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用13篇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1

碳酸氢钠固体50摄氏度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摄氏度时完全分解。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它也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来源:文章屋网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2

A.Na2OB.NaOHC.Na2CO3D.Na2O2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引入]

钠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界没有游离态的金属钠存在,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它在空气中经过了复杂的反应,但最终产物是碳酸钠,我们在初中也学过碳酸钠的一些的性质,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碳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可以与酸及某些盐发生反应),碳酸钠是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除此之外钠的化合物还有哪些?(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钠等),碳酸氢钠是碳酸钠的酸式盐,那么它与碳酸钠是否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两种物质的有关性质.

[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过渡]:我们这节课主要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

由于它们都是碳酸这种弱酸的盐,那么大家想象它们共同的性质是什么呢?是不是都能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CO2呢?

[板书]:(1)与酸的反应

[练习]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过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现在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热稳性上是不是一样,能否根据已有知识来判断,如果它们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是什么呢?如何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氢钠

[板书](2)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的差别可以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板书](3)用途:

Na2CO3:制皂玻璃造纸纺织

NaHCO3:发酵粉灭火器治胃酸过多

巩固练习:

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指导练习]除杂:(1)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2.往碳酸钠溶液加入下列物质,能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Ca(OH)2溶液B.Na2O2固体C.盐酸D.Na2O固体

[教学目的]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别的原因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实物演示实验仪器

我们过去学过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筒内装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发泡剂的混合液,玻璃瓶里装的硫酸铝的饱和溶液。

把灭火器倒转时,筒内的两种药液相互混和后,发生如下的反应:

A1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大量的二氧化碳跟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最终是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其实泡沫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在消防中是广泛应用的,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那么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就是利用了它的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产生稀释作用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3

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酸碱盐,并正确选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具有开展实验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体验。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课本中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操作该节课内容中所有的化学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实验对比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实验探究获得两种钠盐的色态、溶解性、碱性、和热稳定性知识之后,再进行教师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得出两种钠盐的其他性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鼓励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六、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Na2CO3(固体、溶液)、NaHCO3(固体、溶液)、酚酞试液、盐酸、石灰水、BaCl2溶液等;

实验仪器:药匙、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等。

七、教学过程

【引课】以生活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入手,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兴趣。

【新课】

探究实验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其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其溶液的酸碱性

2、巡堂,观看学生实验,回答学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3、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

1、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半药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各自的颜色和状态并填写下表:

(2)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3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底部并填写下表:

(3)继续向试管内加入2滴管,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4)分别向盛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溶解性:Na2CO3>NaHCO3 溶液碱性:Na2CO3>NaHCO3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颜色、状态、水溶性等物理性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且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要强于碳酸氢钠溶液。

探究实验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如何来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2、指导学生实验。

3、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探究。

取等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约半小匙)分别置于两支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演示实验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进行实验演示。

在装有小半药匙Na2CO3和NaHCO3的两个试管中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NaHCO3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Na2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更快;反应的生成物与盐酸的量有关。

演示实验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

教师活动:进行实验演示。

向装有Na2CO3和NaHCO3稀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管等浓度的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碳酸钠溶液能与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钙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掌握鉴别Na2CO3和NaHCO3稀溶液的方法。

性质推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与碱的反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推测

学生活动:推测猜想,得出结论

性质推测:碳酸钠溶液和CO2的反应

教师活动:通过初中学过的CaCO3与H2O和CO2的反应推测碳酸钠溶液和CO2的反应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4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显蓝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OH-,而碳酸钠本身溶于水不能电离出OH-,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二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溶液的DH降低,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A

考点2:碳酸氢钠的性质

例2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会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Na2CO3 NaHCO3棉花球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图1所示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2)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

(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

研析与解答:本题重点考查的是碳酸氢钠的性质,由题给信息可知碳酸氢钠不稳定,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因此与碳酸氢钠相连的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碳酸钠相连的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苏打易分解,而苏打不易分解,此装置把两个独立的装置合为一个装置,可通过对比明显观察到两种物质是否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考点3:盐与酸的反应

例3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研析与解答:解题时利用这两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行计算。

答案:A

考点4:盐的用途

例4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

研析与解答:亚硝酸钠有一定的毒性,摄人人体内对人体有害,硝酸钾中既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氮元素,又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钾元素,因而其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在农业上,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生石灰等配制而成的,纯碱的成分是碳酸钠,其与酸反应可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

答案:A

你学合了吗

1.现有①金刚石、②氯化钠、③酒精、④生石灰、⑤小苏打、⑥一氧化碳六种物质,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__用于切割玻璃,

(2)__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3)___用作食品干燥剂,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生石灰

B.氯化钠

C.浓硫酸

D.浓盐酸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Ca(OH)2溶液

B.稀H2SO4

C.BaCl2溶液

D.KNO3溶液

4,将适量的小苏打与发酵的面粉混合揉匀,制作出的面包或馒头里有许多小孔,吃起来松软可口,小明同学对小苏打样品进行研究:①观察样品为白色粉末;②取少量悠贩湃耸柿克中,样品完全溶解;③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酸碱度,pH=11;④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⑤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内壁上有水珠。

请你根据小明同学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5

1.用可溶性钙盐溶液(如CaCl2溶液)来鉴别,原理:

CaCl2 + Na2CO3 = 2NaCl + CaCO3(Ca2++CO32-=CaCO3)

2.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如BaCl2溶液)来鉴别,原理:

BaCl2+Na2CO3=2NaCl+BaCO3(Ba2++CO32- =BaCO3)

方法1与方法2可以说在反应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根据复分解反应能得到沉淀来进行鉴别。但这两个方法“可能存在”的缺点是:

在NaHCO3溶液中有HCO3-H++CO32-和HCO3-+H2OH2CO3+OH-两个电离平衡的存在,碳酸是二元弱酸,存在二级电离,二级电离常数Ka1=4.30×10-7、Ka2= 5.61×10-11。在NaHCO3溶液中:

c(H+)=(Ka1Ka2)1/2=(4.30×10-7×5.61×10-11)1/2= 4.91×10-9mol/L

根据HCO3-的电离平衡:HCO3- H++CO32-,得:

c(CO32-)=Ka2×c(HCO3-)/c(H+) =1.14×10-2・c(HCO3-) -----(1)

根据难溶物的溶度积与溶度积规则,可以算出往NaHCO3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会不会出现浑浊现象。以CaCl2溶液为例:

KSP(CaCO3)=8.7×10-9,如要用CaCl2溶液对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鉴别,必须符合以下条件,c(Ca2+)与NaHCO3溶液中的c(CO32-)的乘积:

c(Ca2+)c(CO32-)<8.7×10-9---------------(2)

根据上面的(1)(2)两式可得:

当c(HCO3-)c(Ca2+)<7.63×10-7时,溶液中才不会出现浑浊。

(KSP(BaCO3) = 8.1×10-9,c(HCO3-)c(Ba2+) < 7.10×10-7时,溶液中才不会出现浑浊。)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只有当c(HCO3-)或c(Ca2+)都比较小的时候才不会出现沉淀。而一般情况NaHCO3溶液和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都不可能被稀释到如此低的程度,所以NaHCO3溶液中的c(CO32-)与c(Ca2+) [或者c(Ba2+)]的乘积会远远大于该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往NaHCO3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也会出现浑浊现象,也可能出现白色沉淀。所以从这个理论上讲,一般情况下并不能用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如左图,分别取少许固体样品,加热。加热后产生气体,且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为NaHCO3;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2CO3。

原理:2NaHCO3=Na2CO3+CO2+H2O

CO2+Ca(OH)2=CaCO3+H2O

这个方法在理论是完全可行的,但存在比较大的缺点:需要加热,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也浪费能源。如果两者都已经是溶液的情况下,此方法也不适合。

4.分别取少许样品(如是固体样品,先取样溶解得到其溶液)于试管,逐滴滴加稀盐酸。马上产生气泡的是NaHCO3;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的是Na2CO3;

这个方法能成功的要点:样品浓度不能太稀(最好配成饱和溶液),盐酸浓度不能太大。是一个比较理解的鉴别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是中学化学中用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般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他们是正确的,而不详细去推敲它们内在的“不合理”。中学化学还是以“定性”为主的化学,所以上述这些方法,在中学化学中,一般不从“定量”上来对它们进行否定。

二、通过反应的热效应,用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通过反应的热效应,用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可行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其本质是离子反应。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查物化手册可知,上述相关离子(或物质)的标准摩尔生焓如下:

离子(分子) CO32-(aq) H+(aq) HCO3-(aq) CO2(g) H2O(l)

ΔHf(KJ•mol-1) -677.14 0 -691.99 -393.509 -285.830

根据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以分别计算出上述两反应的焓变。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CO32-(aq)+H+(aq)=HCO3-(aq) ΔH=-14.85KJ・mol-1

HCO3- (aq)+H+(aq)=CO2(g)+H2O(l)ΔH= 12.651KJ・mol-1

总反应焓变:ΔH=-14.85KJ・mol-1+12.651KJ・mol-1= -2.199KJ・mol-1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HCO3-(aq)+H+(aq)=CO2(g)+H2O(l)ΔH= 12.651KJ・mol-1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过程是放热的,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的不同,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鉴别出来。

2.通过实际实验进行论证。

(1)实验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等体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情况:

Na2CO3 HCl 起始温度 反应过程最高温度

浓度 体积 浓度 体积

1moL/L 50mL 2moL/L 60mL 21℃ 22.5℃

0.75moL/L 50mL 2moL/L 60mL 21℃ 22.1℃

0.5moL/L 50mL 2moL/L 60mL 21℃ 22℃

NaHCO3 HCl 起始温度 反应过程最低温度

浓度 体积 浓度 体积

1moL/L 50mL 2moL/L 30mL 21℃ 20.9℃

0.75moL/L 50mL 2moL/L 30mL 21.1℃ 20.8℃

0.5moL/L 50mL 2moL/L 30mL 21.4℃ 21.1℃

(2)实验2.不同浓度的盐酸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反应情况:

HCl浓度

(mol/L) NaHCO3 Na2CO3

起始温度(℃) 反应过程

最低温度(℃) 起始温度(℃) 反应过程

最高温度(℃)

0.1 26.2 25.8 27 29

0.5 26 25.1 26 29

1.0 25.8 24.5 25.8 29

2.0 25.8 23.8 25.8 30

3.0 25.8 23 25.8 32

(3)实验3.盲试:用未知浓度的盐酸鉴别固态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步骤: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再往试管内分别滴入适量未知浓度稀盐酸

现象与结论:两根试管中都产生气泡,其中有一根试管外壁发热,试管内的固体样品是碳酸钠;另一根试管外壁发凉。试管内的固体样品是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99-02

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诸多元素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规律、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等。然而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有繁重的课业压力,课下很少有时间去复习和记忆课上所学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师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分类教学法将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法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简单快速地记忆化学知识。

一、性质分类,鉴别物质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鉴别各种不同的元素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如果对每一种化合物一一进行分析,讲解鉴别该物质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的记忆,而且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对相似性质的化合物进行归类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鉴别物质的规律与方法,学会熟练地解决这类题型。

比如,笔者在讲到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鉴别与分离时,讲到了Na2CO3 与 NaHCO3 之间相互鉴别的方法。于是笔者对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之间的这一类型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讲解。一般来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碳酸正盐的热稳定性要强于碳酸酸式盐;碳酸正盐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容易生成碳酸盐沉淀,碳酸酸式盐与盐类溶液不易生成沉淀;碳酸正盐不能与氢氧化钠等发生反应而碳酸酸式盐则能与之发生反应产生水并放出气体。当然两者也有相同的性质,比如都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在鉴别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时,可以利用两者性质的不同之处,例如利用碳酸酸式盐的热不稳定性进行鉴别。加热两个目标溶液,产生气泡的则为碳酸酸式盐。也可以利用碳酸正盐能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这一性质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衍生了其他的分类,总结了可以通过加热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例如碳酸铵加热后会生成气体,氯化铵受热会分解成气态;利用沉淀生成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讲解,使知识变得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元素分类,构建网络

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相联系起来,构架出一个知识网络。可以通过将各种元素进行分类,建立每一种元素相关联的化学物质的知识结构,分析各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从而使知识在头脑中更加具体与清晰。

比如在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复习时,笔者构建了一个以钠元素为中心的辐射图。由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笔者分别对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讲解,例如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白色无定形片状或粉末,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强刺激性,到 400℃以上可以分解成金属钠和过氧化钠,应当密封干燥保存。介绍完每一种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问题,例如如何从固体钠得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先将钠放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钠,4Na+O2=2Na2O;然后将适量的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最后使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使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氢钠,NaOH+CO2=NaHCO3。另外,学生可以利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关系生成另一种物质,例如得到碳酸氢钠后,可以对其充分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碳酸钠2NaHCO3Na2CO3+ CO2+ H2O。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元素进行分类,讲解由具体某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与网络,达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与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反应分类,强化认知

在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习很多的化学反应,并且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记忆与书写这些方程式,总是会犯一些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根据不同的形式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认知。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的化学反应时,将众多的化学反应分为基本反应与非基本反应两类。基本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笔者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了每种类型的基本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非基本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CO2+Ca(OH)2 =CaCO3+H2O 等。

此外,在有机化合物的复习中,笔者也同样应用这样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梳理与巩固了无机化合物这部分内容中重点的化学反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多元分类,全面理解

每一种分类的标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会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教学,从而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促进学生全面理解与吸收知识。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硫元素进行复习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从存在状态的角度入手,将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其中气体的化合物有 SO2、H2S、SO3 等,固体的化合物有 MgS、CS2、FeS2、Na2S 等,液体的化合物有 H2SO4、CuSO4 等;然后接下来从性质入手,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化钠、浓硫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例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酸性与吸水性,可以与铁、铜等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笔者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复习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例如三氧化硫受热分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硫与氧气。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从多种分类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复习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具体的化学反应等,使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并全面理解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巧用分类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鉴别物质、构建网络、强化认知、全面理解,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吸收化W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7

可以。小苏打化学名是碳酸氢钠,在胃里和胃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对人体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如果一次吃得太多,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小苏打一般指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常利用此特性作为制作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小苏打常温下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于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水和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除此之外,还能与某些盐反应,与氯化铝和氯酸铝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钠盐还有二氧化碳。

(来源:文章屋网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8

1、可乐和小苏打会生成碳酸氢钠。只需要把两种物体放在一起就可以产生除锈的泡沫,将泡沫放在铁锈上就可以了。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它也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

3、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4、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无臭、无毒、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分解出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潮解。

(来源:文章屋网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9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2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大家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含有以下方面: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手段,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必修《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以这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反思中获得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教材并没有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逐条呈现,而是通过两个“活动与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结构不同所致,并能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

(2)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3. 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鉴别,教学难点设计为对照实验方案的设计。

4. 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环节1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资料1中,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什么物质?

[生]是纯碱,化学成分是碳酸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碳酸钠。

[师]实物展示。请根据资料2和初中所学知识,推测碳酸钠化学性质,并运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进行验证(药品:水、0.1mol/L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在四支试管里各加入0.1mol/LNa2CO3溶液2毫升左右,然后依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氯化钙溶液、石灰水、稀盐酸,观察现象。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3、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u析:通过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实业救国的事迹引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引发学生对“碱”的好奇心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

后面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大胆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环节2 分析比较,深入探究

[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碳酸氢钠样品,产生了以下疑问:为什么在资料中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中的膨松剂,而碳酸钠不能?两者性质差异有哪些?

[师]顺势引导。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两者的性质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验对比才更有科学性?

[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比较!如相同反应物的浓度、状态等。同时,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1]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试管里加入0.1mol/LNaHCO3溶液2毫升,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与前面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观察现象。填写表1。

[探究实验2]与盐、碱反应

向盛有2mL0.1mo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mL0.01mol/LC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与前面实验比较,填写表2。

[板书]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探究实验3]与酸的反应

向盛有体积均为2mL、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CO3、NaH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足量)。观察现象。填写表3。

[板书]NaHCO3+HCl■NaCl+H2O+CO2

[生]通过实验对照,得出结论:Na2CO3、NaHCO3性质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反应上又有差别。如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但NaHCO3溶液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家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师]对!那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完成表4。

[生] 清楚地发现: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就在HCO3-、CO32-方面。

[师]资料3中说,碳酸氢钠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请你猜想碳酸钠、碳酸氢钠哪一种受热更易分解?

[生]肯定是碳酸氢钠受热更易分解,而且分解时会有气体产生。

[师]让实验来说话。

[探究实验4]热稳定性

[师]采用(图1)装置,应该如何放置两种固体,才能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较碳酸氢钠更好?

[生]大试管中盛的是Na2CO3固体,小试管中盛的是NaHCO3固体。大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B试管中,小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A试管中。如果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则可证明。

[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表5。

[板书]2NaHCO3■Na2CO3+H2O+CO2

[师]根据资料4,推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探究实验5]饱和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演示] 向一瓶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10毫升左右的饱和Na2CO3溶液,旋o盖子,快速振荡一会儿。

[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澄清的碳酸钠溶液变浑浊。

[板书]Na2CO3+CO2+H2O■2NaHCO3

[师生共同分析]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这是析出沉淀的主要原因,而从方程式来看,106g碳酸钠反应将生成碳酸氢钠168g,生成的碳酸氢钠多了且反应消耗了水,也会导致碳酸氢钠析出。

评析:根据实验现象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结构的异同,进而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课堂上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学环节3 总结提升,巩固观念

[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本堂课内容说说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生] 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途径(略),形成物质间有条件的转化观念。

[投影]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4 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投影]问题解决:

[生]交流讨论(略)

[课后作业]

查询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分析涉及的原理。

评析:通过几个有“生活味”的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观。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几点反思

1.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想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还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应用[2]。高中化学课程中之所以安排“碳酸钠性质与应用”教学内容,就是因为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本节课以侯德榜的爱国事迹为引课,以“为什么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Na2CO3、NaHCO3均可与胃酸反应,为何不选用Na2CO3作抗酸药?”等应用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价值,明白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化学学科素养。

2.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将知识融入推测、验证、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它们一定内隐在化学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然要以知识教学为载体[3]。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素养教育,达成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如通过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突出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比较,拓展学生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通过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科学类比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素养。当然,我们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也要明白某一教学内容可能只是有侧重地发展学生某个或者某些方面的学科素养,不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内容发展学生全面的学科素养。

此文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吴星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向吴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10

1.有气体放出:

① 碳酸盐+酸H2O+CO2

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在反应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与HCl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H2CO3,而H2CO3不稳定,分解产生H2O和CO2。可以表示如下:

CO32-+2H+=H2O+ CO2

②铵盐+碱NH3+H2O

如:NH4Cl+NaOH NaCl+NH3+H2O ,在反应中NH4Cl电离出的NH4+与NaOH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NH3·H2O,而NH3·H2O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H3和H2O。可以表示如下:

NH4++OH-=NH3+H2O

2.有水生成:酸碱中和反应

如:NaOH+HCl=NaCl+H2O ,在反应中NaOH电离出的OH-与HCl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H2O。可以表示如下:

H++OH-=H2O

3.有沉淀析出:熟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根据中考要求,需要学生掌握的沉淀有以下七种:

“三碱”:Cu(OH)2、Fe(OH)3、Mg(OH)2

“四盐”:CaCO3、BaCO3、BaSO4、AgCl

其中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BaSO4、AgCl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常见的反应有:

①CuSO4+2NaOH=Cu(OH)+Na2SO4 ,在反应中CuSO4电离出的Cu2+与NaOH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Cu(OH)2。可以表示如下:

Cu2++2 OH-= Cu(OH)2

②FeCl3+3NaOH=Fe(OH)3+3NaCl ,在反应中FeCl3电离出的Fe3+与NaOH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Fe(OH)3。可以表示如下:

Fe3++3OH-= Fe(OH)3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在反应中MgCl2电离出的Mg2+与NaOH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Mg(OH)2。可以表示如下:

Mg2++2OH-= Mg(OH)2

④CaCl2+Na2CO3=CaCO3+2NaCl ,在反应中CaCl2电离出的Ca2+与Na2CO3电离出的CO32-反应生成CaCO3。可以表示如下:

Ca2++CO32-=CaCO3

⑤BaCl2+Na2CO3=BaCO3+2NaCl ,在反应中BaCl2电离出的Ba2+与Na2CO3电离出的CO32-反应生成BaCO3。可以表示如下:

Ba2++CO32-=BaCO3

⑥BaCl2+Na2SO4=BaSO4+2NaCl ,在反应中BaCl2电离出的Ba2+与Na2SO4电离出的SO42-反应生成BaSO4。可以表示如下:

Ba2++SO42-BaSO4

⑦AgNO3+NaCl=AgCl+NaNO3 ,在反应中AgNO3电离出的Ag+与NaCl电离出的Cl-反应生成AgCl。可以表示如下:

Ag++Cl-=AgCl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解决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离子共存、溶液中的除杂、物质推断、离子检验等中考热点问题。

例1.(08年河南中考)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 ;碱 。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就是检验是否有碳酸钠存在,即检验是否有CO32-存在,可以从三方面考虑:①加酸(气化法):可以加盐酸看是否出现气泡,即利用反应CO32-+2H+=H2O+CO2 ;②加碱(沉淀法):可以加氢氧化钙溶液看是否有沉淀产生,即利用反应Ca2++CO32-=CaCO3 ;③加盐(沉淀法):可以加氯化钡等可溶性钡盐或可溶性钙盐看是否产生沉淀,即利用反应Ca2++CO32-=CaCO3 。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

(2)HCl;Ca(OH)2。

例2.(09年河南中考)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解析】①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可以直接加盐酸(或硫酸等),产生气泡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也可以将固体溶解后加氢氧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或钙盐),产生沉淀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②探究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即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所以检验氢氧化钠之前必须将碳酸钠完全除去,即将其中的CO32-除去,同时又不影响OH-。可以利用反应Ba2++CO32-=BaCO3 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即将完全CO32-除去,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11

1、小苏打,学名叫碳酸氢钠,是一种弱碱性白色粉末,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可能存在毒性。

2、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并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也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时会开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100℃会全部变为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在弱酸中迅速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3、小苏打是纯碱与其他物质组合出来的,小苏打的样子像白糖一样,是颗粒状的。而食用纯碱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因此,碱的形状是白色粉末状。因而,我们可以说小苏打是食用碱的升级版。小苏打没有任何异味,其主要功能就是给食物放松的,让食物的每一个地方能够与更多空气接触,因此烘烤面包的时候,需要小苏打来给面包“提提神”。

(来源:文章屋网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12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篇13

1 值得改进的实验

1.1必修一实验4-7可改进为:①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并闻气味后倒置于水槽中,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塞上橡胶塞,取出矿泉水瓶。②分别取矿泉水瓶中溶液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再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入1—2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再加热第二支试管。

通过①中矿泉水瓶变瘪和液面上升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记忆就更深刻。通过②中石蕊变红但不褪色和品红褪色但加热又恢复红色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化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是暂时性的漂白,并且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的认识深入本质。尤其是更清楚地认识到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知道将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的现象应该是只变红不褪色。

1.2必修二实验4-2海带提碘:此演示实验实际达到的主要目的不是提取碘而是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若是如此的话,这样的操作就显得繁杂而浪费时间。可以改进为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下述实验:灼烧时不用将海带剪碎,而是用坩埚钳夹住一块大小合适的海带直接在酒精灯上烧,又快又不需滴加酒精(得到的是一块完整的海带灰,不会四处散落)。再将所得的海带灰放入小烧杯中,加冷水,用玻璃棒适当搅拌即可,无需加热煮沸。过滤后的滤液往往呈棕黄色,为了证明海带中的碘不是单质的碘而是化合态的碘,所以先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单质碘(但此时学生往往会“幸灾乐祸”地以为老师失败了,在那儿看“笑话”呢。而老师则仍然一本正经地继续做后面的实验)。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记忆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的离子方程式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所以先加过氧化氢,结果不变蓝(学生依然在看“笑话”),最后再加稀硫酸溶液逐渐变蓝(学生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过程说明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需要酸性的条件,离子方程式中必需写入氢离子。同时也证明海带中含有碘,而且是化合态的碘,不是单质的碘。这样操作流程简单,节约时间和药品,更让学生在起起伏伏中轻松理解掌握了该实验。最后再按教材上的操作逐一介绍各种仪器及其作用,尤其强调坩埚和坩埚钳的名称的书写。同时讲清楚海带灰加水加热煮沸的作用是让碘离子尽可能全部进入溶液。达到了教材编排本身的目的和要求。

2 需要补充的实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