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1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把握看问题、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2、理解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坐井观天    回答   口渴    喝水    说大话弄错    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    抬头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

请同学迅速把书翻到58面,大声读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③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再读青蛙说的话,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来读读?

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 “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认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第四次对话】

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很大一片天空,美丽的风景)

    ②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 指名说。

    ③创造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呢?为什么?

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如果青蛙会跳出井来看看,说明它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一点还是很可贵的。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多学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做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板书设计:

                     小鸟

                              站得高

篇2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 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一百多里”等词的意思,

4、 了解寓言内容,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 小朋友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瞧,谁来了,让我们和它打声招呼。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时,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了井沿上。(课件出示井沿一词,齐读,男女生读)在它们之间呀,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做——《坐井观天》。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师:“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记得: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开始吧!

2、指名反馈。

师:你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设生问: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指名提问)是呀,它们各自的看法是什么呢?

3、指名读课文。

师:让我们从文中找答案。请大家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填空: 和在争论 。小鸟认为 ,青蛙认为 。)(我来当文明小听众)

三、导读精讲,理解感悟

过渡:是呀,同样的天,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接读)

(一)问题:小鸟和青蛙各自的看法是什么?

1、 指名读小鸟的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有多大呢?请你读!评价:好像不够大!你来读!恩,是挺大的!你也来读一读!大家一起读!哇,这天,一眼望不到边,太大了!)

2、 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师:请你也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3、 这是小鸟的看法,青蛙的看法是什么呢?

4、 指名反馈。(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这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请你读一下!

5、 生说感受,质疑。

师:齐读青蛙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了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

6、 指导朗读。

师: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说这句话。(注意观察学生表情,予以评价)

(二)问题: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

过渡:咦,同样的天,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请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1、 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从文中标出来。

2、 指名反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在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师评价:赞同吗?哇,你们的学习本领真不错!让我瞧瞧你们的朗读本领,有感情地齐读:“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3、 感悟小鸟的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1) 师范读。(师:飞了这么远,小鸟又累又渴!我也来试试或者听老师读)

(2) 男女生赛读。

师:男、女生比赛。(生互评)

(3) 学习生字“渴”“喝”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细心的你发现了吗,这里藏着一对双胞胎——“渴”“喝”

你们真会观察!动动脑筋,有什么好办法区分这对双胞胎?

爱动脑筋的孩子,喜欢你!记住了它们的名字,让我们把他们送到田字格的家吧(指导书写,提醒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并巡视指导)

(4)理解“一百多里”。播放动画配乐课件:小鸟飞过的地方(草原、大海、沙漠、森林……)

师:瞧,大家这么用心书写,两个字宝宝可喜欢大家了,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让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齐读句子)!这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小鸟看到过哪些东西?

瞧,小鸟飞呀飞,飞过 ,飞呀飞呀,飞过;飞呀飞呀,飞过;飞呀飞呀,飞过 ……

(5)指导学生说句子。

师:哪个小朋友的说话本领最高,会说:小鸟飞过 的 ,看见 。

(指名说句子)

(6)小结:小鸟飞过那么多的地方,看到那么多的东西,见识真广呀!我们把这叫做——眼界开阔。(师板书眼界开阔,生齐读)。

4、感悟青蛙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在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过渡:眼界开阔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不服气了,它说:

(1)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指名读,先请一生读,生评价,师评:青蛙认为自己没错,可你读得不够自信哦。再请一只青蛙来读一读。哇,多么自信的青蛙呀!全班学学他,也来读一读。)

(2)带学生体验:这自信满满的朗读声,让我仿佛成了井底的那只青蛙。想不想知道青蛙看到的是什么?请你把书卷成圆筒状,把天花板当作天,说说,这时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指名反馈)

(3)小结:哎呀,青蛙也没说错呀!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呀,青蛙只看到了井口这一丁点儿的天,它看到的太少了了,这就叫做——目光短浅。板书(目光短浅,生齐读。)所以,目光短浅的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对不对?但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把这叫做——自以为是。板书并请生齐读。)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青蛙呀!面对它,小鸟是怎么说呢?

1、 齐读句子

2、 小组讨论:青蛙听了好朋友小鸟的建议,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请和小组的伙伴们讨论讨论。

3、 指名反馈。

评价:青蛙实在太后悔了,早就应该跳出来看看。

看来小鸟的话真的没错。

是呀,对于别人好的建议,我们应该适当的听取。

4、小结:这下,青蛙总算心服口服了,看到了井口之外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把这则寓言故事读一读!

四、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过渡:哇,你们把小鸟的真诚,眼界的开阔,青蛙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读得真到位。下面,请同桌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鸟,分角色读读它们的对话。

(课件出示青蛙、小鸟的话。)

1、 同桌角色扮演。

2、 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角色扮演。

师:哪两位小演员想上来表演一下呢?

真是可爱的小演员!

你们觉得他们演得好吗?好在哪里?

五、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寓言中的这两位新朋友,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2、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懂得了什么?

3、总结:是呀,我们要全方面的认识事物,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自以为是。

篇3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

班内大多数学生聪明活泼,乐于表现,乐于体验实践。愿意朗读而且表现不错。分角色表演更是他们展示个性的良好舞台。

【教学思路】

复现感知铺垫──朗读感悟实践──拓展想象发挥──巩固识字写字──收集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重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的体验。充分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体会主动,探究的快乐,在体验成功中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间里,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以展示。

【教学流程】

一、复现感知铺垫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青蛙和小鸟,(随机出示青蛙和小鸟图),你还记得他们所在的位置吗?谁能把他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指名学生把青蛙和小鸟图贴在小黑板的背景图上)

是啊,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边说边贴词卡“坐井观天”,“落在井( )”到背景的相应位置上)谁能把“沿”字写在卡片上?(指名填写卡片,其余同学写在同桌手心里。)

(贴图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用这种形式导入,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一过程也进一步复现了课文内容,为教学打下铺垫。把巩固识字,写字渗透在这一过程之中,便全员参与写字活动,落实全体性原则。)

二、朗读感悟、实践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坐井观天》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对天有着不同的看法,您想不想知道?

(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请你打开书60页,自读课文的2~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青蛙、小鸟对天不同看法的句子,就能找到答案。(自读课文,思考勾画。)

(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学会学习。)

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同学们可真会学习,有的同学边读边画,有的同桌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读书姿势很端正,大家学得都很认真。

(总结学习情况,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一种欣赏,同时也会再次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继续投入学习活动中。)

青蛙和小鸟怎样说天?(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已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无边无际。指名读词,巩固识字。)

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会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看图,看书回答,注重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到底天有多大,想不想实践去看看,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看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你想怎样走出教室?(学生纷纷发表见解,守秩序,讲礼仪的教育渗透在无声之中。)

(学生有序地走出教室,先出后进,没有一个大声喧哗的,不同的方式看到不同的天,他们叽叽喳喳兴奋交流着,更深刻地体会了寓意。)

通过亲身实践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交流收获,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丰富了内心体验。)

留心观察生活会给你更丰富的感受。

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深入情境地有感情地读,也会丰富你的情感体验。

(无形之中渗透学法和情感态度的教育。)全班合作: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演小鸟,我自我推荐来读叙述部分,可以吗?(孩子们最喜欢分角色读,一下子情绪高涨。)

先别着急,怎样才能读好?

(“小鸟”和“青蛙”们纷纷发表意见,说出了读好的好建议。)

(师生合作读。)

大家合作得可真愉快,我们成功了。

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小鸟和青蛙的头饰。)读得好,演得精彩,就能带上漂亮的头饰表演。先小组合作演一演吧!请小组内选出导演。

(在初读课文,体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孩子们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表演的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体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对课文也是一次再创造。)

(小组内演一演,指导巡视,并指一组表演。)

他们演得怎样?

(组织生生互评,提倡欣赏的评价。)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怎么做?谁能接着往下演一演?

(激发了学生想象,进一步理解寓意。)

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大胆展示收获,交流展示,张扬了个性。)

三、巩固识字,写字

1、精彩的表演进行到这儿,有一个生字宝宝着急了,他对我说:“老师,老师,快让我和同学们见见面,大家可别把我忘了?”(出示字卡“信”)你还记得他吗?(用“信”扩词,评选扩词大王。)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巩固生字,寓教于乐。)

2、我们书后的田字格里还有5个生字宝宝正等着我们写呢?(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你认识他们吗?(齐读生字)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学生自主提出难字,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看到“蛙”字你想到了哪个字?(学生:洼、娃、哇……)

(启发学生思考,联想旧知,巩固了生字,拓展了知识。)

你为老师写好字提些什么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地看字,练写为自主发现字在占格和笔画应注意到什么,学生学得轻松而主动。)

(同桌互评)

四、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各抒已见,展示收获,体验成功)

篇4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朗读,拼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坐井观天》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第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能片面地看问题,需要具有深远的眼光,做事情要有长远的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生字,生词的学习,对《坐井观天》的理解以及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寓言中的深意,懂得全面具体地看待问题。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自己领悟到坐井观天的深意,自己通过课文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需要设计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教学活动是将寓言故事表演出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印象更加深刻,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第二个活动是青蛙跳出井后的故事,由学生自由发挥,合作思考,将青蛙出来后的情景展现出来。

教学活动的实施。第一个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五人。其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都阅读一遍《坐井观天》,根据内容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一位学生扮演青蛙,一位学生扮演小鸟,两位学生扮演井,一位学生是旁白,使学生全部融入到情景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要求各组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评比,对表演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表演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准备下一个活动。第二个教学活动同样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发挥想象,编排一个青蛙跳出井后的故事,可以自由发挥,但是情景剧长度不能少于两分钟,青蛙在跳出井后,发现天那么大,可以遇到好多朋友,也可以产生好多感悟,学生可以自由编排,没有对错,编排完成后进行竞赛表演,学生自己投票,选出表现好的小组,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最后,进行分享总结,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

篇5

师: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

师:说说唱了什么内容?

生: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师:是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世界的劳动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珊迪》!】

【评析】这个片断是用歌颂现在美好生活的歌曲和教师低沉、压抑的暗示性语言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中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特定的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情引起关注,激感,使之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为加深其内心感受和体验作好准备。

生:花这么长时间听一首歌,有价值吗?

师:这正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情”字,就是要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完成对学生情感的渲染、情感的激发、情感的调动,为学生产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敬佩之心,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生活的批判揭露之情埋下伏笔。

师:在这里,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充分地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再看这个片断──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的导入部分。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呱呱叫的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起来落在井沿上)。(戛然而止)

生:(迫不及待)老师,接着呢?

师: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

学生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

【评析】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加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在这时候却“戛然而止”,这样欲扬先抑,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了激发,处于一种积极求知、急于获取信息的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切己体察,披文入情,自然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感悟自得,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质疑探究处──以境解疑

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究学习,是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巧妙设置情境,通过具体情境的作用,学生容易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产生。这样,我们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中释疑解难,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师:先看词语教学的范例。

【课件展示:斯霞老师教“饱满”一词。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饱满”来造个句子?

生:菜籽结得多饱满。

生:豆粒长得多饱满。

斯霞老师走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过身来,胸略微一挺,头微微抬起,面带微笑,两眼有神,边走边问:“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老师精神很饱满。

师: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小朋友上课精神是不是很饱满?

于是,全体学生个个昂首挺胸,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

【评析】从上例可以看出,斯霞老师正是巧妙运用体态语,用自己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完成对“饱满”一词的抽象意义的理解。

师:的确,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既实又活,富有灵性,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并系统化,其效果自然是极好的。

师:上面是词语教学问题的解决。那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又是如何在情境的运用中得以有效地突破和解决呢?《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由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组成。第一次对话较容易理解,学生一读就懂,理解后两次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片断二。

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师:真会提问题。要想知道为什么,先来做个小实验。

师:(指导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平时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生:我们的视线被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评析】学生质疑后,便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青蛙在井底看天,视线被井所局限”这个情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寓言作了铺垫。

师:在此处,教师并没有进行乏味的分析和常识性的讲解,学生在演示中既创设了情境,又理解了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坐井观天》教学的难点同其他寓言故事的教学一样,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我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文中寓言,而不是仅仅把教师的分析理解照单全收。揭示寓意是对寓言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最高抽象和概括,这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有一个跨度,是一个飞跃。如何减缓难度,达到教学目的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寓体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具体而深切的感受中悟明寓意。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片断三。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一起看一组画面,看谁看得最仔细?(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

师:假设你是那只自由的、会飞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小鸟飞过了许多地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城市……

生: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见了美丽的高山,看见了广阔的原野,看见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

生: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多,知道得也就多。

生: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也就少。

师:对,小鸟见识广,青蛙见识少。

生:我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井底之蛙”。】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假想自己是那只自由的小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这种“有我之境”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导引力量。这样,学生由小鸟飞过的地方多,想到它看到的、知道的也多,从而理解小鸟说的:“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这句话。再联系前一片断对比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取舍,有学生就说:“我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个‘井底之蛙’。”课文的寓意学生已基本理解。师:的确,学生在这样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悟出寓意,全然不需教师的灌输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符合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文本空白处──拓境悟得

师:此处的“文本”指教学过程中的客体,即阅读材料。文本留有的空白,无非是让读者去揣摩填补,以表现难以言尽的情思,或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文本的“含蓄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对文本的空白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趣味情感来充实文中的人物或事物,来拓宽文本的情境,并使自己的认识升华,创设出更新、更完善的意境,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请看片断。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四。

师: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青蛙只有从井底跳出来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

师:我们现在帮这只青蛙跳出井外。(运用多媒体,青蛙跳出井外,站在井沿上,东张西望,嘴里不停地呱呱叫)

师: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嘴里不停地说话,它说些什么呢?

生: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生:啊!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小鸟,对不起!】

【评析】青蛙的看法是否改变,文中是一处空白。教师在此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后,它说了些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创造的激情。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凭借情境,领会语言文字的含蓄之处后,认识到青蛙之错在哪里,感受到天地是如此之大。这样的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补充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师:这次我国的课程改革把改革课程管理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课程管理权的下放调动了地方、学校的积极性,教材的使用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现在,我国已通过审查的有人教版、苏版及北师大版共三套教材。我这儿还有一个教例,是选自上海S版教材《镇定的女主人》一课的教学片断,非常有典型意义,先请看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略),看一看贾志敏老师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课件展示:《镇定的女主人》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忽然,女主人发现……

生1: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

生2:忽然,女主人发现一条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

师:能不能把两句话合起来说?用上“而且”这个词。

生3: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呢。

师:我们把这个句号改成逗号,加上“心想……”,再连接起来说一说。

生4: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心想:我可不能动,我一动,眼镜蛇咬我一口,我就没命了。

师:不错。用上“如果……就……”这组关联词,就更好了。谁再来说?

生5: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心想:我可不能动,如果动一下。眼镜蛇咬我一口,我就没命了。

师:再加上“女主人叫来女佣,低声吩咐了几句:……。

生:(略)】

师:课文中对女主人发现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而是在后文的对话中补述清楚的。贾志敏老师在此处发掘出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巧妙设计了一个导读训练点,让学生热烈地、有创见地说,再现当时女主人遇事不慌乱的情境。这样既训练了说,又教给了方式方法,还进一步地感悟了女主人的品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这样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的。

体验内化时──现境动情

师: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惟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全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在学生已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鉴赏和感悟呢?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和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请看《古诗二首》中《游园不值》一诗的教学片断。

【课件展示:《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现在,你就是现代的叶绍翁,请你用现代的语言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出来。

生:(略)

师:我们来采访一下现代的叶绍翁: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生:大自然真是生机勃勃……】

【评析】我们看到,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体验也得以深化。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真是生机勃勃……那么,作品所体现的对美好的、向上的新生事物的赞美之情学生的内心也必定有所体验。

篇6

一、动画播放导入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尤其喜爱。在导入环节,我利用白板课件的链接功能,播放配有音乐和动画的课文朗读,学生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带入到故事情节中去,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如《坐井观天》课件中,用白板播放2分钟坐井观天视频故事,动画情节首先吸引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了第一印象,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巧用遮屏精读

遮屏工具可以让学生专注一部分内容,而把另一部分遮盖起来,可以通过拖拉屏幕幕布任意遮盖内容。点击幕布,弹出控制菜单,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让幕布只能水平或垂直移动,调整幕布的颜色等。利用白板制作和设计图片,自己制作小鸟的图片、自己制作青蛙图片,自己制作生字图片,并利用白板遮布工具先隐藏。在欣赏动画前,教师提出“故事写了谁?他们分别在哪里?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看、去想。欣赏完故事之后,白板上出示了一口井。当学生答出故事的主要写的是小鸟和青蛙时,教师用拖拽的方法,一次次拖开遮布,分别露出自己制作的小鸟、青蛙和生字。当学生答出青蛙坐在井里时,教师用教鞭拖动青蛙去“坐”到井里;当学生答出小鸟落在井沿上时,教师用用教鞭拖动小鸟“飞”到井沿上;当学生念到制作的生字时,教师用教鞭拖动小鸟“飞”到那个生字上;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弄清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弄清生字的意思,为理解后面的课文打下基础。

三、随时屏幕批注品读

屏幕批注工具是系统采用鼠标和笔的无缝切换,在对放映中文件进行批注时,书写笔的所有操作都是“笔状态”。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有些学生抓住“无边无际”、“天天”“一…就…”等几个词语进行品读,体会小鸟的见多识广和青蛙的目光短浅。我随着学生的朗读,用批注这一白板功能把重点词语用红色“-”和“”进行勾画,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也为其他学生的朗读起到示范作用。

四、聚光灯下感悟

聚光灯工具可照亮屏幕的某一个区域,使专注于被照亮的部分。老师可以移动、旋转或调整聚光灯的大小,也可点击弹出控制菜单,调整聚光灯的形状和透明度等。聚光灯在语文教学中能凸显重要内容,特别是错别字的辨析,甚至汉字的偏旁或部件都能一一突出显示。如在书写“沿”这个生字时,学生很容易把右上角写成一个“几”。在课堂上,我利用聚光灯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沿”字的右上角,学生一下子看出右上角不是“几”,少了钩,对全班同学进行相互提示。随后在听写生字“沿”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把这个生字写错。通过聚光灯功能能帮助提升小学生朗读课文的语气和感情,能将对重点内容进行“特写”,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品读和读后感悟!

五、图片拓展延伸

当学生理解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即为“吹牛”时,我进行引导:“小鸟真的是在说大话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旅行吧。”在白板上我出示了森林、沙漠、大海、城市、乡村、雪山等图片,并利用教鞭拖动着小鸟一处处“飞过”,然后问学生:“小鸟到过哪些地方?他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过图片,进行了大胆地想象:有的说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看到 看到茂密的森林;看到生机勃勃的校园;看到碧绿的田野。通过图片拓展,让学生在交流中既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对天的“无边无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篇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周都有一、两节语文活动实践课,两节习作课,这些课的安排是可以和环保这一主题紧密结合的,因为,语文课本上有关环保的习作要求是很多,有关环保的阅读单元也是有的。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些契机去强化甚至单独作环保主题训练的。

先看笔者班上陈同学的习作《井底之蛙后传》吧。自从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整天就坐在井底沉思:“外面的世界难道真的这么美好吗?”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好奇心在青蛙的心中渐渐地强烈,从此,青蛙每晚都难已人睡,心想:“我天天在这狭窄的井中生活,我的一生不就糟蹋了。”于是,它决定出井观天,可是怎样才能跳出井口呢?终于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青蛙顿时心中一喜,心想:“我可以借这次雨跳出井外呀!”青蛙说办就办,当雨水涨到离井口不远的时候,它用力一跳,蹦到了井外,这样,青蛙就开始它的旅程。青蛙走着走着,忽然迎面一团刺鼻的怪味,它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乌云密布,原来它走到了—家工厂,工厂正在排放毒烟,青蛙自言自语地说“:这家工厂竟然乱排毒烟,我可得赶快离开。”青蛙走了一天,肚子便叫了起来,它慢慢地来到农田中,想饱餐一顿,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农田中,没有活虫子,只有一些被农药杀死的虫子尸体,青蛙又无奈地离去了,它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小河边,心中大喜,它刚要喝水,只见河水中死鱼死虾成群,原来是那家工厂搞的鬼。青蛙不禁长叹一声“:唉,这个世界虽然大,但是被污染的面积也大呀!”青蛙便无精打采地返回井中。之后,青蛙整天又想:“如果这口井也被污染了,我该到哪里去呢?”从此,行人总是看到一只青蛙坐在井口,望着天空发呆。

篇8

2.创设和谐环境。学习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每一位进步的学生,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为达到此目标,教师一方面应着力创造和谐的课内外气氛,形成信任、民主、主动的学习环境,以便使学生体验到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另一反面,教师要重视建立定向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课堂,引向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互相信任和帮助。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教学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

1.强调阅读和写作的个性化。阅读应该是探索和创作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我们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该以标准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2.允许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深受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而对多元智力理论所揭示的其他智力很少涉及。实际上不同智力在不同个体身上都各具特点,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教师应保护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用武之地。在这样的课堂上,既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也让教师的个性化特征在新课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新的教材体系也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它以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才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

1.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他什么也没有了。写作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意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学习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篇9

矿山测量能够为井下工程指明方向,使得矿山开采能够有针对性的科学生产,从而避免盲目开采进入危险区,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因此,矿山测量工作中出现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如何控制矿山测量精确度是我们每位测量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矿山测量工作实践经验,对矿山测量工作中精准度控制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矿山测量工作中精准度控制的相关策略探讨

(1)应用新技术保证矿山测量精准度。例如悬挂罗盘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悬挂罗盘有着轻巧便携、使用方便、不受空间限制、每个点的误差没有连续性等优点,在矿山测量中作为辅助仪器普遍使用。有些民采低矮平巷、角度较大的天井、工程临时性放样等,用经纬仪和全站仪都无法完成,就需要悬挂罗盘来测量。在使用悬挂罗盘时,必须注意测量环境中是否有铁质的器物,尽量使悬挂罗盘远离铁质器物。首先要在导线控制点上测出原始的磁方位角,计算出改正角=磁方位角一坐标方位角,便于计算时把悬挂罗盘测出的原始数据通过一系列程序,转换为平面坐标值。数据的转换取代了用全圆仪、三角板展点的误差,利于提高精度。测量中用红油漆在巷道两帮做点,灵活方便。测出方位角、斜距、倾角,就能用计算器程序计算出坐标值和高差。

(2)测量工作前必须认真检验及校正仪器。规程第四条规定: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对测绘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验校正和维修,在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工具亦必须检验和校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测量人员嫌麻烦,图省事,对所使用的仪器没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校正,使仪器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这就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更不用说精度高,我们矿井目前使用是全站仪,大多采用点下对中,这要求对点器底座必须水平,因此在测前必须对这些高精度的仪器和底座气泡做好检核。

(3)认真检查和核对测点位置。我们目前在标定中线时采用是锚索机打眼( 200mm),使用自制的木楔,然后钉测钉 控制点采用2.2m的锚杆固定测点的方法。在矿山井下,受矿山压力的影响,测点移动的机率较高,因此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对受地压影响的控制点,在利用前进行检查测量是十分必要的。在井下更应严格执行规程的有关规定,即在延长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新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和边长按相应的测角精度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应继续向后检查,直到符合后,方可由此向前延长导线,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测量人员却忽视了对测量控制点的检查测量,没有严格执行上述规定,有的还从测点表面上看,认为不会发生移动,便盲目使用 还由于井下巷道浮喷比较多,造成点标记不明,在不确定的点位的情况下造成误用测量点,这种现象在测量工作都不同程度出现过。

(4)运用定向放样与贯通测量的计算方法。井下工程的定向放样,主要根据施工中线和施工水准点进行,先根据施工中线和水准点放样出开挖断面的中心点,布置炮眼进行钻爆,或以掘进机械进行开挖,待巷体成型或部分成型后,即根据校准的中线放样断面线,进行衬砌。巷道、坑道贯通以后,施工中线即可对接,此时要测算巷道横向纵向(高程和方向)的贯通误差,并进行调整,在放样精度要求较高时,贯通误差调整前,应先进行贯通测量,亦即将相向开挖两巷口附近的巷外控制点(或巷内贯通面两侧的导线控制点)连成贯通导线或贯通水准线路,重新施测并加以平差,在允许调整的范围内,所有重要放样工作,都以平差后的坐标和高程作为调整施工中线和放样的依据。地下工程衬砌后,要进行断面测量核实净空,对于硐室井下库房等还要进行实际库容的测算,井下工程竣工后要测制竣工图和记录必要的测量数据,在经营管理阶段还要进行井下工程的设备安装维修改建扩建等各种测量工作。

(5)控制测量与高程测量的计算方法。在施工阶段,应配合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以及建筑物的定线放样测量,保证井下工程按照设计正确施工,井下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分为地面控制和井下控制两部分,并将两部分联测,形成具有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的控制网,平面联系测量是通过井筒进行联系三角形测量,将地面近井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方向传递到井下平面控制点上,作为井下导线的起算坐标和起算方向,单井平面联系测量通常采用重锤投放两条钢丝,测定垂线投放点的坐标和投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井下导线即由此传算近代已逐步采用光学投点仪激光垂准仪和陀螺经纬仪定向的方法代替上述几何联系测量如有已掘成的两个竖井,彼此有坑道连通,则可通过井下导线连接两个竖井的投点,进行两井定向测量。高程联系测量通常采用吊垂线法长钢尺法或长钢丝法,近代则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深的方法,地面控制测量和井下控制测量所用仪器工具(尤其全站仪),应进行检定,取得一致的标准。

(6)认真检查和复算原始记录。规程第二十五条规定: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测量人员图省事,嫌麻烦,在外业作业过程中,观测人员和记录不能做到互听互报(即观测人员在报出数据之后,观测人员在做好记录后即时回报给)有时对外业手簿不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核计算,在检查观测记录时,有时习惯看“分、秒”,而对“度”不认真核对,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分、秒”对,观测和记录就不会有问题,而“度”上出现问题的也不少还有一些人根本就没有检查手簿,将手簿中的计算结果抄入计算薄中进行计算,一旦外业计算有误,即造成内业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还有的记录薄上对记错或报废的记录没有用清晰醒目的标志划掉,并加以文字说明,致使计算者抄录了错误的记录资料。

篇10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要让德育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让学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那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语文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这个度,要从语文知识入手,在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同时又受到德育教育,认真上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就需要讲课时,充满爱国热情,充满对学生的关爱信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多想,课文感情深处,老师要进行声情并茂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领悟到强烈的情感。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实效,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课文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受到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德育教育。

1.实效辅导理解法: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或有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些课文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些课文仅靠学生理解,是无法理解透彻的,这不但需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思想道理。

2.自学自悟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数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思想内容自然流露,这些课文要让学生多看、多读、多想,多读会让学生接触思想内容;多想,就会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想观点!爱憎情感;在读中想、想中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会从中受到自我熏陶和教育。

3.讨论吸收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所学到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已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时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展开讨论,是学习课文的一种好方法。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坐在井里的小青蛙为什么说天很小?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如果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会怎么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小青蛙坐在井里,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跳出井口、目光远大,世界如此之大是自然的了,懂得了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篇11

许村山川灵秀,甲第联翩,代代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由宋及清,许村见载于志乘的就有25位进士,20位举人(其中武举人5位)。程元凤、方回、许国等历史名人早年都曾在许村求学。民国时期,诞生了许家泽一家“一门五博士”的名门望族。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国志、蒋丽金夫妇,许根俊,许靖华等获得中科院院士称号,赢得“一村四院士”美誉。历史悠久的许村,文风盛行,名门右族,一往篇篇美丽的佳话、一桩桩美好的家风传承于后世。

拆房让井美名留

明初汀州太守许伯N的六弟许周22岁时娶胡氏为妻,不久即病逝。临终前,许周对怀有身孕的妻子说:“我的命不好先去,要让你守寡了。但愿我们的孩子吉人自有天相,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就叫吉人,如果是男孩,就叫天相吧。但无论男女,你一定要教他堂堂正正做人,尽最大能力抚养成才,哪怕倾家荡产。”胡氏含泪点头答应。后来生的是个男孩,取名“天相”。

从此,胡氏凛凛冰霜,含辛茹苦地培养天相,数十年如一日。在胡氏的言传身教下,天相明世理,善学习,最终考中了进士,任观察使。

胡氏20岁结婚,72岁撒手人寰,守节一生,52年未走出门庭一步。朝廷闻知胡氏的事迹,要立牌坊旌表她,被胡氏婉拒。去世前,她留下了一个“拆房让井”的遗愿:将家中后院围幸墙拆去,把自家的那口水井献给村民公用。明代打井是要U税的,她将私井转为公用,村人托了她的福,故名之为“福泉井”。她住的地方也被改为祠堂,取名“墙里门”,以纪念她52年不出大门守节的坚贞。

高阳廊桥的美丽传说

位于许村西溪上的高阳廊桥,最初由元处士许友山始建为双孔石木桥,明弘治许胜生改建为石拱桥,喜靖丁巳(1557)重修,并建桥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再次重修。桥长21米,宽5.3米,廊内七间,两侧置坐凳,中间南侧有砖砌台佛座,面对北侧圆窗,窗左有一“宝库”(焚纸炉)窟。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高阳桥在历史上曾多次遭洪水冲毁。于是人们就在桥中设神龛,按坐北朝南方位摆放观音菩萨来供奉,求神仙保平安。但据说北面的小溪里出了“蛟”,经常在涨洪水时发威,贻害百姓。有一年,小溪涨洪水的前两天,有人看见一个奇怪的老妇人在桥上焦急地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保得了他身,保不住自身;保得了自身,保不了他身。都怨我,坐北朝南,背对着那个畜生,看不住它啊!”两天后,山洪暴发,高阳桥走廊全被冲毁,观音菩萨也被冲走了,但两岸的民房却安然无恙。人们感到很奇怪,联想起前两天桥上的那位老妇人的举动,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老妇人是观音菩萨化身,她焦躁地在桥上徘徊,是在考虑保自己还是保百姓,最终她选择了后者。后来,观音菩萨托梦给一个村民,告知自己被洪水冲到了凤凰湾的沙滩上,并要求重修时,让她坐南朝北,面对小溪。村民们赶到凤凰湾,果真在沙滩里找到了她的塑像。重修高阳桥时就按她的指点把神龛换了个位置,让她坐南朝北。村人为了感激观音菩萨,在神龛上题“永镇安流”匾,并作“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楹联一副。说来也怪,从此以后,许村便再也没有出现被洪水冲毁廊桥和民房的事了。

薇省坊

明嘉靖癸未年(1523)年许村人许g中进士,官至湖广参政。古代称掌省级政令这机构为“薇省”,故为之立“薇省坊”。坊四柱三间五楼式,宽8.8米,高11米,占地19.85平方米,直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岗岩,梁柱花板采用砂岩,雕刻精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朝典翰坊

篇12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大多数优秀的老师上课学生的情趣高昂,教学效果好。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最近发展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使每个教学环节既讲求实在又追求新意。

1.兴趣开篇,激发求知的欲望 。

“万事开头难”一堂好课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感悟课文、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如一位老师在讲《坐井观天》一课时这样引入: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以故事引入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老师接着呢”学生迫不及待地问。

2.课堂上充分信任学生是学生觉得轻松的前提。

尽可能地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表达方式,通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如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你最喜g哪一句为什么”“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试着读读。”“你们小组喜欢哪一段就研究哪一段。”“你想请谁指导把这句话读好”?从而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肯定了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他们的思维更真实、更活跃地体现出来。

3.挖掘“潜材”给予创新的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切入点”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表现。那么课堂气氛将大为活跃,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如教学《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课文结束时组织这样的讨论:谁能帮乌鸦想个办法?既能跟狐狸说话揭穿狐狸的阴谋,又不掉肉?反过来再设计这样的问题,想个什么办法惩治狐狸,使狐狸改邪归正,学生思维活跃、突发奇想编出一个个大人都意想不到的故事。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篇13

2.教学案例分析

这里以井工开采毕业设计为例,讲解三维立体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井工开采毕业设计来说,第一步需要设计矿床的开拓系统。在开拓系统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采矿方法、通风系统、运输与提升系统的设计,这类似于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前述种种原因,学生对于该部分缺乏直观认识,无法在思想中想象开拓系统是什么样子,因此设计开拓系统时困难重重。而教材中关于开拓系统的图例缺乏立体感,无法引导学生。试举教材上盘竖井开拓方案布置图见图。结合教材中关于图1中的图示1-5的备注,虽然能够明白开拓系统的组成,但是无法将该图与矿山其他系统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不大。如若采用三维立体技术,则建立的模型立体图可见图2。图2是基于三维立体技术所建立的某矿竖井开拓系统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开拓系统的组成,包括井筒与各阶段巷道的位置、相互空间关系;矿井在生产过程中的通风线路;矿难事故发生时的避灾路线;甚至还包括井底车场、溜井、水仓这些细部结构在开拓系统中的位置。对比图1与图2,同样是竖井开拓系统图,但图2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就相当有效。

3.教学效果

通过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2013届、2014届这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如下: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摩三维立体模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前的被逼着做转为主动追着做,设计进度明显加快,学生毕业成绩的优良率明显增加;②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经过三维立体技术,有效地将《金属矿地下开采》、《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井巷工程》以及《采矿学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认识,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了解到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后,对数字矿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有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学建模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