与逻辑连贯性。将游戏融入教师的数学教学和儿童数学学习中,构建起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感知和操作的需求,从而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1]

选择哪些游戏类型、形式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进行融合?目前电子游戏领域比较成熟的游戏类型主要有九种,通过对比分析与开发实践总结,得出其中三种类型比较适合呈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知识,他们是:益智解谜类、角色扮演类、射击动作类。益智解谜类游戏最初是用来培养和开发儿童智力的拼图游戏,用来呈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不失为明智选择。角色扮演类游戏重点在于玩家扮演游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角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强调情节的发展和个人的探索和体验,利用角色扮演类游戏来表现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知识探究最合适不过。射击动作类游戏比较简单,但它可以提供一种紧张刺激的气氛来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将小学数学学科内容,比如数的认识、四则运算等等,转移到该类型的游戏中既易于实现也一定的意义。在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三种可行的途径中,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融合途径,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

四、小学数学类教育游戏的表现形式

1.三种表现类型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对应关系

小学数学类教育游戏的内容表现形式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特点,还要重点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如果机械的将数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冠以游戏的名义披上游戏的外衣,而实际上却是数学习题的罗列,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让学生的厌倦情绪更加严重。避免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才能真正达到娱教一体的目的。上面已经提到,小学数学教育游戏可以用以下三种形式表现:益智解谜、角色扮演和动作射击,这三种类型可以将小学数学学科大部分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很好的展现给小学生们。表1是它们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对应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而是相互之间有所交叉。

2.以益智解谜类游戏呈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

益智解谜游戏是儿童最为喜闻乐见的游戏类型,并且可能很早就开始接触。用益智游戏来呈现学习内容,他们更乐于接受。在游戏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情结和复杂的游戏任务,其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游戏设置了大量的关卡,关卡由易到难逐渐加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将益智解谜类游戏与小学数学内容相融合,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按由易到难的规律将学习内容放置到对应的关卡中,并且在每一个关卡中如何生动的展现给儿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生识数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实物,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游戏也可以借用这种方法,但是不能局限于此,需要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因素与操作。基 于此,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款学龄前儿童学习数数的小游戏《小猫的生日派对》,如图1所示。第一关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日派对情景,儿童需要根据语音提示往生日蛋糕上插上一定数目的蜡烛,儿童拖动蜡烛操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数数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既过了生日的瘾又学会了数数。另外,也可以借用网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休闲游戏的形式――切东西――来表现加减运算的学科内容,这是一种用户体验非常好的休闲娱乐游戏形式,用在数学加减运算训练中也十分适合,如本研究设计开发的《非常时刻》。游戏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内容为100以内加减法快速运算。为了达到快速运算的训练目的,游戏创设了一个比较紧张的气氛――三秒钟拆除炸弹。将答案选项捆绑在炸弹上,炸弹吊在绳子上左右晃动。为了增加吸引力,采用Box2d物理引擎,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如图2所示。这种类型的休闲游戏可玩性非常大,操作游戏的自由度也很大,儿童不仅可以学习学科知识,还可以锻炼思维和精细动作。

此外,认识人民币和简单几何图形等内容都可以与益智解谜类游戏进行完美的结合。

3.以角色扮演类游戏呈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

角色扮演游戏强调的是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玩家在虚拟的环境里扮演一个或者多个角色进行相关的活动。无论是游戏任务,还是游戏规则和游戏操作方法都比较复杂,因此角色扮演类游戏更适合小学较高年级学生用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创设虚拟的游戏环境与创设真实的数学探究式学习情景相关联,游戏因素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玩家的游戏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同步,游戏升级和学习探究相统一。角色扮演类游戏结合最新的体感技术可以极大的增加用户的置入感;体感技术使得学习活动更加趋向于多模态和游戏化,学生积极使用他们所有感官进行学习时会获得更高的绩效。[2]

角色扮演类数学游戏首先需要从学科领域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虚拟的游戏环境中加入真实的探究式学习情境,学生在游戏中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它应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整个游戏或者整套游戏下来,几乎能涵盖某一学习阶段的某方面的所有学习内容,学生在角色扮演类数学游戏中的学习是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一个个游戏任务的完成过程和游戏升级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丰富和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目前,已经有一批比较经典的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作品,如专门用于训练市长的《模拟城市》1,训练董事长的《模拟领导》,训练员工的《直言者》和训练海军陆战队员的《DOOM》、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研发的《农场狂想曲》2等等。这几款大型游戏,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角色扮演类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游戏形式,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等能力更为有效。有些数学学科内容像认识方位、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与空间几何图形的学习等,学生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学习会学得更深刻。学生可以扮演探险者,以探险的方式认识复杂的方位;可以模拟商人,通过虚拟的交易环境去认识人民币、了解市场交易规律;可以成为数学家,设计各种各样的空间几何图形,从而加深对数学空间图形的理解与应用;等等。《小小营业员》是一款帮助小学生更直观认识人民币的角色扮演类小游戏,如图3。学生扮演的是超市收银员的角色,每一次顾客挑选好商品结账时,收银员都需要回找给顾客正确的人民币,从而达到认识人民币的作用。

4.以动作射击类游戏呈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

与益智解谜类游戏类似,动作射击类游戏也是一种模式相对简洁、内容相对单一、任务相对简单的小型游戏。将动作射击类游戏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下进行某方面的强化锻炼,可以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不仅训练了学科知识内容,还能锻炼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动作射击类游戏比较适合儿童学习数字和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强化训练。游戏操作简单,儿童不用把大部分的心思放到游戏控制上,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数字学习或者加减乘除运算。在动作射击类游戏中,玩家的焦点通常是武器和目标靶子,因此,将其与数字认识或四则运算的学习融合时,应该尽可能地把这两方面的学习内容融入到射击武器和目标靶子上。基于此,我们设计开发了一款动作类加减运算小游戏《超级一跳》(图4),它还结合了冒险、收集金币与闯关等多种因素,做到了较强的游戏趣味性。在学习内容的表现上也做得比较到位,学生控制主角向前进,途中需要躲避或者杀死怪物并且收集金币,每跑一段距离就会遇到一道学习任务,题目十分明显的悬挂于正上方,题目的正下方安排了四个答案选项,只需要控制主角跳起撞击正确的答案,即可将答案移动到运算式子等号的后方,跟纸上答题一样。这样一个设计比较巧妙,答题的操作完全延续了游戏本身的操作,而不会因额外的点击或者输入操作而减慢游戏的进程。

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等方面内容是小学数学学习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之一,设计开发动作射击类数学游戏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1)有一定的刺激因子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起注意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的因素。在游戏中刺激因子越多越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刺激因子越多,学生的注意力将不在学习内容上,而将注意力放在游戏情节或者其他界面元素。[3]因此,刺激因子要有,但要求适当,否则会恰得其反。例如,我们在《欢乐打地鼠》(图5)中将答案写在时而出洞时而隐藏的地鼠头部,不仅增加了任务难度,而且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2)算式、答案与其他游戏因素既有区分又有“内在一致性”

运算类数学游戏中,玩家的焦点应该是算式和答案,此两者在游戏界面中应该处于突出的地位,时刻都在玩家视野范围内,不用特意寻找。也就是说,表示数学算式的元素和其他游戏元素在显示上应该有较大的区分度,背景是静止的,则表示学习内容的元素就应该是运动的;其他元素的色彩应该比较浅淡,而学习内容元素的色彩应该比较鲜艳。在《超级一跳》中,算式、答案都十分明显,与其他游戏因素区分度较大,但绝非完全脱离关系,且学生在游戏中不需要停止当前的游戏操作而转向答题操作,答题的操作其实就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游戏操作,做到“内在一致性”。

(3)游戏情境与运算练习有一定的联系且来源于生活

训练运算能力的小游戏,如果游戏情境过于复杂,会使学生纠缠于游戏情节,不再关注学习内容。一个好的生活“图景”可以很好地勾画出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知识的适用条件等隐性知识。[4]设计此类游戏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游戏情境,如超市购物、种植蔬菜、摘收水果、帮父母做家务等等。在锻炼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之余,还可以让他们产生比较真实的体验,甚至可以体会到日常劳动的光荣。

(4)运算反馈要及时使学生得到加强

在数学加减乘除运算类游戏中,常用的反馈形式有两种,一是即时反馈,特别是回答问题出错时,即时反馈显得更为重要,反馈内容不仅应该简单明了地重现问题,还应该强调正确的答案。二是总结性反馈,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所回答问题的情况做跟踪记录,整个游戏结束或者某一关卡结束后,显示该学生整体的答题情况,答对题目和答错题目的个数,错误类型总结,然后给出简单的学习诊断,使该学生对自己的运算能力有大概的了解,对哪些数字的认知还不到位等等。最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的记录,让该学生重玩游戏时,尽可能多的出现之前回答错误的题目,使学生薄弱的部分不断得到加强。上述列举的教育游戏实例都涵盖了这两种反馈,每回答一道题目,都会及时给出正确或者错误提示;而当整个游戏完成、失败或者胜利,都会有比较详细的总结,如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得分是多少和错题库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即时反馈及时调整最佳状态,当完成任务时还可以根据总的情况去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

五、总结

小学数学类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和开发者都应该努力的寻找更为适合小学数学游戏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仅仅将重心放在游戏的技术实现与游戏的功能上,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开发出更多适合大部分儿童的数学教育游戏,才能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既满足儿童好玩的心理,又能兼顾儿童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学成,曾彬.关于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2):97-10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