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实用13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

4、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5、【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6、【教具】课件、录音。

7、【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8、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

9、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

10、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11、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点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12、初读古诗,把握主旨。

13、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读古诗三遍,注意读音。

14、指名读诗,互相正音:注:“间”应读“jiàn”。

15、正音后齐读全诗,想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想回家的这一念头:(“还”字;点明:“还”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2

1 知诗人,解诗题

师:提起王安石,我们总能想起他写的那些经典之作,如《元日》《梅花》,但对于王安石的其它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生: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北宋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北宋的变法革新就是他发起的。

生:他1070年升任宰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万般无奈的王安石,辞去了宰相职务,回到南京。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你能根据《泊船瓜洲》这首诗来搜集、筛选资料做得非常好。你是从哪里查找的呢?

生:上网搜索的,网上有很多。

师:从丰富的资料中筛选有助我们学习的资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读题目)

师:《泊船瓜洲》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将船停泊在瓜洲。

【点评:学生通过先独立搜集,然后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课堂上全班交流,这样一个资料搜集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能给诗歌的理解、感悟、品味带来很大的帮助。当了解了作者这样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后,学生自然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定位,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明诗意、悟诗情

2.1 读古诗。

2.2 明诗意,悟诗情。

2.2.1 出示一、二行

(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展开想象,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

生:看到诗人把船停靠在江边。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想念家乡。

师:“一水”指的是什么?

生:长江。

师:你怎么知道“一水”指的是长江?

生:课文下有注释。

师:结合课下注释学诗歌是种好方法。

师:这句诗中提到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你们能通过简笔画将诗句中描绘的各个地点及诗人所处的位置画出来吗?

(生用简笔画描绘。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然后介绍。)

生:京口是今天江苏的镇江,和瓜洲正好是隔江相对,京口几座山之外的地方就是钟山,也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师:请你结合这幅简笔画,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生:从京口到瓜州只隔了一条长江,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师:作者出生在江西,但他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地方官。现在诗人正站在瓜洲眺望隔江相对的京口之外的家乡――钟山。

(出示作者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的资料)

师:你认为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近,从“一水”“只”,都看出路途并不远。

生:远,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还是比较远。

师:有的同学认为诗人离家乡近,有的认为离家乡远,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是离得那么近呢?

生:他看到了京口,很想念家乡,虽然路途比较远,但因为思念家乡也就显得不那么远。

师: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才觉得离家乡非常近。请你用思念家乡的词语来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生:归心似箭。

师:作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呀!

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作者这思乡之情吧!

(诵读诗的一、二行)

【点评:在画简笔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各个地点间的地理位置;在了解诗人生平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诗人,由此知道,诗人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在理解、想象、体味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已深深的烙在了学生心中。】

2.2.2 出示三、四行

(生齐读三、四行)

师:你读了这两行诗后,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这两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青青的草,绿绿的叶,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

生: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让人陶醉。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感受到一阵春风拂过,小河中的水哗哗的流动,小草冒出新芽,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想象出了美丽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春意盎然图。

(课件出示诗句描写的春景图,再读三、四行诗)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句的理解?

生:春风又一次吹来,长江的南岸都变成了绿色,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故乡。

生:春风再一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照我返回故乡。

师:从“又”字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又”字说明,春天再一次来到,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生:又是再一次的意思,说明作者非常想回家。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准备上京任职的王安石,此时站在岸边,迎风伫立,隔着茫茫江水遥望故乡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念曾经养育过他的父母。

生:想到他的父老乡亲。

生:想念他的妻儿。

师:想到这一去还不知是凶还是吉,总之,此时作者是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来寄托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生:明月。

师: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明月”来寄托这思乡之情,每逢月夜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上京赴任,思乡心切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读);

师:重任宰相的他自知前途未卜,满怀惆怅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女生读);

师:远大的报复不能实现,辞官还乡又不允,他无可奈何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男生读);

师: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家乡,那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油然而生。有家还不得,只能无可奈何的挥笔写下――(齐读)

(体会“绿”字的用字精妙)

2.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点评:本诗主要采取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感悟、体会诗人情感,采用了以下方法:1、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抓住诗人情感依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想象诗人此刻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体会作者思乡之情。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一遍又一遍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便是一次一次真情的流淌。这一过程,注重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化朗读,学得轻松、愉快、扎实。】

3 总结延伸

3.1 背诵古诗。

3.2 诵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

教学总评: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只要想作者之所想,悟作者之所悟,那浓浓的情感自然如涓涓细流般静静流淌。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独立的体验,实现人与诗的交融,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诵读出自己的真情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在了解背景中感悟诗情。

要想读懂前人的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因为诗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对于乡愁诗情感的感悟,首先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这一过程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情感感悟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愁诗中的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表达诗人那浓浓的乡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上网查阅,只用在百度中输入所查内容,轻点鼠标,所要信息就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等方法来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分别寻找作者的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老师只需要指导学生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

2 在绘图想象中感悟诗情。

在绘图、想象的过程中感悟诗情。学生很容易发现《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涉及“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三者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简笔画按地理位置标注古诗所涉及的地点。然后借助简笔画描述,“京口”与“瓜州”之间隔着“一水”,“一水”指长江。借助注释就会知道,“瓜洲”是地名,今江苏扬州南,长江北岸;“京口”与“瓜州”之间一江之隔自然在长江的南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标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注释也能很容易的知道“钟山”的地理位置,它与“京口”也只隔几座山。这个绘图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在弄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探寻蕴含的情感也就不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从距离上看诗人伫立瓜州眺望家乡钟山还是比较远。但是诗人青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担任南京的知府,他的父母去世曾两次在南京守孝,两度辞官都居住在南京。诗人在这里睿智读书,树立远大志向,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著作,诗人也曾在这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当地百姓带来希望,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钟山有着太多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太多的记忆,加上他此时已无心政治,唯有思乡,所以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很近。

3 在诵读品味中感悟诗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韵律,读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再读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3

一、激趣导入,自主了解诗人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古诗词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古诗词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根本没有兴趣可言。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可以采用“以图说诗句”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图片,让学生用一句诗来表达,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因为都是学生已学过的古诗,所以他们都能够准确地表达。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配乐,让学生融入浓郁的教学氛围中,然后出示本诗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从图片中看见了什么。当然,最好让学生把图片上的内容说完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引入本课: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幅图可以用哪句诗表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以这样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步骤导入新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英国小说家本杰明・迪斯累利说过,“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想要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心灵的,就必须了解诗人。在结束导入后,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对于我们的诗人王安石,你有哪些了解呢?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王安石的了解,让学生走进诗人,了解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出这首诗的。这样就把课堂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而教师只能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二、吟诵诗文,合作赏析诗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是非常重要的。

1.反复咏吟,体会节奏、韵律

诗歌相较于其他体裁而言的一大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要想让学生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让他们掌握朗诵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配乐的诗朗诵,让学生根据录音划分本诗的节奏。

比如,《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节奏是“二二三”。明确节奏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吟诵,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体会感情、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特色,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最后,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配着音乐和图片再进行情境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读出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合作探究,感受诗意、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并结合多媒体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感悟诗情,感受人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千锤百炼为一“绿”》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绿”字的来源,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增长知识。以此让学生了解“绿”字作为本首诗的“诗眼”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 “明月何时照我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还”字体会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 盼望回家的感情。教学中虽有教师引导,但还是得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与“生成”。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不少人眼里,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和深奥的,他们觉得数学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的图形。数学课堂“文化意味”的缺失,使得学生越来越厌恶数学、冷漠数学。如何构建人文数学课堂,“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也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待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曾经执教过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加强学科整合体现文化味

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提出:“各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可见,新课程要改变学科本位,走向了综合。学科间要加强整合,将数学与语文、外语、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从学科联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作为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1.与语文学科整合。

【片段一:】

师: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你们会背吧!

课件出示《泊船瓜洲》,全班吟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读,那么,从这首诗中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

(生可能会说“一”、“数”)

师:这里的“一水”指的是什么? (特指长江,一条长江把京口和瓜洲两地隔开了。)

师:“数重山”指的是几座山,能确定吗?

师:“京口瓜洲一水间”里的“一水”指的就是一条长江,用数字“1”表示;“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是个不确定的数,可能是3座、4座、7座……但又有一定的范围。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想个办法,用数学的方式、数学符号精练地表示那“数重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之所以想到从古诗引入,原因有三: 一是“数学如诗”,古诗与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有高度的概括性,有一种简洁美;二是在数学课上吟诵古诗,对孩子而言是特别新鲜有趣的;三是古诗中的数字多虚指,其中的数字大多不是确切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而用字母表示的数大多是有范围的、不确定的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孩子耳熟能详的古诗,学生均知道诗意。“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具有不确定性,又有一定的范围,使学生感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不确定的数比较方便。同时课前吟诵古诗,也为本节课定了一个基调――体现诗意的数学课堂,力图突出文理交融。

2.与科学学科整合。

【片段二:】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景)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为什么跳着走呢?

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出示解释:因为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因此在月球上稍稍用脚一蹬人便可以离地较高距离,呈现跳跃姿势,这是最符合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姿势,也是最自然而然的姿势。

随后引出教材例题4(2):“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让学生尝试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片段三:】

教学完例4后出示:成年男子教师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10

师:能用含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成年男子、女子的标准体重公式吗?(学生独立完成)

师:老师的身高是158厘米,请你们选择相应计算方法算出老师的标准体重。

随后再报出自己的体重,请学生比较、判断,教师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有何建议。并布置学生课后回家了解自己父母的身高与体重。选择相应的公式算出标准体重的千克数,再和父母实际体重作一比较,看父母体重是否合适,是偏胖还是偏瘦。

数学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普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二、凭借数学史料体现文化味

现行的教材中已经包含了一些辅的材料,如史料、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史料类的材料有机地运用起来,凭借这些史料感受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数学给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与非凡成就产生钦佩之情,并从中学习数学家的追求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

【片段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你们想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屋。(资料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

韦达是16世纪末的法国数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那个时代,西班牙和法国正在进行战争。有一次,法国军队截获了一些秘密信件,韦达利用自己精湛的数学知识,成功地破译了军事机密,帮助法国打败了西班牙。他在破解密码的时候大受启发,认为在数学中,大家也可以事先约定好一套数学符号,表示特定的意思。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后,引出了大量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后来,韦达赢得了“代数之父”的美誉。

走进名人屋,阅读数学史料,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渊源和“代数之父”韦达的杰出贡献,学生兴致高涨,在惊叹数学的魅力的同时,对数学家的钦佩油然而生,激励了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5

1湿地公园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润扬湿地公园地处暖温带的南端,位于东经119°42′、北纬32°25′,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上明显带有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特点。年平均温度14.8℃,最低温在1月,平均温度1.1℃,最高温在7月,平均温度27.5℃。年降雨量1 000mm,雨量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目前,该公园所在的瓜洲镇镇域面积46.18km2,人口5.8万人,辖11个行政村、3个社会居委会,驻镇企事业单位36家。润扬湿地公园项目所在地为长江冲积平原,水网交错,地势平坦,略呈北高南低状,地面标高为2.4~4.2m,大部分为3.2~3.3m,系全新长江沙洲与河漫滩物质堆积并岸而成,组成物质为表层褐黄色亚黏土,上层分别为灰黄色轻亚黏土,深层夹粉砂土和夹薄层淤泥亚黏土。瓜洲镇附近的长江属长江镇扬河段,由于该河段地处江海交汇的特殊地带,受构造边界条件和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长江下游河床演变最大的河段之一。春秋战国以前该处为喇叭形的古长江口,秦汉以来江面逐渐收缩,河口向东海迅速推进,江面由原来的“四十六里”缩窄至目前的状况,最宽处仅2~3km。

1.2社会经济状况

瓜洲工业历史悠久,手工业源远流长。早在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转运史刘显就在瓜洲沿河一线置厂造船,冶铜业、冶铁业、酿酒业也很有名。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瓜洲“三铁”(铁链、铁锅、铁镰)曾经名闻全国,并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瓜洲镇经济实力逐年增强,目前瓜洲镇工业形成了以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加工为龙头的产业群;农业形成了以花木种植、观赏鱼养殖和蔬菜种植业为龙头一批生产基地;服务业以维扬美食、长江四鲜和扬州“三把刀”为主体商贸业市场繁荣,购物方便。

1.3林业建设情况

瓜洲集镇面貌逐年改善。近年来,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碧水工程”、“绿化工程”、“通达工程”,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民创业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其湿地景观要素只有水体和逾6.67hm2花木苗圃基地。从现生长树种看,绝大多数是特别耐水湿的树种,如落雨杉、水杉、杨树和柳树等,树龄超过20年以上,也有近几年栽植的女贞、香樟等。

2保护与建设对策

2.1积极恢复内陆湿地

对公园内水系进行全面梳理、恢复湿地[1,2]。即对湿地公园内已经堵塞的河、汊及湖进行疏通,对已经种植的地块实施恢复。对原有湿地进行淤泥清理,在湿地之间开挖水沟,在水沟与道路交汇处修建涵洞,保证湿地的水系畅通。

2.2保护湿地公园内物种

公园总面积47hm2,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的37%左右,其中湖规模较大,且具备水环境和湿地生态的优势,如湛蓝的湖泊、宽阔的水域、浩荡的芦苇带、茂密的绿化、竹林密生的湖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等。公园内动植物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鸟类30余种、哺乳类动物9种、两栖类动物4种、鱼类13种、甲壳类 3种、昆虫类14种;植物种类共23科61属98种。应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对于这些物种加以保护,确保其在原基础上有所增加[3]。

2.3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改造

湿地公园的森林覆盖率35%左右,林带区树木茂密、花草丰盛、异石林立,保留了原始森林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青冈纯林、油桐纯林成片分布,林木苍郁古朴,四季景象分明。从保持自然特色和形成统一景观出发,以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为目的,按照生态需求配植树木,形成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建设湿地生态林[4]。人工造林主要为马尾松飞播纯林、华山松、柏木等,与桃园、李园、梨园等人工水果园林互为呼应,组成林海、花海等季相不同的森林景观。

3参考文献

[1] 马昭玺.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4):33-35.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6

1湿地公园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润扬湿地公园地处暖温带的南端,位于东经119°42′、北纬32°25′,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上明显带有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特点。年平均温度14.8℃,最低温在1月,平均温度1.1℃,最高温在7月,平均温度27.5℃。年降雨量1 000mm,雨量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目前,该公园所在的瓜洲镇镇域面积46.18km2,人口5.8万人,辖11个行政村、3个社会居委会,驻镇企事业单位36家。润扬湿地公园项目所在地为长江冲积平原,水网交错,地势平坦,略呈北高南低状,地面标高为2.4~4.2m,大部分为3.2~3.3m,系全新长江沙洲与河漫滩物质堆积并岸而成,组成物质为表层褐黄色亚黏土,上层分别为灰黄色轻亚黏土,深层夹粉砂土和夹薄层淤泥亚黏土。瓜洲镇附近的长江属长江镇扬河段,由于该河段地处江海交汇的特殊地带,受构造边界条件和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长江下游河床演变最大的河段之一。春秋战国以前该处为喇叭形的古长江口,秦汉以来江面逐渐收缩,河口向东海迅速推进,江面由原来的“四十六里”缩窄至目前的状况,最宽处仅2~3km。

1.2社会经济状况

瓜洲工业历史悠久,手工业源远流长。早在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转运史刘显就在瓜洲沿河一线置厂造船,冶铜业、冶铁业、酿酒业也很有名。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瓜洲“三铁”(铁链、铁锅、铁镰)曾经名闻全国,并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瓜洲镇经济实力逐年增强,目前瓜洲镇工业形成了以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加工为龙头的产业群;农业形成了以花木种植、观赏鱼养殖和蔬菜种植业为龙头一批生产基地;服务业以维扬美食、长江四鲜和扬州“三把刀”为主体商贸业市场繁荣,购物方便。

1.3林业建设情况

瓜洲集镇面貌逐年改善。近年来,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碧水工程”、“绿化工程”、“通达工程”,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民创业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其湿地景观要素只有水体和逾6.67hm2花木苗圃基地。从现生长树种看,绝大多数是特别耐水湿的树种,如落雨杉、水杉、杨树和柳树等,树龄超过20年以上,也有近几年栽植的女贞、香樟等。

2保护与建设对策

2.1积极恢复内陆湿地

对公园内水系进行全面梳理、恢复湿地[1,2]。即对湿地公园内已经堵塞的河、汊及湖进行疏通,对已经种植的地块实施恢复。对原有湿地进行淤泥清理,在湿地之间开挖水沟,在水沟与道路交汇处修建涵洞,保证湿地的水系畅通。

2.2保护湿地公园内物种

公园总面积47hm2,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的37%左右,其中湖规模较大,且具备水环境和湿地生态的优势,如湛蓝的湖泊、宽阔的水域、浩荡的芦苇带、茂密的绿化、竹林密生的湖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等。公园内动植物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鸟类30余种、哺乳类动物9种、两栖类动物4种、鱼类13种、甲壳类 3种、昆虫类14种;植物种类共23科61属98种。应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对于这些物种加以保护,确保其在原基础上有所增加[3]。

2.3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改造

湿地公园的森林覆盖率35%左右,林带区树木茂密、花草丰盛、异石林立,保留了原始森林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青冈纯林、油桐纯林成片分布,林木苍郁古朴,四季景象分明。从保持自然特色和形成统一景观出发,以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为目的,按照生态需求配植树木,形成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建设湿地生态林[4]。人工造林主要为马尾松飞播纯林、华山松、柏木等,与桃园、李园、梨园等人工水果园林互为呼应,组成林海、花海等季相不同的森林景观。

3参考文献

[1] 马昭玺.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4):33-35.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7

1湿地公园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润扬湿地公园地处暖温带的南端,位于东经119°42′、北纬32°25′,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上明显带有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特点。年平均温度14.8℃,最低温在1月,平均温度1.1℃,最高温在7月,平均温度27.5℃。年降雨量1 000mm,雨量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目前,该公园所在的瓜洲镇镇域面积46.18km2,人口5.8万人,辖11个行政村、3个社会居委会,驻镇企事业单位36家。润扬湿地公园项目所在地为长江冲积平原,水网交错,地势平坦,略呈北高南低状,地面标高为2.4~4.2m,大部分为3.2~3.3m,系全新长江沙洲与河漫滩物质堆积并岸而成,组成物质为表层褐黄色亚黏土,上层分别为灰黄色轻亚黏土,深层夹粉砂土和夹薄层淤泥亚黏土。瓜洲镇附近的长江属长江镇扬河段,由于该河段地处江海交汇的特殊地带,受构造边界条件和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长江下游河床演变最大的河段之一。春秋战国以前该处为喇叭形的古长江口,秦汉以来江面逐渐收缩,河口向东海迅速推进,江面由原来的“四十六里”缩窄至目前的状况,最宽处仅2~3km。

1.2社会经济状况

瓜洲工业历史悠久,手工业源远流长。早在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转运史刘显就在瓜洲沿河一线置厂造船,冶铜业、冶铁业、酿酒业也很有名。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瓜洲“三铁”(铁链、铁锅、铁镰)曾经名闻全国,并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瓜洲镇经济实力逐年增强,目前瓜洲镇工业形成了以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加工为龙头的产业群;农业形成了以花木种植、观赏鱼养殖和蔬菜种植业为龙头一批生产基地;服务业以维扬美食、长江四鲜和扬州“三把刀”为主体商贸业市场繁荣,购物方便。

1.3林业建设情况

瓜洲集镇面貌逐年改善。近年来,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碧水工程”、“绿化工程”、“通达工程”,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民创业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其湿地景观要素只有水体和逾6.67hm2花木苗圃基地。从现生长树种看,绝大多数是特别耐水湿的树种,如落雨杉、水杉、杨树和柳树等,树龄超过20年以上,也有近几年栽植的女贞、香樟等。

2保护与建设对策

2.1积极恢复内陆湿地

对公园内水系进行全面梳理、恢复湿地[1,2]。即对湿地公园内已经堵塞的河、汊及湖进行疏通,对已经种植的地块实施恢复。对原有湿地进行淤泥清理,在湿地之间开挖水沟,在水沟与道路交汇处修建涵洞,保证湿地的水系畅通。

2.2保护湿地公园内物种

公园总面积47hm2,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的37%左右,其中湖规模较大,且具备水环境和湿地生态的优势,如湛蓝的湖泊、宽阔的水域、浩荡的芦苇带、茂密的绿化、竹林密生的湖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等。公园内动植物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鸟类30余种、哺乳类动物9种、两栖类动物4种、鱼类13种、甲壳类 3种、昆虫类14种;植物种类共23科61属98种。应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对于这些物种加以保护,确保其在原基础上有所增加[3]。

2.3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改造

湿地公园的森林覆盖率35%左右,林带区树木茂密、花草丰盛、异石林立,保留了原始森林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青冈纯林、油桐纯林成片分布,林木苍郁古朴,四季景象分明。从保持自然特色和形成统一景观出发,以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为目的,按照生态需求配植树木,形成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建设湿地生态林[4]。人工造林主要为马尾松飞播纯林、华山松、柏木等,与桃园、李园、梨园等人工水果园林互为呼应,组成林海、花海等季相不同的森林景观。

3参考文献

[1] 马昭玺.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

理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4):33-35.

[2] 田葆华.保护“地球之肾”——张掖倾力打造黑河国家湿地公园[j].甘肃林业,2009(6):17-18.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8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西津渡”。这里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枢纽,发挥着人流、物流集散港口的作用。街区的一切,无论宗教、文化还是民俗、风物,都因渡而生,靠江而兴,默默诉说着一眼看千年的渡口风云。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1608年)春,王安石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上,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兵家必争之地。

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西津渡变得更加热闹非凡。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船夫的号子百里可闻,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汇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西津渡古街也随着繁华的江面向东、向南不断扩大,经历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风景绝妙、设施齐全的生活乐土。由此,因渡而生的城市街区厚载着自唐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

慈航共渡生义举

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三券门背后,有一座名叫“昭关”的白色喇嘛塔,相传从喇嘛塔下经过,即可得到神灵的庇护,出门行舟一帆风顺。昭关塔不远处还有佛教寺院观音洞和道教寺观铁柱宫。作为当时江南通往苏北的交通要道,每天来这里祈求平安、拜谢慈航之恩的行旅商贾络绎不绝,缭绕的香火弥久不散。

除了祈求平安的心灵慰藉外,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才是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万全之策。于是,救生会、义渡局等民间救生组织应运而生,成为西津渡慈善文化的源头。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

西津渡北对瓜洲渡,江阔而险。每遇疾风来临,江上黑浪如山,樯倾楫摧、船覆人亡的惨剧频繁发生。唐天宝十年(722年),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一阵狂风竟摧毁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由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军事地位,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宋代,统治者更是将镇江视为漕运咽喉。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京口蒋元鼐、朱元逊等15人集体协商,力劝镇江和扬州的士绅“邑中输钱,以救涉江覆舟者……积白金若干,于京口观音阁为会”,由此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会事宜。

救生会楼上设有瞭望哨,如发现江上船翻有人溺水,会立即派救生船前去救助。那时的救生船被漆成红色,俗称红船。桅杆上醒目地挂上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圣旨救人,船上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江上所有船只都得让道,所有关口必须打开,让红船在最短时间内赶往出事地点,实施救生事宜。

清同治年间,在镇江经商的余姚县人魏寿昌牵头成立镇江义渡局,集资建造大型渡江帆船,取名“义渡红船”,开行于瓜洲、镇江之间,载渡南来北往的旅客,顺路兼做“救生”事宜。由于不收渡费,渡江的肩挑负贩、引车卖浆者以及广大劳苦百姓,受惠不浅。

1923年,镇江与扬州的士绅再次联手,成立普济轮渡局,并购买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大大减少来往两地的渡船事故。

镇江救生会从宋代开始创设,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可谓举世无双。

飞阁流丹敛胜景

民国时期,在长江流域坍江北、涨江南的自然力量之下,镇江北部的江心已经淤积起一片新的陆地。千年西津古渡离长江越来越远。岁月的流逝使得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昔日繁华虽然远去,但反映旧时各种文化诉求的古老街区基本被完整保存下来。

沿着古街一路西行,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

那座名为“金陵渡”的小山楼旅店相传曾是晚唐诗人张祜夜宿金陵渡的地方。面对江上的点点渔火,回想起官场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诗人愁绪渐浓,挥毫写下了不朽的《题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山星火是瓜洲。”此诗在《唐诗三百首》中是和张继《枫桥夜泊》齐名的描写客家愁思的名篇,小山楼由此盛名天下。

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之感。今天的人们仍能清晰看到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1914”“德安里”等题额。

据世居古街的老人回忆,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既有饮食方面的,也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这里还有许多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解放前,古街还专门设立了警察分局,这些林林总总的店铺,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如今,老街依旧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小吃锅盖面、镇江剪纸、新式旅店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接风洗尘。斑驳的柜台,杉木做成的板门,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古渡和千年老街的沧桑。

中西建筑博物馆

建筑是活的艺术。尽管因为天长日久,风化雨蚀,那些老屋已经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走入老街就仿佛走进一条由古建筑镶成的时光隧道。小码头街上,从同登觉路、层峦耸翠、到飞阁流丹,3道券门和两边的墙檐,把一条宽约三四米、仅77米长的街道,围合成一段玄妙的空间格局。在有蓝天白云的日子里,站在昭关石塔旁边,仰观俯察,依稀能感受到古人描绘的“白塔晴云”的真谛。由塔向西,救生会、观音洞、铁柱宫、小山楼,依次排列在巷道两侧,向游人展示着西津渡的历史风云。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依据《天津条约》,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5个通商口岸,镇江即为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清同治三年(1864年),这里修建了英国领事馆。清光绪15年(1889年)正月初六,由于英国人无端殴打中国小贩,数千被激怒的镇江民众愤而焚烧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赔款于1890年重建的。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镇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结束了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

从建筑形制看,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座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筑系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也称东印度式建筑,是一组由5幢房子组成的建筑群。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两层,局部3层,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勾白色灯草缝,钢质黑色瓦楞屋面。办公楼东立面的二三两层有券廊,每层5个拱券,顶端中央的横额上刻有“1890”字样。领事馆的其他4幢建筑分别是当时的工部局巡捕房、正副领事和职工宿舍以及各种服务设施。整个建筑显得端庄而典雅。

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江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不同时代的文物3万余件套。珍贵的文物和建筑艺术以及近代史上那一幕幕或屈辱或悲壮的往事,在时空交织中铺展在人们眼前。

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说善财童子因为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化,决定走遍全国寻访圣贤,以求得进一步的升华。善财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协侍。如今,在全国各大寺庙,都可以看到站在观音菩萨身边参拜高知者的善财童子的塑像。

据说,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一位高知者就是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海云法师。现在,焦山上还建有海云堂,以纪念这位大智大德的高僧。

五十三坡的地名便是从这一故事而来。人们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走完了53级台阶,也就意味着像散财童子一样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五十三坡计有53级台阶,取名五十三坡,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老街,过街石塔不可不看。据专家考证,这座建于元代的石塔为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的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的。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刻有“昭关”二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为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

石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5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塔座以条石拼接成方形,用四礅块石垒砌的石柱顶托在街道上空。柱间形成的门洞,东西向自然顺着巷道方向以方便行人通行。塔身为大小不一的多级圆台垒砌的瓶状。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方形的塔基给人以稳重坚实的力度感,圆形的塔身显得和谐圆融,包容万象。在佛教中,塔即是佛,佛即是塔。中国人讲究形似、音似,瓶状的塔安放在稳重坚实的石座上,就有了平平安安的意思。因此,昭关石塔又叫平安塔。行人商旅从塔下走过,就等于礼佛一次,佛将佑其平安。将礼佛的程序简化至此,实在是符合中国人的个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工程中的重大发现:在石塔的塔心室里,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两个“曼陀罗”。这两个铜片上的曼陀罗共有9个观音和9个黄财神菩萨,那9个黄财神菩萨手中还抓了9只吐宝鼠。在佛教中,老鼠是看守金库的,抓住了金库的门卫也就是抓到了钱财,抓到了发财的机会。在昭关石塔里发现的这两个元代曼陀罗,在国内实属罕见。有关专家据此认为,应将昭关石塔和曼陀罗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代藏传佛教盛行,除镇江西津渡古街这座过街石塔外,北京南口、居庸关、卢沟桥等地也建造有过街石塔。可惜现在居庸关石塔仅存塔基部分,南口和卢沟桥过街石塔早已不见踪影。昭关石塔由此成为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一眼看千年

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初的繁华。走在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畔传来的是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激发出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

有意思的是,这条千年古街被今人浓缩在一个神秘的玻璃罩内。探头下望,玻璃罩内竟然是一个考古坑,挖成了几级台阶形制。

最底下一级是在山坡的石头上凿出的一截平面,标示牌上写着“原始栈道”。1000多年前的人们在西津渡渡江时,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吗?

第二级是唐代的路面。想来诗人张祜是走过的。

第三级为宋元时期的道路,由混合土构成。

第四级的明代道路则是用砖头砌筑的。从尺寸上看,应该是专门定制的道路用砖。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9

二、要教给学生解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鉴赏一首诗,只有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才能了解诗歌的本意,因而,整体感知很重要。在诗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阅读任何一首诗,通览一遍后首先思考三个问题:此诗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写的,抒发了何种情感。例如:教学程颢的《春日偶成》时,学生在我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有效问题:(1)这首诗写在什么季节?(2)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写作手法这一难点,我补充设计了以下问题:(1)写路人心理对表现“余心乐”有什么作用?(2)分别找出诗中写景句和抒情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写出“余心乐”的。通过问题(1)明确衬托的手法,通过问题(2)明确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其艺术效果,可以说,让学生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诗题也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题目是诗歌的纲,是诗歌的眼睛,我们可通过题目来纲举目张,通过“眼睛”这个窗户来透视诗歌的内容。例如:韩愈的《早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扣住一个“早”字来写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地点、人物、事件(情感内容)传达得一清二楚。从诗题入手解读诗歌,可以培养审题能力,可以整体感知全诗,了解诗歌大意。

三、要扶放结合,引导有度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大多属于唐宋时期,由于历史久远,不少作品文言色彩浓厚,作品中一些词语古今意义相差很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异解现象。对于这些词,教师若让学生采用查阅资料等自学方式去理解,势必费时费力,且未必能获得正解;若片面追求启发式,势必生搬硬套,陷入启而无果的尴尬境地,像这些词,教师当毫无保留地讲解。如《山行》一诗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坐”、“于”两字的理解,《示儿》一诗对“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中“乃翁”一词的理解,就可以采取教师向学生完全讲授的形式,省时省力,效果明显。对于古诗中的一些特殊句法现象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互文现象。

古诗讲究用字精当,有些字词意思似乎很明白,但放到具体诗句中又往往不容易准确理解,这些字往往要经过教师的诱导和学生集体的讨论才能逐步得出结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学《山行》一诗,有学生提出“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生”为何不用“升”的疑问。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师生的共同讨论,学生明白了“生”包含了“升腾”的意思,它还有“产生”的意思。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生”字体现出语义的丰富性和用词的准确性。再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的理解,若让学生自学则会理解成“寒冷的山”,若教师讲解则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理解也不会深刻。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以下问题诱导学生讨论:(1)秋季景物有什么特点?(2)这样的景色特点给人什么感觉?在回顾全诗逐步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深刻地领悟了“寒”字的意思,再用“寒蝉”这一例子来巩固这一知识点,以强化学生的认识。

四、要品味语言、抓住诗眼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0

例如:在进行《元日》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动漫来展现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人们喜气洋洋,穿新衣,贴对联,并配以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来导入课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启发提问:“这是描写什么时候的场景?”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课题《元日》,根据古诗文内容通过富有动感的画面、逼真的声响,把学生一下子引入热闹的过年场景之中。此时,学生的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思路很容易因刺激被激活。而多媒体教学是集声乐图文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意境――色彩丰富动态画面中,悦耳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精神,学习便成了“我要学”的主动求索的过程。经过多媒体展现声画并茂、视听同步的学习情境,整个课堂气氛动起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集中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培养学生释疑解难的能力

学生的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而多媒体操作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形象生动的图像是对知识的直接表达,有利于学生接受。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一些知识性很强的课文。这些课文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后才能突破重点。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中,笔者讲到了詹天佑因地形变化设计出“人”字形铁路,要求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理解“人”字形铁路设计的目的,理解“人”字形铁路的优势。在进行课堂设计时,笔者通过教材所提供的静止画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会很吃力,理解有难度。根据课文内容,笔者运用多媒体设计了火车(有两个车头)及“人”字形铁路。上课时,先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播放,问学生:这火车和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铁路有什么不同?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做?笔者带着这些疑问,讲解教学内容,通过动漫,非常形象、直观地向学生演示了火车上坡改变方向时,当车头变为车尾(互为转换――备用)时,起到一个推的作用。这种通过动漫展示的动态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它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导向,同时又把模糊的概念变成深深地理解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情感升华

通过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触“境”生情,借助图像立意、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有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汇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受和理解越深刻,对教学内容的投入的精力就越多,充分思考,分析透彻。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笔者先让学生看课件,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按四季顺序描写的小兴安岭美丽、迷人的景色,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盛情。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笔者就引导学生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漂亮的小兴安岭,我很喜欢它。”有的说:“我喜欢小兴安岭的春,生机盎然。”有同学说:“我喜欢小兴安岭的秋,那里有五彩斑斓的落叶。”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笔者又问:“既然你们这么喜爱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经过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这不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本文写作顺序及特点,来描写家乡的湖泊河流、名胜古迹等,要求抓住景点的特色,按先后顺序重点描述四季景象,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1

二、借助语言技巧,形成语言上的“空白”

一是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其中,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也是教学语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暂时性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便于进一步“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的某种意境,引起学生的联想,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如《扬州画舫录》一文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艺人真的喊出声来,不管他的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空白”来代替,便于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用想象来填补“空白”。

三、通过质疑问难形成心理上的“空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教第十二册语文教材《早》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读文深感奇怪:文章主要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及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事情,何以花费诸多笔墨来描写“腊梅花的特点”?“腊梅花”与“鲁迅”有何联系呢?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思想上的这一矛盾冲突,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腊梅花的内在品格,探究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从而通过两厢比较,学生恍然明白:文章原是“借物喻人”,鲁迅不正像那寒冬里的一株腊梅花吗?学生对于课文后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的解释,人们在面对一种本完美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了解和改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和“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和驱动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物的追求一旦实现,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教学所布“空白”及空掉的知识,易于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教学完善,完满为一个整体。上面这位教师摒弃了繁琐的分析,通过质疑问难,巧布学生心理上的“空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巧用板书设计,形成板面上的“空白”

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使有的内容必须在板书中体现出来,而有的内容则可以通过省略号或丢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版面上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凭借教师的讲述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地学习,都大有裨益。如有位教师精心设计的古诗《泊船瓜洲》一课的板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离家近,应该还

钟山只隔数重山。 离家久,更该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舍小家,为国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2

一、美读,增强情韵

“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再者,《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故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1.美读中演

要使古诗词语言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美读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在学生想象、画出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僧人,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表演中,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用得好,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感情的潮汐,此时,一字、一顿、一挥手、一顿足,都是传递感情的符号,达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2.美读补白

“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象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正所谓“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许多古诗在字里行间都有留白,引导学生补白无疑是用语文学语文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引诗。如教学张籍的《秋思》,教师引导“诗人会在家书上写些什么呢?”结果,有的写出了对家人的深深牵挂,有的问家长里短,更妙的是,有的旁征博引原有的诗句“家乡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名句,轻松幽默。在这样的创作中,既丰富了学生积淀,又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二、欣赏,授人以渔

我们可以这样说,古诗教学其实是引导学生完成古诗的一个鉴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诗意、诗境、韵律、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做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

1.想象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词往往在色调、动静、数量的搭配上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通过反复的吟咏,甚至是一唱一和、一唱多和,再组织画诗,既能再现诗中的意境,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对优美语言的领悟和诗意的进一步理解,此何乐而不为?如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时,我配上古筝曲,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空间,把学生带进秋天月夜的世界,接着让学生互相畅谈各自所见所感,最后趁热打铁,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画下来,还原作品当时的情景,结果是每个人所画的画面、情景各有侧重,多么有情趣的学习啊!久而久之,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个“例子”,以后只要遇上山水诗,就能够“依葫芦画瓢”,用这样的学法自主学习,如此,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又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词的境界、诗人的世界,真是一举多得。

2.品味用词

诗的语言精美。许多优秀诗篇看起来好像是诗人信手写成,不费力气,其实诗人在语言的加工上都是下了大工夫的。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精妙,“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扶、失”两字用得精妙,如此,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敢于推敲精言妙语,从而学会鉴赏,内化语言,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则能提高语文素养。

三、开发,滋养性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古诗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链接阅读

在古诗中,同一题材的古诗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苏轼的《题西林壁》后,可以链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这样链接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庐山五老峰》等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再如,学习完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后,再链接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等。如此,久而久之,量变引起质变,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学习,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妙用

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遇到难题时,吟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难题解决时,来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沉默时,吟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此,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3

例如,某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就给学生树立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及重点词语,了解词的写作背景;掌握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品味词的意境,把握作品的意蕴;掌握作品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景中见情,融情于史,烘托、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情怀;学习古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精神。

这三个目标层次分明,从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到诗歌的赏析,最后落脚点在“树立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这个人生理想上,一个一个目标的实现变得真实而又具有了现实的教育意义。

作为学生,首先课前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用自己的语感去认真地体悟诗歌。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用感情去诵读,对其进行真正的鉴赏。其次,要学会查找资料,根据作者的简介及其创作背景,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诗歌大多都打上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的烙印,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背景史料、典故知识,透过诗人的经历遭遇以及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典故,从而理解诗人思想感情、人生志趣,进而深刻透彻地理解诗歌。以王安石《泊船瓜州》为例,从字面上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写出了江南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流露着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想要渡江和亲人团聚的愿望。结合写作背景看,此诗写于王安石推行新政被罢相后再度任相,前往京城途中,在扬州瓜洲泊船,回望江南写下这首诗。学生课前了解这一背景,就可以领会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寄寓着诗人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二、师生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线咨询