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转正总结实用13篇

变电转正总结
变电转正总结篇1

期:___________

2021年变电站见习生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我叫__,毕业于__大学,自__年__月入职以来已近一年,在这近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工作一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汇报。

一、工作情况

怀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我走入了35kv__变电站。大家都知道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并能改变电压的场所。它是发电厂和电能用户联系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将各级电压网联系起来的枢纽。我站经过改造后拥有___台主变,担负着两个半乡镇的供电任务。许多人认为,变电站运行值班工作只是简单的抄抄表、巡视设备、办理工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但是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作为有高度责任心的值班员来说,要保证一个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仅仅完成以上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析处理,以便能使缺陷和隐患得到及时的控制或消除。__月的暴雨给我站高压室周围带来了丰富的雨水,为防止雨水侵入室内给配电装置而造成不应有的事故,我班在站长的带领下冒雨检查、及时疏通被堵塞的排水系统,加装挡水板以防止雨水侵入;紧接着在室内墙壁加抹防水沙浆,最后加强巡视。通过有力措施,我站平安的度过了雷雨泛滥的__月。

在见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我还是一名光荣的通讯员,除了负责每月的通讯报道之外,我还负责本站的技术培训,在工作上尽心尽力的协助站长工作,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每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站员工的凝聚力。工作细节中,我看到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强,以目前的趋势,我可以预见公司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焕发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思想情况

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而作为一名团员,入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为此我将尽我所能地对我的工作进行开拓,做出成绩。为早日实现目标,我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保持优点

三改正缺点,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我更希望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可以把公司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颠峰。学习情况

现在是我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得我刚到变电站的时候,对站内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因为我学的不是变电运行专业,所以对设备运行管理知识知道的也有限,但是在站长、值长的尽心教导下,我受益颇多。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我逐渐熟悉了设备的操作。尽管我只是入门,但是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着热情。为尽快提高自己在本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利用业余时间找来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在短短一年中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变电站的基本设备有了真正的认识,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作为见习生,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站长搞好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创一流”期间,为此我经常向新老站长请教。

在变电站呆了一年,我接触了很多同事,就在接触他(她)们的同时,我才知道什么叫“人事”。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为人处事”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于这门高深的学问,我这个门外汉只能说:“诚实做人、努力工作!”

一路走来,我前后参与了35kv变电站的检修及缺陷处理等工作。在跟随负责人学习的过程中,深感自己技术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为了更好的适应本职工作,我已经前往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变电转正总结篇2

我们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中学物理教学只重视实验结果和定律的应用,忽略了理论推导和创新教学的内容。虽然能培养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由于不重视理论的引导、判断和推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就难以形成,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就更谈不上了。

初中物理学说过,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地球是由物体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但是,原子与原子能结合成分子其结合力是什么呢?初中物理忽略了它的理论推导。下面就以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为理论基础来推导:

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是电场吸力,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具体表现在电子高速绕原子核旋转,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因而构成原子。电子旋转意会着电子的电场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磁场,即电子转动有部分电场能转化为磁能,这个磁场能提供了两个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这也是一般原子不稳定的原因,因为它总想找到其它原子来结合),例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假如电子绕转有40%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作为两个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电子剩下的60%的电场能与原子核60%的电场力(当然也有偏差)产生吸力,维持电子高速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剩下的40%电场力只能用于原子核之间的斥力了。由于分子的电场或磁场都是中性。从而可知,分子内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由磁场吸力提供,原子之间的斥力由原子核之间的电场斥力提供。

用实际例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上一理论是否正确?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学会用实际例子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比如:1、在自然界中,为什么有些元素可以以单一元素存在呢(稳定态)?原因是在他们的原子结构中,绕原子核的电子当中,有些电子是“反向”旋转的,能使原子的磁性为中性。

2、在所有分子结构中,为什么氢分子的结构最不稳定呢?因为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它绕原子核旋转产生的磁场吸力是最小的,提供两个氢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也是最小的。

3、为什么固体分子结构比较稳定呢?是因为,当原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时,斥力产生,当原子之间有一定的远离时,吸力产生。具体原因是:当两个原子靠近时,两个原子之间的磁场和电场就会发生变化,与通电的螺线管的电磁场变化类似,因而产生阻止这种变化的反作用力,具体表现在,两个原子之间的原子核斥力变大,因此,原子核对周围的电子引力就会变小(上面已证明),从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半径增大,虽然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线速度不变,但是,单位时间内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圈数变少了,因而,电子旋转产生的电场力变化变小,也就是说,提供给两个原子的磁场吸力也跟着变小了。这就是两个原子靠近斥力增大的原因。同理可证,两个原子远离时吸力增大。这就是分子结构稳定的原因。

中学物理也能科学发现

中学物理虽然是物理学的基础,但是,科学发现并非是大学或以上物理学的专利,中学物理研究也能科学发现。

上面分析,从原子结构到分子结构,自始自终只发现两种力:一种是磁场力,另一种是电场力。

在地球上,地球引力处处可见,但是引力究竟是什么呢?莫非就是磁场力或电场力中的一种。显然,地球引力不是磁场力,只能是电场力了。我们生存地球是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分子构成的,因而可见,其引力是非常大的。

  引力究竟是不是电场力,我们还得用大量的事实来验证:

事实一:如果引力就是电场力,那么当两个分子靠近时,两个分子之间的电场就会发生变化,因而产生阻止这种变化的反作用力。具体表现在,两个分子之间的原子核产生斥力,同时,两个分子之间的电子也产生同等的斥力。这两个斥力构成了分子之间的斥力。因而分子内的原子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除非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同理,当两个分子离开(一定距离)时吸力增加。科学观察得出的现象的确如此。

事实二:如果引力就是电场力,那么地球自转就会产生磁场,并且磁场极性方向要符合右手判定定理。实事的确如此。

有人提出,地球有时候磁极性与地球自转的极性方向有偏离。那是因为,地球内部有熔岩,地核是固态的,地壳自转产生的磁场表现在高空;地核转动产生的磁场表现在地表,当地核转动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变化时,都会导致地表的磁场的变化或极性变化现象。但地球总的磁场(或高空磁场)保持不变。

事实三:由于黑洞引力非常巨大,并且高速旋转,如果电场力就是引力,那么,黑洞在高速旋转作用下产生的电流和磁场的巨大是无法估量的。由于电场旋转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由此可知,黑洞的两个吸盘除了有巨大引力外,还有无法估量的巨大磁场。事实验证的确如此。

推论:月球上有磁场,大约是地球磁场总和的2430分之一。原因:(1)月球旋转一周,大约要30天;(2)地球的质量是月球的81倍,由于引力和质量成正比,所以地球引力强度(即电场引力大小)是月球的81倍。但磁场产生的大小与电场力的变化大小有关。如果不考虑地球或月球内部结构的话。地球电场变化的大小就是月球电场变化大小的30×81=2430倍,所以地球磁场力的总和大约是月球的2430倍,足见月球磁场相对于地球磁场是相当小的,没有精密仪器难以测到。

中学物理不能脱离实际,以事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中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讲课本的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联系得少。这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的科学观,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研究开始。对每一件事情和物质现象都要探求出理论依据和实事依据。总结、归纳、推理,并上升为理论。

比如,上面说到,地球引力就是电场力,还不够完满,其具体表现是怎么样的呢?是如何达成的呢?这个还得必须讲清楚。

其实,电场引力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地球分子内的原子核对物体分子内的电子之间的吸引;地球分子内的电子与物体分子内的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即是这两个双向吸引,构成地球引力。

变电转正总结篇3

用万用表测量车辆蓄电池电压,测量结果高于12V,接下来用专用蓄电池状态检查仪对蓄电池的冷却性能进行检查,测量结果表明蓄电池状态没有问题,故障的产生与蓄电池电压过低或状态不佳无关。

对发动机计算机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用专用的电喷系统诊断线束将发动机计算机各工作脚并联引出,用万用测量发动机计算机的供电脚和搭铁脚的电压值(在点火开关关闭、点火开关打开、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挡时),测量结果表明供电脚和搭铁脚的电压没有问题。接下来更换一个新的发动机计算机总成,进行防盗启动系统的匹配操作,而后进行发动机启动操作,发动机还是无法正常着车,表明故障的产生与发动机计算机及其工作线路无关。

用诊断仪PROXIA32寸车辆的防盗启动系统进行状态检查,对应答器的信息进行参数测量操作,表明用户所用的钥匙的识别和验证过程没有问题。对发动机计算机进行状态检查,发动机计算机处于解锁状态,智能控制盒内的防盗启动系统相关参数的读取表明智能控制盒的状态也没有问题。说明故障的产生不是车辆的防盗启动系统存在问题造成的。

对发动机的转速位置传感器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的电阻值,结果正常。更换一个新的发动机转速位置传感器总成,进行发动机启动试验,故障现象还存在,表明故障的产生与发动机转速位置传感器无关(发动机转速位置传感器及其线路如果存在问题,发动机计算机得不到发动机转速信号,无法进行供油和点火时间和时刻的计算和控制,发动机就无法正常启动)。对发动机飞轮上转速信号齿的外观进行目视检查,排除由轮上的转速信号齿缺损,造成传递给发动机计算机的转速信号不准确造成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的可能性。

对自动变速器计算机进行故障码读取操作,没有发现任何故障信息存在,排除由于自动变速器计算机存在问题造成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对话存在问题造成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的可能性。

对智能控制盒总成进行参数测量操作,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接下来对智能控制盒的供电脚和搭铁脚的工作电压值进行测量(点火开关打开和点火开关关闭,启动发动机三种状态),测量结果与正常值相同,表明故障的产生与智能控制盒本身无关。

用诊断仪和物理测量盒对发动机计算机、智能控制盒、自动变速器计算机之间的CAN I/S网线路上的波形进行读取操作(点火开关关闭和点火开关打开两种状态),所得到的波形表明这三个计算机之间CAN I/S网的工作没有问题,排除由于发动机计算机、智能控制盒、自动变速器计算机之间的CAN I/S网线存在故障造成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可能性(CAN I/S网不存在降级模式,只要两根网线存在问题,如短路、断路,绞接在一起,发动机就无法正常工作)。

对自动变速器的多功能开关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如查多功能开关存在问题,造成无法将自动变速器变速杆处在P或N挡的信息传递给发动机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盒,PSF1(发动机舱内熔丝盒),PSF1就无法控制发动机启动机进行发动机的启动动作,用专用的AL4自动变速器诊断线束将多功能开关各工作脚并联引出,测量在自动变速器操纵杆处于P、N挡时的相关脚的电压值,与正常情况下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没有发现问题。接下来更换一个新的多功能开关总成,而后进和空挡初始化操作,并进行发动机启动试验,发动机还是无法正常着车,表明故障的出现与多功能开关及其工作线路无联系。

对小电流点火开关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如果小电流点火开关及其工作线路存在问题,没有将启动发动机的信恩传递给智能控制盒、PSF1和发动机计算机,它们将无法控制燃油泵工作和启动机工作),用专用诊断线束测量小电流点火开关给智能控制盒两条信号线路的电压值,测量结果没有问题。检查线路上的F11熔丝的通断,也是没有问题的,表明故障的产生与小电流点火开关及其工作线路无关。

对PSF1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对它内部的MF3和MF4熔丝进行状态检查,没有发现存在熔断的情况,接下来检查发动机计算机插接器48VNR B3脚到PSF1插接器28V GR 16脚之间的编号为1021E的线路的通断情况,结果表明是正常的,测量这个脚在点火开关关闭、打开、启动发动机三种状态下的电压值,并将测量结果与正常情况下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没有发现异常。接下来测量PSF1内的F8熔丝的状态,结果没有问题,又检查R6和R8继电器的状态也是正常的。继续测量在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挡时PSF1插接器5V JN 2脚到启动机供电脚,编号为100启动工作线路的状态,测量结果表明其通断状态是没有问题的。测量小电流点火开关插接器3V NR 3脚到PSF1插接器28V GR 9脚和智能控制盒插接器10V BA 4脚之间的启动信号线路的通断也是正常的,在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挡时电压值是蓄电池电压,表明此信号线路的工作状态是没有问题的。更换一个新的PSF1总成,而后进行发动机启动试验发现故障现象还存在,表明故障的形成与PSF1及其工作线路无关。

对启动机及其工作线路进行状态检查,对更换一个新的启动机总成:而后进行启动试验,故障还存在,表明故障的产生与启动机总成本身无关,接下来检查,其供电线路和搭铁线路的工作状态,在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挡时供电脚的电压为蓄电池电压,正常,接下来测量搭铁脚的电压,测量值为0,又测量其与其他工作正常的车身搭铁点之间的电阻值,测量结果为3700Ω,测量结果明显偏高(正常情况下此搭铁与其他工作正常搭铁点之间的电阻值小于1Ω,对此搭铁点进行检查,发现搭铁点存在被腐蚀生锈情况,于是进行除锈并重新安装,之后用万用表测量其与其他工作正常车身搭铁点之间的电阻值,测量结果为0.1Ω,恢复正常,而后进行发动机启动操作,发动机可以正常着车。

维修小结

此故障是由于启动机的搭铁线路存在腐蚀而造成的。

该车小电流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挡后,当启动机供电脚有蓄电池电压出现时,由于搭铁脚工作异常,无法形成工作回路,启动机内的电磁阀无法正常吸合,启动机也就不能进行带动飞轮运转的动作,发动机也根本不能进行正常启动。

变电转正总结篇4

一、系统方案

本系统抽油机为无游梁塔架立式直驱抽油机,其控制系统采用变频器节能技术,以西门子PLC控制器S7-1200作为主控单元,控制ABB变频器ASCM1-04AS-031A-4直接驱动永磁同步电机加速、减速、正转、反转,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抽油杆的直线运动,实现抽油杆连续可控地上下往复运动,完成产液所需的抽油过程。同时,利用GPRS无线模块实现与油田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满足现代油田信息化、数字化需求。

1.PLC系统

PLC系统是整套控制逻核心,包括PLC控制器、行程开关、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按钮、指示灯等。PLC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7-1200小型可编程控制器,该系列控制器具有集成PROFINET接口、强大的集成工艺功能和灵活的可扩展等特点。S7-1200 CPU将微处理器、集成电源、输入和输出电路、内置PROFINET、高速运动控制I/O以及板载模拟量输入集成于一体,带有多达6个高速计数器,3个100kHz,3个30kHz,为用户指令和数据提供高达50KB的共用工作内存,同时还提供2MB的集成装载内存和2KB的掉点保存内存。

PLC系统通过检测自动/手动旋钮信号,进入自动和点动控制模式。自动模式下PLC控制系统依据用户设定冲程、上行下行速度、加速减速时间,实时计算电机转速及当前位置,通过PROFIBUS总线向变频器发送速度控制目标值及方向,从而实现电机的提前加速减速及换向。点动模式下PLC控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速度,控制变频器速度值及方向,实现抽油杆单方向运行。

PLC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入接口与数字电压电流表相连,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电压、电流状况。上下极限开关、急停开关作为数字量信号连接到PLC控制器数字量输入端。

操作显示面板选用西门子KP600 PN 5.7寸按键式触摸屏,它通过内置的PROFINET总线接口与PLC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利用西门子组态功能开发了抽油机控制系统人际交互界面,包括设定冲程、上下行速度,显示实时冲程、冲次等参数的基本运行参数界面;查看变频器当前输出参数的系统运行状态界面;以及包含记录故障代码、故障内容的异常报警记录界面等。

PLC系统中PLC控制器通过扩展的RS232通讯模块与GPRS(433M或Zigbee)无线模块相连,借助无线模块抽油机控制系统能够将当前系统运行状态参数、故障报警信息实时发送到监控中心或工作人员手机上,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远程修改冲程、冲次设定值,及远程启停抽油机。

2.变频器

电机驱动部分选用ABB公司ACSM1-04AS-031A-4高性能变频器,ACSM1系列变频器功率范围0.75kW至160kW,采用DTC(直接转矩控制)控制技术,提供了高性能的速度控制、转矩控制和运动控制,支持有反馈或无反馈开环方式的异步及同步电机。该系列变频器适用于本方案中闭环方式下同步电机的速度控制方式。通过外扩PROFIBS总线通讯模块FPBA-01,实现与PLC控制器之间的总线数据通讯,传输实时转速、频率、电流、转矩百分数、编码器转速和直流母线电压,及I/O状态,报警和故障代码等变频器实时参数信息。

上下换向、极限开关同时接入到变频器数字量输入端。自动运行模式下,系统以无限逼近的方式在上下换向开关间按设定冲程自动运行,当位移算法计算所得当前位置累计误差超出门限值时,碰触换向开关,变频器检测到该信号后立即减速。PLC控制器利用PROFINBUS总线检测到换向开关对应的I/O状态变化,启动电机反转运行,同时更新位移算法起始点。

二、软件方案设计

PLC控制器和变频器承担了整套系统的逻辑控制功能,其中PLC程序又是整套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功能实现的核心,该程序的优劣决定着整套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安全。PLC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结构清晰,便于调试及维护。PLC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PLC主程序完成正常情况下工作模式判断处理,依据不同数字量输入完成启动、停止、点动等动作处理过程,同时针对不同的故障和报警类别进入相应处理模块。

上电初始化模块完成对系统程序、参数的初始化,及显示模块配置参数导入等内容。

状态自检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各按键和触摸屏动作、当前系统总线上报的故障报警状态,依据状态自检结果,进入相应的模块处理流程。

参数设定模块是依据现场人际交互界面所修改内容更新系统参数、保存新设定值等。点动运行模块完成上行、下行按钮按住时,变频器输出、松闸,实现点动上行、下行,在按钮松开后,控制零速保持和抱闸制动。

自动运行模块依据当前系统所处的启停状态和新启停控制命令进到正常运行处理程序,完成当前位置判断,对电机转速、方向进行连续自动控制。

故障和报警处理模块根据异常类别进到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程序中包含面板报警显示和处理意见、GPRS无线报警、电机制动、零速保持等。

PLC通过PROFIBUS总线向变频器下发启停控制字和转速设定值报文,变频器进入相应的启动和停机处理程序。当收到上下行换向开关输入时,电机停机减速,变频器进入换向处理程序,并通过总线非周期向PLC发送换向报文。变频器同步检测极限和急停信号,及时进入相应处理程序。

三、结束语

基于PLC与变频器的节能式抽油机控制系统选用应用广泛的变频节能技术,采用以PLC控制系统为核心,控制变频器加速、减速、正反转,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悬点上下往复运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电机正反转直驱方式,实现了上下冲次单独连续可调,能够满足老井、稠油井上慢下快的汲取方式,结合系统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开展人工或智能化间抽远程控制,最大程度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变电转正总结篇5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等,在高二阶段,又深入学习了电场力的功、电势能、功能关系和外电路上能量转化,以及在静电力功基础上建立的电势和电势差,可以说研究的比较全面.而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外电路的,针对电源内部电路的研究几乎为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学过的概念中,电势(差)很抽象,虽然经过学习,大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电势的物理意义.

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实际是学生主体进行同化和顺应最后到达认知平衡的过程,学习是否有效,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由于刺激而发生了合理的改.又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辅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

据此本节课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依次增加电路中小灯泡并联的个数,发现小灯泡变暗,创设与初中所学物理规律相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发现自己认知和实验现象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开放电池进行实验,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的结果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出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的物理情景,提出新的物理概念电动势;最后从能量转化等角度进行总结提升,深入理解电动势.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看到电源在供电时其两端电压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科学规律源于实验.通过观察、分析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物理意义,帮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构建新的物理情景,让学生感受逻辑思维的力量.

教学过程设计

1暴露学生原有认知,并创设和原有认知相矛盾的实验现象

实验1 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后,依次闭合支路上的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能够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依次变暗.

问题1小灯泡为什么会依次变暗?减小的电压去了哪里了?

实验2如图2所示,依次闭合支路上的开关,观察此时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的电压变化值.能够观察到此时小灯泡亮度依然依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

问题2此时小灯泡两端减小的电压去了哪里了?

通过问题1让学生明确电流通过电阻后会产生电势降落,为后边的问题做铺垫;问题2将本节重要概念电源内阻引出.

2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展示实验室所用的开放化学电池,引导学生用此设计实验,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3利用开放电池对电阻供电,电路图如图3所示,分别测量外电路电阻不同时原电池内部电阻引起的电势降落U2和外电阻引起的电势降落U1(路端电压).记录数据在

表1中.

表1

U1/V

U2/V

U1+U2/V

2.0

2.0

1.8

0.2

2.0

1.6

0.4

2.0

1.4

0.6

2.0

1.2

0.8

2.0

问题3观察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能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a.电路未接通时,U1最大;

b.开关闭合后,U1比刚才小了,电源内部电势降落U2不为零;

c.U1与U2之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等于一个定值,即电路未接通时电源两端电压.d.随着外电路电阻阻值的减小,U2逐渐增大,U1逐渐减小.

3针对核心问题,精讲点拨

(1)电源内阻

分析结论:

a.电路未接通时,U1最大;

b.开关闭合后,U1比刚才小了,电源内部电势降落U2不为零;

(2)电源电动势

分析结论:

c.U1与U2之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等于一个定值,即电路未接通时电源两端电压.这个值是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的总和;

之所以内外一共就降落这么多(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粉笔被抬高和它所降落高度进行对比)是因为电源将电势抬高这么多!这个值就等于这个电源的电动势大小.

4结合理论,总结提升

闭合回路中的电势变化情况,电源将电势升高,然后由于电源内部有电阻,本身会引起一定的电势降落,电源提供给外电路的路端电压实际上是剩余的部分.

在外电路上,正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由正极运动到负极,电势能减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电源内部,需要非静电力(化学作用)将正电荷由负极搬到正极,此时非静电力对正电荷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不同电源的电动势越大,那么移动单位正电荷非静电力所需要做的功越多,能量的转化就越多.电源电动势等于移动单位正电荷由负极到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电动势:电源将单位正电荷由电源负极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单位:伏特

物理意义:表征电源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特性.

大小:电源不接入电路时其两端的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

举例:开放电池、手机电池

5应用新认知,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生活常见的电池,不同电池商标上的标识不同,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教学反思

(1)“电池在供电时,其两端电压是不变的”这是学生的前概念,从物理上来讲这个前概念是片面的,只有理想电池才满足这样的条件;而从心理角度来讲,这个前概念是学生学习本课的第一阻力.因此,本节课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真实看到电源供电时,其两端电压会随着外电路的变化而改变,创设和学生认知相矛盾的现象,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思考.

变电转正总结篇6

0.引言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600MW,每台机组配置两台互为备用的凝结水泵,流量调节采用传统的阀门调节方式。因而存在节流损失大,能量浪费严重;机组调峰时凝结水泵运行效率大幅度降低;调节频繁易导致阀门和执行机构损坏,设备维护量大;电机工频启动对电网和电机造成较大冲击等弊端。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降耗,降低厂用电率。经过长时间调研,兰溪发电厂选用了西门子罗宾康完美无谐波变频器,于2009年#4机组大修期间将#4机凝结水泵进行了变频改造。在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后近半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证明了高压变频器节能效果明显,值得在设计和对电厂其它高压辅机的改造中推广。

1.凝结水泵变速节能原理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每台机组配置两台100%容量的凝结水泵,每台水泵配备一台6kV交流电机,功率为2200kW,凝结水泵的系统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凝结水系统简图

由于电网调峰的需要,兰溪发电厂4台机组夜间低负荷运行时间长,白天负荷变化频繁,凝结水泵大部分时间在中、低负荷状态运转。。而凝结水泵采用定速方式运行,出口流量只能依靠控制阀门调节,节流损失、出口压力高,系统效率低。

图2 水泵调速时的H-Q曲线

即可概括为:流量Q和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扬程H和转速N的二次方成正比;轴功率P和转速N的三次方成正比。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转速下降50%时,流量下降50%,扬程下降75%,功率下降87.5%,即功率与转速成3次方的关系降低。如果不用减小出口阀开度的方法控制流量,而是将泵的转速降低,随着泵输出压头的降低,消耗在阀门上的功率完全可以避免,这就是水泵变速运行的节能原理。

根据异步电动机转速表达式N=60f(1-S)/P可知,交流电动机的转速N与电源的频率f成正比,通过变频装置将电网50Hz的固定频率转变成为可调频率,即可实现交流电动机无级调速,从而达到使凝结水泵变速运行以节能的目的。

2.使用高压变频器后的效益分析

兰溪发电厂#4机组凝结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后,凝结水泵变频运行时,变频器控制凝结水母管压力,除氧器水位调节阀控制除氧器水位。当滑压运行时,变频自动控制的压力定值是一个随给水流量变化的折线函数,且允许操作员对凝结水母管压力设定值有一定的干预,使凝结水泵在满足机组正常运行要求前提下,控制凝结水母管压力最小,凝结水泵在允许的最低转速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表1是兰溪发电厂#3机组(未进行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凝结水泵工频运行)与#4机组(已经进行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凝结水泵变频运行)在负荷相同情况下的凝结水泵部分运行数据。

变电转正总结篇7

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供电部门,并影响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由于反窃电技术水平低,窃电方式多样化等是反窃电的难点。窃电行为严重地损坏了电力企业的利益,扰乱了供用电秩序。为防窃电,供电企业采取了加强人力检查,电能表计中增设防窃电措施等各种技术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一些窃电,但窃电手段也不断地提高,对此对近年来,一些窃电手段进行了总结,实现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电能表计量回路中的各种窃电。

2 计量回路窃电的主要方法

窃电,其目的都是为了电能表少计量,甚至不计量。从表面现象看,窃电的最终结果是反映在总受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产生了差值;从电能表的基本计量原理和电功率(P=UIcosΦ)可知,一块电能表能否正确计量,主要决定于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安装和接线的正确性,打破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将导致电能表转速变慢、停转甚至反转,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另外,通过改变电表本身的结构性能,也可以使电能表转速变慢、停转甚至反转。下面从电流、电压、相位和安装接线4个主要方面对电能表防窃电进行分析。

2.1 断(分)流窃电

窃电者采用改变电能表电流计量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改变电流互感器变比、极性,或添置短路线圈或分流回路,造成计量电流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无电流通过,或只通过部分电流,从而导致电能表不计或少计电量。

2.1.1 CT短接:在用电过程中,将CT短接,使得计量回路电流经短接线流出计量表无电流流过,达到表计不计量。

2.1.2 CT开路:在低压用户中,将电流回路引线拆除,也就是将CT开路,计量回路中无电流,也同样使得表计不计量。

2.1.3 分流:主要就在CT二次并联一个分流引线,部分电流从计量回路流过,另一部分电流通过接线流过流,使得计量回路少计量的目的。

2.2 失(欠)压窃电

窃电者采用改变电能表计量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开路或接触不良或在电压线圈回路中串联电阻等,导致计量电压回路故障,使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压或额定电压降低,从而导致电能表不计或少计电量。

2.2.1 失压窃电:即计量回路的某相或全部相,电压引线等拆除,使计量表只有电流无电压。无法计量用电量;

2.2.2 欠压窃电:正常用电计量时,计量表的表尾电压应与实际系统电压相等或计量回路电压相等,其计算的有功电量等于实际用电量,如将引入表尾电压引线等虚接后,其真正引入表计的电压值低于实际值时,表计的计量值侧低于实际值,达到少计量的目的。

2.3 移相窃电

根据电能表的计量原理窃电。采用不正常接线,接入与电能表线圈不对应的电压、电流,或在线路中接人电感或电容,改变电能表线圈中电流、电压间的正常相位关系,致使电能表少计甚至不计电量。

(1)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A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a=UabIacos(30°+Φ)。若在A相与地之间接入电感性(空载电焊机之类)负载,负载电流Ifa与电感电流IL叠加后总电流Ia,此时电能表将出现反转或变慢;①当负载电流较小时,与Uab的相角差大于90°,电能表反转;②当负载电流较大时,负载电流Ifa与电感电流IL叠加后使总电流Ia与Uab的相角差小于90°,电表转速变慢;③而当负载电流为零时,Ia即(IL)与Uab的相角差等于120°电能表反转。

(2) 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C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c=UcbICcos(30°-Φ)。如果在C相与地之间接入电容,则电流Ic超前电压Ucb。与A相接入电感负载的原理类似,电能表有可能出现转速变慢、反转、甚至停转。

(3)因三相二元件电能表只有A相元件和C相元件,B相负载电流没有经过电能表的测量元件,若在B相与地之间接入单相负载,此时电能表对单相负载就完全失去了计量。

如果采用3只单相电能表(三相四线制电能表)配上TA对三相三线用户计量,则电能表的测量功率为:P总=Pa十Pb十Pc=UaIacosΦa十UbIbcosΦb十UcIccosΦc。因为三相均有测量元件,所以从任何一相接人单相负载都能正确计量,3个元件的测量功率分别是各自的相电压、相电流与两者夹角余弦的乘积,从任何一相接人电感或电容都不可能使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角差大于90°,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利用电感或电容移相窃电。

2.4 利用电能表二次接线窃电

电能表二次接线一定要符合DL/T5202-2004《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及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虽然将电能表的接线盒加有封铅,但要使加封的电能表少计甚至不计电量也是很容易的事。

2.4.1错接相序:改变正常的相序接线方式,使得某一相或全部有功功率为负值,从而达到计量或少计量的目的。

2.4.2错接极性:改变电流互感器的进出线极性,即改变K1, K2的引线,使其电压与电流角度反相180°产生反向功率。

使电能表反转或正转,取决于相应电流和电压相位的相位。所以,在电能表安装完成后,一定要核查二次接线是否连接正确,并施加铅封对人为错接线造成错误计量进行防范。

2.5 其他方法进行窃电

改变表计计度器,将大常数计度器用于小常数电能表中;利用一些机械器具增大表盘转动摩擦力,使转盘转动变慢甚至卡死转盘;故意加大负荷,破坏电能表的电流线圈绝缘,使电流线圈匝间短路,导致电能表转慢而少计电量;采用更换互感器铭牌、互感器线圈,或减少互感器线圈匝数,从而改变互感器变比进行窃电;遥控器窃电等。

变电转正总结篇8

1 前言

文章经过论述电气综合自动化体系的性能,讲述了当下电气自动化掌控体系的规划理念(以发电厂为例子),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掌控体系的发展态势。设备智能化水准的提升促使对现场设备情况的精确掌控变为可能,通讯科技的发展则为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采纳。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

2.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办法优势是运营维护比较便捷,掌控站的防护准求不高,系统规划比较简单。但是因为集中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2.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科技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3 探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3.1 OPC(OIJEforProcessControl)科技

OPC(OIJEforProcessControl)科技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科技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科技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科技和多媒体科技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科技和视频处理科技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正从单一的设备转向集成的系统。

3.2 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由它组成的变换器电路也必然要换代。应用普通晶闸管时,直流传功的变换器主要是相控整流,而交流变频船动则是交一直一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进入第二代后,更多是采用PWM 变换器了。采用PWM方式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高次谐波对电冈的影响,解决了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但是PWM 逆变器中的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脉动作用在定转子上,使电机绕组产生振动而发出噪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开关频率,使之超过人耳能感受的范围,但是电力电子器件在高电 压大电流的情况下导通或关断,开关损耗很大。开关损耗的存在限制了逆变器工作频率的提高。 1986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Divan 教授提出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传统的逆变器是挂在稳定的直流母线上,电力电子器件是在高电压下进行转换的‘硬开关’,其开关损耗较大,限制了开关在频率上的提高。而谐夺式直流环逆变器是把逆变器挂在高频振荡

过零的谐振路上,使电力电子器件在零电压或零电流下转换,即工作在所谓的‘软开关’状态下,从而使开关损耗降低到零。这样,可以使逆器尺寸减少,降低成本,还可能在较高功率上使逆变器集成化。因此,谐振式直流逆变器电路极有发展前途。

3.3 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渐成熟

1971年,德国学者F.Blaschke阐明了交流电机磁场定向即矢量控制的原理,为交流传动高性能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把定子电流的磁场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开来,分别加以控制。这种解耦,实际上是把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设法等效地变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种等效变换是借助于坐标变换完成的。它需要检测转子磁链的方向,且其性能易受转子参数,特别是转子回路时间常数的影响。加上矢量旋转变换的复杂性,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于达到分析的结果。

1985 年德国鲁尔大学的 Depenbrock 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理论,接着 1987年又把它推 广到弱磁调速范围。大致来说,直接转矩控制,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计算与控制电流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 一 Band 控制)产生 PWM 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省掉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矢量控制中控制性能参数易受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没有通常的 PWM 信号发生器,其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物理概念明确,转矩响应迅速,限制在一拍之内,且无超调,是一种具有高静动态性能的新型交流调速方法。

结束语

电气系统自动化科技的研究对于水利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革新电气系统才能够更好的为水利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变电转正总结篇9

县级供电企业按照其公司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等几种形式,必须接受上级单位的协调和管理,是本管辖区域范围内供电业务的直接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

管理上,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尤其是刚改制不久的县级供电企业,没有开展配网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不能分别计算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值,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线损分析。同时,由于没有开展理论线损计算,不清楚单个配电线路、低压配电台区的理论线损率,在线损考核指标制定上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此外,部分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开展了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但计算方法过于粗糙,手段落后,对规范线损管理体制和制定降损措施意义不大。

总体来看,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在县级供电公司开展的并不是很理想,不能为降损工作提供技术性指导。县级供电企业直接面向广大低压用户供电,专线用户和专售电量较地市供电局少,无损或少损售电量比重低;此外,农网用电负荷密度小、供电半径大、线路延伸长等外部因素,这是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率高的客观原因。高能耗配变的使用、线路绝缘老化、台区无功补偿不足、电能计量装置覆盖率不高等都是线损偏高的普遍的技术原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管理措施

1.1 加强基础资料管理

建立规范的图纸档案,包括电网主接线图、变电站一次接线图、10kV线路地理走向图及单线图、0.4kV台区地理走向图等。完整、准确的基础资料是开展理论线损计算的基本条件。

1.2 计量装置及抄表

对于线损统计和理论计算所需要的计量点,应保证计量箱(柜)完好,各种计量装置(尤其是关口计量表),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精度,做好计量装置的运维管理。

1.3 线损考核

线损指标考核是降低管理线损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开展“四分管理”和指标考核,暴露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加以解决。

1.4 无功管理

对台区、线路设定功率因数指标(尤其是台区),通过无功表的定期抄管,了解低压台区功率因数的实际情况,为无功补偿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1.5 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

县级供电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线损理论计算周期。通过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的分析比较,鉴定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供电管理的科学性,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抄收统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

2 技术措施

(1)对于负荷较重的县城线路,可将线路出口1公里干线扩容。据理论计算相关统计,线路出口1公里导线的损耗,占10kV线路总损耗50%以上,故线径增加一个等级,能显著降低线路部分损耗。

(2)更换S7及以下高能耗型配变,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先从线路末端开始逐步更换,这样既降低了配变损耗,又使线路损耗有所改善。

(3)完善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在变电站增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杜绝无功过补偿与欠补偿,维持母线电压恒定。对配变容量较大的低压台区,加装分组投切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使配变低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县级供电企业典型线路线损分析:

各级关口计量点有正、反两个负荷方向,因此各关口计量点的电量统一做了如下定义:

“A开关反向”:变电站A的线路流入到母线的负荷电量。

“A开关正向”:变电站A的母线流出到线路的负荷电量。

a.110kV线路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线路上有三条T接线路且双侧110kV开关均装有电能计量装置

b.10kV线路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关联线路1和2的总线损率=(WA2正向+WA1正向-W∑终端用户侧)/(WA2正向+WA1正向)×100%

关联线路1和2的10kV线损率=(WA2正向+WA1正向-W∑配变总表)/(WA2正向+WA1正向)×100%

如:关联线路2负荷转由关联线路1供电的时候:

转电台区用户侧调整的电量=【(T转电结束时间-T转电开始时间)/T总运行时间】*W∑转电台区终端用户侧

转电台区总表调整电量=【(T转电结束时间-T转电开始时间)/T总运行时间】*W∑转电台区总表

关联线路1的总线损率=(WA1正向-W用户侧调整后)/WA1正向×100%

变电转正总结篇10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于50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样本选择时剔除了数据缺失和数据不全的企业,选取2009年和2010年数据共100个样本量。

1.1 研究设计

本文以衡量企业绩效类的指标为因变量,以能代表增值税转型的指标为自变量。

(1)被解释变量的设计。本文选用每股收益作为衡量电力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

(2)解释变量的设计。本文利用(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抵扣额=生产用固定资产增加额×17%)作为衡量增值税转型政策的指标,即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会促使企业绩效变好。

(3)控制变量的设计:①公司规模。本文采用企业年末资产总额的对数作为企业规模的控制变量,即规模较大的企业绩效比较好。②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辅助变量,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使得企业绩效更好。③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本文选取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辅助变量,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大的公司,企业经营绩效好。④资产负债率。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指标作为一个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公司经营绩效变差。

1.2 模型的构建

本文主要是研究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1.3 样本的回归检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表得出回归方程:

Y=0.851+(1.034E-10)X1+0.050X2+0.03X3+0.348X4-2.535X5

由表1-1可以看出,该方程整体通过了F检验,方程拟和程度比较好,说明该方程具有统计意义。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确实会使企业绩效明显转好,并且企业规模、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均和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公司适量负债的存在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应该尽量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从而在增值税转型中获得较大的利益。

2.结论和建议

2.1 结论

增值税转型可以使得上市公司绩效明显变好,企业的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节省了现金流量,可以促进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的企业,受到影响幅度越大。而电力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因此增值税转型必将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2 建议

电力开发企业一方面应重新进行公司长期现金流量预测,调整长期筹资计划,同时应积极做好经营规划,享用增值税转型成果。另一方面大型电力开发企业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类型与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更新投资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投融资计划,为企业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变电转正总结篇11

在工业、农业及交通运输中,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如车床、磨床、铣床、运输机等。生产机械中一些部件的运动,需要原动力来拖动。自19世纪有了电动机以后,由于电力在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方面的优越性,使电动机拖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电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我们称电力拖动。

由于不同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使得它们对电动机的运转要求也不同。要使电动机按照生产机械的要求正常运转,必须配置一定的电器控制设备和保护设备,组成一定的控制线路,才能达到目的。在生产实践中,一台比较复杂的机床或成套生产机械的控制线路,总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线路组成。因此,掌握好基本控制线路,对掌握各种机床及机械设备的电器控制线路的运行和维修是很重要的。

这里我主要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这个课题,总结一下我教学的经验及教学过程。

讲解此课题,要循序渐进,通过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特点,到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分析,再到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分析,总结出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动作原理、线路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线路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一、课前复习,学生自主导入

在上节课结束后,将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预习,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自己归纳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相互之间互设问题,互相解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胆识、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还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学生回答结束时,台下的学生们给予掌声,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之后老师归纳总结所提问题: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特点,熔断器FU、热继电器FR、交流接触器KM的作用。在讲述此观点时,应强调熔断器和热继电器两者所起的作用不同,不能互相代替。同时复习自锁定义,为联锁定义作铺垫。

二、提出疑问,导入新课题

阐述正转控制只能使电动机朝一个方向旋转,带动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朝一个方向运动。生产机械还有没有其它的运动要求呢?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悬念,让学生们一下集中注意力,对新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

导入新课:许多生产机械往往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如机床工作台的前进与后退;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等,这些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正、反转控制;当改变通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三相电源相序,即把接入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时,电动机就可以反转。

三、讲解新课

1、阐述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利用倒顺开关可以改变电源相序来实现电动机的手动正反转控制。如下图1。

工作原理:

操作倒顺开关QS,当手柄处于“停”位置时,QS动、静触头不接触,电路不通,电动机不转。当手柄扳至“顺”位置时,QS动触头和左边的静触头接触,电路按L1―U、L2―V、L3―W接通。输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电压相序为:L1―L2―L3,电动机正转;当手柄扳至“倒”位置时,QS动触头和右边的静触头接触,电路按L1―W、L2―V、L3―U接通。输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为:L3―L2―L1,电动机反转。(1―静触头;2―动触头)

由工作原理学生自己分析它的优缺点,老师总结。优点:所用电器少,线路简单;缺点:这种线路操作起来不方便,是一种手动控制,所以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安全。从而引出下一内容。

2、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线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它们分别由正转按钮SB2和反转按钮SB3控制。如下图2。

工作原理:

从主电路看出,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不同,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则对调了两相的相序,按L3―L2―L1相序接线。必须强调指出,KM1和KM2主触头决不允许同时闭合,否则会造成两相电源短路事故。为避免相间短路,就在正转控制线路中串接了反转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头,而在反转控制线路中串接了正转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头,即接触器联锁。这样,当KM1得电动作时,串在反转控制线路中KM1的常闭辅助触头分断,切断了反转控制电路,保证了KM1主触头闭合时,KM2的主触头不能闭合。同样,当KM2得电动作时,KM2的常闭辅助触头分断,切断了正转控制电路,从而可靠的避免了两相电源短路事故的发生。

控制回路分析:

按下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KM1常闭辅助触头断开,这样再按下按钮SB3,接触器KM2也不可能得电,就保证了在KM1工作时,反转接触器KM2不可能得电。之后KM1的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线端U1、V1、W1分别从电源的L1、L2、L3得电,电动机正转;同时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闭合,控制线路自锁。区分:自锁和联锁。

按下SB1,接触器KM1失电,电动机失电停转。

再按下SB3,接触器KM2得电,KM2的常闭辅助触头断开,这样再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1也不可能得电,就保证了在KM2工作时,正转接触器KM1不可能得电。之后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的接线端

U1、V1、W1分别从电源的L3、L2、L1得电,电动机电源换相反转;同时接触器KM2的常开辅助触头闭合,控制线路自锁。

让学生分析此线路工作优缺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总结: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工作安全可靠,缺点是操作不便。中间有一个频繁按动停止按钮的操作。也就是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后,才能按反转启动按钮,否则由于接触器联锁不能实现反转。为克服此线路不足,我们采用按钮联锁实现正反转控制。

3、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此线路的工作原理与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基本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照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自行分析。这样老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能达到最佳效果。如下图3。

总结工作原理:

合上电源开关QS后,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1得电,KM1的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得电正转;直接按下SB3,先断开KM1线圈电路,然

后KM2线圈得电,电动机电源换相后反转。这种利用按钮实现联锁的控制叫做按钮联锁。按钮联锁触头:SB2、SB3常闭触头。按钮联锁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不可靠,一旦接触器主触头熔焊无法断开时,按下另一个按钮后,另一接触器线圈依然能得电,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个即安全可靠,又操作方便的线路,兼容以上线路的优点,那就是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

4、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如下图4。

工作原理分析:师生互动,共同分析动作原理。把问题交给学生,鼓励信任学生,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成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在教育与环境下,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四、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及布置课后任务

正反转控制线路是电动机控制线路中的一个基本线路,它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很多功能的控制,是应用很广的一个电路。常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有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和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相比较来说,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是很方便;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操作很方便,但是由于线路结构和实际线路的原因,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的故障;为了解决上述两种电路存在的问题,把这两种电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这种控制线路兼有两种控制线路的优点,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下次课要进行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试车。请同学们备好有关工具。

五、总结

通过对此课题的讲解,学生们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为以后实习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分析、表达能力,并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融合在学生参与和交流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探索的成功及乐趣。

参考文献:

[1]《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第二版 .中国劳动出版社.劳动部培训司组织编写

变电转正总结篇12

具有YUV输入端和带快速消隐的RGB信号输入端,它的OSD/Text输入端与其它视频信号输入端分开,而且既有快速消隐功能又可混合插入;同时内设RGB控制处理器,能实施连续阴极校正(CCC)、白点和黑电平偏移调整;可提供黑电流稳定的RGB输出;可有效解决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CRT显示图像偏色和对比度下降等缺陷。

能产生内部时钟的可编程偏转处理器,这些驱动信号包括行驱动、场偏转以及东西校正的抛物波,其电路既能适应4:3显像管,也适应于16:9显像管。

既可用于单扫描(50Hz或60Hz),也可用于双扫描(100Hz或120Hz)。

用于行、场偏转处理的内部时钟产生器可由一个12MHz陶瓷谐振器来同步,从而提高了行、场偏转处理电路的定时精度。

具有两个控制环的行同步电路,且行振荡器无需调整;行驱动脉冲能实施慢启动和慢停止;具有行、场几何失真处理能力及水平平行四边形和弓形校正功能。

内设的蓝延伸电路可使近白的色彩向蓝方偏移,以提高图像白场区域的艳丽程度。

对非标准的亮度信号也具有黑电平延伸处理功能,从而使不同信源输入的视频信号经该电路处理后具有一致的图像层次;同时,该器件内部还设有适应色差信号的可切换矩阵,能适用多制式色差信号的处理和显示;

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焦功能,以及适应于16:9显像管的垂直卷帧功能。

本芯片供电电压为+8V,总供电电流为50mA,芯片内部的所有功能均可由I2C总线控制。

2 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

TDA9332H具有44个引脚,各引脚功能如表1所列。图2所示为其内部结构框图。

表1 TDA9332H的引脚功能

引脚标识引脚号引脚功能描述引脚标识引脚号引脚功能描述VDOA1经几何校正后的场锯齿波输出AVD23场同步输入VDOB2经几何校正后的场锯齿波输出BHD24行同步输入EWO3东西枕校抛特波输出DACOUT25DAC输出EHTIN4高压稳定检测信号输出VIN26V信号输入FLASH5快速检测输入UIN27U信号输入GND16地YIN28Y信号输入DECVD7数字电源滤波FBCSO29固定束电流关断输入HOUT8行激励脉冲输出RI130红基色信号1插入SCO9沙堡脉冲输出GI131绿基色信号1插入SCL10I2C总线时钟线BI132蓝基色信号1插入SDA11I2C总线数据线BL133快速消隐1插入HSEL12行频选择控制PWL34白峰限幅退耦HFB13行逆程脉冲输入RI235红基色信号2插入DPC14动态相位补偿GI236绿基色信号2插入VSC15场锯齿波形成,外接锯齿波形成电容BI237蓝基色信号2插入IREF16场锯齿波形成参考电流设置BL238快速消隐2插入VPI17+8V电源(行启动)VP239+8V电源DECBG18电源稳压滤波器电容连接端(带隙滤波)RO40红基色信号输出GND219地GO41绿基色信号输出XTALI2012MHz晶振输入BO42蓝基色信号输出XTALO2112MHz晶振输出BCL43束电流限制输入LPSU22低压启动电路供电BLKIN44黑电流检测输入

3 TDA9332H的工作原理

3.1 图像信号的选择和显示处理

TDA9332H中图像信号的选择和显示处理包括将RGB信号转换成YUV信号、YUV选择、黑电平延伸及色度控制、基色矩阵、对比度控制、基色信号选择、白峰和亮度控制、峰值限幅和束电流控制、暗平衡自动调节、蓝电平延伸及输出放大等。TDA9332H有三个信号输入口,即一个YUV和两个RGB输入口。其中YUV输入口供倍场/逐行处理部分输出YUV信号。

在上述三个输入口中,第一个RGB输入口用于外部视频RGB信号的输入,第二个RGB输入口用于OSD和图文电视的RGB信号输入。三个输入口的信号转换都是由微处理器通过I2C总线来控制的。

RGB输出信号的处理包括白峰限幅、束电流限制、阴极束电流连续校准、蓝电平延伸等电路。

3.2 同步、偏转小信号处理及几何失真校正

图2

(1)时钟发生器和第一锁相环

TDA9332H中的时钟发生器由一个压控振荡器和第一锁相环共同产生同步、偏转处理所需的时钟信号,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频率为输入信号行频的880倍(1fH模式)或440倍(2fH模式)。内部的压控振荡器频率由输入的行同步信号和模式选择端的控制电位来共同确定。

(2)第二锁相环及水平移相工作原理

压控振荡器经880或440分频后,将得到的1fH或2fH行激励信号送到第二锁相环,以与行逆程脉冲进行鉴相。其误差信号经内部滤波后用于控制行激励脉冲的相位,同时也可用于对因束电流变化而引起的图像水平相位偏移进行校正。

为了校正因束电流变化引起的行幅变化,TDA9332H还设置了动态行幅微调功能。从行输出变压器高压绕组的某一端经电阻引入动态行幅微调的取样电压至TDA9332H的14脚后,束电流变化就会引起该脚的电位变化,内部校正电路根据该点的电位变化可自动调节第二鉴相环的逆程脉冲相位。当束电流增大时,第二鉴相环的输出会使行幅减小,反之则行幅增大,从而实现了行幅随束电流大小自动微调的目的。

在TDA9332H内部,可以通过I2C总线数据来改变第二锁相环输出的误差控制电压,以实现对图像水平方向的特技调节;该特技调节是以垂直偏转中心为参考点,采用分别对上、下两半边的扫描行逐行增加相移的方法来实现的。

(3)几何失真校正

TDA9332H 内设的场几何校正电路可实施场幅调整、S形校正、场斜率校正、场偏移和场变焦、场卷帧(即当场扫描扩展时,可在垂直方向移动图形)、场等待(即场扫描起始点可调延时)等功能。

TDA9332H 的东西几何校正包括根据变焦性能给出行宽增加范围、东西上角和抛物波比、东西下角和抛物波比以及东西梯形失真等。

TDA9332H 还有一个EHT补偿输入信号,可用于控制场和E-W输出信号,同时也可以经I2C总线来调节二者的相对控制效果。

4 TDA9332H在高档彩电中的应用

图3所示为TDA9332H在高档电视中的典型应用框图。普通电视信号经扫描率转换器后转换成倍频或逐行Y、U、V信号,该信号加到TDA9332H的26、27、28脚后,再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顶盒输出的R、G、B信号或PC机输出的R、G、B信号加到TDA9332H的30、31、32脚,然后将此信号经内部RGB-YUV矩阵以及视频分量信号的切换开关进行处理,并由此选择一种电视信号进行传送。OSD的R、G、B信号和消隐信号从35、36、37和38脚输入后,与进入的主电视信号混合,再进行白点和亮度控制以及输出缓冲,然后再由40、41、42脚输出并分三路各自传送到32MHz带

变电转正总结篇13

自动驾驶横滚位置传感器的安装

安装步骤如下:①将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面。②对于序号在0421 以后的直升机,还需在安装支架上面安装固定板。③将传感器转动轴插入传动臂中,但不要拧紧。④安装传动臂。⑤接通地面液压源,让周期变矩杆保持中立位,在周期变矩杆底部插入插销G和AA。⑥连接传感器传动臂,螺帽拧紧力矩为30-50磅・寸,并打开口销固定。⑦使用稳压电源,在插头P1029的A点和D点加-15V 电压,在C点和F点加+15V电压(建议使用直升机上的电源)。⑧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插头P1029的B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电压,E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电压。⑨旋转传感器转动轴,分别使电压保持在0±0.2V。⑩小心拧紧传动臂上的螺帽,用以固定好传感器转动轴,此过程需保持电压稳定在0±0.2V。■取下所有测试线并连接插头J1029。■取下插销G和AA,并关闭液压源。■参照MM手册22-12-00章节“测试与排故”中的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技巧。在直升机上进行调节时,可以做一根如图1所示的连线,将接头B点和E点引出。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便捷地进行测量。

图1

注意事项(俯仰位置传感器、偏航位置传感器的注意事项与横滚位置传感器的注意事项一致,以下不再赘述。)①在安装测量时要注意测量电压是否在0±0.2V左右稳定而连续的变化。②这是因为,该传感器内部是由两组碳滑轨组成的,若接触点是在两组滑轨之间的空行程内,测量所得电压值也为0 V。此种情况下,若继续转动传感器头,测量的电压值会出现先一直保持0V,然后会突然变化的情况。③这种情况表明了传感器的位置不正确,若按这个测量结果装回的话,进行自驾测试时是一定会出相应的故障代码的。所以必须确定电压是在0±0.2V左右稳定而连续的变化。

自动驾驶俯仰位置传感器安装

安装步骤:①将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面。②将传感器转动轴插入传动臂中,但不要拧紧。③安装传动臂。④接通地面液压源,使周期变矩杆保持中立,在周期变矩杆底部插入插销G 和AA,断开液压源。⑤连接传感器传动臂,螺帽力矩为30-50,并打开口销。⑥使用稳压电源,在插头48P1 的A点和D点加-15V 电压,在C点和F点加+15V 电压(建议使用直升机上的电源)。⑦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插头48P1 的B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电压,E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电压。⑧旋转传感器转动轴,分别使电压保持在0±0.2V。⑨小心拧紧传动臂上的螺帽以固定好传感器转动轴,这过程保持电压在0±0.2V。⑩取下所有测试线并连接插头48J1。■取下插销G 和AA,关掉液压。■参照MM手册22-12-00章节“测试与排故”中的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自动驾驶航向位置传感器安装

安装步骤:①将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面。②将传感器转动轴插入传动臂中,但不要拧紧。③接通地面液压源,脚蹬保持中立位置,并插入插销A。④连接传感器传动臂,螺帽力矩为30-50,并打开口销。⑤使用稳压电源,在插头50P1 的A 和D 加-15V 电压,在C 和F 加+15V 电压(建议使用直升机上的电源)。⑥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插头50P1 的B 点和接地地之间的电压,E 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电压。⑦旋转传感器转动轴,分别使电压保持在0±0.2V。⑧小心拧紧传动臂上的螺帽以固定好传感器转动轴,这过程保持电压在0±0.2V。⑨取下所有测试线并连接插头50J1。⑩取下插销G 和AA,断开液压源。■参照MM手册22-12-00章节“测试与排故”中的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DECU 总矩位置传感器的调整

安装步骤:①接通直升机外部电源。②接通地面液压源。③分别断开两个DECU 上的插头,P533,P532。④断开总矩传感器插头J1030。⑤打开外部电源。⑥将液压保持在3000PSI。

警告:为保护操纵系统,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要保持插销没有被卡死。①总矩杆保持中立,将插销J,76700-20012-067,插入总矩杆底部。②断开外部电源。③接入10V DC 到传感器插头的A(负)和B(正)。④用电压表测量A(负)和B(正)之间电压。⑤调整传感器,使A 和B 之间电压为5V±0.25V。⑥调整好后拧紧传感器转动轴。⑦将插头J1030 连接到传感器上。⑧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插头P532 和P533 的47 和56 两点之间电阻为5000±500Ω。⑨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插头P532 和P533 的47 和49 两点之间电阻为2500±500Ω。⑩打开外部电源。■拔出插销J,使总矩杆从最高到最低运动,整个行程中始终有电阻,且电阻在500Ω到4500±500Ω之间。■关掉液压。■关闭外部电源。■最后将插头P532,P533 接回DECU,测试结束。

实践证明,步骤②只要求断开外部电源,不可以断开液压(即,使直升机保持断电通液压的情况),如果断开液压,会使得传感器调整结果与正确的结果会有偏差,继而在后续的试飞中引发故障。接入的10VDC电源需使用外接稳压电源提供。

自动驾驶总矩杆位置传感器安装

安装步骤:①调整发动机总矩位置传感器(参考本文段落(四))。②将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③直升机序号0421 以后的直升机,还需在安装支架上面安装固定板。④将传感器转动轴插入传动臂中,但不要拧紧。⑤安装传动臂。⑥接通地面液压源,将总矩杆放到最底部。⑦连接传感器传动臂,螺帽拧紧力矩为30-50磅・寸,并打开口销。⑧使用稳压电源,在插头P814 的A点和D点加-15V 电压,在C点和F点加+15V 电压(建议使用直升机上的电源)。⑨总矩杆在最底部,旋转传感器转动轴,用电压变测量插头P814的B点和E点之间的电压。⑩调整电压到-12.98V±0.2V。■小心拧紧传动臂上的螺帽以固定好传感器转动轴,此过程中保持电压在-12.98V±0.2V。■断开地面液压源,连接插头J814。■参照MM手册22-12-00章节“测试与排故”中的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注意事项:①DECU发动机总矩位置传感器调整应该在自动驾驶总矩位置传感器调整之前。②使用直升机上的电源调节,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接线工具进行调节。

建议

自动驾驶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飞行员的操纵舒适性,若产生故障,很有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事故发生。同时,该系统运算控制逻辑复杂,涉及自动化、数字化元件较多,安装、调试过程中细微的疏忽会都会引起系统中某些元件电气参数的变化,继而导致输出信号的错误,从而引发各种故障,继不利行安全,也会增加直升机停场时间和机务人员的排故时间,不利于救助直升机的有效值班待命部署。

综上所述,机务人员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维护手册要求的步骤进行施工,对于手册中要求的测试数值必须严格标准确认,若不符合要求,则必须停下施工,进一步寻找原因,使之达到手册要求的标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