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供水管理论文实用13篇

供水管理论文
供水管理论文篇1

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先进的微机、通讯等管理设施,改变了原有传统工作方式,而且使供水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馈速度,更便于供水服务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自来水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窗口服务水平。

1系统构成

1.1系统构成图

1.2硬件配置

①站、所(或厂)级

彩色VGA监视器摘要:建议256色或以上,实际采用256色、分辨率800×600;

586微机摘要:建议CPU200或以上,内存16M或以上,实际采用CPU200、内存32M;

打印机摘要:A3(Canon330,LQ1600KIII);

Modem摘要:实际采用33600bits/s;

电话线摘要:2对。

②公司级

主要配置同上,另增设通讯中继线一条、通讯用工控机(公司调度室)一台。

2系统软件探究

2.1软件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摘要:Windows95

开发工具(RAD)摘要:对较为流行的Powerbuilder、Dephi、Developer、VFP等进行分析,考虑到VFP50是在中文Windows95环境下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运行速度快,数据处理功能强,用户界面友好,软件开发工具丰富,在开发费用、开发周期、使用维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这一系统已经为公司各有关部门业务管理和微机操作人员所熟悉、把握,故将其作为开发工具。

2.2软件设计流程图

经反复探究修改后,提出各级软件设计流程框图,因篇幅关系,仅给出站级软件(以下同)设计流程框图(见图2),据此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2.3数据库结构设计

和公司、所、站内各部门协调,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储存的标准。建立数据库最基本的策略是各部门(包括各站)的信息资源不但能为本部门的人员访问,而且可被上一级部门具有合法权限的人员访问。

根据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生成报表的格式,同时收集当前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等,最后确定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的结构。

2.4数据库文件设计

本系统设计的数据库文件主要由主执行文件、业务数据库、数据库字典、数据库复合索引、数据库业务表、巡检、施工及业务人员表和远程通讯等20多个文件组成。

2.5菜单结构和软件功能

2.5.1菜单结构

菜单项结构设计见表1、表2、表3。

2.5.2软件主要功能

①电话热线服务摘要:全系统用一个对外公布的特号(易记号)电话进行供水服务,用户一旦有需求电话拨入,系统即可形成用户、公司(或所)、站(用户所在地)的三方同时通话。由站级操作人员接待用户电话、录入电话记录、发出派工单并录入完工信息等;所、公司级操作管理人员进行追踪查询和监督,并对用户和上级领导的询问及时反馈。

②增加、修改摘要:对系统中各个数据库文件增加新接报的电话记录、修改或删除已有记录,并对新记录或修改记录进行合法性检验。

③浏览摘要:让操作人员随时浏览查看数据库的内容。

④查询摘要: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条件,查询有关记录。

⑤报表摘要: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条件,从数据库中整理出有关记录加以汇总、统计,并以报表形式显示或打印(本系统可根据需要打印数十种不同格式的报表)。

⑥统计计算摘要:根据领导及管理人员的要求,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并以报表形式显示或打印。

⑦数据传送和接收摘要:对数据文件(日报、月报等)随时可进行站—所、所—公司之间的远程传送和接收。

⑧所、公司可根据接收的数据文件(日报、月报等)进行有关报表的打印和汇总分析。

3结论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考核和改进,该服务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业务管理资料的功能和效能,并可实现三级数据资料共享(站、所、公司)。操作人员可以改变过去人工的、经验的管理方法,用微机在软件系统支持下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

供水管理论文篇2

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风机消耗压缩机类通用机械总装机容量为1.6亿kW,其中风机约为4900万kW,水泵约为1000万kW,年耗电3200亿kWh,占全国耗电总量约1/3,占工业用电量的40%,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节能潜力很大。

北京合理用能评估中心在《北京地区公用建筑空调调查报告》中指出,1999年,北京市空调制冷的装机容量约为200×104Rt夏季空调及制冷用电量约占全市总用电量的15%~20%。其中冷冻水泵用电量约占电制冷机用电量的8%~12%,冷却水泵用电量约为12%~15%。预计北京市公用建筑每年增加空调制冷能力约50×104Rt,增加制冷空调电功率约40×104kW,其中泵电功率约5×104~6×104kW。上述数据表明水泵装机容量及年耗电量很大,与一些相关标准比较,差距较大,因此,节能潜力很大。

根据"三北"地区29个大、中城市锅炉供暖期实际能耗调查:单方实耗标准煤矿,最高64.9kg/m2,最低19kg/m2;单方实耗电,最高5.6kWh/m2,最低2.4kWh/m2;单方实耗水最高0.34t/m2,最低0.07t/m2。表1是北京市供热电耗指标。说明供热系统电耗较大,节电潜力很大。

电耗指标[kWh/(m2·a)]表1

类别最低较低较高最高

分散锅炉房2.13~3.53.6~46

集中锅炉房3.74~4.54.6~57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电功耗一般应控制在单位建筑面积0.35~0.45W/m2的范围内,实际上约为0.5~0.6W/m2,甚至高达0.6~0.9W/m2。

以上数据表明,供热空调泵系统存在设计电功率容量偏大,运行耗电量较高的问题,而泵的电耗在空调供热系统能耗中占的比重也较大,设计泵电功率容量大要求增大发电容量,增大峰谷差;运行耗电量大意味着发电煤耗的增大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大;容量增大使初投资加大,运行电耗增大使耗电费增多,两者都提高了空调供热运行成本,加大了热(冷)费用和用户的负担。为此,必须了解空调供热泵容量和能耗增大的原因,探讨泵节能的方法,并从设计、运行和设备上提出改进的措施。

2空调供热泵电耗在的原因分析

2.1设计泵功率大的原因

从泵轴功率可知,影响泵功率的主要因素是流量V(m3/min),扬程H(m)和泵效率η(%)。

(1)设计热(冷)负荷偏高,造成热(冷)水流量偏大。从可知,设计热(冷)负荷Q和供回水温差Δt是计算流量的主要依据。

"三北"地区各城市,在以往的供热设计中,设计热指标值均较高。如沈阳市计热指标选用的平均值为88W/m2[76kcal/(m2·h)],而实测值约为52~58W/m2[45~50kcal/(m2·h)];北京过去一般取70~81W/m2[60~70kcal/(m2·h)],而实测值约为46~58W/m2[40~50kcal/(m2·h)]等。热负荷基数偏大,热水流量增大水泵选用偏大,增大了泵初投

资,降低了泵运行效率,加大了运行成本,浪费了电能。

北京市宾馆类建筑设计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为90~130W/m2,而实测值约为50~80W/m2,制冷机配置容量过大,不仅增加了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流量(见表2)和电气导设备安装容量和造价,而且也会造成泵电气设备的闲置和系统的低效运

行。

消耗设计流量与实际需要流量表2

宾馆空调面积

(万m2)单位建筑面积设计冷冻水流量

[kg/(m2·h)]单位建筑面积实际冷冻水流量

[kg/(m2·h)]实际/设计

(%)

13.3221568

26.0241250

38.717953

43.5211152

(2)扬程选择过高,造成选用泵偏大

供热系统设计时,二次网循环系统实际扬程一般约为150~300kPa,但水泵选型时,扬程值一般为400~600kPa,水泵电功率与扬程成正比关系,扬程偏高导致水泵电气容量增大。

空调系统的冷却泵和冷冻泵扬程选择过大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如果办公大楼,制冷量为355Rt,设计冷却水量为300t/h,扬程55m,但实测冷却水泵扬程约为20~25m,节流阀门消耗了34m,即冷却水泵的70%的能量消耗在阀门上。

(3)一些国产水泵属低效产品,新设计制造的泵或国外引进的泵,效率较高,一般效率提高10%~20%,电动机一般提高1%~5%。效率的提高往往是指其额定工作点的75%附近。但实际工况常常偏离高效率点,的以实际运行效率还是较低。

2.2泵运行耗电量大的原因

从热(冷)水泵运行期耗电量可知,水泵轴功率和运行期延时小时数是影响泵运行耗电量大的主要原因,而泵的流量、扬程和运行效率又直接影响轴功率。

(1)大流量运行方式增大了泵的运行功率

为了解决热网水平失调带来的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许多供热系统采用了"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如住宅间接供暖的二次循环水泵或直接供暖的一次水循环水泵流量,单位建筑供暖面积约为2~3kg/h,实际运行达到3~5kg/h,流量大,加大了泵的设计电功率容量;流量大,增加了泵的运行功率,降低了供、回水温差,温差从25℃降至5~10℃。住宅间接供暖的一次水循环水泵流量,单位建筑供暖面积约为1.3kg/h,实际为2~3kg/h。流量大使供、回水温差从设计值45℃降至于15~20℃,增加了泵的运行功率。

由于热(冷)水流量与水泵轴功率成三次方关系,流量的增加,将带来耗电量的增大。例如,一般建筑面积3.0万m2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电功率约为15~30kW之间,若系统循环水量提高1.4倍,则消耗电功率提高2.74倍,达41~82kW。

(2)水泵运行在低效率区,增大了无效能耗

泵的工作点指的是运行时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它是由泵的性能曲线和水系统管网特性曲线两方面因素确定的点。

目前,泵运行时的流量和扬程比要求的大得多,消耗的功率也比预想的大得多。如图1所示,水泵工作点(Q2、H2)大于设计水量Q1、设计扬程H1,图中(Q1、H1)点是"理想状态",水泵处于低效运行区,增大了无效运行范围。

图1现有设备的运行状态

(3)定流量运行方式增大了水泵运行电耗

一般供热系统平均负荷率约为0.6~0.7。空调系统平均负荷率一般约为0.3~0.35,北京地区98%的时间负荷率均在70%以下。但水泵为恒速泵。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流量的调节依靠阀门来实现,采用这种方法,如果要求把流量调至额定流量一半,Q1=(1/2)QH,系统的能耗大致与额定状况下的能耗(QH)相同。

图2表示通过调节供水侧阀门开度的方法调节水量。从图中可知,通过水量的调节减少了泵所耗功率,但,由于增加了泵的运行压力,又产生了新的无用运行范围。

图2调节阀门改变流量

(4)并联运行方式增加了水泵运行电耗

"一机对一泵"的运行模式是供热空调水系统中一次泵普遍选用的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当相同特性的2台泵并联运行时,流量与扬程及耗电功率都增加了,变化的多少与管网的特性曲线有关,管网阻力越大时,流量、扬程增加的较少。

图3相同特性泵的并联运行

(5)空调供热水系统一般采用一级泵系统,节电效果不明显。

空调供热水系统的冷(热)源要求定流量运行,末端设备要求变流量运行。一级泵系统的特点是利用一根旁通管来保持冷(热)源侧定流量,而让用户处于变流量运行,当用户负荷变化需水量减小时,部分冷冻水旁通,但这并不影响通过水泵的总水量,水泵扬程也保持不变,所以其水泵耗电功率不变。

二级泵系统由两个环路组成,一次环路定流量运行,二次环路变流量运行,节电效益非常明显。

国内电动机拖动系统运行效率低,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面窗,远不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国内的泵类系统中老产品、低效产品尚占50%以上,系统的平均运行效率约为40%~50%。

3空调供热泵的节能

使空调供热泵能耗偏大的原因有设计造成的、运行形成的和泵本身等。因此,应从设计、运行和提高泵的性能等方面进

行。

3.1严格按照水输送系数的要求确定水泵的型号

建设部1986年批准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规定的控制指标为:设计选用的水泵水输送系统WTF应大于、等于设计计算条件下(供、回水设计温度为95/70℃)的理论水输送系数(WTF)th的0.6倍,即WTF≥0.6(WTF)th。

水输送系数的定义是:循环水泵单位电耗(1kWh)所能输送出的热媒供热量。

设计水输送系数:全日设计供热量:Nq:全日水泵输送热媒的设计耗电量。

设计条件下的理论水输送系数(WTF)th见表3。

0.6(WTF)th表3∑L(m)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

0.6(WTF)th274240229209200195189179

∑L(m)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

0.6(WTF)th169161153146140134129

按上述标准,一个约9.0万m2供热系统的循环水泵的轴功率不得超过32kW。

3.2采用先进的泵的性能调节方法

(1)传统的泵性能调节方法

以往,采用改变叶轮外径或采用减速机改变转速等方法来改变泵的性能,表4为泵性能改变的情况。

泵性能的改变表4

叶轮外径转速水量扬程轴功率

性能DNQHP

叶轮外径加工D′NQ×(D′/D)2H×(D′/D)2P×(D′/D)4

调节转速DN′Q×(N′/N)2H×(N′/N)2P×(N′/N)3

从表4可知,理论上泵的性能调节是非常简单的,但,实际上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改变叶轮外径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1)必须拆下叶轮,停泵时间较长;

2)叶轮可能出现重量不平衡,产生异常振动;

3)加工量大时,泵的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噪声;

(2)当需要增加负荷时,则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性能。

设置减速机时,必须修改基础。

(3)变频器的应用

多年来已经研制出多种交流电动机调速装置,如定子调压调速、变极调速、滑差调速、电磁耦合器调速、串级调整、整流子电机调速和液力耦合器调速等。但上述调速方式仍存在调速范围窄等缺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控制理论的发展,作为交流调速中心的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种调速方式具有节能,调速范围大(从1:00~1:1000),易于实现正、反转切换,起动电流小和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我国变频调速装置的市场售价是800~1500元/kW,大致是被控制调速的电动机自身价格的8~12倍,投资回收期短,一般为1~2年。

变频调速系统中交流电动机和变频调速装置的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国内外都在开展诸如变频调速专用异步电动机这类的高效运行电动机的研究,使电动机适应驱动装置的特点,因此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可提高20%,功率因数可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效率可提高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功能、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其性能及控制方式可分为:通用型、多功能型、高性能型,其控制方式也依次为v/f控制、电压型PWM控制、矢量控制等。

图4表示的是泵的运行时间较长、出力较大的循环泵的性能,泵出口口径100mm,4极单吸离心泵,轴功率15kW,运行时间24h×355日,配管阻力约为扬程的50%。采用变频调速运行方式后,计算节电量约为47%。实际运行时的节电量也能达到35%。见表5。

图4节能效果

节电量计算值表5

流量(L/min)

表示设计流量的百分比转速比轴功率

(kW)耗电量

(kWh/年)节约电量

(kWh/年)

现状流量现状阀门开度(全开)1850(1.23)1.013.51150000

设计流量运行点1500(1.00)0.817.26130053700

改变流量时-10%1350(0.9)0.735.24430070700

-20%1200(0.8)0.653.73150083500

-30%1050(0.7)0.572.52130093700

3.3强化管理,实施泵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节能运行

(1)管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法》(GB/T13468)。《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13469-92)。

(2)测试系统图(5)

(3)测试项目与内容:包括泵系统输入电能和有功功率;电动机输出能量、功率和运行效率;机械传动机械和调速装置的能量损耗和传动效率;泵输入能量和功率;泵输出的能量、有效功率和运行功率;机组运行效率、电能利用率;系统管网的能量损耗和效率;泵系统运行效率、电能利用率。

(4)系统经济运行和节能运行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的机组设备必须达到选型优化、匹配合理;交流电动机的选型必须符合GB12497的要求;泵的选型要求;管网设置要求和系统运行要求等。

(5)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见表6)

图5测试系统图

系统经济运行判别与评价①表6

比较内容对现有机组设备

的判别指标对现有机组设备

的差别指标对管网的判别指标对系统运行

的判别指标

现有机组额定效率÷节能型产品机组额定效率×100现有机组实测电有利用率÷现有机组额定电能利用率×100管网电能利用率÷管网额定电能利用率×100实际单位电耗÷电耗定额×100

优良>90>85>80>100

合格≥80~90≥70~85≥70~80=100

不合格<80<70<70>100

①摘自《供热节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汇编》

(6)系统经济运行的管理。包括掌握与运行有关的工况因素,了解系统中机组管网是否经常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在泵机组和管网的有关部位安装流量、压力流量仪表,监视系统运行情况;建立运行日志和设备技术档案;建立系统运行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用电考核制度、检测维修制度。

(7)系统经济运行、节能运行的技术措施

3.4选用高效、可靠、耐用、维修量少的水泵

有许多资料表明:水泵投资占公用建筑空调系统总投资的0.5%~1%,水泵电功率约为空调总电功率的15%~20%(约为5~6W/m2)而冷冻水泵的耗电量为空调系统总能耗的8%~12%,冷却水泵的耗电量约为12~15%。投资少、能耗大是水泵输送系统的特点,因此,即使稍微增加一些水泵投资,也应通过选用高效、可靠、耐用的泵,降低运行电耗,提高运行效率。

同样,也有许多资料表明:水泵投资约占锅炉房供热系统总投资的4%,但在运行成本中,电费约为10%~15%。高效泵虽然价格稍贵些,但为了可靠、安全供热,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从投入产出比上看,也是非常合理的。

4小结

本文介绍了供热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水泵耗能量较大,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初步分析了能耗较大的原因;提出了要从设计、先进调速方法、管理、设备等各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由于水泵节能牵涉到设计、施工、运行和生产厂家等各个方面只有大家都重视,才能达到预计的节能目标。虽然,作者了解的情况不多,分析问题也不够,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北京合理用能评估中心,北京地区公用建筑空调调查报告,2001

2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3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1996

4石兆玉,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1992

供水管理论文篇3

水源热泵进行供暖的工作原理为:冬季从水源中提取能量,也就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空气和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由于地区缺煤少油,常规能源非常缺乏,一直困扰着的经济发展,严重的电力不足制约着拉萨及周围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但却有丰富的水力、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其地下水比较丰富,它与河湖等地表径流的关系十分密切,全区地表径流约有30%系由地下水补给,因此,文中选用水源热泵的水源为地下水,并进行回灌。普通供热末端装置一般为风机盘管和散热器两种形式,本文将对这两种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种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从而得出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地区的供暖需要。

1.末端装置的类型及其特点

1.1风机盘管

1.1.1风机盘管的优点

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由于布置灵活,节省建筑空间,对于不同建筑平面的布置形式都可以适应。

②在温度控制方面,分散分布的风机盘管有利于不同朝向的房间就地控制,从而使不同负荷房间的温度基本平衡,各空调房间可独立地通过风量、水量(或水温)的调节,改变室内温湿度,当房间无人时可关闭风机盘管机组而不会影响其它房间,节省运行费用。

③风机盘管出风有一定风速,所以室内气流分布均匀,流动较快,热交换充分,可以使房间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

1.1.2风机盘管的缺点:

①风机盘管送回风口必须装空气过滤器,否则用了一二年以后表冷器就积满灰尘,影响表冷器的传热效果,而且过滤器要定期清理,否则室内空气品质要下降。

②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及技术经济的相对落后,将给与风机盘管产品相配套的售后产品维护和维修带来较大的困难。

1.2散热器

1.2.1散热器的优点

①散热器作为供热末端装置,其运行费用很低,因为风机盘管运行时风机要消耗电能来使风机转动,而散热器不需要,节省了很多运行费用。

②散热器相对价格比较低廉,且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1.2.2散热器的缺点:

①散热器供暖靠辐射对流,室内气流分布不太均匀,热交换不是很充分,所以相对风机盘管来说,其预热时间较长,如果房间为间断供暖,由于其预热时间长,所以一般散热器为全天供暖,造成能量的浪费。

②由于水源热泵提供热水,所以供水温度不太高,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差不能取太大,这样使散热器传热效果下降。

2.末端装置的选型

2.1风机盘管的选型

2.1.1选型方法

风机盘管有两个主要的性能指标,即风量和热交换量。风量由风机选型确定;热交换量则与盘管的传热面积、冷(热)媒的温度和流量以及经过盘管的空气温度和流速等因素有关。一般厂家样本上都会给出风机在高中低三档下的在标况下的名义风量和名义制冷、制热量。我国行业标准JB/T4283-91《风机盘管机组》中规定:名义风量须在盘管不通水,空气进口静压差为零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但是风机盘管的使用条件显然不同于测试条件:实际情况往往是风机盘管需加装进、出口短管,回风格栅需加装过滤器,使实际应用系统风的阻力增大,导致名义风量下降,从而造成供冷供热不足。所以,风机盘管实际风量和冷量热量是低于名义值的。对于仅供热使用的风机盘管,一般进水温度为50℃~60℃,尽管整个系统为软水,仍有一定的积垢、积尘影响,还需要进行污垢修正。为了保证实际风量,在选用风机盘管机组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机外静压,用来克服空调系统的阻力,一般取机外静压大于20Pa。

这样根据风量修正、污垢修正,一般取总的修正系数为1.3,求得盘管实际工况下的冷(热)量。当其大于等于计算冷(热)负荷时,则满足要求;当其小于计算冷(热)负荷时需增大盘管继续复核。

当提供三档速度控制开关或可调速电机时,一些设计师根据中档转速的额定冷量来选择风机盘管。这种方法既保证机组在室内运行起来较安静,而且在速度提高时能增大机组容量。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大机小用,不仅加大了系统容量,提高了工程造价,而且使冷水机组长期处于大流量小温差的不良状态下运行,这会导致系统效率低下,能耗加大,所以按中速档参数选用风机盘管,并非合理作法,仅能作为目前的权宜之计。

2.1.2选型参数

根据上述的选型方法,本文进行风机盘管选型时,取机外静压大于20Pa,总制热量的修正系数为1.3。

2.2散热器的选型

2.2.1选型方法

现在使用的散热器主要有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灰铸铁散热器虽然价格低廉,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但是生铁消耗太大,能源消耗太大,在供暖热量相同时,灰铸铁散热器的重量要比钢制散热器的重量约高出两倍。现今,已经向新型铸铁散热器发展,采用新技术向轻型化,美观化发展。钢制散热器是发展方向。因为钢制散热器具有很多特点:重量轻、承压高,热工性能好,节材节能;装饰性强;安装和维护方便,生产条件好,易机械化、自动化,产品质量稳定,不污染环境。钢制散热器已列为国家重点推广计划,到2010年时,将达到“以钢为主”。铝制及复合陶瓷板式散热器,此类散热器适应潮流,价虽高,但K值也高,金属耗量低,耐腐蚀性强,美观寿命长,一般只使用装修标准高的房间。

2.2.2选型结果

由《地区供暖用水源热泵和散热器的初投资经济性分析》可知,对不同类型的散热器,在满足水阻力损失的要求下,应优先选用闭式钢串片和高频焊翅片管,而且工业企业及民用适应性极强,尤其适应高湿、腐蚀及恶劣条件下的化工企业,其K值虽不高,但金属热强度高,经结合比较,其价格性能比最佳,且工程造价也较低。经计算选用闭式钢串片GCB120-1型。

3.系统形式

3.1热泵

水源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随着出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出水温度每升高1℃,制热系数降低1.5%。因此,水源热泵机组出水温度越高,要获取相同的热量,机组的功率就会增加,容量增大,热泵的初投资就会提高;而且,随着出水温度的增加,获取相同的热量,热泵的耗电量将会相应增加,因此,运行费用也要增多。

3.2风机盘管

供暖末端为风机盘管时,结合热泵和风机盘管的初投资,一般取热泵的出水温度为45℃。这样热泵的初投资较省,运行费用降低。而风机盘管的价格会高一些,不过相比水源热泵,风机盘管容易生产,价格较低。所以,综合考虑热泵与风机盘管的价格因数,取热泵的出水温度为45℃。

3.3散热器

根据《地区供暖用水源热泵和散热器的初投资经济性分析》,可知供暖末端为散热器时,选用低温热泵和中高温热泵,其初投资均在出水温度为55℃时为最低。所以,末端为散热器时,取热泵的出水温度为55℃。

3.4系统形式分析

热泵的制热系数εh可表示为:εh=Qh/P。水源热泵出水温度为45℃时的制热系数εh为3.9,而出水温度为55℃时的制热系数εh为3.3369,可见使用风机盘管时水源热泵的制热系数比使用散热器时的高15%。且由《地区供暖用水源热泵和散热器的初投资经济性分析》可知:水源热泵随着出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热泵单位热量价格升高/降低1.5%,可见使用风机盘管时水源热泵单位热量价格上比使用散热器时的低15%,即水源热泵的初投资上使用风机盘管时比使用散热器节省15%。热泵制热系数与其初投资成反比关系。

对于低温热泵,当Tc=45℃时,热泵的单位价格为0.56元/大卡;对于中高温热泵,当Tc=75℃时,热泵的单位价格为1.242元/大卡。可知:

使用低温热泵时r=0.482[1+(Tc-45)×1.5%]元/W

使用高温热泵时r=1.068[1-(75-Tc)×1.5%]元/W

使用低温热泵时,45℃出水时热泵的单位热量价格为0.482元/W,55℃出水时为0.554元/W。使用高温热泵时,45℃出水时热泵的单位热量价格为0.587元/W,55℃出水时为0.748元/W。

散热器选型为闭式钢串片GCB120-1型,其一片价格为160元,有效散热面积为5.72m2,K=1.29T0.15W/m2.℃。取散热器的修正系数为1.2,则其单位热量价格为:

R=160×1.2/[5.72×1.29(Tc-20.5)1.15]元/W

可算得散热器供水温度为55℃,供回水温差为5℃时,闭式钢串片GCB120-1型散热器的单位制热量价格为0.4434元/W。

风机盘管的选型,假设每个房间的热负荷均为1500W,根据上述风机盘管的选型步骤,选择型号为MCW200C的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机外静压为30Pa,水流量为0.24m³/h,45℃进水温度下的制热量为1970W(大于计算热负荷1500W×1.3=1950W),风机功率为42W,价格为850元,即风机盘管的单位制热量为0.5667元/W。

根据水源热泵的两种形式(低温与中高温热泵),将系统形式分为:低温水源热泵加风机盘管、低温水源热泵加散热器、中高温热泵加风机盘管和中高温水源热泵加散热器四种系统形式,要分别给予计算。

由以上分析可知,低温水源热泵加风机盘管的初投资为1.0388元/W,低温水源热泵加散热器为0.9974元/W,中高温热泵加风机盘管为1.1154元/W,中高温水源热泵加散热器为1.1191元/W。可见在初投资上使用散热器的系统稍微节省,大致价格相当。

运行费用上主要由热泵即风机盘管的电费和维修费用组成,假设每个房间的热负荷均为1500W,热泵45℃出水时其功率为385W,而55℃出水时其功率为449W,而风机盘管的功率仅为42W,可见风机盘管的功率远远小于水源热泵的功率,所以可知使用风机盘管的系统时功率为427W小于使用散热器的系统功率为449W,这样其运行费用应较节省.具体计算可由下面实例给出。

4.经济性分析

4.1初投资

拉萨地区的冬季计算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0.5℃,室内计算温度取18℃。例如,取某工程的总热负荷为1000KW,假设每个房间的热负荷均为1500W。

表1.系统初投资价格表低温水源热泵+

风机盘管

低温水源热泵+

散热器

中高温热泵+

风机盘管

中高温水源热泵+散热器

热泵价格(元)482000

末端价格(元)566950

总价格(元)1048950

554000

443400

997400

587000

566950

1153950

748000

443400

1191400

4.2运行费用

由于该工程中使用的地下水为自采自用,因此运行费用中的水费不予计算;另外,本文主要对供暖末端不同的系统进行分析,为了简化起见,运行费用中的人工费用不予计算,维修费按初投资的2.5%计算。

拉萨地区冬季计算用采暖期为142天,进行12小时供暖,取拉萨地区电费为0.5元/千瓦时。

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2.系统运行费用比较低温水源热泵+

风机盘管

低温水源热泵+

散热器

中高温热泵+

风机盘管

中高温水源热泵+散热器

热泵电费(元)218461

末端电费(元)23868

维修费(元)26224

运行费(元)268553

257013

/

24935

281948

218461

23868

28849

271178

257013

/

29785

286798

4.3年度总费用

年度费用,考虑现金流量的年度等值为年度费用,以A表示。计算公式为:

A=k*[i0(1+i0)j]/[(1+i0)j–1]+c

其中:k—初投资;

c—运行费用;

i—基准贴现率,i=12%;

j—回收年限,15年;

A—年度费用。

表3.系统的年度总费用比较

低温水源热泵+

风机盘管

低温水源热泵+

散热器

中高温热泵+

风机盘管

中高温水源热泵+散热器

年度总费用(元)422560

428390

440610

461720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使用中高温热泵时,由于其价格高于低温热泵,所以年度费用上均高于低温热泵。

2.在运行费用上,热泵的耗电量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在保证系统初投资最低,满足热负荷需求的情况下,尽量使热泵的出水温度为最低限.

3.选用风机盘管作为供暖末端时,虽然其系统初投资要稍高于使用散热器的系统,而其运行费用要比使用散热器高出不少,所以年度总费用上低与使用散热器的系统,既使用风机盘管的系统节能,但没有明显高于使用散热器的系统.

4.使用高温热泵比低温热泵系统年度总费用要高,主要由于其初投资要比低温热泵高很多.

5.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使用低温热泵加风机盘管的系统在经济性上最佳,但是其经济性没有明显高于使用散热器的系统,而我们的计算是考虑维修费用均为初投资的2.5%,而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散热器的维修费用要明显低于风机盘管的维修费用,而且方便维修,配件方便,所以在地区大型供暖工程建议使用热泵加散热器的形式.

参考文献:

1贺平孙刚编著供热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空气调节(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萧日嵘牟灵泉董重成编著民用供暖散热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供水管理论文篇4

1.前言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和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空间操作与模型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GIS已广泛应用于土地、电力、交通、资源等领域[1]。

由于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供水管网的变更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管网资料急需处理水利论文,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和纸介质的存储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管网的现代化需要,因此GIS已经成为了供水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工具[2]。

2.系统建设

2.1.开发平台选择

GIS开发平台的选择对系统日后的建设、维护和扩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我们在选择GIS开发平台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技术性能。GIS开发平台技术先进性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后能否满足现在和往后的功能需求。在搭建GIS框架时除了要考虑当前的使用需求外,还应适当考虑到日后对系统升级的需要。

(2)价格成本。任何软件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GIS系统的开发建设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在选择GIS平台时价格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购买GIS平台的费用、二次开发费用、系统维护费用和系统升级费用等。

(3)二次开发难易程度。二次开发主要是发生在GIS系统建设初期,但要使GIS系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需根据实际情况对GIS功能不断完善。我们在选择GIS平台时,应选择开放式的、容易二次开发与维护的GIS平台论文格式范文。

(4)平台操作的难易性。平台操作的难易性主要影响到GIS系统的维护和操作,要尽量选择容易操作维护的GIS平台。

(5)开发商开发经验。为保证开发的速度与质量,应优先考虑选择开发实力较强、具有GIS开发经验的开发商。在选择好开发平台后,开发商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功能开发。

(6)维护服务。主要包括GIS平台供应商和系统开发商对GIS运行后的维护服务。

(7)GIS的发展趋势。选择符合GIS发展趋势的开发平台,有利于日后的系统升级和二次开发,这是影响GIS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深圳水务集团于2004年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在此之前,为了全面了解各平台的使用和开发情况,对国内外各大型GIS平台进行调研。主要调研的平台有: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北京超图公司的SuperMap、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水利论文,这三个平台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和应用广泛的适合于城市供排水GIS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平台。通过多次与各平台供应商、二次开发商技术交流,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各平台进行测试,从技术性能、平台费用、响应速度、稳定性、易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深圳水务集团最终选择了功能强大、性价比较高的ArcGIS平台。

2.2.系统开发过程

在选择好GIS开发平台后就要展开系统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制定计划、选择系统开发商、需求调研分析、开发过程的控制、功能测试及。

(1)制定计划。在系统开发之前,应首先制定项目开发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系统开发的总目标;设计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接口等方面的要求;完成系统开发任务的可行性研究;估计可利用的的资源(硬件、软件和人力等)、成本、效益、开发进度;制定出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

(2)选择系统开发商。系统开发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故在选择系统开发商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开发商的规模、实力、口碑、开发经验、公司所在地等都需要考虑。

(3)需求调研分析。需求调研分析是在开始编写程序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开发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需求后才能编写出符合使用方功能要求的系统,才能保证系统开发的效率。开发人员要与使用方充分沟通,了解和讨论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实现方式等,最终确定具体需求和实现方式。

(4)开发过程的控制。为保证能在计划时间内开发出优秀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方需要对软件功能开发、开发进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论文格式范文。

(5)功能测试及。为保证系统上线后稳定运行,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和开发完成后,开发人员和使用方都需要对每一项功能进行仔细全面的测试。在确定系统功能符合实际运行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

深圳水务集团在供水GIS系统建设前期对各开发商作了充分的调研,在系统需求调研分析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水利论文,并吸收旧版供水GIS系统的功能特点,取长补短,为新系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开发过程中,采取开发人员常驻使用方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开发人员与使用方及时沟通,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也有利于有效控制、掌握系统开发的进度。

2.3.系统二次开发及后期修改调整

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功能调整是在系统正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充分了解该系统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在充分了解各方面需求后,对系统的升级和功能优化。

为了让GIS系统能适应业务发展,就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进行二次开发和各种修改调整。所以在系统开发初期就应保留对系统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及修改调整的余地。

深圳水务集团在供水GIS正式投入运行过程中大大小小做了数十次修改及调整,并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与功能维护,应用效果良好。

3.管理维护

3.1.硬件和网络管理

服务器是GIS系统的硬件核心,所有GIS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中,应保证服务器时刻处于安全、高效的状态。除了保证服务器外部环境的要求外水利论文,也应注意服务器的病毒防护等工作。GIS的数据交换离不开网络,要让GIS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就要建立完善网络系统。

深圳水务集团的服务器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模式,既能保证服务器的安全,也能让服务器在一个适合的环境中运行。

3.2.软件管理

软件管理主要是针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整。每次版本更新时,需记录每个版本更新的信息,并对上一版本进行保存备份。

深圳水务集团设立了专门的人员对GIS系统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将各操作人员发现的问题集中反馈给开发人员,经开发人员修改和双方测试后的新版本系统通过内部网络,用户通过系统登录自动更新。管理人员对上一版本系统进行备份保存。

3.3.系统管理

(1)权限分层管理

为有效管理系统,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必须对系统使用者进行权限分配。如:浏览权限人员只能浏览系统,而不能对系统数据信息进行编辑修改,而编辑权限人员则可通过系统修改数据。

深圳水务集团在供水管网GIS系统中的权限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

用户权限组设定,不同权限组中的操作人员有不同的权限,相同权限组中的操作人员有相同的操作权限。

自定义权限,可对相同权限组中的特殊人员进行特殊权限分配。

(2)系统操作培训

系统在开始运行初期应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全面水利论文,并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在系统功能调整后也需要针对调整进行再次培训。

深圳水务集团在GIS系统运行初期对不同部门的操作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分为基础操作培训、管网操作培训和水表操作培训。

(3)制定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GIS中,能真正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GIS系统应用到各类业务上论文格式范文。

深圳水务集团在供水GIS系统建设完成后,从集团公司层面和分公司层面分别制定了GIS系统相关制度,并将相关业务与GIS紧密联系到一起。如:停水方案的制定必须通过GIS系统出方案、管网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先将管网资料录入到GIS系统中等。

(4)系统安全性设置

为了保证GIS系统数据的安全、有效,除了要在权限上作设定外,也应在系统程序上下工夫。深圳水务集团在供水GIS系统建立时,对系统安全性予以了充分的考虑。

每一个设施的属性信息中都有“创建人”、“创建时间”、“最后修改人”、“最后修改时间”等信息。这类信息能让系统管理员方便对数据进行管理、跟踪。

采用大量提示信息,如删除提示、信息不全提示等等。

在数据库中安装触发器,在数据库关键数据中嵌入数据触发器,记录数据变化的情况。

退出系统保存提示。

(5)数据维护

GIS系统常采用的数据维护形式有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深圳水务集团采用的数据维护方式为分散结合部分集中的管理方式。对于一般管网数据的维护更新,由分公司各片区分别录入;部分重要数据由集团负责更新编辑,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保证管网数据更及时的更新到GIS系统中水利论文,同时也能使GIS应用更广泛,使GIS系统应用面最大化。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供水管网、业务及海量的数据,各地水司都已应用或开始着手建设GIS系统。为能充分发挥GIS系统的作用,除了在GIS系统建设过程中对平台选择、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控制外,更应多注意GIS系统的维护、管理及应用工作,同时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及时将第一手原始资料录入到GIS系统中,为管网运行、维护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支撑,从而实现供水管网标准化、规范化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田一梅,赵新华,黎荣.GIS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9):21-23

[2]王强,谈GIS 在城市供水管网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29):361-362

供水管理论文篇5

3.全面预算管理在供水企业应用中的个性供水企业有其行业的特殊性,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供水企业的应用,各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理顺管理的流程,优化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以企业目标为导向,重新整合内部管理体制,整理基础数据,对各项指标的概念重新界定,使数据统一规范,各部门得以很好的相互协作。如根据上年的实际用水量制定下一年的用水计划,具体可细分到季、月或者日,再由财务部门核算一下对应的收入及成本情况,即可知道企业的盈亏水平,进而制定是增加收入还是降低成本。其次,制定规范标准的预算样表。表格格式规范统一,可以优化信息流,实现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规范标准的样表是实现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再次,制定考核机制。如若只注重预算的制定,不注重考核,那么预算完成与否将成为纸上谈兵,不具体的把预算的各项指标落实到各供水车间,诸如电耗,消毒剂等成本的耗费就无法控制,降本增效从何谈起,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意义何在?最后,要注意在实行过程中的适时监控。企业可建立电子模块对实施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由传统的事后监控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化,使供水企业可以适时的分析,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全面企业简单地把“全面预算”等同于“财务预算”,更有甚者定位为“财务部门单独的预算”,从思想上就没有上升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具有极高综合性的工作。

2.预算指标与现实情况相脱节现在的企业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其缺少大力度的支持,因此财务部门布置预算时难度就会无形中增大很多,进而会直接影响预算的编制。如果预算的编制不合理,存在费用项目的标准差异较大,就会造成全面预算与业务不一致,使业务的各项指标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做全面预算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3.事前、事中控制与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大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执行力较差。因此,在具体分析执行情况时,无法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有机地进行对比,从而无法很好的说明问题本质。

4.各部门沟通不畅,影响预算及时性、准确性当年度的经营目标一般需要到年后几个月才能下达,使全面预算工作的时效性受到了影响。另外,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沟通不畅,对财务术语理解有误等,均会导致预算和实际的成本支出严重不符。

5.财务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财务系统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系统不能有机的结合,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还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企业现今阶段还缺少一些精通各岗位的复合型人才,这也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从编制到执行,监督的困难。

三、做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供水管理论文篇6

2.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供水企业要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意识,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供水企业要建立规范的设备操作流程,确保机电设备在使用、维护、检修等方面都有据可依,供水企业还要建立可行、合理的奖罚制度,对表现积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有效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保证工作人员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机电设备操作。

2.2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管理

供水企业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要特别注重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配件匹配、设备安装技术标准、设备运行技术参数等的管理,并注重对机电设备技术文件的管理,从而保证机电设备能安全稳定的运行。供水企业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主要表现在机电设备的型号规格、额定技术等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能满足供水企业发展需求。供水企业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管理时,还要对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进行管理,确保测量仪器、传感器的精度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供水企业在安装机电设备前,必须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进行检查,确保选用的机电设备符合供水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对机电设备的配件、备品等进行检查,确保各配件、备品均与设备的规格型号相符合,避免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于缺乏必要的配件、备品,对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对于使用年限比较长的机电设备,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掌握机电设备的更换情况,并做好配件、备品等库存保障工作,确保检修人员对这些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不会出现配件、备品不足的现象。

2.3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只有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因此,供水企业要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在机电设备使用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消除机电设备受到的外力损坏,避免机电设备的安全受到威胁,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供水企业机电设备比较多,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各不相同,并且其运行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机电设备,供水企业要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将供水企业的机电设备分为电气类设备、机械类设备、危险类设备、压力容器类设备等几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案,从而为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2.4加强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供水企业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机电设备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供水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日常维护观念,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保养管理,并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发现故障隐患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在供水企业中,供水企业可以采用温度检测、振动检测、磨损检测等先进的技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测,并预测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供水企业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

2.5加强过程控制

供水企业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机电设备进行过程控制,能有效地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供水企业机电设备的过程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其中事前控制是整个过程控制的基础部分,也是过程控制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好事前控制,才能为过程控制的效果提供保障;事中控制是指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确保各个环节都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事后控制是指对整个过程控制进行分析、总结,为下次过程控制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以水厂机电设备安装为例,在事前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设计、型号、经济性、继电保护可靠性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时,要对设备安装、调试等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各个环节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要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试运行记录等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机电设备正式投运后,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2.6人员管理

在供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操作人员进行管理时,有很大的难度。供水企业在对操作人员进行管理时,要从技能水平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供水企业的机电设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到电子、机械、光学等多个领域,供水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供水企业还要定期对操作人员及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强化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操作、维护、检修,从而为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供水管理论文篇7

制定《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首先要搞清北京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

(一)北京周边地区水资源形势

北京所处的海河流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3%,人口占全国的1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2%。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人均水资源量为348立方米,属极度缺水地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90%以上,地下水超采区面积87796平方公里,占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的48%,已经引发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以及沙漠化等生态和环境问题。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见表1。

北京周边地区水资源形势严峻,除潮白河流域的承德市水资源相对较丰富,是北京周边唯一具有一定水资源潜力的地区外,其它地区人均水资源量都低于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线和150毫米的生态缺水线。

北京地表供水量的66%来自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由于官厅水库上游水质严重恶化,从1997年开始已经退出生活供水。密云水库生活供水量1999年为4.944亿立方米,成为北京市生活供水的唯一地表水源。供水安全和保证率都存在严重隐患。两库的集水面积主要在上游地区,只有在上游地区采取水资源保护、节约和调整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才能保证北京入境水的水量和水质,实现《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上游地区基本情况

官厅水库上游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属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总面积455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54万亩,总人口752万人,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0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5立方米,略高于北京。

密云水库上游在河北省和北京市,其中河北省部分总面积119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万亩,总人口69万人,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84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80立方米。

上游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密云上游是生态蜕变,在官厅上游是工业污染。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1、两库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官厅水库尤为明显。50年代,官厅水库年平均入库水量19.8亿立方米,到90年代仅有3.1亿立方米。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在50年代入境水量多达17亿立方米,90年代仅为5.6亿立方米。

2、水污染严重。官厅水库上游产业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耗水。每年废污水排放量2.68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据对张家口市五家排污大户的调查,污水处理除中国长城葡萄酒酿造公司有完好的设备外,其余均存在各种问题,官厅水库已于1997年丧失饮用水水源功能。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流域,由于酿造、小铁矿等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每年废污水排放量已达260万吨,水质恶化逐年加剧,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密云水库水质可能在5~8年内较严重地恶化。

3、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官厅水库上游地区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38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683立方米和北京市201立方米的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52%。密云水库上游万元GDP用水量1923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683立方米的水平,是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201立方米的9.6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1%,水稻等高耗水作物占较大比重。

4、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官厅水库上游有水土流失面积28563平方公里,截止1998年,尚有18311平方公里未治理,占总面积的43%。密云水库上游原有水土流失面积7947平方公里,截止1998年,尚有6667万立方公里未治理,占总面积的56%;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上游地区耕地减少,沙化面积增加,沙尘暴天数增多,生态环境恶化,也加剧了水库淤积,到1998年,官厅水库已淤积6.46亿立方米。

因此,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必须在上游地区“稳定密云,改善官厅”。以北京及周边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开源节流保护的综合措施,保障北京入境的水量与水质。

二、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

鉴于北京水资源问题的严峻性,1999年初我们即与北京市水利局商议解决对策。与此同时,副总理先后两次批示尽快解决北京的水资源问题。我部与北京市、海委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2001年副总理在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会议上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这句话讲得好。”现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支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水利工作的总方针。并不断加以完善、丰富,确定了上游地区的规划原则:“保住密云,拯救官厅,量质并重,节水治污,保障北京及上游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据此,历时一年完成了规划编制,并经过与省市反复协调和著名专家论证,数易其稿。

(一)规划的背景

北京地区缺水,制定一个水资源规划早就是近切需要,为什么多年迟迟不能出台呢?

1、进行北京是否缺水的讨论

在历史上北京并不是缺水地区,北京总水资源量折合地表径流深为243毫米,高于150毫米的生态缺水线。历史上有明朝刘伯温建设北京城之说,当时对水资源也是有考虑的,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北京有220万人口,人均水资源量达1800立方米,高于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而到今天,包括流动人口,北京的实际用水人口超过1400万,人均水资源量不到300立方米,还不如以色列,就属于极度缺水了。一个小孩吃一个苹果够了,七个小孩吃一个苹果就缺了。

同时,必须承认北京的缺水有严重的人为因素。节水的工作做得不够,治污的工作做得不好,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首都水资源规划”就正视了这个现实,抓住了这个难点的关键,做了一个严格、现实、着力投入的节水和治污计划。结论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随着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北京还是缺水的。这样,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共识就达成了,“首都水资源规划”就通过了。

2、提出北京及周边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

“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受益,谁补偿”从来是人们认识到污染问题,并准备治理时上下游各执一词的理由。从法理上来说,谁污染了水资源,谁就应该付出代价,至于他能否治理,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谁从治污中受益,应该对国家有所贡献,但其方式一般不应是直接付给污染方。

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仍然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水生态系统的科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地区要与其周边共同可持续发展,地区和周边的水资源要共同可持续利用。下游水生态系统蜕变,同样会使上游受损,如因下游缺水而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就直接影响到上游。而地区的经济也要和周边地区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经反复协调,最后,基本达成了“谁污染,淮治理;谁受益,谁补偿;国家支持”的共识。

最后国务院领导决策,上游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全部由国家投入,达7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

北京的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问题没有解决,形势还相当严重,必须考虑一些长治久安的措施。

(一)保护水资源与调整产业结构互相支持

必须结合保护水资源,建立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效益、低技术、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上游水资源保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从根本上保护上游水资源。

开辟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清史游”旅游专线,发展第三产业。外国游客对中国清朝的历史是比较感兴趣的,267年的清朝历史,有1/3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承德。北京现在每年有外国游客300万左右,如果通过宣传把来北京的外国游客拉过来,一开始吸引几万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二)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我在上游有关地区调查时,了解到那里生产1吨水稻需水1300~1800吨,耗水太多了,印度产1吨水稻才需要1200吨水。承德地区覆盖地膜种植水稻的试验表明,同样生产1吨稻谷所需水量是300吨。少量的投入就可以节省这么多的水,为什么不搞呢?我们直接牵线搭桥在承德搞的中草药种植板蓝根、冬枣项目在当地很受欢迎,群众的积极性很高,既节约用水,增加植被;又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创出品牌。国务院领导说,提供有绿色标志的蔬菜供应北京市场。绿色蔬菜可能卖到2~3倍的价钱,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可以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注重生态系统建设,保护植被

我们在承德调查时,当地有的农民介绍每户每年要耧10亩地的柴草来生火,我看20亩也不一定够,以15亩计,10万户每年就彻底破坏了1000平方公里的植被,我们的水土保持规划,每年才能治多少平方公里。《首都水资源规划》中提出要以户为单位建设沼气替代柴草的生态措施试点,这次国家有了投入,每户出1/3,以工代价1/3,规划投1/3,沼气灶就能普及,生态示范区就能建设,既改善群众生活,又保护植被。

(四)用最坚决的措施治理污染

对于高污染企业能治则治,不能治的坚决关、停。对于污染量大和对达标有严重影响的企业,要重新估算。要禁止小铁矿等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的行为,把污染企业的多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生态系统建设上来。我做过实地调查,上游开采的小铁矿品位不过20~30%,而国际上为了保护植被,低于50%品位的铁矿基本上不采了。这里不但采,而且以河洗矿,枯水期入密云水库的水已成红色。采矿农民每月收入不过200~300元。现在有了投入,请他们上山种树去,收入和采矿差不多,把首都上游的生态系统保护住。当时的承德市委副书记对我说,有了投入保证能做到。规划就保证了投入。

四、规划的内容

根据北京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形势,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障工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鉴于近两年北方地区持续干旱和供水短缺的严峻形势,按照“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城市水资源方针,在北京市充分治污的基础上,近期启动北京应急供水措施,提前实施首都水资源规划中的官厅水库治理工程,尽快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源功能,同时以建设地下水备用水源地等措施,解决北京用水的燃眉之急。

(二)从现在起到2008年,立足本地水资源条件,通过北京及上游地区的各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平水年可基本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2008年后,主要依靠外流域调水。通过调水与当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水资源供应。根据水利部向国务院汇报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尽快开工建设中线第一期工程,向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缓解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四)上游地区水资源规划

1、规划原则

保住密云,挽救官厅,量质并重,联合调度,保障供给。

2、规划目标

2005年,密云水库入库水质保持在Ⅱ类,河北省入境水量平水年达到6.0亿立方米,特枯水年份不少于3.0亿立方米;官厅水库入库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平水年来水量达到3.0亿立方米,特枯水年份不少于0.6亿立方米。

3、具体措施:“一保,二节,三管,四调整”

(1)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作为上游地区水资源规划的首要任务,实施安全饮用水保障措施。要根据水体功能区划要求和2005年水质目标,坚决贯彻国务院“一控双达标”的要求,2000年底前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经努力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坚持执行关停并转。可在上游地区安排水污染重点治理项目129项,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6亿吨,处理率达到现状废污水排放量的84%。其中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111项;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18项。2005年项目完成后,官厅水库上游各控制断面水质提高一个等级,水环境得到基本改善。密云水库上游重点污染源基本完成治理,个别河段水体超标问题得到解决,河流水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要对北京上游地区进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山水田林路小流域综合治理。争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33平方公里。治理任务完成后,两库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达到70%,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2)实施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用水效率很低。要争取到2005年,在密云上游地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年可节水0.85亿立方米;在官厅上游地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8万亩,年可节水1.84亿立方米。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官厅水库上游地区为52%,密云水库上游仅为21%。争取到2005年,密云上游地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5%,年节水0.08亿立方米;官厅上游地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年节水2.29亿立方米。

通过各项措施,上游地区年可节水5.06亿立方米。所节水量,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保障北京入境水资源量。

(3)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规划协调机构。建议成立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参加的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机构。加强对北京上游地区水量水质状况的监督管理,落实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建立省界水量水质监测系统,规划在两库库区、入库和出库断面及省界控制断面,建设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量水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4)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结合保护水资源,建立行业万元GDP用水指标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从根本上保护上游资源。

围绕着上游地区生态经济建设问题,可采取五方面的具体措施:

①在官厅水库上游张家口地区大力调整现状产业结构,发展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②在密云水库上游承德地区建设京承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沼气灶推广使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草药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发挥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③建设服务首都的绿色食品基地,以户为单位开展沼气替代柴草、保护植被的生态措施试点。

供水管理论文篇8

夏季,旅馆类建筑为了满足宾客对舒适、健康居住环境以及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需要同时供冷和供热。在常规系统中,一般要设置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供应冷量和热量,其优点是:热水供应系统与空调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易于调节。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问题认识的逐渐增强,使得常规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针对常规系统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高档旅馆中利用空调冷凝热量进行免费热水供应的新系统(HeatRecoveryWaterHeating,简称HRWH)。

1常规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常规系统是指在中高档宾馆中通常存在的空调系统与热水供应系统,图1是该系统的运行图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的问题:

图1夏季旅馆类建筑常规热水供应与空调系统运行方式

(1)空调冷凝热的直接排放造成的能量浪费问题

空调冷凝热是空调系统制冷量与制冷机输入功率之和。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夏季输入宾馆类建筑的能量大部分以冷凝热的形式排出,其中包括围护结构传热量、新风热量、太阳辐射得热量(属于外扰),照明、空调用电、人体散热等(属于内扰)。空调设计中对于中高档宾馆,一般取冷负荷指标为100~150W/m2,而冷凝热量一般为冷负荷的1.25倍左右,可见空调冷凝热量从数量上看相当庞大。因此,冷凝热直接排入大气势必造成大量宝贵能源的浪费。

(2)常规系统中的能耗问题

在夏季冷凝热直接排放的同时,人们依旧有热量的需求,如生活热水供应、洗衣房用热、厨房洗涤用热以及室内游泳池加热等过程,这些用热场所的水温一般不高于65℃,为了满足这部分用热量的需求,在中高档宾馆中又要求设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或电锅炉供热系统,无疑又要输入一次能源,据调查[1],在以上场所消耗的能量达到30~35kg标准煤/m2,约占宾馆类建筑总能耗的8%左右。另外,将空调冷凝热排放至大气仍然要消耗能量,一般的水冷式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消耗及冷却塔两个主要部件,其能耗总和将占到宾馆空调系统总能耗的10%左右,折合耗电量约为6.5kWh/m2。

(3)常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季宾馆类建筑中常规热水供应系统与空调系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如前所述燃料燃烧排出大量的CO2、SO2和粉尘等有害物,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如全球温暖化、酸雨等);其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加剧,在夏季另一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所谓的"热岛效应"。据调查[2],世界各主要城市市区与郊外存在着温度差,市区内被较高温度的大气层笼罩着,温度差别年平均可达0.6~1.1℃,发达国家中的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日本东京市繁华中心区与郊区的温差可达8℃。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还恶化了分体式空调机组和窗机的工作环境,导致系统COP值下降,空调能耗增加。随着气温每升高1℃,相应空调系统的设备容量增加6%,而制冷机冷凝热与锅炉房废热的直接排放是造成这种热污染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4)热水供应系统运行费用问题

在环保要求高的许多大城市中,已经严格限制燃煤锅炉房的使用。例如上海市,内环线以内不允许新建燃煤锅炉房;北京市,5环内逐步取消和不允许新建燃煤锅炉房;西安市,从1997年7月1日以后也不再批建燃煤锅炉房。因此,在中高档宾馆中,以燃气、燃油、电锅炉为热源的供热系统在逐年增多,而伴随其来的又是高额的运行费用。一般来讲,燃油、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的运行费用将达到燃煤锅炉房的2.5~3倍,而电锅炉供热系统将达到燃锅炉房的3.5倍左右。因此,热水供应的能耗费用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高档旅馆类建筑的经济效益。

2空调冷凝热免费热水供应新系统(HRWH)的优点

回收空调冷凝热用于热水供应,是在不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舒适性标准的前提下,将两个常规的独立性、单向性系统,改造成一个整体性、可循环性系统。由于省去了常规锅炉房热水供应系统,取而代之的是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进行热水供应,因此可以说该系统所供应的热量是免费的,故称免费热水供应系统(HRWH)。运行方式如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图2空调冷凝热免费热水供应系统

(1)热水供应系统的热量来自空调冷凝热,节省了原来设置锅炉房热水供应系统的能源消耗,对于改造后的空调系统,输入基本相同的电能,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空调负荷,而且同时也提供了热水供应负荷,大幅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

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取消了图1中的燃煤(燃油燃气)锅炉,从而消除了由热水供应消耗一次能源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3)回收了一部分有价值的冷凝热量,缓解了原系统中的能源浪费问题,并且减少了冷凝热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

染。

(4)减少了原空调系统中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的规模及其运行费用。

3免费热水供应系统(HRWH)在我国应用节能效果的初步评价

前文阐述了免费热水供应系统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该系统的实际节能效果与气象条件、建筑特点及使用功能与因素有很大关系。本节选择香港、上海、西安、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六个典型城市的气象资料为计算依据,将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宾馆标准双人房间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系统在我国应用的前景从量的方面做以初步评价。

3.1旅馆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参数选择

旅馆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物,它向顾客提供一定时间的住宿,也可以提供饮食、健身、会议、购物等服务。一般而言,旅馆类建筑尤其是中高档旅馆,自身都具有较为独特的使用功能,可以说每家旅馆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城市间更具有可比性,本文所选择的六个城市旅馆建筑,在与本文相关的功能部位具有相同参数,比如空调区面积、客房数、餐位、游泳池容积等。建筑基本参数值参看表3-1,不同地点建筑维护结构参数见表3-2。

旅馆类建筑基本参数表3-1建筑面积(m2)空调区面积(m2)客房数间(间)床位(床)员工(人)餐厅座位(酒吧)洗衣房泳池参数长×宽×高

51000357004008008001000(300)湿洗25×8×1.5(m3)

建筑维护结构参数表3-2

地点外墙窗遮阳系数窗墙比

香港24砖墙K=1.92W/(m2·℃)单层钢窗K=6.4W/(m2·℃)0.540%

上海

西安

北京37砖墙K=1.49W/(m2·℃)双层钢窗K=3W/(m2·℃)0.540%

哈尔滨49砖墙K=1.2W/(m2·℃)双层钢窗K=3W/(m2·℃)0.7540%

乌鲁木齐

3.2热水供应耗热量计算

中高档旅馆热水供应耗热量主要包括洗浴、洗涤、洗衣房、游泳池等加热场所。本节采用静态法,即热量指标法进行计算,各用热场所用热量指标与计算结果见表3-3。虽然这个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各用热场所逐时用热量变化规律,但是由于本文仅考虑其量的大小,并选择逐天作为研究单位,所以该方法是可取的。从表3-3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用热场所的耗热量大小不一,其中洗浴占总耗热量的60%左右,洗涤和洗衣房用热分别占到12%和23%,而游泳池加热耗热量仅占总耗热量的5%左右,可以说旅馆类建筑中游泳池的存在与否,对热水供应耗热量的影响不大。

各用热场所用热量指标耗热量计算表3-3

项目生活热水洗涤用热洗衣房用热游泳池加热

功用客房员工客房餐厅员工循环水加热补水加热

单位[L/(d·人)][L/(d·座)][L/(d·座)](m3/h)(m3/d)

指标20040324.8752.171.03315

水温热水:65℃;冷水:15℃

耗热量[kJ/(d·房间)]8380016760201122553311365523869791884

各用热场所占总耗热量百分比49%11%12%14%6%3%4%1%

总耗热量Qh171570[kJ/(d·房间)]燃料量(标煤)5.84[kg标煤/(d·房间)]

供水管理论文篇9

1.2供水工程缺乏合理的规划

由于农村地区村庄分布相对散落,一定程度上给供水工程的实施造成了困难,如果建了众多的供水网点将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但是如果供水网点设计不合理,将会对供水工作造成困难。当前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缺少相对完善的规划,一般一个工程的使用年限为10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供水工程为15年,这就会造成大多数的供水工程寿命时间相对较短,在工程的最后阶段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导致的。

2农村供水工程运营管理的建议

随着民生问题的逐渐增加,国家逐渐实施一系列政策改善民生问题,农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众多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解决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逐渐实行供水工程,提高农村居民的用水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供水工程缺乏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规范,导致供水工程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用水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供水工程的规划和运营管理,保障供水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1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规划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村落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状况,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水平。农村供水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饮水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规划不仅仅是当前供水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样也是节省资金,避免不必要损失的重要措施。

2.2建立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

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包括水资源的供给,污水的处理等工作,供水工程需要保障整个供水资源的质量,维护农民的生命健康。在供水工程管理中建立相对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供水工作的运营管理,避免供水工程中出现的水质不符合规范,以及供水不及时情况,保障供水工程的顺利运营。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供水工程监管工作,一旦出现水质不合格的情况将停止供水进行整治,保障供水质量。在供水工程的管理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整个水资源的利用者,应该尽量满足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引进一些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对供水工作进行管理,通过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整个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支持

由于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并不十分完善,一些供水单位的经营并不十分顺利,一些单位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导致一些供水单位直接破产。农村供水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维护整个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质量,保障农民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这些供水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减免这些单位的税收,或者是对这些单位进行电价调整保障供水单位的经济利益,更好地促进供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质量。另外对于供水单位的水质要进行相对严格的管理,政府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查,一旦出现水质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将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惩,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供水管理论文篇10

一、研究背景

传统上,制造商拥有强力的主导权,在决策上独断独行,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管理论文,其主要原因在于制造商相对于供应商是属于客户面的一环,是供货商的利润来源,供应商只有以“顾客至上”、“满足顾客需求”为经营原则;

然而,在与供应商进行交易、发展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彼此的领域不同、沟通不良、目标不一致或是角色与认知的差异等原因,往往造成彼此间认知不一致,进而妨碍、阻止或是破坏组织目标的达成,这就是所谓的冲突管理论文,而且此种情况在合作伙伴间不可避免的现象。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弄清知识共享水平、冲突管理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构建与基本假设

(一)基本模型的构建与基本假设

通过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的相关基本假设

H1:知识共享水平的提升对冲突管理能力的提高正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H2 :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供应链绩效的提升。

H3 :冲突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正影响。

三、实证研究

(一)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一共调研的企业共有44家。发放的调查问卷共220份,实际回收167份,回收率达75.9%,下面主要从企业的分布地点、企业的性质、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调查的对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柯能毕曲α系数测量方法(Cronbach α)。若α 系数低于0.35属于低信度,应拒绝使用;介于0.50~0.70属于尚可接受管理论文,高于0.70以上属于高信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在进行结构模型分析以前,应先对各操作变量进行效度分析,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供应链绩效、知识共享水平和冲突管理能力三大维度效度。

(三)假设检验

1基本拟合优度

本文的基本拟合度如下表各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5~0.9之间,而且都达到了0.005显著性水平,没有负的误差项,这表明模型完全符合基本拟合标准。

 

y5

λy51=0.54

--

y6

λy61=0.64

4.99

y7

λy71=0.76

5.86

供水管理论文篇11

为保证供水管网的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行,通常在供水管网系统中布置一定数量的测压点。测压点布置的数量和位置,依据目的不同而略有差别。合理布置测压点的数量和位置,不仅可以节省投资,而且可以更好的为达到布置目的而服务。

合理布置测压点可以达到以下两种目的。

(1)为调度中心提供监控信息,实现供水管网优化调度。通过测压点传输的信息,分析供水管网日常工作时的压力分布情况,从而监控供水管网的工况。当管网中某点压力出现剧烈变化时,往往反映出异常事故的发生,从而为调度提供辅助决策。

(2)为供水管网模拟系统提供校核数据。通过测压点的监测信息,可以用来评价供水管网模拟系统的精确度,为管网水力模拟计算的参数值提供校核数据,从而为实现供水管网的优化调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1测压点布置方法

测压点的布置通常有两种方法,经验法和理论法。

1.1经验法

经验法布置的原则有:

(1)测压点布置的密度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布置密度越大,精度越高,但投资越大;密度越小,投资越小,但难以满足需要。在供水区域面积较大时,供水管网可按每10平方公里布置一处测压点,供水区域面积较小或供水区域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地区,视实际情况决定测压点布置的数目,最少要布置两处,特殊情况下可增加测压点数目。

(2)供水分界线处应布置测压点。多水源的环状供水管网,供水情况复杂,较短时间的用水量变化,可能引起供水管网工况的巨大改变,并且供水分界线处的地区,理论上是配水最不利的地区,在这些地方布置测压点,可以很好的监控整个管网的工况情况。

(3)管网末梢等控制点处应布置测压点。管网末梢也是配水的最不利点处,在此处布置测压点可以反映管网供水不利处的情况。控制点处布置测压点,可以为整个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数据。

(4)大用户或国家重要部门和单位布置测压点。用水大户附近,供水管网压力容易起伏变化,同时国家重要部门和单位是重点保证供水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地方布置测压点。

(5)管网调度敏感点处布置测压点。水厂出厂干管,加压泵站前后等对管网调度工况变化反映敏感的地方布置测压点,可以很好的反映管网状态对调度命令的反馈。

1.2理论法

理论法布置测压点主要有以下两步

(1)测压点所示区域的确定;

(2)测压点位置的确定。

1.2.1测压点所示区域的确定

将整个管网看成图,按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将距离相近的点归为一类。本文的距离是指压力相近的节点,同时应注意保持管网图的拓扑结构不变。采用最短距离法、最小支撑树,选择良好的初始点。计算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寻求最小支撑树,一是确定区域。

1.2.2测压点位置的确定

当区域Ak给定时,可以选定区域的中心点为测点所在位置。但随供水时段的变化,节点流量和水源供水压力与流量的变化,将影响测压点的压力变化。因此,测点应选择在变化最灵敏的节点。

2实例分析

在工程应用中,往往是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即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证每一个测压点布置最优。

天津市东部某一地区实际供水管网工程,在进行了供水管网设计后,建立了供水管网计算模型(105个节点,197条管段)。该供水管网布置测压点的主要目的是监测供水区域内的压力分布情况,为供水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根据管网计算模型,进行测压点的布置。将上述测压点选定计算机程序,依据管网模型的水力计算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测压点选定。测压点选定结果见图1天津某地区供水管网图形及测压点分布示意图。

(1)供水管网中测压点的建立对于管网的优化调度和管网模型的计算校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水管理论文篇12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供水管理论文篇13

水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 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 农业节水技术管理、 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 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 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