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实用13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五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2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秦晋两国开始基于利益的暂时一致,都有向外扩张的愿望而联合围郑,但由于烛之武的分化瓦解作用,加之秦晋两国内部的因素,所以最后秦伯撤退了。那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原来,通过对烛之武一番说辞的研讨辨析,我们不难看到,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其实质就在于他强调了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这就在客观上巧妙地点明了秦晋毕竟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其联盟是虚伪的,相互利用的,而绝非铁板一块,“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吕祖谦《东莱博议》,下同)。事实上,晋国这次围攻郑国之所以能够联合秦国,固然因为两国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但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想借此大捞一把,以实现自己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当烛之武阐明亡郑必然导致“邻之厚,君之薄”时,秦伯便动了心,“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斗争策略,突出表现在他的胸有成竹方面,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秦伯的心理状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迫使秦君不能不就范。试想,如果没有秦晋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和基础,或者没有联系两国之利这一纽带,那么,可以断言,任凭烛之武如何能言善辩,如何分化瓦解,恐怕都无济于事。总之,在秦伯撤军过程中,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充其量是个“外因”,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这一先决条件的结果;而实践证明,秦晋内部的矛盾才是秦伯撤军的根本原因,即“内因”。所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而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鉴于此,如果我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就不能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分析起来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由此看来,在烛之武说退秦师这一精彩的外交斗争中,一方面表现了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更重要的是也反映了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之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烛之武的分化瓦解是建立在秦、晋两国内部矛盾基础之上的,是以秦、晋两国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为前提的。那么,如此说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贬低了烛之武的外交作用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我们在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时,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或者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那么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都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泥潭中。正确的态度和看法是,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这也就是说,在秦师撤退过程中,如果秦、晋两国的根本矛盾冲突是最后的、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则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矛盾的发展,是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条件”和“催化剂”。不仅如此,我们总览全文,还可以看到,本文的中心事件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当然是中心人物。文章赞扬的就是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3

1.地远难治

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强大的晋国,如果灭亡了郑国,秦国能分一杯羹,但治理却很难,早晚是晋国的囊中之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不得不权衡。

2.引史挑拨

讲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秦穆公扶立晋惠公,结果是晋国“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穆公亦扶立晋文公,结果又将如何?翅膀硬了,忘恩负义。视往昔而知来日,对此,秦伯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3.揭晋野心

晋文公自从战胜楚国后,胃口越来越大,现在又来对付郑国,当他扩张土地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把矛头指向谁,聪明的秦伯应该很清楚。

4.亡郑益晋

郑国灭亡,其获利最大的是晋国,既得到了土地,又削弱了秦国,一石二鸟,在那样一个各自为阵的战乱年代,秦伯怎么会不考虑这一点呢?

5.留郑益秦

烛之武列举了留郑的好处:一方面,郑国可以作为秦国扩大中原影响力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强力量,可以牵制晋国。

烛之武处处为秦伯着想,始终围绕利益得失(四弊一利),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舌辩之才,为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奠定基础。这一过程把烛之武的聪敏智慧的游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1)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此行目的在于救郑国于狂澜,但开口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就让秦伯收起戒备之心,然后头头是道挑拨离间“秦晋之好”,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2)先对方之忧而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

作者谋篇之“智”

《左传》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写人,作者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烛之武之所以写得很成功,也要归功于作者描写人物和构思成文技法的丰富。语言简练准确,层次感强,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说服秦伯的时候,作者对其语言的安排让人拍案叫绝,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那种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这也就使一个智者形象突显;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语言,不同人物,他的语言不同,没个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烛之武是一个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语言时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语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细微的动作的刻画等等也是成功的关键。作者谋篇智慧有五:

1.两起两收讲对称

全文五段呈“二一二”结构:前两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主脑,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2.行文前后有关照

首段设伏: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为晋所用而已;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3.抑扬起伏显波澜

开篇写秦晋合围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悬一线(抑);“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读者又看到郑国的些许希望(扬)。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牢骚满腹,读者不禁又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晓喻大义,烛之武勇担重任,读者心神为之一震(扬)。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剑拔弩张的时刻,读之令人心神紧张(抑);可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并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扬)。

4.人心离合成对比

“春秋无义战”,秦晋联盟,貌合神离,各谋其利,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相反,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君臣之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共赴国难,这种凝聚力是强大的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详略得当重说辞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4

到此为止,烛之武的游说称得上有理有节,义正辞严,体现了一个外交家从容的风度与雄厚的辩才。遗憾的是,他未能将此坚持下去,而是为了巩固秦王“舍郑”的想法,使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挑拨晋国与郑国之间的关系。他对秦穆公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请注意,此君非彼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之君,是晋惠公——晋文公的哥哥,他因害怕晋文公巨大的名望,曾于公元前644年伐翟,欲捕重耳(晋文公),重耳事先闻讯才逃得性命。而仅过了8年,即公元前636年,继惠公位的太子圉(晋怀公)也因惧怕晋文公重耳居秦,囚杀了晋文公五贤士的家人。也就是说,尝受秦穆公之赐的晋君与当前这位与秦穆公联手攻郑的晋君有着极大的仇隙,根本就是两个人,可烛之武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把戏,用一个模糊的属概念替代准确的种概念,把当年的晋惠公移花接木成了当前的晋文公,让秦伯产生了晋文公毫无信用的疑虑。而这疑虑一产生,自然坚定了其先前萌生的“舍郑”的想法,决心不与晋国联盟。这是烛之武的第一重诡辩。

虽然他挑拨离间式的游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秦伯还未将想法付诸行动,所以他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而是不给秦穆公片刻的喘息缓解,趁机顺势反问秦穆公:“夫晋,何厌之有?”这是烛之武的第二重诡辩。而在秦穆公尚未作出反应时,烛之武又凭空想象、主观臆测地推断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从而让秦穆公心生警惕,这是烛之武的第三重诡辩。我们知道,在晋秦联合攻郑时,晋国并未流露任何“肆其西封”的想法,而烛之武却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晋国“东封郑”后一定会“肆其西封”,这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测是什么?其实这个凭空想象与主观臆测全都植根于“夫晋,何厌之有”(即晋国贪得无厌)的判断,由于晋国当时已经成为中原霸主,有了这个判断,“东封郑”后再“肆其西封”在表面上就显得非常自然且合乎逻辑,它必然会引起秦穆公的戒心。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就连“夫晋,何厌之有”的判断也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个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的结果,以这样的结果为前提,“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推论不就是无中生有的挑拨离间吗?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莫须有!只是这个莫须有被烛之武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表面合乎逻辑实为荒谬悖论的分析所遮掩,以致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战争目的被搅成一团乱麻。又鉴于秦国在晋国的西面,当秦穆公对晋攻郑的最终目的怀有戒心的时候,烛之武质疑“欲肆其西封”的晋国届时“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这一质疑犹如晴空霹雳,把昏头昏脑的秦穆公震得更加头晕目眩,自然也就接受了“亡郑”必定会“阙秦”“利晋”的观点,于是下定了“舍郑”的决心。而聪明的烛之武用“唯君图之”的最后结语,巧妙地让自己从这一乱弹(谈)中抽身而出,掩盖了其居心叵测的分析,加强了推心置腹的效果,让秦穆公高兴地与郑国结盟,撤走了军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5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能提出几个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易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比如在让学生读《阿Q正传》前,我首先告诉学生《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阿Q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类人,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给他起名叫阿Q?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会读得更细心更投入。学生读完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对内容的认识也就加深了。

或者在学生读完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在梳通了文意之后,我并没有按传统的讲法分析人物形象,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

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什么?一个人怎样做才有可能将来有所成就?

2、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请求,他真的不想去吗?

3、把郑伯的伯的话改一下,改成“事若成,赏金万两,若不去,立斩之”,和课本上的对话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

4、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他是如何成功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了这几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发言十分积极,一改以前课堂学生不活跃,发言似强迫的现象。

生(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郑伯,郑伯诚肯地请他去,并说“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

生(2):我认为是佚之狐,是他推荐他去的。对烛之武来说他就是伯乐。

师:大家同意谁的观点?(学生齐声答佚之狐)如果烛之武没有这个能力,事前没有做也准备他就是去了能成功吗?

生(齐):不能

师:另一个关键是自己要有才,同学们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增长才干,当机遇来临时才能抓住它。一个有才能的人,要适时的表现自己才能被人了解才能被伯乐发现,但并不等于恃才傲物,而是要广交善缘,这样才会让大家喜欢你,才会有伯乐推荐你。

生(3):我认为烛之武是想去的,他这样说是因为心中有怨气,借此发发牢骚而已。

生(4):“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说明他是考虑到个人的利益才去的。

师:你们分析的都有道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他的怨也正体现他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游说秦伯的话可以看出他早有准备。在他身上看到了深明大义的爱国精神,无论个人受多大的委屈,当国家需要时,也要挺身而出。

生(5):我认为课本上的对话更好,因为按改后的说法太强硬,烛之武去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生(6):古人是重名节的,如果去了,就意味他是因为怕死才去的。他有可能为保名节而拒绝去。

师:这有点符合谁的特点?

生(齐):秦始皇

师:这样说很霸道。郑伯以诚感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激之以气。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在帮助时应以真诚打动别人,不能使用暴力。作为领导人不能颐指气使,要得人心,这样才能让手下竭尽全力为自己做事。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成了领导,也应像郑伯一样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学生笑)

生(7):他能从秦的角度出发阐明利害,得到秦伯的肯定。

生(8):他在游说前已做了详细的准备,占在了秦国的立场上,在秦伯面前表明灭郑和存郑对秦的影响,秦伯才决定撤退。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在游说、劝说别人时要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方能被认可。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学会质疑解疑就学会了使用这把钥匙,有提问便有思考,有讨论便能形成新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套中人》时,充分阅读了文本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对某个词的理解上的困惑,也有对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困惑,比如:

有的学生问道:“可是他们却屈服,容忍这种事”这里的“他们”是指谁?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6

一、精心导入,助生入境

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一个人的口才真有这么神奇的魔力吗?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阅读兴趣,后面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重视诵读,激发兴趣

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读”。读法有很多种:默读、吟读、诵读、集体读、个别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必不可少。文言文中有些特殊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出现了“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等,因此,需要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读,以加深记忆。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就出现了多处通假异读现象,像“共其乏困”中的“共”就应通假异读为“gōng”。这样的字,如果教师不范读,学生很有可能读错。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外,还应该掌握句中停顿。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其中的“军”为动词,驻扎之意,学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将“军”字与前面的“晋”、“秦”连读。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范读之后,再让学生对照文下注释默读,揣摩语句的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或者组织一个小规模的诵读比赛,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再加以点拨、鼓励,力争使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节奏语气,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读多了,背诵亦水到渠成对文章的理解亦加深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翻译文章,谙熟文意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读文言文,读会文言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能准确翻译。我的做法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授之以渔,重启发诱导。在学生自译课文之前,我把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和方法(留、换、补、删、调、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质疑讨论。《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

四、讨论释疑,促其顿悟

学生自读、自译课文后,必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适时组织学生对重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调动语言表达功能,通过充分的质疑、争辩,互相激发启迪,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应加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把讨论的问题引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去。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诵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简要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五、归纳总结,梳理提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7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课标解读

在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标准中提到“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其实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和熏陶,而目前在课时有限的压力下,文言文教学往往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的探究经典选文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这也就是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的根本原因。所以本课时我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深入挖掘探究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上,预期目标是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烛之武的游说能力,体会到这则小短文中蕴含的思想智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要探究的内容是烛之武说秦之辞中所蕴含的智慧。这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大层次,第一层只谈秦国,第二层谈秦的盟军晋国。第一大层次又可分为三个小层次,第二大层可再分为两个小层次。从这个结构上就能看出其中包含着无限层折,可让学生逐层赏析。本课时教学的难点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挖掘说辞中蕴含的智慧,品味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品味经典作品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基础层面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在进行本课时的内容之前,学生在语言层面没有什么障碍,这是进行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学生恐怕只能分析到表面难以深入,所以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分析文本。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重点实词和虚词。

2.能力目标:通过品读语言,探究、学习论辩艺术。

3.德育目标: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著作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晋秦围郑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之前,秦国、晋国曾有过三次联姻,成语“秦晋之好”也正由此而来。在这次两国合围郑国的行动中,为什么秦伯短暂地接见烛之武之后就毅然决然地背弃盟约退兵了呢?烛之武见了秦伯总共说了125个字,这125个字中暗藏怎样的玄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揭开这段文字的“神秘面纱”。

(二)检查预习

这一环节检查上一节课布置的思考题:按照已划分好的层次,分析每一层次中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地方。主要以提问检查的方式逐层进行。

层次划分: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第五层:“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深入解读

学生在上一环节中的自主分析可能更多侧重在每一小层烛之武向秦伯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而他的动机、心机或许会被忽视,基于这一点学情分析,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例如:

1.本段说辞这几个层次前后顺序能不能改变?各层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2.烛之武怎样让秦伯相信晋君是言而无信的人?

3.烛之武向秦伯指出晋君的言而无信有什么用意?

4.烛之武能够最终说服秦伯退兵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设置这些问题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这一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这一环节最后会展示清朝林云铭对烛之武这段说辞的评价,学生对上述问题有了答案之后,一定会与林云铭的评价产生共鸣。

附:“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

(四)拓展巩固

本环节让学生自主发言,对荀息的劝谏艺术做简单的分析评价。进行这一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再次训练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二是以这两段文字为例告诉学生优秀的古文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让他们改变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培养其探究学习的兴趣。

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荀息的劝谏艺术。

晋灵公造九层之台,费用千金,谓左右曰:“敢有谏者,斩!”荀息闻之,上书求见。灵公张弩持矢见之。曰:‘臣不敢谏也。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子为寡人作之。”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左右惧,慑息,灵公气息不续。公曰:“危哉!危哉!”荀息曰:“此殆不危也,复有危于此者。”公曰:“愿见之。”荀息曰:“九层之台,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织,国用空虚,邻国谋议将兴,社稷亡灭,君欲何望?”灵公曰:“寡人之过也,乃至于此!”即坏九层台也。(《史记·范雎列传》)

(五)迁移训练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将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与具体应用相结合。劝说辞是高考生活情境类的语言运用题中常见的题型。学生做出答案之后找1-2名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自评互评,最后给出参考答案,再让学生对比评价,找出自己答案的不足。

题目:班上来了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小李,学生赵明由于上课没有及时记笔记,受到这位年轻老师的训斥,该同学由此和他发生了语言冲突,这位年轻老师认为学生不尊敬他,而这位学生也认为老师有意为难他。如果你是该班的班主任,你怎么处理这件事才能重新焕发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超过100字)

①你对这位年轻的同事说:

②你对这位学生说:

附参考答案:

①小李啊,这位同学非常喜欢你的课,听得特别认真,所以记笔记就慢了点,这说明你的课很吸引他呢!

②赵明啊,李老师虽然年轻刚参加工作,但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专业优秀,工作认真,对你要求严格也是看好你学习的潜力呢!怎么样,用努力来表示下你对老师的敬意吧!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烛之武的论辩艺术,通过深入的探究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艺术魅力,领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对经典古文的深刻解读过程中慢慢爱上古典文学,爱上中国的古典文化。

(七)课后作业

题目:如果你有机会面见安倍晋三,你将如何劝说他放弃参拜靖国神社?

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等级:合格——语言得体,观点明确。良好——逻辑清晰,有一定的说服力。优秀——能结合历史与现实,摆事实,讲道理,有感染力。

六、教后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是按照教学设计预定的各个环节进行的。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之前对学情的分析和把握也比较准确,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8

二、文言文的婉转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因语言精练简洁、形象鲜明、情节独具匠心成为《左传》中的散文名篇,尤其是烛之武与秦穆公的一段说辞堪称外交辞令的经典。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兵,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上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文字不多,但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穆公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陈情表》,全文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首先为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举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委婉地将孝道、苦情和忠情表达得情真意切。

三、文言文的层递美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道:层递是将语言排成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辞格。

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体现孟子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课文是记录孟子与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而展开的一次对话。

梁惠王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的做法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于是,梁惠王有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疑问。

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他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君王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之后,就自然过渡到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了,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方面。“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才能做到“王道之始”。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了如下效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竹杖,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孟子在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接着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9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对文中四个人物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外交家,尽管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满腹牢骚,但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表现出高超的游说艺术。

B.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引咎自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以安慰和许诺。他的一番诚意,打动了烛之武,可谓善做人的思想工作。

C.佚之狐作为郑国大夫,看到郑国危在旦夕,便积极主动地推荐贤才,从而解除郑国危难,可见他是一个既有知人之明,又有爱国精神的人。

D.晋侯也是一个讲恩情、讲道义、有涵养、有智谋的人,面对盟友背弃,他没有感情冲动,隐而不发,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中四个人物分析概括的判断,实际上考查的是古代叙事散文阅读理解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文章写的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首先要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几方面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然后结合故事内容和人物语言、行动等,分析每个人物角色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最后对每个选项进行认真甄别,从而找出正确选项。A项“站在郑国的立场上”说法错误,从“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等语句可以看出,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B项“许诺”是无中生有,“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郑伯的自责与安抚,文中并没有“许诺”什么的意思。D项“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与文意不符,文中是“子犯请击之”。

参考答案:C

【阅读指导】

古代叙事散文阅读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指对所述事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综合或推理判断,考查文言文阅读在总体理解把握基础上的概括分析能力。做到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思路,明确事件发展的过程

古代叙事散文主要通过叙事,或体现人物品格,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反映某种事理。阅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写的什么事,是怎样展开的;其次还要明确事件过程中还有哪些事插入,即大事件中包含哪些与之相关的小事件。弄清这些问题,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前提。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围绕“刺”字展开故事情节:先写行刺缘起,这是故事的起因;再写行刺准备,这是故事的发展;又写廷刺秦王,这是故事的高潮;最后写荆轲被斩,这是故事的结局。再来了解大事件中的小事件,比如行刺准备包括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件事,廷刺秦王包括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件事。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其中包含哪些小事件,这样才能使概括分析高屋建瓴地驾驭材料。

二、辨明主次,弄清人物关系

古代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但任何事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物形象。把握事件还要明确人物,即看事件中共有几个人物,其中哪些是主要人物。明确人物,并做到对每个人物进行恰当分析,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核心。比如《烛之武退秦师》,简短的故事叙述中就有烛之武、晋侯、秦伯、佚之狐、郑伯、杞子、逢孙、杨孙、子犯等众多人物,其中烛之武是最主要的人物,其次是晋侯、秦伯、郑伯三个人物,其他则是辅助登场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烛之武、佚之狐、郑伯同属于郑国一方,子犯从属于晋侯,杞子、逢孙、杨孙从属于秦伯。明确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让所有人物都站好队,这样有利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当然,概括分析人物不能脱离具体事件,还要善于同相关人物作比较。

三、抓住关键,恰当归纳整合

概括分析事件要注意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中发生的,从而领会事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或人生事理;概括分析人物要注意对人物言行、心理等的描写,同时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中来考查,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无论概括分析事件,还是概括分析人物,都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明确并抓住关键语句,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关键。比如《荆轲刺秦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这类句子,深刻表现出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太子丹“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既体现出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与荆轲形成鲜明对比。概括归纳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出,而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无疑是找到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辨析差异,认真比较甄别

对古代叙事散文“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考查的命题立足点,主要在人物的思想性格、事件的过程结果以及所写人物事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有时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选择概括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为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常加入一些干扰因素,如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添枝加叶、张冠李戴、颠倒是非、时空错位、强加因果等。试题中每个选项的立足点都来自于文本,明确选项的具体内容后要回归文本,找出文中与选项内容的相关点,再对照比较重甄别正误,仔细排除干扰,就能作出正确选择。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帝兴师

司马迁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赵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记述了汉武帝灭南越,将南越置于直接统治下的过程,叙事简括,重点突出。

B.伏波将军挫败南越先头部队,俘获了吕嘉和赵建德。

C.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调动的夜郎军队还未到达,南越已经被平定。

D.该文重点写四路南征大军浩浩荡荡、水陆并进、所向披靡的情状,凸显出军威气势。

2.请简要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外使来朝

冯梦龙

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使臣皆本路管库②,乘势骄横,至与铃辖③亢礼。时苏轼通判杭州,使人谓之曰:“远方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④。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公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⑤,吾安敢受?”使者亟易书称熙宁⑥,然后受之。

国朝北方也先杀其主脱脱不花,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遣使入贡。上命群臣议所以称之者。礼部郎中章纶言:“可汗,乃戎狄极尊之号,今以号也先则非宜。若止称太师,恐为之惭忿,犯我边邮。宜因其部落旧号称为瓦剌王,庶几得体。”从之。

大同猫儿庄,本北虏入贡正路。成化初年,使有从他路入者,上因守臣之奏,许之。礼部姚文敏公夔奏请宴赏一切杀礼⑦。虏使不悦。姚谕之云:“故事迤北使臣进贡,俱从正路,朝廷有大礼相待。今尔从小路来,疑非迤北头目,故只同他处使臣。”虏使不复有言。

(选自《智囊全集》)

[注]①押伴:陪伴客使的人。②管库:保管仓库的役吏。③铃辖:官职名,州级武官。④戢:收敛。⑤禀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⑥熙宁:北宋时宋神宗的年号。⑦杀礼:降低礼仪规格。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于阗国使者受契丹使者的教唆,骄慢放纵,骚扰百姓,希亮严明法纪后,他们不敢再喧哗闹事。

B.高丽使者分发礼品,文书中自号甲子,苏轼拒绝接受,重新修改文书称宋朝熙宁年号,苏轼才接受了。

C.也先杀死其主,派使臣来称臣入贡,国朝商议后,以其部落旧号称瓦剌王,维护了也先的尊严。

D.该文记述的宋朝时期的四个故事,都体现出使外国使节尊重本朝的主题,故事简短但人物形象鲜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0

【案例】《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导入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故事1:毛遂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与平原君缔约联合抗秦。

故事2:在威风凛凛的秦王朝堂,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揭穿秦王夺璧的阴谋,完璧归赵。

故事3:在唇枪舌剑面前,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群儒,使孙刘迅速结盟。

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烛之武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还派兵保护郑国的呢?让我们走进《烛之武退秦师》,领略他的大智大勇。

二、歌曲激趣

【案例】《苏武牧羊》的教学导入

欣赏民歌《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民歌唱得好,一个人的品性就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出来的,越是磨难就越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心怀敬意走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汉英雄苏武。

三、诗歌激趣

【案例】《鸿门宴》的教学导入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曾经威名远扬,所向披靡,巨鹿之战中演绎战争史上经典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陷入十面埋伏,面对滔滔乌江水洒泪悲歌“奈若何”。刘邦出身市井最终却能打败项羽,“守四方”。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弱点导致其在鸿门宴上一失足酿成了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名篇《鸿门宴》。

四、名言激趣

【案例】《赤壁赋》的教学导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这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余秋雨的散文 《坡突围》讲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千古名篇《赤壁赋》。

五、对联激趣

【案例】《陈情表》的教学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由此可知,《陈情表》乃写孝的“至情至性第一文”。预习本文后,你认为下面的对联拟得好吗?

1.陈情一表真名世,忠孝二字感君心

2.陈真情字字催人泪下,表忠孝句句感君肺腑

3.零丁孤苦祖母抚养恩似海深,人命危浅李密尽孝情比天高

六、情境激趣

【案例】《兰亭集序》的教学导入

(多媒体影片展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书中极品。全文324个字,个个笔墨酣畅,后人评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行书第一”。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后,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憾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兰亭集序》又是文中上品。这篇序是王羲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次聚会后,雅兴大发之际一挥而就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名篇中品一品1600年前的美景、雅事、幽情。

七、悬念激趣

【案例】《荆轲刺秦王》的教学导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1

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的热情和智慧,如何寻找一个好的突破口,感受作品的灵魂呢?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例如教《我与地坛》时,学生才十六七岁,对生命的意义似懂非懂,才刚刚有了懵懂的感悟,另一方面我刚大学毕业,7000多字的文章,一节课完成,很有难度。但长课文应短教,我发现本文涉及作者、地坛、母亲三个因素,除内容的浑然一体外,结构上也有一个转接(承上启下)(第二部分的第一段),所以以此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枢纽。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

假如有来生,你会选择( )

A.幸福的猪 B.快乐的蚂蚁 C.称霸的老虎 D.精明的狐狸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答案形形,他们大多愿意当一只快乐的蚂蚁(其实他们在说假话),聪明的学生想当”既幸福快乐又称霸精明”的动物。

接着我问,假如还有一个选择E.痛苦的人,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个痛苦的人。

我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必须舍弃,你会先舍弃或最后留下什么?( )

A.母爱 B.爱情 C.友情 D.事业 E.金钱 F.健康

或许,每一个都重要,但母爱都往往是最后,然后自然引申到母爱。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冥想,从课文内容到自己,自己的生命认识,自己的家庭、亲情,自己对残疾人的认识等。五分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生命,尤其是了解了作者史铁生的不幸与奋斗历程后更是反省自己;有的同学重新看到了父母的爱,原来与父母有隔阂的,在深思中看到了父母朴素而又伟大的爱,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可能卑微,可能愚昧,但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不容置疑的;有的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艰难,责备自己在生活中对待残疾人的冷漠,更悔恨由于无知曾对残疾人做出的愚蠢行为;有的同学写出了赏析,从内容到语言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点评。

二、切中肯綮,启发学生的悟性

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烛之武是一个人,一个人能用武力击退一个军队吗?”学生都说“不能”。“可秦军的确退军了,那这‘退’究竟是怎么个退法呢?用武力不行,那就只可能用什么呢?”“用言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也就是说退、劝退。孙子曾说最上等的军事策略,就是‘攻心为上’,通俗点讲,就是用心理战术,使敌军主动撤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看来,烛之武的口才的确了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军的理由,进而领略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即每周除了星期天下午可出校门外,每个月就一天半的假期,其他时间都要关在学校里。那天刚好是放月假前的最后一节课,我看学生个个归心似箭,遂临时想出一道辩论题:“全封闭式管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给了学生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由发言,想不到平时一个辩论会要准备几天,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一次他们却争先恐后地发言。持赞成态度的大谈学习的重要性,持反对态度的则大吐心中的苦水,使郁积多时的情感终于得以发泄。当下课铃响时,有学生还意犹未尽。事后,不少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他们未来得及表达的感慨,真让我心花怒放。

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设计的问题若能切中肯綮,抓住学生的心思,触及他们表达的欲望,就一定能迎刃而解,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也因此而得以提高。

三、开拓思维,提问要捕捉信息

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创设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2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对文言文存在着“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态度,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在教师要求和考试的逼迫下勉强学习,也有少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把文言文的学习看作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1、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储备,因此,当高中教师在讲解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对一句古文进行语法分析了。

2、随着现代白话文、普通话的推广,文言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呢?再加上,高中教学对文言文常采用串讲的方式,学生便更加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

3、教师在注重字词句讲解的同时,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或者作者理念的传承,学生学习过后,只记得几个字或者词,而其思想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1、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古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青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虚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词、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

3、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态处于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状态;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广泛听取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对于教学结果,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名师的所谓参考答案,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不经意说了一句: “刘兰芝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那些朝三暮四的青年男女学习……”话还没说完,谁知有一位学生即刻站起来反驳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为了爱情,我们自私地‘逃脱’了,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笔者即刻陷于尴尬的境地,但也意识到,如果此时笔者毫无气度地强力压制学生的观点,势必打破讨论的宽松气氛,甚至会打击到该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因此,笔者心平气和地微笑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啊!对于刘兰芝,我是从女性的角度看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为爱而殉情的可贵精神,我们要肯定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绝非殉情的行动。而这个同学则是从思考生命的角度看到了刘兰芝性格中不足的方面:为爱而盲从的举动,真是难能可贵。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听了这番评价,这个同学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小小的波澜促使下一个教学片断的讨论越发活跃、出彩。

4、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是分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学生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因素理解读物。教师要注重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领悟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从而解除国难的深明大义、机智善辨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2)国难当头,烛之武面对郑文公的请求,他作何选择?

(3)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4)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么样的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3

1、《再别康桥》:现实与天堂的距离,理想与黑暗的反差,曾经的回忆是最美丽的温暖,于是,你轻轻的招手,悄悄的挥袖,感叹一声,竟成了文学史上经典的徐氏康桥.

2、《死水》: 如火的热情,表达的却是零度的冰冷,铜绿的翡翠,锈满的竟是伤心的冷艳,满眼的繁华理想,看到的是一汪绝望的死水,忍不住大痛哭一声:我的中国。

3、普希金《致大海》:用诗人的激情战斗,即使换来的是溪流般的磕磕碰碰,也绝不回头,目光指向大海的自由与光明,用生命刻在剑锋上的光芒,追求至高无上的爱情,即使命丧黄泉,也依然活在情深处。

4、舒婷的诗:五百年的繁华绿意,五百年的肃穆愁眉,用前世一万次擦身而过,换取今生的一次回眸。望夫崖的忧伤化作滔滔的江水。

5、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尘世的忧伤化作优美的诗句,个人的感伤上升到人类的关怀,愿每个人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却把自己拒绝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堂之外。

6、朱自清《荷塘月色》: 外面的世界的光线很暗,于是,走进清华园看河塘,用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文学的门廊走过。

7、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水泥森森挤兑了人们的心灵空间,李乐薇诗意的将精神家园建上空中,建在远离了车马之喧的眉黛之山。

8、史铁生《我与地坛》:不能承受生命之痛,残疾的躯体,在轮椅上思考,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应该健康的活着,恪守并遵循生命的轨迹。

9、马丁.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用爱搽亮种族的锈区域,用仁慈图绘种族的灰色彩,告诉人们,什么是自由、民主、平等与光明,用最嘹亮的歌喉唱响古老的黑人灵歌。

10、史怀哲《我的呼吁》: “非洲之父”,一个充满理想的法国男人,一生致力于非洲的医疗事业,挽救人的生命的同时,还不断地呼吁,请敬畏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昂的生命之歌。Y

11、鲁迅《〈呐喊〉自序》:国人精神的麻木石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伤痛,清醒者的呐喊换来的虽是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寂寞。可老槐树下,依然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依然有撑起民族的脊梁。

12、《〈宽容〉序言》:谁能走出宁静地无知山谷,走出自我的早已习惯的幸福,在荆棘的路途开拓新的天地,用生命换来残酷的光阴,即使血色,也为后来人重重的记下你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形象。

13、《〈名人〉序言》: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这个在用音乐舞蹈精神的男人,将生活的苦难看到一粒灰尘,看一眼就轻轻地弹去,弹去一地纯洁。

14、《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看清局势,胸有成竹,舍身救国。y

15、《勾践灭吴》:勾践矢志不移,存恤爱民,终于流芳百世。

16、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人生的必须得生存方式,要爱学还要善学。

17、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用青年的激情演绎文学的人生,用带刺的思想指向敌人的心脏,可墨黑的夜让红色的血液流淌不止,让鲁迅的悲伤流淌不止。让我们也悲伤不止。

18、《读<伊索寓言>》:九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或演绎或推理或改变条件,读出不同的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新意。你的寓言呢?

19、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良臣还是明君,爱民还是暴民,忧思还是安逸,你看到了什么?

20、王勃《滕王阁序》:江水悠悠,历史悠悠,可生命短暂如虹;刹那间的辉煌造就了一部历史文化,后人只有仰望,悲嘘。y

21、韩愈《师说》:天、地、君、亲、师,所谓“师”者,父母也。传道、授业、解惑。师,是一道过河的桥,一叶渡江的舟,呕心沥血,只为让学生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古人尊师,后人呢?

22、杜牧《阿房宫赋》:秦国,永远的强者,永远的辉煌,可也是永远的奢靡的笑柄。于是告诉人们,俭守天下,爱民应如子。

23、苏洵《六国论》:占六国天时、地利,却不占人和,面对强者,请直起自己的胸膛,无使积威之所劫!

2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世之奇伟,诡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之所罕至。无限风光在险峰!y

25、归有光《项脊轩记》: 轩室里的温馨,弥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情深似海,如树,亭亭如盖矣。

26、龚自珍《病梅馆记》:梅树的残疾,是人思想的残疾还是社会的扭曲,龚自珍感叹一声,疗梅,请老天“不拘一格降人才”。

27、屈原《离骚》: 为国的忠贞,虽九死犹未悔,以香草,芰荷为裳。只可惜,在小人奸诈,君王昏庸的压迫下,“美政”的理想化作汨罗江上的一道忠魂,五千年来,飘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

28、《孔雀东南飞》:爱情的美好让人间的每一个凡夫俗子铭刻骨髓,可封建礼教残酷的竟让一个天地男子柔软如丝。双双徇情,夜夜啼鸣。y

29、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跳出尘网,守拙归园,从此,构建文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的精神的桃花源,为多少仕子诗意栖居筑上一道篱笆。

30、曹操《短歌行》:领兵南征北战,渴望一统天下,然而,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叹一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这个飘逸的诗意不羁的坎坷的诗人,飘然把自己的理想浪漫在天姥山的上空。

32、白居易《琵琶行》:商人的爱情总是站在天平上,对女子而言,一边是悠闲,一边是伤悲。于江州司马,泣的是否就是自己的影子。 y

33、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自己的诗画意境中,随意的撷取山村一片明月,看村姑浣衣,看莲动下渔舟,看人间的溪云起落。

34、杜甫《登高》《蜀相》《兵车行》: 百年多病之躯,历经沧桑,用浑浊的的泪眼,凄凉的心境,悲万里清秋,怜天下苍生,以沙鸥的姿势深沉栖在顿挫之中。

3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已是梦中的往事,朱颜的凋落犹如昨夜的风雨,打湿了曾经的美好,梦醒时分,愁如春水。

36、柳永《雨霖铃》:登科落第,对长亭晚,满腔心绪化作千种风情,执纤纤细手,酒醒处,伤感冷落飘零。y

37、李清照《一剪梅》:国仇家恨,婚难业孤,黄花秋月中寻寻觅觅,凄风哭雨成一座乱世中的极致美神。

38、辛弃疾《永遇乐》: 金人的铁蹄踏破中原,也踏痛了多少爱国志士的忠魂。曾经,横枪槊马,金戈铮铮,气吞万里;而今,斜阳草树,雨打风流,往事不堪回首。

39、姜夔《扬州慢》:春风扬州,繁华似锦,翠柳堆烟,自胡马窥江,水寒山瘦,冷月

无声,梢问一声,桥边红药,谁赋深情。

40、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求知的渴望,乐观向上的态度,对人类的真挚友爱,一只丑陋的小鸭,在精神的上空飞翔成一只白天鹅。

41、苏轼《赤壁赋》: 朝廷容不下你的八斗才情,“乌台诗案”的**涟漪将你倾覆的山高水远,一爿草屋,一杯辣酒,一支怨曲,再加上一两清风明月,天地之间,顿时,天地横贯豪迈之气,大江东去,淘尽风流无数,赤壁江边,临风而立,一立就是千年,转过烟云之身,你依然诗遨游的飞仙。

42、鲁迅《祝福》: 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被冷漠的社会剥夺了做人和生活的权力。这样的悲剧说明了什么。生活中的柳妈,老女人,是否也是生活中的一股潜流。

43、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雨伞、雨衣、车篷、床帐等别里可夫的“套子”,五花八门,他躲在里面战战兢兢的生活,并让人恐惧、窒息。笑过之后,看看你的套子。

44、沈从文《边城》: 田园式的茶桐养育好纯洁的爱情,还有朴素真挚的人性,那一把虎耳草会随着山歌悠扬在有明月的夜空。

45、孙犁《荷花淀》: 诗意的荷花淀没有残酷的战争,只有崇高的纯美的朴素爱情,只有唯美的喜悦和家国之爱。

46、鲁迅《药》:透过舐犊情深的爱,我们看到了野蛮、愚昧、凶残、奸猾等社会画卷,当然,还有希望。药,能医好愚昧的人们和扭曲的社会吗?

47、莫泊桑《项链》:生活总是戏剧性的,上帝给了你美貌的同时也给了你虚伪,给了你虚伪,给了你真诚,也给了你枯萎。

48、《守财奴》:金钱的温暖能换来亲情的依偎,镀金的十字架里可以有向往的天堂。

49、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50、罗贯中《失街亭》:智者千虑也有一失,一步不慎,岐山之功毁于一旦,看来感情的亲疏影响事物的成败。还好,能对事不对人,为肃军纪,忍痛割爱,不过,以泪水换取,那马谡呢。

二、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大全之一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们习惯称他为“北大诗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曾长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他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环境下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海子一生短暂却成就斐然,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首诗两次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 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在其绝命前写下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这是海子在绝望之际对恋人的祝愿:“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永远沉湎于自己想象中的精神家园。思想者总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越难在生活中找到知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醒,往往意味着痛苦!

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人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可以这样说,**年3月26日海子的离去,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我在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花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 /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

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

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内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刘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刘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后卡尔?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颁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由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改编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千弦断,天眼开。”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3、《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是生命的织锦;人到了没有梦想的时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时候。没有梦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贫乏的、空虚的生活。对生活的热情期望、勇敢追求和执著信念,作为青春的遗产留在心中。所以,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且要为之不断努力。从美国追求平等权利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到我国古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躯孙中山先生的“以天下为己任”都告诉我们,成功背后都有梦想的支撑。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

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